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美术9级上册第2单元第4课《蜡染与扎染》精品课件
第二单元第4课+蜡染与扎染+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

二、扎染的特点
它是用线、绳子对织物进行结系、捆绑、缝扎, 然后放进染液中进行煮染,由于扎结的外力作用, 使得织物染色不均,织物上即可显现奇特的彩色 花纹。其作品色彩朴实,自然大方,富有浓郁的 民间风格。
扎线紧密
• 扎线效果图
中央扎线、四角打结
任意折皱捆扎
任意折皱捆扎效果图
扎染的方法:3、夹扎法 折叠法
筷子夹法
筷子夹法效果图
折叠法
米字格式折叠法步骤二 米字格式折叠法步骤一
夹染丝巾
扎染的方法:4、缝扎法
1、单层串缝(平针串缝)
此法为最基础的线扎,针脚间距离根据面 料的厚薄,一般设定在0.5~1厘米之间,针脚 太密或太宽,效果一般都不一定理想,所用的 缝线要牢固,可以采用双线缝。缝线要一线到 底,中间不能接线,否则不容易抽紧扎线,扎 线串缝完后,扎线头分别抽紧打结固定,越紧 越好。这样在染色时才能使花纹清晰。
大梅花效果图
缝扎图案 效果图
扎染靠垫的制作
欣 赏 优 秀 扎 染 作 品
捆绑法扎染织物
非洲扎染织物
课堂作业
一、完成作品 要求:按照老师刚示范的方法制作一张扎染作品,作品要有
扎、结、缝等方法运用,每组都自己设计一个图案。
二、制作过程注意事项: 1、注意安全,使用工具及煮染时候小心细心 2、穿黑色或者暗色衣服。
三、扎染的材料和工具
• 1、材料:白色棉布、麻布等 染料:一般用直接染料。
• 2、工具:缝纫针、粗线、加热器、染锅(电磁炉、 不锈钢锅)、剪刀、一次性手套等。
蜡染与扎染ppt课件

其一,由于蜡染的原料是纯棉布, 因此在保养方面应注意防潮、 防腐蚀,以免发霉长虫。如果 买回后是用于收藏而非装饰, 请定期取出晾晒。
其二、蜡染可以随时用水清洗, 但在洗的过程中不要使用清洗 剂,以免掉色;也不可用机洗, 因为很多染画主要是以须边突 出主效果,用机洗会将须边搅 坏。洗完后的蜡染制品可以熨 烫。
1
蜡染
蜡染,是一种古老的防染工艺,古称 “蜡缬”,与绞缬、夹结一起被称为我 国古代染缬工艺的三种基本类型。
蜡染工艺品的魅力除了图案精美外,还 在于蜡冷却后在织物上产生龟裂,色料 渗入裂缝,得到变化多样的色纹,俗称 “冰纹”。
同一图案设计,做成蜡染后可得到不同 的“冰纹”。
2
蜡染图案设计—— 熔蜡、上蜡——碎 蜡——色基显色— 冷水冲洗——热水 脱蜡——皂洗—— 水洗——烘干
3
(1)根据蜡染作品特点设计 图案 (2)将面料置于打底液中浸 轧并烘干 (3)将熔融的蜡用毛笔上到 织物上需防染的部位。 (4)将上完蜡的织物用手揉 搓或拍打碎蜡 (5)将织物放入显色液中进 行显色5分钟。 (6)取出织物用冷水充分水 洗,在用热水充分脱蜡后进 行皂洗、水洗、烘干即可。
4
蜡染艺术在少数民族地区世代相传,经过 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积累了丰富的创作 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是中 国极富特色的民族艺术之花。
其三、蜡染制品买回后,可以 根据需要进行装裱。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扎染的简介: 扎染是中国一种古老的防染工艺。染成的图案纹
样神奇多变,色泽鲜艳明快,图案简洁质朴, 且有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体现了艺术与技术 完美结合的整体美 ,更折射出民族文化的光辉 , 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较高的艺术价值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美术第二单元情趣浓郁+能工巧匠第4课蜡染与扎染

扎染制作工具与材料准备
橡皮筋
用于扎结布料。
固色剂
用于固定颜色。
布料
与蜡染相同,一般采用天然纤 维布料。
染料
同样可以使用矿物颜料或植物 颜料。
橡皮锤
用于敲打布料,使颜色更均匀 渗透。
扎染制作步骤与方法
1. 浸湿布料
01 将布料完全浸湿,为染色做好
准备。
2. 扎结
02 使用橡皮筋将布料扎成不同的
结,扎结的部分染料无法渗入 ,形成白色图案。
著名扎染艺术家及作品欣赏
艺术家一
张三,当代著名扎染艺术家,其代表作品《蓝天之下》以深蓝色为主色调,通过巧妙的扎结技术展现出天空的层 次感和云朵的立体感,作品充满浪漫与诗意。
艺术家二
李四,对传统扎染技术进行创新,融合现代审美理念。代表作品《花海》运用多种色彩的搭配,呈现出绚丽多彩 的花海景象,展现出扎染艺术的无限可能。
用蜡笔在布上绘制出预设的图案 。
2. 上蜡
将蜡笔在火上加热,待蜡融化后 ,按照设计好的图案上蜡。
3. 染色
将上好蜡的布放入染料中浸泡, 染料无法渗入蜡的部分,形成图
案。
6. 晾干与熨平
将布晾干后,用熨斗熨平。
5. 固色
用固色剂浸泡布料,增加颜色的 牢度。
4. 去蜡
用热水将布上的蜡煮掉,显现出 图案。
02
CATALOGUE
蜡染艺术欣赏与了解
蜡染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起源
蜡染最早起源于中国古代,是一种古老的纺织印染技术,被称为“东方印染艺术 的明珠”。
历史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蜡染技术逐渐传播到亚洲其他地区以及非洲、欧洲等地。不同 地区的蜡染风格各异,融合了本地文化元素,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蜡染艺术。
《蜡染与扎染》精品课件

三、染色:把画好的作品放在靛蓝染缸里。第一次浸泡后取出
晾干,便得浅蓝色。再放入浸泡数次,便得深蓝色。
四、去蜡,冲洗:将布用清水煮沸,布上就会显现出蓝白分明
并带有“冰纹”的图案。余蜡可用电熨斗去除。
新知讲解
单色蜡染
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
新知讲解
彩色蜡染
着悠久历史。起源于黄河流域。起源于何时尚无定
新知讲解
扎染的方法:1.捆扎法
新知讲解
捆扎防染艺术效果图
新知讲解
扎染的方法:2.折扎法
新知讲解
扎染的方法:3.缝扎法
作品欣赏
扎染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
蜡染、扎染广泛应用于生活中
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
新知导入
上课之前,一起来欣赏视频吧。
第二单元 第四课
蜡染与扎染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新知讲解
我国古代四大防染印花技艺:
蜡缬(蜡染) 绞缬(扎染) 灰缬(镂空印花) 夹缬(夹染)
新知讲解
蜡染:即用蜡作为防染剂,融化后绘于 防染部分,然后再冷染,出现自然冰裂 纹与纹样。绘蜡时利用石蜡、蜂蜡、松 香的不同比例,染色出不同风格的艺术 作品,有粗犷、细腻之别,有有无冰裂 纹之分,有多彩、素彩之分,构成其各 异的艺术特色。
论。据记载,早在东晋,扎结防染的绞缬绸已经有大批生产。公
元408年东晋时期的作品,扎染这种工艺早在东晋时期就已经成 熟了。在南北朝时,扎染产品被广泛用于汉族妇女的衣着。唐代
是我国古代文化鼎盛时期,绞缬的纺织品甚为流行、更为普遍,
“青碧缬衣裙”成为唐代时尚的基本式样。北宋时,绞缬产品在
中原和北方地区流行甚广。
新知讲解
扎染的特点:用线、绳子对织物进行捆、结、叠、折、缝、夹等 扎法,然后放进染液中进行煮染,由于扎结的外力作用,使得织 物染色不均,形成色彩过渡自然、渐变及偶然性等特殊效果,给 人以质朴、自然、独特的美感。
最新秋九年级美术上册 第二单元 第4课《蜡染与扎染》教案 新人教版(考试必备)

《蜡染与扎染》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欣赏蜡染扎染作品,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工艺美术和工艺美术的审美特征,了解蜡染技术的应用。
情感目标:启发学生在欣赏蜡染扎染视频过程中逐步提高欣赏中国工艺美术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对祖国工艺美术的热爱。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美术中最有代表性的染织技术,理解工艺美术的审美特征。
难点:染织技术过程教学过程导入请同学们分析一下这几幅作品(教材)是什么艺术形式?今天我就带领同学们通过学习工艺美术中的染织——蜡染扎染来一起走进工艺美术的世界。
导入新课(一)蜡染扎染简介蜡染是用蜡把花纹点绘在麻、丝、棉、毛等织物上,然后放入染料缸中浸染,有蜡的地方染不上颜色,除去蜡即现出美丽的花纹。
这是我国古老的防染工艺,历史已很悠久。
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
它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
(二)工艺过程:1、蜡染:画蜡前的处理先将自产的布用草灰漂白洗净,然后用煮熟的芋捏成糊状涂抹于布的反面,待晒干后用牛角磨平、磨光,石板即是天然的磨熨台。
2、点蜡把白布平帖在木板或桌面上,把蜂蜡放在陶瓷碗或金属罐里,用火盆里的木炭灰或糠壳火使蜡融化,便可以用铜刀蘸蜡,然后画出各种图案花纹。
3、染色侵染的方法,是把画好的蜡片放在蓝靛染缸里,一般每一件需浸泡五、六天。
第一次浸泡后取出晾干,便得浅蓝色。
再放入浸泡数次,便得深蓝色。
4、去蜡经过冲洗,然后用清水煮沸,煮去蜡质,经过漂洗后,布上就会显出蓝白分明的花纹来。
(三)蜡染的表现手法蜡染的冰纹就是它让人们为之赞美不绝的性格特征。
冰纹的形成,是蜡画胚布在不断的翻卷侵染中,蜡迹破裂,染液便随着裂缝侵透在白布上,留下了人工难以摹绘的天然花纹,象冰花,象龟纹,真是妙不可喻,同样的图案的蜡画布料,侵染之后,冰纹就似人的指纹一样决不相同,展现出清新自然的美感。
(四)扎染的表现手法扎花即在布料选好后,按花纹图案要求,在布料上分别使用撮皱、折叠、翻卷、挤揪等方法,使之成为一定形状,然后用针线一针一针地缝合或缠扎,将其扎紧缝严,让布料变成一串串"疙瘩"。
《蜡染与扎染》课件

8
作品欣赏
9
学生探究创作蜡染和扎染
能用蜡笔水彩的方法,制作简单的蜡染作品。并可用对折剪的 办法,制作简单的服饰样式。使作品更富有生活情趣。
作业要求: (1)设计或选择一个简单的图案形象,制作一幅蜡染作品。 (2)用线条和涂块面的办法画形象。 (3)画蜡画时用力均匀。 (4)蜡笔色与水彩色的对比要强烈。 (5)渲染颜色可丰富多彩也可单色。
10
课堂小结
展评学生作品 1.教师点评。
2.学生互评。
3.学会欣赏他人 作品。
11
课后拓展
课下可以搜索自己喜欢的蜡染作品,尝试着做些复杂点的蜡染作品。
12
谢谢观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蜡染与扎染
蜡染服装图片
2
扎染服装图片
3
春天万物复苏,百鸟争鸣,春风拂过,一 切都充满了生命力。一位位美丽的姑娘穿着蜡 染扎染的服装,带着春的气息让我们一起去感 受艺术的魅力。
4
蜡染与扎染文化及制作方法
播放视频《蜡染》
5
扎染制作过程
扎染是中国一种古老的防染工艺。它依据一定 的花纹图案,先将织物进行捆扎然后进行染色。染 色时折叠处不易上染,而未扎结处则容易着色,另 外由于在染色过程中被捆扎的织物受到轻重、松紧 不同的压力,被色浆浸渗的程度也不同,因此产生 深浅虚实、变化多端的色晕的艺术效果。
6
蜡染扎染图片
7
蜡染过程
画蜡前的处理:先将自产的布用草灰漂白洗净,然后用煮熟的芋捏成 糊状涂抹于布的反面,待晒干后用牛角磨平,磨光,石板即是天然的磨熨 台。 点蜡:把白布平贴在木板或桌面上,把蜂蜡放在陶瓷碗或金属罐里, 用火盆里的木炭或糠壳火使可以用铜刀蘸蜡,然后画出各种图案花纹。 染色:浸染的方法,是把画好的蜡片放在蓝靛染缸里,一般每一件需 浸泡五、六天。第一次浸泡后取出晾干,便得浅蓝色。再放入浸泡数次, 便得深蓝色。 去蜡:经过冲洗,然后用清水煮沸,煮去蜡质,经过漂洗后布上就会 显出蓝白分明的花纹来。
《第4课 蜡染与扎染课件》初中美术人教2011课标版九年级上册课件

learn more, and close working relationship, with little working relationship, often need less to learn, what is urgent with what to learn, what to learn, with only material to find the basis, check the information. There is no system to learn some legal knowledge and moder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not high quality writing material work especially. Pay attention to the study of political theory degree is not enough, not to be able to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 essence of the socialist concept of rule of law leading quality connotation, for the use of the socialist law comprehensive concept to guide their work and 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should also lack the necessary understanding.Two is the business foundation is not solid, the text level is not high. Their work in the army before, although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material, but also
精品九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蜡染与扎染教案新人教

九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蜡染与扎染教案新人教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欣赏蜡染扎染作品,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工艺美术和工艺美术的审美特征,了解蜡染技术的应用。
情感目标:启发学生在欣赏蜡染扎染视频过程中逐步提高欣赏中国工艺美术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对祖国工艺美术的热爱。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美术中最有代表性的染织技术,理解工艺美术的审美特征。
难点:染织技术过程教学过程导入请同学们分析一下这几幅作品(教材)是什么艺术形式?今天我就带领同学们通过学习工艺美术中的染织——蜡染扎染来一起走进工艺美术的世界。
导入新课(一)蜡染扎染简介蜡染是用蜡把花纹点绘在麻、丝、棉、毛等织物上,然后放入染料缸中浸染,有蜡的地方染不上颜色,除去蜡即现出美丽的花纹。
这是我国古老的防染工艺,历史已很悠久。
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
它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
(二)工艺过程:1、蜡染:画蜡前的处理先将自产的布用草灰漂白洗净,然后用煮熟的芋捏成糊状涂抹于布的反面,待晒干后用牛角磨平、磨光,石板即是天然的磨熨台。
2、点蜡把白布平帖在木板或桌面上,把蜂蜡放在陶瓷碗或金属罐里,用火盆里的木炭灰或糠壳火使蜡融化,便可以用铜刀蘸蜡,然后画出各种图案花纹。
3、染色侵染的方法,是把画好的蜡片放在蓝靛染缸里,一般每一件需浸泡五、六天。
第一次浸泡后取出晾干,便得浅蓝色。
再放入浸泡数次,便得深蓝色。
4、去蜡经过冲洗,然后用清水煮沸,煮去蜡质,经过漂洗后,布上就会显出蓝白分明的花纹来。
(三)蜡染的表现手法蜡染的冰纹就是它让人们为之赞美不绝的性格特征。
冰纹的形成,是蜡画胚布在不断的翻卷侵染中,蜡迹破裂,染液便随着裂缝侵透在白布上,留下了人工难以摹绘的天然花纹,象冰花,象龟纹,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裂之大小走向可以由人掌握,可以恰到好处的表现描 绘对象,特色鲜明。
2.审美价值: 苗族蜡染是苗家人的生活、生产、战争、迁移等场景,按
照自然的规律和心理活动逻辑进行简体、变形、夸张和抽象而 成的人化自然的心灵符号,组成一种理想化的完型关系,这种 人化作用沟通了人们心灵的联系,架起一座人类共同审美经验 的桥梁。它像一条纽带,把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传统,不同文 化氛围中的人从深层意识中连结起来,这种沟通作用,使不同 的人处于不同的目标与角度,从积淀下来的形式中感受到不同 层次的内容。
3.文化价值: 3.1蜡染艺术在少数民族地区世代相传,经过悠久的历史
发展过程,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民族艺术 风格,是中国极富特色的一抹民族艺术之花。
3.2那人图案一血,实为基础,艺术语言质朴,天真粗犷 而有力,特别是它的造型不受自然形象细节的约束,进行了 大胆的变化和夸张,这种变化和夸张出自天真的想象,还有 无穷的魅力,图案纹样十分丰富,有几何型,有自然形象, 一般都来自生活或优美的传说故事,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 明显的民族风格。
二.历史源流
2.1秦汉
简介:少数民族利用蜂蜡 作为防染的原料,利用天 然植物矿物等作为染料, 对毛织、棉麻织物进行织 物印染。
颜色:青、黄、赤、白、 黑、紫、红
纹样:植物纹、花纹、云 气纹
2.2南北朝
简介:可以染出十几种蜡染产品, 纹样光洁清晰,古朴典雅。
颜色:深蓝色的现白花、大红、粉 红、绛红、淡黄、浅粟、宝蓝、翠 蓝、淡蓝、叶绿、白、紫等多种。
三.传说故事
•
在苗族地区的很多地方都流行《蜡染歌》,代代传唱,叙述着蜡
染的起源故事,有一个聪明美丽的苗族姑娘并不满足于衣服的均一色
彩,总希望能在裙子上染出各种各样的花卉图案来,可是一件一件手
工绘制实在太麻烦,但她一时又想不出来什么好办法,终日为此闷闷
不乐。一天姑娘又看着一簇簇一丛丛的鲜花,久久发愣,办法没想出
蜡染的冰裂纹,类似瓷釉之开片,极具艺 术效果,裂之大小走向可以由人掌握,可以恰 到好处的表现描绘对象,特色鲜明,要染多色 彩层次的花口,可采用分色封蜡的手段,表现 力丰富。现在蜡染多用于制作工艺,服装、壁 挂、台布,苗族人民特别的擅长蜡染技术。
蜡染与扎染的区别
蜡染是用蜡附着在部分的布匹 上,然后将其放入染料中,没有被 蜡附着的面料就染上了染料的颜色, 被蜡附着的面料就没有,仍然保持 原来面料的颜色,在蜡附着的边缘, 由于蜡的渗透,被染的颜色也形成 了渗透的样子,并且颜色有从无到 有的过渡效果。
布面上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白花,姑娘高兴的唱起了山歌,人们听到
了姑娘的歌声,纷纷来到她家听她讲百花园里的梦境,观看她染出的
花裙,学习他描花绘图的技艺,大家回到自己家里后照着姑娘教给的
方法也都染出了花样繁多的花布,从此让染技术就在苗族及与之杂居
的布依族、瑶族等兄弟民族传播开来。
1.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间艺人和农村 妇女自给自绘自用的蜡染工艺制品,自 给自足的方式,这一类产品应该属于民 间工艺品。
家也都保持着这一古老工艺,如日本、印度、印
尼以及非洲等地区都有着本民族和本地区特点的
扎染工艺。有的采用工具、器械进行扎染,产生
了许多精细严谨而又富有节奏、韵律的花纹,不
少随意自由的手工扎染也更有新意。随着科技的
高速发展,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追求自然
清新的思想作为一种对现代化的逆反心态,也在
自己的衣食住行上反映出来。诸如扎染这种古老
2.工厂、作坊面向市场所生产的蜡染工 艺产品,这一类产品应该属于工艺美术 品。
3.是以艺术家为中心,制作的纯观赏性 的艺术品,也就是“蜡染画”。
总结 : 三大类蜡染工艺同时并存,互相 影响,争奇斗艳,这种复杂的多元化的 现象,在艺术界是很少见的。
蜡染的种类
四.蜡染的工艺流程
蜡染的制作方法是将 白布平铺于案上,置蜡于 小锅中,加温溶解成汁, 用蜡刀蘸蜡绘于布上,一 般不打样,只凭构思绘画, 也不用直尺和圆规,所画 的中行线,直线和方圆图 形,折叠起来能吻合不差, 所绘花鸟鱼虫,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绘成后投入染 缸浸染,然后捞出用清水 煮沸,蜡溶化后即现出白 色花纹。
来却在沉思中昏昏入睡,朦胧中有一个衣着漂亮的花仙子把她带到一
个百花园中,园里有无数的奇花异草,鸟语花香,蝶舞蜂忙,姑娘在
花园中看呀看呀,看的入迷,连蜜蜂爬满了她的衣裙也浑然不知,等
他醒来一看才知道,刚才是睡着了,可是低头再看花丛中的蜜蜂真的
刚刚飞走,而且他的衣裙上留下了斑斑点点的蜜汁和蜂蜡,她只好把
2.点蜡:把白布平贴在木板或 桌面上,把蜂蜡放在陶瓷碗或 金属罐里,用火盆里的木炭灰 或糠壳火使蜡融化,便可以用 铜刀站蜡,作画的第一步是经 营位置。
1.画蜡前的处理:先将 自产的布用草灰漂白 洗净,然后用煮熟的 香芋捏成糊状涂抹于 布的反面,待晒干后。 用牛角磨平、磨光, 石板即是天然的磨熨 台。
新纹样:“陵阳公样”,用环式花纹和卷草纹带替代连珠纹,以中国 传统动物主题代表西域个神,将这种动物置于花卉环中的团窠纹图案。
总结:隋唐的印染技术上达到了很 高的水平,是蜡染最鼎盛的时期, 这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达,科学技 术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关系,体现 了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的结合,也 体现了工匠高度的智慧和出色的创 造力。
染成以后即现出深浅两种 花纹。
明的花纹。
流 程
五.蜡染的冰纹
蜡染的冰纹就是它让人们为之称赞不决的 性格特征,冰纹的形成是蜡画胚布在不断的翻 卷浸染中,蜡迹破裂,染液便随着裂纹侵透在 白布上,留下了人工难以描绘的天然花纹,像 冰纹,像龟文纹,真是妙不可言。同样的图案 的蜡画布料,侵染之后冰纹就似人的指纹一样, 绝不相同,展现出清新自然的美感。
纹样:以花鸟纹为主, 伴有植物、几何等纹
样。
南地区的蜡染一直保持着,在 帛,以除掉布帛上的
一家一户的作坊中沿袭下来。
蜡。
2.5明清
颜色:颜色有二三十种,有的可达上百种 颜色,新兴起了玉色、雪青、大绿、谷黄、 鹅黄、古铜、酱紫等颜色。
纹样:花草、鸟蝶和一切有美好寓意的花 等,多用点线组合,民间风味浓厚。
蜡染
目录
壹 简单介绍
贰 历史源流
叁 传说故事及蜡染种类 肆 蜡染的工艺流程
伍 冰纹和与扎染的区别 陆 蜡染的价值及总结
一.简单介绍
蜡染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民间传统 纺织印染工艺,古称蜡与扎染(绞 缬)、镂空印花(夹缬)并称为我国 古代三大印花技术,贵州,云南苗族, 布依族等民族擅长蜡染,蜡染是用蜡 刀蘸熔蜡绘花与布后,以蓝靛浸染, 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 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
3.染色:浸染的方法是把
画好的蜡片放在蓝靛染缸
里,一般每一件需浸泡五
到六天,第一次浸泡后取
出,晾干变得浅蓝色,再
放入浸泡数次便 得深蓝 4.去蜡:经过冲洗,
色,如果需要在同一织物 然后用清水煮沸,煮
上出现深浅两色的图案,
便在第一次浸泡后,在浅 水蜡质,经过漂洗后,
蓝色上再点绘蜡花浸染, 布上就会显出蓝白分
• 大理扎染
• 大理民族扎染采用民间图案,通过对传统的扎染工艺进 一步渲染和艺术加工,使之成为艺术化、抽象化和实用 化融为一体的工艺品。其工艺由手工针缝扎,用植物染 料反复染制而成,产品不仅色彩鲜艳、永不褪色,而且 对皮肤有消炎保健作用,克服了现代化学染料有害人体 健康的副作用。传统染料以板蓝根、蓝靛为主,与化学 染料相比,其色泽自然,褪变较慢,不伤布料,经久耐 用,穿着比较舒适,不会对人体皮肤产生不良刺激。据 说,像板蓝根一类的染料同时还带有一定的消炎清凉作 用,对人的健康有益。在回归自然、提倡保健的今天, 扎染布被广泛用来制作衣裤、被子、枕巾、桌布等与人 体肌肤相亲的用品,格外得到人们的青睐。
扎 染
扎染的概述:
1.扎染的起源:
•
扎染有着悠久历史。起源于黄河流域。起
源于何时尚无定论。现存最早的扎染制品,是出
于新疆。魏晋南北朝时,扎染工艺得到空前的发
展,经隋唐宋元明清各代,一直流传至今。虽然
制造业的发展与后来机器印染技术的输入,使古
老的扎染工艺受到了冲击,但在祖国广大农村仍
保留了这一传统的染色手艺。现在世界上许多国
工艺:以灰粉渗矾作花样,随意加颜色, 晒干后刮去灰粉则白花纹,显然出现。 (蜡染的,间接传承)
用途:生活用品,包括女性服装、床单、 被面、包袱布、包头巾,提包、背带、丧 事用的丧单等。
总结:到了明清时期,蜡染技术几乎已经 衰退不见,只有西南地区少数农家还保留 了蜡染技术,使其得以传承至今,现在少 数民族间流传,主要源于苗族生活。
的方式和纹样,作为一种时尚,又将翻新流行。
2.扎染的分布现状:
• 我国扎染成衣多集中在江苏、浙江和广州一带。以江苏 南通地区最具产业规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纺织服装产 业分布,促进了我国现代扎染的技术进步和艺术染整产 业的迅速发展。近年来,我国扎染成衣在全国内外纺织 产业服装市场已经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
客等美好品格和情趣化合成的。扎染在人们心目中已成为特殊的文化
象征和民族传统艺术的标徽。
•
大理白族扎染是白族人民的传统民间工艺产品,集文化、艺术为
衣裙拿到存放着靛蓝的染桶中去,想重新把衣裙染一遍,试图覆盖掉
蜡迹,染完之后,又拿到沸水中漂清浮色,当姑娘从沸水中取出衣裙
的时候,奇迹出现了,深蓝色的衣裙上被蜂蜡沾过的地方出现了美丽
的白花!姑娘心头一动,立即找来蜂蜡,加热熬化后用树枝在白布上
划出蜡花图案,然后放到靛蓝染液中去染色,最后用沸水熔掉蜂蜡,
颜色:有几十种不同 的颜色,两两相加成
间色
2.4
工艺:蜡染花布被称
为徭斑布,然后将融化
元
的蜡液体灌入镂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