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自动重合闸
合集下载
第二章输电线路自动重合闸装置

对单侧电源线路三相自动重合闸的基本要求: 安装地点:线路电源侧 适用范围:35kV及以下线路(三相一次重合闸) 线路特点:只有一个电源供电(不存在非同期合闸问题)
G
ZCH
概念: 无论发生何种类型的故障,均跳开三相 重合闸启动,经预定时间发重合脉冲,三相断路器一 起合上 若是瞬时性故障,故障已消失,重合成功 若是永久性故障,继电保护再次动作跳开三相,不再 重合闸
(3) 当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如果使用三相重合闸 不能满足稳定性要求而出现大面积停电或重要用 户停电者,应当选用单相重合闸和综合重合闸。
练习
三相重合闸,发生单相接地短路、相间短 路时ZCH的动作过程;
单相重合闸,发生单相接地短路、相间短 路时ZCH的动作过程;
QF
单相接地\二相接地\二相间短路\三 相短路\断线; 瞬时性\永久性 三相重合\单相重合\综合重合
继电保护
ZCH
瞬时性故障
单相故障
单相跳
合单相
恢复供电
相间故障
三相跳
ZCH
合三相
恢复供电
继电保护
停电
三相再跳
继电保护
瞬时性故障 永久性故障
对一个具体的线路,究竟使用何种重合闸方式, 要结合系统的稳定性分析选取,一般遵循下列原 则:
(1) 没有特殊要求的单电源线路,采用一般的三相 重合闸;
(2) 凡是选用简单的三相重合闸能满足要求的线路, 都应选用三相重合闸;
输电线路80%~90%为瞬时性故障;
电力系统运行经验表明,架空线路大多数的故障 都是瞬时性故障(如雷击、风害等),永久性故 障一般不到10%,因此,在继电保护动作切除故 障之后,电弧将自动熄灭,绝大多数情况下短路 处的绝缘可以自动恢复。
G
ZCH
概念: 无论发生何种类型的故障,均跳开三相 重合闸启动,经预定时间发重合脉冲,三相断路器一 起合上 若是瞬时性故障,故障已消失,重合成功 若是永久性故障,继电保护再次动作跳开三相,不再 重合闸
(3) 当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如果使用三相重合闸 不能满足稳定性要求而出现大面积停电或重要用 户停电者,应当选用单相重合闸和综合重合闸。
练习
三相重合闸,发生单相接地短路、相间短 路时ZCH的动作过程;
单相重合闸,发生单相接地短路、相间短 路时ZCH的动作过程;
QF
单相接地\二相接地\二相间短路\三 相短路\断线; 瞬时性\永久性 三相重合\单相重合\综合重合
继电保护
ZCH
瞬时性故障
单相故障
单相跳
合单相
恢复供电
相间故障
三相跳
ZCH
合三相
恢复供电
继电保护
停电
三相再跳
继电保护
瞬时性故障 永久性故障
对一个具体的线路,究竟使用何种重合闸方式, 要结合系统的稳定性分析选取,一般遵循下列原 则:
(1) 没有特殊要求的单电源线路,采用一般的三相 重合闸;
(2) 凡是选用简单的三相重合闸能满足要求的线路, 都应选用三相重合闸;
输电线路80%~90%为瞬时性故障;
电力系统运行经验表明,架空线路大多数的故障 都是瞬时性故障(如雷击、风害等),永久性故 障一般不到10%,因此,在继电保护动作切除故 障之后,电弧将自动熄灭,绝大多数情况下短路 处的绝缘可以自动恢复。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件-第5章-自动重合闸铭

b、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由于某种原因(保护误动、误碰跳闸机构 等)使检无压侧(M侧)误跳闸时,因线路上仍有电压,无法进 行重合(缺陷),为此,在检无压侧也同时投入同步检定继电器 ,使两者的触点并联工作。这样,在上述情况下,同步检定继电 器工作,可将误跳闸的QF重新合闸。
三、重合闸时间的整定
1、单侧电源线路的重合闸时间 原则上越快越好,但应力争重合成功。
四、 自动重合闸与继电保护的配合
重合闸前加速保护优缺点 优点: 快速切出故障; 保证发电厂重要变电所母线的电压在0.6~0.7的额定电压之上 使用设备少。
缺点: 永久性故障,再次切除故障的时间可能很长; 装ZCH的QF动作次数多; 若QF拒动,将扩大停电范围。 主要用于35KV以下的网络。
2 、重合闸后加速保护(简称“后加速”) 每条线路上均装有选择性的保护和ZCH。 第一次故障时,保护按有选择性的方式动作跳闸,若是永久性故
当重合于永久性故障上时,自动重合闸将带来哪些不利的影响?
(1)使电力系统又一次受到故障的冲击; (2)由于断路器在很短的时间内,连续切断两次短路电 流,而使其工作条件变得更加恶劣。
二、对自动重合闸装置的基本要求
正常运行时,当断路器由继电保护动作或其它原因而跳闸后, 自动重合闸装置均应动作 。 由运行人员将断路器断开时,自动重合闸不应起动。 手动重合于故障线路时,继电保护动作将断路器跳开,不允许 重合 继电保护动作切除故障后,自动重合闸装置应尽快发出合闸脉 冲 自动重合闸装置动作次数应符合预先的规定。 自动重合闸装置应有可能在重合闸以前或重合闸以后加速继电 保护的动作 ,以便加速故障的切除 。 动作后应能自动复归。
障,重合后则加速保护动作,切除故障。
重合闸后加速保护优缺点
优点: 第一次跳闸时有选择性的,不会扩大停电范围; 再次切除故障的时间加快,有利于系统并联运行的稳定性。
三、重合闸时间的整定
1、单侧电源线路的重合闸时间 原则上越快越好,但应力争重合成功。
四、 自动重合闸与继电保护的配合
重合闸前加速保护优缺点 优点: 快速切出故障; 保证发电厂重要变电所母线的电压在0.6~0.7的额定电压之上 使用设备少。
缺点: 永久性故障,再次切除故障的时间可能很长; 装ZCH的QF动作次数多; 若QF拒动,将扩大停电范围。 主要用于35KV以下的网络。
2 、重合闸后加速保护(简称“后加速”) 每条线路上均装有选择性的保护和ZCH。 第一次故障时,保护按有选择性的方式动作跳闸,若是永久性故
当重合于永久性故障上时,自动重合闸将带来哪些不利的影响?
(1)使电力系统又一次受到故障的冲击; (2)由于断路器在很短的时间内,连续切断两次短路电 流,而使其工作条件变得更加恶劣。
二、对自动重合闸装置的基本要求
正常运行时,当断路器由继电保护动作或其它原因而跳闸后, 自动重合闸装置均应动作 。 由运行人员将断路器断开时,自动重合闸不应起动。 手动重合于故障线路时,继电保护动作将断路器跳开,不允许 重合 继电保护动作切除故障后,自动重合闸装置应尽快发出合闸脉 冲 自动重合闸装置动作次数应符合预先的规定。 自动重合闸装置应有可能在重合闸以前或重合闸以后加速继电 保护的动作 ,以便加速故障的切除 。 动作后应能自动复归。
障,重合后则加速保护动作,切除故障。
重合闸后加速保护优缺点
优点: 第一次跳闸时有选择性的,不会扩大停电范围; 再次切除故障的时间加快,有利于系统并联运行的稳定性。
第二章自动重合闸

四、检定无压和检定同期的三相ARD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四、检定无压和检定同期的三相ARD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四、检定无压和检定同期的三相ARD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四、检定无压和检定同期的三相ARD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四、检定无压和检定同期的三相ARD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四、检定无压和检定同期的三相ARD
断路器重合成
功后,其辅助触点 QF1断开,继电器 KCT、KT、KM均 返回,电容器C重 新充电,经15~ 25S后C充满电, 装置整组复归,准 备下次动作。
三、工作原理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3.线路发生永久 性故障时
重合闸装置的动作 过程与上述相同。
三、工作原理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三、工作原理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三、工作原理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三、工作原理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四、接线特点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重合闸重合于永久性故障上,对电力系 统有什么不利影响?
答:当重合于永久性故障时,会使电力系统再一次受 到故障冲击,对系统稳定运行不利,可能会引起电力 系统的振荡,降低系统稳定性。另外,由于在很短时间 内断路器要连续两次切断短路电流,从而使断路器的 工作条件变得恶化。
应动作,使断路器重新合闸;
(3)自动重合闸的次数应符合预先的规定;
(4)自动重合闸之后,能自动复归,准备好下一次的动作;
(5)自动重合闸时间能够整定,能与继电保护配合;
(6)双电源——同步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三、 ARD的分类
(3)按组成元件的动作原理: 机械式,电气式
输电线路自动重合闸的作用及基本要求输电线路三相一次自动重合闸资料课件

详细描述
自动重合闸装置应具备适应不同运行 方式和故障情况的能力,能够在各种 情况下正确、可靠地动作,提高线路 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3
路三相一次自重合 料
三相一次自动重合闸的原理
原理概述
三相一次自动重合闸是一种用于输电线路的自动 保护装置,其原理是当线路发生故障时,自动检 测并识别故障,然后迅速将线路断开并重新合上, 以提高供电可靠性。
改善系统运行方式
自动重合闸能够根据系统的运行状态和需要进行自动调整和优化,从而改善系统 的运行方式和稳定性。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系统负荷过重或线路故障时,自动重合闸能够通过快速切 断故障线路来保护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02
路自重合的本 要求
动作快
总结词
自动重合闸装置应迅速动作,缩 短故障线路的停电时间,提高供 电可靠性。
02
在单相接地、相间短路等故障情 况下,自动重合闸能够显著缩短 停电时间,提高供电的及时性和 可靠性。
提高供电可靠性
通过自动重合闸,可以大大减少因断 路器误动作或人工操作不及时等原因 造成的停电事故。
在一些瞬时性故障情况下,自动重合 闸能够成功地重新建立供电,避免了 因停电而造成的生产和生活的不便。
详细描述
在发生瞬时性故障时,自动重合 闸装置应尽快动作,快速恢复供 电,减少停电对用户造成的影响。
成功率高
总结词
自动重合闸装置应具有高成功率,确 保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成功重合闸。
详细描述
自动重合闸装置应具备较高的成功率, 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成功实现重合闸, 提高线路的可靠性。
适应性强
总结词
自动重合闸装置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能够适应不同的运行方式和故障情况。
用于实时监测线路的电流、电 压等参数,并将数据传输给装置。
自动重合闸装置应具备适应不同运行 方式和故障情况的能力,能够在各种 情况下正确、可靠地动作,提高线路 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3
路三相一次自重合 料
三相一次自动重合闸的原理
原理概述
三相一次自动重合闸是一种用于输电线路的自动 保护装置,其原理是当线路发生故障时,自动检 测并识别故障,然后迅速将线路断开并重新合上, 以提高供电可靠性。
改善系统运行方式
自动重合闸能够根据系统的运行状态和需要进行自动调整和优化,从而改善系统 的运行方式和稳定性。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系统负荷过重或线路故障时,自动重合闸能够通过快速切 断故障线路来保护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02
路自重合的本 要求
动作快
总结词
自动重合闸装置应迅速动作,缩 短故障线路的停电时间,提高供 电可靠性。
02
在单相接地、相间短路等故障情 况下,自动重合闸能够显著缩短 停电时间,提高供电的及时性和 可靠性。
提高供电可靠性
通过自动重合闸,可以大大减少因断 路器误动作或人工操作不及时等原因 造成的停电事故。
在一些瞬时性故障情况下,自动重合 闸能够成功地重新建立供电,避免了 因停电而造成的生产和生活的不便。
详细描述
在发生瞬时性故障时,自动重合 闸装置应尽快动作,快速恢复供 电,减少停电对用户造成的影响。
成功率高
总结词
自动重合闸装置应具有高成功率,确 保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成功重合闸。
详细描述
自动重合闸装置应具备较高的成功率, 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成功实现重合闸, 提高线路的可靠性。
适应性强
总结词
自动重合闸装置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能够适应不同的运行方式和故障情况。
用于实时监测线路的电流、电 压等参数,并将数据传输给装置。
第3章 输电线路的自动重合闸装置资料

(1)与继电保护装置相独立的自动重合闸装置 (2)与继电保护装置一体化,在微机线路保护中多由其 中的一个CPU板完成自动重合闸功能。
二、自动重合闸的分类:
(1)按作用于断路器的方式 a、三相重合闸:同时重合三相
单相故障时,重合三相
相间故障时,重合三相 b、单相重合闸:只重合一相 单相故障时,重合单相 相间故障时,不重合 c、综合重合闸:单相故障时,保护跳开单相,重合单相 相间故障时,保护跳开三相,重合三相
考虑的问题:保证合闸于永久故障时,被加速的保护来 得及动作切除故障
tac t p toff
一般,根据经验可取0.3~0.4S
第三节
双侧电源线路的三相ARC
存在的特殊问题: 1.时间的配合问题。 2.同期问题。 双侧电源的重合闸方式很多,可归纳如下两类: ①检定同期重合闸,如检定无压和检定同期的ARC、 检查平行线路有电流的重合闸; ②不检定同期的重合闸,如非同期重合闸、快速重合 闸、解列重合闸及自同期重合闸。
2、复归时间的整定
需要考虑的问题: (1)保证重合到永久故障时,由最长实现的保护切除故障 时,不会再次重合 (2)保证断路器切断能力的恢复
t
ARC re
t opmaxton t
ARC op
toff t
根据运行经验,一般取15~25S
3、后加速延时解除时间值 概念:指加速保护开始到加速保护命令结束为止,加速 持续的时间
2.需要设置故障类型判别元件
故障判别元件是用来判断线路发生故障的类型,即判定是相 间故障还是单相故障。我国的故障判别元件采用零序,一般 零序电压或零序电流元件构成。继电保护、选相元件及故障 判别元件的工作原理框图如下图
3.非同期重合闸存在的问题
二、自动重合闸的分类:
(1)按作用于断路器的方式 a、三相重合闸:同时重合三相
单相故障时,重合三相
相间故障时,重合三相 b、单相重合闸:只重合一相 单相故障时,重合单相 相间故障时,不重合 c、综合重合闸:单相故障时,保护跳开单相,重合单相 相间故障时,保护跳开三相,重合三相
考虑的问题:保证合闸于永久故障时,被加速的保护来 得及动作切除故障
tac t p toff
一般,根据经验可取0.3~0.4S
第三节
双侧电源线路的三相ARC
存在的特殊问题: 1.时间的配合问题。 2.同期问题。 双侧电源的重合闸方式很多,可归纳如下两类: ①检定同期重合闸,如检定无压和检定同期的ARC、 检查平行线路有电流的重合闸; ②不检定同期的重合闸,如非同期重合闸、快速重合 闸、解列重合闸及自同期重合闸。
2、复归时间的整定
需要考虑的问题: (1)保证重合到永久故障时,由最长实现的保护切除故障 时,不会再次重合 (2)保证断路器切断能力的恢复
t
ARC re
t opmaxton t
ARC op
toff t
根据运行经验,一般取15~25S
3、后加速延时解除时间值 概念:指加速保护开始到加速保护命令结束为止,加速 持续的时间
2.需要设置故障类型判别元件
故障判别元件是用来判断线路发生故障的类型,即判定是相 间故障还是单相故障。我国的故障判别元件采用零序,一般 零序电压或零序电流元件构成。继电保护、选相元件及故障 判别元件的工作原理框图如下图
3.非同期重合闸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输电线路自动重合闸教材

主触头断开故障到断路器收到合闸脉冲 的时间(在电气式重合闸中指1KT2的延 时)。
中國国電电力出版社
考虑到如下两方面的原因
• (1)断路器跳闸后,故障点的电弧熄灭以及周
围介质绝缘强度的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必须在 这个时间以后进行重合才有可能成功,否则,即 使在瞬时性故障情况下,重合闸也不成功,所以 故障点必须有足够的断电时间。
中國国電电力出版社
三相自动重合闸应满足的 基本要求
• 自动重合闸可按控制开关位置与断路器位置不对应启动方式启动。 • 用控制开关或通过遥控装置将断路器断开,或将断路器投入故障线
路上而随即由保护装置将其断开时,均不应动作重合。 • 在任何情况下(包括装置本身的元件损坏以及继电器触点粘住等情
况),重合闸的动作次数应符合预先的规定(如一次重合闸只应动作 一次)。 • 重合闸动作后应自动复归。 • 应能在重合闸后,加速继电保护动作,必要时可在重合闸前加速保 护动作。 • 应具有接收外来闭锁信号的功能。
输入200
+
失电 告警
+
V/100V 直流电源
-
C
20 机壳接地 19 机壳接地 18
17 -20V 直
16 +220V 流
15 14
13 +220V 入
12
11
10
9
8 24VG 7 24VG 直
6 24VG流
5 4 3 2 1
电源插件 5
测量
TA
保护 TA
零序
TA
TV
TV
AB C
LonWorks网线
脉冲 电度表
中國国電电力出版社
考虑到如下两方面的原因
• (1)断路器跳闸后,故障点的电弧熄灭以及周
围介质绝缘强度的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必须在 这个时间以后进行重合才有可能成功,否则,即 使在瞬时性故障情况下,重合闸也不成功,所以 故障点必须有足够的断电时间。
中國国電电力出版社
三相自动重合闸应满足的 基本要求
• 自动重合闸可按控制开关位置与断路器位置不对应启动方式启动。 • 用控制开关或通过遥控装置将断路器断开,或将断路器投入故障线
路上而随即由保护装置将其断开时,均不应动作重合。 • 在任何情况下(包括装置本身的元件损坏以及继电器触点粘住等情
况),重合闸的动作次数应符合预先的规定(如一次重合闸只应动作 一次)。 • 重合闸动作后应自动复归。 • 应能在重合闸后,加速继电保护动作,必要时可在重合闸前加速保 护动作。 • 应具有接收外来闭锁信号的功能。
输入200
+
失电 告警
+
V/100V 直流电源
-
C
20 机壳接地 19 机壳接地 18
17 -20V 直
16 +220V 流
15 14
13 +220V 入
12
11
10
9
8 24VG 7 24VG 直
6 24VG流
5 4 3 2 1
电源插件 5
测量
TA
保护 TA
零序
TA
TV
TV
AB C
LonWorks网线
脉冲 电度表
第五章 输电线路的自动重合闸

第五节 自动重合闸与继电保护 的配合
在电力系统中,自动重合闸与继电保护配 合的方式有两种,即自动重合闸前加速保 护动作和自动重合闸后加速保护动作。
A
1QF
ARD
k1 B
2QF
k2
C
3QF
k3
D重合闸前加速保护动作来自原理图前加速(一般用于具有几段串联的辐射形线路中, 自动重合闸装置仅装设在靠近电源的一段线路上, 当线路上发生故障时,靠近电源侧的保护首先无 选择性地瞬时动作跳闸,而后借助自动重合闸来 纠正这种非选择性动作。)的优点是,能快速切 除瞬时性故障,使瞬时性故障来不及发展成为永 久性故障,而且使用的设备少,只需一套ARD自 动重合闸装置;其缺点是,重合于永久性故障时, 再次切除故障的时间会延长,装有重合闸线路的 断路器的动作次数较多,而且若此断路器的重合 闸拒动,就会扩大停电范围,甚至在最后一级线 路上发生故障,也可能造成全网络停电。 前加速保护主要用于35kv以下由发电厂或重要 变电所引出的直配线路上,以便快速切除故障, 保护母线电压。
常用的选相元件有以下几种: 1.相电流选相元件 2.相电压选相元件 3.阻抗选相元件 4.反映二相电流差的突变量选相元件。这种选相 元件是利用短路时,电气量发生突变这一特点构 成的。近年来,在超高压网络中被推荐作为综合 重合闸装置的选相元件。微机型成套线路保护装 置中均采用具有此类原理的选相元件。这种选相 元件要求在线路的三相上各装设一个反映电流突 变量的电流继电器。
2.基本功能和原理 (1) 起动方式 自动重合闸装置是高压线路的自动装置。其起动方式有两种,即保护起动和不对应 起动。 当线路故障,保护动作跳闸的同时,起动重合闸装置,重合闸起动后,待开关跳闸 后,经一个延时,发出合闸脉冲。这种起动方式为保护起动。在线路正常运行时, 如发生开关偷跳,装置可以根据合闸手把与开关的位置不对应状态,起动重合闸, 发出合闸脉冲,这种方式为不对应起动。 (2) 重合次数 根据我国电力系统的运行习惯和要求,重合闸装置一般只重合一次。为此,在装 置中设置一个充电电容,这个电容在开关合闸、正常运行时充电,充电时间为15~ 20S,只能提供一次合闸的能量。当开关在分闸位置时,用开关的常闭辅助接点,将 电容放电,使电容不能充电。线路发生永久性故障,重合后再次跳闸,充电电容要 等15~20S后才能再次发合闸脉冲,况且开关一旦跳闸,其常闭接点已将电容放电 回路接通,不会再充电,因此,能够保证只重合一次。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输电线路的自动重合闸装置

闸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2.3单侧电源线路的三相自动重合闸
正常运行: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2.3单侧电源线路的三相自动重合闸
瞬时故障: 开关误跳: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2.3单侧电源线路的三相自动重合闸
永久故障: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2.3单侧电源线路的三相自动重合闸
2.3单侧电源线路的三相自动重合闸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2.3单侧电源线路的三相自动重合闸
(一)主要元件及装置接线 SA触点通断情况图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2.3单侧电源线路的三相自动重合闸
(二)工作原理 1、正常运行,SA和QF都处在合闸后, QF1打开, KCT线圈失电,KCT1开。 QF2闭合,SA( 13-16)通,红灯HR亮平光; SA(21-23)通,ST于“投入”,其(1-3)通,KM完 好,HL1亮。 C充电。。。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2.3单侧电源线路的三相自动重合闸
(五)讨论: KM电流线圈起自保持作用:由于C对KM电压线圈放 电只是短时起动,不能保证合闸过程KM一直处在动 作状态,于是通过自保持电流线圈使KM在合闸过程 中一直处于动作状态,从而使断路器可靠合闸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2.3单侧电源线路的三相自动重合闸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2.1 输电线路自动重合闸装置的作用
二、自动重合闸装置的主要作用 6、采用ARE后,对系统带来不利影响:当重合于永久 性故障时,系统再次受到短路电流的冲击,可能引起 系统振荡。同时,断路器在短时间内连续两次切断短 路电流,使断路器的工作条件恶化。因此,自动重合 闸的使用有时受系统和设备条件的制约。ARE主要用 于架空线路,对于电缆线路,由于其故障机率较小,即 使发生故障,往往是绝缘遭受永久性破坏,所以不采 用自动重合闸。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2.3单侧电源线路的三相自动重合闸
正常运行: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2.3单侧电源线路的三相自动重合闸
瞬时故障: 开关误跳: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2.3单侧电源线路的三相自动重合闸
永久故障: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2.3单侧电源线路的三相自动重合闸
2.3单侧电源线路的三相自动重合闸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2.3单侧电源线路的三相自动重合闸
(一)主要元件及装置接线 SA触点通断情况图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2.3单侧电源线路的三相自动重合闸
(二)工作原理 1、正常运行,SA和QF都处在合闸后, QF1打开, KCT线圈失电,KCT1开。 QF2闭合,SA( 13-16)通,红灯HR亮平光; SA(21-23)通,ST于“投入”,其(1-3)通,KM完 好,HL1亮。 C充电。。。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2.3单侧电源线路的三相自动重合闸
(五)讨论: KM电流线圈起自保持作用:由于C对KM电压线圈放 电只是短时起动,不能保证合闸过程KM一直处在动 作状态,于是通过自保持电流线圈使KM在合闸过程 中一直处于动作状态,从而使断路器可靠合闸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2.3单侧电源线路的三相自动重合闸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2.1 输电线路自动重合闸装置的作用
二、自动重合闸装置的主要作用 6、采用ARE后,对系统带来不利影响:当重合于永久 性故障时,系统再次受到短路电流的冲击,可能引起 系统振荡。同时,断路器在短时间内连续两次切断短 路电流,使断路器的工作条件恶化。因此,自动重合 闸的使用有时受系统和设备条件的制约。ARE主要用 于架空线路,对于电缆线路,由于其故障机率较小,即 使发生故障,往往是绝缘遭受永久性破坏,所以不采 用自动重合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电线路自动重合闸 输电线路自动重合闸装置的作用、 分类及基本要求
一、概念 1、输电线路特点:易发生瞬时性故障 2、自动重合闸概念: 把因故障而跳开的断路器自动重新投入的一种装置 称为自动重合闸,简称为ZCH。 ZCH不能判断故障的性质: 瞬时性故障→重合成功 永久性故障→重合不成功 资料表明:成功率在60%~90%之间 二、ARD的作用 1、提高供电可靠性
P(Q)不足→f↓(U↑) P(Q)过剩→f↑(U↓) 5、节省建设输电线路投资 缓建或不建第二回线 6、对误跳闸能起纠正作用 误跳闸:继保误动 QF操作机构不良 人为误碰 三、输电线路ARD的不利因素 1、增加QF检修机会 永久性故障 2、使QF遮断容量(开断事故的能力)降低 降低系数:Id<10KA, 取0.8
Id<10~20KA,取0.75 Id<20~40KA,取0.7 四、ARD装置类型 自学后进行简介 五、对单侧电源线路三相自动重合闸的基本要求 安装地点:线路电源侧 适用范围:35KV及以下线路(三相一次重合闸) 线路特点:只有一个电源供电(不存在非同期重合 问题) 基本要求:P15~16(先自学简单了解)
输电线路80%~90%属于瞬时性故障 一次重合成功率60%~70% 二次重合成功率80%~90% 2、加快事故后电力系统电压恢复速度 电机未完全制动,自启动电流小 一次重合循环:几秒 二次重合循环:几十秒 3、弥补输电线路耐雷水平降低的影响 线路耐雷水平较低 10KV:不装避雷线 35KV:进线段1KM左右装 4、提高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 联络线跳开→功率不平衡→功角δ ↑→失步
单侧电源线路三相一次自动重合闸 一、单侧电源线路ARD的原理接线 1、展开式原理图特点:一、二次回路分开; 交、直流回路分开(且交流电压、电流回路分开); 继电器线圈、触点分开(但文字符号一致); 各回路附加文字说明; 各元件内部接线较清晰; 阅图层次清楚 2、工作原理 (1)“不对位”原则 作用:用以区分事故跳闸正常跳闸
4、接线图特点 (对照原理图说明ARD的基本要求如何得到满足) (1)“不对位”起动 SA“闸后”→SA21-23 QF跳闸 →QF (2)下列情况闭锁ARD a、手动跳闸 SA“跳闸后”: SA21-23断开→起动回路断开 KK2-0闭合→C对6R放电 b、遥控跳闸 放电回路:+C→6R→闭锁ARD→-C c、手动合闸到故障线路
电容C充电时间不够长:合闸后→C充电(SA2-4断开) 合闸前→C不充电(SA2-4闭合) d、母线差动及桥形接线主变差动保护;按频率自动 减负荷 放电回路:+C→6R→闭锁ARD→-C (3)ARD时间整定 KT延时接点 (4)动作一次 C充电时间为15~20s (5)自动复归 QF合闸后:QF1断开→KM复归 QF3断开→KT复归
b、线路正常运行(DL通过KK合闸) SA(合闸后) —— QF(合闸) “对位” SA2-4断开 QF1断开 KK21-23闭合 QF2闭合 C充电(15~20s充满电) HL灯亮(监视C是否充电、直流电源及充电 回路) (2)动作过程 作用对象:在线路QF因故障跳开后,重新又将DL合上 a、跳闸 BCF3:保证QF可靠跳闸
但R4R>>KMV内阻,ZJV分压小,不能动作 复习提问: 1)展开图中各元件接点状态判断 继电器、断路器辅助接点、按钮、SA 2)SA进行跳闸操作时各接点状态 3)C在何时充电、充电电压、时间、回路 4)线路未投入,C是否充电,为什么?
(4)防跳措施 跳跃现象:QF跳→合→跳→合→……多次 跳跃原因:线路发生永久性故障 且接点ZJ1、ZJ3发生粘连
电容C重新开始充电,经15~20s后处于准备状态 (6)与继保的配合 KM动作:KM4闭合→KAC动作(ARD后加速) (7)ARD的试验及动作信号 XB→BD:试验 BK:投切SZCH
e、复归 QF合闸:QF3断开→KT复归 QF1断开→KM复归 C又开始充电(充电时间需15~20s,HL亮) QF2闭合→HD亮 整套装置回复到准备状态,完成一个重合闸循环过程 (3)重合不成功 永久性故障→继保第二次将QF跳开→ARD第二次起 动→C第二次对KMV放电 但ARD不能第二次使DL合闸 原因:a、4R限制C的充电速度(15~20s ) b、+KM→4R→KT1→KMV→⑤→③→-KM
控制开关SA位置——断路器QF状态 SA——QF 正常跳闸: 跳 跳 对位 事故跳闸: 合 跳 不对位 (2)元件组成 DCH型重合闸继电器:KT(SJ)、KM(ZJ)、C、HL、 4R、6R、5R、17R等 防跳继电器KCF(TBJ) 加速继电器KAC(JSJ) 信号继电器KS(XJ) 切换片XB(QP))(投切或试验) 控制开关SA(动作图表介绍) QF辅助触头
b、起动 SA(合闸后)——QF(跳闸) “不对位” SA21-23闭合 QF3闭合 KT动作:KT1延时闭合→HL灯灭、 KM2断开→保证SJ线圈热稳定 c、放电 KMV动作:KM1、KM3闭合(提高断弧能力, 防止接 点粘连) KM4闭合→KAC动作 d、合闸 KMC(HC)动作:QF重合 KMI:电流自保持线圈,保证QF可靠合闸 (电容放电时间t≈0.01s)
防跳措施:装设KCF(TBJ) 继保第二次跳DL同时→TBJI动作 KCF3:保证DL可靠跳闸 KCF2:切断DL合闸回路 KCF1 :自保持,使 KCFV 动作(在 QF 跳闸后, KCFI失磁时实现防跳) 复习提问: 1 、瞬时性故障, SZCH 动作过程,每个过程主要元件作 用 2、永久性故障,SZCH能动作几次,为什么? 3、永久性故障,SZCH如何动作 4、跳跃现象、原因 5、防跳措施、原理
复习提问: 1)ARD的应用、什么情况下动作 2)单侧电源线路三相一次重合闸含义 3、动作过程 先对照一次接线图说明ARD的作用对象 (1)准备状态 a、线路未投入运行(QF合闸前) SA(跳闸后)——QF(跳闸) “对位” SA2-4闭合 QF1闭合 SA21-23断开 QF2断开 (切断起动回路) QF3闭合
一、概念 1、输电线路特点:易发生瞬时性故障 2、自动重合闸概念: 把因故障而跳开的断路器自动重新投入的一种装置 称为自动重合闸,简称为ZCH。 ZCH不能判断故障的性质: 瞬时性故障→重合成功 永久性故障→重合不成功 资料表明:成功率在60%~90%之间 二、ARD的作用 1、提高供电可靠性
P(Q)不足→f↓(U↑) P(Q)过剩→f↑(U↓) 5、节省建设输电线路投资 缓建或不建第二回线 6、对误跳闸能起纠正作用 误跳闸:继保误动 QF操作机构不良 人为误碰 三、输电线路ARD的不利因素 1、增加QF检修机会 永久性故障 2、使QF遮断容量(开断事故的能力)降低 降低系数:Id<10KA, 取0.8
Id<10~20KA,取0.75 Id<20~40KA,取0.7 四、ARD装置类型 自学后进行简介 五、对单侧电源线路三相自动重合闸的基本要求 安装地点:线路电源侧 适用范围:35KV及以下线路(三相一次重合闸) 线路特点:只有一个电源供电(不存在非同期重合 问题) 基本要求:P15~16(先自学简单了解)
输电线路80%~90%属于瞬时性故障 一次重合成功率60%~70% 二次重合成功率80%~90% 2、加快事故后电力系统电压恢复速度 电机未完全制动,自启动电流小 一次重合循环:几秒 二次重合循环:几十秒 3、弥补输电线路耐雷水平降低的影响 线路耐雷水平较低 10KV:不装避雷线 35KV:进线段1KM左右装 4、提高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 联络线跳开→功率不平衡→功角δ ↑→失步
单侧电源线路三相一次自动重合闸 一、单侧电源线路ARD的原理接线 1、展开式原理图特点:一、二次回路分开; 交、直流回路分开(且交流电压、电流回路分开); 继电器线圈、触点分开(但文字符号一致); 各回路附加文字说明; 各元件内部接线较清晰; 阅图层次清楚 2、工作原理 (1)“不对位”原则 作用:用以区分事故跳闸正常跳闸
4、接线图特点 (对照原理图说明ARD的基本要求如何得到满足) (1)“不对位”起动 SA“闸后”→SA21-23 QF跳闸 →QF (2)下列情况闭锁ARD a、手动跳闸 SA“跳闸后”: SA21-23断开→起动回路断开 KK2-0闭合→C对6R放电 b、遥控跳闸 放电回路:+C→6R→闭锁ARD→-C c、手动合闸到故障线路
电容C充电时间不够长:合闸后→C充电(SA2-4断开) 合闸前→C不充电(SA2-4闭合) d、母线差动及桥形接线主变差动保护;按频率自动 减负荷 放电回路:+C→6R→闭锁ARD→-C (3)ARD时间整定 KT延时接点 (4)动作一次 C充电时间为15~20s (5)自动复归 QF合闸后:QF1断开→KM复归 QF3断开→KT复归
b、线路正常运行(DL通过KK合闸) SA(合闸后) —— QF(合闸) “对位” SA2-4断开 QF1断开 KK21-23闭合 QF2闭合 C充电(15~20s充满电) HL灯亮(监视C是否充电、直流电源及充电 回路) (2)动作过程 作用对象:在线路QF因故障跳开后,重新又将DL合上 a、跳闸 BCF3:保证QF可靠跳闸
但R4R>>KMV内阻,ZJV分压小,不能动作 复习提问: 1)展开图中各元件接点状态判断 继电器、断路器辅助接点、按钮、SA 2)SA进行跳闸操作时各接点状态 3)C在何时充电、充电电压、时间、回路 4)线路未投入,C是否充电,为什么?
(4)防跳措施 跳跃现象:QF跳→合→跳→合→……多次 跳跃原因:线路发生永久性故障 且接点ZJ1、ZJ3发生粘连
电容C重新开始充电,经15~20s后处于准备状态 (6)与继保的配合 KM动作:KM4闭合→KAC动作(ARD后加速) (7)ARD的试验及动作信号 XB→BD:试验 BK:投切SZCH
e、复归 QF合闸:QF3断开→KT复归 QF1断开→KM复归 C又开始充电(充电时间需15~20s,HL亮) QF2闭合→HD亮 整套装置回复到准备状态,完成一个重合闸循环过程 (3)重合不成功 永久性故障→继保第二次将QF跳开→ARD第二次起 动→C第二次对KMV放电 但ARD不能第二次使DL合闸 原因:a、4R限制C的充电速度(15~20s ) b、+KM→4R→KT1→KMV→⑤→③→-KM
控制开关SA位置——断路器QF状态 SA——QF 正常跳闸: 跳 跳 对位 事故跳闸: 合 跳 不对位 (2)元件组成 DCH型重合闸继电器:KT(SJ)、KM(ZJ)、C、HL、 4R、6R、5R、17R等 防跳继电器KCF(TBJ) 加速继电器KAC(JSJ) 信号继电器KS(XJ) 切换片XB(QP))(投切或试验) 控制开关SA(动作图表介绍) QF辅助触头
b、起动 SA(合闸后)——QF(跳闸) “不对位” SA21-23闭合 QF3闭合 KT动作:KT1延时闭合→HL灯灭、 KM2断开→保证SJ线圈热稳定 c、放电 KMV动作:KM1、KM3闭合(提高断弧能力, 防止接 点粘连) KM4闭合→KAC动作 d、合闸 KMC(HC)动作:QF重合 KMI:电流自保持线圈,保证QF可靠合闸 (电容放电时间t≈0.01s)
防跳措施:装设KCF(TBJ) 继保第二次跳DL同时→TBJI动作 KCF3:保证DL可靠跳闸 KCF2:切断DL合闸回路 KCF1 :自保持,使 KCFV 动作(在 QF 跳闸后, KCFI失磁时实现防跳) 复习提问: 1 、瞬时性故障, SZCH 动作过程,每个过程主要元件作 用 2、永久性故障,SZCH能动作几次,为什么? 3、永久性故障,SZCH如何动作 4、跳跃现象、原因 5、防跳措施、原理
复习提问: 1)ARD的应用、什么情况下动作 2)单侧电源线路三相一次重合闸含义 3、动作过程 先对照一次接线图说明ARD的作用对象 (1)准备状态 a、线路未投入运行(QF合闸前) SA(跳闸后)——QF(跳闸) “对位” SA2-4闭合 QF1闭合 SA21-23断开 QF2断开 (切断起动回路) QF3闭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