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事故案例分析 (1)
安全事故案例1(天津港爆炸)

பைடு நூலகம்
武汉“夺命电梯”
背景信息:
2012年9月13日13时26分,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景园”在建住宅发生载 人电梯从33层坠落事故。据武汉市委宣传部最新消息,共有19人遇难。 事发今日下午1时许,武汉长江二七大桥与欢乐大道交界处东湖景园小区工 地上,一载满粉刷工人的电梯,在上升过程中突然失控,直冲到34层顶层 后,电梯钢绳突然断裂,厢体呈自由落体直接坠到地面。东湖风景区“东 湖景园”还建楼C区7-1号楼建筑工地上的一台施工升降机在升至100米处时 发生坠落,造成梯笼内的作业人员随笼坠落据悉,该小区为在建还建房小 区。
事故赔偿:
“9〃13”事故导致直接经济损失约1800万元。事故发生后,各相关部门正努力开 展善后工作,按照政策最大限度给予补偿和帮助,对家庭情况较差、生活特别困难 的将优先进行赔付。2012年9月15日,首批用于19名死者中黄陂籍工人的150万元赔 偿款项已经到账。
事故罚款:
2014年10月30日,湖北省安监局发布有关行政处罚公告,武汉东湖风景区东湖村 因“9〃13”重大建筑施工事故被罚款120万元。
21.雷小明,男,中共党员,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城管执法局常务副局长 (负责全面 工作),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 22.林良根,男,中共党员,武汉市城市管理局查违处处长,给予行政撤职、党内严重警 告处分。 23.袁建梅,女,中共党员,武汉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给予行政记过处分。 24.丰巍,男,中共党员,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执法监察支队执法五大队副大队长 (负责 全面工作),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 25.徐国强,男,中共党员,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执法监察支队副支队长,给予行政记 过处分。 26.余海斌,男,中共党员,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经济社会发展局副调研员,给予 行政记大过处分。 27.吴汉泉,男,中共党员,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管委会副主任,给予行政记大过 处分。 28.甄别,男,中共党员,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管委会副主任,给予行政记过处分 。
对一起电梯事故的原因分析

图 2
原 因 4:Y C运 行接 触器 的延 时现 象
在实际工作中发现 , 某些电梯制造厂的制动器抱闸电路中的 Y C运行接
触器 存在 着延 迟 释放现 象
秒的时间差。当运行的电梯停止时,如果 C B抱闸接触器发生粘连为正常释 放 。要 等到 变频 器输 出 电流 为零后 Y C运行 接触 器 释放 ,才 能断 开制 动器 的 释放 电路 ,电梯制动。丽在这短暂的时间,当电梯内乘客较多,轿厢总重量 大于 对重 重量 时 ,就会 发生 坠梯 事故 。
门锁继电器释放。门回路断电, 主控制板停止对电动机供电。 此时 , 旋转编
码器 继续 输 出脉 冲信号 ,J K零 速信 号失 效 ,J Y安 全 回路 继 电器 和 C B抱 闸
接触器都处于吸合状态 ,抱闸制制动器无法抱闸
梯现象 , 笔者在工作中也遇到类似事件的发生。 根据对这起事故的分析以及 以往 工作 中 遇到 的 问题 ,笔者 认 为 以下 四种 原 因可 能 会引 起类 似 事故 的发
制动器电路就收到零速信号后,先断开 c B抱闸接触器,制动器的释放电路
断开 制动 器合 闸 ,而此时 变频 器输 出 电流还 未断 开 , 只 有 当输 出电流 为零 时 才能 断开 Y C运 行接 触器 。但 为 防止其 在 变频 器断 电之前 先 切断 电流 ,此 接
放 ,电磁线圈 B z就会失电,电梯的制动器都是 “ 常闭式”制动器 ,此时制 动器会抱闸闭合 ,电梯停住 ,门不闭合电梯是无法运行的。但是 ,笔者曾遇 到过这样一个情况,电梯某曾层门门锁触电出现故障,电梯无法正常运行 , 电梯维修人员为查找故障点 , 短接了门回路,运行电梯,而在维修好故障点 后, 忘记拆除门回路短接线路 。这是十分危险的状况,层门和厅门的门锁安 全触电都失去了作用 ,也就是无论哪一层层门打开 ,门回路都是通电状态, J MS都是出于吸合状态。那么当电梯平层后 ,电梯门打开,而门回路是闭合
历年电梯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历年电梯火灾事故案例分析电梯作为一种常见的交通工具,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电梯内部包含许多电气设备和运行机械,一旦发生故障或者电气故障,就会造成电梯火灾事故,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极大的危害。
这篇文章将通过历年的电梯火灾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电梯安全运行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案例一:2014年北京一电梯着火造成3人死亡2014年5月,北京市某小区内的一部电梯突然发生火灾,导致3人死亡。
经过调查,事故原因系电梯内部电线老化着火,燃烧产生大量的有毒烟雾,导致3名乘客在电梯内窒息死亡。
而在电梯内没有设置灭火器,也没有应急疏散通道,导致乘客无法及时逃生。
这一事故暴露了电梯内部设备老化和安全设施不完善的问题,给电梯安全带来了严重隐患。
案例二:2017年上海一商业大厦电梯发生火灾2017年2月,上海市一商业大厦内的一部电梯突然发生火灾,导致10多名乘客被困,幸好最终被成功解救。
经过调查,事故原因系电梯内部电线短路引发火灾,烟雾弥漫导致乘客无法自行逃生。
与此同时,商业大厦内部的消防设施和应急疏散通道也存在不足,没有及时发挥作用。
这一事故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对电梯安全的担忧。
案例三:2020年广州一高层建筑电梯发生火灾2020年8月,广州市某高层住宅楼内的一部电梯发生火灾,导致多名乘客被困,其中一名女性因吸入大量烟雾丧生。
经过调查,事故原因系电梯内部电气设备故障引发火灾,电梯内部没有设置灭火器和烟雾报警器,导致乘客无法及时获得救援。
同时,高层建筑内部的消防设施和逃生通道也存在不足,没有有效发挥作用。
这一事故引发了公众对电梯安全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以上三起案例反映了电梯火灾事故的常见原因和救援困难。
首先,电梯内部的电气设备老化和故障是引发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电梯内部缺乏有效的火灾报警器和灭火器,导致火灾发生后乘客无法及时获得救援。
再次,建筑内部的消防设施和疏散通道也存在不足,使得乘客在火灾发生后难以安全逃生。
湖北荆州电梯事故调查报告[1]简版
![湖北荆州电梯事故调查报告[1]简版](https://img.taocdn.com/s3/m/34ce62ec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4a.png)
湖北荆州电梯事故调查报告湖北荆州电梯事故调查报告概述本报告对发生在湖北荆州的一起电梯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
事故发生在2022年3月15日,当天下午5点20分左右,一部位于某商场的电梯发生故障,造成乘客受伤。
本报告旨在查明事故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以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调查结果经过对事故现场的勘察和调查,我们得出以下调查结果:1. 事故发生时,电梯内共有8名乘客。
2. 电梯突然停止运行,并出现明显的异响和摇晃。
3. 乘客在电梯停止时失去平衡,导致跌倒和碰撞。
4. 调查发现,在事故发生前,电梯的维护记录存在问题。
最近一次维护记录显示已经过去超过6个月,期间未对电梯进行任何维护或检修。
5. 电梯公司的相关资质和证书齐全,但在实际维护过程中存在不合规的情况。
6. 调查还发现,电梯公司缺乏必要的培训和教育计划,员工对安全操作规程了解不足。
事故原因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得出以下事故原因的初步分析:1. 维护不到位:电梯在事故发生前长时间未进行维护和检修,导致关键部件故障,进而引发事故。
2. 安全教育不足:电梯公司未为员工提供充分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导致员工对安全操作规程了解不足,不能及时处置电梯故障情况。
3. 监管不到位:有关监管部门在电梯维护和安全方面的监管存在差漏,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建议与改进措施在上述事故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改进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1. 加强电梯维护:电梯公司应建立严格的维护计划,并按照规定周期对电梯进行检修和保养。
同时,要确保维护记录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2. 安全培训和教育:电梯公司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确保员工熟知电梯操作规程和故障应对措施。
培训应定期进行,并记录培训内容和人员。
3. 加强监管力度:有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电梯公司的监管力度,确保电梯公司履行维护和安全管理的责任。
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跟进和处理。
4. 提高安全意识:商场方面应加强对电梯安全的管理和监督,提高员工和乘客的安全意识,促使他们在乘坐电梯时保持警惕和注意安全。
电梯安全事故案例4篇

电梯安全事故案例4篇----6f9f3266-6eb8-11ec-8bfc-7cb59b590d7d篇一:电梯事故典型案例分析电梯事故典型案例分析一.电梯井坠落事故1、2022年8月5日,贵州省遵义市狮山宾馆发生了一起悲剧:一名21岁的女孩在乘电梯时摔了一跤。
她强行打开电梯门逃跑。
结果,她掉进了10多米深的电梯管中,当场死亡。
电梯里的摄像机拍下了她生命的最后八分钟。
在酒店的电梯监控室可以看到,女孩在当天傍晚的6点34分走进电梯后,电梯便出现故障,停在半空中。
女孩先是打手机求助,但似乎没有打通。
随后她重重的敲了一下电梯门,并连续按电梯上的按钮。
这时女孩开始用手扳门,她艰难的把电梯门扳开,发现面前是一堵墙。
接下来,她开始第二次扳门,这次她发现脚下还有一道电梯门,并把这道门也打开了。
她伸进头去间隙处看了看,但很显然她并没有看到下面是一个长长的黑洞。
她犹豫了一会儿,开始第三次拉门。
这一次,她巧妙地打开了两扇门,做出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动作——钻进去。
虽然一扇门夹住了她的腰,但这并没有阻止她这么做。
最后,电梯门关上了,女孩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
此时已是6点42分,离她进入电梯只有8分钟。
2.郑州市航海路与郑密路交叉口附近一男子从电梯中坠入电梯坑道,下坠高度有近10层楼高。
该男子最终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当时,他们一起乘电梯上楼。
电梯坏了,被困在7楼和8楼之间。
当时电梯里没有信号,小灵通也出不去。
将近半小时后,王渴望生存。
他撬开电梯门爬了出去。
他没抓住它就摔倒了。
3.女工在四楼一脚踏空、2022年9月25日,义乌沂南工业区一家工厂的工人在乘坐货运电梯时,从第四楼的电梯入口跳到一楼,当场死亡。
该企业负责人傅先生说,当天下午5点左右,女工人在四楼打包货物,并将货物推到货运电梯上。
这时,货运电梯停在一楼。
女工可能觉得走楼梯麻烦,打算人货一起搭乘电梯下来,经过电梯门口时,发现电梯门开着,没往下看就一脚踏进去,结果一脚踏空,从四楼电梯口一直摔到一楼,人当场就不行了,在送到医院后,抢救不治而亡。
电梯层门事故50例

电梯层门事故50例案例1: 2002年12月31日9时20分,大连LT公司原料车间车间发生一名作业人员驾驶叉车从三层电梯间坠入电梯井内(坠落高度约12米),造成车毁人亡。
事故经过: 2002年10月大连HJ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物流公司)与大连LT有限公司(以下简称LT公司)签订了《叉车服务合同》。
12月31日8时,大连物流公司叉车司机徐*在LT 公司一车间三层驾驶叉车向提升物料的货运电梯装运货物。
9时20分,当叉车司机徐*将电梯上的货物卸下后,LT公司一车间电梯操作员贾*将电梯轿箱提升到四层,但三层的电梯厅门却没有按规定关闭(电梯超过法定检验期达九个月,且带病运行)。
当叉车司机徐*驾驶叉车向电梯内运送物料时,因电梯厅门是敞开的,误以为电梯轿箱还在三层,就按正常工作程序驾叉车向电梯上开去,不慎连车带人一起坠入电梯井内(坠落高度约12米),徐*严重摔伤,后立即送往大连市中心医院救治,经抢救无效于当日14时30分死亡。
案例2:2008年2月7日14时许,某电梯公司维修工赵兴隆乘坐由电梯司机李月娟操作的1#客梯到12层,赵兴隆、李月娟走出电梯,李月娟从相邻的2#货梯12层层门坠入电梯井道,至底坑后死亡。
根据现场勘查和电梯层门构造分析,人体倚靠该层门不足以使门下端滑块脱出地坎槽。
案例3:2008年3月17日16时左右,某公司1名保洁人员将中欧宾馆办公楼2#电梯厅门打开,揭保护膜打扫卫生时,不慎坠入井道,后经抢救脱离危险。
案例4:2008年3月17日晚上,位于北京西直门南大街11号的人民医院新楼内,装修工人徐波在电梯井道内工作,其余3人在轿厢内工作,晚9时30分,配合工作的电梯维修工启动电梯轿厢上行,听到井道内发出异常声响,打开底层厅门,发现徐波倒在底坑地面靠近右侧井道处,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该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徐无电梯操作证,违章进入井道,悬空冒险作业,相互配合不一致。
案例5:2008年4月10日上午,某电梯公司维修工人在日常检查过程中发现2#楼三单元北侧电梯地下三层底坑内有一具死尸。
建筑工程施工电梯事故案例

建筑工程施工电梯事故案例一、事故经过某市政府规划了一座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由一家知名建筑公司负责承建。
在施工过程中,因施工现场高度较大,建筑公司选择引入了几部电梯作为提升设备,以便方便施工人员和物料的上下运输。
其中一部电梯位于建筑物外侧,用于运送施工人员,另一部电梯则位于建筑物内部,用于运送物料。
在一天工作时间内,施工现场上,电梯内载有六名工人下降至地面时,突然出现异响并下坠,造成四人轻伤,两人重伤的事故。
事故发生后,施工现场立即停工,相关部门前来调查处理。
二、事故原因1. 设备质量不过关在施工现场使用的电梯设备质量有待商榷。
在事故调查过程中,发现电梯设备存在许多问题,如电梯轨道生锈、门扇松动、紧急制动系统失效等。
这些设备质量问题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之一。
2. 日常维护不到位电梯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但在施工现场上,电梯设备的维护工作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导致了设备性能下降,隐患增多。
3. 操作人员技术不过硬电梯设备的操作需要专业技术和经验。
在施工现场上,一些工人可能并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导致操作不规范,容易造成事故发生。
4. 设计不合理电梯设备的设计是否符合标准规范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在施工现场的电梯设备设计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如承载能力不足、安全措施不完善等,增加了事故的发生几率。
三、事故后果事故发生后,对施工现场产生了严重影响。
首先,造成了施工进度的延误,直接影响了整个项目的完工时间。
其次,造成了人员伤亡,不仅是直接伤害了受害人的生命和健康,也给他们的家人带来了巨大的心理伤害。
最后,对建筑公司的声誉和信誉造成了严重损害。
四、事故应对措施为了避免类似的电梯事故再次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应对措施:1. 完善设备检修保养制度建筑公司应严格执行设备检修保养制度,定期对电梯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建立设备档案,对设备使用情况进行全面记录,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
电梯事故案例分析

电梯事故案例分析电梯事故是指因电梯设备故障或操作失误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件。
由于电梯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因此电梯事故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本文将分析一起电梯事故案例,以期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为预防类似事故提供启示。
案例概述:大厦的一部电梯事故导致了3人死亡、5人受伤的惨剧。
据初步调查,这起事故是由电梯制动器故障引起的。
当时该部电梯内乘坐了10人,电梯突然失控并以很高的速度下坠,最终坠入地下室。
首先,造成电梯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电梯制动器故障。
电梯制动器是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之一,其主要作用是保证电梯的乘客在停止状态下不受干扰。
而该起事故发生时,电梯制动器明显失效,导致电梯失去控制,最终坠落。
其次,电梯事故的发生也与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不到位有关。
根据调查发现,在该大厦的电梯维护保养计划中,并未对电梯制动器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这使得潜在的故障无法被及时发现和修复,最终导致了重大事故的发生。
再次,事故发生后,对事故现场的应急处置也存在一定问题。
据目击者称,当电梯失控下坠时,事故现场的工作人员并未迅速采取措施,导致救援工作延误。
这对于在事故中受困的乘客来说,显然是不可接受的。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和教训:首先,电梯制动器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在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中,应该将电梯制动器的检查作为重中之重,确保其正常运行。
一旦发现故障,应立即停用电梯并进行维修。
其次,建立健全的维护保养计划。
每部电梯都应有定期维护和巡检的计划,并且要对电梯各部件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以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故障。
再次,建立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
一旦发生电梯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救援,切实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最后,要加强电梯安全管理和监督。
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对电梯安全管理的力度,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电梯设备的安全性能和人员的安全出行。
综上所述,电梯事故是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事件。
通过对一起电梯事故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电梯制动器故障、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以及应急处置不力等因素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梯事故案例分析
1.电梯事故的种类
电梯事故的种类按发生事故的系统位置,可分为门系统事故、冲顶或蹲底事故、其他事故。
据统计,各类事故发生的起数占电梯事故总起数的概率分别为:门系统事故占80%左右,冲顶或蹲底事故占15%左右,其他事故占5%左右。
门系统事故占电梯事故的比重最大,发生也最为频繁。
2.电梯事故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使用或维保人员的缺陷和电梯的安全隐患,两者是电梯发生事故的前提条件。
条件具备其一,则电梯事故也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但是两个条件都具备,则电梯事故一定发生。
如果了解或掌握了这一原理,使其中的条件皆不具备,就能有效地预防电梯事故的发生。
(1)维保单位或维保人员的缺陷
部分维保单位或维修保养人员不是执行“安全为主,预检预修,计划保养”的原则,而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是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性维修,而是待出现故障停梯后,才进行抢修,既误时又误事,部分维保单位或维修保养人员,甚至是敷衍了事,置电梯安全于不顾。
管理者或维修保养人员,应加强有关法规的学习,做到有法必依。
有关部门应加强执法力度,不断完善法规建设。
3.事故案例
(1)门系统事故1
1999 年7月14日,北京市朝阳区光熙门北里14号楼南侧电梯在运行时开门走梯,致使三层楼住户祖孙二人在上电梯时被剪切,造成一死一伤。
1998年9月24 日,山东某银行的电梯,也出现了一起开门走梯的事故。
那天,一位乘客进入轿厢选好层,站在门口等人一同乘梯。
就在这时电梯开着门却以正常速度向下运行,将这位乘客的头与下颌分别由轿厢上沿和地坎形成挤压,造成重伤。
(2)门系统事故2
1995年9月13日,山东某服装厂,发生了一起恶性电梯死亡事故。
该电梯为客货电梯,6层6站,XPJ型,额定速度0.5m/s,额定载荷1000kg,门锁为GS75—11型。
因该电梯制造较早,各部件的型号已趋于老化,因三角碰块与勾子锁频繁碰撞,使三角碰块已磨成倒圆弧状,加之弹簧老化,啮合深度只有3mm,只要在层门外,用手一扒层门则很容易就打开。
针对这一情况,维修人员已向单位领导汇报三次,均答复为企业效益不好,资金紧张,先用着等以后再说。
9月13日下午5:30车间下班,因高某系车间一班组长,下班后晚走一会儿,大约在5:40左右,从车间出来(车间在四层),发现电梯正要关门,高某离电梯15m左右,便急匆匆地跑过去,此时电梯已启动,正快速驶向六楼,高某用手扒开层门迈进去,一步踏空,跌入底坑,当场死亡。
这是一起典型的管理者及使用者不重视安全而引发的事故。
(3)冲顶或蹲底事故
北京市某房管所一幢24层楼的MBDS电梯,由于维修工在作业时忘记了拔出开闸扳手,随着电梯运行的震颤,扳手越插越紧,最终导致了抱闸无法闭合。
这时电梯回到一层,维修工正欲从轿里撤出,却发现电梯自动上行,正犹豫间只
见电梯移动越来越快。
他打下轿顶急停开关,但无济于事,维修工无计可施。
电梯失控了,加速直冲24层,呼啸冲顶,维修工立即将身体收拢、蜷伏在轿顶的最低处。
轰隆一声巨响,轿厢;中项震动了整个大楼。
维修工的性命保住了,但轿顶复绕轮被楼板击碎,机房顶面拱起一个大大的鼓包。
(4)其他事故
1999年8月25日,东北某学院新装了两部电梯,李、高二人对电梯厅门与轿厢门刀间的距离进行调整。
当他们正在调整螺栓时,有人按动了呼梯按钮,电梯快速上行,李某被挤入轿厢与6层厅门侧井道内,后经抢救无效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