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近期内石油不会被新能源所取代

合集下载

新能源汽车发展对石油行业有何影响

新能源汽车发展对石油行业有何影响

新能源汽车发展对石油行业有何影响在当今社会,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势头日益迅猛,成为了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这一变革不仅对汽车产业本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给传统的石油行业带来了诸多挑战与机遇。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崛起,首先对石油的需求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过去,汽车几乎完全依赖石油作为能源,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逐渐扩大,对石油的需求量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

这是因为电动汽车以电能为动力,无需使用石油产品。

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不断增长,其在汽车总销量中的占比逐渐提高,意味着石油在交通领域的消耗将逐渐减少。

这种需求的转变,对于石油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冲击。

从供应方面来看,石油行业可能需要调整其生产策略。

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导致石油需求增长放缓甚至下降,石油企业可能需要重新评估其石油开采和加工的规模。

一些高成本、低效益的油田可能会面临关闭或减产的命运,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同时,石油企业可能会加大对高附加值石油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如化工原料等,以减少对传统燃油市场的依赖。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对石油行业的市场格局产生了影响。

传统的石油巨头在面临新能源的挑战时,需要重新思考其业务布局和发展战略。

一些企业已经开始涉足新能源领域,投资研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电池技术或可再生能源项目,以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和转型。

而一些新兴的能源企业则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迅速崛起,与传统石油企业展开竞争。

这种市场格局的变化,促使石油行业进行深度的调整和改革。

在价格方面,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石油价格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对石油的需求减少,可能导致石油供应相对过剩,从而压低石油价格。

较低的石油价格虽然在短期内可能会降低消费者的用油成本,但对于石油行业来说,意味着利润空间的压缩。

这将迫使石油企业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应对市场的变化。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推动了能源政策的调整。

为了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如补贴、税收优惠、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

新能源汽车发展对石油行业有何影响

新能源汽车发展对石油行业有何影响

新能源汽车发展对石油行业有何影响在当今社会,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势头日益迅猛,逐渐成为汽车领域的新宠。

这一变革性的趋势无疑对传统的石油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等,它们以电能、氢能等替代传统的石油燃料作为动力来源。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逐渐降低,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逐年增加。

首先,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直接导致了石油需求的减少。

过去,汽车燃油消耗是石油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对汽油和柴油的需求必然会下降。

这意味着石油行业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市场份额逐渐被蚕食。

以电动汽车为例,其运行过程中不消耗石油产品。

而且,随着电池技术的改进,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不断提高,充电设施也日益普及,使得其使用便利性大幅提升,进一步吸引了消费者。

当大量的汽车用户从燃油车转向电动汽车时,石油的消费量将显著降低。

其次,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对石油行业的产业链造成了冲击。

传统的石油炼化企业主要生产汽油、柴油等燃料油。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这些企业面临着产品需求结构的重大调整。

为了适应市场变化,他们不得不加大对化工产品等高附加值领域的投入,减少燃料油的生产规模。

此外,石油行业的投资格局也因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而改变。

过去,大量的资金被投入到石油勘探、开采和炼化等领域,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燃油需求。

但如今,由于新能源汽车对石油需求的抑制作用,投资者对石油行业的信心有所下降,投资逐渐转向新能源领域。

这使得石油行业在获取资金方面面临更大的挑战,可能会影响其未来的发展和扩张计划。

再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影响了石油行业的价格体系。

当石油需求减少时,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可能加剧,导致石油价格下跌。

这对于石油生产企业来说,意味着利润空间的压缩。

他们不得不采取措施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以应对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促使石油行业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

为了应对挑战,石油企业纷纷加大在提高油品质量、降低炼化成本以及开发新型石油产品等方面的研发投入。

燃油的发展趋势

燃油的发展趋势

燃油的发展趋势燃油的发展趋势是一个广泛的话题,涵盖了燃料产业的各个方面,从燃料类型的改进到燃料使用的革新。

以下是对燃油发展趋势的一个详细回答。

1. 高效燃油技术的发展: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高效燃油技术将会成为燃油发展的重要趋势。

高效燃油技术包括提高燃油的燃烧效率,减少尾气排放以及提高燃油的能源密度等。

例如,柴油车的直喷燃烧技术可以提高燃烧效率,混合动力技术可以通过电力回收和再利用减少燃油消耗。

2. 替代燃料的发展:为了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和减少环境排放,替代燃料的发展将成为燃油行业的重要趋势。

替代燃料包括生物燃料、天然气、氢气等。

生物燃料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可以通过植物的生长来获取。

天然气是一种相对较清洁的燃料,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

氢气是一种无污染的燃料,可以在燃烧时产生水蒸气。

替代燃料的发展可以减少对石油和天然气等有限资源的依赖,并且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电动化的推进: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电动化将成为燃油发展的重要方向。

电动汽车使用电能来驱动车辆,不需要燃油,因此可以减少对石油的需求和环境的污染。

电动车的使用还可以减少噪音污染,并且可以提供更好的驾驶性能和舒适性。

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将会增加,充电时间将会减少,电动汽车的性能将会进一步提升。

4. 能源转型的加速:由于全球变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各国政府都在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和支持。

能源转型将会推动燃油产业向清洁能源转变。

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和风能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未来几十年里,这些清洁能源将成为电力和燃料的主要来源。

5. 燃油使用的革新:燃油的使用正在发生一场革命性的变化。

传统的燃油主要用于交通运输和发电,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燃油的用途正在扩展到其他领域。

例如,炼油厂通过深度加工和转化技术可以将燃油转化为化工产品。

此外,燃油还可以用作航空燃料、船舶燃料以及家庭供暖等领域。

代替石油的新能源

代替石油的新能源

代替石油的新能源石油是目前全球最重要的能源之一,但它也面临许多问题,如有限的储量、污染和气候变化等。

为了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并保护环境,我们需要寻找和开发代替石油的新能源。

1. 太阳能:太阳能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新能源之一。

太阳能可以通过太阳能电池板转化为电能,也可以通过太阳能热能系统用于供热和供暖。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不会产生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

2. 风能:风能是另一种可再生的能源,通过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

风能具有丰富的资源和零排放的优点,但它也面临着风速不稳定和地理限制的问题。

3. 水能:水能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通过水力发电站将水能转化为电能。

水能具有丰富的资源和稳定的供应,但建设水力发电站需要储水库和拦河坝,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4. 生物质能:生物质能是一种利用生物质燃烧或发酵产生能量的能源。

生物质能可以利用废弃物、农田废弃物和能源作物等作为原料,具有可再生和减少废物处理的优势。

5. 核能:核能是一种非常高效的能源,核裂变可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核能具有丰富的储量和低碳排放,但它也面临着核废料处理和核事故等风险。

6. 潮汐能:潮汐能是一种利用潮汐运动转化为能量的能源。

潮汐能具有稳定可靠的特点,但它只适用于特定地区且建设成本较高。

7. 地热能:地热能是一种利用地壳热量转化为能量的能源。

地热能具有稳定的供应和较低的碳排放,但只适用于地热资源富集的地区。

除上述七种主要新能源外,还有其他一些新能源正处于发展阶段,如氢能、电动汽车和生物燃料等。

新能源的开发和推广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和政府的政策支持,我们需要在推广新能源的同时,注重解决相关技术和政策问题,以实现能源替代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石油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石油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石油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近年来,全球能源需求不断增长,而石油作为最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在全球能源市场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但是,随着能源转型的逐渐推进,石油行业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变革。

本文将从石油行业的现状和未来趋势两个方面,探讨石油行业的发展。

一、石油行业的现状目前,全球各地区的石油产量不断攀升,供应充裕,价格波动较大。

石油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国际石油价格的变化也带来了不确定性。

然而,随着石油产量的增加,全球石油储备也在逐渐减少,这对石油行业的稳定发展带来了隐患。

另一方面,环境问题也是当前石油行业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石油开采、运输和炼制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此外,石油的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石油行业需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动可持续发展。

二、石油行业的未来趋势1. 能源转型: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增长,石油行业将面临能源转型的挑战。

新能源的发展和应用,如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将逐渐减少对传统石油的需求,推动石油行业向清洁能源转型。

2. 技术创新:在克服环境问题和提高资源利用率方面,技术创新将是石油行业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例如,采用先进的石油开采技术,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影响;开发新型石油炼制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能源效率。

3. 区域合作:面对石油市场的竞争和供需问题,国际油气合作将成为石油行业未来的重要趋势。

国家之间可以通过合作共享资源,分享技术和市场经验,实现互利共赢。

4. 高附加值产品:在石油需求逐渐减少的情况下,石油行业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

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如化工产品、润滑油和特种石油产品等,将有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利润。

5. 石油贸易多元化:由于石油市场的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的影响,国家和企业都在寻求降低对特定石油供应国的依赖,并加大对多样化石油供应渠道的开发和利用。

这将有助于降低石油行业的风险和提高市场稳定性。

综上所述,石油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局面。

新能源发展趋势及其对石油行业的影响

新能源发展趋势及其对石油行业的影响

新能源发展趋势及其对石油行业的影响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不断增加,发展新能源成为了全球能源行业的重要方向。

新能源具有可再生、清洁、低碳的特点,对保护环境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新能源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其对石油行业的影响。

一、新能源发展趋势1. 风能与太阳能发电迅猛发展风能与太阳能发电是目前最主要的新能源发电形式,其发展速度十分迅猛。

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不断改善和太阳能发电成本的不断降低,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大规模投资建设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以满足能源需求并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2. 电动化交通的普及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交通的主力军,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发展方向。

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电池成本的下降,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不断增加。

越来越多的政府出台了支持电动汽车发展的政策,同时也推动了充电设施的建设和电网升级。

电动化交通的普及将降低对石油的需求,并且减少了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3. 生物质能和地热能的利用生物质能是利用农林废弃物和能源作物等可再生有机物的能源形式,具有广泛的资源基础。

地热能则是利用地壳内部的热能供暖和发电。

这两种新能源在一些特定地区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得到了不断的技术改进与创新。

二、新能源对石油行业的影响1. 对石油需求的下降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石油的需求将逐渐下降。

特别是在交通领域,电动汽车的普及将直接取代传统内燃机汽车,导致石油需求的大幅减少。

这将对石油行业的利润和发展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2. 能源市场格局的重构新能源的崛起将重构全球能源市场格局。

传统的石油输出国将面临市场份额的下降,而具备丰富新能源资源的国家将在能源贸易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一些传统石油公司已经开始转型,投资新能源项目,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3. 石油价格的波动新能源的发展对全球石油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随着石油需求减少,供给过剩的情况可能会导致石油价格的下跌。

此外,部分新能源如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具有季节性特点,其不稳定的供应也可能引起石油价格的波动。

新能源汽车发展对石化行业的影响

新能源汽车发展对石化行业的影响

新能源汽车发展对石化行业的影响简介: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对传统燃油车尾气排放的关注,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的代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对石化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新能源汽车发展对石化行业的影响,并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碳排放减少对石化行业的冲击新能源汽车主要依靠电力、氢能等清洁能源进行驱动,不会产生尾气排放。

相对于传统燃油车的高碳排放,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普及将有助于减少石化行业对碳排放的贡献。

石化行业主要生产石化产品,如塑料、化肥等,而这些产品的生产过程往往伴随着高碳排放。

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将降低传统燃油车的需求,从而减少对石化产品的需求,促进石化行业的结构调整,降低碳排放,达到环境保护的目标。

二、对石油需求的影响石油是石化行业的主要原材料,也是传统燃油车主要的能源来源。

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将减少对石油的需求,对石油行业将产生较大的冲击。

当前,石油市场已经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将加剧这种供需矛盾,导致石油价格下跌,石油产业链上游的勘探与开采环节将受到较大的冲击。

同时,由于石油价格的下降,也将对石化产品的价格产生冲击,影响石化行业的盈利能力。

三、新需求对石化行业的影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对石化行业产生新的需求和机遇。

以电动汽车为例,电动汽车的发展将对电池、电动机、电力电子设备等相关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电动汽车的普及将对电动车电池的需求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拉动石化行业相关产品的需求,包括锂、镍、锰等材料的需求增加,为石化行业带来新的市场机遇。

四、石化行业应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策略面对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石化行业需要积极调整自身发展策略,迎接挑战并抓住机遇。

首先,石化企业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降低碳排放,提高石化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其次,石化企业应积极转型升级,加大对石化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推广力度,拓展新的领域和市场。

此外,石化企业还可以通过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合作,寻找新的增长点,开拓新的市场。

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对石油行业的影响分析

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对石油行业的影响分析

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对石油行业的影响分析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加,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崛起。

作为一种替代传统燃油车型的环保解决方案,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对石油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减少对石油需求、改变石油产业格局和未来发展前景三个方面来分析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对石油行业的影响。

首先,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导致了石油需求的减少。

传统的燃油汽车主要依赖石油产品作为燃料。

而新能源汽车,则主要采用电能或其他可再生能源作为动力源,减少了对石油的需求。

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到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将占总销售量的25%。

这意味着石油需求将会大幅下降,对石油行业造成巨大的冲击。

其次,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也将改变石油产业的格局。

过去,石油行业主导能源市场,并具有垄断性质。

然而,新能源汽车的兴起给其他能源形式带来了新的机会。

例如,电动汽车需要大量的电能来充电,这使得可再生能源市场得到了发展和推广。

同时,电动汽车也刺激了电池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进一步推动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这对石油行业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石油产业将不得不创新和调整自己的业务模式,以适应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

最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也为石油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虽然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可能减少了对石油的需求,但石油行业并不会完全退出舞台。

石油仍然在其他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航空燃料、化工原料等。

此外,石油行业也可以通过开发新的产品线来适应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需求,例如生产电池材料、建设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等。

石油行业具有庞大的资金和技术储备,通过转型和创新,可以寻求多元化的发展机会。

综上所述,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对石油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崛起使石油需求下降。

其次,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将改变石油产业的格局,推动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发展。

最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也为石油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然而,石油行业需要适应这一转变,通过转型和创新来应对市场竞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何近期内石油不会被新能源所取代?
(文/曼哈顿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Robert Bryce)要说过去 10 年里面最主要的环境问题,很简单——气候变暖,一直以来都没有变过。

再有的话,就是世界各国减少或限制CO2的排放量。

但就是在这个 10 年间,全球 CO2的排放量大约为33 亿吨,增长了 28.5%。

据国际能源机构预计,到2030 年,全球 CO2排放量还会再增加21%,上升至约40 亿吨。

CO2排放量将继续增长,因为工业发展会消耗更多的能源,具体来说是更多的碳氢化合物,例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许多理想化的环保主义者以及一些决策者认为我们应该停止使用碳基燃料,转向一个只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全球经济。

不过,我们不得不接受的现实是:碳氢化合物不可能被取代。

碳氢化合物将继续主导未来几十年全球能源结构的原因有三:成本、能源转化的步伐缓慢及能源规模的计算。

可再生能源造价高昂
第一个原因解释起来相对简单。

全球能源行业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产业,每年花费在寻找、改善以及提供给消费者各种形式能量的资金投入就超过了 5 万亿美元。

风能与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有它们的优势,但从经济上讲是不能跟碳氢化合物相比的。

据美国能源情报署(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EIA )最近的一项分析估计,由陆上风力涡轮机进行的风力发电,成本是 97 美元/兆瓦时,约为天然气产生同等电量所耗成本(EIA估计63 美元/兆瓦时)的 1.5 倍以上。

海上风力发电更贵,成本为 243 美元/兆瓦时。

最便宜的一种太阳能发电——光伏电池板发电,成本为210 美元,比燃烧天然气发电耗资的 3 倍还多。

社会的能源转换是一项长期进程
可再生能源若真能做到比碳氢化合物便宜很多,那或许我们还可以对它将来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保持乐观。

但即便如此,我们的能源结构发生整体变化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对能源问题多有著述的马尼托巴大学( University of Manitoba )特聘教授瓦茨拉夫· 斯米尔(Vaclav Smil)在 2008 年的时候写道:“所有的能源转换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耗时数十年的长期进程。


确实,在《独立宣言》签署后的 109 年时间里,美国能源的主要来源一直是木材,直到 1885 年被煤炭赶超。

煤炭的王者地位一直维持到1950 年,后又被石油所取代。

斯米尔还写道,“现行能源的使用规模越大、替代能源的转换规模越大,更替的时间将越长。

” 斯米尔认为,虽然“不燃烧化石燃料的社会是很理想……然而要发展到那一步,不仅要花相当高的成本,也需要足够多的耐心:未来的能源过渡将会跨越数十年,而不是仅仅在几年之内展开。


能源问题专家,瓦茨拉夫 · 斯米尔(左)在能源问题上多有著述。

这里列出了其中的两部,中间一本是2008 年出版的《全球性灾难和趋势》(Global Catastrophes and Trends),右边是 2010 年出
版的《能源神话与现实:能源政策辩论的科学解析》(Energy Myths and Realities: Bringing Science to the Energy Policy Debate)
碳氢化合物的强大优势
斯米尔的观点可以通过比较石油在美国主要能源消费中所占的份额找
到证明。

据EIA 估计,1949 年的时候,石油在美国能源总需求中所占比重为37%。

2009 年,这一数字保持不变。

也就是说,过去60 年以来,为了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我们砸了几十个亿的美元进去,但石油的地位岿然不动。

当然了,阴谋论者这时候肯定会把矛头对准石油寡头。

可实际上根本不存在什么阴谋,石油的物理性质本就如此。

石油是种神奇的物质:无论你爱也好、恨也罢,我们都喜欢石油带给我们的东西,哪怕心里一直想着该恨那些石油公司。

如果世界上没有石油这种东西,我们早晚也得把它给造出来。

若要论能量密度、使用方便,适用场合、运输容易,成本低廉、储量丰富,没有什么能比得过石油。

电动汽车可谓时下话题的焦点,不过现在的电池也就是比爱迪生做出来的强一点儿。

最好的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也只有汽油的 1 / 80 。

最后再补充一点。

不管你信不信,2009 年,可再生能源在美国主要能源的供能比重跟 1949 年相比,还有所下降。

风能和太阳能最近几年确实有大幅度的增长,但在1949 年,可再生能源(基本上是水力发电)为全美提供了能源需求的9.3%。

2009 年,可再生能源(大部分依然是水力发电)为全美供能8.2%。

来源:Moore's Curse and the Great Energy Delusion | The American
原油:全球能耗的统一度量
第三个问题——能源的规模——极少有人讨论。

对很多人来说,这可能是理解起来最棘手的一点。

这么说并不不奇怪,看看我们常用的那些计算能源规模的单位吧:石油论桶、吨、加仑和升出售;天然气按立方米、立方英尺、英热单位( BTU )及其他单位来测量和销售;煤炭分长吨和短吨( 1 吨 [t] = 1000 千克 [kg] = 1.102 短吨 [ sh.ton ] = 0.934 长吨[ long.ton ] ),但其价格取决于一大堆其他因素,包括热含量、灰分、硫含量,以及最重要的:煤矿和电厂之间的距离;电力销售按(千瓦 / 时)计算,牵涉的术语面更广,包括伏特、安培、欧姆,还有焦耳、瓦、尔格、卡路里和英热单位,事情变得愈发复杂。

我们需要一个更简便的方法来衡量全球的能源消耗量——目前大约是每
天 2.41 亿桶原油。

这相当于沙特阿拉伯日产原油量总额的 29 倍。

其中,有25个(相当于大约 2.1 亿桶原油)是碳氢化合物提供的。

此外,仅在过去的 10 年中,全球能源消耗已大约增加了 27 个百分点,或者说 6 个沙特阿拉伯的原油日产量。

这些增加的能源消耗几乎全部是由碳氢化合物所提供的。

沙特阿拉伯的加瓦尔场油田(Ghawar field),推算储油量约850 亿桶原油()
科学家和决策者可以说 CO2不好。

我们可以谈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氢气以及许多其他形式的能源生产。

但少人愿意问及的是:我们要在哪
里,用什么方法找到相当于 25 个沙特阿拉伯输出的能量,而且还是无碳的?
残酷的现实是,我们不会。

过去几十年间,沙特投资超过数千亿美元用于钻井和修建基础设施,以确保他们世界第一石油出口国的地位。

不要忘了,所有这些投进去的美元也让他们产生了对能源的需求,正好是一个沙特阿拉伯的日产能量,约占全球能源需求的 3.4 %。

两者加起来,世界各国都投入万亿美元的能源和电力传输系统已经到位。

对此,斯米尔在他2008 年出版的《全球性灾难和趋势》(Global Catastrophes and Trends)一书中进行了概括,“不存在加速转向非化石燃料社会的紧迫性:地球上的化石燃料供应充足,几个世代都用不完;新能源在性能上并不具有优越性,新能源的生产成本也不会大幅下降。


斯米尔关于“[石油成本]更便宜”的观点对当前能源转换的规模及速度也有影响。

在美国,可再生能源遭受到的最大挑战不是别的,正是来自于廉价天然气价格的持续下跌。

天然气是风能和太阳能最直接的竞争对手。

过去 3 年间,美国的页岩气革命让全国石油及天然气的市场格局大为改观。

实际上,美国现在脚底下就踩着用都用不完的低成本页岩气(天然气的一种)。

2011 年 4 月,据美国潜在天然气委员会(Potential Gas Committee, PGC,是一个由学界、政府及产业界人士组成的非
营利性组织)估计,美国大约存有2170 兆立方英尺的天然气资源。

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来计算,美国存有的天然气足够用上 90 年或更久。

总而言之,在接下来的几十年时间里,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仍将处于比重极小的一部分。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碳氢化合物将继续保持当前的主导地位。

而天然气,碳氢化合物中最清洁的一种,则会在短期内争取做大,并最终占有全球能源蛋糕的更大份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