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初二物理上学期 匀速直线运动 知识点及例题精讲

合集下载

直线运动(课件)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精品课堂(上海沪教版)

直线运动(课件)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精品课堂(上海沪教版)
沪教版 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 3.2 直线运动
情景引入:观察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宇宙中所有的物体都在运动。请同 学们看看周边一些物体运动的实例:
他们的运动有什么不同吗?
运动的物体,有的运动的快, 有的运动的慢。
情景引入:思考
仔细观察左边两图, 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 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列车沿直线运动
(3)根据信息回答:
SAB= 40 cm, tBC= 1 s,
vAC=
m/s.
分析:
50 m 6s
50 m 7s
全程 解:小明前 50 m路程s1=50 m,用时t1=6 s,后50 m路程s2=50 m,用时t2=7 s, 全程s=100 m,用时t=12s。根据公式和题意可得:
前50 m平均速度: 后50 m平均速度:
v1
s1 t1
50m 6s
8.3m / s
v2
s2 t2
1.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越来越快,小车沿斜面下滑做加速运动。
2.各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并不相等,上半段的平均速度最小,下半段的平均速 度最大,全程的平均速度处在两者之间:v下>v全>v上.
讨论一下 1.在实验中为什么斜面的坡度不宜过大?
不让小车滑得太快,方便测量时间。 2.如何得出小车在整段路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
3.速度单位:
基本单位 m/s 或 m ·s-1 读作 米每秒
常用单位 km/h 或 km ·h-1 读作 千米每小时
1 km
1m/s 1m 1000
=____ km/h
1s
1h
3600
汽车速度表
1.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___人__在__1_s内__步__行__的__路__程__是__m________,合__________km/h。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上册-3.2 匀速直线运动 课件 最新课件PPT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上册-3.2 匀速直线运动 课件  最新课件PPT
问题1:在直道上跑和在弯
匀 道上跑的运动员的运动状态
是否一样?若不同,请说出
速 三种可能?
直线

运动路径
曲线
线 运动状态

匀速

运动快慢
变速
1
匀 1、定义:物体沿一条直线 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
速 通过相等的路程,这样的运
直 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2、特点:运动快慢不变
线
运动路径为直线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是 光在1秒内传播的路程是 3×108 3×108米 米/秒 光在真空中每秒传播3×108 的物 米
理意 光在真空中每秒传播的
义 路程是3×108米(正确)

行人:

1米/秒或4~5千米/时

骑自行车:

5米/秒或18千米/时

汽车:

20米/秒或40~80千米/时

飞机:

200米/秒或800千米/时
此题至少有两种不同的解法
速 度
4、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
的公路上匀速同向行驶,甲 车在乙车前为36千米,已知 甲车的速度是45千米/时,乙 车的速度是甲车的1. 2倍, 则乙追上甲需多少时间?
5、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
的马路上匀速行驶,若甲、
速 乙两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 为3:2,所用的时间之比
度 为2:1,则它们的速度之

磁悬浮:400千米/时
思考与练习
速 度
1、汽车在一条平直的马路 上匀速前进,在15秒行驶了 0.3千米,该物体在10秒内的
速度是__2_0___米/秒,10秒内 通过的路程是 _2_0__0___米; 该物体第5秒的速度是_2__0__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8《运动和力》全章复习与巩固--简单的运动(基础) 知识讲解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8《运动和力》全章复习与巩固--简单的运动(基础) 知识讲解

《运动和力》全章复习与巩固—简单的运动(基础)撰稿:肖锋审稿:蒙阿妮【学习目标】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相对的;2、理解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并且能够运用速度公式解决问题;3、理解路程—时间图象。

【知识网络】【要点梳理】知识点一、机械运动1、概念:在物理学中,我们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1要点诠释:(1)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运动形式。

(2)判断物体是否做机械运动关键是看物体是否发生“位置的变化”。

2、参照物(高清课堂《机械运动的描述和测量》363809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就叫做参照物,参照物是我们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静止的。

要点诠释:(1)参照物可以选取研究对象以外的任何物体,它既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2)同一物体,由于参照物选择不同,对其运动状态的描述也往往不同。

(3)通常我们研究地面上物体运动的情况较多,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常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的参照物。

(4)如果处在运动的物体中,人们描述物体的运动时,一般习惯选择运动物体本身作参照物。

如人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一般会选火车为参照物来描述其他物体的运动情况。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而言的。

要点诠释:(1)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

(2)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的方法:选定参照物,分析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

知识点二、直线运动231、匀速直线运动(1)运动物体通过路径的长度叫做路程。

物体沿着直线运动时,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初中物理匀速直线运动知识点

初中物理匀速直线运动知识点
记得有一次,老师在课堂上让我们计算一个物体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的路程。我那叫一个紧张啊,手心里都是汗。结果算出来一看,嘿,居然对了!那一刻的感觉,就像是自己攻克了一座难以攀登的山峰,心里那个美啊!
其实呢,匀速直线运动不仅仅是考试中的知识点,在生活中也有很多体现呀。比如我们每天坐的公交车,如果它能一直保持匀速直线运动,那我们坐在车上也会感觉特别平稳。再比如,飞机在高空中稳定地飞行,这也是一种匀速直线运动。
而且啊,匀速直线运动还教会了我一个道理,那就是做事情要有始有终,要有稳定的节奏。就像那个一直匀速前进的“运动员”一样,不能一会儿快一会儿慢,不然到最后可能啥也干不成。
总之,初中物理的匀速直线运动知识点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深入学习后会发现它真的很有意思。它让我看到了物理世界的奇妙之处,也让我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思考和探索的乐趣。下次再看到那些有关匀速直线运动的题目或者场景,我一定会笑着说:“嘿,老朋友,又见面啦!”希望大家也能和我一样,爱上这个有趣的匀速直线运动!
你看啊,匀速直线运动就像一个超级有定力的“运动员”,一路稳定地向前奔跑,速度丝毫不受觉就像那些特别靠谱的人,答应的事情一定会做到,走的路也一定是最直的。
在做练习题的时候,那些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题目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关卡”。你得仔细去分析,找到那个不变的速度,然后根据时间或者路程来计算各种数据。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就像个侦探,在一堆杂乱的信息中寻找关键线索,解开匀速直线运动的“谜题”。
初中物理匀速直线运动知识点
《初中物理匀速直线运动:原来这么有趣!》
嘿,大家好呀!今天咱来聊聊初中物理里那个看似平平无奇,实则暗藏玄机的匀速直线运动知识点。
说实在的,刚开始接触这玩意儿的时候,我心里就在嘀咕:“不就是个物体一直以一个不变的速度直线前进嘛,有啥大不了的。”可后来深入学习才发现,这里面的门道还真不少。

新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

新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

车的时间约为2 s,如图所示。则被超越小轿车的车速范围( B )
A.10~20 m/s B.20~30 m/s C.30~40 m/s D.40~50 m/s
综合能力提升练
11.( 六盘水中考 )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刚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如图所示是他们通过的 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A )
( 3 )根据速度公式 v=������������可知,第一种方案所用时间 t'=������������' = 950m0 /ms =180 s 第二种方案所用时间 t″=���������″��� = 49.050mm/s=200 s 第一种方案比第二种方案用时少,少用的时间 Δt=t″-t'=200 s-180 s=20 s
A.前2 s内,小刚跑得较快 B.两人都做变速运动 C.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全程中,小刚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
综合能力提升练
12.龟和兔在路程为s0的一段平直赛道上进行赛跑竞技比赛,它们赛跑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 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D )
A.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龟和兔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龟比兔先到达比赛的终点 C.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兔总是比龟跑得快 D.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兔比龟的平均速度大
第2课时 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
知识要点基础练
知识点1 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 1.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10 s内通过50 m,则速度是 5 m/s,它在第20 s末的速度是 5 m/s。 2.下列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成匀速直线运动的( D ) A.正在进站的火车 B.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 C.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 D.站在商城自动扶梯上顾客的运动

上海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

上海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

一、运动的描述与研究1.位移、位移与路程的关系2.速度的定义与计算,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3.加速度的定义与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与运动方程4.速度与位置的变化,速度-时间图象与位移-时间图象5.弧长与扇形面积的计算,等速圆周运动6.合力与合力的方向,合力与摩擦力7.重力的定义、重物的自由落体与竖直上抛运动8.绳子引力问题的分析,平抛运动二、光的传播与折射1.光的直线传播,光线的反射和折射2.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和斯涅尔定律的描述和描绘3.光的像的位置规律4.凸透镜的像5.凹透镜的像6.凸透镜成像公式和直线物体凸透镜成像实验7.光的颜色和物体的颜色三、力的作用和力与压强1.重力和重物的重力势能2.弹力和弹簧的弹簧系数3.静水压力,压强的计算4.流体的压强和浮力5.浮力与物体浸没或浮力平衡6.空气中物体的浮力7.空气的压力,大气压力概念8.动力学的描述和内能四、声的传播特性1.根据弹性介质传播声音的实验验证声音是机械波2.由听觉实验了解声音的传播特性3.钟摆的周期和音叉的频率4.频率和声音的音调、响度和声音的强度5.声音的反射、衍射和干涉现象五、电路与导电材料1.电流、电流的计算和电流的方向2.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3.调节电压和电流(电阻、电源和导线)4.测量电阻(焦耳定律)5.鸽子洞原理,电流在回路中的作用和规划6.安全用电常识六、能源与能量转换1.鸟的淋浴实例描述能量转换过程(机械、电能和热能)2.能量和功的定义3.各种能源的产生和利用4.蓄电池转化化学能和电能以上是上海八年级上物理的主要知识点,每个知识点包括多个细节内容。

学生需要通过实验、观察和计算,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学习和应用。

上海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上海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上海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上海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第一章机械运动常考点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关键抓住五个字“位置的变化”)2.运动的描绘参照物:描绘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选定的标准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绘可能不同3.运动的分类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变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

4.比拟快慢方法:时间一样看路程,路程长的快;路程一样看时间,时间短的快5.速度(常考点)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单位:m/s、 km/h;关系:1 m/s=3.6 km/h; 1km/h=1/3.6m/s6.匀速直线运动特点:任意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公式:v=s/t 速度与时间路程变化无关7.描绘运动的快慢平均速度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公式: v=s/t8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 v=s/t 工具:刻度尺、秒表需测物理量:路程s;时间t注意:一定说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9.路程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象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常考点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顿,该现象说明振动停顿发声也停顿。

振动的物体叫声。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4、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 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5、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假如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间隔至少为17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原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拟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缺乏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运动的世界》知识点与典型例题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运动的世界》知识点与典型例题

重难点知识剖析(一)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1、走进神奇自然界中的神奇完全来自于大自然,没有任何人工制造或利用的痕迹。

这些神奇是惊心动魄的,令人震惊的。

生活中的神奇则主要按照衣、食、用、行的思路设置,与人类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这些“神奇”似乎很平常,人们已司空见惯,然而当仔细探究时,却发现在这些并非惊心动魄的神奇中蕴藏了人类非凡的智慧。

下面举两例:(1)神奇之一:拉链.(2)神奇之二:圆珠笔2、探索之路物理学的进步之阶-—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①自然科学先驱哥白尼冲击了托勒密体系,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先驱伽利略用望远镜观察天空,其观察所得数据进一步支持了哥白尼的理论。

②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构建了经典力学体系。

③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玻尔等人的量子论即现代物理的产生与发展.3、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1)物理学——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学科。

(2)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七个主要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和合作。

(3)科学家永远高扬的科学精神。

①不迷信权威、敢于坚持真理、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精神。

②孜孜不倦、刻苦认真、坚强自信的科学态度.③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也敢于修正或放弃自己的错误观点的科学合作精神.(二)动与静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2、参照物世界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也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1)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2)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这个物体不动。

(3)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会不同。

例如:以地面为参照物,树是静止的;以奔驰的火车为参照物,树是运动的.(4)参照物的选取应以研究问题方便为准,一般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要点知识点1匀速直线运动第八讲直线运动1.2. 路程(s):运动物体通过的路径的长度。

在国际单位中,路程的单位是米(m)。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知识点2速度3.4.5.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三种方法:①比较物体通过相等路程所用时间的长短,所用时间短的运动得快。

②比较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路程的长短,通过路程较长的运动得快。

③物体通过的路程和时间都不相等时,比较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比值大的运动得快。

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6. 计算公式:v = s t7. 国际单位:米/秒(m/s);常用单位:千米/时(km/h);1米/秒=3.6千米/时。

知识点3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8. 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s=vt,在平面直角坐标系里的函数图像是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即s-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该直线的倾斜程度反映了物体运动的快慢。

倾斜角越大,物体的速度越大。

yS/米v/米 ∙秒 1Ox Ot/秒Ot/秒知识点4变速直线运动与平均速度9.在哪段时间或哪些路程内的平均速度。

本节学习要求根据公式:v = st,完成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路程和时间的计算,学会画路程-时间图像;通过观察、测量、网上查询,关注自然界、生活、生产中“速度值的阶梯”。

例题精讲匀速直线运动【例题1】一个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第一秒内通过路程3米,第二秒内通过路程3米,第三秒内通过路程3米,则这3秒内物体做的运动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不是匀速直线运动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D.一定是减速运动()【分析】第一秒、第二秒、第三秒,时间都是1秒,但这三个相等的时间不是任意的,虽然路程都是3米,但不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变速运动,所以选C。

【答案】 C比较运动快慢【例题2】如图A和图B分别表示比较运动员游泳快慢的两种方法,其中图A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B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观察图 A ,可看到图右侧三个时钟的指针在同一位置,由于比赛时,参赛者总是同时开始运动,所以可以确定三运动员所用的时间相同,在游泳池中我们可以看到中间那位运动员在最前面,即在相同的时间内中间那位运动员通过的路程最多,所以他游得最快。

观察图B,可看到三运动员都在中点,可见他们通过相同的路程,图右侧三个时钟的指针指在不同位置,且中间那个时钟所指示时间最少,即通过相同的路程中间那位运动员所用的时间最少,所以他游得最快。

【答案】时间相等时,通过的路程越长,运动越快;通过的路程相等时,所用的时间越少,运动越快。

A. 速度跟路程成正比 C. 路程跟时间成正比B. 速度跟时间成反比D.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分析】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个定值,即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个定值,也即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而速度的大小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运动的时间无关。

速度的大小取决于路程与时间两个物理量。

【答案】C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例题4】如图(a )、(b )所示是甲、乙两辆电动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A. 甲运动得快 C. 两车一样快B. 乙运动得快D. 缺少条件,无法判断( ) 【分析】在图象上任意找一对应的路程和时间,分别计算甲乙两电动车的速度,比较甲乙的运动快慢。

V 甲=0.1m/s;V 乙=0.2m/s 。

显然乙的速度快。

【答案】B速度和平均速度实战演练一、基础巩固5.这辆汽车在运动到第 5s 末那个时刻的速度为 km/h 。

如图所示是表示甲、乙两个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观察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记时开始时,即 t =0 时,甲的速度是 m /s ,乙的速度是m /s 。

(2)3s 时,甲的速度是 (3)甲做的是m /s ,乙的速度是直线运动,乙做的是第 5 题m /s 。

直线运动。

第 6 题6. 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的小轿车和大货车,小轿车 5min 内行驶了 9km ,大货车 0.5 h内行驶了 36 000m 比较它们的速度可知:图中甲直线表示的是 或“大货车”)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

(选填“小轿车”7.8.9. 行驶在南京、上海、杭州间的“新曙光”号列车的最高速度为 180 千米/时,上海地铁 列车最高速度为 25 米/秒,两者相比,前者速度较______。

(选填“大”或“小”) 在校运动会上,初三(1)班的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参加百米赛跑,他们的参赛成 绩如下表所示,则获得第一名的是____同学。

用“频闪摄影”可记录物体相隔同样时间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网球运动时的频闪照片.甲中相邻两位置距离相等,由照片可知, 球的速度越来越大(选填“甲”或“乙”)。

球做匀速直线运动,10. 下列运动中,最接近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奥运会上百米赛跑C. 站在商厦的自动扶梯上上楼的顾客11. 下列关于平均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自由下落的苹果D. 从滑梯上下滑的小朋友(( ))A. 平均速度反映物体的位置B .平均速度只能大体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C. 平均速度可以精确反映物体在某一位置运动快慢的程度 D .平均速度可以精确反映物体在某一时刻运动快慢的程度12. 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 速度的大小与路程和时间的大小无关D. 路程与时间成正比13. 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二、能力提升14. 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 2 倍,乙车行驶的时间与甲车行驶的时间之比是 3:1,则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 ( )A .3:2B .2:3C .1:6D .6:115. 物体沿直线运动,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 30m /s ,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 20m /s ,物体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 .25m /sB .24m /sC .10m /sD .50m /s16. 甲、乙、丙三辆赛车同时从起点出发,做匀速直线运动,最先到达终点的是丙车.甲、乙两车的路程和时间的 s-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车最后到达终点B .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C .丙车的 s-t 图像在Ⅲ区域D .相同时间内丙车的路程最小第 16 题第 17 题()17. 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8. 甲、乙两汽车同时从相距 10km 的两地出发,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速度为54km / h ,乙车速度为 10m /s ,它们相遇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B .甲车比乙车多走 2kmC. 甲车比乙车少走 1kmD .甲车走 7km ,乙车走 3km()19. 小明和张伟进行百米赛跑,每次小明都要比张伟提前 5m 到达终点,若让小明将起点向后远离原起点 5m ,张伟仍在原起点处与小明同时起跑,按原来的平均速度运动,则( ) A. 小明先到达终点 C. 两人同时到达终点 B. 张伟先到达终点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20.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和乙,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3:2,所用时间之比为 2:1,则 甲、乙物体的速度之比为 ;若通过相同路程,则它们所用时间之比为。

21. 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10s 内行驶了 80m ,则该汽车运动的速度是m /s ;途中经过一座大桥,从桥头到桥尾共用了 5min ,这座桥长22. 小车拖动纸带沿长木板做直线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如图所示。

123456789S/米秒内通过的距离为米。

23. 大型喷气式客机的飞行速度为 990 千米 /时,它每分钟飞行多少千米?如果骑自行车(速度约为 5 米 /秒),得用多长时间才能骑完这段路程?三、思维拓展24. 一条汽船向悬崖匀速行驶,通过航标 A 时鸣笛,10 秒后听到回声,再继续行驶 31 秒通过航标 B 第二次鸣笛,经过 8 秒后听到回声。

求汽船的速度及航标 A 与悬崖之间的距 离。

(v 声 340米 / 秒)25. 甲、乙两士兵都由 A 站到 B 站,甲走一半路程后跑步前进,乙走一半时间后也跑步前进。

已知甲、乙两士兵走的速度相同,跑的速度也相同,设甲、乙从 A 站到 B 站所用 的时间分别为 t 甲和 t 乙,则 ()A. t 甲 = t 乙B. t 甲 < t 乙C. t 甲 > t 乙D. 无法确定四、感知中考26. (2011年上海中考)甲、乙两部总重相同的电梯在钢索的牵引下竖直向上运动,它们的s-t 图像如图1(a )、(b )所示,则()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4 秒内甲、乙通过的路程相等C.甲、乙受到钢索的拉力相等D.甲受到的合力小于乙受到的合力27. (2012年上海中考)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 乙的速度,它们的 s-t 图像为图所示 a 、b 、c 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5秒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米,则( )A. 甲的 s-t 图一定为图线 aC. 乙的 s-t 图一定为图线 cB. 甲的 s-t 图可能为图线 bD. 乙的 s-t 图可能为图线 a8 6 4 2S/米abc t/秒2 4 6 8 10 12答 案1. 路程、时间、匀速直线运动;2. 物体运动的快慢、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米/秒、米每秒3. 相等、路程、7.54. 10、365. (1)15、0 ;(2)15、15;(3)匀速、变速6. 小轿车;7. 大;8. 丁;9. 甲、乙;20. 3:4 、4:321. 8、2.4S/米0.080.060.040.020.010.1 0.2 0.4 0.6 0.8 t/秒(3)匀速直线;0.1;223. 55分24. 1742.5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