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1
唐雎不辱使命 翻译+原文+字词

22课唐雎不辱使命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啊!”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片土地交换小的土地,很好;虽然这样,(但毕竟)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实在不敢交换啊!”秦王不高兴。
于是安陵君使唐雎使于秦。
派唐雎出使到秦国。
重: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秦王对唐雎说:“我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从我,为什么呢?况且秦国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灭了韩国、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当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现在我用十倍于安陵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难道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是像这样的。
安陵君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先王那里接受的封地并且保卫它,即使是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难道仅仅交换五百里吗?”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也。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您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过。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秦王说:“天子发怒,将会有百万人死亡,血流千里。
”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用头往地上撞罢了。
”唐雎说:“这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
《唐雎不辱使命》全文翻译

《唐雎不辱使命》全文翻译
唐雎不辱使命
刘向
原文】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译文】
秦始皇派人对安陵君说:我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结予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很好;虽然如此,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不
敢交换!秦王不高兴。
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从我,为什么呢?况且秦国灭亡韩国和魏国,然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当作忠厚老实的人,所以不加注意。
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难道不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不是这样的。
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并且保卫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难道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吗?
作者简介】
刘向(约前77前6)原名更生,字子政,沛县(今属江苏)人。
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刘向的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及翻译

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及翻译(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小学资料、初中资料、高中资料、大学资料、文言文、中考资料、高考资料、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imary school materials, junior high school materials, senior high school materials, university materials, classical Chinese, senior high school examination materials,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materials, synonyms, antonym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及翻译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及一对一翻译【作者】刘向【朝代】西汉【原文】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九年级语文唐雎不辱使命1(1)

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 何况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呢?)
•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 乎?” •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 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 耳。” •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 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 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 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 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 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 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特殊句式(省略或倒装)
• • • • 虽然,受地于先王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伏尸百万 休祲降于天
补白——再现——理解品味
走进人物 换位评价
• 唐雎作为一个外交使臣可谓是不辱使命, 外交使节的才华往往体现在他们出色的辞 令中,文中哪一处唐雎的辞令最令你折服, 为什么? • 假如你是使臣唐雎,说说秦王给你留下的 印象。 • 假如你是秦王嬴政,你如何评价安陵国的 使臣唐雎?
找出其中的特殊句式
•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 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 轻寡人与?” • 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 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 哉?”
• 唐雎言辞: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 力,沉着镇定,口风锐利,义正词严,随 机应变。 • 唐雎,有胆有识的谋臣,具有凛然正气和 不畏强暴的布衣精神。 • 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色厉内荏。
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及翻译

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及翻译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及翻译导语:《唐雎不辱使命》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性格,成功表现了唐雎不畏俱的性格,以下是由小编为您整理的《唐雎不辱使命》的原文及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唐雎不辱使命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通假字,通“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fú)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xiǎn),以头抢(qiāng)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guī)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jìn)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gǎo)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注释1.选自《战国策·魏策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标题是后人加上。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又称《国策》。
《战国策》(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九年级语文唐雎不辱使命1

4、比较安陵君的理由和唐雎的 理由有何异同? 答案
分析目录
继续
有恩于安陵君
问题
不是真心话。实际上 是对安陵君恩威并施。
问题
先用语气极强的否定句 堵住秦王带有威胁意味的试 问,然后正面回答秦王,最 后在对比中用一反问语气句 子否定秦王的无耻要求。
问题
相同点:都回绝了秦王的 无耻妄想。 不同点:地点、背景面对 的人物不同。使唐雎回答较安 陵君更为坚定有力。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 乎。。。伏尸二人流 血五步,天下缟 “否,非 素。。。 若是 也”“ 言之有“节” 而守之”
说 唐话 雎技 的巧
“士之 言之有“据” 怒”“ 而将四 矣” “今日是 也”“ 言之有“力” 挺剑而 起”
说话技巧在与人交往中,起着 举足轻重的作用。 勇敢与善辩也是好的品质与能 力。 在平时要多锻炼自己的说话 能力,培养自己的说话技巧。
课堂
1、用自己的话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2、故事的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 谁? 答案
3、故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最后的 结果 是怎样的?答案 4、你如何评价唐雎? 答案
分析目录
继续
故事中人物有秦始皇、安 陵君、唐雎。 主要人物是唐雎。
问题
故事的主要矛盾是对安陵 的拥有。 故事的结局是秦始皇放弃 了吞并安陵的打算,唐雎没有 辜负出使之命。
问题
忠于使命,有勇有谋、不 畏强权、敢于献身、大义凛然
问题
1、秦王以五百里地易安陵是出于 好心吗?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 2、安陵君用什么理由拒绝了秦王 的要求? 3、概括段意。
答案 答案 答案
分析目录
继续
秦王不是出于什么好心, 而是 采取的“以大易小”的欺 诈手段,企图不战而直接吞并 安陵小国。
唐雎不辱使命课文注释完整版

唐雎不辱使命课文注释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作者: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通假字,通“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fú)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xiǎn),以头抢(qiāng)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guī)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jìn)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gǎo)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注释1.选自《战国策·魏策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标题是后人加上。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又称《国策》。
《战国策》(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西汉末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
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和翻译和注释

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和翻译和注释唐雎不辱使命汉·刘向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秦王派人对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说:“我打算要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地盘交换我们小的地盘,实在是善事;即使这样,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不敢交换!”秦王知道后很不高兴。
因此安陵君就派遣唐雎出使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这是为什么?况且秦国灭掉韩国、魏国,而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加以注意。
现在我用安陵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自己的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这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并不是这样的。
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封地所以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只是这仅仅的五百里的土地呢?”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先生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的情景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 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 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 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
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也 不过就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 罢了。”
7.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①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 ② 太守谓谁 B.① 秦王不悦 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C、① 安陵君其许寡人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D、① 愿终守之 ②愿借子杀之
一读——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依照注释,给生字词注音, 注意停顿和节奏。
唐雎 抢地 色挠
王僚
秦王怫然怒 免冠徒跣 休祲 降于天 天下缟素 寡人谕矣
韩傀 要离
《战国策》成语 一尘不染—圣人具有三者之德,而无一尘之累。 大庭广众—以敞大众。 两败俱伤—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 南辕北辙——犹至楚而北行也。 亡羊补牢——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 即有死蚌。蚌亦谓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 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狐假虎威——虎得狐,狐曰:子勿敢食我,天帝使 我长百兽,子若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
安陵君却不听从我,为什么?况且秦国灭了韩国亡了魏国,
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我把安陵君 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安陵十
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自己的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 愿,是他看不起我吗?”唐雎回答说:“不,不像你说的
这样。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封地并守护它,即使是 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难道仅仅是五百里的土地
行,子随我后,百兽见我敢有不走者?虎以为然, 遂与之偕行,兽见皆走,虎不知兽之畏 己,以为畏狐也。《战国策·楚策一》
羽毛未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 可以高飞。
引锥剌股——读书欲睡,引锥自剌其股,血 流至足。
门庭若市——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战国策·齐策一》 返璞归真——颜斶知足矣,归反于璞,则终 身不辱也《战国策·齐策》。 狡兔三窟——狡兔有叁窟,仅得免其死耳。 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 二 窟。《战国策·齐策四》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出处:《战国策》
《战国策》又叫《国策》, 是记载战 国历史的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 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 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 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 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 理而成。共三十三篇
关于《战国策》
• 《战国策》分为东周、西周、秦、齐、 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 等12国国策。
1 、顾维钧伟大的中华民国外交家,代表中 国出席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巴黎和会,捍 卫了中国在山东的主权,是中国自1840年以 来,第一次在现代国际关系中收回丧失的主 权。 2 、邓小平访问美国时,有记者说“中国人 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总是抬着 头走路。”,邓小平回答:“因为我们走的 是上坡路,而你们走的是下坡路。”
惊弓之鸟——弓弦响,惊密林之鸟。 安步当车 《战国策·齐策四》 不遗余力《战国策·赵策》 不翼而飞《战国策·秦策》 侧目而视 《战国策·秦策》 高枕无忧《战国策·魏策一》 汗马功劳《战国策·楚策》 画蛇添足 《战国策·齐策二》 挥汗成雨 《战国策·齐策一》 三人成虎 《战国策·魏策二》
唐雎 jū 秦王怫然怒 fú 免冠徒跣xiǎn 抢地qiāng 休祲 jìn 天下缟素gǎo 色挠náo 寡人谕矣yù 王僚liáo 韩傀guī 要离yāo
3 、在日内瓦会议期间,一个美国记者先是主动 和周恩来握手,周总理出于礼节没有拒绝,但没 有想到这个记者刚握完手,忽然大声说:“我怎 么跟中国的好战者握手呢?真不该!真不该!” 然后拿出手帕不停地擦自己刚和周恩来握过的那 只手,然后把手帕塞进裤兜。这时很多人在围观, 看周总理如何处理。周恩来略略皱了一下眉头, 他从自己的口袋里也拿出手帕,随意地在手上扫 了几下,然后——走到拐角处,把这个手帕扔进 了痰盂。他说:“这个手帕再也洗不干净了!”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 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 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 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说:“我想 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 应我!”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我)恩惠,用大 的土地交换小的土地,很好,虽然如此,但是从先王那 继承的封地,希望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秦王不高 兴。安陵君于是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
(就能交换)的吗?”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 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 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 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先生也曾听说
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 过。”秦王说:“天子发怒(的时候),会有百 万尸体倒下,血流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
• 记载公元前453年—前209年共245年 史实。是研究战国时期历史的重要资 料。
• “战国”一词,即源于此。
关于刘向
• 刘向(约前77年—前6年)本名更生, 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
• 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 刘向一生著述颇丰,对保存我国古籍
文献做出过重要贡献。 • 《战国策》《说苑》《列女传》……
1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2
分
)
例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A、渔人甚异之 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
也
C、公将鼓之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 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 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 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 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