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美术
2024年趣味美术课教案6篇

2024年趣味美术课教案6篇趣味美术课教案篇1[课题]我为校园添色彩——服装设计与模拟制作(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1.通过学生装、校服设计与模拟制作练习活动,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常识。
2.提高学生对着装美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让学生建立符合中学生特征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着装观,提高学生对着装美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能否恰当地运用所学的服装设计知识进行设计练习。
[教学载体]多媒体教学设备及课件[教学方法]欣赏、讨论、讲解、示范[学法指导]边看边议边学习,建议小组合作完成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我为校园添色彩——服装设计与模拟制作1.学生装应该具有什么特色?2.在服装设计过程中我们应注意:(1)服装的款式造型设计;(2)服装的色彩设计;(3)服装的面料选择。
3.小练习:每人尝试设计男女学生装各一套,并写出设计思路。
效果图的绘制:铅笔画草图→彩笔着色完成4.小组活动:各小组讨论并模拟制作艺术节的演出服一套。
用碎布头、彩纸或塑料、纸盒等废旧材料剪贴:画轮廓→剪服装→粘帖趣味美术课教案篇2活动目标:1.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红、黄、绿),大胆地在刷刷、玩玩中完成作品。
2.体验与同伴共同作画的乐趣。
3.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活动准备:1.油漆刷子、颜料、倒背衣。
2.音乐(粉刷匠)、ppt。
3.布置作画场景。
活动过程:一.听音乐进活动室小朋友,今天,我们是小小粉刷匠,我们去刷房子喽!(带领幼儿听音乐进活动室)二欣赏各种颜色的房子,增加幼儿作画的兴趣1. 你见过什么颜色的房子?2.幼儿欣赏各种颜色的房子。
这座房子有什么颜色?(红色、绿色)这是一座什么房子?(蘑菇房)这座房子的屋顶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墙面是什么颜色的?三.教师示范1.看了这么多漂亮的房子,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些房子。
幼儿趣味美术教学的有效方法

幼儿园趣味美术教学方案一、方案概述随着教育的发展,美术已经成为幼儿园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幼儿园趣味美术教学方案旨在通过有趣的活动与实践,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创造力、艺术表现力及团队协作精神,从而全方位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二、方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激发幼儿的艺术兴趣和创新思维。
2.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3.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表达能力。
4.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和精细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色彩与绘画组合采用有意义的色彩,让幼儿自主创意绘画,寓教于乐。
教学活动试以感性认识为主,逐步向理性认识过渡,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色彩概念。
2.素材再造以废旧材料为主要素材,帮助幼儿通过重新利用发挥自己的创意和创造力,从而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同时展现幼儿们的创意和想象力。
3.口袋剧场剧场不仅是让幼儿表演的场地,也是让幼儿学习的场所。
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和小品表演等形式,引导幼儿走向艺术的道路。
4.手工创造手工制作是幼儿美术教育中的重要形式之一,它强调的是幼儿的创意、想象和动手能力。
通过制作手把玩物,幼儿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的提升,同时也促进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三)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教师可以通过有趣的情景模拟,让幼儿走进不同的环境和场景,从而让幼儿感受到美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2.游戏教学法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教师可以通过有趣的美术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知识,达到“玩中学、学中玩”的目的。
3.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是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师可以让幼儿在小组内共同完成一项任务,从而促进幼儿彼此协作,共同提高。
(四)教学形式1.互动式教学教师要采取一种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参与,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2.自主式学习自主式学习是指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方法和时间,以培养幼儿的主动性、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2024年7-8岁《趣味素描》-美术课件

能力侧重:观察力 知识点 :形体与形状的联系 艺术形式:雕塑 、素描
“形状”指平面的形,限于二次元的形,亦即是具有长度和宽度,形状是由轮廓或界线所包围 形体”都具有长度与宽度,但是形态还具有深度,是三度空间的形体.
简单线条表达苹果的外形
有明暗关系立体体积感的苹果
它们是没有体积的是形体结构石膏,但是我们能看到它们的形体结构透视
冬是
天荷
开花
放,
选
择
在
夏
我们,还在路上……
单体几何石膏可以看出来光从哪边照过来?明暗和影子的形成组成了几何石膏的立体感
几何石膏静物的组合,它们有的在前面 、后面,有的立在上面。 几何石膏的体积感:明暗交界线 、投影 、亮部
几何石膏和衬布的结合,冷暖之间的对比。 构图:前后 遮挡
应用色粉 : 邻近色 、对比色
同类色的渐变和它们换一件有颜色有体积的衣服吧
参考色粉下的景物,同样可以表达的很好看
天每
开个
放孩
;子
有的
的花
孩期
子不
是一
菊样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秋是
天牡
开丹
放花
;,
而选
有择
的在
孩春
➢ He who falls today may rise tomorrow.
子天
是开
梅放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趣味文字美术教案

趣味文字美术教案趣味文字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字美术的概念和形式。
2.培养学生的文字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3.提高学生对文字美术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文字艺术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2.培养学生文字表现和创造能力。
三、教学准备:1.多种文字素材:中文、英文、数字等。
2.绘画工具:彩色铅笔、水彩画颜料、画笔等。
3.美术作品示范:文字漫画、文字拼贴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墙上贴满的各种文字美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讲解通过讲解文字美术的概念和形式,介绍文字美术作品的来源和分类,并通过多种作品示例,展示文字美术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3.实践3.1 练习基本笔画让学生先进行一些基本的笔画练习,如直线、曲线、弧线等,培养他们的笔触感和线条掌控能力。
3.2 创作文字造型要求学生使用所学的基本笔画,创作一些文字造型作品,如花、鸟、树等,激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3.3 文字拼贴给学生提供一些文字素材,让他们按自己的创意进行拼贴,创作出各种有趣的文字拼贴作品。
3.4 文字漫画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或情节,用文字和插图的形式,创作出一个小型的文字漫画。
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做出自己独特的作品。
4.展示和评价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相互学习和交流。
五、教学延伸:1.参观美术馆或画廊,观赏文字美术的经典作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2.组织学生参加文字美术比赛,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和竞争意识。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鼓励他们在创作中展示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同时,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和发现文字美术的乐趣和价值。
最后,要及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促进他们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
趣味美术速写教案设计

趣味美术速写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 能够了解速写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能够通过速写作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3. 能够培养观察力和表现力。
二、教学重点。
1. 速写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观察对象的形态和结构。
3. 用线条和阴影表现对象的形象。
三、教学难点。
1. 如何捕捉对象的形态和结构。
2. 如何运用线条和阴影表现对象的形象。
四、教学准备。
1. 速写工具,铅笔、素描纸、橡皮擦。
2. 观察对象,静物、风景、人物等。
3. 教学课件,速写技巧和范例。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通过展示一些速写作品,让学生了解速写的特点和表现形式,激发学生对速写的兴趣。
2. 讲解速写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介绍速写的定义、特点和常用的技巧,如构图、线条、阴影等。
讲解时可以结合速写范例进行说明,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速写的要点。
3. 示范练习。
教师现场进行速写练习的示范,让学生观察教师的绘画过程和技巧,同时引导学生在纸上进行简单的速写练习,如画静物、风景等。
4. 学生实践。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观察对象进行速写练习,可以是教室里的静物、校园里的风景或是同学的肖像等。
教师可以逐个指导学生,帮助他们掌握速写的基本技巧。
5. 展示和分享。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速写作品,分享绘画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同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速写的水平。
六、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速写的基本概念和技巧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培养了观察力和表现力。
同时,学生也通过实践练习提高了速写的水平,增强了对美术的兴趣和自信心。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速写的兴趣和热情。
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对象的形态和结构,培养他们的细致和耐心。
在实践环节,要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帮助他们克服绘画中的困难和问题。
趣味动漫美术教案

趣味动漫美术教案教案标题:趣味动漫美术教案教案目标:1. 培养学生对动漫美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3. 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观察力。
教学内容:1. 动漫美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动漫人物的构图和设计。
3. 动漫角色的表情和姿势。
4. 动漫背景的创作和运用。
教学步骤:第一课:动漫美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经典的动漫作品和角色,激发学生对动漫美术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动漫美术的定义和特点,如夸张的表情、夸张的动作、简化的线条等。
3. 实践:让学生尝试用简单的线条和形状画出一个简单的动漫人物。
第二课:动漫人物的构图和设计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动漫人物的构图和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角色的特点和风格。
2. 讲解:讲解动漫人物构图的基本原则,如比例、动态感、重心等。
3. 实践:让学生尝试设计一个自己的动漫人物,并注意构图和姿势的表达。
第三课:动漫角色的表情和姿势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动漫角色的不同表情和姿势,让学生了解角色的个性和情感表达。
2. 讲解:讲解动漫角色表情和姿势的基本原则,如眼睛、嘴巴、手势等。
3. 实践:让学生尝试画出不同表情和姿势的动漫角色,并注重细节的表达。
第四课:动漫背景的创作和运用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动漫背景的案例,让学生了解背景对于整体效果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动漫背景的基本原则,如透视、色彩运用等。
3. 实践:让学生尝试创作一个简单的动漫背景,并将之前所学的动漫人物放入其中。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2. 收集学生的作品,并对其进行评价和指导。
3.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完成一个动漫作品,并进行展示和评比。
教学资源:1. 经典动漫作品的图片和视频。
2. 动漫美术的教材和参考书籍。
3. 绘画工具和材料,如铅笔、彩色铅笔、绘画纸等。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与动漫美术社团或参加相关比赛,提高其动漫美术的技巧和水平。
三级上册美术《趣味动漫—会走的小人》

认一认
• 认一认:县官、和尚、士兵和厨师。 • 怎么判断他们的身份? • 方法:服饰、形象、动作、道具。
1、制作一个“会走的小人”只要画小人的哪 个部位?不要画哪个部位?为什么?
头
身 体
腿 设计方案:只要画小人的头和身体,不要画 脚,在腿部留出放手指的两个小孔,让两个手 指成为小人的脚。
考考你
2、“会走的小人”是怎样一步一步制作出来的?
1、画出人物的轮廓 2、给人物上色 3、挖孔 4、剪出人物的轮廓
大家一起来想办法:
怎样给小人的身子下边剪两个小孔?
剪小孔的时候可以先画个圆形, 对折圆形,沿半圆线剪下来就可以 了。
提示:剪小人的时候要注意,不能够剪 坏。剪刀要小心不要伤到自己和别人
挖孔太大
挖孔太小
小人大小和自己手 差不多大
拓展
作业要求: 用彩色笔画一个有趣的纸人,剪
下来套在指上,和同学们合作表演一 个小故事。
谢
谢 大 9、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21.7.2421.7.24Saturday, July24,2021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02:07:1702:07:1702:077/24/2021 2:07:17 AM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1.7.2402:07:1702:07Jul-2124-Jul- 21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02:07:1702:07:1702:07Saturday, July 24, 2021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1.7.2421.7.2402:07:1702:07:17J ul y 24, 2021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1年7月24日 星期六 上午2时7分17秒02:07:1721.7.24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1年7月 上午2时7分21.7.2402:07Jul y 24, 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年7月24日 星期六 2时7分 17秒02:07:1724 July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上 午2时7分17秒 上午2时 7分02:07:1721.7.24
趣味动漫美术教案湘

趣味动漫美术教案湘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趣味动漫美术》教材的第3章“动漫人物的表情与动态”。
具体内容包括动漫人物表情的绘制技巧,如喜、怒、哀、乐等基本表情的刻画,以及不同动态下人物造型的表现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动漫人物表情的绘制技巧,能够准确地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漫人物动态的能力,提高造型表现力。
3. 激发学生对动漫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动漫人物表情与动态的协调表现。
教学重点:动漫人物表情的绘制技巧及动态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画板、示范画纸等。
学具:画纸、铅笔、橡皮、彩色笔、勾线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趣味动漫人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其中的表情与动态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动漫人物表情的绘制技巧,如喜、怒、哀、乐等基本表情的刻画方法,并结合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态表现技巧。
3. 示范:现场示范绘制一个动漫人物,边示范边讲解,强调表情与动态的协调表现。
4.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创作一个动漫人物,要求表情与动态丰富、协调。
六、板书设计1. 趣味动漫美术——动漫人物的表情与动态2. 内容:(1)动漫人物表情绘制技巧喜、怒、哀、乐等基本表情(2)动漫人物动态表现方法人物动作与表情的协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快乐的一天”为主题,创作一个动漫人物,表现出快乐的氛围。
2. 答案要求:表情生动、动态自然,色彩搭配合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多观察、多练习,提高动漫人物的表情与动态表现能力。
可以布置一些拓展练习,如绘制不同职业的动漫人物,表现他们工作时的动态与表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动漫人物表情绘制技巧的重点与难点解析1. 重点:喜、怒、哀、乐等基本表情的刻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趣味美术教育与幼儿创造力培养的研究趣味美术教育是教育者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有趣味的美术教育活动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形式。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这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条必由之路。
"江泽民同志也明确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要有创造性人才,而创造性人才需通过教育来培养,"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一项奠基工程,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关键期。
教育者需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形式来对幼儿进行创造教育。
趣味美术教育就是一种开发幼儿创造潜能极好的形式。
它有利于幼儿智力素质、审美素质的发展,有利于幼儿对美术兴趣的提高,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一、理论基础趣味美术教育与幼儿创造力培养研究以现代脑科学研究成果作为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科学理论依据;以创造力结构理论为导向;以现代创造方法为手段,以艾斯纳的美术教育批评(欣赏)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趣味美术教育内容,通过趣味美术欣赏、趣味绘画、趣味手工教育三种形式,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一)现代脑科学研究显示良好的美术教育有利于幼儿左右脑功能协同发展,促进其空间视知觉能力的提高美国医学生理学家罗杰尔·斯佩里博士指出:大脑左半球(左脑) 控制人体的右侧器官,主要司语言、计算、逻辑思维、辐合思维、分析思维,主管人的说话、阅读书写、计算、排列、分类、言语回忆和时间感觉等,是理性的脑;大脑的右半球(右脑)控制着人体左侧器官,主要司形象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主管人的视知觉、复杂知觉、模型再认、形象记忆、认识空间关系、识别几何图形、想象、理解、隐喻、发现隐蔽关系、模仿、音乐、节奏、情感等,是创造的脑。
若人的大脑左、右两半球合理利用并和谐发展,则可使人聪明起来。
斯佩里博士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人的右手运动能促进左脑发展,左手运动能促进右脑的发育,而且手的运动越复杂,越高级,就使大脑的发育越充分,越完美。
趣味美术教育主要让幼儿画画和手工,幼儿需要双手参与,这完全有利于促进左右脑发育,而且绘画和手工可以训练视知觉、空间知觉,幼儿左右脑功能得到开发。
通过趣味美术教育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有助于幼儿的左右脑的发育,有助于幼儿左右脑功能协同发展。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指出:人脑发育成熟是从0-17岁,0-4岁大脑发育完成了5 0%,4-8岁完成了80%。
学生如果在大脑发育时不进行教育的话,长大后在进行教育不如早期教育的效果好。
印度狼孩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蒙台梭利说:"人脑在其发展的历程中,并不是一条平衡的直线,相反,在不同的时间阶段,脑的发展有着很不相同的过程,于此相应的人的智能,也表现出与不同的时间阶段相关联的发展模式,关键期乃是这种模式的反映。
"幼儿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不同的刺激,有着不同的敏感性,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各种认知机能的发展速度很不相同,认知机能发展的这种对时间的依存性,是关键期的生理学基础。
例如脑科学研究证明:幼儿空间知觉的关键期在2岁左右,形状知觉关键期是2-5岁;颜色视觉的关键期是4-5岁这个时间等。
总之,在学前阶段,早期开发幼儿大脑,早期培养幼儿创造力,早期训练幼儿空间、视知觉(美术),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二)创造力结构理论对如何认识、评价幼儿美术创造性表现揭示了一般规律所谓创造力就是根据一定目的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个性品质。
它“犹如智力有外显内隐之分,创造力也有内隐和外显两种形态。
”即创造力的静态结构和动态结构。
创造力静态结构主要指个体内在的创造性表现。
吉尔福特等人的研究表明,个体创造力特征是: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再定义性和洞察性。
创造性个体人格特征是:(1)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不肯雷同;(2)有旺盛的求知欲;(3)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运动的机理有深究的动机;(4)知识面广,善于观察;(5)工作中讲求条理性、准备性与严格性;(6)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直觉、喜好抽象思维,对智力活动与游戏有广泛兴趣;(7)富有幽默感,表现出卓越的文艺天赋;(8)意志品质出众,能排除外界干扰,长时间地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之中。
还有斯腾伯格的“创造力三维模型理论”。
即创造力由智力维度、智力方式维度和人格维度三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三种维度组成。
由于这三种维度相互结合的程度、成分、方面以及各维度所起的作用等都有所区别,从而体现出创造力的复杂多样性。
创造力静态结构理论对研究、认识、评价幼儿个体通过美术创作表现是否有创造性,幼儿个体美术创造力特征及幼儿个体美术创造力与智力、智力方式、人格特征的关系等问题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创造力动态结构是指个体外在的创造性的表现。
该理论认为个体的问题解决一般过程表现为:获取外界信息,经编码后转化为主体信息系统的一部分贮存起来,然后激活和加工整个主体信息系统的有关部分来指导行为,从而解决问题。
创造力动态结构理论为通过趣味美术欣赏教育,为幼儿增加图像的信息量,培养幼儿图像信息贮存(记忆)、激活和加工(图形组合、变形)等能力,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艾斯纳美术教育批评理论为研究通过趣味美术欣赏教育促进幼儿美术创造力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艾斯纳是美国著名的美术教育家,非常重视观察、感知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
他说:"创造行为不是凭空而来的,它要受到生活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的影响。
假如这一过程没有直观世界的滋润,它就无法成为个人进行创造性工作时可以借鉴的资料……也是在这种意义上,以观察取代单纯的测览成为一种成就,而不仅仅是一项任务。
观察就是通过经验来获得视觉的意义。
"这段话明确指出了个体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创造力首先要观察、感知自然或艺术作品的形象,只有积累丰富的感知经验,才能创造出新颖独特的视觉艺术作品。
而"审美的观察是要通过学习才能做到的。
怎样使学生获得观察、感知能力呢?艾斯纳从经验范围、形体范围、象征范围、主题范围、材料范围、关联范围六个方面论述了培养学生审美观察、感知、欣赏能力的内容。
他强调欣赏艺术作品时要重视评论领域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从审美角度和表现方面观察物体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准确地描述构成直观形的质的能力。
"通过趣味美术教育培养幼儿的创造力,研究借鉴艾斯纳美术教育批评理论,重视幼儿趣味美术欣赏教育对幼儿审美创造力形成的影响、作用,制定出"以趣味美术欣赏教学为主线,以趣味绘画教育、趣味手工教育为内容"的课程设计模式,每周进行两节趣味美术活动,一节是美术欣赏活动,一节是与欣赏内容有关的绘画或手工活动,增加幼儿审美感知、观察、欣赏的内容,使幼儿积累大量创造的审美形象的表象,并在趣味绘画教育和趣味手工教育活动中充分的创造表现出来,从而达到培养幼儿视觉艺术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目的。
二、教育目标欧美美术教育有两大流派,即"工具论"和"本质论"。
"工具论强调美术教育的教育价值,通过美术创作促进儿童健全发展,重视创作过程。
忽视创作效果。
""本质论强调以科目为中心。
主张以严谨的美术课,实现美术的自身价值"。
我们认为通过趣味美术教育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既要重视幼儿在趣味美术教育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又要看重最终他通过趣味美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创造能力。
(一)总目标l.通过趣味美术教育,提高幼儿的智力素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2.通过趣味美术教育,使幼儿对美术产生兴趣,逐步形成幼儿的美术创造个性。
3.通过趣味美术欣赏教育,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社会生活、艺术作品中的美,使幼儿头脑中留有丰富的美的事物的表象,幼儿审美素质得到发展;通过趣味绘画、手工教育,提高幼儿的美术基本技能,并使印在幼儿头脑中的美的表象被激活,运用掌握的美术技能和工具材料,想象、创作出新颖、独特有创意的优秀的幼儿美术作品。
(二)分目标1.小班(1)通过趣味美术教育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
(2)发展幼儿小手的灵活性,左右手操作能力得到提高,促进幼儿左右脑的发育。
(3)教会幼儿简单的绘画技能,在趣味绘画中逐步提高造型能力。
2.中班(1)增加趣味绘画、趣味手工、趣味美术欣赏等教育内容,激发幼儿对趣味美术的兴趣。
(2)运用有趣的美术教学手段,强化幼儿美术技能训练,进一步提高幼儿动手能力及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开展初步的趣味美术欣赏教育活动。
培养幼儿对美的观察力、理解力、感知力、鉴别力,加深对美的形式认识,积累大量关于美的形象的经验。
3.大班(1)让幼儿系统的学习趣味美术的各种表现形式和内容。
培养幼儿熟练地运用趣味绘画形式进行艺术创作活动。
(2)提高幼儿运用色彩的能力和形体概括、组合、变形的能力。
(3)通过趣味手工教学活动,迸一步训练幼儿手工制作的表现能力。
(4)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对幼儿开展趣味美术欣赏教育活动,培养幼儿欣赏、评价美的能力。
三、教育内容幼儿趣味美术教育包括幼儿趣味绘画教育、趣味手工教育、趣味美术欣赏教育三部分内容。
(一)幼儿趣味绘画教育幼儿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材料及表现技法,绘制的作品能激发幼儿绘画兴趣。
其内容主要有:折纸添画、棉签画、印章画、指点画、吹画、蜡笔水彩画、版画、水墨画、水粉画等。
(二)幼儿趣味手工教育幼儿运用不同的手工工具、材料,制作出平面或立体的具有新颖、独特效果的手工作品,能提高幼儿手工技能。
内容有:趣味纸工、趣味泥工、趣味玩具制作等。
(三)幼儿趣味美术欣赏教育幼儿通过欣赏大自然、社会生活、趣味美术作品中美的形象,从而提高美的观察力、感受力、初步的评价美术作品能力。
其内容有绘画作品欣赏和工艺美术欣赏。
四、教育方法幼儿趣味美术创造教育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种。
(一)重组法所谓重组法就是重新组合的方法。
在美术创作中。
让幼儿把一幅美术作品的形、色、结构等要素分散切割,再组合成一幅新的作品。
l.绘画重组。
(1)构图重组:把一幅美术作品背景等要素分割、移动后,重新组合成一幅景物形象一样而构图形式不同的美术作品。
(2)色彩重组:用一幅有形有色的画,把色去掉,只留其形,让幼儿变换色彩,帮助幼儿理解色彩基调。
(3)造型重组:把原形变形,或拉长,或压扁,或突出某一感兴趣的部位特征。
2.手工制作重组。
把玩具各部分元素进行分割、拆散,根据某一主题要求,重新组合、拼接、加工,制成一种具有新的造型特点、结构的玩具。
(二)比较模拟启发法直接比较模拟启发法就是以一幅美术作品、摄影作品或美的事物为原形,幼儿按照设计的主题内容与原形联系,进行比较、模仿,套用原作品的结构要素,创作出效果新奇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