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疗法案例
初探幼儿园音乐抑郁症治疗案例

初探幼儿园音乐抑郁症治疗案例
主题:初探幼儿园音乐抑郁症治疗案例
幼儿期是人类生命中发育最快的阶段,孩子们经常会面对诸如离家学校、同龄人关系、学习压力等问题,也不免会受到抑郁情绪的影响。
而音乐治疗在幼儿园中已逐渐成为一种受欢迎的调节情绪的方法。
以
下是一位6岁的小女孩在音乐治疗中克服抑郁症的经历。
小女孩的母亲发现女儿在幼儿园表现出厌学、不爱交际等抑郁症状,便带着她到医院进行检查。
医生得知小女孩喜欢听音乐,通过和家长
沟通,提出将音乐治疗引入治疗方案中。
音乐治疗师先了解小女孩的音乐爱好和性格特点,然后选用轻快、
欢快的音乐为她进行音乐治疗。
用乐器、舞蹈辅助治疗,在音乐治疗
过程中,治疗师了解到小女孩受到学习压力和父母期望的影响,导致
她有了不想上学也不想与人沟通的忧虑,进而导致情绪抑郁。
治疗师针对小女孩的情绪特点,给她设计一些快乐、充满能量的音
乐活动。
在音乐治疗中,小女孩和其他同龄人一起玩音乐乐器、唱歌、跳舞,从中感受到了来自同伴的温暖和快乐的感觉,进而放松心情,
改善情绪。
音乐治疗师还教导小女孩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音乐来放松情绪,
如学习压力太大时,可以听听音乐,放松心情,调整自我情绪。
经过
近一个月的音乐治疗,小女孩情绪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学习兴趣也逐
渐恢复。
小女孩的母亲也在治疗师的帮助下,掌握了一系列舒缓物理和情感
压力的技巧和方法,能够适时引导孩子调整情绪,缓解压力,提高幸
福感。
总之,音乐治疗是一种安全、非药物的治疗方案,尤其适用于幼儿,能够帮助孩子们缓解负面情绪、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对幼儿的身心健
康有着重要的帮助。
音乐治疗典型案例分享

音乐治疗典型案例分享在当今社会,音乐治疗作为一种创新且有效的心理和生理治疗方法,正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它以音乐为媒介,帮助人们改善身心健康、缓解压力、解决心理问题,并在许多特殊领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接下来,我将为您分享几个典型的音乐治疗案例,让您更深入地了解音乐治疗的神奇力量。
案例一:自闭症儿童的突破小明是一个患有自闭症的 8 岁男孩,他几乎不与外界交流,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他的父母带着他尝试了各种传统治疗方法,但效果甚微。
后来,他们听说了音乐治疗,并决定让小明试一试。
音乐治疗师首先对小明进行了详细的评估,了解他对音乐的反应和喜好。
发现小明对节奏明快的打击乐器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
于是,治疗师设计了一系列以打击乐为主的治疗活动。
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会和小明一起敲击鼓、木鱼等乐器,引导他跟随节奏做出动作和发声。
一开始,小明只是被动地参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主动地敲击乐器,并尝试与治疗师进行眼神交流。
经过几个月的持续治疗,小明的变化令人惊喜。
他不仅能够更加自如地与他人进行简单的交流,还愿意参与到集体活动中。
音乐成为了他与外界沟通的桥梁,让他逐渐走出了自己的封闭世界。
案例二: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记忆唤醒_____是一位 75 岁的老年痴呆症患者,他的记忆力严重衰退,经常忘记自己的家人和日常的事情。
他的子女为了帮助他缓解病情,寻求了音乐治疗的帮助。
音乐治疗师通过与_____的家人沟通,了解到他年轻时非常喜欢唱京剧。
于是,治疗师为他准备了一些经典的京剧曲目,并在每次治疗时与他一起聆听和演唱。
当熟悉的旋律响起,_____的眼神中会闪过一丝光彩。
他会跟着音乐哼唱起来,并且能够回忆起一些与京剧相关的往事。
在这个过程中,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所提高。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_____的情绪变得更加稳定,与家人的互动也明显增多。
音乐仿佛唤醒了他沉睡的记忆,让他在短暂的时间里重新找回了曾经的自己。
案例三:抑郁症患者的心灵治愈25 岁的_____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
音乐疗法:奏响健康与心灵的乐章

有一位音乐疗法师,他热爱用音乐来帮助人们恢复健康和平静心灵。
有一天,他去给一位年长的阿姨进行音乐疗法。
当他开始演奏轻快的曲子时,阿姨开始摇头晃脑地跳起舞来。
音乐疗法师惊讶地问:“阿姨,您为什么跳舞呢?”阿姨笑着回答道:“年轻人啊,你不知道吗?医生说我的关节需要活动,所以我就跳起舞来了!”音乐疗法师听了这个回答后,也跟着开始了热情洋溢的舞蹈,现场顿时欢乐洋溢。
第二天,音乐疗法师又去给一位刚刚做完手术的大叔进行音乐疗法。
他温柔地弹奏着悠扬的旋律,大叔闭上眼睛慢慢进入了深度放松状态。
当音乐结束时,大叔睁开眼睛,感慨地说:“谢谢你,这真是一次美妙的音乐旅程!”音乐疗法师听后感动得差点落泪,他内心充满了对音乐疗法的热爱和信心。
音乐疗法师的故事在短短几天内就传遍了整个医院,大家纷纷向他请教音乐对健康和心灵的影响。
有一次,一位爱开玩笑的护士对他说:“听说你的音乐疗法效果很好,那么你能不能治愈我的音痴?”音乐疗法师笑着答道:“当然可以,只要你愿意用心聆听,你会发现音乐的魔力!”于是,护士每天都在工作间里放上轻快动听的音乐,慢慢地,她开始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开始学习弹奏乐器。
她的音乐疗法不仅治愈了她的“音痴”,还让她找到了全新的乐趣。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音乐疗法师成为了医院里备受欢迎的人物。
大家都喜欢在他的音乐中找到快乐和宁静,仿佛他的音乐就是一剂治愈心灵的良药。
于是,医院的氛围也变得轻松愉快起来,患者们在音乐中康复,医护人员在音乐中放松,整个医院都充满了治愈与快乐的力量。
这就是音乐疗法师带来的奇迹,他用音乐奏响了健康与心灵的乐章,让每个人都感受到了音乐的魔力。
相信,在他的带领下,医院会变得更加温馨,人们的心灵也会因音乐而更加美好。
七音在音乐心理治疗中的应用案例有哪些?

七音在音乐心理治疗中的应用案例有哪些?一、缓解焦虑症的七音音乐心理治疗案例1. 用悦耳琴声化解焦虑情绪音乐心理治疗师使用七音音乐的一种——悦耳琴声,来帮助焦虑症患者缓解内心的压力和不安情绪。
悦耳的琴声如丝般细腻,每一个音符温柔地触动着患者内心的弦,使其逐渐放松下来。
2. 以七音音乐舒缓静坐焦虑静坐焦虑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患者在静坐过程中容易出现过度紧张、恐惧和烦躁等不适感觉。
音乐心理治疗师采用以七音音乐为基础的治疗方式,通过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引导患者深入体会音乐的美妙,从而缓解焦虑情绪。
二、帮助抑郁症患者恢复的七音音乐心理治疗案例1. 利用七音音乐激发内心积极情绪抑郁症患者常常由于心情低落以及对生活的失去兴趣而感到痛苦。
七音音乐心理治疗提供了一种通过各种音符和和弦激发患者内心积极情绪的方式。
治疗师根据患者的情绪状态选择适当的音乐,并通过音乐的力量引导患者重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2. 运用七音音乐唤醒生活热情七音音乐心理治疗不仅可以舒缓抑郁症患者的情绪,还可以帮助他们唤醒内心的生活热情。
音乐治疗师通过选择节奏明快、旋律流畅的七音音乐,激发患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让他们重新找回生活的动力。
三、改善睡眠质量的七音音乐心理治疗案例1. 通过七音音乐达到放松状态失眠是许多人面临的困扰,音乐心理治疗师用七音音乐来帮助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柔和、舒缓的音乐可以让人进入一种轻松的状态,减少焦虑和压力,进而促进睡眠。
2. 使用七音音乐建立安全感失眠往往与焦虑和恐惧有关,特别是在夜晚,人们容易感到孤独和无助。
治疗师通过使用具有安全感的七音音乐,如温暖的小提琴声和柔和的钢琴曲,帮助患者建立起安全感,缓解失眠问题。
总结:七音音乐心理治疗在缓解焦虑症、抑郁症和改善睡眠质量方面有着显著的应用价值。
通过七音音乐的旋律和节奏,音乐心理治疗师可以引导患者放松心情、激发内心积极情绪,以及建立安全感,从而达到心理治疗的效果。
七音音乐心理治疗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将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帮助更多心理疾病患者重获健康和快乐的人生。
音乐治疗计划书案例

音乐治疗计划书案例一、背景与目标音乐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治疗方法,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次音乐治疗计划旨在帮助一位名叫患者姓名的患者年龄岁患者,缓解其焦虑和抑郁症状,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患者姓名是一位职业,由于长期面临工作压力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逐渐出现了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经过初步评估,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较为明显,影响了其日常工作和生活。
本次音乐治疗的主要目标是:1、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使其情绪状态得到稳定和改善。
2、提高患者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增强其心理韧性。
3、促进患者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其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二、治疗对象评估在制定音乐治疗计划之前,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心理状态、音乐素养、兴趣爱好等方面。
通过心理测评量表(如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等),了解到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较为严重。
在与患者的交流中,发现患者对音乐有一定的兴趣,但缺乏专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此外,患者平时喜欢听一些舒缓的流行音乐,这为后续的音乐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三、治疗方案设计1、音乐聆听为患者选择一些具有舒缓、放松效果的音乐,如古典音乐中的《月光曲》、《蓝色多瑙河》,以及一些自然声音的音乐,如海浪声、鸟鸣声等。
让患者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聆听这些音乐,每次聆听时间为 30 分钟,每周进行 3 次。
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引导患者关注自己的身体感受和情绪变化,鼓励患者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2、音乐创作为患者提供一些简单的音乐创作工具,如电子琴、吉他等,引导患者通过创作音乐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情感。
可以从简单的旋律创作开始,逐渐增加难度。
鼓励患者与治疗师或其他患者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通过交流和反馈来不断完善自己的创作。
3、音乐表演组织患者参加一些小型的音乐表演活动,如合唱、乐器演奏等。
让患者在表演中感受到团队合作的乐趣和成就感,增强其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
音乐疗法案例

音乐疗法案例在当今社会,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身心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而音乐疗法作为一种非药物的治疗方式,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音乐疗法是一种利用音乐来促进身心健康、改善情绪、缓解症状的治疗方法。
它通过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等元素,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接下来,我将为您介绍几个音乐疗法的案例,让您更直观地了解音乐疗法的神奇效果。
案例一:自闭症儿童的音乐治疗小明是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他很少与他人交流,对周围的世界缺乏兴趣。
在接受音乐治疗之前,小明的情绪常常不稳定,容易发脾气,而且注意力很难集中。
音乐治疗师首先对小明进行了全面的评估,了解了他的音乐喜好和能力。
然后,治疗师根据小明的情况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会与小明一起演奏简单的乐器,如鼓、铃铛等,通过节奏的互动来增强小明的注意力和参与度。
同时,治疗师还会播放一些温馨、舒缓的音乐,让小明在音乐的氛围中放松身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音乐治疗,小明的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他开始主动与治疗师交流,表达自己的感受。
他的情绪也变得更加稳定,发脾气的次数明显减少。
而且,小明在音乐方面展现出了一定的天赋,能够演奏一些简单的曲目。
_____是一位长期受抑郁症困扰的患者,他感到心情低落、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甚至有过自杀的念头。
药物治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的症状,但他的情绪仍然时常波动。
音乐治疗师了解到_____喜欢古典音乐,于是为他设计了一系列以古典音乐为基础的治疗方案。
治疗师会让_____在聆听音乐的同时,进行深呼吸和放松练习,帮助他缓解紧张和焦虑的情绪。
此外,治疗师还鼓励_____通过写歌词、创作音乐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经过几个月的音乐治疗,_____的情况有了显著的好转。
他开始重新找回对生活的热情,愿意走出家门与他人交往。
他的睡眠质量也得到了改善,精神状态越来越好。
案例三:老年痴呆症患者的音乐治疗李奶奶是一位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她的记忆力逐渐衰退,认知能力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一个精神创伤的音乐治疗案例

一个精神创伤的音乐治疗案例小颖,32岁女性,外企白领。
情绪低落,有自杀念头,严重的自卑,不敢与异性接触。
经常有自责自罪的强迫观念,认为自己很坏,无脸活在世上。
小颖与自己的母亲的关系非常对立,婚后已经有近10年没有跟母亲有过联系。
经医院诊断为重度抑郁症。
我重点了解小颖的早期成长经历。
得知小颖的母亲脾气暴躁,她从小被妈妈打骂。
曾有多次被打得皮开肉烂,昏了过去。
我认为小颖应该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而不是简单的抑郁症。
决定针对这一创伤事件进行处理。
使用的方法是一种被称为“音乐同步脱敏再加工”的音乐治疗技术,在英语中被简称为MEDR。
这种技术是专门针对精神创伤的受害者设计的,可以在很快和有效地消除各种创伤事件所带来的消极心理影响,帮助来访者走出过去的痛苦阴影。
首先我让小颖选择了一个记忆深刻地被母亲殴打的事件。
她选择了在高中的时候,一次自己在公园里和男朋友约会,不巧被母亲看到,回去后被母亲殴打的一段记忆。
[b]治疗过程[/b]首先我让小颖确定这个创伤事件开始的画面: 她说:“我一回家,我妈就沉着脸问我那个男人是谁?”然后我帮助她确定了这次创伤所带来的消极认知: “我不能保护自己”。
让后我们又确定了一个希望能够建立的积极认知: “我能够会保护自己”。
我问小颖,你对“我能够学会保护自己”这句话能够相信到什么程度?小颖给出了 1分。
(评分标准为:1—7,1为完全不相信,7为完全相信)。
然后我又问这次创伤事件给你带来的痛苦能打几分?小颖给出了8分。
(评分标准为:0—10;0为完全没有痛苦,10为痛苦到极点)我们开始了创伤事件的脱敏加工过程。
我首先对小颖作适度的放松催眠,然后开始播放音乐,同时要求小颖开始回忆创伤事件的场景和经过。
我所播放的音乐是根据来访者所叙述的故事选用的,力求音乐的情绪要和来访者的故事情节或想象的景象相吻合。
在治疗的过程中,治疗师保持与来访者的对话,并适时地推动和促进来访者的想象力和情感的宣泄。
音乐心理学在治疗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音乐心理学在治疗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在当今社会,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传统的心理治疗方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研究的深入,音乐心理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逐渐受到关注。
音乐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力量,能够触动人们的心灵,对改善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深入了解音乐心理学在治疗中的应用。
案例一:焦虑症患者的音乐治疗之旅_____是一位饱受焦虑症困扰多年的患者,经常感到莫名的紧张、恐惧,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他尝试了音乐治疗。
治疗师首先与_____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了解他的音乐喜好和个人经历。
发现_____对古典音乐有着特殊的情感,尤其是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
于是,治疗师为他制定了个性化的音乐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让_____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聆听《月光奏鸣曲》,并引导他放松身心,专注于音乐所带来的感受。
随着音乐的流淌,_____逐渐沉浸其中,紧张的情绪慢慢得到缓解。
同时,治疗师还鼓励_____通过简单的乐器演奏,如钢琴,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在演奏的过程中,_____能够将内心的焦虑和不安释放出来,获得一种情绪上的宣泄和平衡。
经过一段时间的音乐治疗,_____的焦虑症状明显减轻。
他学会了通过音乐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应对焦虑的发作。
音乐成为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帮助他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案例二:抑郁症患者的音乐重生_____是一位抑郁症患者,长期处于情绪低落、对生活失去兴趣的状态。
传统的心理治疗对她效果不佳,于是她决定尝试音乐治疗。
治疗师在了解_____的情况后,选择了一些节奏欢快、充满活力的流行音乐,如泰勒·斯威夫特的《Shake It Off》。
在治疗室里,治疗师和_____一起随着音乐的节奏舞动身体,让她感受到音乐的活力和快乐。
同时,治疗师还组织了音乐创作活动,鼓励_____将自己的内心感受通过歌词和旋律表达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个典型的音乐治疗的案例作者:刘蕴知|文章出处:心灵部落|更新时间:2010-07-10分享到:新浪微博豆瓣网QQ空间腾讯微博人人网更多0编者按:在了解了音乐治疗的一些常识之后,我们为大家附上两个典型案例。
希望通过它们,使得大家对音乐治疗有一个更深的感受。
干枯的老树郝亭(化名)是一位35岁,能干,成功的女法官,显得十分干练和理性,可是她也有自己的痛苦。
自己结婚十二年的恩爱丈夫自从下海经商后,逐渐地变了,对家庭生活越来越没有兴趣,越来越多地以工作为由夜不归宿。
敏感的女法官开始生了疑心,终于一天看到了自己不愿意看到的一幕:丈夫与一位年轻时髦的小姐挽着胳膊,亲热地走进了一家宾馆……。
当郝亭质问丈夫时,对方却理直气壮地说:“在这个家里我受够了,从未感到温暖,从未得到过自由”,并提出了离婚。
郝亭多少年来的自信顷刻间便倒塌了:“我太不值得人爱了,连个三陪小姐都不如,我是个最没有用的人。
”她不愿离婚,因为离婚是人生失败的代名词,她怕自己瞬间变成一个没有丈夫,没有家的人,怕女儿没了爸爸,怕被人笑话……。
女法官在心理医生的面前显现出了她软弱和犹柔的一面,她无助地问我:“我应该怎么办?我应该怎么办?”。
我说:“很抱歉,我不能给你任何建议。
等到治疗结束时你自己会作出正确的决定的,相信我。
”在催眠之后,我使用了一组包含了伤感孤独、激动、不安和平静等不同情绪的音乐。
她的视觉联想是这样的:(缓慢凄凉的音乐)“一片草坪上,有一棵老树,没有树冠,也谈不上枝繁叶茂,树的中间是空的,有一个很大的空洞,象是被火烧过的。
树下有一个石桌和两个石凳(这个情景显然是象征着她的家庭,树上的空洞象征着他们的爱情生活的现状)。
(甜美欢快的音乐)两只小鸟在飞,它们不愿在这棵树上停留,又飞走了。
(快速幽默的音乐)这棵树上的空洞越来越大,树上的叶子慢慢地消失了。
(缓慢忧伤转为激动的音乐)树下有一条小路,路的另一边也有一棵树,没有叶子,全是枯枝……渐渐地这边的树枝剩下半个了,对面的枯树也剩下半个了,桌子也看不见了,没有什么东西了。
两棵树之间的草地开始沙化了,沙漠把小路,草坪淹没了(这象征着她与丈夫之间的爱情终于枯萎了,变成荒漠了……”(她的眼睛流出了泪水)第二次治疗前她告诉我,她已经作出了决定,并委托了律师开始办理离婚手续。
但仍旧感到一些茫然和痛苦,对未来的生活缺乏信心。
我选用了一组包括抒情优美,宽广坚定和圣洁的音乐。
(缓慢,抒情,宽广的音乐)我走在草原上,一片迷雾(象征着对未来生活的迷茫)……。
远处有什么不断地闪亮光。
象是堆积起来在一起的珠宝,发出耀眼的光芒(象征着对未来的向往)。
美丽的霞光穿透了面前的迷雾。
(抒情转为激动,坚定有力的音乐)渐渐天亮了,面前有一个汉白玉的台阶(象征着未来生活的道路)通向远处的山峰。
我沿着台阶一步步走上去……(抒情的慢板,沉思,激动后转为宁静的音乐)草原上的草变枯黄了,有一条河流(象征着自己的情感)在我面前,我和女儿一起站在河岸边,看着河水流向远方……水流干了,什么也没有了(象征着过去的一切都结束了)……(宽广,圣洁的音乐……面前是山脉,森林,碧绿的大草坪,让人心旷神怡。
下雪了,森林,群山,草原变成了一片白茫茫。
这一切真美,我的灵魂得到了净化。
音乐帮助她平静地度过了离婚带来的精神危机,坚定地作出了自己的选择。
两个月后她打电话给我,用平静甚至是愉快的语调告诉我,她已经办好了离婚手续,自己的感觉很好。
在办公室里,她甚至用开玩笑的口气向同事们宣布:“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走出…围城‟了,”大家为她的态度大为惊讶。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与常规的心里治疗不一样,音乐心理治不依靠讲道理,而是利用音乐对人的情绪影响作用,诱发人的丰富想象力,通过丰富的联想达到改变人的情绪状态,并进一步改变人对生活的理性认识。
告别湖泊在我的女客人中,李韵(化名)给我留下了强烈的印象。
她是一个27岁漂亮瘦弱的姑娘,满脸的愁云使她美丽的大眼睛黯然无光。
她的故事是这样的:一年前,与自己同居两年的男朋友突然在一个早上提出分手,而前一天晚上他们还在亲密地做爱,这实在是她所始料不及的。
她做出了种种努力来挽救他们的关系,可是无济于事。
两个月之后,她听到了他结婚的消息。
李韵的精神一下子崩溃了,她服下了大量的安眠药,幸而为家人及早发觉,被送到医院抢救。
出院后有整整一个月不能吃饭,体重急剧下降。
以后的一年多的时间里,终日闭门不出,以泪洗面,不能与包括自己的家人在内的任何人接触,当然,也不可能上班了。
在治疗的过程中,我先对李韵进行催眠,因为当人在被催眠状态中对音乐的感受性会大大地增强,并容易在音乐的刺激下产生丰富的视觉联想。
然后我选用了一组忧愁伤感的音乐。
很快她便进入了状态:太阳落山了,天黑了,要下雨了,我独自坐在窗台前,闻到了雨的味道(雨是她伤感情绪的象征,她开始流泪了),……我感到自己的身体在下沉,(这是情绪低落体验的象征),…… 有什么东西把我托了起来,我变得厚了,只感到自己在往上升,我快要爆炸了,着不了地,太厚了,我不知道我要到哪里去(这是她的被压抑的愤怒情绪的象征)。
她哭了……我躺在河边上,水很静。
……男朋友走过来,很忧郁的样子,他吻了我,轻轻地抱着我,我靠在他的怀里。
他不跟我说话,(这里我可以感到她对他的爱依然还在)。
……天又要黑了,他要走了,我舍不得他,可是他还是悄悄地走了(流泪)。
……我变成了河边的一棵树,他轻轻地抱着这棵树,为我浇水。
后来就再没人来了,只有这棵树孤孤单单地在河边(后来她告诉我,她曾对他说,如果有一天失去了他,她会去死,会变成自己坟上的一棵树,希望他能来为自己浇水)。
第三次治疗中,我开始使用了一些悲伤、惆怅并充满了矛盾冲突的音乐。
她的联想是伴随着泪水进行的:夜晚,一只天鹅孤独地在水里游,它很悲伤和无奈(显然,这只天鹅是她自己),它似乎是在寻找什么,也许是那只死去的天鹅。
天快亮了,天鹅累极了,抬起头,看着即将升起的太阳,它即将离开这片湖(这湖显然是象征她的情感生活),它是那样爱这片湖,那么伤心,可是它决定要走了。
可是这里还那么多的留恋,它决定要再住一晚。
夜那么长,天鹅根本就没有睡。
它想起了过去的生活。
过去的湖面上有两只天鹅栖息,那时它们多么快乐,虽然也有争吵,可是又平静了。
突然天边出现了一个阴影,一只天鹅被拖走了,不会再回来了。
它伤心极了……天亮了,天鹅终于要走了,最后望着这片湖,然后向着太阳的方向飞走了,带着无限的眷恋。
湖面上只有太阳,什么都没有了,天空中天鹅撒下的羽毛,这是它留给湖最后的纪念。
……我沿着湖边走着,想把这湖、树林和刚才的景象装在心里,它是我心中一副永远的图画(她向自己的一段往事告别了)。
这次治疗之后李韵就再没有来过我的诊室。
一个月后,她打来电话告诉我,她现在感觉好多了,正在忙着准备参加几项考试,以便找到新的工作,所以不能继续完成治疗了。
我很为她的变化感到高兴。
春节前,李韵给我寄来了贺年片,她写道:“在没有接触到您和您的治疗方法前,我没有体会过音乐有如此神奇的疗伤止痛作用。
而如今,我在音乐中走出了自己的湖泊,找回了丢失已久的笑容。
遗憾的是我没有机会继续音乐的洗礼,那就暂时让尚存的这点忧郁成为我生活的点缀吧,它不会是主题,但会是个特色,也许我还会有机会请您帮我清除…余毒‟。
”猜心一直以来,我都对精神病患有着莫名的抗拒,不是说我讨厌他们,但就是能免则免,尤其是在以前实习的时候,一碰到精神病患我就自叹倒霉,奇怪的是当时周围的同学几乎清一色的首选对象都是精神病患。
终于有一个学期,我和一个同学实习对象就是精神病患。
这批精神病患不住在医院里了,他们大多都已从医院出来,正在康复当中,有些还在定期吃药,而我去服务的那间中心就是特别为这些病患而设的,称为精神病患疗养中心。
病患每天都往这间中心去,中心都会提供一些康乐活动或轻松的工作给他们,让他们在患病期间,不但身心获得照顾,而且也不愁温饱。
这群病患外表看起来和常人一样,其中有些病患的音乐细胞还要比我们的强,像有些会弹吉他,弹钢琴,有些是鼓手等等。
有时候我们弹吉他时,弹到中途,竟然有病患说“你的吉他没调好……”。
“这个和弦好像不对……”等等。
正因为如此,同学和我所承受的压力是特别地大。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莫过于这一项活动:“猜猜我的感受”。
我们把各种不同类型的感受或心情分别写在卡片上,例如高兴、伤心、生气、惊喜、平静、害怕、紧张、讨厌等等。
我们再把病患分成每三人一组,每组分别抽得一张卡片,上面写着一种感受或心情;再由三人去讨论怎么用乐器去表达那个感受或心情。
当其中一组用乐器“弹”出那个感受或心情时,其他组别便可以去猜测那一组所抽得的感受或心情。
开始准备这项活动时,我担心病患会觉得它太幼稚,太无聊。
后来才发现我的担心是多馀的。
病患不但喜爱这项活动,而且也从中学得许多关于情绪方面的知识。
也许表面上看起来,这项活动平常又简单,没甚么大不了,可是在经过几次活动后,我才了解这活动里面所涉及的层面有多广。
首先,病患在抽得一张卡片时,需要先想想这种感受是怎样的,发生什么样子的事会触发这种感受呢,拥有这种感受时我会怎么样,如果要我表达我会采取什么方法,现在要我用乐器表达我会选择那个乐器,我会怎样用这个乐器“弹”出这种感受呢……等等的问题。
这不但使他们有机会去思考各种感受和心情,更能启发他们思考应对这些感受的能力和方法。
几次之后,以上所提的感受或心情对病患来说已没有什么挑战性了,因此,我们加插了许多更高难度的感受,如沮丧、心疼、兴奋、愤怒、厌恶、恐惧、享受、满足、压迫、空虚等等。
病患并没有因此而吝于参与,反而视它们为挑战,大家猜得不亦乐乎。
也许大家很难想像究竟感受怎么跟乐器联合在一起。
在选择乐器的时候,这已是一门学问了。
譬如说,空虚的感受可以用甚么乐器来表达呢?若是我,我第一个联想到的乐器就是梆子,因为梆子的声音听起来很硬,没有回音,感觉很空;反之,我不会去选择摇铃来表达空虚。
可是,这些都是我个人的想法和感觉,别人也许会有异议。
用乐器表达出来的感受是见人见智的,因此这个游戏没有所谓的对或是错,因为它完全是依个体而定。
所以也不会有人会说:“嗯,快乐不该是这样子的弹法,应该是……”,这个游戏另外强调的就是学习尊重别人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