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变质岩
变质岩分类

千枚岩:显微变晶片理发育面上呈绢丝光泽的低级变质岩。
典型的矿物组合为绢云母、绿泥石和石英,可含少量长石及碳质、铁质等物质。
有时还有少量方解石、雏晶黑云母、黑硬绿泥石或锰铝榴石等变斑晶。
常为细粒鳞片变晶结构,粒度小于0.1毫米,在片理面上常有小皱纹构造。
原岩为黏土岩、粉砂岩或中酸性凝灰岩,是低级区域变质作用的产物。
因原岩类型不同,矿物组合也有所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类型的千枚岩。
如黏土岩可形成硬绿泥石千枚岩;粉砂岩可形成石英千枚岩;酸性凝灰岩可形成绢云母千枚岩;中基性凝灰岩可形成绿泥石千枚岩等。
千枚岩可按颜色、特征矿物、杂质组分及主要鳞片状矿物进一步划分为银灰色绢云母千枚岩、灰黑色碳质千枚岩及灰绿色硬绿泥石千枚岩等。
千枚岩分布很广,可形成于不同地质时代。
板岩——以泥质和粉砂质成分为主的板状劈理发育的变质岩。
原岩成分为黏土岩、粉砂岩或中酸性凝灰岩,经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形成。
板岩以矿物颗粒或以隐晶质为主,重结晶作用不发育,具明显的变余结构和构造。
根据岩石中杂质成分和颜色,可以划分为碳质板岩、钙质板岩、砂质板岩、斑点板岩等亚类。
结构致密、板理发育的板岩可做建筑石材及碑、砚等石料。
片岩——特征是有片理构造,是常见的区域变质岩石。
原岩已全部重结晶,由片状、柱状和粒状矿物组成。
一般为鳞片变晶结构、纤状变晶结构和斑状变晶结构。
常见矿石、蓝晶石等。
岩石中暗色矿物以紫苏辉石、透辉石、石榴子石等无水暗色矿物为主,角闪石、黑云母等含水暗色矿物较少或不出现。
浅色矿物主要为斜长石、条纹长石、反条纹长石和石英,有时可含矽线石、堇青石等。
岩石中含水矿物不稳定,一般不含或少含。
岩石一般为中细粒粒状变晶结构,具不明显的片麻状构造或块状构造。
它们是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典型岩石,由于原岩成分不同,可出现不同类型的麻粒岩。
榴辉岩:榴辉岩是一种高温高压变质岩,含绿辉石、石榴子石,常常含蓝闪石等矿物。
超高压环境形成的榴辉岩可含柯石英和(或)金刚石。
5.第四章变质岩PPT课件

3.片岩 具有明显的片状构造的变质岩。 颜色有黑、灰黑、绿、浅褐等。富含云母、绿泥石、
滑石、角闪石等片状或柱状矿物,矿物结晶程度较高。
4.片麻岩 具有明显的片麻状构造
(暗色的片状、柱状矿物被浅色 粒状矿物隔开,呈现出黑白相间
等变质形成的。 细粒等粒变晶结构(粒度一般小于0.5mm)。
7.大理岩
是由石灰岩、白云岩等经重结晶变质而成的变质岩。
主要由方解石、白云石组成。一般为白色,因含杂质 也有灰、绿、黄色等。具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
以云南大理盛产而得名。质地致密的大理岩称为“汉 白玉”。
8.混合岩
通常由2部分组成:一部分称为基体,一般暗色矿物 较多,代表原来的成分。另一部分称为脉体,主要由长石、 石英等浅色矿物组成,代表混合岩化过程中新生成的物质。
4.区域混合岩化作用:深部热 液或局部重熔熔浆的渗透、交代、
贯入导致的变质作用。(也称超变 质作用)
三.变质岩的特点
1.变质岩的矿物成分特点
A.能适应较大温度、压力变化范围,在变质中保存下 来的稳定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方 解石等。
B.变质作用形成的新的变质矿物,如:硅灰石、绢云母、 红柱石、石榴子石、蓝闪石、绿泥石、绿帘石、滑石、蛇纹 石、石墨等。
混合岩的形 态结构多种多样: 条带状混合岩、 数枝状混合岩、 网状混合岩、眼 球状混合岩、肠 状混合岩、角砾 状混合岩、阴影 状混合岩等。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变质岩石学-第四章 变质岩的主要类型-区域变质岩类

斜长石-透辉石-紫苏 辉石-石榴子石,普通 辉石-斜长石-方柱石, 辉石-铁铝榴石-石英
橄榄石-顽火辉 石(-紫苏辉石)
榴辉 岩相
绿辉石-铁铝榴石(-蓝晶石-金红石), 暗绿辉石-镁铝榴石(-金红石)
岩石 类型
板岩、千枚岩、片 岩、片麻岩、变粒 岩
变岩麻变粒质、岩粒岩砂石、岩长泥英、石岩片长石、岩英英石、质岩英片麻、大岩岩麻理、、岩钙岩钙质、质钙硅云质酸母千盐片枚片 变碎长榴质屑角辉火岩闪岩山、岩、绿岩、辉色、角石变片闪麻质岩片粒火、岩岩山斜、片岩岩岩、辉、岩角、闪榴片辉
4.1 概述
寒武纪以后的地槽褶皱带和某些准地槽褶皱带也有区 域变质岩分布。如下古生界广西龙山系、昆仑山祁边系等。
中、新生代的区域变质岩在我国较少,在横断山的中 生界千枚岩、台湾省的白垩纪和古近纪-新近纪的绿泥石 片岩和片麻岩。
从区域变质岩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别来看,区域变质 作用与地壳的造山运动有密切关系。
变质岩的分类,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3) 变质岩的本身特征
主要考虑变质岩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特征,尤 其是岩石的矿物组合的特点。
不仅反映原岩的性质,且反映变质岩作用的T、P 条件。
4.2.1. 区域变质岩的分类
表3-5 区域变质岩分类
变
质
相
泥质岩类
长英质岩类
主要矿物组合 碳酸盐岩类
沸 石 浊沸石-石英-钠长石-绿泥石,浊沸石相 葡萄石-方解石-绿泥石-石英-钠长石
长石含量 (%)
钾长石 斜长石
岩石名称
表3-7 按长石种类的片麻岩分类
100~75 0~25
75~50 25~50
50~25 50~75
钾长片麻岩
斜长钾长片麻岩 钾长斜长片麻岩 二长片麻岩
常见变质岩的野外鉴定

主要由云母组成,还有石榴子 片状构造,鳞片变晶 石,十字石,蓝晶石,石墨等 结 构
物。片岩中如果含石英较多,则为石 灰色,黑色 英片岩;含角闪石多,则为角闪石片
岩;滑石多,则为滑石片岩。其中颜
色视含矿物而定
片 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等。 结晶粗大,片麻状构 麻 还有少量的 堇青石,硅线石,石 造,带状构造,鳞片 岩 墨,石榴石,十字石,蓝晶石, 变晶结 构
代
变 质
云 英 岩
石气英石、、萤白石云、母绿为柱主石 ,、含金黄红玉石、等电块状
外表灰 黄、灰绿 或粉红 色
分布在花岗岩侵入体边缘,接触带或矿 脉两侧,有时蔬构多 孔
夕 卡 岩
石榴子石、辉石或绿帘 石
石、符山块状或斑杂
状
表面常为 暗 绿、暗棕
色
晶形完整,粗大,常疏松多孔,有时为 细粒或致密状,比重较大,中酸性侵入 岩与碳酸盐类岩石或中基性火山岩接触 变质而 成
千 糜 绢云母、绿泥石 岩
千枚岩
重结晶显著,多组片理,矿物定向排 颜色与原岩 列,石英重结晶 ,深变质带
玻
性质有关 由剧烈错动产生高温熔融后快速冷凝
化 玻璃质
块状
而成,呈脉状,多在剧烈错动带内分
岩
布
板 岩
粘土,云母,绿泥石,石英,长 石
矿物颗粒甚 细,结构致多深灰或近
密,板状构造
构。块状构白色,浅红 色
致密坚硬,不能劈成薄片,玻璃状或 油脂光泽,与沉积石英岩在结构上 区别
有
角 页 粘土矿物 岩
块状
为黑色至暗 灰色
根据变质程度的深浅,含有堇青石, 石 榴石,红柱石等变质矿物,致密,常 见于泥质岩石与酸性 岩浆岩的接 触带
变质岩有哪些

变质岩是指那些因为地球内部的力量发生变质,从而形成的岩石。
它有很多的种类,常见的有板岩、片岩、千枚岩、大理岩、石英岩等等。
此外,还有一些不太常见的岩石,比如麻岩、糜棱岩、红柱石角岩、矽卡岩等,也属于此类。
一、常见种类
变质岩是指那些因为地球内部的力量发生变质,从而形成的岩石。
它有很多的种类,其中比较常见的有板岩、片岩、千枚岩、大理岩、石英岩等等。
除了它们以外,还有一些不太常见的,比如片麻岩、糜棱岩、红柱石角岩、矽卡岩等等。
二、典型变质岩介绍
1、板岩:它是一些泥质或者粉质的岩石,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
板状岩石。
沿着板纹方向,可以轻松地将它切开。
它具有耐用、防滑等诸多优点。
2、片岩:它是一种粒度较粗的变质岩,由一些平行排列的纤维
矿物组成。
它比较轻,而且强度较低。
它还很容易被风化,或者被冻裂。
3、大理岩:它是一些含有碳酸盐成分的岩石,经过变质作用后
变成的岩石。
它有着漂亮的条纹,硬度也非常不错,适合用于建筑装饰。
不过,它不耐强酸腐蚀。
4、石英岩:它是石英以及一些其他硅质岩石,经过变质作用后形成的岩石。
它的硬度极高,不易喜水,而且具有漂亮的纹路,是冶金、化工等多种行业的重要原料。
变质岩类型(旧)

变质岩类型基本要求:矿物成分、矿物含量、主要结构和局部结构、岩石构造、定名原则;根据矿物组合及其组构特征判别形成的地质条件,如变余组构恢复原岩等。
一、大理岩类:矿物成分以方解石、白云石为主,有时为菱镁矿,碳酸盐类矿物含量一般大于50%。
可出现各种钙硅酸盐、钙镁硅酸盐、钙铝硅酸盐类矿物如硅灰石、滑石、透辉石、透闪石、镁橄榄石、钙铝榴石、黝帘石、釜山石、斜长石、方柱石等,石英、方镁石、云母等也常出现。
常见粒状变晶结构或不等粒斑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或条带状构造。
大理岩命名原则:颜色+粒度+其它变质矿物+碳酸盐矿物+大理岩例如:白色中粗粒金云母透辉石白云石大理岩,有时特殊构造也可参见命名,如灰色条带状方柱石大理岩。
大理岩的原岩类型主要为各种碳酸盐岩,由于原岩组分和变质条件不同,经变质后可以出现不同的变质矿物,形成不同类型的大理岩,常见的可以分为三类:1、较纯的碳酸盐原岩经重结晶后可以形成方解石大理岩,白云石大理岩,及菱镁矿大理岩,有时可含有微量白云母、斜长石、磁铁矿、石墨等。
2、硅质灰岩,经变质后在中低温条件下可形成石英大理岩、在高温条件下形成硅灰石大理岩,但如果压力很高,则硅灰石不能形成,因此仍然形成石英大理岩,不过粒度较粗。
3含硅、铝、镁杂质的灰岩和含硅、铝杂质的白云岩或白云质灰岩,在低温变质条件下,可以形成滑石、蛇纹石、或绿帘石的大理岩,变质条件稍高可出现透闪石、黝帘石、和方柱石的大理岩,当变质温度更高时可出现镁橄榄石、钙铝石榴石、透辉石、斜长石的大理岩,高级变质时还可出现方镁石、尖晶石的大理岩。
大理岩的结构和矿物组合可以指示其变质条件。
在结构方面,随着变质程度的增高,岩石的粒度出现细粒粒状变晶结构→中细粒粒状变晶结构→中粗粒粒状变晶结构→粗粒粒状变晶结构的变化规律。
在矿物组合方面,石英+方解石组合一般代表中低温变质条件,但压力增高也可以形成于高温变质条件;硅灰石+方解石(石英)一般代表高温变质条件,但压力很高时不出现硅灰石;透闪石大理岩一般代表中低温变质条件;透辉石大理岩、镁橄榄石大理岩代表中高温变质条件等。
几种常见变质岩

千枚岩是具有千枚状构造的低级变质岩石。
原岩通常为泥质岩石(或含硅质、钙质、炭质的泥质岩)、粉砂岩及中、酸性凝灰岩等,经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或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的底绿片岩相阶段形成。
显微变晶片理发育面上呈绢丝光泽。
变质程度介于板岩和片岩之间。
典型的矿物组合为绢云母、绿泥石和石英,可含少量长石及碳质、铁质等物质。
有时还有少量方解石、雏晶黑云母、黑硬绿泥石或锰铝榴石等变斑晶。
常为细粒鳞片变晶结构,粒度小于0.1毫米,在片理面上常有小皱纹构造。
原岩为黏土岩、粉砂岩或中酸性凝灰岩,是低级区域变质作用的产物。
因原岩类型不同,矿物组合也有所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类型的千枚岩。
如黏土岩可形成硬绿泥石千枚岩;粉砂岩可形成石英千枚岩;酸性凝灰岩可形成绢云母千枚岩;中基性凝灰岩可形成绿泥石千枚岩等。
千枚岩可按颜色、特征矿物、杂质组分及主要鳞片状矿物进一步划分为银灰色绢云母千枚岩、灰黑色碳质千枚岩及灰绿色硬绿泥石千枚岩等。
千枚岩分布很广,可形成于不同地质时代。
大理岩(marble)一种变质岩,又称大理石。
因在中国由于云南省大理县盛产这种岩石而得名。
由碳酸盐岩经区域变质作用或接触变质作用形成。
主要由方解石和白云石组成,此外含有硅灰石、滑石、透闪石、透辉石、斜长石、石英、方镁石等。
具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有时为条带状)构造。
通常白色和灰色大理岩居多。
其中,质地均匀、细粒、白色者,又称汉白玉。
一般认为,大理岩可形成于不同的温压条件下,如透闪石大理岩形成于低-中温条件下,透辉石大理岩、镁橄榄石大理岩则形成于中高温变质条件下。
大理岩分布广泛,如中国的云南、山东、北京房山等地均产大理岩。
许多有色金属、稀有金属、贵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在成因上都与大理岩有关。
其本身也是优良的建筑材料和美术工艺品原料。
大理岩硬度不大,易于开采加工,板材磨光后非常美观,可作室内装饰材料;开采和加工中的废料,可制成工艺品或经轧碎作生产水磨石、水刷石等的优质集料。
工程地质-变质岩

变质岩的构造-板状构造
• 板状构造:在变质过程中, 泥岩或页岩等柔性岩石受应 力作用达到一定限度后,常 出现一组互相平行的破裂面, 也称劈理构造。 • 由于岩石基本未重结晶,故 肉眼不能分辨颗粒,劈理面 平整光滑,并微有丝绢光泽。 • 沿劈理可形成均匀薄板。 • 板状构造是在低温而应力较 强的变质条件下形成的。
14
变质岩的结构-变晶结构
• 变晶结构:岩石在变质作用过程中,由重结晶作 用、变质结晶作用等方式形成的变晶矿物所组成 的结构。 • 变晶结构与沉积岩中的结晶结构都主要由矿物晶 粒组成,十分相似,但存在以下区别: –变晶结构是在固态下重结晶和重组合的产物, 各种矿物几乎同时结晶。 –具变晶结构的岩石为全晶质的(极少数为隐晶 质),没有玻璃质。 –岩石中柱状、针状、片状和放射状矿物较发育, 且常呈定向分布。
3
变质岩的形成
• 变质岩占地壳总量略逊于岩浆岩,但变质岩的家 族非常庞大,其种类远多于岩浆岩和沉积岩。
• 变质岩中的主要矿产
–与接触变质岩有关的矿产:铁、铜、铅、锌、 钼、铍、石棉等。如:湖北铁矿,湖南的铅锌 矿,云南的锡矿等。 –与区域变质有关的矿产有:铁、石墨、菱镁矿、 刚玉及磷矿等。如:鞍山的铁矿、山东的滑石 矿。
33
片麻岩
• 具典型的片麻状构造,变晶或变余结构,因发生 重结晶,一般晶粒粗大,肉眼可以辨识。 • 片麻岩可以由岩浆岩变质而成,也可由沉积岩变 质形成。 • 主要矿物为石英和长石,其次有云母、角闪石、 辉石等。此外有时还含有少量石榴子石等变质矿 物。
大理岩
• 由石灰岩或白云岩经重结晶变质而 成,等粒变晶结构,块状构造。 • 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遇稀盐酸 强烈起泡,可与其他浅色岩石相区 别。 • 大理岩常呈白色、浅红色、淡绿色、 深灰色以及其他各种颜色,常因含 有其他带色杂质而呈现出美丽的花 纹。 • 大理岩强度中等,易于开采加工, 色泽美丽,是优质装饰石材和建材, 纯白大理岩称汉白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变质岩岩石类型:
板岩:是一种结构均匀,致密且具有板状劈理的岩石。
它是由泥质岩类经受轻微变质而成。
因而,其结晶程度很差,尚保留较多的泥质成分,具变余泥质结构,板状构造。
矿物颗粒很细,肉眼一般很难识别,只在板理面上可见有散布的绢云母或绿泥石鳞片。
与页岩的区别是,质地坚硬,用锤击之能发出清脆的响声。
因板岩可沿板理面裂开成平整的石板,故广泛用作建筑石料。
千枚岩:岩石的变质程度比板岩深,原泥质一般不保留,新生矿物颗粒较板岩粗大,有时部分绢云母有渐变为白云母的趋势。
主要矿物除绢云母外,尚有绿泥石、石英等。
岩石中片状矿物形成细而薄的连续的片理,沿片理面呈定向排列,致使这类岩石具有明显的丝绢光泽和千枚状构造。
岩石颜色多种,一般为绿色、黄绿色、黄色、灰色、红色和黑色等。
片岩:以片状构造为其特征的岩石。
组成这类岩石的矿物成分主要是一些片状矿物,如云母、绿泥石、滑石等,此外尚含有石榴子石、蓝晶石、十字石等变质矿物。
片岩与千枚岩、片麻岩极为相似,但其变质程度(结晶程度)较千枚岩深。
而片岩与片麻岩的区别,除在构造上不同外,最主要的是片岩中不含或很少含长石。
根据片岩中片状矿物种类不同,又可分为云母片岩、绿泥石片岩、滑石片岩、石墨片岩等。
片麻岩:以片麻状构造为其特征。
片麻岩可由各种沉积岩、岩浆岩和原已形成的变质岩经变质作用而成。
这类岩石变质程度较深,矿物大都重结晶,且结晶粒度较大,肉眼可以辨识。
主要矿物为石英和长石,其次为云母、角闪石、辉石等,此外尚可含少量的石榴石、矽线石、堇青石、十字石、蓝晶石和石墨等典型变质矿物。
大理岩:较纯的石灰岩和白云岩在区域变质作用下,由于重结晶而变为大理岩,也有部分大理岩是在热力接触变质作用下产生的。
这类岩石多具等粒变晶结构,块状构造。
因主要矿物为方解石,故滴冷稀盐酸强烈起泡,以此可与其他浅色岩石相区别。
大理岩色彩多异,有纯白色大理岩(又称汉白玉),浅红色、淡绿色、深灰色及其它各种颜色的大理岩,同时常因其中含有杂质而呈现出美丽的花纹,故广泛用作建筑石料和雕刻原料。
石英岩:由较纯的石英砂岩经变质而成,变质以后石英颗粒和硅质胶结物合为一体。
因此,石英岩的硬度和结晶程度均较砂岩高。
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尚有少量长石、云母、绿泥石、角闪石等,深变质时还可出现辉石。
质纯的石英岩为白色,因含杂质常可呈灰色、黄色和红色等。
这类岩石亦多具等粒变晶结构,块状构造。
石英岩有时易与大理岩相混,其区别在于大理岩滴盐酸起泡,且较石英岩硬度小。
角岩:由泥质岩石在热力接触变质作用下形成的一种致密微晶质硅化岩石。
主要成分为石英和云母,其次为长石、角闪石,尚有少量石榴子石、红柱石、矽线石
等标准变质矿物。
北京西山菊花沟即产有红柱石角岩,红柱石晶体呈放射状排列,形似菊花,故又称菊花石。
矽卡岩:是由石榴子石、透辉石以及一些其它钙铁硅酸盐矿物组成的岩石。
它是在石灰岩或白云岩与酸性或中酸性岩浆岩的接触带或其附近形成的。
岩石的颜色常为深褐色、褐色、褐绿色。
具粗一中粒状变晶结构,致密块状构造。
根据矽卡岩的矿物成分可分为:
简单矽卡岩主要由钙铁石榴子石和透辉石组成,还可含少量硅灰石、符山石、方柱石等矿物,其中金属矿物很少。
复杂矽卡岩由简单矽卡岩再经热液蚀变而成。
除前述之主要矿物外,还可有绿帘石、阳起石或磁铁矿、黄铜矿等金属矿物。
伴随着矽卡岩的生成,可以造成若干重要金属矿产。
因此,这类岩石可以认为是一种重要的找矿标志。
蛇纹岩:是以蛇纹石为主要矿物成分的岩石。
成分较纯者和蛇纹石相似,一般呈黄绿色,也有呈暗绿色和黑色者。
质软,略具有滑感,片理及碎裂构造常见。
蛇纹岩大多是由超基性岩(橄榄岩)在热液作用下使其中的橄榄石、辉石变成蛇纹石而形成的,这种变化称为蛇纹石化。
蛇纹石化作用多沿断裂破碎带发育,也可由区域变质作用和动力变质作用产生。
在蛇纹石化作用不彻底的某些蛇纹岩中,常保留有橄榄石和辉石等原岩的残留矿物。
蛇纹岩呈片状者,一般称为蛇纹石片岩,有的蛇纹岩常含有由蛇纹石纤维状变种——石棉所组成的细脉。
因此,蛇纹岩常是石棉矿床的找矿标志。
构造角砾岩:是高度角砾岩化的产物。
碎块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其成分决定于断层移动带岩石的成分。
破碎的角砾和碎块已离开原来的位置杂乱堆积,带棱角的碎块互不相连,被胶结物所隔开。
胶结物以次生的铁质、硅质为主,亦见有泥质及一些被磨细的本身岩石的物质。
碎裂岩:在压应力作用下,岩石沿扭裂面破碎,方向不一的碎裂纹切割岩石,碎块间基本没有相对位移,碎块外形相互适应,这样的岩石称碎裂岩。
可根据破碎轻微部分的岩性特征确定其原岩名称。
命名时可在原岩名称前冠以“碎裂”两字,如碎裂花岗岩。
糜棱岩:是粒度比较小的强烈压碎岩,岩性坚硬,具明显的带状、眼球纹理构造。
带状构造在标本上很像流纹,不同条带中矿物粒度、成分及颜色都有所差异,它是在压碎过程中,由于矿物发生高度变形移动或定向排列而成。
在受压碎较浅的部分,残留有较大的眼球状矿物,这些残留矿物多已发生碎裂、形变,晶粒边缘已经磨碎或圆化。
此岩石往往伴随有些重结晶或少量新生矿物析出物,如绢云母、绿泥石及绿帘石等。
后三类岩石均系构造运动产生的局部应力使原岩破碎、粒化、甚至重结晶而形成的。
多呈狭长带状分布,并有一定局限性。
构造角砾岩和碎裂岩分布地带常是矿液上升通道和沉淀的场所,某些矿体即分布其中或其附近,因而具有找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