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参考文献

合集下载

传播学英文文献

传播学英文文献

传播学英文文献以下是几篇关于传播学的英文文献:1. McQuail, D. (2010). 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SAGE Publications Ltd.这本书是传播学领域的经典著作之一,全面介绍了传播学的理论框架和概念,包括传播过程、效果、媒介内容和媒介组织等方面。

2. Katz, E., & Lazarsfeld, P. F. (1955). Personal Influence: the Part Played by People in the Flow of Mass Communications. Transaction Publishers.这篇论文是传播学领域的重要研究之一,探讨了个人影响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揭示了个人和媒介在信息传播中的相互关系。

3. McCombs, M., & Shaw, D. L. (1972). The Agenda-Setting Function of Mass Media.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36(2), 176-187. 这篇文章提出了传播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议程设置,即媒体在决定公众关注度方面起到的重要影响作用。

这个概念在传播学研究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4.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这本书介绍了阿尔伯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探讨了个体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和结果来学习和模仿的过程,对传播学研究中的模仿和学习行为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5. Noelle-Neumann, E. (1974). The Spiral of Silence: A Theory of Public Opinio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4(2), 43-51.这篇论文提出了沉默螺旋理论,认为个人在观察到社会舆论倾向之后会更加倾向于选择支持主流观点,从而导致非主流观点的沉默。

传播学概论整理范文

传播学概论整理范文

传播学概论整理范文传播学概论是研究人类传播行为以及相关理论的学科,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涉及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在现代社会中,传播行为无处不在,传播学概论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传播学概论研究的内容包括:传播过程、传播媒介、传播效果等。

传播过程是指信息从发送者到接收者的传递过程,其中包括信息编码、传输、接收和解码等环节。

传播媒介则是传递信息的工具,包括口头传播、书面传播、广播传媒和网络传媒等。

传播效果则是指传播行为对受众产生的影响,可以是认知效果、态度效果或行为效果等。

首先是传播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传播学概论研究传播的基本概念,如信息、媒介、受众等,以及相关的理论和模型,如传播流程模型、双向传播模型等。

这些基本概念和理论为我们理解和分析传播行为提供了框架和思路。

其次是传播媒介和传播技术。

传播学概论研究传播媒介的类型、特点和使用方式,如报纸、电视、网络等,以及相关的传播技术,如摄影、音像、编程等。

传播媒介和传播技术的发展对传播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这些新技术的应用。

再次是传播效果和传播评估。

传播学概论研究传播行为对受众的影响,如信息认知、态度改变和行为转化等。

同时,也研究如何评估传播效果,确定传播目标是否达成,以及对传播策略进行调整和改进。

最后是传播伦理和传播政策。

传播学概论研究传播活动中的伦理问题,如隐私保护、信息真实性、价值取向等。

同时,也研究传播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如公共广告、传媒监管等。

伦理和政策的考量对传播行为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作用。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外,传播学概论还涉及到媒介与社会、文化与传播等重要问题。

媒介与社会研究媒介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新闻媒介对公众观点的塑造、广告媒介对消费行为的影响等。

文化与传播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传播行为和传播效果,如跨文化传播、文化冲突等。

总之,传播学概论是一门系统研究传播行为和传播效果的学科,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的理论和方法。

传播学概论论文

传播学概论论文

传播学概论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传播学概论的综合分析,探讨了传播学的定义、发展历程以及核心理论。

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如何传递信息和意义的学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文首先介绍了传播学的定义,然后回顾了传播学的发展历程,描述了传播学的起源以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方向。

接着,本文重点阐述了传播学的核心理论,包括传播过程理论、媒介效果理论以及公共关系理论。

最后,本文总结了传播学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1. 介绍传播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如何传递信息和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传播学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帮助我们理解不同传播媒介的影响,以及人们如何利用传播来塑造自己的形象和传递信息。

本文将围绕传播学的定义、发展历程以及核心理论展开讨论。

2. 传播学的定义传播学的定义是一个复杂而广泛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解释。

简单来说,传播学是研究信息传播和意义传递的学科。

它涉及到传播媒介、传播过程、传播效果以及与传播相关的各个方面。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广泛,包括口头交流、书面传播、媒体传播等。

3. 传播学的发展历程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具有较长的历史。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通过口头交流来传递信息和意义。

随着文字的出现,书面传播成为主要形式,人们开始通过书籍和文献来传播知识。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报、电话、电视等新的传播媒介相继出现,传播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当前,互联网的兴起使得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

4. 传播学的核心理论4.1 传播过程理论传播过程理论是传播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它研究传播过程中信息是如何传递和接收的。

该理论包括了传播源、媒介、受众以及传播效果等要素。

传播过程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信息的流动和影响力的产生。

4.2 媒介效果理论媒介效果理论是传播学的另一个核心理论。

它研究了媒介对人们行为和态度的影响。

通过研究媒介效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媒介对社会的影响力,以及人们对不同媒介的反应。

传播学概论书籍

传播学概论书籍

传播学概论书籍1. W. James Potter(2014),《传播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Theory)。

2.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909),《性学三论》(Three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Sexuality)。

3. 罗兰·巴特(1977),《传媒的符号学》(The Semiotic Challenge)。

4. 弗朗茨·法能(1970),《媒介理论》(Theorie der Medien)。

5. 斯图亚特·霍尔(1973),《传媒理论:一种政治经济学分析》(Theories of Communication: A Short Introduction)。

6. 宾汉姆·阿布拉姆森(1986),《观众的活动:对传播的理解的文化研究方法》(Audience Activity and the Communication Process: A Cultural Studies Analysis), 。

7. 约瑟夫·S·塞利格曼(1992),《媒介和社会》(Media and Society: Basic and Applied Research)。

8. 杰克·费尔南迪斯(1996),《传媒与现代社会》(Media and Modern Society: A Study in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Change)。

9. 杰弗里·凯许曼(2001),《传播研究方法》(Quantitativ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ethods)。

10. 大卫·赫尔德(2004),《传媒与全球化》(Media and Globalization: Why the State Matters)。

这只是一小部分传播学概论方面的经典著作,传播学领域有许多其他重要的著作值得一读。

传播学主要教材和参考教材

传播学主要教材和参考教材

传播学主要教材和参考教材
传播学是一门涉及广泛领域的学科,因此其教材和参考教材也有多种选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传播学教材和参考教材:
1.《传播学概论》:作者为施拉姆·波特,陈亮等译,新华出版
社。

该书是传播学学科奠基人施拉姆的主要著作,扼要论述了各个传播要素及传播的社会效果。

2.《大众传播模式论》:作者为丹尼斯·麦奎尔、温德尔,祝建
华、武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该书为美国大学大众传播学经典教材,反映了大众传播学理论的模式化阶段的研究探索。

3.《大众传播学诸论》:作者为德弗勒、鲍尔·洛基奇,新华出
版社。

该书为20世纪70年代较为系统的美国大众传播学专业教材,较全面地反映了学科水平。

4.《人类传播史》:作者为施拉姆,台湾远流出版公司。

该书从
传播学的观念出发叙述的人类文明史,也可以被看作传播技术演进与文明社会构成的互动的简史。

5.《21世纪传播学系列教材·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作
者为刘海龙。

该书内容主要分四个板块,包括传播的观念、大众传播研究的历史、大众传播理论的范式与研究方法、客观经验主义的研究范式以及批判理论等。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教材和参考教材可供选择,建议根据个人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材和参考教材。

传播学概论第一章 传播与传播学

传播学概论第一章 传播与传播学

▪ 祝建华教授提出来一个描述、解释和预测受众为何 使用新媒体技术的新理论概念“新媒体权衡寻求” (Weight and calculated for New Media,简称 WCN)。这个理论观点认为:“当且仅当受众发觉 其生活中某一重要需求已经无法被传统媒体满足、 并且认为新媒体能够满足该需求时,他们才会采纳 并持续使用这一新媒体。”可见,使用新媒体是一 个创新与扩展的过程,一般而言,只有当传统媒体 已无法满足需求了,对新媒体的接近才开始。

▲共享说:“传播就是变独有为共有的过
程。”——古罗马时期的政论家西塞罗(Ciceron)把
communication定义为把握一件事情或者是与别人
建立一种关系。
▲共享说:“传播就是变独有为共有的过程。”——古罗马时 期的政论家西塞罗(Ciceron)把communication定义为把握一 件事情或者是与别人建立一种关系。
▪ 20世纪40年代末,世界电视事业的发展进入了彩色 电视广播的新阶段。
▪ 1962年,开始运用通讯卫星越洋转播电视节目。 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号宇宙飞船登上月球, 进行实况转播,当时47个国家约7.23亿观众收看到 了这些图像。虽然地球与月球遥遥相隔38万多公里, 但现代电子传播通讯技术的运用使声像传递仅需1.3 秒钟时间。
晚上9点33分,出现了原始语言(10万年前) 晚上11点,出现了正式语言(4万年前) 晚上11点53分,出现了文字(3500年前) 午夜前46秒,古登堡发明了近代印刷术(1450年) 午夜前5秒,电视首次公开展出(1926年) 午夜前3秒,电子计算机、晶体管、人造卫星问世
(分别为1946、1947、1957年) ▪ 因此,施拉姆说:“这一天的前23个小时,在人类

关于传播学的国外文献

关于传播学的国外文献

关于传播学的国外文献以下是关于传播学的一些国外文献的例子:1. McQuail, D. (2010).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Sage Publications.(《大众传播理论》)2. Hall, S. (1980). Encoding/decoding. In S. Hall, D. Hobson, A. Lowe, & P. Willis (Eds.), Culture, media, language: Working papers in cultural studies, 1972-79 (pp. 128-138). Hutchinson.(《编码/解码》)3. Gitlin, T. (1980). 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 Mass media in the making and unmaking of the New Lef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全世界都在看:大众媒体对新左派的塑造和解体》)4. McCombs, M., & Shaw, D. L. (1972). The agenda-setting function of mass media.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36(2), 176-187.(《大众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5. Jenkins, H. (2006). Convergence culture: Where old and new media collide.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融合文化:新旧媒体的碰撞》)6. Couldry, N. (2012). Media, society, world: Social theory and digital media practice. Polity.(《媒体、社会、世界:社会理论与数字媒体实践》)7. Habermas, J. (1989).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 MIT Press.(《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对资产阶级社会范畴的探究》)8. Meyrowitz, J. (1985). No sense of place: The impact of electronic media on social behavio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无处感:电子媒体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这些文献代表了传播学领域的经典和重要研究,涵盖了传播理论、媒体影响、社会媒体等方面的内容。

传播学主文献索引

传播学主文献索引

传播学专业文献索引著作:1.Pamela J. Shoemaker and Stephen D. Reese:Mediating the Message: Theories of Influenceson Mass Media Content. White Plains, N.Y. : Longman, 1996.2.文森特·普赖斯:《传播概念·Public Opinion》(中英文对照),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3.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林文刚编:《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陈力丹:《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陈卫星:《传播的观念》,人民出版社,2004。

7.萨默瓦、波特:《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8.斯图尔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商务印书馆,2003。

9.文森特·莫斯可:《传播政治经济学》,华夏出版社,2000.10.盖伊·塔奇曼:《做新闻》,华夏出版社,2008.论文●传播研究的历史与身份1.Berelson, Bernard and Schramm, Wilbur (1959). The State of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ndComment. 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V ol. 23, No. 1. , pp.1-92.Pooley, Jeff (2008).“The New History of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In The History ofMedia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Contested Memories, 43-69. New York: Peter Lang.zasfeld, Paul F. and Merton, Robert K. (1948). Mass Communication, Popular Taste andOrganized Social Action, in Lyman Bryson ed. The Communication of Ideas. New York: The Institute for Religious and Social Studies.zarsfeld, Paul F. (1941). Remarks on administrative and critical communications research,Studies in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5.Gitlin, Todd (1978). Media Sociology: The Dominant Paradigm. Theory and Society, Vol. 6,No. 2, pp. 205-2536.Donsbach, Wolfgang (2006). “The Identity of Communication Research.”Journal ofCommunication, V ol. 56, Issue 3, pp.437-448.●传播研究与新闻研究7.Weaver, David H. & McCombs, Maxwell E (1980). “Journalism and Social Science: A NewRelationship?” Public Opinion Q uarterly, 44, pp. 477-494.8.Rogers, Everett M.(2000) “Reflections of news event diffusion research.” Journalism and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V ol.77, Iss.3 , pp. 561-577.9.Breed, Warren (1955). Social Control in the Newsroom: A Functional Analysis. Social Forces,V ol. 33, No.4, 326-335.10.Tuchman, Gaye (1972).Objectivity as Strategic Ritual: An Examination of Newsmen'sNotions of Objectivit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 ol. 77, No. 4, pp. 660-67911.迈克尔·舒德森:《新闻生产社会学》,载《大众媒介与社会》,华夏出版社,2006. 第164-187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播学概论参考文献
1、《传播学(修订版)》,邵培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2、《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3、《传播学研究方法》, 陈燕等.科学出版社,2002年
4、《传播学原理》,张国良.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
5、《传播学总论》, 胡正荣.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
6、《大众传播学总论》, 张隆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7、《传播学通论》, 戴元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
8、《人类传播理论》,约翰·斯坦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9、《大众传播概论》, 斯坦利·J·巴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10、《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美]赛弗林•坦卡德等,华夏出版社,2000年
11、《人类传播理论》(第7版),[美] 斯蒂芬•李特约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12、《传播理论》,[美]斯蒂文•小约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13、《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美〕洛厄里、德弗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4、《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美]埃弗里特•罗杰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15、《传播学概论》[美]施拉姆、波特,新华出版社1984年
16、《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和未来》,〔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17、《大众传播模式论》,[英]麦奎尔、温德尔,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
18、《二十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张国良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19、《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美〕费斯克等新华出版社,2004年
20、《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编新华出版社,2004年
21、《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常昌富、李依倩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22、《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论》,陈力丹,开明出版社,2002年再版
23、《传播的观念》,陈卫星,人民出版社,2004年
24、《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李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25、《公众舆论》,[美]李普曼,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26、《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李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27、《公众舆论》,[美]李普曼,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28、《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美]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中国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
29、《传播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美]罗杰.菲德勒,华夏出版社,2000年
30、《理解媒介》,[加]麦克卢汉,商务印书馆,2000年
31、《媒体等同》,[美]巴伦•李维斯、克利夫•纳斯,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32、《文化帝国主义》,[英]汤林森,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33、《理解通俗文化》,[美]约翰•费斯克,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34、《通俗文化理论导论》,[美]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商务印书馆,2001年
35、《认识媒介文化》,[英]尼克•斯蒂文森,商务印书馆,2001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