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图片
日月潭课件(共17张PPT)

陈~。事~。史~。 3.形迹:~近违抗(行动近乎违背、抗拒上级指示)。
下课!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3年9月1日
2023
下课!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3年9月15日
初读课文:
1.了解课文内容。 2.借助课文拼音,自由读课文。 3.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圈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词。
边读边思考: ·你认为日月潭美在哪里? ·日月潭有哪些特点呢?
学认字:
认一认
潭湾湖绕茂 盛围胜央岛 纱童境引客
学认字:
[ jì]
你能读准“迹”的字音吗? ·痕迹 名胜古迹
学认字:
10.日月潭
同学们,你能分出哪个是湖 哪个是池吗?
潭:是指很深很深的湖。
日月潭 [rìyuè tán]
中国台湾省第一大天然湖泊
日月潭位于中国台湾省阿里山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南投县鱼池乡水社村,旧称水 沙连、龙湖、水社大湖、珠潭、双潭,亦名水里社。 日月潭湖面海拔748米,是中国台湾外来种生物最多的淡水湖泊之一。它以光华岛 为界,北半湖形状如圆日,南半湖形状如弯月。 2009年,日月潭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中国台湾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在清朝时即 被选为台湾八大景之一,有“海外别一洞天” 之称。
祖国的美景数不胜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 走近日月潭吧!
潭 [tán]
是汉语常用字。 本义是水名,即今柳江,在广 西壮族自治区。 后来把深的水池叫做“潭”, 引申为深,深邃。
字源演变:
〈名〉 (形声。从水,覃声。本义:水名) 同本义 。在广西境内,即今柳江 〈形〉 深;深邃
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日月潭》优质课件

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日月潭》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是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日月潭》。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我国台湾省著名旅游景点——日月潭美丽风光。
具体内容包括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描述,通过描绘日月潭地理位置、得名原因以及清晨和雨天景色,让学生领略我国大自然壮丽。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观察、想象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感知和欣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热爱,增强对祖国热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对日月潭景色描绘词语,如“水平如镜”、“轻纱似薄雾”等。
2.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学会生字词,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等。
2. 学具:课本、作业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日月潭图片,让学生初步解并激发他们对课文内容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查找字义。
3. 讲解课文:教师带领学生逐段分析课文,讲解生字词,并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经验,想象自己站在日月潭边,描述看到景色。
5.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对日月潭景色描绘句子,如“清晨,湖面上飘着薄雾,仿佛是仙女轻纱。
”,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此类词语。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词语,现场描述一幅自然景观。
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两部分:左边为课文和作者,右边列出本节课重点词语和景色描绘句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2)用本节课所学词语,写一段描述自然景观话。
2. 答案:(1)略。
(2)例:清晨,阳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一群白鹭在湖边翩翩起舞,构成一幅美丽画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课文内容,但还需加强对学生朗读指导,提高他们朗读水平。
小学语文:日月潭的传说(多种传说和相关资料含图片)

小学语文:日月潭的传说(多种传说和相关资料含图片)日月潭位于台湾岛中部南投县,是台湾名胜八景之一。
这座天然湖泊周长35千米,水域面积9平方千米,水深30多米,四周青山环抱,树木苍郁,山峦重叠,湖光山色,日月倒影,一派诗情画意。
关于日月潭的名字,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哩。
话说很久以前,这个大潭里住着两条恶龙,有一天太阳走过天空,公龙飞跃起来,一口将太阳吞食下肚。
晚上月亮走过天空,母龙也飞跃起来,一口将月亮吞下。
这对恶龙在潭里游来游去,把太阳和月亮一吐一吞,一碰一击的,像玩大珠球。
他们只图自己好玩,却没想到人世间没有了太阳和月亮,分不清白天和黑夜,树木枯萎了,鸟儿不叫了,稻田里快成熟的稻穗也干瘪了,家家户户的粮食吃光了,牛羊快饿死了,日子过不下去了这时,当地一对青年男女,聪明勇敢的大尖哥和水花姐,决心为人世间找回太阳和月亮。
可是怎样才能杀死恶龙呢?大尖哥和水花姐悄悄地钻进恶龙居住的岩洞里,从恶龙的谈话中偷听到他们最怕埋在阿里山底下的金斧头和金剪刀。
大尖哥和水花姐历尽艰险,顶风冒雨,跋山涉水,终于来到阿里山下,从山底下挖出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然后他们又回到大潭边,恰好两条恶龙正在潭里玩耍太阳和月亮,大尖哥跳下潭去,挥起金斧头,把恶龙砍得满头是血,遍体鳞伤,水花姐看准时机,用金剪刀剪断了恶龙的头。
两条恶龙死了,可是太阳和月亮还是沉在潭里。
大尖哥摘下公龙的两颗眼珠,一口吞下肚;水花姐摘下母龙的眼珠,也一口吞下肚。
他们变成了巨人,站在潭里像两座高山,大尖哥用劲把太阳抛起来,水花姐就拔起潭边的棕榈树向上托着太阳,把太阳顶上天空。
接着水花姐用劲把月亮抛上了天空,大尖哥也用棕榈树把月亮顶上天空。
太阳和月亮又高挂在天上,光耀大地,万物复苏。
草木活了,树上的鸟儿又歌唱了,田野里稻谷又结穗了,人们欢呼雀跃。
而大尖哥和水花姐从此变成了两座雄伟的大山,永远矗立在潭边。
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大潭叫做日月潭,把这两座大山叫做大尖山和水花山。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日月潭》课件课件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日月潭》课件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日月潭》一文。
该文位于教材的第二单元,主要详细描述了我国宝岛台湾的美丽景点——日月潭。
文章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向同学们展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让我们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月潭的地理位置、特点及传说,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插图、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课文内容,认识生字、生词,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件、插图、生字卡片。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日月潭的美丽图片,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 学习生字、生词: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生词,掌握字音、字形、字义。
4. 精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感受日月潭的美丽。
5. 课堂实践:让学生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描述日月潭的美景。
6. 朗读课文:全班同学齐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味。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日月潭2. 板书生字、生词:采用不同颜色粉笔,突出重点。
3. 板书课文结构:采用流程图形式,展示课文脉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2)用自己的话描述日月潭的美景。
2. 答案:(1)略。
(2)示例:日月潭湖水清澈,湖中央有一个美丽的小岛,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湖面上。
湖的北岸是圆圆的日潭,南岸是弯弯的月潭,它们相互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生字、生词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日月潭

9、日月潭三十五中学二年级文金萍概述《日月潭》是人教版第四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本课描绘了台湾著名风景区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本课用优美的文字描述了我国台湾省日月潭的美丽的风景,介绍了日月潭的具体位置,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日月潭、热爱祖国宝岛、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挚感情。
全文共四节,按“总起——具体描述——总结”的顺序写成。
学习者特征分析这篇课文作者是按照这样的游览顺序描写的:首先介绍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优美风光;然后介绍了日月潭名称的来历;最后介绍日月潭清晨和中午各异的秀丽风光。
语言流畅优美、清新自然,是一篇供学生品词析句的好文章,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文中还配有一幅日月潭风景的照片,课文的语句准确、优美。
学生很难理解,教学中靠教师引导细细品味。
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还是有一定困难,要结合图像,着力通过表情朗读的训练,来引导、协助学生学习和领会语言文字。
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1、使用电教手段,运用图像,协助学生理解课文意思。
教学中采用简笔画,向学生清楚地展示日月潭基本轮廓;小岛把潭分成两半。
潭的一边像圆圆的太阳,另一边像弯弯的月亮。
“两潭湖水相连,像碧绿的大玉盘,小岛就像玉盘中的明珠”是一个难句。
学生光凭语言,对它较难形成鲜明的表象。
为此,配合使用了图像,以协助学生提高感知效果,使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图像的运用,促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发展。
2、《日月潭》以读带讲,读中感悟。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用词精确,通过描写日月潭的水、雾、雨,清晨和中午的景象,给人一种风景如画的感觉。
对一些词句的理解,不能以词解词,应该让学生多读,自读自悟,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词句。
多次设计了读句和读段的训练。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日月潭》优质课件优质课件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日月潭》优质课件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是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日月潭》一课。
该课内容主要围绕我国台湾省著名景点日月潭展开,详细介绍日月潭地理位置、美丽景色以及相关传说故事。
具体章节内容为第二单元第七课。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课文生字、生词,理解课文大意,能够复述日月潭美丽景色和传说故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欣赏能力,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热爱之情,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课文生字、生词掌握,以及对课文内容深入理解。
教学重点:日月潭美丽景色和传说故事解,以及对自然景观欣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日月潭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哪里?这里景色美不美?”从而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
2. 学习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学习生字、生词,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日月潭美丽景色。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描述自己曾经游览过美丽景点,分享各自感受。
4.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日月潭画,并在课堂上展示、分享。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日月潭》2. 主要内容:日月潭位置:台湾省日月潭景色:群山环绕、树木茂盛、碧波荡漾传说故事:太阳、月亮化作两颗明珠,落入湖中形成日月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生词。
(2)用自己话复述日月潭美丽景色和传说故事。
(3)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日月潭短文。
作业答案:(1)见课本附录。
(2)见课本附录。
(3)例文: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一个著名景点。
它位于群山环绕之中,树木茂盛,碧波荡漾。
关于日月潭,还有一个美丽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太阳和月亮化作两颗明珠,落入湖中,形成这个美丽湖泊。
部编版新教材二年级语文上册10日月潭课件

部编版新教材二年级语文上册10日月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新教材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日月潭》。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关于日月潭的地理位置、美丽传说以及描绘日月潭美景的篇章。
具体章节为:第一章节“美丽的日月潭”,第二章节“日月潭的传说”。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正确读写词语,流利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美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流利朗读课文。
难点: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我国美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件、黑板、粉笔、挂图等。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课件展示日月潭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美丽传说。
3.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读写生字词,加强学生对字词的理解和记忆。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优美句子,讲解写作技巧,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表达。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仿写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 朗读课文:组织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美景。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日月潭2. 板书生字词及重点句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画出日月潭美景。
(2)仿写课文中的优美句子,描述你喜欢的自然景观。
2. 答案:(1)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画出日月潭的美景。
(2)例:我喜欢春天的桃花,它们像粉色的云朵,飘落在绿色的田野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让学生课后收集我国其他风景名胜的资料,进行分享交流。
(2)组织学生开展“我眼中的大自然”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日月潭的特点

日月潭的特点日月潭位于中国台湾阿里山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南投县鱼池乡水社村,[1]是中国台湾地区第一大天然湖泊,为日潭与月潭之合称,因其双潭水色各异而得名。
日月潭在清朝时即被选为中国台湾八大景之一,有“海外别一洞天”之称。
日月潭由玉山和阿里山之间的断裂盆地积水而成,环潭周长35公里,平均水深30米,面积约9平方千米,是中国台湾外来种生物最多的淡水湖泊之一。
它以光华岛为界,北半湖形状如圆日,南半湖形状如弯月。
形成演变图片日月潭原为全台湾最大的天然湖泊,水源全仰赖雨水供应。
潭中有拉鲁岛(旧名珠屿岛、光华岛),岛东北侧形圆如日,岛西南侧狭长微弯如月,故名“日月潭”。
1918年7月,台湾电力株式会社开始在日月潭兴建“门牌潭发电所”,但由于资金的不足,拖到1919年才大兴土木。
1934年6月完工,并改称日月潭第一发电所。
其相关工程包括在武界建坝拦截浊水溪上游溪水,开凿人工引水隧道至日月潭以供给水源,而发电后的水则被引导注入浊水溪支流水里溪,从此日月潭变成浊水溪水系的一环。
为了运送电厂兴建所需要的材料,集集线铁路因此孕育而生。
完工后的日月潭的水位上升,湖面面积也从原来的4.55平方公里扩张至7.73平方公里,当时称为“珠子山”的拉鲁岛面积也随之缩小。
1944年发电厂遭飞机轰炸损坏,发电停顿。
1946年台湾电力公司成立,随后修复电厂恢复供电,1948年10月改名为大观发电厂。
1970年,日月潭定为风景区,1999年的921大地震后,进行重建工作,并设计新的服务计划,2000年1月,日月潭风景区,其范围除日月潭外,北面扩大至鱼池乡,东至水社大山,西至集集大山,南至水里蛇窑。
地理位置位置日月潭(5)日月潭是中国台湾风景优美的“天池”,地处玉山山脉之北、能高瀑布之南,介祁於集集大山(潭之西)与水社大山(潭之东)之间。
气候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地貌日月潭中有一小岛远望好像浮在水面上的一颗珠子,名拉鲁岛,以此岛为界,北半湖形状如圆日,南半湖形状如弯月,日月潭因此而得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
现在眼前。
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
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
仙境。
清晨……
日潭
清晨……
下起蒙蒙细雨……
太阳高照……
1.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抄写生字三遍,第一遍带拼音
3.查找有关日月潭的故事和传说
台湾是个美丽的宝岛,也是个富饶的宝岛, 人们给予她无限赞誉:
台湾盛产大米,有“米仓”之誉; 盛产蔗糖,因而有“东方糖库”之称; 盛产茶叶,其中冻顶乌龙茶,驰名中外; 盛产水果,香蕉、菠萝、柑桔、荔枝、龙眼、 木瓜、柚子、枇杷、芒果、橄榄、槟榔、椰 子等,一年四季不断素有“水果之乡”的称 号; 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号称“森林之海”; 盛产食盐,有“东南盐库”之称; 此外,还有“兰花王国”、“蝴蝶王国”、 “珊瑚王国”、“鱼仓”等美誉,不胜枚举一部分。
盼归
台湾是我国东南部的一个省,我国
第一大岛。台湾总面积为3.6万平方 公里,人口2000多万。台湾自古是 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两岸人民共同盼望祖国和平统一大 业早日实现 !
我的词语库
附近 建筑 展现 茂盛
轻纱 仙境 朦胧 清晰
群山环绕 名胜古迹 隐隐约约 风光秀丽
岛 省 隐
展 胜 约
建 环 茂
纱 绕 盛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 )省最大 的一个湖。那里(群山环绕 ), 树木茂盛 ),周围有许多 ( ( 名胜古迹 )。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 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 光华岛。这个岛把湖水分成 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 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 叫月潭。(所以人们称它为日 月潭。)
日月潭位于台 湾 南 投 县 附近。 湖 面 海 拔 不到 60 米 ,是 玉 山 和 阿 里 山 间 的 天 然湖 泊 ,风 光 极 为秀 丽 ,被 誉 为 宝 岛 明 珠。日月潭 湖 水 清 澈 ,波 平似 镜 ,两 岸 青 山 倒 映 其 中 ,恰 似一张秀丽的山湖风景画。
轻声自由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做 到不指读.
日潭
1.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叫日潭。 南边叫月潭。 2.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太阳, 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3.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 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 叫月潭。
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 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 隐约约地 倒映在湖水中。
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