煤气发生炉安全评价
煤气发生炉环境风险评价技术框架

( a g o gP o i eE vrn na Poe t nE gn ei e e  ̄h n e i si t, a g h u 1 6 5 Gu n d n , i ) Gu n d n rvn n i me tl rtci n ie r gR s a dD s nI tueGu n zo 3 , a g o g Ch a c o o n a g n t 50 n
文章编号: 29 — 8 2 ( 1) — 0 9 0 0 5 0 0 一2 20 0 6 — 3 0 7
Ga n r t gFu n c c n lgc l a eo v r n e t l s ss me t sGe e a i r a e Te h oo ia n Fr m fEn io m n a k Ase s n Ri
ass n f a raecnt c o rjc . s s t s un c o s ut npoet e me o g f r i s
Ke r s g s f r a e e vr n n a ik a s s me t f me r y wo d : a n c ; n i me tl s s e s n ; r u o r a wo k
摘 要 : 根据现有评价程序 , 结合煤 气发 生炉的具体特点 , 出煤气发 生炉环境风 险评价技术框 架, 提 为煤气发生炉类建设
项 目的环境风险评价提供技术参考。
关 键 词 : 煤 气发 生 炉 ; 境 风 险 评 价 ; 术 框 架 环 技
中图分类号 : T 14 Q 7
文献标识码 : A
收 稿 日期 :0 2 0 — 6 2 1— 6 0
煤气发生炉安全评价培训资料

煤气发生炉安全评价培训资料1. 简介煤气发生炉是一种将煤气与空气混合并燃烧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能源供应领域。
然而,煤气发生炉的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因为不正确的操作和维护可能导致严重事故的发生。
为了增强人员对煤气发生炉安全的认识和理解,本文档将介绍相关的安全评价培训资料。
2. 煤气发生炉的基本原理煤气发生炉通过控制煤气与空气的混合比例,使其在内部燃烧从而产生高温燃烧气体。
这些燃烧气体可以用于驱动发电机组或供应热能。
煤气发生炉的基本原理包括燃气发生和净化、煤气混合和调节、燃气内燃、废气处理等过程。
3. 煤气发生炉的安全风险煤气发生炉的安全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爆炸风险由于煤气与空气的混合比例易于失控,一旦超出安全范围,极易发生爆炸事故。
因此,严格控制煤气和空气的混合比例,采取防爆措施非常重要。
3.2 燃气泄漏煤气发生炉中煤气管道或煤气储罐存在泄漏风险,一旦发生泄漏,会导致燃气积聚在炉内或周围区域,增加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因此,定期检查和维修煤气管道和储罐非常重要。
3.3 燃气燃烧不完全如果煤气燃烧不完全,会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保证煤气的完全燃烧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合理设计燃烧室和调整煤气与空气的混合比例来实现。
4. 煤气发生炉的安全评价为了降低煤气发生炉的安全风险,可以进行安全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设计安全评价对煤气发生炉的设计方案进行评估,评价其是否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
评估的内容包括煤气和空气混合的控制、燃烧室结构、燃气泄漏的防控、废气处理等。
4.2 操作安全评价对煤气发生炉的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进行评价,评估操作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是否存在风险操作。
4.3 维护安全评价对煤气发生炉的定期维护保养工作进行评价,评估维护是否及时、合理,是否存在风险隐患。
4.4 应急响应评价对煤气发生炉的应急响应预案进行评价,评估其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提高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工业煤气发生炉危险性评价分析

点燃 , 则形成喷射火 。这里所用的喷射火辐 射热计算 方法是
一
种包括气流效应 在 内的喷射扩 散模式 的扩 展。把整个 喷
射火看成是由沿喷射中心线上的全部点热源组成 , 每个点热
源的热辐射通 量相 等。点热 源的热辐射通量按式 () 1计算 :
a d p t owad s | rc mme d t n n u g sin a e n s le p a t a a e n l ss n usfr r 0 ∞ eo n ai s a d s g e t sb s d o 0 r ci lc ss a ay e . o o n c Ke yW o d g sf r sf t rs r s a i e a ey ik i
随着我国社会 经济 的迅 速发展 , 工业项 目显著 增多 , 能 源消耗也 随之增加 , 工业煤 气发生 炉数 量迅猛 增加 , 煤气 属 于易爆类 物质 , 物质特性决 定 了煤 气发 生炉 的危险性 , 以 所
研究业发
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GU F YOU n f i O u Pe ge
( o ̄ef Cl / o
adTasot i ,Su wsJ o n nvsy n rn r t n ot e i t gU irt p ao h t ao ei
础
60 3 ) 10 1
Ab奸a Teppr acle tew t gs xl i ii i h ha t oecl aa zs h s f a fraeb jt r ho s d h ae lua s h a r a epo o mt t eC ht h rta, nl e terko su c ye feter c t e s nl sw ht i f e i y i g n i y
煤气发生炉安全评价报告

目录安全评价报告主要内容 (1)第一章编制说明 (1)第二章被评价单位概况 (2)2.1被评价单位基本情况 (2)2.2煤气的生产工艺、装置概况 (4)第三章安全评价的范围 (11)第四章安全评价程序 (12)第五章安全评价方法选择与评价单元划分 (13)5.1安全评价方法 (13)5.2评价单元划分 (16)第六章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结果 (18)6.1危险有害物质固有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结果 (18)6.2自然条件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结果 (19)6.3生产工艺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结果 (19)6.4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 (20)第七章定性定量分析安全评价结果 (22)7.1定性分析安全评价结果 (22)7.2定量分析安全评价结果 (25)第八章重大事故后果模拟分析结果 (28)8.1煤气火灾爆炸事故后果模拟分析结果 (28)8.2煤气泄漏扩散事故后果模拟分析结果 (28)第九章对策措施与建议 (29)9.1安全生产管理对策措施与建议 (29)9.2安全技术对策措施与建议 (30)第十章安全评价结论 (32)10.1安全现状简述 (32)10.2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结论 (33)10.3安全生产符合性评价结论 (33)10.4安全评价结论 (34)安全评价报告附件 (35)附件1 评价目的与依据 (35)F1.1评价目的 (35)F1.2评价依据 (35)附件2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分析过程 (39)F2.1自然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39)F2.2危险化学品固有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41)F2.3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54)F2.4煤气输送与使用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61)F2.5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布 (61)F2.7重大危险源辨识 (62)附件3 定性定量分析过程 (65)F3.1安全检查表法定性评价 (65)F3.2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LEC法) (88)F3.3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法评价过程 (90)附件4 重大事故后果模拟分析及典型事故案例 (95)F4.1煤气火灾爆炸事故后果模拟 (95)F4.2煤气泄漏扩散事故后果模拟 (96)F4.3事故案例分析 (97)附件5 公司地理位置与平面布置图、煤气站平面图 (104)附件6 被评价单位提供资料目录 (107)附件7 法定检测、检验情况汇总表 (108)附件8 企业整改情况及复查结果 (109)安全评价报告主要内容第一章编制说明本评价报告按照AQ8001-2007《安全评价通则》、《安全现状评价导则》(试行)进行编制。
燃气安全生产 评估报告

燃气安全生产评估报告燃气安全生产评估报告评估项目:燃气安全生产评估地点:xxxxxxx评估时间:xxxxxx评估团队:xxxxxx背景介绍:燃气是一种常用的能源,广泛应用于家庭、工业和商业领域。
然而,燃气的使用也伴随着一定的安全风险,如泄漏、爆炸等。
为了确保燃气的安全生产,评估团队对相关设施和管理进行全面评估,并制作评估报告,以提供改进方案。
评估内容:1. 设施评估:对燃气生产设施进行评估,包括生产设备、储存设施、供应管网等。
评估内容包括设备安全性、设施维护情况、防护措施等。
2. 管理评估:对燃气生产管理进行评估,包括生产流程、安全培训、应急预案等。
评估内容包括管理规范性、员工安全意识、应急响应能力等。
评估结果:1. 设施评估结果:根据设施评估,发现一些设施存在安全隐患,如老化设备、缺乏防护措施等。
建议进行设备更新或修复,并加强防护设施的建设。
2. 管理评估结果:根据管理评估,发现燃气生产管理存在一定问题,如规范性不高、员工安全意识不够等。
建议加强管理规范,提高员工安全培训水平,并完善应急预案。
改进方案:1. 设施方面:采取设备更新、修复措施,确保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加强防护措施建设,包括罩壳安装、泄漏检测等。
2. 管理方面:提高生产管理规范性,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手册,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
加大员工安全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
完善应急预案,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结论:通过对燃气安全生产进行评估,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安全风险。
在改进方案的指导下,可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燃气安全生产水平,确保人员和设施的安全。
同时,也建议定期进行燃气安全生产评估,以保持持续改进的动力。
煤气发生炉炉体壁厚检测与评价方法探讨

煤气发生炉炉体壁厚检测与评价方法探讨煤气发生炉炉体壁厚检测与评价方法探讨煤气发生炉是一种使用煤为原料,制造合成气体的设备。
炉体壁厚对炉体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炉体壁厚检测与评价方法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炉体壁厚检测的目的、方法、技术和评价等方面对其进行探讨。
炉体壁厚检测的目的:炉体壁厚检测的主要目的是确保炉体在正常生产中的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因炉体壁厚过薄而导致炉体脆弱或漏气等问题,从而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此外,炉体壁厚检测也可以评价炉体的使用寿命,为后续的维护和保养提供数据支持。
炉体壁厚检测的方法:炉体壁厚检测主要使用以下几种方法:1. 放射性测厚法:该方法通过使用射线源来测量炉体壁厚,属于无损检测。
它可以对不同的材质进行测量,同时可以进行深度检测以确认炉体的整体厚度。
该方法具有高精度、高效率、便于操作等优点,但需要专业的人员操作。
2. 超声波检测法:超声波检测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利用超声波在材料内部的传播来测量炉体壁厚。
可以检测的深度较厚,测量精度较高。
不过,由于炉体的结构较为复杂,依赖于操作者的技能,才能获取准确的测试结果。
3. 金属厚度计:金属厚度计主要用于检测铁质材料的炉体壁厚。
它可以直接测量炉体材料的厚度,具有高效、易于操作、低成本等优点。
但是它不能被应用到非铁质炉体的壁厚检测上。
炉体壁厚评价技术:炉体壁厚检测后,需要进行评价,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维护或替换。
目前,常用的炉体壁厚评价技术包括以下几种:1. 分层和检查法:该方法将炉体的壁厚分为不同的层,然后检查每一层的状态,以确定炉体继续使用的可靠性。
该方法适用范围比较广泛,但需要升降和设备移动的支持。
2. 壁厚比较法:该方法通过比较炉体的实际壁厚和设计壁厚,以确定炉体的使用寿命。
通过此方法,长期使用的炉体可以进行预防性的维护,降低事故的风险。
3. 综合评估法:综合评估法是将不同方法获取的数据综合起来使用。
七.煤气发生炉爆炸事故危险性分析与评价

七.煤气发生炉爆炸事故危险性分析与评价煤气发生炉常见的事故主要有煤气发生炉爆炸、炉内结疤结块、炉内出现风洞、灰盘出轨。
灰盘及炉栅断裂、系统阻力增高、煤气成分中氧含量增高;炉内耐火绝缘材料损伤、环境严重污染和管式加热炉爆炸等。
煤气发生炉(又称造气炉)是化肥厂煤气系统的主要设备。
固体燃料煤或焦炭在炉内与空气进行燃烧反应,同时加入水蒸气反应后生成半水煤气。
然后再将半水煤气经过一系列处理和净化过程,除去合成工段不需要的或有害的其他成分,制成较纯的原料气即氢气和氮气,最后将氮氢混合气合成为氨。
显然,煤气发生炉是生成合成氨原料气的关键设备。
由于半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有氢气、氮气、一氧化碳和少量的硫化氢、甲烷等,这些气体不仅极易燃烧、爆炸,有的还具有腐蚀性、毒性,而且煤气发生炉在高温条件下运行,其操作条件恶劣、造气周期短,如果稍有不慎或违反操作规程等都有可能导致煤气发生炉爆炸事故。
煤气发生炉爆炸常见的原因如下1.过氧操作致使煤气发生炉爆炸在半水煤气的生产过程中,为防止后序工艺变换工段触媒活性降低或被烧坏和引起造气系统发生爆炸,氧含量要求控制在0.5%以下。
如果半水煤气中氧含量增加,达到爆炸极限时,遇明火和其他激发能源,就会引起爆炸事故。
当氧含量在半水煤气的爆炸上限以外时,即使有少量氧气进入系统,也会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主要原因如下:(1)操作中煤气下行间、吹风阀失灵或关闭不严,或手工操作时,忘记关闭煤气下行阀,开动吹风问时,使空气漏入或大量空气流入系统。
(2)上吹加氮空气阀、下吹加氮空气阀、二次空气阀、克立斯三通问及安全挡板漏气。
(3)点火时炉温过低、炉内焦炭太薄,或大块焦炭悬空,存在风洞现象时,空气燃烧不完全,空气随之进入系统。
(4)气柜后水封被水封住,风机将系统抽成负压,大量空气进入系统。
(5)洗气箱加水漏斗管子太粗,由于水的落差作用,随水带入空气。
预防措施如下:(1)停炉检查原因并进行检修,严格操作规程及维护管理。
燃气安全生产评估方案

燃气安全生产评估方案燃气安全生产评估方案一、评估背景和目的燃气是一种常见的能源,广泛用于居民、工商业和工业领域。
然而,燃气的使用也伴随着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燃气安全生产,评估燃气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潜在危险及其风险水平,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非常必要。
本评估方案旨在建立一套科学、全面、系统的燃气安全生产评估方案,确保燃气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可控。
二、评估内容和方法1. 评估内容(1)燃气生产设备与工艺的安全性评估:对燃气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和工艺进行安全性评估,检测设备的可靠性、工艺流程的合理性和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2)燃气储存和运输的安全评估:评估燃气的储存设施和运输工艺的安全性,包括储罐、管道、阀门等设备的使用状况和运维管理情况。
(3)燃气供应和使用中的安全评估:评估燃气供应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包括供应管网的安全、用户使用设备的安全和风险管理等方面。
(4)组织管理和应急响应能力评估:评估燃气生产企业的管理体系、组织结构、人员素质和应急响应能力,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和安全事故。
2. 评估方法(1)现场勘察和资料调研:对燃气生产设备、储存设施、管网等进行现场勘察,获取相关的资料和数据,了解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2)风险评估和剖析:根据勘察和调研结果,采用风险评估的方法对燃气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剖析,并评估其风险水平和潜在影响。
(3)安全措施评估和改进:对现有的安全措施、工艺流程和管理制度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确保燃气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可行性。
(4)应急响应演练和行为模拟:通过定期进行应急响应演练和行为模拟,检验企业的应急响应能力和危险情况下的处理能力。
三、评估结果和应用1. 评估结果(1)燃气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潜在危险和风险水平;(2)燃气生产设备、工艺和储存运输设施的安全性问题;(3)组织管理和应急响应能力的薄弱环节。
2. 应用(1)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和完善燃气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管理制度;(2)加强燃气生产设备、工艺和储存运输设施的巡检和维护;(3)提高组织管理和应急响应能力,加强人员培训和知识普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概述评价目的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保证生产装置在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确保企业生产运行安全。
找出该单位煤气站装置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产生危险、危害后果的主要条件。
找出煤气站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提出消除、预防或降低装置危险性、提高装置安全运行等级的安全对策与措施,为装置的生产运行以及日常管理提供依据,并为上级主管部门实行安全监察管理提供依据。
评价依据国家、地方有关法规、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2)第70号];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2)第344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4)《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锅字8号(1990)];5)《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原劳动部(1996)3号令];6)《关于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综合评价有关问题的通知》[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鲁安监发(2002)28号];7)《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山东省人民政府令141号);8)《××市消防管理条例》;9)××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工业企业煤气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淄政办发电(2004)19号];10)《关于印发〈安全评价通则〉的通知》[安监管规划字(2003)37号]。
本项目有关技术文件、资料1)《××峰霞陶瓷有限公司专项安全评价技术服务合同书》;2)××峰霞陶瓷有限公司煤气站项目其他有关技术资料。
评价标准、规范、规程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修订版);2)《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3)《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GB50195-94);4)《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86);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7)《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8)《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9)《噪声作业分级》(LD80-1995);10)《有毒作业分级》(GB12331-90);11)《职业性接触有毒物程度分级》(GB5044-85);12)《安全标志》(GB2894-96);13)《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14)《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1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1997版);1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1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接触限值》(GBZ2-2002);18)《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19)《工业企业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TJ19-75);20)《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GBJ102-85);21)《低压锅炉水质》(GB1576-1996);22)《常用固定床煤气发生炉通用技术条件》(JB7327-94);23)《钢制焊接常压技术条件》(JB2880-81);24)《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用煤质量标准》(GB9143-88);25)其他有关的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
评价范围根据市煤气炉专项整治办公室的要求,本评价的范围仅限于该单位煤气站装置(不包括煤气用户车间)所涉及到的职业危险、有害因素等劳动安全评价;凡涉及本工程的消防、压力容器及净化设备的检测以及环境保护等其他问题,则应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和相关标准,不包括在本评价范围之内。
评价有效期限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本安全评价报告的有效期限为二年,从二00四年九月至二00六年九月。
评价程序评价程序见图1-1。
2 评价项目概况企业简介××峰霞陶瓷有限公司,2004年建厂,厂区位于××市××区××镇凤凰村西,××工业园内,占地30余亩。
主要生产耐磨砖和陶瓷壁画,年产能力为8万m2耐磨瓷砖盒陶瓷壁画。
厂区地势平坦,车间及其他公用设施布局合理,制陶设备先进,工艺合理,原料、成型、烧制全部采用微机控制,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烧成燃料主要为煤气。
共有2台煤气炉,其中1#煤气炉为Φ的单段冷煤气发生炉,2#煤气炉为Φ的单段热煤气发生炉。
煤气站基本情况发生炉煤气站基本情况××峰霞陶瓷有限公司,煤气站基本情况见表厂区生产装置平面布置厂区平面布置见附图。
1#煤气炉基本情况表表2#煤气炉基本情况表表生产规模、工艺流程生产规模煤气生产量:单台煤气发生炉:3600m3/h主要原材料热煤气炉主要原料为无烟煤,冷煤气炉主要原料为烟煤。
煤主要从山西进货。
工艺流程简介在煤气发生炉内,燃烧与气化过程的主要热化学反应式如下:C+O2=CO2+QC+ CO2=2CO-QC+H2O= CO+H2-QC+H2O= CO2+H2-QCO+H2O= CO2+H2+Q1)1#炉工艺流程简介1#属于单段式冷煤气炉。
其工艺流程为:外来蒸汽和空气混合作为气化剂,进入煤气发生炉,经过炉内各层后,产生煤气,煤气从炉内出来后,经过双竖管、电捕焦油器、电捕轻油器、洗涤塔、捕滴器,然后由煤气加压机送往车间。
另外,煤气在双竖管出来后,也可以经过隔断水封,直接到洗涤塔、捕滴器后成为低温干净煤气,由煤气加压机输送到车间。
2)2#炉工艺流程简介2#炉都属于单段式热煤气炉。
其工艺流程为:空气和汽包产生的蒸气混合后,由炉底进入煤气发生炉,经过渣层预热,进入氧化层,气化剂中的氧气和碳发生氧化反应,产生高温,使气化剂温度进一步提高,然后高温的气化剂进入还原层,二氧化碳、水蒸气与碳发生还原反应,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和较多的氢气,少量的甲烷、硫化氢等混合气体,简称煤气。
高温煤气经过蒸馏层、干燥层、空层后,进入落灰斜管,再经过旋风除尘器、煤气管道进入车间燃烧。
3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主要危险、有害物质特性煤气炉装置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物质有CO(23~27%)、H2(10~18%)、H2S、CO2(5~8%)、CH4~%)、N2(48~60%)等。
装置主要危险物质特性见表3-1。
表3-1 装置主要危险物质特性表注:食—经口食入皮—经皮吸收吸—经呼吸道主要危险有害物质分析一氧化碳1)理化性质无色无臭气体,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等多数有机溶剂。
危险性类别为第类易燃气体,主要用途作为燃料和化学合成。
禁忌物为强氧化剂、碱类。
具体理化参数如下:相对密度:(水=1)、(空气=1)熔点(℃):沸点(℃):闪点(℃):<-50爆炸极限(V/V):%~%自燃温度(℃):610临界温度(℃):临界压力(MPa):最大爆炸压力(MPa):2)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一氧化碳的火灾危险性为乙类。
本品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比空气轻,在空气中燃烧时为蓝色火焰,遇明火、高热和摩擦、抗击的火花能引起燃烧爆炸。
3)健康危害一氧化碳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
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面色潮红、口唇樱红、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意识模糊,可有昏迷;重度患者昏迷不醒、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加、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等;深度中毒可致死。
慢性影响:长期反复吸入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可致神经和心血管系统损害。
中国规定的接触极限值为30mg/m3。
4)急救措施人员意外接触时,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呼吸及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术。
就医。
5)防范措施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排风。
生产、生活用气必须分路。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带防毒面具。
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正压自给式呼吸器。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进入罐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6)泄漏处置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
切断气源,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
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喷头烧掉。
也可以用管路导至炉中、凹地焚之。
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
氢气1)理化性质无色无臭气体,不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
主要用于合成氨和甲醇等,石油精制,有机物氢化及作火箭燃料。
禁忌物为强氧化剂、卤素。
具体理化指标如下:相对密度:0.07/-252℃(水=1)、(空气=1)熔点(℃):-259.2沸点(℃):-252.8闪点(℃):<-50爆炸极限(V/V):%~%自燃温度(℃):400临界温度(℃):-240临界压力(MPa):最大爆炸压力(MPa):2)危险特性《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与标志》中氢气为第类易燃气体,火灾危险分级为甲类。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
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3)健康危害在很高的浓度时,由于正常氧分压的降低造成窒息;在很高的分压下,可出现麻醉作用。
4)急救措施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5)防护措施密闭操作。
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高浓度环境中,佩带供气式呼吸器或自给式呼吸器。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避免高浓度吸入。
进入罐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6)泄漏处置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
切断气源,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
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
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
甲烷1)理化性质无色无臭的气体,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
用作燃料和用于炭黑、氢、乙炔、甲醛等的制造。
理化性质如下:相对密度:(水=1,-164℃)、(空气=1)闪点(℃):-188熔点(℃):沸点(℃):爆炸极限(V/V):%~15%自燃温度(℃):537临界温度(℃):临界压力(MPa):最大爆炸压力(MPa):最小点火能(MJ):燃烧热(kJ/mol):2)危险特性《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与标志》中甲烷为第类易燃气体,火灾危险分级为甲类。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