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中国药典知识
绪论第三节药典概述

绪论
问题?
• 外国的药品质量标准在我国有没有法律效力 ? • 进口药品是否合格由谁说了算? • 企业标准与国家标准比较,何者更严格?
绪论
恒重
• 除另有规定外,系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 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0.3mg以下的重 量;
绪论
“空白试验”
• 系指在不加供试品或以等量溶剂替代供 试液的情况下,按同法操作所得的结果; • 含量测定中的“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 试验校正”,系指按供试品所耗滴定液 的量(ml)与空白试验中所耗滴定液量(ml)
• 欧洲药典(European Pharmacopoeia,缩写为Ph. Eur)
• 是欧洲药品质量控制标准,由欧洲药典委员会编制
• 2007年7月出版的欧洲药典第6版分为两部,此外,欧洲药 典委员会还根据例会决议进行非累积性增补,一年3次。
绪论
• • • • • 本节重点 药典历史沿革,现行版药典 药典的组成结构 凡例 国外药典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绪论
苯巴比妥
Benbabituo Phenobarbital
O H3C NH O H N O
C12H12N2O3
232.24
本品为5-乙基-5-苯基-2,4,6(1H,3H,5H)-嘧啶三酮。按干燥品 计算,含C12H12N2O3不得少于98.5%
【性状】
本品为白色有光泽的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饱和水溶液
之差进行计算
绪论
• • • • • • • 重点: 滴定液表示方式 试液表示方式 (1 → 10) 标准品、对照品 精密称定、称定;精密量取、量取; 约
绪论
• 室温,系指多少℃?
• % (g/ml) 表示的溶液概念指什么?
《中国药典》标准,每个点按照

1. 我国药典的概述我国药典是一部全国性的药物标准参考书,其权威性和科学性备受推崇。
它是我国医药卫生行业的重要指南,对于规范药品生产、使用以及监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药典的编纂、修订和颁布由国家药典委员会负责监督,确保其内容的准确、完整和及时。
2. 我国药典的历史我国药典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的《本草纲目》。
在此之后,我国陆续出现了一系列的药物标准参考书,直到20世纪50年代,我国才开始编纂现代化的药典。
其中,第一版我国药典于1953年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现代药典的诞生。
之后,我国药典不断修订完善,至今已经实施了11个版本。
3. 我国药典规定的内容我国药典涵盖了药品的命名、描述、性状、水分、含量、杂质、化学成分、微生物限度、理化指标、质量控制、储藏等方面的标准。
这些标准不仅适用于中药材和中药制剂,还适用于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确保了各类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4. 我国药典的特点我国药典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权威性、科学性和权威性三个方面。
我国药典是由专家学者集体编制,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我国药典严格按照药典编纂原则和技术规范进行编制,确保了其科学性和准确性。
我国药典以其规范性和全面性,成为了我国医药卫生行业的重要参考书。
5. 我国药典的应用我国药典作为我国医药卫生行业的重要参考书,广泛应用于药品生产、药品经营、医疗机构、药品监管部门等各个领域。
我国药典也为国际间的药品贸易和合作提供了标准与依据。
6. 我国药典的未来发展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药典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未来,我国药典将更加注重国际标准的对接和统一,同时也将更加注重药品的创新和安全。
通过不断提高我国药典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权威性,将更好地服务于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
7. 我国药典在国际上的地位我国药典不仅在国内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国际上也备受关注。
随着我国在全球医药领域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我国药典的地位也逐渐受到国际认可。
《中国药典》培训课件.ppt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531 1953
1310 1963
1925 1977
2691 2000
3214 2005
一部(药材、饮片、植物油脂、成方和单方制剂)
05版 药典
二部
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物、放射性药品 药用辅料
三部 (生物制品)
二、药典内容
凡例
母体的选定应与CA 一致。
化学结构式——按WHO推荐的 “药品化学结构式书
写指南”书写。
(一) 凡 例
2.项目与要求 3.检验方法与限度
标准中规定的各种纯度和限度数值以及制剂的重(装)量 差异,系包括上限和下限两个数值本身及中间数值,均为有效 数字。
原料药的含量(%),除另有注明者外,均按重量计。如 规定上限为100%以上时,系指用本药典规定的分析方法测定时 可能达到的数值,为药典规定的限度或允许偏差,并非真实含 有量;如未规定上限时,系指不超过101.0%。
(一) 凡 例
4.标准品、对照品
用途:用于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标准物质。 特点: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指定单位制备、标定和供应。
标准品: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
按效价单位(或μg)计,以国际标准品标定。
对照品: 用于结构确切物质(如化学药)分析。按干燥品(或无
水物)进行计算后使用。
第二章 药典概况
1 《中国药典》 2 国外药典简介 3 药检工作的基本程序
第一节 中国药典
一、基本概念
1.药品质量标准
国家对药品质量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 经营、使用、检验和监督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中国药典2020一部---凡例

凡例总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组织制定和布实施。
《中国药典》一经领布实施,其所载同品种或相关内容的上版药典标准或原国家药品标准即停止使用。
《中国药典》由一部、二部、三部、四部及其增补本组成。
一部收载中药,二部收载化学药品,三部收载生物制品及相关通用技术要求,四部收载通用技术要求和药用辅料。
除特别注明版次外,《中国药典》均指现行版。
本部为《中国药典》一部二、《中国药典》主要由凡例、通用技术要求和品种正文构成。
凡例是为正确使用《中国药典》,对品种正文、通用技术要求以及药品质量检验和检定中有关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和基本要求。
通用技术要求包括“中国药典》收载的通则、指导原则以及生物制品通则和相关总论等。
《中国药典》各品种项下收裁的内容为品种正文。
三、药品标准由品种正文及其引用的凡例、通用技术要求共同构成。
本版药典收载的凡例,通期/生物制品通期、总论的要求对未载人本版药典的其他药品标准具同等效力。
四、凡例和通用技术要求中采用“除另有规定外”这一用语,表示存在与凡例或通用技术要求有关规定不一致的情况时,则在品种正文中另作规定,并据此执行。
五、品种正文所设各项规定是针对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ManufacturingPractices,GMP)的产品而言。
任何违反GMP或有未经批准加物质所生产的药品,即使合《中药典》或按照“中国药典》未检出其添加物质或相关杂所,亦不能认为其符合规定。
六、《中国药典》的英文名称为Pharimacopoeiaaf the People'sRepublic ofChina;英文简称为ChinesePharmacopoeia;英文缩写为ChP通用技术要求七、通则主要包括制剂通则、其他通则、通用检测方法。
制剂通则系为按照药物剂型分类,针对剂型特点所规定的基本技术要求。
通用检测方法系为各品种进行相同项目检验时所应采用的统一规定的设备、程序、方法及限度等。
《中国药典》(2020年版)解读

《我国药典》(2020年版)解读一、前言我国药典是一部权威的中医药法定药典,它的编纂对于中医药事业的规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版的《我国药典》更加全面、深入地记录了中药材的属性、功效、使用方法等内容。
本文将对《我国药典》(2020年版)进行深度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中的知识和信息。
二、概述2020年版的《我国药典》共分为中药总则、中药材、中药制剂、中成药等多个部分,其中包含了大量的传统中医药知识。
从中药材的种植采收、性味归经到中药制剂的炮制方法、用药规范等内容都有详细的描述。
本文将以此为基础,深入挖掘《我国药典》(2020年版)中的知识点,帮助读者全面了解中医药的精髓。
三、中药皂角(详细解读)(1)中药皂角的性味、归经和功能主治中药皂角是《我国药典》(2020年版)中的一种重要药材,它的性味为苦、寒,归肝、胃经。
其主要功能主治包括清肝明目、利水消肿,治疗眼疾、黄疸、水肿等症状。
在《我国药典》中,对中药皂角的描述十分详细,不仅包括了其属性和功能,还包括了其采收、贮藏、使用等方面的知识。
(2)中药皂角的炮制方法和用药规范《我国药典》(2020年版)中对中药皂角的炮制方法和用药规范也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其炮制方法包括了煅制、洗净、晒干等步骤,并且还对其用药的剂量、煎服方法进行了规范,确保中药皂角在临床上的安全有效使用。
四、总结与展望通过对《我国药典》(2020年版)的解读,我们不仅对中药材的性味功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能够更好地掌握其使用方法和用药规范。
《我国药典》的不断完善和更新,为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我个人认为,要想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疗效,就需要深入学习和理解《我国药典》,并结合临床实践,不断探索中医药的奥秘。
以上就是对《我国药典》(2020年版)的一次深度解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这篇文章的字数超过3000字,通过深入分析和总结,《我国药典》(2020年版)的内容得到了充分的呈现。
医学知识一中国药典2005版与2010版比较

2022版药典简介
凡例
强调药品质量管理,药 典与GMP相照应。
第八页,共六十页。
2022版药典简介
❖ 第六条,在历次药典中首次提出“正文 各项规定是针对符合?GMP?的产品而言, 任何违反GMP或有未经批准添加物质所 生产的药品,即使符合?中国药典?或按 照?中国药典?没有检出其添加剂或相关 杂质,亦不能认为其符合规定。〞
(2)薄膜衣大片(0.52g, 相当于饮片5.2g)
(3)糖衣片(片芯重0.25g, 相当于饮片2.6g)
第二十一页,共六十页。
两版药典比较~脑得生片
项目 制法
性状
05版
10版
修订说明
…合并煎液,滤 …滤过,合并滤液
过…
…
糖衣片
糖衣片或薄膜衣片 增加薄膜衣
片芯:黄褐色
片芯:淡棕黄色至棕 放宽颜色范
两版药典比较~牛黄解毒片
项目
05版
10版
修订说明
制法 …合并煎液,滤 …滤过,合并滤液
过…
…
…稠膏…
稠膏或干燥成干浸 膏
鉴别(1) 未标明显微特征 标明显微特征药材: 专属性
药材
大黄、雄黄
鉴别(4) 日光下检视
删除该条件
鉴别(6) 无
人工牛黄对照药材 增加人工牛
薄层色谱
黄专属鉴别
第二十七页,共六十页。
第三十五页,共六十页。
项目 制法
性状 鉴别
两版药典比较~银黄颗粒
部颁第六册 蔗糖粉:800g 淀粉:适量 颗粒量:1000g
10版 蔗糖粉:640g或480g 淀粉:适量 颗粒量:800g或600g
糊精与蛋白糖:适量
颗粒量:300g(无蔗糖)
药物分析基础知识 中国药典的使用

三部 四部
生物制品
凡例 通则(制剂通则、通用 检测方法与指导原则) 药用辅料
药典
一、《中国药典》
凡例
药
正文
典
内
容
引用的通则
索引
解释、使用药典基本原则 规定正文、附录共性问题 药品质量标准 制剂质量标准 生物制品质量标准 制剂通则 检定方法 标准物质 试液试药
指导原则 中文索引 英文索引
药典
(1) 凡例 解释和使用《中国药典》,正确进行质量检定的 基本原则,并对正文品种、附录及质量检定有关的 共性问 题加以规定。
准确度要求
称取重量可为0.06~0.14g 称取重量可为1.5~2.5g
称取重量可为1.95~2.05g 取重量可为1.995~2.005g
药典
凡例内容举例—精密度:
术语
准确度要求
精密称定
称取重量准确至所取重量千分之一
称定
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
精密量取 量取
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 液管的精密度要求
药典
二、主要外国药典
1.美国药典
• 英文缩写USP • 现行美国药典:USP(42)-NF(37),于2019年5月生效。美国药典每年1版,
并有2个增补版。
2.日本药典
• 英文缩写JP • 现行日本药典:JP17,于2016年生效。日本药典每5年一版,并有2个增
补版。
药典
二、主要外国药典
3.英国药典
新版药典一经实施,其同品种的上版标准或其原国家标准同时停止使用; 现行版药典未收载的品种仍使用上版标准或国家标准;
药典
一、《中国药典》
2.结构与内容
中国药典的主要内容

中国药典的主要内容中国药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和公布的一部国家药品标准。
目前已经发布了十部版本,其主要内容包括药物名称、性状、质量标准、规格、用途、剂量、不良反应、禁忌等内容。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中国药典的主要内容。
1.药物名称:中国药典规定了许多中药和西药的名称,其中包括汉语拼音、英文名等,以便不同地区和不同专业人士的使用。
2.性状:性状指的是药品的外观、颜色、气味、味道等物理和化学特征。
在中国药典中,性状的描述具体明确,目的是供医务人员和患者对药品做出正确的辨认和选用。
3.质量标准:质量标准是中国药典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它主要包括活性成分含量、纯度、杂质含量、微生物限度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药品质量的安全、有效。
4.规格:规格是指药品的制剂形式和技术要求,包括如何制备药品、如何存放、如何使用等方面的规定。
规格的制定和推广对于保证制药行业的发展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至关重要。
5.用途:用途指的是药品的适用范围和主要功能。
这一方面的内容,通常会在药品的营销推广中使用,以便更好的宣传药品的优点和作用。
6.剂量:剂量是指使用药品时的用量,方便医务人员和患者正确使用药品,以避免使用不当造成的不良反应。
7.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是指在使用药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包括轻微的反应,例如头晕、恶心等,也包括严重的反应,例如过敏反应、生命危险等。
对于药品的使用中,了解非常必要。
8.禁忌:禁忌是指在某些情况下使用药品可能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因此禁止使用的情况。
例如,有些药品不适合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孩子等人群。
总之,中国药典是保障国内医疗质量和药品安全的重要法规,其主要内容是保证药品质量和安全使用。
医卫工作者应该全面了解药典内容,在正确使用药品的同时遵循国家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版中国药典学习资料1.2010年版中国药典概况•凡例、正文、附录、标准物质(对照品、对照药材、对照提取物、标准品)组成完整的药品标准。
•了解《凡例》十分重要。
其包含:总则;正文;附录;名称与编排;项目与要求;检验方法和限度;对照品;对照药材、对照品提取物、标准品;计量;精密度;试药、试剂、指示剂;动物实验;说明书、包装、标签等。
一、二、三部内容略有不同。
•2010年版《中国药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9版药典,于2010年7月1日起正式执行.•本版药典收载品种总计4567个,其中新增品种1386个;药典一部收载药材及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和单味制剂共2165个,其中新增1019个,修订634个;药典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及药用辅料共2271个,其中新增330个,修订1500个;药典三部收载生物制品131个品种,其中新增37个,修订94个;药典附录新增47个,修订154个。
•正文系根据药物自身的理化与生物特性,按照批准的处方来源、生产工艺、贮藏条件等所制定的、用以检测药品质量是否能达到用药要求并衡量其质量是否稳定均一的技术规定。
•附录主要收载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
制剂通则系按照药物剂型分类,针对剂型特点所规定的基本技术要求;通用检测方法系各正文品种进行相同检查项目的检测时采用的统一的设备、程序、方法及限度;指导原则系为执行药典、考察药品质量、起草与复核药品标准等所制定的指导性规定。
凡例的增修订情况•新版药典凡例进行了重大修订:•1)、首次在凡例中设置总则一节。
增加了“总则”一节,将中国药典中最重要、最原则、最通用、最基础的内容集中阐明,并且做到一、二、三部之凡例的体例、结构的一致性。
内容在保留特点的基础上也基本一致。
•2)、首次明确药典制定颁布依据。
新版药典凡例总则之一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
《中国药典》依据《中国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组织制定和颁布实施”。
过去《中国药典》均无此类表述,《药品管理法》虽然有规定,颁布件也会明确,但药典仲没有文字链接,因此,新版药典实现了法律标准和技术标准的有机链接,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法定标准。
•3)、首次阐明药典基本结构内容。
新版药典凡例总则之一明确“《中国药典》由一部、二部、三部及其增补本组成,内容分别包括凡例、正文和附录“,强化了《中国药典》的结构性、系统性、整体性、灵活性及其不可分割的特点。
•4)、首次在药典中规范国家标准。
新版药典凡例总则之二明确“国家药品标准由凡例、正文及其引用的附录共同构成”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的“国家药品标准”与《中国药典》之间的“模糊”关系,确立了《中国药典》在国家药品标准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此处之“国家药品标准”已经超越了《中国药典》的范围,并扩大到整个国家药品标准的范畴;此处之“凡例”、“附录”是特指《中国药典》的“凡例”、“附录”。
•5)、首次扩大凡例的法理念约束力。
《中国药典》2005年版范例中只规定“范例中的有关规定具有法定的约束力”,但并未明确其约束范围,因此只能理解为对药典本身具有的约束力。
但是新版药典凡例总则之二明确药典收载的“凡例、附录对药典以外的其他国家药品标准具同等效力”,因此扩大了凡例的约束范围。
•6)、首次明确附录的法律约束力。
•《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附录中收载的指导原则,是为执行药典、考察药品质量所指定的指导性规定,不作为法定标准”。
•《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附录中收载的指导原则,是为执行药典、考察药品质量所指定的指导性规定”。
•新版药典虽然也有类似规定,但结合凡例总则之二明确药典收载的“凡例、附录对药典以外的其他国家药品标准具同等效力”的规定,附录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指导性规定。
•以上4、5、6使药典收载的凡例约束力得以扩大、附录法律地位及其约束力得以确立,由此,《中国药典》作为国家药品标准的核心地位得以确立。
•7)、首次界定药典与GMP和非法添加物质的关系。
•凡例总则规定“正文所设各项规定是针对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产品而言。
任何违反GMP或有未经批准添加物质所生产的药品,即使符合《中国药典》或按照《中国药典》没有检出其添加物质或相关杂质,亦不能认为其符合规定。
”•药品标准类型:药品标准随着依法治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药品的质量特性逐步习惯成了行为特性和技术特性两种形式,因此,质量标准实际上也形成了行为标准和技术标准两种标准:行为标准:又称外在标准、形式标准、法律标准;技术标准:又称内在标准、实质标准、技术规范。
•中国药典属于技术标准并应与行为标准结合应用才能成为判定药品质量的依据。
新版药典实现了技术标准与行为标准的衔接,反映了监管实践对药品质量及其判定依据的认识升华。
2.中国药典关于全面提升药品安全性质控技术方面的规定•工艺使用有机溶媒剂的均检查有机溶媒残留•全面禁用苯作为溶剂,所有采用含苯的分析方法均重新修订•化学药品加大了杂质控制力度•90%以上的化药修订增加了对有关物质的控制;对来源于人体或动物的生化药增加了制法和病毒检测,如绒促性素、尿促性素等增加了乙肝表面抗原检测项目•对生产过程中抗生素的使用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对添加防腐剂进行了限制•对生产过程有机溶剂使用及残留量限度新增严格要求3. 中国药典2010年版抗生素品种增修订概况3.1鉴别项下尽可能应用专属性强的鉴别反应,如:IR,HPLC,TLC等,与钠、钾、盐酸盐的鉴别反应,标准中鉴别反应HPLC与TLC二法并列,有利于基层检验机构的选择。
3.2本版药典中用HPCE方法的品种有2个,其中一个为盐酸头孢吡肟中N-甲基吡咯烷的含量测定(也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3对检查有关物质与含量测定的HPLC方法的系统适用性试验进行修改并完善,在系统适用性试验中均规定了主峰与指定杂质峰的分离度,梯度洗脱时表明主峰的保留时间,是方法的可操作性更强,保证了结果的准确性。
3.4头孢菌素类药物原料27个品种均规定检查有关物质,制剂42个品种除6个品种颗粒与干混悬剂由于辅料干扰为规定检查有关物质外其他品种均有有关物质检查。
头孢菌素品种有关物质有很多品种均采用HPLC法,除头孢西丁钠以苯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外;其他就均以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其中有头孢地尼、头孢克洛、头孢唑林、头孢西丁钠、头孢克肟、头孢噻肟、头孢呋辛钠、头孢氨苄、头孢呋辛酯、头孢曲松、头孢尼西、头孢他啶、头孢替唑等及其制剂均采用HPLC法测定有关物质。
3.5增加有机溶媒检查的品种较多,由于生产工艺的不同,各厂使用的有机溶媒也不同,同一品种中可能有几十种的溶媒,为方便操作、经试验在标准中规定各溶剂的相对调整保留时间(RART),检查时可先做供试品,从供试品中检出的溶媒的RART与规定的RART比较,确定为何种溶媒时,再进行对照品测定,可减少工作量,大大降低检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3.5.1 2-乙基己酸对生产工艺过程中使用2-乙基己酸检查,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
如头孢呋辛钠3.5.2 增加气相的原辅料有:头孢克肟、头孢呋辛钠、头孢克洛、头孢曲松、头孢噻肟、乙醇、明胶空心胶囊、山嵛酸甘油酯、硬脂酸镁、乳糖、硬脂酸、泊洛沙姆。
3.6为保证临床使用的安全有效,供注射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除检查有关物质外,增加高分子聚合物的检查。
在原来的21个品种的基础上增加至42个品种,2005年版药典β-内酰胺类抗生素品种进行高分子杂质检查时,由于该方法的分析周期较长,本版药典对测定方法进一步完善,采用直径较细内径1cm,长30cm的玻璃柱作为色谱柱。
使分析周期缩短至45-60分钟,为原来周期的1/3。
2005年版药典方法色谱柱填充剂均为sephadex G10。
本药典增加球状蛋白亲水硅胶为色谱柱填充剂的高分子聚合物分析方法。
2005年版已收载21个品种,2010版新增19个品种。
4.中国药典关于装量差异的规定5.中国药典关于药品检验方面的一些规定5.1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以硅胶为载体的键合固定相的使用温度通常不超过40℃,为改善分离效果可适当提高色谱柱的使用温度,但不宜超过60℃.流动相的PH值应控制着2-8之间。
色谱系统的适用性试验通常包括理论塔板数、分离度、重复性和拖尾因子等四个参数。
5.2气相色谱法仪由载气源、进样部分、色谱柱、柱温箱、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5.3溶出度测定法包括第一法(篮法)、第二法(桨法)、第三法(小杯法).5.4微生物限度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洁净度100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除另有规定外,本检查法中细菌及控制菌培养温度为30-35℃;霉菌、酵母菌培养温度为23-28℃。
5.5 细菌内毒素检查包括两种方法,即凝胶法和光度测定法,后者包括浊度法和显色基质法。
5.6常用的灭菌方法有湿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法,辐射灭菌法,气体灭菌法和过滤除菌法。
其中湿热灭菌法是应用最广泛的灭菌方法。
5.7制药用水因其使用的范围不同而分为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及灭菌注射用水。
纯化水可作为配制普通药物制剂用的溶剂或试验用水;可作为中药注射剂、滴眼剂等灭菌制剂所用饮片的提取溶剂;口服、外用制剂配制用溶剂或稀释剂;非灭菌制剂用器具的精洗用水;不得用于注射剂的配制或稀释。
5.8溶解度是药品的一种物理性质,药品的近似溶解度以下列名词术语表示:极易溶解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不到1ml中溶解;易溶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不到10ml中溶解;溶解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0~不到30ml中溶解;略溶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30~不到100ml中溶解;微溶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00~不到1000ml中溶解;极易溶解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000~不到10000ml中溶解;几乎不溶或不溶指溶质1g(ml)在溶剂10000ml中不能完全溶解.5.9物理常数包括相对密度、馏程、熔点、凝点、比旋度、折光率、粘度、吸收系数、碘值和酸值等.5.10贮藏项下的规定,是为避免污染和降解而对药品储存和保管的基本要求,以下列名词术语表示:遮光:指用不透光的溶器包装,例如棕色容器或黑纸包裹的无色透明、半透明容器。
密闭: 指将容器密闭,以防止尘土及异物进入密封:指将容器密封以防止风化、吸潮、挥发或异物进入阴凉处:指不超过20℃凉暗处:指避光并不超过20℃冷处:指2~10℃常温:指10~30℃5.11本版药典使用的滴定液和试液,其浓度要求精密标定的滴定液用“YYY滴定液(XXXmol/L)”表示,作其他用途不需精密标定其浓度时,用“YYYmol/LXXX 溶液”表示。
5.12本版药典关于温度的描述用下列名称术语表示:水浴温度除另有规定外,均指98~100℃热水指70~80℃温水指40~50℃室温指10~30℃冷水指2~10℃5.14.粉末分等:最粗粉指能全部通过一号筛,但混有能通过三号筛不超过20%的粉末;粗粉指能全部通过二号筛,但混有能通过四号筛不超过40%的粉末;中粉指能全部通过四号筛,但混有能通过五号筛不超过60%的粉末;细粉指能全部通过五号筛,并含能通过六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最细粉指能全部通过六号筛,并含能通过七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极细粉指能全部通过八号筛,并含能通过九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5.15.本版药典规定取样量的准确度和试验精密度试验中供试品与试药的“称量”或“量取”的量,均以阿拉伯数码表示,其精确度可根据数值的有效位来确定,如称取“0.1g”指称取重量可为0.06~0.14g;称取“2g”指称取重量可为 1.5~2.5g;称取“2.0g”指称取重量可为1.95~2.05g;称取“2.00”指称取重量可为1.995~2.005g;“精密称定”是指称取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称定”是指称取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取用量为“约”若干时,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