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翻译、解析
【经典诗句】“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秦观《浣溪沙》翻译赏析

【经典诗句】“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秦观《浣溪沙》翻译赏析【经典诗句】“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秦观《浣溪沙》翻译赏析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译文]在春寒料峭的天气里独自荣登小楼,早上的天阴着好象就是在深秋。
[出自]北宋秦观《浣溪沙》《浣溪沙》秦观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强盗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词语表述】1.漠漠:像轻清寒一样的冷漠。
2.轻寒:阴天,有些热。
3.晓阴:早晨天阴着。
4.强盗:词人憎恶之语。
5.穷秋:秋天走到了尽头。
6.淡烟流水:画屏上轻烟淡淡,流水潺潺。
7.幽:意境悠远。
8.自在:自由自在。
9.丝雨:细雨。
10.宝帘:绣着珠宝的帘子。
11.闲挂:很随意地挂着。
译文1:在春寒料峭的天气里独自登上小楼,早上的天阴着好象是在深秋。
屋内画屏上轻烟淡淡,流水潺潺。
天上自由自在飘飞的花瓣轻得好象夜里的美梦,天空中飘洒的雨丝细得好象心中的忧愁。
走回室内,随意用小银钩把帘子挂起。
译文2:无边春寒笼罩小楼,晨雾重重,冷似深秋。
画屏山水,更感幽幽。
飞花似梦,飘落回去,丝雨如愁,无边无际。
头顶帘去,不忍心迎恨。
【译文】长路的春寒弥漫着小楼,拂晓阴冷犹如深秋,画屏上烟霭淡淡流水悠悠景色清幽。
自由自在的飞絮轻如梦幻,无边无际的细雨似缕缕哀愁,珍珠宝帘悄然挂上小小银钩。
【评点】这是一首闺怨词,写一个年轻女子在初春时节滋生淡淡愁绪,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忧思。
上片写下天气与室内环境的重泉,通过写景图形萧瑟的气氛,不言愁而愁自见。
双数一句“漠漠轻寒上小楼”,笔意潇洒,例如微风拂面,使人不自觉地带入其中,为全词打下了一种幽深的基调。
随后一句还是写下天气,特别强调“轻寒”。
初春之寒,昏晓最甚。
更何况阴云遮日,寒意自然更深一步,难怪会使人误以为就是深秋时节。
“强盗”二字暗指女主人公因为天气变化而吐出丝丝愁绪。
“淡烟”一句视角从室外转回至室内,画屏之上,淡烟流水,亦就是一片重泉模样,使人不禁吐出一丝淡淡的忧伤。
宋词: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原文译文赏析

宋词: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原文译文赏析《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宋代:秦观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译文】一阵阵轻轻的春寒袭上小楼,清晨的天色阴沉得竟和深秋一样,令人兴味索然。
回望画屏,淡淡烟雾,潺潺流水,意境幽幽。
柳絮飞舞如虚无缥缈的梦境,丝丝细雨落下如同我的忧愁。
再看那缀着珠宝的帘子正随意悬挂在小小银钩之上。
【注释】《浣溪沙》原唐教坊曲名,本为舞曲。
“沙”又写作“纱”。
又称《小庭花》、《满院春》。
另有一体五十六字。
漠漠:像清寒一样的冷漠。
轻寒:薄寒,有别于严寒和料峭春寒。
晓阴:早晨天阴着。
无赖:词人厌恶之语。
穷秋:秋天走到了尽头。
淡烟流水:画屏上轻烟淡淡,流水潺潺。
幽:意境悠远。
丝雨:细雨。
宝帘:缀着珠宝的帘子,指华丽的帘幕。
闲挂:很随意地挂着。
【赏析】这首词以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描绘一个女子在春阴的清晨里所生发的淡淡哀愁和轻轻寂寞。
全词意境怅静悠闲,含蓄有味。
每一次春来,就是一次伤春的体验。
词人之心,很早就发出了“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的愁怨。
然而他们的命运也往往是一年年地品尝春愁。
此词抒写的是淡淡的春愁。
它以轻淡的色笔、白描的手法,十分熨贴地写出了环境氛围,即把那一腔淡淡的哀怨变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渗透出来,表情深婉、幽缈。
“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
索漠轻寒中袅袅而升的是主人公那轻轻的寂寞和百无聊赖的闲愁。
即景生情,因情生景,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传情,这便是词作的境界。
上片写天气与室内环境的凄清,通过写景渲染萧瑟的气氛,不言愁而愁自见。
起首一句“漠漠轻寒上小楼”,笔意轻灵,如微风拂面,让人不自觉地融入其中,为全词奠定了一种清冷的基调。
随后一句还是写天气,强调“轻寒”。
初春之寒,昏晓最甚。
更何况阴云遮日,寒意自然更深一步,难怪会让人误以为是深秋时节。
“无赖”二字暗指女主人公因为天气变化而生出丝丝愁绪。
浣溪沙北宋秦观

浣溪沙北宋秦观浣溪沙北宋秦观北宋秦观《浣溪沙》的描绘一个女子春阴的怀抱里所生发的淡淡哀愁和轻轻寂寞,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原文翻译以及赏析,与大家分享学习。
浣溪沙(宋)秦观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注释①《浣溪沙》原唐教坊曲名,本为舞曲。
“沙”又写作“纱”。
又称《小庭花》、《满院春》。
另有一体五十六字。
②漠漠:像清寒一样的冷漠。
轻寒:薄寒,有别于严寒和科峭春寒。
③晓阴:早晨天阴着。
无赖:词人厌恶之语。
穷秋:秋天走到了尽头。
④淡烟流水:画屏上轻烟淡淡,流水潺潺。
幽:意境悠远。
⑤丝雨:细雨。
⑥宝帘:缀着珠宝的帘子,指华丽的帘幕。
闲挂:很随意地挂着。
词作鉴赏这首词以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描绘一个女子春阴的怀抱里所生发的淡淡哀愁和轻轻寂寞。
全词意境怅静悠闲,含蓄有味,令人回味无穷,一咏三叹。
“漠漠轻寒上小楼”起调很轻,恍如风送清歌,悠然而来,让人不知不觉中入境。
漠漠者,弥漫、轻淡也。
李白《菩萨蛮》云:“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韩愈《同水部张员外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诗云:“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
”皆其意。
轻寒者,薄寒也,有别于严寒和料峭春寒。
无边的薄薄春寒无声无息地侵入了小楼,这是通过居住楼中的人物感受写出来的,故词虽未正面写人,而人宛然兹。
时届暮春,冷从何来呢?“晓阴无赖似穷秋。
”原来是一大早起来就阴霾不开,所以天气冷得象秋天一般。
穷秋者,九月也。
南朝鲍照《白歌》云:“穷秋九月荷叶黄,北风驱雁天雨霜。
”唐人韩偓《惜春》诗亦云:“节过清明却似秋。
”词境似之。
春阴寒薄,不能不使人感到抑郁,因诅咒之曰“无赖”。
无赖者,令人讨厌、无可奈何之憎语也。
南朝徐陵《乌栖曲》云:“唯憎无赖汝南鸡,天河未落犹争啼。
”以无赖喻节序,亦见于杜甫诗,如《绝句漫兴九首》之一云:“无赖春色到江亭。
”此词云景色“无赖”,正是人物心情无聊之反映。
“小楼”,“晓阴”,时间地点写景和抒情中自然而然地交代得清清楚楚。
秦观浣溪沙古诗赏析

一、《》全诗及注解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漠漠轻寒上小楼。
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注释
漠漠:像清寒一样的冷漠。
清寒:阴天,有些冷。
晓阴:早晨天阴着。
无赖:词人厌恶之语。
穷秋:秋天走到了尽头。
淡烟流水:画屏上轻烟淡淡,流水潺潺。
幽:意境悠远。
自在:自由自在。
丝雨:细雨。
宝帘:缀着珠宝的帘子。
闲挂:很随意地挂着。
译文
在春寒料峭的天气里单独登上小楼,早上的天阴着好似是在深秋。
屋内画屏上轻烟淡淡,流水潺潺。
天上自由自在飘飞的花瓣轻得好象夜里的美梦,天空中飘洒的雨丝细得好象心中的忧愁。
走回室内,随意用小银钩把帘子挂起。
二、《浣溪沙》全诗赏析
每一次春来,就是一次伤春的体验。
词人之心,很早就发出了“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的愁怨。
然而他们的命运也往往是一年年地品尝春愁。
此词抒写的是淡淡的春愁。
它以轻淡的色笔、白描的手法,十分熨贴地写出了环境气氛,即把那一腔淡淡的哀怨变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渗透出来,表情深婉、幽缈。
“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
索漠轻寒中袅袅而升的是主人公那轻轻的寂寞和百无聊赖的闲愁。
即景生情,因情生景,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传情,这便是词作的境界。
古词《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作者秦观)原文全文、诗意赏析及意思翻译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秦观[宋代]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标签婉约、宋词三百首、伤春、春愁译文带着一丝寒意,独自登上小楼,清晨的阴凉,令人厌烦,仿佛已是深秋。
回望画屏,淡淡烟雾,潺潺流水,意境幽幽。
窗外,花儿自由自在地轻轻飞舞,恰似梦境,雨淅淅沥沥的下着,漫无边际地飘洒着,就像愁绪飞扬。
再看那缀着珠宝的帘子正随意悬挂在小小银钩之上。
注释漠漠:像清寒一样的冷漠。
轻寒:薄寒,有别于严寒和料峭春寒。
晓阴:早晨天阴着。
无赖:词人厌恶之语。
穷秋:秋天走到了尽头。
淡烟流水:画屏上轻烟淡淡,流水潺潺。
幽:意境悠远。
丝雨:细雨。
宝帘:缀着珠宝的帘子,指华丽的帘幕。
闲挂:很随意地挂着。
赏析这首词以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描绘一个女子在春阴的清晨里所生发的淡淡哀愁和轻轻寂寞。
全词意境怅静悠闲,含蓄有味。
每一次春来,就是一次伤春的体验。
词人之心,很早就发出了“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的愁怨。
然而他们的命运也往往是一年年地品尝春愁。
此词抒写的是淡淡的春愁。
它以轻淡的色笔、白描的手法,十分熨贴地写出了环境氛围,即把那一腔淡淡的哀怨变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渗透出来,表情深婉、幽缈。
“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
索漠轻寒中袅袅而升的是主人公那轻轻的寂寞和百无聊赖的闲愁。
即景生情,因情生景,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传情,这便是词作的境界。
上片写晨起之感和室内之景,语言幽婉而含意深邃。
词的起调很轻,很淡,而于轻淡中带着作者极为纤细锐敏的一种心灵上的感受。
漠漠轻寒,似雾如烟,以“漠漠”二字状漫弥而上小楼的轻寒,一下子给春寒萧索的清晨带来寥廓冷落的气氛。
与“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意蕴相似,而情调之婉妙幽微过之。
不说人愁,但云“漠漠轻寒上小楼”。
回味“上”字,那淡淡愁思,不是正随这薄薄春寒无声无息地在人的心头轻轻漾起?仅词的首句,就为全词烘托出一个色调凄清的景。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全词赏析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全词赏析《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全词赏析《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是秦观的一首词作。
我们为大家整理了《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全词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朝代:宋代作者:秦观原文: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翻译带着一丝寒意,独自登上小楼,清晨的阴凉,令人厌烦,仿佛已是深秋。
回望画屏,淡淡烟雾,潺潺流水,意境幽幽。
窗外,花儿自由自在地轻轻飞舞,恰似梦境,雨淅淅沥沥的下着,漫无边际地飘洒着,就像愁绪飞扬。
再看那缀着珠宝的帘子正随意悬挂在小小银钩之上。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注释①《浣溪沙》原唐教坊曲名,本为舞曲。
“沙”又写作“纱”。
又称《小庭花》、《满院春》。
另有一体五十六字。
②漠漠:像清寒一样的冷漠。
轻寒:薄寒,有别于严寒和料峭春寒。
③晓阴:早晨天阴着。
无赖:词人厌恶之语。
穷秋:秋天走到了尽头。
④淡烟流水:画屏上轻烟淡淡,流水潺潺。
幽:意境悠远。
⑤丝雨:细雨。
⑥宝帘:缀着珠宝的帘子,指华丽的帘幕。
闲挂:很随意地挂着。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鉴赏这首词以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描绘一个女子在春阴的清晨里所生发的淡淡哀愁和轻轻寂寞。
全词意境怅静悠闲,含蓄有味。
每一次春来,就是一次伤春的体验。
词人之心,很早就发出了“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的愁怨。
然而他们的命运也往往是一年年地品尝春愁。
此词抒写的是淡淡的春愁。
它以轻淡的色笔、白描的手法,十分熨贴地写出了环境氛围,即把那一腔淡淡的哀怨变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渗透出来,表情深婉、幽缈。
“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
索漠轻寒中袅袅而升的是主人公那轻轻的寂寞和百无聊赖的闲愁。
即景生情,因情生景,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传情,这便是词作的境界。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秦观《浣溪沙 漠漠轻寒上小楼》原文、译文及赏析

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原文、译文及赏析作品原文漠漠轻寒上小楼②,晓阴无赖似穷秋③。
淡烟流水画屏幽④。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⑤。
宝帘闲挂小银钩⑥。
[1]字词注释①《浣溪沙》原唐教坊曲名,本为舞曲。
“沙”又写作“纱”。
又称《小庭花》、《满院春》。
另有一体五十六字。
②漠漠:像清寒一样的冷漠。
轻寒:薄寒,有别于严寒和科峭春寒。
[2]③晓阴:早晨天阴着。
无赖:词人厌恶之语。
穷秋:秋天走到了尽头。
④淡烟流水:画屏上轻烟淡淡,流水潺潺。
幽:意境悠远。
⑤丝雨:细雨。
⑥宝帘:缀着珠宝的帘子,指华丽的帘幕。
闲挂:很随意地挂着。
[3]白话译文带着一丝寒意,独自登上小楼,清晨的阴凉,令人厌烦,仿佛已是深秋。
回望画屏,淡淡烟雾,潺潺流水,意境幽幽。
窗外,花儿自由自在地轻轻飞舞,恰似梦境,雨淅淅沥沥的下着,漫无边际地飘洒着,就像愁绪飞扬。
再看那缀着珠宝的帘子正随意悬挂在小小银钩之上。
[4]作品鉴赏这首词以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描绘一个女子在春阴的清晨里所生发的淡淡哀愁和轻轻寂寞。
全词意境怅静悠闲,含蓄有味。
[2]每一次春来,就是一次伤春的体验。
词人之心,很早就发出了“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的愁怨。
然而他们的命运也往往是一年年地品尝春愁。
此词抒写的是淡淡的春愁。
它以轻淡的色笔、白描的手法,十分熨贴地写出了环境氛围,即把那一腔淡淡的哀怨变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渗透出来,表情深婉、幽缈。
“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
索漠轻寒中袅袅而升的是主人公那轻轻的寂寞和百无聊赖的闲愁。
即景生情,因情生景,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传情,这便是词作的境界。
上片写晨起之感和室内之景,语言幽婉而含意深邃。
词的起调很轻,很淡,而于轻淡中带着作者极为纤细锐敏的一种心灵上的感受。
漠漠轻寒,似雾如烟,以“漠漠”二字状漫弥而上小楼的轻寒,一下子给春寒萧索的清晨带来寥廓冷落的气氛。
与“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意蕴相似,而情调之婉妙幽微过之。
不说人愁,但云“漠漠轻寒上小楼”。
《浣溪沙》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

注释·词解
淡烟流水画屏幽。
淡烟流水:指屏风上所画的景致。 春阴寒薄,不能不使人感到抑郁。词人枯坐小楼,畏寒不出,举目 四顾,唯见画屏上一幅《淡烟流水图》,迷蒙淡远。楼外天气阴沉,室 内光景清幽,于是一股淡淡的春愁很自然地流露出来。
4
注释·词解
酒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主人公小楼中坐久,不堪寂寞,于是出而眺望外景。只见外面花谢 花飞,随风飘扬,飘荡无定,像梦一样虚幻缥缈;小雨蒙蒙,一片迷离, 正如闲愁那样无边无际。
5
注释·词解
宝帘闲挂小银钩。 看到画屏上的淡烟流水,就自然地想起帘外的风光,只会触引无限 的忧愁,于是词人轻轻地将珠帘卷起,不再去招惹那无边的愁绪。
6
词评
这首词写淡淡的春愁,宛转幽怨,而有余韵。
——丁炳贵《婉约词与豪放词鉴赏》
7
感
谢 观 赏:秦观(宋)
1
卜算
浣溪沙
【宋】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2
注释·词解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漠漠:静寂无声。 晓阴:清晨阴晦。穷秋:深秋。 无边的薄薄春寒无声无息地侵入了小楼,时届暮春,冷从何来呢? 原来是一大早起来就阴霾不开,所以天气冷得象秋天一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宋代: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译文
一阵阵轻轻的春寒袭上小楼,清晨的天色阴沉得竟和深秋一样,令人兴味索然。
回望画屏,淡淡烟雾,潺潺流水,意境幽幽。
柳絮飞舞如虚无缥缈的梦境,丝丝细雨落下如同我的忧愁。
再看那缀着珠宝的帘子正随意悬挂在小小银钩之上。
注释
《浣溪沙》原唐教坊曲名,本为舞曲。
“沙”又写作“纱”。
又称《小庭花》、《满院春》。
另有一体五十六字。
漠漠:像清寒一样的冷漠。
轻寒:薄寒,有别于严寒和料峭春寒。
晓阴:早晨天阴着。
无赖:词人厌恶之语。
穷秋:秋天走到了尽头。
淡烟流水:画屏上轻烟淡淡,流水潺潺。
幽:意境悠远。
丝雨:细雨。
宝帘:缀着珠宝的帘子,指华丽的帘幕。
闲挂:很随意地挂着。
鉴赏
这首词以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描绘一个女子在春阴的清晨里所生发的淡淡哀愁和轻轻寂寞。
全词意境怅静悠闲,含蓄有味。
每一次春来,就是一次伤春的体验。
词人之心,很早就发出了“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的愁怨。
然而他们的命运也往往是一年年地品尝春愁。
此词抒写的是淡淡的春愁。
它以轻淡的色笔、白描的手法,十分熨贴地写出了环境氛围,即把那一腔淡淡的哀怨变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渗透出来,表情深婉、幽缈。
“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
索漠轻寒中袅袅而升的是主人公那轻轻的寂寞和百无聊赖的闲愁。
即景生情,因情生景,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传情,这便是词作的境界。
上片写天气与室内环境的凄清,通过写景渲染萧瑟的气氛,不言愁而愁自见。
起首一句“漠漠轻寒上小楼”,笔意轻灵,如微风拂面,让人不自觉地融入其中,为全词奠定了一种清
冷的基调。
随后一句还是写天气,强调“轻寒”。
初春之寒,昏晓最甚。
更何况阴云遮日,寒意自然更深一步,难怪会让人误以为是深秋时节。
“无赖”二字暗指女主人公因为天气变化而生出丝丝愁绪。
“淡烟”一句视角从室外转到室内,画屏之上,淡烟流水,亦是一片凄清模样,让人不禁生出一丝淡淡的哀愁。
下片写倚窗所见,转入对春愁的正面描写。
不期然而然中,他的视线移向了窗外:飞花袅袅,飘忽不定,迷离惝恍;细雨如丝,迷迷蒙蒙,迷漫无际。
见飞花之飘缈,不禁忆起残梦之无凭,心中顿时悠起的是细雨蒙蒙般茫无边际的愁绪。
本写春梦之无凭与愁绪之无际,却透过窗户摄景着笔于远处的飞花细雨,将情感距离故意推远,越发感生出一种飘缈朦胧、不即不离之美。
亦景亦情而柔婉曲折,是“虽不识字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语”(《人玉屑》卷二十一引晁无咎语)的佳例。
词人将“梦”与“愁”这种抽象的情感编织在“飞花”、“丝雨”交织的自然画面之中。
这种现象,约翰·鲁斯金称为“感情误置”,而这在中国诗词中则为司空见惯。
“自在飞花”,无情无思,格外惹人恼恨,而反衬梦之有情有思。
最后,词以“宝帘闲挂小银钩”作结,尤觉摇曳多姿。
细推词脉,此句应为过片之倒装句。
沉迷于一时之幻境,不经意中瞥向已经挂起的窗帘外面,飞花丝雨映入眼帘,这便引出“自在”二句之文。
而在结构艺术上,词人作如是倒装,使得词之上、下片对称工整,显得精巧别致,极富回环变化的结构之美。
同时,也进一步唤醒全篇,使帘外的种种愁境,帘内的愁人更为分明,不言愁而愁自现。
句中“闲”字,本是形容物态,而读者返观全篇,知此正是全词感情基调──百无聊赖的情感意绪。
作为红线贯串打通全词,一气运转,跌宕昭彰。
此词以柔婉曲折之笔,写一种淡淡的闲愁。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拥有自己的一份闲愁。
不知何时何处,它即从你心底无端地升起,说不清也拂不去,令人寂寞难耐。
词人们又总是能更敏锐地感受到它,捕捉住它,并流诸笔底。
而此时,又必然会渗透进他们对时世人生的独特感受。
冯延巳的《鹊踏枝》写出了人人心中皆有的这般闲情,却也包蕴着一种由时代氛围所酿成的说不清、排不开的愁绪。
“古之伤心人也”的秦观,年少丧父,仕途抑塞,于新旧党迭为消长之际,一再受到排抑,满腹满腔人生的遭际感慨,泛化为一种凄怨感伤的心境意绪而弥漫于词作之中,呈现出含蓄蕴藉、窈深幽约之美。
此词曲折传情而凄清婉美,《词则大雅集》卷二称“宛转幽怨,温韦嫡派”。
作为婉约派词人,他正是远祖温韦,近承晏柳,融各家所长为一体,成其细腻含蓄而又凄怨感伤之风格,吟唱出较“花间”、“尊前”更为绸缪凄婉的角声,别具一番魅力。
就思想内容来说,秦观的词多写艳情,与晏几道、柳永相似,但却能以语言的翻新、情致的幽趣历来受人激赏。
这首词写的是春愁,一种细微幽渺的、不容易捉摸的感情,但作者以他非凡的功力,借具体的景物描写和形象的比喻,将它表现了出来。
最具代表性的是它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它将细微的景物与幽渺的感情极为巧妙而和谐地结合
在一起,使难以捕捉的抽象的梦与愁成为可以接触的具体形象。
沈祖棻《宋词赏析》分析这两句时,说:“它的奇,可以分两层说。
第一,‘飞花’和‘梦’,‘丝雨’和‘愁’,本来不相类似,无从类比。
但词人却发现了它们之间有‘轻’和‘细’这两个共同点,就将四样原来毫不相干的东西联成两组,构成了既恰当又新奇的比喻。
第二,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说,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譬难以捉摸的事物。
但词人在这里却是反其道而行之。
他不说梦似飞花,愁如丝雨,而说飞花似梦,丝雨如愁也同样很新奇。
”这两句用语奇绝,特别具有一种音乐美、诗意美和画境美。
在文学大家的笔下,对情、意表达的处理常见“举重若轻”和“举轻若重”两种方式。
它们都会有理想的表达效果,但秦观在这里的幽情轻吐却有如此的效果,依赖于其善于渲染、语言精美、比喻神奇,但更关键的是内中的那种情致。
冯煦称赞说:“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
得之于内,不可以传。
”秦观的个人气质与文体特征已经融而为一。
这首词没有一处用重笔,没有痛苦的呐喊,没有深情的倾诉,没有放纵自我的豪兴,没有沉湎往事的不堪。
只有对自然界“漠漠轻寒”的细微感受,对“晓阴无赖”的敏锐体察,对“淡烟流水”之画屏的无限感触。
这春愁,既没有涉及政治,又没有涉及爱情、友谊,或者其他什么。
它其实只是写了一种生活的空虚之感。
在一个敏感文人的心里,这种空虚寂寞伴随生命的全程,它和愿望、和理想、和对生命的珍视成正比,无边无际,无计可除。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
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
秦观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
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
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
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
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