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分子动理论.1分子动理论.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笔记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笔记

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4、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第2节内能1、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3、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

4、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不能说物体“含有”或“具有”热量。

只能用“吸收”或“放出”来描述。

)(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之间必须存在温度差。

)5、温度、内能、热量之间的关系:①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小。

②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放出热量,内能一定减小。

③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水沸腾、晶体熔化过程。

);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降低(晶体凝固过程。

)。

6、改变物体的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等效的)7、①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

②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会减小。

8、地球的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

第3节比热容1、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①实验中要控制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通过比较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

(这种研究方法叫做转换法。

)所需加热时间长的物质升温慢,吸收的热量多,吸热能力强,比热容大。

②得出的结论: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相等。

③实验也可以控制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加热时间相同(即控制吸收的热量相同),比较温度升高的度数。

温度升高的度数低的升温慢,吸热能力强,比热容大。

2、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c)。

单位是J/(kg·℃)。

3、比热容的物理意义:1kg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J。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内能和热量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内能和热量

, 减小
转化成了软木塞的 机能械。
合作学习:
问题4:如何求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
热值
焦炭1kg
放出热量(J) 312.0×107
1kg燃料完全燃烧 放出的热量
放出热量(J) 10.284×107
木柴 1kg
收获3、燃料的燃烧:
①燃料的 能化学→ 能。 内
Hale Waihona Puke ②热值q: k1g某种燃料 燃完烧全放出的热量。
和动能 的总分子和势。能
内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等量热水的内能 炽热灯丝的内能比 比冷水的内能大 不亮灯丝的内能大
温度相同大杯 水的内能比小 杯水的内能大
质量相同的滑轮 和木块无法比较 内能
分子总数
内能包含 分子动能
分子势能
影 响 质量越大,分子数越多 影 响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影 响 状态不同,分子力和距离不同
合作学习:
问题1:什么叫内能? 问题2:内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物体 由于运动 具有动能
物体(弹簧) 被拉长或被压缩 具有弹性势能
物体内 所有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具有动能
物体内 所有分子间有作用力并存在距离
具有分子势能
物体机械能= 动能和势能的和
物体内能= 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收获1、物体的内能: ①内能是物体内 分所子有的
②内能大小与 质量(质量大、、内能大)
温度、(温度高、内能大)
状态(气态内能 >有液关态内。能 > 固态内能)
再次强调一下结论:
★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 多。
★★同种物质,相同温度,质量 越大,内能越大。
★★★物体的密度、温度、质 量、体积和状态均不同,是无 法比较内能大小。

九年级物理全册ppt(52份)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ppt(52份) 人教版

(3)这个现象说明
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
(4)列举几个生活中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扩散例子. 答:樟脑丸在衣柜中变小,衣柜里有樟脑丸的气味;香水味 道飘满整个房间;汽车启动时能闻到汽油味;炒菜时闻到 香味等.
2.小组合作探究:如图13-1-1所示,在两个装有等量的热水和冷
水的杯中,同时各滴入一滴墨水,观察水中墨水的变化.
探究二:分子热运动 1.仔细观察老师演示课本第3页的演示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抽掉玻璃板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
是 气体逐渐混合到一起,颜色变得均匀 .
(2)二氧化氮密度比空气密度大,能跑到上面的玻璃瓶内, 是重力作用吗?能否倒过来放置器材进行实验? 答:不是重力作用,因为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实验装置不能倒转过来,如果倒转过来会造成二氧化氮 气体因为密度大而下沉,此时就不只是扩散现象了.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 ;实验得出的
结论是 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现象越明显 .
探究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1.完成课本第4页图13.1-4所示的演示实验:将两个铅柱紧
紧地压在一起,下面吊一个重物也不能把它们拉开.说明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压缩说明
引力 .又由固体或液体难以
第十三章 内 能
第1节 2.观察生活中的热现象,尝试用分子动理论知识解释.(重点) 3.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探究一:物质的构成 分子运动是微观运动,用肉眼是看不见的,但可以通过 扩散现象表现出来,这种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 接感知的事实的方法,物理学中叫做转换法.同学们讨论一 下,我们所学的知识中,哪些物理知识用到了这种方法?(举 两例) 答:观察到乒乓球被敲响的音叉弹起,说明一切发声体 都在振动;通过观察木块被运动的小球碰撞后移动的距离来 比较动能的大小等.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笔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笔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及复习提纲第十三章·分子动理论+内能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 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5. 汤姆逊发现电子(1897年);卢瑟福发现质子(1919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2年);盖尔曼提出夸克设想(1961年)。

6. 加速器是探索微小粒子的有力武器。

7. 银河系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会而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太阳只是其中一颗普通恒星。

8.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150亿年的一次大爆炸,这种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9. (一个天文单位)是指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10. (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

内能知识点总结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内能也称热能)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4.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5.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6.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7.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8.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9.比热(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第一节分子动理论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第一节分子动理论

(1)分子间距离变小时, 表现为引力。
分子力模型
(2)分子间距离变大时,
表现为斥力。 (3)分子间距离非常大时,
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
物质三态——气态、液态和固态区别: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状态不同。
(a)固体分子中,分子间 的作用力很大,分子只能在 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b)液体中,分子在某位 置振动一段时间后,可能移 到另一个位置附近振动
9.(2012·成都)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注入一 滴墨水,5 s后的现象如图所示,该现象说明( C )
A.只有热水的分子在做热运动 B.热水有内能,冷水没有内能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D.扩散只能在液体中发生,不能在气体、固体中发生
10.下图中,说明了;( D )
A.分子之间有引力 B.分子之间有斥力 C.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之间有间隙
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历程
(a)早在春秋战国时 (b)2500年前,古希
期,墨子就提出物体不 腊学者德谟克利特认为
断分割到最小的一点, “世界由无数很小的不
称为“端”
可再分的粒子组成”
(c)1811年,意大利 科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 分子概念,认为分子是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 小微粒
(d)今天,通过电子 显微镜,科学家不仅可 以清晰地看到物质的分 子,还能看到分子更微 小结构
德谟克利特
由于分子运动, 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
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diffusion)。
实验探究 气体扩散现象
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 子上面(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密 度),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 相对,两瓶口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 抽掉玻璃板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3、当红墨水分别滴入热水和冷水中时, 可以发现热水变色比冷水快,这说明温度 越高,水中大量分子的热运动 越剧烈 。
二、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
无规则运动”的是( ABD )
A、在房间里喷洒一些香水,整个房间会闻到香味
B、长期堆放媒的墙角,墙壁内较深的地方也会发 黑
课堂小结
一、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原子组成的。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作无 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间隙
二、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扩散 越快
一:填空题
1、“墙内开花墙外香”主要涉及的物理 知识是气体扩散 。
2、扩散现象既可以在气体 间发生,也可 以在 液体 中发生,还能够在 固体 中发生。
猜一猜:
下列现象中,不是扩散现象的是( B) A、关上门窗,向房间内喷洒杀虫剂,一会儿房间的蚊虫都被 杀死了 B、扫地时,尘土飞扬 C、炒菜时放盐,几分钟后菜就有了盐味 D、腌肉时,往肉上抹盐,半个月后肉就变咸了
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 生扩散,它们的扩散速度和什 么因素有关呢?
做出猜想
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C、早晨扫地时,常常看到室内阳光下尘土飞扬
D、开水中放一块糖,杯水都会变甜
的2是、(物体中A大)量分子做热运动的速度,跟下列因素有关
A、物体温度的高低
B、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C、物体密度的大小
D、物体机械能的大小
铅块 金块
彼此扩
五年散后一毫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1.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间隙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歇地做无则规运动

九年级上册物理分子动理论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物理分子动理论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物理分子动理论知识点物理公式的书写、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格式,都要做到规范和娴熟,物理用语也是,必需学好,它们是学好物理的基础。

下面是我整理的九年级上册物理分子动理论学问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关怀到大家。

九年级上册物理分子动理论学问点分子动理论一、分子动理论的内容:(1)一切物质都由分子构成的;(2)分子永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扩大现象:(1)定义:由于分子运动,某种物质慢慢进入到另一种物质中的现象。

(2)扩大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有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内能和热量内能:①定义:物体内部全部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②大小关系: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越剧烈,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内能也叫热能。

内能的单位是焦耳。

转变物体内的方法:1、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

2、热传递: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存在温度差,就发生热传递,直到温度相同为止。

① 条件:存在温度差。

② 传递过程中的实质:是能量转移(热量)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量的多少叫热量,单位:焦热值: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用q表示,单位J/kgQ=mq (注:Q的单位:J ,m的单位:kg ,q的单位J/kg)学好初中物理的方法和技巧重视学问点之间的联系初中生学好物理的方法之一就是重视学问点之间的联系,相比其他学科,物理各个学问间的联系性更强,考试卷子试题特殊综合,即在同一道题中会考察到多个考点。

比方,很多学生在学习电功率这部分内容时总觉得很难,这是因为电功率的很多问题,需要与欧姆定律结合起来使用,还需要把不同的电路状态分析清楚,也就是说电路到底是串联还是并联,因此要重视物理学问点之间的联系。

2课下练习,加强学习自主性物理这一科属于规律性特殊强的一科,具有很强的连贯性,假如将物理学好了,初中的这几本课本能够很轻松的从前往后的讲学问点穿连起来。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笔记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笔记

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4、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第2节内能1、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3、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

4、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不能说物体“含有”或“具有”热量。

只能用“吸收”或“放出”来描述。

)(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之间必须存在温度差。

)5、温度、内能、热量之间的关系:①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小。

②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放出热量,内能一定减小。

③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水沸腾、晶体熔化过程。

);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降低(晶体凝固过程。

)。

6、改变物体的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等效的)7、①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

②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会减小。

8、地球的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

第3节比热容1、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①实验中要控制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通过比较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

(这种研究方法叫做转换法。

)所需加热时间长的物质升温慢,吸收的热量多,吸热能力强,比热容大。

②得出的结论: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相等。

③实验也可以控制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加热时间相同(即控制吸收的热量相同),比较温度升高的度数。

温度升高的度数低的升温慢,吸热能力强,比热容大。

2、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c)。

单位是J/(kg·℃)。

3、比热容的物理意义:1kg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J。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将两滴水银相互接近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 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 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 5.“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将破镜和起来时,镜子 断裂处大多数分子距离 较大,分子间 引力 很小, 可以忽略不计。
1.扩散现象说明
(D)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分子有一定质量、
C.分子间有作用力
D.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在17世纪和18世纪期间,人们开始 认识到热现象是则物质内部大量微粒 的运动引起的,这种认识逐渐发展成 为一种科学理论------分子动理论.到 19世纪建立了能量的概念,人们又逐 渐认识到与热现象相联系的能量-----内能.利用分子动理论和内能的观点, 可以解释很多热现象。
一、物体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
2.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规则运动的是
A.液体和固体很难被压缩 B.铁丝不易被拉断
(C)
C.浸在盐水中的鸡蛋变咸
D.汽车驶过,公路上扬起灰尘
3.下列现象中不是扩散现象的是 ( A )
A.洒水车将水喷洒在地面上
B.卫生球放在箱子里,过几天箱子中充满樟 脑味
C.一滴红墨水落在清水中,最后杯中的水呈 红色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 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位置间距离时,斥 力大于引力,对外表现为斥力.
• 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位置间距离时,斥 力小于引力,对外表现为引力.
• 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十倍以上时,
引力和斥力均趋于零.
小结: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力.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特点是:多、小
如果把分子看做球形的,那么一般的分 子的直径只有百亿分之几米,也就是说, 分子的直径是以10-10m来量度的,分子的 体积非常小,若将2500万个水分子一个挨 一个排列成一行,长度仅约1cm。由于分 子很小,物体里含有的分子数通常是很多 的,在通常情况下, 1cm3的空气里大约有2.7×1019个分子; 1cm3的水里含有3.35×1022个水分子。
练习巩固 填空题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 (1)物质是由 分子 组成的;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
在 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3)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 引力和斥力 。
2.不同的物质在 互相接触
时,彼此
进入对方 的现象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说明
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分子间有间隙
练习巩固 填空题
3.“墙内开花墙外香”是 扩散 现象, 这说明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
二、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观察与思考
活动1、将墨水滴入水中,观 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结论: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气体的扩散
铅片 金片
将铅片和金片紧紧压在一起
铅片 金片
五年后
观察与思考
活动2:把水和酒精倒在一块,观 察它们的总体积变化情况。该实 验说明了什么?
结论: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
生活中的物理:漂在水面上 的两个油滴会自动合到一块 去,猜想:说明了什么?
猜想:分子之间可能有引力
实验:活动4,观察棉线的变化
思考:是什么力把棉线拉到了另一侧?
结论: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生活中的物理:打气筒在打 气时,开始时比较好压缩, 这说明了什么?越往后来, 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这又 说明了什么?
结论: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三、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铁条不易被拉断,说明分子之间 有引力,而空气不能无限被压缩, 说明分子之间有斥力。
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就像弹 簧连着的小球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 当两个分子处于平衡位置时, 引力等于斥力.
D.长期堆煤的水泥地上,地面变成了黑色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