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月考试卷
八年级物理月考试题(沪粤版)

八年级物理月考试题(沪粤版)一、单选题(共30 分)1. 关于如图所示的工具,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图1食品夹子是一个省力杠杆B.图2托盘天平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来工作C.图3羊角锤是一个省距离的杠杆D.图4汽车的方向盘是轮轴,能够省力的同时也能省距离2. 下列四项体育运动中,没有利用到惯性的是()A.拔河B.推铅球C.跳远D.打乒乓球3. 一本书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属于平衡力的是()A.桌子所受重力和书本对桌面的压力B.桌子所受重力和桌面对书本的支持力C.书本所受重力和书本对桌面的压力D.书本所受重力和桌面对书本的支持力4. 关于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压力都是由于物体的重力产生的B.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C.竖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D.压力的方向一定垂直于物体间接触表面5. 如图所示的各个实例,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压路机的碾子很重B.滑雪板的面积较大C.图钉帽的面积较大D.书包带做的较宽6. 自制的水气压计,把它由山顶移至山脚,玻璃管中的水柱的高度变化情况是(假设瓶口密闭不漏气,移动过程中整个瓶子没有与外界发生热传递)()A.降低B.升高C.先降低后升高D.先升高后降低7. 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A.当t=2s时,物体保持静止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4NC.拉力F与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8. 一端蒙橡皮膜,一端开口的玻璃筒,插入水中,如图所示,橡皮膜浸入深度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橡皮膜将()A.保持不变B.逐渐向上凸出C.逐渐向下凸出D.先向上凸出,再向下凸出9. 如图所示,物体甲重25N,物体乙重10N,甲、乙均静止,不计测力计自重,则物体甲对地面的压力和测力计示数分别为()A.25N 15NB.15N 10NC.15N 15ND.10N 25N10.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C.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D.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二、填空题(共27 分)11. 如图所示,将一小球由A点释放,沿光滑的弧形轨道运动到B点时,若此时小球所受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则小球将沿着图中的_________轨迹运动。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属于机械能的形态?A. 动能B. 势能C. 热能D. 声能答案:C2. 在平视镜中看到的图像是A. 竖直放大的B. 横向放大的C. 跟实物一样大小D. 左右颠倒的答案:D3. 热传递方式包括下列哪几种?A. 对流、传导、辐射B. 浸渍、传导、蒸发C. 对流、冲洗、辐射D. 反射、传导、导热答案:A4. 以下哪种材料是好的导热体?A. 水B. 棉花C. 金属D. 木材答案:C5. 音速取决于哪些因素?A. 声源的频率B. 声源的振幅C. 介质的密度D. 介质的温度答案:D二、填空题1. 加热过程中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分子动能相应地(增大/减小)。
答案:增大2. 机械能守恒是指在一个(封闭/开放)系统中,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答案:封闭3. 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了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耳朵)。
答案:眼睛4. 长途传输电话采用的是(声纳/光纤)通信原理。
答案:光纤5. 人耳可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200)Hz到(20/200)kHz。
答案:20;20三、解答题1. 请解释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原理。
答案: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原理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机械能可以相互转化,但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当有物体沿着垂直方向上升或下降时,它的势能和动能会相互转化。
当物体向上升时,势能增加,动能减小;当物体向下降时,势能减小,动能增加。
总机械能等于势能和动能的和。
2. 请简要说明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过程。
答案: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过程可以分为振动源、空气振动和声波传播三个过程。
首先,声源振动产生声波,使空气分子发生振动。
振动的空气分子会传递给周围的空气分子,形成一个机械波,即声波。
最后,声波通过空气中的分子碰撞传播,最终到达听者的耳朵,使听者感受到声音。
四、实验题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固体导热性质与材料的导热性质有关。
提示:准备两个不同材料的棒状固体,一端加热,另一端测温,记录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八年级物理月考试卷

八年级物理月考试卷一、填空题:(共26分)1.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 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 现象.观察圆形鱼缸中的鱼,看起来比真实的鱼要大,这是因为圆形的鱼缸相当于一个 ,看到的是鱼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2. 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其中有许多语句蕴含了物理知识。
请在下表中填写所列语句涉及到的物理知识。
3.如图所示,平面镜M 和铅笔P 都竖直在桌面上。
若平面镜沿箭头方向转60°,那么铅笔在镜中的像转过的角度是___________。
4.一束光线与水平放置平面镜成40°角,这束光线的反射角为________,入射光线不变,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增大10°,这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__。
5.一束光从空气射向透明物质,发生反射与折射,若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间的夹角是160°,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间的夹角是110°,则入射角的大小是 ,折射角的大小是 。
6.小刚家有一焦距为50mm 的照相机,他为了研究凸透镜规律做了如下实验:(1)取下镜头,让阳光正对镜头,观察镜头对太阳光的作用,因镜头是一个__________,所以它对太阳光有__________作用.(2)用镜头当作放大镜使用,来观察地上的蚂蚁,镜头距蚂蚁的距离__________50mm 时,能看到蚂蚁正立、放大的_________像.(3)把镜头还原装回相机,小刚在拍一颗桃树的像时,桃树在底片上成的像是倒立、__________的实像.(4)拍完桃树的像后,小刚想拍一朵较大的桃花的像,则小刚应_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桃花,并将镜头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底片,即把镜头__________(选填“伸出去”或“缩回来”).(5)小刚想近距离拍摄一张桃花上小蜜蜂的照片时,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 _______.7.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条件”的实验中,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所在的范围是 。
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2.以下温度最接近25℃的是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B.靖江盛夏中午的室外温度C.人的正常体温D.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准确的是C.“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频率越大音调越高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4.为了减少教室周围环境的噪声对上课学生的干扰,在下列措施中,有效、合理和可行的是A.老师讲话的声音大一些 B.学校为每个学生免费佩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C.在教室的周围植树或建隔声板 D.在教室里多安装噪声监测装置5.在很多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
这样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6.对下列所描述的物理现象解释准确的是A.飘渺的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B.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C.打开冰箱门时,常会看见门前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D.夏天喝饮料,常在杯中加入冰块,—会儿冰块变小,这是蒸发现象7.在百米赛跑中,终点计时员必须在看到发令枪冒白烟就开始计时,不能等听到枪声才计时,这是因为A.看枪冒烟计时比较方便 B.怕离起跑点较远,声音嘈杂听不清枪声C.听枪声才计时不够准确,使成绩偏高 D.听枪声才计时不够准确,使成绩偏低8.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医生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断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的?()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调C.声音的音色 D.声音是否悦耳动听9.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水准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10.将新鲜的豆腐放入冰箱里冷冻,第二天取出,解冻后切开,发现里面存有很多小孔,在小孔形成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液化和汽化 B.凝固和熔化 C.凝固和汽化D.凝华和熔化11.在0℃的温度下,把-5℃的冰放入0℃的水中,则 ( )A.水凝成冰,可能所有的水都会结为冰 B.冰化成水,且水的温度始终为0℃ C.如果放入得冰多,水就凝固,如果水多,冰就化 D.冰、水的多少都不变12.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相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2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13.医用的B超机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但人耳听不到它的声音,这是因为()A.声音的响度太大 B.声音的音调太低C.声音的频率低于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D.声音的频率太高,人不能觉察到14.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3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
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产生的原因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1.B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D.响度大比响度小的声音传播速度大2.A3.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
演奏前,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在调节弦发声时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3.B4.在使用小提琴前,乐师常旋动琴弦轴以调节琴弦的松紧,俗称“定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响度B.音调 C.音色 D.振幅4.B5.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明和小亮齐声说:“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声速不同5.C6.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A.关闭房间的门窗 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6.B7.如图1所示,是我市城区到龙洞堡机场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装的隔音墙,其目的是减小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旁居民的危害。
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在下列哪个途径中实现的()A.噪声的产生B.噪声的传播C.噪声的接收D.以上三种均是7.B8.下列措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A纺织工人使用防噪耳罩 B 中心城区汽车禁止鸣笛C 轻轨两旁安装隔音板D 主干道路面“刷黑”8.C9.我们生活在声音的广袤空间里,下面有关声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 A.游人听到山间潺潺的水声是水和岩石撞击产生的B.科学家利用声波的反射可以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C.村民能够根据音色辨别蝉唱虫吟D.医生利用人体发出的微弱噪声可以探测病灶9.B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道路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C.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0 Hz~2 000 Hz之间的声音D.声源的振幅相同,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响度也相同10.B11.关于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能在真空中传播B.住宅安装双层玻璃窗可以减小噪声对室内的影响C.“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响度增大D.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调11.B12. “五·一”节学校举行了盛大的红歌比赛。
八年级上册物理月考试卷

选择题: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的?
A. 路程
B. 时间
C. 速度(正确答案)
D. 加速度
一个物体在直线运动中,如果它的速度保持不变,那么这种运动称为?
A. 匀速直线运动(正确答案)
B. 变速直线运动
C. 曲线运动
D. 自由落体运动
下列哪个单位是用来衡量力的大小的?
A. 米
B. 秒
C. 牛顿(正确答案)
D. 千克
当你推一个箱子但没有推动时,箱子受到的推力与摩擦力之间的关系是?
A. 推力大于摩擦力
B. 推力小于摩擦力
C. 推力等于摩擦力(正确答案)
D. 无法确定
下列哪个现象可以用惯性来解释?
A. 汽车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正确答案)
B. 物体在水中会上浮
C. 磁铁能吸引铁钉
D. 水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A. 千米
B. 米(正确答案)
C. 分米
D. 厘米
下列哪个工具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
A. 刻度尺
B. 天平(正确答案)
C. 秒表
D. 量筒
当一个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它将保持什么状态?
A.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正确答案)
B. 加速运动
C. 减速运动
D. 曲线运动
下列哪个选项描述了力的作用效果?
A. 改变物体的形状(正确答案)
B. 改变物体的颜色
C. 改变物体的温度
D. 改变物体的体积。
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题(带答案)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中学用的课桌的宽度接近()A.0.5cm B.0.5dm C.0.5m D.0.5km2.今年“五·一”,学校组织同学们乘车去参观“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小平故居”时,看见公路两旁的树木向车后退去,由此可知他们所选的参照物是()A.他们乘坐的车 B.房屋 C.路面 D.路旁的电线杆3.如图所示,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决定音调的因素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4.青海省玉树县发生地震后,中国救援队第一时间到达灾区抗震救灾,被困在建筑屋废墟中的遇险者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就近的铁制管道,这种做法主要是利用铁管能够向外()A.传热 B.传声 C.通风 D.导电5.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管的另一端时,会听到两次敲击声,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听见的第一次声音是铁管传播的,第二声是回声B.所听见的第一次声音是空气传播的,第二声是回声C.所听见的第一次声音是铁管传播的,第二声是空气传播的D.所听见的第一次声音是空气传播的,第二声是铁管传播的6.一曲《梁祝》哀婉动听,用小提琴或钢琴演奏能呈现不同的特点,你能区分出是钢琴还是小提琴,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频率 B.振幅 C.音色 D.节奏7.甲乙两人并排站在匀速上行的自动扶梯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相对于乙是运动的 B.甲相对于乙是静止的C.甲相对楼层是静止的 D.甲相对上一级扶梯上站立的人是运动的8. 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
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9. 坐在教室里的同学,以下列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 )A.教室里的黑板B.教室地面上滚动的篮球C.教室外走过的同学D.教室外飞过的小鸟10.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A.声音越来越大B.声音越来越小C.声音大小保持不变D.音调越来越低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7小题,每空2分,共32分)11.一辆电动自行车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了30s,它通过的路程是 m。
2024-2025学年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多校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物理·人教版学情导航(一)考查范围:建议用时:45min姓名班级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要求,请选出并在选择题答题区中将该项涂黑)1.航天系统对精度要求极高,研磨师叶辉用20年的苦练研磨出了100nm 的“航天精度”,此精度是一根头发丝的七百分之一。
关于此“航天精度”,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 .1210100nm 10010m 110m --=⨯=⨯B .97100nm 10010m 110m --=⨯=⨯ C .64100nm 10010m 110m --=⨯=⨯D .3100nm 10010m 0.1m -=⨯=2.7月28日结束的巴黎奥运会射击男子10米气手枪决赛中,24岁的中国选手谢瑜后来居上,以240.9环的成绩为中国队拿到本届奥运会的第三枚金牌。
请你根据图片信息,估测气手枪长度最接近A .1cmB .10cmC .30cmD .1m3.小华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其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A .B .C .D .4.下列描述的内容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 .树叶变黄B .新文化运动C .夜晚星光闪烁D .珠穆朗玛峰海拔增长到8848.86m5.2024年4月25日,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 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如图所示,在火箭上升过程中,若观察到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A .太阳B .地球C .航天员D .卫星发射塔6.在学校运动会比赛上,小华在100m 短跑比赛中获得了13.1s 的成绩,同班的小亮在50m 短跑比赛中获得了7.9s 的成绩,两人平均速度较快的是A .小华B .小亮C .一样快D .无法比较7.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下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通过的路程与时间关系的图像是A .B .C .D .8.A 、B 两相距12km ,甲、乙两车同时从A 地出发,一段时间后到达B 地,它们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乙车做变速运动B .甲车运动的速度为10km /hC .6min 时,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长D .18min 后,乙车运动了12km二、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月考试卷一、填空题:(共26分)1.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现象.观察圆形鱼缸中的鱼,看起来比真实的鱼要大,这是因为圆形的鱼缸相当于一个,看到的是鱼的(选填"实像"或"虚像")序号语句物理知识示例镜花水月光的反射1海市蜃楼2立竿见影2.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其中有许多语句蕴含了物理知识。
请在下表中填写所列语句涉及到的物理知识。
3.如图所示,平面镜M和铅笔P都竖直在桌面上。
若平面镜沿箭头方向转60°,那么铅笔在镜中的像转过的角度是___________。
4.一束光线与水平放置平面镜成40°角,这束光线的反射角为________,入射光线不变,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增大10°,这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__。
5.一束光从空气射向透明物质,发生反射与折射,若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间的夹角是160°,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间的夹角是110°,则入射角的大小是,折射角的大小是。
6.小刚家有一焦距为50mm的照相机,他为了研究凸透镜规律做了如下实验:(1)取下镜头,让阳光正对镜头,观察镜头对太阳光的作用,因镜头是一个__________,所以它对太阳光有__________作用.(2)用镜头当作放大镜使用,来观察地上的蚂蚁,镜头距蚂蚁的距离__________50mm时,能看到蚂蚁正立、放大的_________像.(3)把镜头还原装回相机,小刚在拍一颗桃树的像时,桃树在底片上成的像是倒立、__________的实像.(4)拍完桃树的像后,小刚想拍一朵较大的桃花的像,则小刚应_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桃花,并将镜头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底片,即把镜头__________(选填"伸出去"或"缩回来").(5)小刚想近距离拍摄一张桃花上小蜜蜂的照片时,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7.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条件"的实验中,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所在的范围是。
利用凸透镜的这一原理可制成。
8.如图,MN为平面镜,S为发光点,A点是人的眼睛所在位置,遮住平面镜上的某点Q,眼睛就看不到S在平面镜中的像了。
试画图确定Q点的位置。
若人眼位置不动,当S竖直向上移动过程中,Q点应向_______(左、右)移动。
8.下表列出的是小刚同学在做光学实验时中遇到的两个实际问题,请你把解决方法填写在表中对应的空格里.实际问题解决方法按亮激光小手电,没能观察到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路径轨迹.不明白?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没能看到放大、正立的虚像.有点懵!二、选择题:(共30分)1.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D.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实像2."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下面列出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手影--光的直线传播B.倒影--平面镜成像C.电影--凸透镜成像D.摄影--光的反射3.如图所示的是某同学画的潜望镜的示意图。
使用这样的潜望镜看物体AB的像是()A.放大倒立的实像;B.缩小倒立的实像;C.等大正立的虚像;D.等大倒立的虚像。
4.晴朗得夏日中午,往树或花得叶子上浇水,常会把叶子烧焦,其原因是()A.水滴蒸发,带走xx得热量B.水滴在xx下温度升高,把xx烫焦C.水滴容易透过xxD.水滴会使xx会聚,把xx烧焦5.在一张报纸上放一块厚平板玻璃,隔着玻璃看字时()A.字变得近一些,且比实际的大B.字变得远一些,且比实际的大C.字变得近一些,大小没有变化D.字变得远一些,大小没有变化6.当物体距凸透镜5f处沿主光轴逐渐向f处移动时,在光屏上成的像一定是()A.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逐渐减小B.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逐渐增大C.倒立的虚像,像的大小逐渐减小D.正立的实像,像的大小逐渐增大7.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到凸透镜的距离是16cm,此时光屏上得到的是放大的像,则所用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4cmB.8cmC.10cmD.18cm8.观赏水面风景照片时,总发现景物的"倒影"比本身暗一些,这是由于:()A."倒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差B.人射水面的光线有一部分折射入水中C.光线被反射掉一部分D.冲洗照片质量有问题9.下图为小红同学的脸庞外形和大小,通过凸透镜看她的脸庞时,不可能看见的像为下图的()10.在凸透镜的主轴上距透镜1.5f到2f处,横卧一根粗细均匀的细杆AB,如图所示。
关于细杆AB的像A'B'的粗细和指向,应该是右图中的()11.在放映电影时,电影机的镜头上有一只小虫在爬动,那么我们从银幕上将观察到()A.放大的飞虫的像B.银幕上飞虫移动的方向与飞虫实际移动方向相反C.飞虫的黑影D.对银幕画面没有影响,但亮度减弱12.放映幻灯时,想在屏幕上出现"F"画面,则幻灯片的插法应该选取()A B C D13.某物体经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像,现将透镜的中部遮住一部分不让光通过,则光屏上的像()A.缺少中部B.变小C.形状不变,像变暗D.变大14.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决定于()A.物体到镜面的距离B.物体的大小C.平面镜的大小D.观察者的位置15.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
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右图所示。
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A.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B.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 点的下方C.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 点的下方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16分)1.请完成图a中的光路。
2.如图有两条光线,请你作出发光点S的位置。
3.在图中,AB是物体A0B0经凸透镜所成的实像,根据像的性质请在图中大致标出物体A0B0的大小、正倒及位置。
4.小明用平面镜将一束太阳光反射到竖井中,请在图上作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镜面与水平面夹角的度数。
5.如图为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的光路,请你作出发光点S的位置。
6.A'B'是AB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CC'是主光轴,在图中大致的位置上画出凸透镜和焦点。
7.在一个干枯的井底正中央P点叭着一只青蛙,它能看到的视野范围如图a所示,天降大雨时井全部灌满水,若青蛙仍在P点,它的视野将发生变化,请你在图b中利用光路图确定青蛙视野变化的大致范围,并用阴影线表示出来。
8.如图所示,平面镜MN上方有一物体AB,试用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人眼在什么范围内可以看到整个物体AB在镜中的像?(2)要使人眼在E点看不到镜中的像,至少应把平面镜的哪一部分遮住四、综合解答题:1.(5分)阅读下面的短文,请回答后面的问题.黑色花为什么很少见我们生活在姹紫嫣红、色彩缤纷的花的世界里,但是我们却很少看到黑色花.植物学家对四千多种花的颜色进行了统计,发现只有8种"黑色"花,而且还不是纯正的黑色,只是偏紫色而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原来花的颜色与太阳光及花瓣反射、吸收光有关.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光的颜色不同,其热效应不同.有色不透明物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吸收与它颜色不相同的光,黑色物体吸收各种颜色的光.花瓣比较柔嫩,为了生存,避免受高温伤害,它们吸收热效应较弱的光,而反射热效应较强的光.这就是我们看到红、橙、黄色花多,而蓝、紫花较少的缘故.若吸收七种色光,受高温伤害就更大,花也更难生存,所以黑色花很少.请回答:(1)红花反射什么颜色的光?答:____________;吸收什么颜色的光?答:__________;(2)阅读材料中没有提到白花,请你判断白花反射的色光是__________;(3)材料中提到"光的颜色不同,其热效应也不同",请你比较红色光与蓝色光的热效应强弱?答:热效应强的色光是___________;(4)读完以上材料后,你认为世界上有纯正的黑色花吗?答:_____________.2.(3分)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某同学利用一块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图是这位同学做完实验后白纸上留下的记录,其中MN是他实验时画出的玻璃板的位置,A、B是两次实验中点燃的蜡烛所在的位置,A1、B1分别是他找到的蜡烛的像的位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2)根据该同学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能否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3.(5分)小明用焦距f=10cm的凸透镜做成像实验时,得到了一组数据,u=30cm,v=15cm,经观察,他猜想物距、像距、焦距三者之间的关系可能如表中所示:为了验证猜想的正确性,他又测得了以下几组数据,如下表所示:猜想:验证f=10cm验算:u/cmv/cm160122202031530(1)通过观察此表中的数据,请你判断小明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通过进一步的观察物与像之间的距离,当u=__________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最小。
(3)另外一组同学选用了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若光屏距透镜为45cm 时,成_____像,此时物距为_________cm。
4.(3分)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小华发现: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是"0--90cm"而实验桌上却有两个凸透镜,规格如下表所示,小华面临问题是:为了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选用哪个透镜较好?凸透镜凸透镜焦距f(cm)甲15乙25你认为,应该选用的透镜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
如果选用另一透镜,在实验过程中将会遇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