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直流稳压电源 模板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直流稳压电源 模板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直流稳压电源 模板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专业电气工程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2010-2011学年上学期

教师评分

2011年月日

目录

1.概述.........................................

1.1直流稳压电源设计目的 ..................

1.2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

2.直流稳压电源设计的内容.......................

2.1变压电路设计..........................

2.2整流电路设计.........................

2.3滤波电路设计.........................

2.4稳压电路设计.........................

2.5总电路设计...........................

3.总结.........................................

3.1所遇到的问题,你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

3.3体会收获及建议.......................

3.4参考资料(书、论文、网络资料) .......

4.教师评语.....................................

5.成绩.........................................

1.概述

电源是各种电子、电器设备工作的动力,是自动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直流稳压电源是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电源。直流稳压电源是常用的电子设备,它能保证在电网电压波动或负载发生变化时,输出稳定的电压。一个低纹波、高精度的稳压源在仪器仪表、工业控制及测量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直流稳压电源通常由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控制电路所组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性能稳定可等优点,电压从零起连续可调,可串联或关联使用,直流输出纹波小,稳定度高,稳压稳流自动转换、限流式过短路保护和自动恢复功能,是大专院校、工业企业、科研单位及电子维修人员理想的直流稳压电源。适用于电子仪器设备、电器维修、实验室、电解电镀、测试、测量设备、工厂电器设备配套使用。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都需要有稳压的电压供给,才能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家用电器中的电视机、音响、电脑尤其是这样。电网电压时高时低,电子设备本身耗供电造成不稳定因家。解决这个不稳定因素的办法是在电子设备的前端进行稳压。

直流稳压电源广泛应用于国防、科研、大专院校、实验室、工矿企业、电解、电镀、充电设备等的直流供电。

1.1直流稳压电源设计目的

(1)、学习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法;

(2)、研究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案;

(3)、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稳压系数和内阻测试方法。

1.2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

1.2.1 设计原理

设计电路框图

设计电路框图如图1所示,包括变压器降压,整流滤波电路滤波,稳压电路进行稳压四个部分。图1为电压经过各个部分的波形,交流U1经过变压器降压后到较小的交流U2,经过整流滤波后变为纹波很小的直流U4,最后由稳压电路进行稳压输出。

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

图1

1.2.2各部分电路的作用

交流变压器。一般的电子设备所需要的直流电压较之交流电网提供的200V电压相差较大,为了得到输出电压的额定范围,就需要将电网电压转化到合适的数值。所以,电压变换部分的主要作用就是将电网电压变为所需要的交流电压,同时还可以起到直流电源与电网的隔离作用。

整流电路。整流电路的作用是将变换后的交流电压转换为单方向的脉冲电压。由于这种电压存在着很大的脉动部分(称为纹波),因此,一般还不能直接用来给负载供电,否则,纹波会严重影响到负载的性能指标。

滤波电路。滤波部分的作用是对整流部分输出的脉动直流进行平滑,

使之成为含交变成分很小的直流电压。也就是说,滤波部分实际上使一个性能较好的低通滤波器,且其截止频率一定低于整流输出电压的基波频率。

稳压电路。尽管经过整流滤波后的电压接近于直流电压,但是其电压值的稳定性很差,受温度、负载、电网电压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很大,因此,还必须有稳压电路,以维持输出直流电压的基本稳定。

1.2.3设计方案的的分析

由设计原理可知直流稳压电源应由几部分组成,而且各个部分相对独立,因此,在进行设计电路的时候我们采用各个部分分别设计,独立选择元器件,独立测试的方法,最后将这几部分进行组装和调试,最终达到设计完整直流稳压电源电目的。

2.直流稳压电源设计的内容

2.1变压电路设计

变压电路相对简单,仅有一个单相变压器,变压器将220V市电转化

为电路能承担的电压。理想变压器满足I

1/I

2

=U

2

/U

1

=N

2

/N

1

=1/n,因此

P

1=P

2

=U

1

I

2

=U

2

I

1

.变压器副边与原边的功率比为P

2

/P

1

=η,式中η是变

压器的效率。根据电路需要选择适当的单相变压器。

图2

2.2整流电路设计

整流电路是把交流电能转换为直流电能的电路。有半波整流和全波整

流,最常用的是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本设计也采用了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所谓桥式整流电路,就是用二极管组成一个整流电桥。

当输入电压处于交流电压正半周时,二极管D 1、负载电阻RL 、D 3构

成一个回路输出电压Uo=ui-UD 1-UD 3。输入电压处于交流电压负半周

时,二极管D 2、负载电阻RL 、D 4构成一个回路,输出电压

Uo=ui-UD 2-UD 4。

单项桥式整流电路

图3

设变压器的副边电压有效值为2U ,则其瞬时值2u =

22U sin ωt 。当2u 为正半周时,电流由A 点流出,经

1D 、L R 、3D 流入B 点,因而负载电阻

L R 上的电压等于变压器副边电压,即0u =2u ,2D 和4D 管承受的反向电压为 -2u 。当2u 为副半周时,电流由

B 点流出,经2D ﹑L R ﹑4D 流入A 点,负载电阻L R 上的电压等于 -2u ,

即0u =-2u ,1D ﹑

3D 承受的反向电压为2u 。由于1D ﹑3D 和2D ﹑4D 两对二极管交替导通,致使负载电阻L R 上在2u 的整个周

期内都有电流通过,而且方向不变,输出电压0u =|

22U sin ωt |。

单项桥式整流电路的波形图

图4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到桥式整流电路的基本特点如下:

(1)桥式整流输出的是一个直流脉动电压。

(2)桥式整流电路的交流利用率为100%。

(3)电容输出桥式整流电路,二极管承担的最大反向电压为2倍的交流

峰值电压(电容输出时电压叠加)。

(4)桥式整流电路二极管的负载电流仅为半波整流的一半。

(5)实际电路中,桥式整流电路中二极管和电容的选择必须满足负载对

电流的要求。

仿真图如下:

图5

2.2.1.参数计算

负载电压平均值: 负载电流平均值: 二极管电流的平均值: 截止二极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 2.3滤波电路设计

电容滤波的基本工作原理就是利用电容的充放电作用,使负载电

压趋于平滑。

电容并联在负载两端 图6

2.3.1.电容滤波电路的特点

(1)二极管导通角 ,导通时间缩短了,流过二极管

222009.022)(sin 21U U t td U U ===?π

ωωππL

L L R U R U I 2

09.0==D L 12

I I =RM 22U

U =

U R I U

I

R D 的瞬时电流很大,故对二极管的要求提高了。 选管时一般取 I FM =

(2---3) I F

加在截止二极管上电压的最大值接近

(2)工程上常用下面经验公式来确定滤波电容C 的值,即

(3)电容滤波电路的输出电压为 通常情况下取

仿真图如下:

图7

2.4稳压电路设计

经整流和滤波后的输出电压,虽然脉动的交流成分很小,但是仍会因

交流电源电压的波动和负载的变化而变化,稳定性较差。为了获得稳定性

好的直流电压,应该加上稳压环节。

电路特点

图8 2.4.1硅稳

压管稳压

电路参数的

选择

( 1) 硅稳压管的选择 222U L R T

C 2)

5~3(≥20)4.1~1.1(U U =22.1U U o =

可根据下列条件初选管子

U Z= U O

I Zmax= (2 ~ 3) I Lmax

(2) 输入电压U I的确定

一般取U I=(2~3)U O

(3) 限流电阻R的选择(略)

2.5总电路设计

总电路图

图9

2.5.1电路工作原理

变压电路将220V市电经过电源变压器降压后,变成15V左右的低幅交流电。再通过整流电路将交流电流整流,将正弦波电压变成单一方向的脉动电压。然后通过LC滤波电路滤波,是输出电压平缓。最后通过稳压电路稳定输出电压,采用具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路稳定输出电压,

该电路可调节输出电压,集成运放工作在深度负反馈,输出电阻趋于零,因而电压相当稳定。

仿真图如下:

图10

3.总结

3.1所遇到的问题,你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

(1)波形调不出——把负载减小,调节频率;

(2)选错器材或接错端口——检查电路,重新接;

(3)画图时不会用一些工具——问老师或同学或上网查;

3.3体会收获及建议

本次课程设计是在系统学习《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之后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完成的,这次课程设计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收获,让我学到了很多,不仅掌握了简单的电子电路的设计与制作,也掌握了论文写作的方法和格式。在制作电路时,我深深体会到连接电路时一定要认真仔细,每一步骤都要认真分析。

怎样看电路图以前是我们学习模拟电子技术的一大难题。为了提高且掌握看图、识图、分析图的方法和技巧,我们特地从网上查找了些专题文章,详细了解各类电路图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直流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以及它的要求和性能指标。也让我们认识到

在此次设计电路中所存在的问题;而通过不断的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在解决设计问题的同时自己也在其中有所收获。

设计过程中遇到很多难题,在老师以及同学的帮助下我顺利地完成了本次设计,通过这次设计我深刻感到自己的知识十分有限,在以后的课程学习中一定要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充实自己。

3.4参考资料(书、论文、网络资料)

(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王济浩清华大学出版社

(2)网络资料: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与测试

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

4.教师评语

电力电子电路分析与仿真实验报告模板剖析

电力电子电路分析与仿真 实验报告 学院: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年月日

实验1降压变换器 一、实验目的: 设计一个降压变换器,输入电压为220V,输出电压为50V,纹波电压为输出电压的0.2%,负载电阻为20欧,工作频率分别为220kHz。 二、实验内容: 1、设计参数。 2、建立仿真模型。 3、仿真结果与分析。 三、实验用设备仪器及材料: MATLAB仿真软件 四、实验原理图: 五、实验方法及步骤: 1.建立一个仿真模型的新文件。在MATLAB的菜单栏上点击File,选择New,再在弹出菜单中选择Model,这时出现一个空白的仿真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绘制电路的仿真模型。 2.提取电路元器件模块。在仿真模型窗口的菜单上点击Simulink调出模型库浏览器,在模型库中提取所需的模块放到仿真窗口。

3.仿真模型如图所示。 六、参数设置 七、仿真结果分析

实验2升压变换器 一、实验目的: 将一个输入电压在3~6V的不稳定电源升压到稳定的15V,纹波电压低于0.2%,负载电阻10欧,开关管选择MOSFET,开关频率为40kHz,要求电感电流连续。 二、实验内容: 1、设计参数。 2、建立仿真模型。 3、仿真结果与分析。 三、实验用设备仪器及材料: MATLAB仿真软件 五、实验原理图: 五、实验方法及步骤: 1.建立一个仿真模型的新文件。在MATLAB的菜单栏上点击File,选择New,再在弹出菜单中选择Model,这时出现一个空白的仿真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绘制电路的仿真模型。 2.提取电路元器件模块。在仿真模型窗口的菜单上点击Simulink调出模型库浏览器,在模型库中提取所需的模块放到仿真窗口。

vmware horizon view桌面云 POC测试报告模板

VMware Horizon?6 POC测试报告 20xx年x月 客户名称:<客户公司> 编制人:<合作伙伴> [此处为合作伙伴徽标]

目录 (4) 一、解决方案概述 (4) 1.1 市场驱动 (4) 1.2 业务挑战 (4) 1.3 解决方案 (4) 1.4 价值体现 (5) 二、测试简介 (5) 2.1 测试内容 (6) 2.2 测试厂家 (7) 2.3 时间安排 (7) 2.3 测试结论 (7) 三、附录 (8) 3.1 测试环境 (8) 3.1.1 硬件配置 (8) 3.1.2软件配置 (8) 3.1.3 网络配置 (8) 3.1.4 逻辑架构 (8) 3.1.5 系统架构 (8) 3.1.6 测试工具(可选) (9) 3.2测试用例 (9) 3.2.1基本功能测试 (9) 3.2.2 显示效果测试 (12) 3.3 业务功能测试 (13) 3.4 兼容性测试 (13)

3.4.1 系统兼容性测试 (13) 3.4.2 外设兼容性测试 (14) 3.5 性能测试 (15) 3.5.1 服务器压力测试 (15) 3.5.2 桌面交付性能测试 (16) 3.5.3 网络适用性测试 (17) 3.6 运维管理测试 (17) 3.7 系统安全测试 (20)

下文中置于【】之内的文字仅供参考,请在文档完成后删 除(包括【】符号本身),不要包含在正式文档中,谢谢。 一、解决方案概述 1.1 市场驱动 【简述客户信息化项目的背景。客户所在行业?客户为何想采用 View/Mirage/Workspace/vC Ops for View?安全合规性?PC设备更新?移动 办公?统一通讯?操作系统迁移?3D图像处理?】 1.2 业务挑战 【清楚介绍客户当前遇到的业务挑战,比如“移动终端的数据泄密或者失窃”、“多平台终端支持”、“降低IT运维成本”、“提高员工工作效率”、“无法 保障终端维护的SLA”等等等等】 1.3 解决方案 【基于以上的市场驱动和业务挑战来选择一种或者多种解决方案 o移动安全工作空间 o业务流程桌面 o分支机构桌面 o永不停机桌面 o基于VSAN存储的Horizon 6环境 o vSGA/vDGA 高端3D显示桌面 o Windows XP迁移 请提供以下截屏(根据所选解决方案不同而有所不同) ?所布署产品的安全证书的截图 ?View Client连接应用发布的截图 ?Mirage的工作截图 ?Workspace的首页截图 ?vC Ops for View的工作截图 ?vCO工作流截图】 ?vSGA/vDGA场景截图

实习报告模板

实习报告模板 篇一:大学生实习报告模版 实习报告 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 巩固知识;实习又是对每一位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验,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 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 会计是对会计单位的经济业务从数和量两个方面进行计量、记录、计算、分析、检查、 预测、参与决策、实行监督,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核算手段,它本身也是经济管理活动 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专业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 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 重要。 针对于此,在进行了三年半的大学学习生活,通过对《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及《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的学习,可以说对会计已经是耳目能熟了,所有的有关会计 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都基本掌握了,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我想我肯定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自认为 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在这里只能成为空谈。于是在坚信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认为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 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会计实务操作中去,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 识。因此,我作为一名会计专业的学生,在2010年的寒假,有幸 参加了为期近两个月的专业实习。 一、实习概况 (一)实习时间 X年x月x日——x年x月x日 (二)实习单位基本情况 怀着一种美好的憧憬,我来到鑫汇海商贸公司,鑫汇海商贸公司是代言伊利品牌奶、 康师傅系列、劲酒等快速消费食品的企业。代言品牌多达十几种,是伊利、康师傅品牌的郑 州总代理。 二、实习过程 第一次参加工作,有点紧张。第一天上班,心里没底,感到既新鲜又紧张。新鲜的是能够接触很多在学校看不到、学不到的 东西,紧张的则是万一做不好工作而受到批评。带我实习的前辈是王会计,王会计对我非常和气。他首先耐心地向我介绍了公司 的基本业务、会计科目的设置以及各类科目的具体核算内容,然后又向我讲解了作为会计人员 上岗所要具备的一些基本知识要领,对我所提出的疑难困惑,他有问必答,尤其是会计的一些 基本操作,他都给予了细心的指导,说句心里话,我真的非常感激他对我的教导。在刚刚接触 社会的时候,能遇上这样的师傅真是我的幸运。虽然实习不像正式工作那样忙,那样累,但我 真正把自己

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单管共射极分压式放大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 测量法。 3.熟悉简单放大电路的计算及电路调试。 4.能够设计较为简单的对温度稳定的具有一定放大倍数的放大电路。 二、实验要求:输入信号Ai=5 mv, 频率f=20KHz, 输出电阻R0=3kΩ, 放大倍数Au=60,直 流电源V cc=6v,负载R L=20 kΩ,Ri≥5k,Ro≤3k,电容C1=C2=C3=10uf。三、实验原理: (一)双极型三极管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组态。 1.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 (1)基本电路组成。如下图所示: (2)静态分析。I BQ=(V cc-U BEQ)/R B (V CC为图中RC(1)) I=βI BQ

U CEQ=V CC-I CQ R C (3)动态分析。A U=-β(R C管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射极跟随器)。 (1)基本电路组成。如下图所示: (2)静态分析。I BQ=(V cc-U BEQ)/(R b +(1+β)R e)(V CC为图中Q1(C)) I CQ=βI BQ U CEQ=V CC-I EQ R e≈V CC-I CQ R e (3)动态分析。A U=(1+β)(R e管共基极放大电路。 (1)基本电路组成。如下图所示:

(2)静态分析。I EQ=(U BQ-U BEQ)/R e≈I CQ (V CC为图中RB2(2)) I BQ=I EQ/(1+β) U CEQ=V CC-I CQ R C-I EQ R e≈V CC-I QC(R C+R e) (3)动态分析。AU=β(R C极管将输入信号放大。 2.两电阻给三极管基极提供一个不受温度影响的偏置电流。 3.采用单管分压式共射极电流负反馈式工作点稳定电路。 四、实验步骤: 1.选用2N1711型三极管,测出其β值。 (1)接好如图所示测定电路。为使ib达到毫安级,设定滑动变阻器Rv1的最大阻值是 1000kΩ,又R1=3 kΩ。

产品测试报告模版

XX产品测试报告 1.简介 1.1项目概述 此测试报告主要描述了XX产品的测试的时间,测试环境,测试计划安排以及测试过程进行描述;对测试缺陷数据进行统计,测试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最后得出测试结论和测试总结。 1.2编写目的 测试报告是对整个测试过程进行描述,对测试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说明,全方位的对测试数据进行汇总,最后给出测试结论;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得到对软件质量的评价,分析测试的过程,产品,资源,信息,为以后制定测试计划提供参考,评估测试测试执行和测试计划是否符合,分析系统存在的缺陷,为修复和预防bug提供建议。 1.3预期读者 此文档适合测试人员、开发人员以及项目经理阅读,适合于任何产品和项。 1.4术语定义 1.5参考资料 列出有关资料的作者、标题、编号、发表日期、出版单位或资料来源,可包括: a.项目的计划任务书、合同或批文; b.项目开发计划; c.需求规格说明书; d.概要设计说明书; e.详细设计说明书; f.测试计划; 测试分析报告所引用的其他资料、采用的软件工程标准或软件工作规范。 2.测试实施 2.1测试环境 硬件环境:内存,cpu,主频,硬盘 软件环境:操作系统,补丁版本,数据库等软件版本,office版本,被测软件版本,还有诸如打印机、扫描仪等外件信息

网络环境 2.2测试安排 3.测试数据统计分析3.1缺陷结果统计 3.1.2 Bug状态分布

(模块名称&bug状态) (模块名称&类型)

按照缺陷类型和遗留问题统计 3.1.4按功能模块进行统计(测试人员&bug状态):

3.1.5按开发人员修复记录进行统计(开发人员&bug状态): 3.2测试执行情况分析 功能测试执行情况分析

标准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课程名称___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院系部: 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同组人:实验台号:指导教师:成绩:实验日期: 华北电力大学

实验报告要求: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二、仪器用具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步骤(包括原理图、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五、讨论与结论(对实验现象、实验故障及处理方法、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和讨论,对实验的进一步想法或改进意见。) 六、实验原始数据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 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 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和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 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仪器用具:略 三、实验原理 图1.2.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图1.2.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 在图1.2.1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1B R 和2B R 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VT 的基极电流B I 时(一般5~10倍),则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 CC B2B1B1B U R R R U +≈ U CE =U CC -I C (R C +R F1 + R E ) 电压放大倍数: 1)1( // F R β++-=be L C V r R R β A 其中r be =200+26 (1+β)/I E 输入电阻:R i =R B1 // R B2 // [r be +(1+β)R F1] 输出电阻:R O ≈R C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 调试静态工作点 接通+12V 电源、调节R W ,使U E =2.0V ,测量U B 、U E 、U C 、R B2值。记入表1.2.1。 E U BE = U B - U E =0.665V ,U CE = U C - U E =5.8V,I C ≈I E = U E /R E =2/(1.1)=1.82mA 实验数据显示,Q 点的值满足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要求,BJT 处于放大区。 2. 测量不同负载下的电压放大倍数 C E BE B E I R U U I ≈+-≈1 F R

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一:独立式键盘与LED显示示例 例4—17: 功能:数码管的数据端与P0口引脚采用正序,试编写程序,分别实现功能:上电后数码管显示“P”,按下任何键后,显示从“0”开始每隔1秒加1,加至“F”后,数码管显示“P”,进入等待按键状态。 Keil编程: 电路图: 初始状态时:

3 秒后:程序: TEMP EQU 30H ORG 0000H JMP START ORG 0100H START:MOV SP,#5FH MOV P0,#8CH MOV P3,#0FFH NOKEY:MOV A,P3 CPL A JZ NOKEY MOV TEMP,P3 CALL D10ms MOV A,P3 CJNE A,TEMP,NOKEY MOV R7,#16 MOV R2,#0 LOOP:MOV A,R2 MOV DPTR,#CODE_P0 MOVC A,@A+DPTR MOV P0,A INC R2 SETB RS0 CALL D_1S CLR RS0 DJNZ R7,LOOP JMP START D_1S:MOV R6,#100 D10:CALL D10ms DJNZ R6,D10 RET D10ms:MOV R5,#10 D1ms:MOV R4,#249 DL:NOP NOP DJNZ R4,DL DJNZ R5,D1ms RET CODE_P0:DB 0C0H,0F9H,0A4H,0B0H,99H, 92H,82H,0F8H DB 80H,90H,88H,83H,0C6H,0A1 H,86H,8EH END 例4—18: 功能:执行程序时,先显示“P” 1、按键K0按下后,数码管显示拨动开关S3~S0对应的十进制值; 2、按键K1按下后,P0口数码管显示拨动开关S3~S0对应的十六进制值; 3、按键K2按下后,P2口数码管显示拨动开关S3~S0对应的十六制值;

实训报告万能模板

实训报告万能模板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让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在实际应用中所学专业知识的匮乏。让我真真领悟到“学无止境”这句话的涵义。而老师在专业认识周中所讲的,都是课本上没有而对我们又十分实用的东西,这又给我们的实训增加了浓墨淡采的光辉。我懂得了实际生活中,专业知识是怎样应用与实践的。在这些过程中,我不仅仅明白了职业生涯所需具备的专业知识,而且让我深深体会到一个团队中各成员合作的重要性,要善于团队合作,善于利用别人的智慧,这才是大智慧。靠单一的力量是很难完成一个大项目的,在进行团队合作的时候,还要耐心听取每个成员的意见,使我们的组合到达更加完美。 这次实训带给我太多的感触,它让我明白工作上的辛苦,事业途中的艰辛。让我明白了实际的工作并不像在学校学习那样简单。人非生而知之,虽然我此刻的知识结构还很差,但是我明白要学的知识,一靠努力学习,二靠潜心实践。没有实践,学习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这次实训让我在一瞬间长大:我们不可能永远呆在象牙塔中,过着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我们总是要走上社会的,而社会,就是要靠我们这些年轻的一代来推动。这就是我们不远千里来实训的心得和感受,而不久后的我,面临是就业压力,还是继续深造,我想我都就应好好经营自己的时间,充实、完善自我,不要让自己的人生留下任何空白!

实训中除了学到不少专业知识,也了解一些社会的现实性,包括人际交往,沟通方式及相关礼节方面的资料,对于团队开发来说,团结一致使我深有体会。团队的合作注重沟通和信任,不能不屑于做小事,永远都要持续亲和诚信,把专业理论运用到具体实践中,不仅仅加深我对理论的掌握和运用,还让我拥有了一次又一次难忘的开发经理,这是也是实训最大的收获。此刻我对“一个人最大的财富是他的人生经历和关系网络”这句话十分的有感情,因为它确实帮了我们不少。 除此课本上的知识毕竟有限。透过实训,我班同学都有这样一个感觉,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有很大差距,只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专业技能急需提高。从最初的笨手笨脚,到此刻能够熟练的按照流程开发软件,这都与我班每个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十个月的实训,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同时也锻炼了大家踏实、稳重的潜力,每个人都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实训机会。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然而他们的态度是不可恭维的,你会感觉到他的不耐烦以及他的高傲,所以这就需要学会沟通的方式及说话技巧,学会灵活应对。 透过这十个月的实训,我班同学都收获颇丰,总体来说对这次实训还是很满意的。尽管实训很累,每一天早出晚归。但真的很感谢学校能够带给我们这样好的实训机会,以及东软给予我们的实训平台。我们深刻的了解到,只有经历过,才明白其中的滋味。 对于我而言,喜欢体验生活,能够说透过这次实训,真真切切的

电路仿真实验报告42016年度

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一直流电路工作点分析和直流扫描分析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使用Pspice软件,熟悉它的工作流程,即绘制电路图、元件类别的选择及其参数的赋值、分析类型的建立及其参数的设置、Probe窗口的设置和分析的运行过程等。 (2)学习使用Pspice进行直流工作点的分析和直流扫描的操作步骤。 二、原理与说明 对于电阻电路,可以用直观法列些电路方程,求解电路中各个电压和电流。Pspice软件是采用节点电压法对电路进行分析的。 使用Pspice软件进行电路的计算机辅助分析时,首先编辑电路,用Pspice的元件符号库绘制电路图并进行编辑。存盘。然后调用分析模块、选择分析类型,就可以“自动”进行电路分析了。 三、实验示例 1、利用Pspice绘制电路图如下 2、仿真 (1)点击Psipce/New Simulation Profile,输入名称; (2)在弹出的窗口中Basic Point是默认选中,必须进行分析的。点击确定。 (3)点击Pspice/Run(快捷键F11)或工具栏相应按钮。 (4)如原理图无错误,则显示Pspice A/D窗口。

(5)在原理图窗口中点击V,I工具栏按钮,图形显示各节点电压和各元件电流值如下。 四、选做实验 1、直流工作点分析,即求各节点电压和各元件电压和电流。 2、直流扫描分析,即当电压源的电压在0-12V之间变化时,求负载电阻R l中电流虽电压源的变化

曲线。 曲线如图: 直流扫描分析的输出波形3、数据输出为: V_Vs1 I(V_PRINT1) 0.000E+00 1.400E+00 1.000E+00 1.500E+00 2.000E+00 1.600E+00 3.000E+00 1.700E+00 4.000E+00 1.800E+00 5.000E+00 1.900E+00 6.000E+00 2.000E+00 7.000E+00 2.100E+00 8.000E+00 2.200E+00 9.000E+00 2.300E+00 1.000E+01 2.400E+00 1.100E+01 2.500E+00 1.200E+01 2.600E+00

交通仿真实验报告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交通运输工程系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交通仿真实验 实验名称:基于VISSIM的城市交通仿真实验 专业:交通工程 班级: 1002班 学号: U201014990 姓名:李波 指导教师:刘有军 实验时间: 2013.09 ---- 2013.10

实验报告目录 实验报告一: 无控交叉口冲突区设置与运行效益仿真分析 实验报告二: 控制方式对十字交叉口运行效益影响的仿真分析实验报告三: 信号交叉口全方式交通建模与仿真分析 实验报告四: 信号协调控制对城市干道交通运行效益的比较分析实验报告五: 公交站点设置对交叉口运行效益的影响的仿真分析实验报告六: 城市互通式立交交通建模与仿真分析 实验报告七: 基于VISSIM的城市环形交叉口信号控制研究 实验报告成绩

实验报告一: 无控交叉口冲突区设置与运行效益仿真分析 一、实验目的 熟悉交通仿真系统VISSIM软件的基本操作,掌握其基本功能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1.认识VISSIM的界面; 2.实现基本路段仿真; 3.设置行程时间检测器; 4.设置路径的连接和决策; 5.设置冲突区 三、实验步骤 1、界面认识: 2、(1)更改语言环境—(2)新建文件—(3)编辑基本路段—(4)添加车流量 3、(1)设置检测器—(2)运行仿真并输出评价结果 4、(1)添加出口匝道—(2)连接匝道—(3)添加路径决策—(4)运行仿真 5、(1)添加相交道路—(2)添加车流量—(3)设置冲突域—(4)仿真查看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时间; 行程时间; #Veh; 车辆类别; 全部; 编号: 1; 1; 3600; 18.8; 24; 可知:检测器起终点的平均行程时间为:18.8; 五、实验结论 1、检测器设置的地点不同,检测得到的行程时间也不同。但与仿真速度无关。 2、VISSIM仿真系统的数据录入比较麻烦,输入程序相对复杂。 实验报告二: 控制方式对十字交叉口运行效益影响的仿真分析 一、实验目的 掌握十字信号交叉口处车道组设置、流量输入、交通流路径决策及交通信号控制等仿真操作的方法和技巧。 二、实验内容 1.底图的导入 2.交叉口专用车道和混用车道的设置方法和技巧 3.交通信号设置 4.交叉口冲突区让行规则设置

实习报告模板大全(2021新版)

实习报告模板大全(2021新版) Practice report template ( 实习报告 ) 汇报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适用于工作总结/工作汇报/年终总结/全文可改

实习报告模板大全(2021新版) 毕业实习报告模板 从我踏进实习单位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我将经历一段特殊的不平凡的并且充满收获的人生旅程,那旅程必定在我的生命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必定会在我的生命中留下绚烂多彩的回忆,必定会给我带来生命中无与伦比的财富。 一、实习目的 毕业实习是我们大学期间的最后一门课程,不知不觉我们的大学时光就要结束了,在这个时候,我们非常希望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掌握的知识的正确性。在这个时候,我来到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这里进行我的毕业实习。 二、实习内容及过程 为了达到毕业实习的预期目的。在学校与社会这个承前启后的实习环节,我们对自己、对工作有了更具体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

在整个的实习工程中,我总共做了以下的一些工作,同时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1、工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积极肯干,虚心好学、工作认真负责,胜任单位所交给我的工作,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多做实际工作,为企业的效益和发展做出贡献。 2。实习方式。在实习单位,师傅指导我的日常实习,以双重身份完成学习与工作两重任务。向单位员工一样上下班,完成单位工作;又以学生身份虚心学习,努力汲取实践知识。 3。实习收获。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通过直接参与企业的运作过程,学到了实践知识,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理论与实践知识都有所提高,圆满地完成了教学的实践任务。二是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为就业和将来的工作取得了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三是在实习单位受到认可并促成就业。四是为毕业论文积累了素材和资料。 三、实习总结及体会 在摸索中,为期三个月的顶岗实习结束了。带给了我太多的回

电源仿真实验报告.

电子技术软件仿真报告 组长: 组员: 电源(一)流稳压电源(Ⅰ)—串联型晶体管稳压电源 1.实验目的 (1)研究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的特性。 (2)掌握串联型晶体管稳压电源主要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 2.实验原理 电子设备一般都需要直流电源供电。除少数直接利用干电池和直流发电机提供直流电外,大多数是采用把交流电(市电)转变为直流电的直流稳压电源。

直流稳压电源由电源变压器、整流、滤波和稳压电路四部分组成,其原理框图如图7.18.1所示。电网供给的交流电源Ui(220V,5OHz)经电源变压器降压后,得到符合电路需要的交流电压U2;然后由整流电路变换成方向不变、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脉动电压U3;再用滤波器滤去其交流分量,就可得到比较平直的直流电压Ui。但这样的直流输出电压还会随交流电网电压的波动或负载的变动而变化。在对直流供电要求较高的场合,还需要用稳压电路,以保证输出直流电压更加稳定。 图7.18.2所示为分立元件组成的串联型稳压电源的电路图。其整流部分为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稳压部分为串联型稳压电路它由调整元件(晶体管V1)、比较放大器(V2,R7)、取样电路(R1,R2,RP)、基准电压(V2,R3)和过流保护电路(V3及电阻R4,R5,R6)等组成。整个稳压电路是一个具有电压串联负反馈的闭环系统。其稳压过程为:当电网电压波动或负载变动引起输出直流电压发生变化时,取样电路取出输出电压的一部分送入比较放大器,并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产生的误差信号经V2放大后送至调整管V1的基极,使调整管改变其管压降,以补偿输出电压的变化,从而达到稳定输出电压的目的。 由于在稳压电路中,调整管与负载串联,因此流过它的电流与负载电流一样大。当输出电流过大或发生短路时,调整管会因电流过大或电压过高而损坏坏,所以需要对调整管加以保护。在图7.18.2所示的电路中,晶体管V3,R4,R5及R6组成减流型保护电路,此电路设计成在Iop=1.2Io时开始起保护作用,此时输出电路减小,输出电压降低。故障排除后应能自动恢复正常工作。在调试时,若保护作用提前,应减小R6的值;若保护作用迟后,则应增大R6的值。 稳压电源的主要性能指标: (1)输出电压Uo和输出电压调节范围 调节RP可以改变输出电压Uo。 (2)最大负载电流Iom (3)输出电阻Ro 输出电阻Ro定义为:当输入电压Ui(指稳压电路输入电压)保持不变,由于负载变化而引起的输出电压变化量与输出电流变化量之比,即 (4)稳压系数S(电压调整率)

(最新整理)交通仿真实验报告

(完整)交通仿真实验报告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交通仿真实验报告)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交通仿真实验报告的全部内容。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交通运输工程系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交通仿真实验 实验名称:基于VISSIM的城市交通仿真实验 专业:交通工程 班级: 1002班 学号: U201014990 姓名:李波

指导教师: 刘有军 实验时间: 2013。09 -——- 2013.10 实验报告目录 实验报告一: 无控交叉口冲突区设置与运行效益仿真分析 实验报告二: 控制方式对十字交叉口运行效益影响的仿真分析 实验报告三: 信号交叉口全方式交通建模与仿真分析 实验报告四: 信号协调控制对城市干道交通运行效益的比较分析 实验报告五: 公交站点设置对交叉口运行效益的影响的仿真分析 实验报告六: 城市互通式立交交通建模与仿真分析 实验报告七: 基于VISSIM的城市环形交叉口信号控制研究 实验报告成绩

实验报告一: 无控交叉口冲突区设置与运行效益仿真分析 一、实验目的 熟悉交通仿真系统VISSIM软件的基本操作,掌握其基本功能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1。认识VISSIM的界面; 2.实现基本路段仿真; 3.设置行程时间检测器; 4.设置路径的连接和决策; 5。设置冲突区 三、实验步骤 1、界面认识: 2、(1)更改语言环境—(2)新建文件—(3)编辑基本路段-(4)添加车流量 3、(1)设置检测器—(2)运行仿真并输出评价结果 4、(1)添加出口匝道—(2)连接匝道-(3)添加路径决策-(4)运行仿真 5、(1)添加相交道路—(2)添加车流量-(3)设置冲突域—(4)仿真查看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桌面虚拟化测试报告(VGPU)-

桌面虚拟化测试报告 2015年12月 信息中心 编制人: 审核人:

目录 一、解决方案概述 (3) 1.1 测试背景 (3) 1.2 测试目的 (3) 1.3 价值体现 (3) 二、测试简介 (4) 2.1 测试内容 (4) 2.2 时间安排 (4) 2.3 测试结论 (5) 三、附录 (5) 3.1测试环境 (5) 3.1.1 硬件配置 (5) 3.1.2软件配置 (7) 3.1.4系统架构 (7) 3.1.5 测试工具 (9) 3.2测试用例 (9) 3.2.1 基本功能测试 (9) 3.2.2 显示效果测试 (14) 3.3 业务功能测试 (14) 3.4 系统兼容性测试 (18) 3.5 图形性能测试 (19) 3.6 运维管理测试 (20) 3.7 系统安全测试 (21)

一、解决方案概述 1.1 测试背景 随着我们公司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图形工作站已经无法满足日益 更新的设计软件的硬件需求,而更换工作站的硬件成本非常昂贵,因此我们尝 试在使用桌面虚拟化方式来替换原有的PC+工作站架构,从而简化我们企业 IT 基础架构,让企业IT能够快速响应不断变化的业务及终端用户需求,更快速地 部署应用和桌面并提高研发效率,同时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竞争力。 Citrix和VMware作为业界最为领先的虚拟化厂商,Citrix xendesktop和VMware Horizon View产品都结合NVIDIA的vGPU技术,可以替换传统图形工作站,满足我公司对于高性能图形计算机的使用需求。 1.2 测试目的 本次测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了解Citrix、VMware和NVIDIA公司联合推 出的基于vGPU的图形工作站是否能满足满足我公司对于高性能图形计算机的使 用需求,同时体验桌面解决方案,用以解决传统 PC以及图形工作站面临的各种难题。 本次测试主要对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功能性验证。 ?vSphere 6.0和XenServer的部署、管理及使用。 ?vmware view 和Xendesktop桌面虚拟化的搭建及与NVIDIA 虚拟化显卡的集成。 ?在以上基础环境上安装并运行客户平时使用的三维设计软件(主要包括Creo3.0、Caxa2015及Solidworks2015),确保软件可以正常运行,满足 办公需求。 ?使用专业的测试软件对使用了vGPU的桌面虚拟化产品以及传统图形工作站做测试,并对比测试成绩。 1.3价值体现 使用Citrix、 VMware桌面虚拟化+vGPU图形工作站的解决方案后,可以获得如下好处: 提高资源利用率:由于一台服务器可以运行多个桌面环境或多个虚拟图形工作站,因此客户能够有效集中硬件资源。同时,该解决方案十分灵活,您可以轻松地重新使用计算资源,并以动态形式将其分配给桌面环境。

实训报告格式及模板(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6248-23 实训报告格式及模板(完 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实训报告格式及模板(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实训报告内容格式 (一) 实训名称 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训的内容。如验证某程 序、定律、算法,可写成“验证×××”;分析×××。 (二) 所属课程名称 (三) 学生姓名、学号、合作者及指导教师 (四) 实训日期和地点(年、月、日) (五) 实训目的 目的要明确,在理论上验证定理、公式、算法, 并使实验者获得深刻和系统的理解,在实践上,掌握 使用实验设备的技能技巧和程序的调试方法。一般需 说明是验证型实验还是设计型实验,是创新型实验还 是综合型实验。

(六)实训原理 述实训相关的主要原理。 (七) 实训内容 这是实训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要抓住重点,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考虑。这部分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定律算法、或操作方法进行实验。详细理论计算过程. (八) 实训环境和器材 实训用的软硬件环境(配置和器材)。 (九) 实验步骤 只写主要操作步骤,不要照抄实习指导,要简明扼要。还应该画出实验流程图(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这样既可以节省许多文字说明,又能使实验报告简明扼要,清楚明白。 (十) 实验结果 实验现象的描述,实验数据的处理等。原始资料应附在本次实验主要操作者的实验报告上,同组的合作者要复制原始资料。

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电路仿真

实验1 叠加定理的验证 1.原理图编辑: 分别调出接地符、电阻R1、R2、R3、R4,直流电压源、直流电流源,电流表电压表(Group:Indicators, Family:VOLTMETER 或AMMETER)注意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参考方向),并按上图连接; 2. 设置电路参数: 电阻R1=R2=R3=R4=1Ω,直流电压源V1为12V,直流电流源I1为10A。 3.实验步骤: 1)、点击运行按钮记录电压表电流表的值U1和I1; 2)、点击停止按钮记录,将直流电压源的电压值设置为0V,再次点击运行按钮记录电压表电流表的值U2和I2; 3)、点击停止按钮记录,将直流电压源的电压值设置为12V,

将直流电流源的电流值设置为0A,再次点击运行按钮记录电压表电流表的值U3和I3; 4.根据叠加电路分析原理,每一元件的电流或电压可以看成是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于电路时,在该元件上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所以,正常情况下应有U1=U2+U3,I1=I2+I3; 经实验仿真: 当电压源和电流源共同作用时,U1=-1.6V I1=6.8A. 当电压源短路即设为0V,电流源作用时,U2=-4V I2=2A 当电压源作用,电流源断路即设为0A时,U3=2.4V I3=4.8A

所以有U1=U2+U3=-4+2.4=-1.6V I1=I2+I3=2+4.8=6.8A 验证了原理 实验2 并联谐振电路仿真 2.原理图编辑: 分别调出接地符、电阻R1、R2,电容C1,电感L1,信号源V1,按上图连接并修改按照例如修改电路的网络标号; 3.设置电路参数: 电阻R1=10Ω,电阻R2=2KΩ,电感L1=2.5mH,电容C1=40uF。信号源V1设置为AC=5v,Voff=0,Freqence=500Hz。 4.分析参数设置: AC分析:频率范围1HZ—100MHZ,纵坐标为10倍频程,扫描

HFSS波导仿真实验报告参考模板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 仿真实验报告 学号U201213977 姓名唐彬 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 院(系)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2014 年12 月 3 日

1.实验目的 学会HFSS仿真波导的步骤,画出波导内场分布图,理解波的传播与截止概念。 2.实验内容 在HFSS中完成圆波导的设计与仿真,要求完成电场、磁场、面电流分布、传输曲线、色散曲线和功率的仿真计算。 3.仿真模型 (1)模型图形 (2)模型参数

(3)仿真计算参数 根据圆波导主模为TE 11, 1111 '=1.841 c f a p ==为半径, a=1mm,代入公式得截止频率f=8.8GHz,因此设置求解频率为11GHz,起始频率为9GHz,终止频率为35GHz。 4.实验结果及分析 4..1电场分布图

图形分析:将垂直于Z周的两个圆面设为激励源,利用animate选项可以发现,两个圆面上的电场强度按图中的颜色由红变蓝周期性变化,图形呈椭圆形,且上底面中心为红色时,下底面中心为蓝色。即上底面中心的电场强度最大时,下底面中心的电场强度为最小。这是由于波的反射造成的。对于圆波导的侧面,由动态图可知电场强度始终处于蓝绿色,也就是一直较小。这说明电场更多的是在两底面,即两激励源之间反射,反射到侧面上的电场较少。 4..2磁场分布图

图形分析:根据电场与磁场的关系式——课本式(9.46)可知,电场的大小是磁场大小的c倍(c为真空中的光速),电场方向与磁场方向处处垂直,在图中也可看出,波导中磁场的最大值出现在侧面,两底面的中心的颜色为蓝绿色,且底面的两边为双曲线的形状,这就是磁场与电场相互垂直的结果。另一方面,根据图中各个颜色代表的场强大小也可以近似验证,电场与磁场的大小的确是c倍的关系。而且在导体中的电磁波,磁场与电场还存在相位差,这一点也可从两者的动态图中验证该结论。

大学生实习报告模板

( 实习报告)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06531 大学生实习报告模板College student internship report template

大学生实习报告模板 大学生实习报告模板3000字(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代社会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即将毕业的我们而言,为了能更好的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后能够尽快的融入社会,同时能够为自己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我系同学各自开展了顶岗实习活动。此次实习,我是xx有限公司的储备干部,从找工作到找到工作到工作的过程中发生的点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体会到很多,相信此次经历多我而言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一、实习目的 毕业实习是我们大学期间的最后一门课程,不知不觉我们的大学时光就要结束了,在这个时候,我们非常希望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掌握的知识的正确性。在这个时候,我来到xx限公司,在这里进行我的毕业实习。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介绍 公司于一九九三年成立,地处长江三角洲沪杭甬城市经济圈的中心地带,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是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高新科技企业。公司多年来集中有限资源、充分挖掘出了自身的比较竞争优势,通过观念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来保证企业高速发展。

开发项目:各种定时器系列,漏电保护器,过压保护器,插座和调光插座,宠物用品,灯具等。公司宗旨:科技创造价值、质量赢得市尝诚信铸造品牌、服务成就未来。 三、实习内容及过程 为了达到毕业实习的预期目的。在学校与社会这个承前启后的实习环节,我们对自己、对工作有了更具体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在整个的实习工程中,我总共做了以下的一些工作,同时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1、工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积极肯干,虚心好学、工作认真负责,胜任单位所交给我的工作,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多做实际工作,为企业的效益和发展做出贡献。 2、实习方式。在实习单位,师傅指导我的日常实习,以双重身份完成学习与工作两重任务。向单位员工一样上下班,完成单位工作;又以学生身份虚心学习,努力汲取实践知识。 3、实习收获。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通过直接参与企业的运作过程,学到了实践知识,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理论与实践知识都有所提高,圆满地完成了教学的实践任务。二是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为就业和将来的工作取得了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三是在实习单位受到认可并促成就业。四是为毕业论文积累了素材和资料。 四、实习总结及体会 我怀着美好的期盼来到xx有限公司开始为期几个月的实习生活。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虽然一开始有些单调,有些无聊,但毕竟也让我学到了许多。刚开始几天的维修工作让我对电子产品有了初步的了解,

单相半波整流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单相半波整流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晶闸管触发电路的调试步骤与方法; 2.掌握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在电阻负载和阻感负载时的工作; 3.掌握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MATLAB的仿真方法,会设置各个模块的参数。 二、实验模型和参数设置 1. 总模型图: 有效值子系统模型图: 平均值子系统模型图:

2.参数设置 晶闸管:Ron=1e-3,Lon=1e-5,Vf=,Ic=0,Rs=500, Cs=250e-9.电源:Up=100*, f=50Hz. 脉冲发生器:Amplitude=5, period=, Pulse Width=2 情况一:R=1Ω,L=10mH; a=0°or a=60°; 情况二:L=10mH; a=0°or a=60°; 三、波形记录和实验结果分析 (1)R=1Ω,L=10mH; a=0°时的波形图: (2)R=1Ω,L=10mH; a=60°时的波形图:

(3)L=10mH; a=0°时的波形图: (4)L=10mH; a=60°时的波形图:

在波形图中,从上到下依次代表电源电压、脉冲发生器电压、晶闸管的电流,、晶闸管两端电压、负载电流和负载两端电压。 分析对比这四张图可以知道,由于负载中有电感,因此晶闸管截止的时刻并不在电压源为负值的时刻,而是在流过晶闸管的电流为零的时刻;同时,在对比中可以发现在电感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负载的存在会使关断时间提前。 1.计算负载电流、负载电压的平均值: 以R=1Ω,L=10mH时 o α = 负载电压的平均值为如下: o α 60 = 负载电压的平均值为如下:

数控机床仿真实验报告模板参考

本科生实验报告

填写说明 1、适用于本科生所有的实验报告(印制实验报告册除外); 2、专业填写为专业全称,有专业方向的用小括号标明; 3、格式要求: ①用A4纸双面打印(封面双面打印)或在A4大小纸上用蓝黑色水笔书写。 ②打印排版:正文用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页边距采取默认形式(上下2.54cm,左 右2.54cm,页眉1.5cm,页脚1.75cm)。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 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 ③具体要求: 题目(二号黑体居中); 。

实验一数控车床操作加工仿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手工编程的步骤。 2、掌握数控加工仿真系统的操作流程。 二、实验内容 1、了解数控仿真软件的应用背景。 2、掌握手工编程的步骤。 3、掌握SEMENS 802Se T 数控加工仿真操作流程。 三、实验设备 1、AUTO CAD 2014。 2、南京宇航数控加工仿真软件。 四、实验操作步骤 1、实验试件 试件的形状、尺寸如图1-1所示 2、加工采用的刀具参数 刀具及相关参数如表1-1所示 3、工序卡片根据零件材料、加工精度、加工路线、刀具参数表和切削用量等内容,确定加 工工序卡,如表1-2所示。 4、程序 5、加工仿真操作步骤

五、加工视窗 Yhcnc 输出信息 消息模式 欢迎使用YHCNC, 更多资料请登录https://www.360docs.net/doc/112155014.html, 2017-03-29 15:20 。。。 评分模式 欢迎使用YHCNC, 更多资料请登录https://www.360docs.net/doc/112155014.html, 2017-03-29 15:20 。。。 六、思考题 1、数控加工中的误差来源有哪些? 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