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
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

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详细文字版)从南昌市规划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上获悉,《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获原则通过,“规划”对南昌城市总体发展目标、市域城镇体系、城市交通、旧城改造等诸方面描绘了宏伟蓝图,在城市整体发展思路上提出“西进、东拓、北控、南延”原则。
此外,南昌市首次在专题规划会议上提出要兴建城市轻轨。
“一城两核”发展新南昌到2020年,南昌市域即行政辖区范围面积将达到7402平方公里,其中城市规划区90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236平方公里,全市人口达到600万人。
在城市整体发展思路上提出“西进、东拓、北控、南延”原则。
其规划总体空间格局为“一江两岸,一核五片,沿着赣江两端延伸,多点、多组团推进”的总体发展思路,并将“依山傍水,两核拥江”列入城市核心区域的规划中,即以赣江为分隔,两岸分别按照功能自我完善、自成体系的两个相对独立的城区即昌南、昌北进行布局,形成一江两岸即“一城两核”城市新格局。
中心城带动重点镇南昌市至2020年城镇体系发展的基本方针:做强做大中心城,适度拓展中心城用地,发挥次中心城镇各自特色职能,促进小城镇发挥。
提高城市化水平,形成以中心城为核心,次中心城为主体,重点建制镇为基础,并辐射到广大农村居民点的多层次、网络状的城镇体系。
中心城:由昌南城、昌北城构成,范围约30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255万人,包括昌东组团、莲塘组团、望城组团、湾里组团、乐化组团;次中心城镇:向塘、民和、龙津等三座城镇,是市域城镇群的二级中心城镇。
人口规模10万至25万人;重点建制镇:文港、温圳、西山、石岗、万埠、象山、塘南、三里、梅庄、新祺周、三江等十一个城镇为各自城乡经济片区的中心,各城镇人口规模在两万人以上;一般建制镇:是建制镇政府所在地,是城镇体系最基本的单元,数量达34个,人口规模为1万人。
各片区功能独特昌南城:城市适度发展,重点是疏散旧城人口,降低人口密度,改善环境质量,理顺交通体系,调整用地结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城市建设用地。
南昌红谷滩新区城市形象规划设计

合 考 量 了以 下 几方 面 因素 得 出的 :()自然 地 理 因 素 :南 昌 1
此次规划在管理和实施方法上做了探索性的研究与尝试为规划管理部门制定了针对城市环境色彩和夜景照明进行方案申报审批的程序并形成了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城市环境色彩管理导则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建筑物夜景照明设计要点两份具有一定约束力的指导性文件以加强新区城市形象建设管理的合理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维普资讯
南 昌红谷滩新 区城市形象规划 设计
郝洛西
杨
赞
李勋栋
林
怡
邱忻怡
胡 国剑
孙
滢
随 着 我 国 城 市 化 进 程 的加 快 .城 市 的 整 体 环 境 形 象 品
而 南 昌 红谷 滩新 区 ( 以下 简 称 为 “ 区 )正 是 昌北 城 的 主 新 要 组成 部 分 . 成 为展 示 “ 江 两 岸 现 代 都 市 风 采 和滨 江 将 一 城市特色的代表 。 新 区 由 红 角洲 红 谷 滩 中心 区 、凤 凰 洲等 三 大 片 区 组 成 新 区在 初 期 规 划 时 . 因未 考 虑 对 城 市 环 境 色 彩 与 城 市 照 明 进 行 专 项 规 划 设计 .使 得 其 现 有 城 市 面貌 出 现 了一 些 不 尽 如 人 意 的地 方 . 要 体 现 为 :( ) 有 项 目在 色 彩 的 使 用 主 1现 上 照 明方 案 的 选 择 上 . 乏 系 统 的 规 划 与 管理 . 现 出各 缺 呈
【 章 编 号 l 0 —1 2 2 0 0 —0 8 —0 文 1 2 9( 0 7) 8 0 9 4 0 3 【 图分 类 号 】 TU98 中 4 【 献标 识码 】B 文
科 学 性—— 整 个规 划过 程 是 以实 地 测 量 分 析 、 谈 获得 的 访
南昌县王府井最新总体规划

南昌县王府井最新总体规划
王府井昌南中心项目地块控规调整,会议对南昌县莲塘镇小蓝南路以北、莲西路以东、小蓝北路以南、澄湖西路以西138.01亩、118 69亩及65.08亩三宗用地规划建筑设计方案进行了比选,并对获选方案进行了审查。
会议认为,该项目位于南昌县昌南绿城中央商务区的核心区,区位优越,也是该区域推进城中村改造、提升商务商业服务功能的核心项目,获选方案应充分借鉴其他入闱方案的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博采众长,进一步优化规划设计,以更契合该区域的功能定位。
会议要求,规划设计方案需切实保障公共利益和社区养老、幼儿园等公共服务设施需求,着重考虑沿小蓝北路、莲西路等主干道路的天际线,优化沿街建筑层次,同时,要抓紧组织获选方案的公示、土地评估及挂牌出让等事宜,推动项目快速落地。
项目用地单位承诺商业面积不低于项目总计容面积的30%,自持商业面积不低于10万平方米(含核心综合体购物中心(8万平方米),星级酒店(2万平米)),自持部分自开业起十年内不得转让。
自持商业实行“统一经营、统一开票、统一核算、统一管理”,并在投入运营一年内,主动上报为限上商贸企业或规上服务业。
),根据之前计划,该地块拟建设王府井昌南中心项目,建设单位为江西鸿府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目前地块规划建筑设计方案已经公示,地块还未完成拆迁,何时正式上线挂网值得期待。
听证会议纪要

听证会议纪要篇一:听证会议纪要南昌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XX-2020年)修编听证会议纪要南昌市国土资源局与20XX年7月3日下午在红谷大厦a座十二楼南昌市国土资源局第三会议室公开举行了南昌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XX-2020年)修编听证会,依据听证会所做的听证笔录,根据《国土资源听证规定》(国土资源部20XX年第22号令)第十七条的规定,特作出本听证纪要。
一、听证会的基本情况(一)听证事项:南昌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XX-2020年)修编(二)听证主持人:,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支队支队长听证员:市政府办公厅干部市国土资源局法规监察处负责人市国土资源局规划耕保处处长市国土资源局法规监察处干部记录员:市国土资源局规划耕保处市国土资源局规划耕保处(三)听证参加人员基本情况1、经办单位代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领导小组办公室;地源国土研究院。
2、听证会代表:江铃控股有限公司江西国鸿集团有限公司副总江西洪达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听证会议纪要)司副主任江西农业大学讲师江西财经大学讲师、博士昌东工业区管委会副主任莲塘镇人民政府镇长助理李渡镇人民政府党委副书记龙津镇人民政府党委委员大塘乡人民政府常务副乡长红谷滩新区红谷世纪花园社区人大代表(四)听证会按照《国土资源听证规定》规定的程序进行。
首先由经办单位代表陈述了修改编制南昌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XX-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的依据、可行性、理由及具体内容,然后听证会代表逐一发言,就听证事项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具体内容发表意见、建议,并进行了质询。
经办单位代表就听证会代表提出的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说明和解释。
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气氛热烈,会议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二、听证事项的说明根据《国土资源听证规定》第十二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结合工作实际需要,对南昌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XX-2020年)修编的有关事宜进行听证。
相关材料有:《南昌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及说明(20XX-2020年)》、《南昌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XX-2020年)修改意见说明》、《南昌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集(20XX-2020年)》。
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

2.1 开发区总体规划概述2.1.1开发区位置、规划性质和功能定位(1)开发区位置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南昌市昌北新城区,东临江西母亲河--赣江;西倚国家级风景旅游区--梅岭;北毗江西最大的航空港--昌北机场;南携南昌市新的行政中心--红谷滩。
与南昌母城昌南城仅一水之隔。
有新八一大桥、赣江大桥、南昌大桥三桥沟通与母城的联系。
开发区在南昌市的区域位置示意图见附图1,开发区航拍图见附图2。
(2)规划性质本开发区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坚持“三为主、二致力、一促进”前提下,在经历了14年快速发展的阶段后,通过调整发展观念,寻求新的发展路径,本次规划提出开发区的性质为:以现代工业为主导,具有文教科研特色的生活服务功能完善的现代化综合性产业区。
远景目标: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与红谷滩、红角洲、凤凰洲互为补充、相互呼应,成为工业发达、社会服务设施完善的昌北新城区。
(3)功能定位坚持开发区自成立以来确定的以“四个基地”为目标的基本定位,即: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基地;国内外大集团、大公司低成本的扩张生产基地;高等院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实验基地;留学生、民营企业家的创业基地;现代加工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同时充分考虑宏观产业政策的变化,利用南昌总体规划的调整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区位和综合优势,尽快发展城市商务、旅游、居住等综合服务功能,成为昌北地区除红谷滩之外另一个有影响的城市中心区。
2.1.2开发区规划阶段的目标及指标(1)人口规模近期(2005至2010年)人口规模22万人。
远期(2010至2020年)人口规模30万人。
(2)用地规模昌北大道以南,昌西大道以东,港口大道和广兰大道以西,玉屏大街和新建县以北地区(含蛟桥镇、老工业基地和大专院校)。
规划区面积为52.43km2(2010年45km2)。
规划范围见附图4。
(3)经济发展战略2004至2010年间,预计开发区GDP年均增长19%,2010年,开发区预计实现GDP 20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7:2。
南昌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

南昌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对南昌城市总体发展目标、市域城镇体系、城市交通、旧城改造等诸方面描绘了宏伟蓝图,在城市整体发展思路上提出“西进、东拓、北控、南延”原则。
此外,南昌市首次在专题规划会议上提出要兴建城市轻轨。
“一城两核”发展新南昌到2020年,南昌市域即行政辖区范围面积将达到7402平方公里,其中城市规划区90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236平方公里,全市人口达到600万人。
在城市整体发展思路上提出“西进、东拓、北控、南延”原则。
其规划总体空间格局为“一江两岸,一核五片,沿着赣江两端延伸,多点、多组团推进”的总体发展思路,并将“依山傍水,两核拥江”列入城市核心区域的规划中,即以赣江为分隔,两岸分别按照功能自我完善、自成体系的两个相对独立的城区即昌南、昌北进行布局,形成一江两岸即“一城两核”城市新格局。
中心城带动重点镇南昌市至2020年城镇体系发展的基本方针:做强做大中心城,适度拓展中心城用地,发挥次中心城镇各自特色职能,促进小城镇发挥。
提高城市化水平,形成以中心城为核心,次中心城为主体,重点建制镇为基础,并辐射到广大农村居民点的多层次、网络状的城镇体系。
中心城:由昌南城、昌北城构成,范围约30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255万人,包括昌东组团、莲塘组团、望城组团、湾里组团、乐化组团;次中心城镇:向塘、民和、龙津等三座城镇,是市域城镇群的二级中心城镇。
人口规模10万至25万人;重点建制镇:文港、温圳、西山、石岗、万埠、象山、塘南、三里、梅庄、新祺周、三江等十一个城镇为各自城乡经济片区的中心,各城镇人口规模在两万人以上;一般建制镇:是建制镇政府所在地,是城镇体系最基本的单元,数量达34个,人口规模为1万人。
各片区功能独特昌南城:城市适度发展,重点是疏散旧城人口,降低人口密度,改善环境质量,理顺交通体系,调整用地结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城市建设用地。
其中旧城中心区将不再安排工业项目,实行用地置换,逐步外迁旧城区的污染扰民工厂,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质量,保护“四湖”等历史人文景观与环境;城东片区作为城市发展的新区,依托现有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科技优势,以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龙头,发展技术密集型,特别是高附加值的产业。
03 江西省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年)

“一圈引领” 以大南昌都市圈为引领,形 成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地区“两轴驱动” 强化沪昆(浙赣)和京九高 铁两条开发主轴“江湖联保” 统筹长江、鄱阳湖和赣江等 省内主要河流的生态环境 保护“三屏筑底” 围绕赣东 - 赣东北、赣西- 赣西北、赣南的山地丘陵地 区,筑牢 3 个森林生态安全 屏障
2.1 目标定位 总体定位
长江中下游重要生态屏障和大湖流域综合治理样板区中部地区绿色崛起示范区 内陆双向开放发展高地 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样板区 文化与自然魅力彰显的宜居家园
2035 年形成大湖流域国土空间整体保护与合理开发模式,生态、农业、城镇 空间实现合理协调布局。国土空间安全保障能力全面增强,生态和粮食安全底线管控体系进一步强化, 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前列,生态服务功能显著提升。 国土空间绿色开发竞争力持续提高,城镇空间开发更加集聚高效,节约集约、 绿色低碳的资源利用体系基本建成。 国土空间开放水平和设施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交通、能源、水利和防灾减灾等 设施支撑体系更加完善,内陆高水平双向开放高地全面建成。 国土空间品质稳步提升,魅力空间体系全面建立,城乡人居环境达到全国一流 水平。2050 年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全面建成,生态竞争力和文化自信力全国领先,形成 经济富裕、山川美丽、人人幸福、安全稳定的生态文明高度发展新局面。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健全完善,国土空间生态优越、均衡开放、宜居安全、 魅力突出、集约高效,成为大湖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典范。
“一带”:长江生态修复带。 “两核”:鄱阳湖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核心区、赣南岗地 - 大庾岭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核心区。“六区”:饶河流域矿山与农田生态修复区、抚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修复区、赣江中游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修复区、修河流域自然生态空间保护与农 业生态修复区、信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小流域生态环境修复区、赣江下游农村土 地综合整治与城市工矿生态修复区。
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图略解

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图略解:南昌一环是快速线:南昌大桥--洪城路--解放西路--洪都中大道、北大道--洪都大桥--扬子洲--英雄大桥--凤凰洲--玉屏东大道--长棱的解放路--红谷滩--南昌大桥南昌二环线:生米大桥--昌南大道--昌东大道--昌北大道(蒋巷镇-扬子洲-西河-乐化镇)--昌西大道--生米大桥南昌三环是高速公路:南昌一环线内为南昌市的核心区:在核心区有南昌大桥、红谷隧道、八一大桥、赣江大桥、洪都大桥、英雄大桥横穿赣江。
其中红谷隧道和八一大桥是核心区的核心,是南昌市东、西衔接的中心链。
红谷隧道西接怡园路、长棱区、长征路通向湾里区至梅岭,东接中山西路、中山路、八一广场再接北京西路,北京东路通向艾溪湖至昌东、瑶湖。
八一大桥西接庐山南大道通向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接阳明路、阳明东路、青山湖隧道、国威路、火炬大街通向南昌高新技术开发区。
南昌二环线内为南昌市中心城区:由红谷滩、凤凰洲、红角洲、长棱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扬子洲、东胡区、西湖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山湖区、罗家镇、青云谱区、朝阳区组成。
南昌三环线内为南昌市城区:由乐化、湾里、望城、莲塘、麻丘组成。
《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对南昌城市总体发展目标、市域城镇体系、城市交通、旧城改造等诸方面描绘了宏伟蓝图,在城市整体发展思路上提出“西进、东拓、北控、南延”原则。
此外,南昌市首次在专题规划会议上提出要兴建城市轻轨。
“一城两核”发展新南昌到2020年,南昌市域即行政辖区范围面积将达到7402平方公里,其中城市规划区90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236平方公里,全市人口达到600万人。
在城市整体发展思路上提出“西进、东拓、北控、南延”原则。
其规划总体空间格局为“一江两岸,一核五片,沿着赣江两端延伸,多点、多组团推进”的总体发展思路,并将“依山傍水,两核拥江”列入城市核心区域的规划中,即以赣江为分隔,两岸分别按照功能自我完善、自成体系的两个相对独立的城区即昌南、昌北进行布局,形成一江两岸即“一城两核”城市新格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规划期限和规划范围
• • (一)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其中:基期 年为2005年,近期为2006-2010年,远期 为2011-2020年。 • (二)规划范围 • 本次规划范围为南昌市行政管辖范围, 包括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安义县、 湾里区、青山湖区、青云谱区、东湖区和 西湖区;土地总面积743218.34公顷。
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1 年~2020 年)
• • •
土管1101班 钟松峰 黄华椿 周俊杰 廖经耀 邱鹏 制作
目录
• • • • • • 总则 南昌市概况 南昌市域市城镇体系 南昌市城市用地布局 南昌市城市交通规划 中心城区市政工程设 施规划 • • • • 南昌市环境总体规划 南昌市园林绿化规划 南昌市旅游规划 南昌市地区文化保护 弘扬与发展 • 南昌市综合防灾规划 • 附则
地区 中心城 市 地位 人口规模
南昌市中心城、长堎片区和 外围五个城镇组团(莲塘、 南昌都市区 望城、湾里、乐化、麻丘) 向塘、民和、龙津三座城镇
350万
次中心 城镇
重点建 制镇
市域城镇群的二 每个城镇 级中心城镇 10~25万
各城镇人口 规模在2万 人以上 每个城镇人 口规模为l万 人左右
文港、温圳、西山、石岗、 万埠、象山、塘南、扬子 各自城乡经济片 洲、三里、梅庄、新祺周、 区的中心 三江、李渡十三座城镇 建制镇政府所在地 南昌市城镇体系 最基本的单元
南昌市产业布局规划
• 走工业现代化道路,培育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现代制 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都市型产业体系。优先发展高 新技术产业,突出汽车制造、医药和食品、电子信息、光 电一体化、家电、纺织服装、新材料等支柱产业群,加快 电子、化工、纺织、建材、食品工业的发展。构建区域性 现代服务业中心,着力发展金融商贸、现代物流、信息中 介、要素市场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教育、医疗卫生、 文化传媒等知识型服务业,加快发展会展、社区服务、房 地产、都市旅游等城市型服务业,做强商贸流通业。 • 1、工业布局:采用相对集中、分片布局、各有侧重的工 业布局体系,中心城形成城东、城南、昌北三个工业区。 • 2、仓储布局:调整完善中心城仓储布局,改造青云谱货 场,形成中心城最大的中转、储备仓储区;将昌北牛行货 站迁至英雄开发区。普通仓储布置在昌南城的青境保护规划目标: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趋势 得到控制。环境保护总体水平进入全国环境保护 重点城市上游行列,生态环境总体良好。2010年 创建国家生态城市,2020年迈向国际先进生态城 市。 • 1、大气环境:中心城环境空气2020 年优于二级 标准,工业废气处理率2020年达100%。 • 2、地面水环境:工业废水处理率2010年达到 95%,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2020年达100%。 • 3、环境噪声:到2020年噪声达标区覆盖率100%。 • 4、固体废弃物:2020年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 90%,危险废物处置率100%,生活垃圾处理率 达100%。
•
•
• •
南昌市地铁规划图
• 南昌地铁远景规划图: ①线路走向:昌九高 速客运西站、乐化、蛟桥、丰和北大道、丰 和二路、世贸路、中山西路、中山路、八一 广场、北京路、瑶湖大道 ②线路走向:望城、高速客运西站、站前北 大道、红谷南大道、丰和大道、凤凰一路、 阳明路、八一大道、洛阳路、南昌火车站、 顺外路、上海路、广州路,至罗家镇 ③瑶湖北、民丰路、丹霞路、青山路、八一 大道、叠山路、象山路、象山南路、绳金塔 街、十字街、京山北路、迎宾大道、至莲塘 ④高速客运西站、站前北大道、朝阳洲南、 抚生路、洪城路、洪都大道、南京东路、上 海路、国威路、火炬大道 ⑤线路走向:下罗地区、长堎大道、学府大 道,红谷南大道、学府大道、朝阳大道、江 铃西路、高新大道
•
•
•
•
南昌市中心城区市政工程设施划
• 旧城改造 • 旧城区范围东起八一大道、西 至抚河故道、北起下沙窝、南 至洪城路,面积8.28平方公里。 采取“控制、调整、改造、保 护”八字方针,逐步改变旧城 区面貌。旧城改造以“疏散人 口、降低密度、美化环境、完 善配套、发展三产”为主要目 标,调整用地结构,搞好旧城 区环境整治工程及低洼危旧房 改造,优先安排道路、绿地、 广场、商贸、文化、休闲等城 市功能性设施建设,完善旧城 基础设施,保护旧城文物古迹, 增强城市特色风貌。 • 所以旧城改造造势南昌最重要 的是镇工程之一。
南昌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 南昌市城镇体系空间布局 和产业结构布局:以中心 城市为核心,交通线为主 轴线,外围中小城镇星罗 棋布的空间格局。 • 规划至2020 年,市域城市 数量达4 个,建制镇数量 达43 个。市域城镇等级结 构分为中心城市、次中心 城镇、重点建制镇、一般 建镇制等四级结构。
2020年市域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总则之指导思想
•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 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 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围绕“鄱阳湖生态 经济区”的发展要求,适应南昌市扩大开放和经 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打造现代制造业重要 基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加强保 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全力推动南昌新一轮经济大 发展、城乡大变样、文明大提升。
南昌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 1、发展目标及策略:发展目标:各级路网合理级 配,分布均衡。要求能够达到10分钟上快速路, 20分钟上高速路,30分钟到达周边城镇的 “102030”目标,形成半小时、一小时经济圈。 • 建设策略:遵循“公交优先的城市交通发展战 略”,在加强道路设施建设,提高道路供应水平 的同时,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努力提高现有 设施服务水平。在旧城改建中重视提高路网密度, 理顺交通组织,打通断头路,拓宽瓶颈,改善微 循环。管理策略:优化交通方式结构,引导交通 需求不同方式转化,抑制不必要的交通出行,提 高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比重。
南昌市市域交通规划之 中心城区道路规划
• 中心城城市道路形成“三环十一射”为 骨架、方格网为基本形式的“蛛形”网 络结构。“三环”是由城区内的一环和 二环快速路及环城高速公路构成,形成 不同层次的对内部交通的保护。“十一 射”是城区向东南西北放射,联系外围 城镇组团和城市出入口的11条快速路或 主干路,加强了中心城区对外的辐射功 能,保证了城市中心区的强势中心地位。 城市一环:由洪都大道、解放西路、洪 城路、南昌大桥、昌九大道、玉屏路、 洪都大桥组成,总长度约30公里城市 二环:由昌东大道、昌南大道、生米大 桥、西二环路、北二环路组成,总长度 约75公里 十一条放射路:北京路、解放路、滨江 北路、南莲路、迎宾大道、滨江南路、 昌九南大道、长征路、昌湾大道、昌九 北大道、机场路等,总长度约84公里
一般建 制镇
南昌市空间结构
• 按照“西进、东拓、南延、北控”的城市空间发展策略,南昌市中心 城形成“以赣江为主轴,一江两岸,南北两城,双核拥江,组团式、 网络状发展”的总体空间格局。 • 南昌市中心城总体规划范围面积约330 平方公里,布局上由昌南、昌 北两城组成,含八大片区。各片区由江湖、水面、山丘、绿带、铁路 和城市道路分隔。双城功能既相对独立和完善,又各有偏重,相互联 系,相辅相承。 • 昌南城:城市适度发展,重点是疏散旧城人口,降低人口密度,改善 环境质量,理顺交通体系,调整用地结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由旧 城中心区、城东片区、瑶湖片区、城南片区、朝阳片区五个片区成; 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70平方公里、人口195 万。 • 昌北城:作为城市重点发展新城区,高标准、高起点地进行建设, • 保证设施配套,城市功能自我完善,自成体系,吸引和疏散旧城人口 和产业,发展外向型工业,保护昌北整体环境,突出与“山”、“水” 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成为有独特风貌的现代化新城。由红谷滩中心 区、红角洲片区、蛟桥片区三个片区组成。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95 平方公里,人口85万。
• 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 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江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 要(2006-2020年)》;《南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总则之规划目标
• 将南昌建设成为商贸 繁荣、布局合理、交 通便利、设施完善、 科教发达、环境优美、 生活舒适的现代区域 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 文明花园英雄城市; 建成滨江城、滨湖城、 山水城、园林城、生 态城。
南昌市中心城区市政工程设施规划
• 1、供水:2020年,中心城用水量182万立方米/日。在现有下正街水厂10万 立方米/日、朝阳水厂30万立方米/日、青云水厂60万立方米/日、牛行水厂10 万立方米/日、双港水厂7万立方米/日五座水厂生产规模的基础上,扩建水厂 二座:牛行水厂生产规模从10万立方米/日扩建至30万立方米/日,双港水厂 生产规模从7万立方米/日扩建至10万立方米/日。新建水厂两座:城北水厂20 万立方米/日、红角洲水厂20万立方米/日。 2、排水:2020年,中心城污水排放总量为155万吨/日。中心城规划新城区 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旧城区排水体制由截污式雨污合流制,逐步过渡到 雨污分流制。雨水排放系统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和自然沟渠,采取“分区就近 排水,分散排水”的原则,严格保留调蓄水面,不得随意占用填埋。中心城 划分为8个排水分区。中心城规划新建扩建城市污水处理厂4 座:青山湖污水 处理厂100 万吨/日(已建一期33 万吨/日)、红谷滩污水处理厂60 万吨/ 日(包括长堎、湾里的污水量)、瑶湖污水处理厂10万吨/日、象湖污水处 理厂20万吨/日(包括莲塘部分污水量),白水湖污水处理厂16万吨/日。此 外,现有朝阳洲污水处理厂8万吨/日。 3、供电、电讯:2020年,南昌电网将由4座500千伏变电站形成环网结构。 中心城形成16座220千伏变电站、55座110千伏变电站环网结构。2020年, 南昌本地网端所增加到20个。中心城电话普及率110门/百12人,装机容量 308万门;邮政局所160处。
魅力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