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测量规范

合集下载

测血压的正确方式及注意事项

测血压的正确方式及注意事项

测血压的正确方式及注意事项
测血压的正确方式及注意事项
我国高血压患者多达2亿,且随着人口增加、老龄化加速,高血压患者还会不断增多。

但根据调查结果,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和控制率均较低。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广大公众不太了解血压波动规律,或测量方法不够规范。

下面就和大家说一下测血压正确方法。

测血压正确方法
1 第一:被测量者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在测量前30分钟内禁止吸烟和饮咖啡,排空膀胱。

2 第二:被测量者取坐位,最好坐靠背椅;裸露右上臂,肘部置于与心脏同一水平。

若疑有外周血管病,首次就诊时应测双臂血压。

特殊情况下测量血压时可以取卧位或站立位;老人、糖尿病人及常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情况者,应测立位血压。

立位血压测量应在卧位改为站立位2分钟后。

不论被测者体位如何,血压计应放在心脏水平。

3 第三:使用大小合适的袖带,袖带内气囊至少应包裹80%上臂,大多数人的'臂围25~35cm,宜使用宽13~15cm、长30~35cm规格的气囊袖带,肥胖者或臂围大者应使用大规格袖带,儿童用较小袖带。

注意事项
应相隔2分钟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

如果2次测量的收缩压或舒张压读数相差>5mmHg,则相隔2分钟后再次测量,然后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

【测血压的正确方式及注意事项】。

血压测量操作规范

血压测量操作规范

精心整理血压的测量
目的:
1、测量、记录患者的血压,判断有无异常情况。

2、监测血压变化,间接了解循环系统的功能状况。

准备用物:血压计、听诊器、记录本、笔。

操作流程:
1
2
3
1
2
3
4
5
6
6
水银槽内后,关闭血压计。

7、安置患者舒适体位,征询患者感受。

6、消毒手并记录。

四、指导患者
1、告知患者测量血压时的注意事项。

2、指导患者了解影响测量的相关因素。

3、指导患者或家属学会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

精心整理
注意事项
1、保持测量者视线与血压计刻度平行。

2、长期观察血压的患者,做到“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
位、定血压计。

3、按照要求选择合适袖带。

4、若衣袖过紧或太多时,应当脱掉衣服,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简易流程
着装规范→洗手→携用物至床旁→核对病人→评估解释目的→摆体位→驱尽袖
2-3。

血压最新规范标准

血压最新规范标准

血压最新规范标准血压是衡量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血压的测量和控制标准也在不断更新。

以下是根据最新医学研究和国际指南制定的血压规范标准:开头:血压的准确测量对于诊断和治疗高血压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对高血压影响的深入理解,血压的测量和控制标准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

以下是根据最新的医学研究和国际指南,对血压测量和控制的最新规范标准进行概述。

正文:1. 血压测量方法:- 推荐使用经过验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进行家庭血压监测。

- 测量血压时,应确保患者处于安静、放松的状态,测量前至少休息5分钟。

- 测量时,袖带应紧贴上臂,位于心脏水平。

2. 血压标准值:- 正常血压:收缩压(SBP)小于120毫米汞柱(mmHg),舒张压(DBP)小于80毫米汞柱。

- 血压升高:收缩压在120-129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在80毫米汞柱。

- 1级高血压:收缩压在130-139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在80-89毫米汞柱。

- 2级高血压: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0毫米汞柱。

3. 高血压诊断:- 至少两次不同时间的血压测量结果均达到或超过1级高血压标准,可诊断为高血压。

4. 高血压治疗目标:- 对于大多数成年人,血压控制目标为低于130/80毫米汞柱。

- 对于某些特定人群,如老年人或有特定合并症的患者,治疗目标可能有所不同。

5. 生活方式干预:- 推荐所有高血压患者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减少盐摄入、增加水果和蔬菜摄入、保持适量运动、控制体重、限制酒精摄入和戒烟。

6. 药物治疗:- 对于生活方式干预无效或血压水平较高的患者,可能需要药物治疗。

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

7. 血压监测频率:- 血压正常或血压升高的患者,建议每月至少测量一次血压。

- 对于高血压患者,根据血压控制情况,可能需要更频繁的监测。

8. 特殊人群的血压管理:- 儿童、孕妇、老年人和有特定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特别的血压管理策略。

血压测量操作规范(标准版)

血压测量操作规范(标准版)

血压测量操作规范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体位及合作程度。

2.评估患者基础血压、治疗用药情况,观察患者血压变化。

(二)操作要点。

1.取舒适卧位,协助患者露出手臂并伸直,排尽袖带内空气,袖带缠于上臂,下缘距肘窝2~3cm,松紧以放进一指为宜。

2.测量血压。

(1)使用台式血压计测量时,使水银柱“0”点与肱动脉、心脏处于同一水平,将听诊器胸件放在肱动脉搏动最强处固定,充气至动脉搏动音消失,再加压使压力升高20~30mmHg(2.6~4kPa),缓慢放气,测得血压数值并记录。

(2)使用监测仪时,根据患者病情设置血压监测模式、间隔时间、报警上下限,监测血压值并记录。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无创血压测量的目的、意义、注意事项及配合方法。

2.指导患者居家自我监测血压的方法,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

(四)注意事项。

1.血压监测应在患者平静时进行,遵循四定的原则:定时间、定体位、定部位、定血压计。

2.测量肢体的肱动脉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卧位时平
腋中线,坐位时平第四肋。

3.偏瘫患者选择健侧上臂测量。

4.测量前需检查血压计的有效性,定期检测、校对血压计。

5.如发现血压听不清或异常时,应重测;先驱净袖带内空气,使汞柱降至“0”,稍休息片刻再行测量,必要时作对照复查。

血压测量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血压测量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血压测量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血压测量是评估人体循环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确保测量准确可靠,需要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并依据评分标准进行结果的判定。

操作流程1.患者准备:提醒患者在测量前至少休息5分钟,并尽量保持情绪稳定。

确保患者的手臂暴露出血压计可以贴紧的部位。

2.患者准备手臂:确保患者的手臂没有过紧或过宽的衣物,且手臂肌肉处于自然放松状态。

3.选择合适的血压计和袖带尺寸:根据患者的年龄和大小选择合适的血压计和袖带尺寸。

袖带应包裹在上臂中部,与心脏平齐。

4.定位袖带:袖带应贴紧皮肤,但不要过紧,一般是两指宽。

确保袖带固定好,不会滑动。

5.定位血压计:血压计的感应部位应对准动脉,通常是位于肘部的内侧。

6.开始测量:按下血压计的启动按钮,让血压计逐渐充气,直到压力适宜停止充气。

记录此时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值。

7.测量完成: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数值显示后,释放血压计中的气压,将袖带从手臂上解开。

评分标准根据测量结果,我们可以参考以下评分标准对血压进行判定:正常血压:收缩压小于120毫米汞柱(mmHg),舒张压小于80mmHg;正常高值:收缩压为120-129mmHg,舒张压小于80mmHg;高血压阶段1:收缩压为130-139mmHg,舒张压为80-89mmHg;高血压阶段2:收缩压为140或更高mmHg,舒张压为90或更高mmHg;高血压危急值:收缩压大于180mmHg,舒张压大于120mmHg。

根据测量结果和评分标准,医生可以进一步评估患者的血压健康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以上是血压测量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的简要介绍,有助于正确测量血压值和判断血压情况,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卧立位血压测量操作规范

卧立位血压测量操作规范

卧立位血压测量操作规范
【概述】
体位性低血压在临床上常见于自主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和老年人。

是指从卧位转为站立位后3min内出现收缩压下降≥20mmHg或(和)舒张压下降≥10mmHg,伴或不伴各种低灌注症状的临床综合征。

多次测量有1次达到上述标准即可。

【评估目标】
1.判断血压有无异常。

2.评估方法正确。

【评估重点步骤】
1.评估危险因素:包括年龄(>60岁)、高血压病史、近来自主活动受限甚至需要长期卧床、进食量锐减、排尿排便频繁、长期需要服用血管活性药物等。

2.测量时间:上午9:30—11:30,下午15:00—17:00
3.患者静息10min并平卧>5min
4.测量血压的同时测量患者的心率,一般情况下,病人通常血压下降但心率无明显变化。

5.测量次数:测卧位血压、心率一次;直立1min测量血压、心率1次;直立2min 测量血压、心率1次;直立3min测量血压、心率1次。

6.测量过程中,加强安全防护,防止患者跌倒。

7.若患者血压变化达到体位性低血压诊断标准界定的降幅,即收缩压下降≥20mmHg或(和)舒张压下降≥10mmHg,立即停止测量血压,让患者平卧休息。

【卧立位血压测量与评估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血压测量规范.ppt

血压测量规范.ppt
密切观察血压者应该做到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测量。如果有偏瘫 应该选择健侧体位,一侧肢体如果在输液或实施过手术,也应该选择对侧肢体测 量。
血压的正常范围:收缩压(俗称高压):90~139mmHg,舒张压(俗称低压): 60~89mmHg。
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动脉血管壁的压力。心室收缩,血液从心 室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动脉血管,此时血液对动脉的最高压力,称为收缩压。心室舒张,动脉 血管弹性回缩,血液仍慢慢的继续向前流动,但血压下降,此时的压力称为舒 张压。
血压测量规范
演讲人
规范测量血压要检查血压计、听诊器是否符合要求,袖带的宽窄要合适,水银充 足,玻璃管没有裂缝,橡胶管和加压气球也没有漏气,听诊器是完好的。
测量前安静休息20-30分钟,不能运动,情绪激动,吸烟,进食这些活动,选择 合适的体位坐位或者卧位。打气的时候不能过猛过高,如果水银柱里出现气泡, 应该调节或者检修,不能带着气泡测量。
正常人每日血压是波动的,睡眠能导致血压下降,运动和情绪波动可使血压上 升。血压呈勺型分布,但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呈非勺型。
临床将收缩压高于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高于等于90mmHg,定义 为高血压。
谢谢

规范测量血压的操作方法

规范测量血压的操作方法

规范测量血压的操作方法
测量血压的操作方法一般如下:
1. 让被测者静坐或躺下5分钟以上,松开袖口,并将袖口在被测者的左臂上正确固定。

2. 确保被测者的手臂伸直,将袖口放置在上臂中部,调整袖口位置,使其与心脏水平。

3. 用一个手指检查袖口下方是否有足够的宽度,确保血流顺利。

4. 打开血压计,将听诊头与袖口相连。

5. 轻轻捏住袖口的气囊,用另一只手指打开气囊排气口。

6. 用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执握听诊头,将听诊头放置在肘窝内侧的桡动脉上。

7. 用拇指按住血压计上的气囊,用食指控制气囊的释放。

8. 开始充气:逐渐用拇指向气囊注入空气,使袖口明显膨胀。

同时,用食指和中指摁住听诊头,感受脉搏的跳动。

9. 记录第一次心音的刻度,停止继续充气,同时打开气囊排气口。

10. 慢而均匀地释放气囊的气体,听到第一次心音突然出现时,记录其刻度。

11. 持续释气直到不再听到心音,并记录最后一次心音出现时的刻度。

12. 按照设备上的说明,根据第一次心音出现和最后一次心音消失的刻度,估算袖口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数值。

13. 记录测量结果,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和脉搏数。

需要注意的是,在测量血压过程中,应保持安静和放松,避免说话或移动手臂。

此外,为了得到更准确的结果,可以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分别采用柯氏音第I音和第V音(消失音)确定收缩压和 舒张压。
首诊时应当测量双臂血压,因为外周血管病可以导致左 右两侧血压的不同;以听诊方法测量时应以较高一侧的 读数为准。
对老人、糖尿病人或其他常有或疑似体位性低血压的病 人,应测量直立位1分钟和5分钟后的血压。
第二次测量坐位血压时,应触诊测量脉率(30秒)。
心血管系统内有足够的血液充盈 ——形成动脉血 压的前提。
心脏射血和外周阻力的相互作用 ——形成动脉血 压的基本因素。
二、为什么测血压(Why)
什么是正常血压 血压的生理性变化
(年龄、性别、时间、睡眠、环境、精神状态,等)
血压的病理性变化
三、如何测血压(How)
诊室血压 诊室外血压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规范血压测量的意义
利于血压的准确分类 利于确定血压相关的危险 对指导治疗非常重要
7
临床上血压测量的方法和仪器
直接测量法:将特制导管经皮肤穿刺插进动脉血 管,直接显示血压数值,适用于危重病人和大手 术病人术中和术后监护。需专用设备,具有一定 创伤性。
间接测量法:即目前普遍采用的袖带加压法,此 法采用血压计测量,在医院、诊所或家庭均可进 行。
20
引起血压波动的原因
同一受检者在不同时间测得的血压读数不尽相同、甚至 差异很大,这就是血压的波动性(变异性)。
缺点:1)易受外界振动的影响,如人为的振动袖带、气管 的振动、人的身体运动等。2)低压测量易受放气速度和血 管的刚性度影响。
血压测量仪的选择
水银血压计仍是血压测量的金标准,但是由于 汞对环境的污染,正在逐渐被无液的血压仪 (空盒气压表)取代
用电子传感器的仪器也是一 种选择,但须经常用水银血 压仪校准以确保准确性.
13
强调正确的测血压的方法
高血压的诊断主要根据血压测定的结果,因 此测量的误差将直接导致误判。
电子血压表(不包括腕式)的应用有逐渐扩大趋 势,使用时应注意选用符合国际标准(BHS和AAMI) 的。
汞柱血压表应定期进行较正。 特别应注意的是测量方法,多有不规范,应共同
努力促进改善。
测血压前的准备
血压计有汞柱式、弹簧式和电子血压计三种。其 中以汞柱式最为常用,测得值较为准确可靠。
无创血压测量方法的原理 ——柯氏音法
1905年,Korotkoff发现在正常状态下完全压迫动脉后不产 生任何声音。由此他发明了通过袖带加压和听脉搏音来测 量血压,解决了无创测压的方法,为了纪念Korotkoff称此 法为柯氏音法。
血压测量
乐山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罗永全
心血管系统的压力测量,是人类生理压力测量中最重要 的部分,其中动脉压尤为重要。
图1 心血管系统血压分布图
一、什么是血压(What)
血管内血液在血管 壁单位面积上垂直作用 的力称为血压。
动脉血压(ABP): 动脉血管内血液对管壁的压强。 ABP随心动周期而呈周期性变化。
④ 由于听脉搏音没有一种直观的比较方法,很多方面与主观 因素,且与医生的熟练程度和技术有关。
一般来说,在人工测血压时,不同的医生对同一被测人不 同时间的测量结果是有差别的。通常在5~15mmHg内部认为是正 常差异。
无创血压测量方法的原理 ——振波法
优点:1)与柯氏音法比较,省去了一个脉搏音部分,比较 节省。2)不易受被测人的脉搏强的影响, 因为其特征点的 识别是与最大脉搏波成一定比例的。3)重复性,一致性比 较好。4)准确性比较高。因其参数的设定是从临床的结果 中得出的,比较客观。
19
血压的测量决定血压标准的准确性
为了解决血压的准确性,对于血压测量,建议测2遍, 取其平均值。
指南修订本特别提出,下述6种情况时舒张压读数应以 柯氏音第Ⅳ时相(变音)为准:
柯氏音不消失者(如老年人)、 妊娠血、
主动脉关闭不全患者、
甲亢
2013年中国高血压指南
柯氏音法的优点是测量简单,但也有缺点,就是不同的人可能 测出不同的结果,有时差别较大。主要原因是:
① 医生在听音时要不断观察水银压力计的变化,由于人的反 应不一样, 在读取血压值时,有一定差距。
② 不同人的听力、分辨力各异,对特征音的辨别上(即时间 上)有差异。
③ 放气的快慢对读数有直接影响,国际标准放气速度为每秒 3~5mmHg。但有的医生往往放气较快,影响测量的准确度。
在测压前,患者应舒适的坐着,背和手臂有支撑, 腿勿交叉, 右上臂裸露,置于右心房的水平.
被测量者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在测量前30分钟内禁止吸烟 或饮咖啡,排空膀胱。
血压测量的错误通常因袖带 太小或太大,长度和宽度应 各为手臂周围长度的80%和 40%。
15
在心血液循环中,右心房压最稳定,几乎不受人体姿态变化的影响,这 一重要特征,对于使人体在运动中保持循环系统的稳定,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根据这些声音来测定动脉血压就是Korotkoff音,它共分为 五个阶段,第一阶段音:呈轻而清晰的敲击声,代表脉搏从 袖带下通过。第二阶段音:随轻的敲击音后出现一个吹气样 的钝浊音。第三阶段音:声音变成响亮的敲击音。第四阶段 音:是一种低沉的声音,可描绘成用手指尖在书面上擦过而 出现的声音。第五阶段音:所有声音均消失。
测血压前的准备
上臂围 (cm)
18 ~ 26
选择合适 大小的袖
26 ~
33

33 ~ 41
> 41
袖带 (cm)
9 x 18 (儿童) 12 x 23 (标准成人)
15 x 33 (肥胖) 18 x 36 (超胖)
17
袖带快速充气,使气囊内压力达到桡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升 高30mmHg;然后以恒定速率缓慢放气,不要快于3mmHg/S。
当充气后血压袖带逐渐放松,首先出现的响亮的拍击音 (Korotkoff音第1期)代表SBP;当肱动脉的压缩减轻, Korotkoff音消失时代表DBP。
可坐着或躺着测血压,坐位时舒张压可高约5mmHg。 应相隔1~2分钟重复测量,取2次 读数的平均值记录。如
果2次读数相差5mmHg以上,应再次测量,取3次读数的平 均值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