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采收率原理复习题

合集下载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2春“石油工程”《提高采收率原理》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5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2春“石油工程”《提高采收率原理》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5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2春“石油工程”《提高采收率原理》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关于碱驱的乳化携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形成油珠相当小的乳状液B.碱驱突破前采油量便可增加C.油珠的聚并对驱油过程几乎没有影响参考答案:A2.堵剂分为水基堵剂、油基堵剂和醇基堵剂是()。

A.按配堵剂时所用的溶剂或分散介质B.按对油和水或出油层和出水层的选择性C.按使用的条件参考答案:A3.从油井进行封堵高渗透层时,可减少油井产水称为()A.调剖B.堵水C.采油参考答案:B4.以下采油方式属于三次采油方式的是()A.注聚合物溶液B.注碱溶液C.注表面活性剂溶液D.注二氧化碳参考答案:ABCD下面属于复合驱中表面活性剂在协同效应中起的作用有()。

A.降低聚合物溶液与油的界面张力,提高它的洗油能力B.可使油乳化,提高驱油介质的粘度C.可补充碱与石油酸反应产生表面活性剂的不足D.可提高聚合物的生物稳定性参考答案:ABC6.稠油是指在地层温度和脱气的条件下,粘度大于()mPa·s或相对密度大于0.934的原油。

A.10B.1*102C.1*103参考答案:B7.活性水驱用的表面活性剂浓度()它的临界胶束浓度。

A.大于B.小于C.等于参考答案:B8.聚合物驱用的聚合物应该满足下列条件()。

A.水溶性好B.稠化能力强C.热稳定性好D.化学性质稳定参考答案:ABCD9.下列哪个段塞设计更适合进行高压干气驱?()A.注入井→水→干气→油带→剩余油→采油井B.注入井→水→干气→富气→油带→剩余油→采油井参考答案:A10.EOR是指强化采油,它包括()。

A、一次采油B、二次采油C、三次采油D、以上三种采油参考答案:BC11.表面活性剂驱用的表面活性剂应当满足下列条件()。

A.低界面张力B.低吸附量C.耐温、耐盐D.来源广、成本低参考答案:ABCD12.地下燃烧法主要有哪几种方式()。

A.干式正向燃烧法B.干式反向燃烧法C.湿式正向燃烧法D.湿式反向燃烧法参考答案:ABC13.复合驱中的聚合物在协同效应中起的作用有()A.改善表面活性剂和碱溶液对油的流度比B.对驱油介质的稠化,可减小表面活性剂和碱的扩散速度C.可与钙、镁离子反应,保护表面活性剂D.提高了碱和表面活性剂所形成的水包油乳状液的稳定性参考答案:ABCD14.下面的化学剂可用作ASP体系前的牺牲剂的是()。

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试题1

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试题1

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培训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1 .延长油田由于地层水_____,易于碱生成沉淀,因此不适合碱驱。

∙A.二价阳离子含量高B.阴离子含量高C.矿化度高我的答案: C 参考答案:A2 .下列表面活性剂体系中表面活性剂浓度最低的∙A.活性水B.微乳C.胶束溶液我的答案: A参考答案:A3 .碱驱用碱的最佳pH值为_____。

∙A. 8~9B. 11~13C. 9~14我的答案: B参考答案:B4 .下面关于预测采收率的方法不属于油藏工程经验法的是∙A.油藏数值模拟法B.水驱曲线法C.产量递减法D.相关经验公式法我的答案: C参考答案:A5 . CCUS中的字母U代表的是CO2__ ____。

∙A.捕集B.运输C.利用D.封存我的答案: B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指利用,油田利用通常包括驱油或压裂。

6 . _______作为表征孔隙结构的特征参数之一,直接影响着泡沫的封堵能力。

∙A.孔隙度B.渗透率C.孔喉比D.孔喉半径∙我的答案: A参考答案:B7 .泡沫驱提高采收率技术中的发泡剂一般为_______。

∙A.盐类B.表面活性剂C.醇类D.聚合物我的答案: D参考答案:B8 . _______过大可能引起气窜,过小可能引起发泡不充分,所以室内要对该参数进行优化。

∙A.注入压力B.注入速度C.注入周期D.气液比我的答案:未做答参考答案:D9 .利用油藏天然能量开发的采油方式叫_______。

∙A.衰竭式采油B.水驱C.聚合物驱D.气驱我的答案: A参考答案:A10 .泡沫体系性能改善的方法_______。

∙A.表面活性剂复配协同B.聚合物提高基液粘度∙C.纳米颗粒改善泡沫气/液界面性质D.以上均可我的答案: D参考答案:D11 .微生物采油技术是指_____。

∙A.通过人为调控,利用微生物在油藏环境下的生长繁殖和代谢活动,产生有利于驱油的代谢物质,作用于油藏和流体,实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B.通过微生物自我调控,产生有利于驱油的代谢物质,作用于油藏和流体,实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C.通过微生物自我调控,产生有利于驱油的代谢物质,作用于油藏,实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我的答案: A参考答案:A12 .二氧化碳驱油机理?∙A.降低油水界面张力B.使原油体积膨胀C.萃取汽化轻烃D.提高驱油剂粘度我的答案: B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提高粘度是聚合物驱的机理13 .根据微生物对氧气的需求,可将油藏的氧气过渡带分为_____。

《提高采收率》之复习题

《提高采收率》之复习题

提高石油采收率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EOR:即提高原油采收率,通过向油层注入现存的非常规物质开采石油的方法。

或除天然能量采油和注水、注气采油以外的任何方法。

2.水驱采收率:注水达到经济极限时累计采出的油量与原始地质储量之比。

3.洗油效率:波及区被水从孔隙中排出的那部分原油饱和度占原始含油饱和度的百分数。

4.残余油:注入水波及区水洗后所剩下的油。

5.毛管数:驱油过程中粘滞力和毛管力的比值。

6.流度比:表示驱替相流度和被驱替相的流度之比。

7.聚合物:由大量的简单分子化合而成的高分子量的大分子所组成的天然的或合成的物质。

8.水解度:聚丙烯酰胺在NaOH 作用下酰胺基转变为羧钠基的百分数。

9.特性粘度:聚合物浓度趋近于零时,溶液的粘度与溶剂的粘度之差除以溶液的浓度与溶剂粘度的乘积。

10.CMC:开始形成胶束的表面活性剂浓度为临界胶束浓度CMC;11.泡沫驱油:泡沫驱油法是在注入活性水入气体(如空气、烟道气或天然气),形成泡沫,利用气阻效应,使水不能任意沿微观大孔道,宏观高渗透层或高渗透区窜流,从而改善波及系数提高采收率的方法,这种方法也称注混气水提高采收率法。

12.原油的酸值:中和一克原油使其pH值等于7时所需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13.协同效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分共存时的性质强于相同条件下单独存在的效应14.初次接触混相:注入的溶剂与原油一经接触就能混相。

15.蒸汽驱油:以井组为基础,向注入井连续注入蒸汽,蒸汽将油推向生产井的采油方法。

16.热力采油:凡是利用热量稀释和蒸发油层中原油的采油方法统称为热力采油(Thermal recovery)。

这是一类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最为有效的方法。

17.界面力:单位长度的表面自由能称为界面力,单位mN/m,其方向是与液面相切。

18.粘性指进:在排驱过程中由于油水粘度差异而引起的微观排驱前缘不规则地呈指状穿入油区的现象。

19.水的舌进:是指油水前缘沿高渗透层凸进的现象。

提高石油采收率试题库

提高石油采收率试题库

绪论一、名词解释1、一次采油:完全依靠油气藏自身天然能量开采石油的方法。

2、二次采油:用人工方式向油藏注水补充油层能量来增加石油采出量的方法。

3、三次采油:为进提高油藏开发后期的石油采出量,向油藏注入化学剂或气体溶剂,继续开采剩余在油藏中的石油。

4、提高石油采收率或强化采油(EOR):自一次采油结束后对油藏所进行的所有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措施。

二、问答题1、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方法按注入工作剂种类分为哪几类?答:分为:水驱、化学驱、气驱、热力采油和微生物采油五大类。

2、提高石油采收率方法按提高石油采收率机理分为哪几类?答:分为:流度控制类、提高洗油效率类、降低原油粘度类和改变原油组分类。

3、简述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的发展方向。

答:发展方向有:●进一步改善聚合物驱油效果,降低成本,加快新型聚合物的研制工作,扩大聚合物驱的应用范围;●加快三元复合驱工业化生产步伐,优化三元复合驱体系配方,尽快研制出高效、廉价的表面活性剂;●完善蒸汽驱配套技术,加快中深层稠油油藏蒸汽驱技术攻关,努力扩大稠油蒸汽驱规模;●加快注气提高采收率配套技术的研究,争取以较快的速度使其发展成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因地制宜开展微生物采油、物理法采油等多种提高采收率方法的研究与推广。

第一章油气层地质基础一、名词解释:1、石油地质学:是应用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这是一门应石油工业发展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学科。

是一门观察地球的各种现象,并研究这些现象之间的联系、成因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地壳运动:引起地壳结构和构造发生大规模改变的运动。

3、平行不整合:它是指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要素基本一致,但二者之间缺失了一些时代的地层,表明当时曾有沉积间断,这两套地层之间的接触面即为不整合面,它代表没有沉积的侵蚀时期。

4、角度不整合:即狭义的不整合,它是指上下两套地层之间不仅缺失部分地层,而且上下地层产状也不相同。

5、褶皱:层状岩石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所形成的一系列连续的波状弯曲现象称为褶皱,它是在地壳中广泛发育的一种构造变动,也是岩石塑性变形的变化形式。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2春“石油工程”《提高采收率原理》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试题号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2春“石油工程”《提高采收率原理》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试题号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2春“石油工程”《提高采收率原理》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下面的化学剂可用作ASP体系前的牺牲剂的是()。

A.碳酸钠B.草酸C.聚乙二醇D.改性木质素磺酸盐参考答案:ABCD2.下列属于稀表面活性剂体系驱油的是()。

A、活性水驱B、胶束溶液驱C、上相微乳驱D、中相微乳驱参考答案:CD3.下列哪个段塞设计更适合进行高压干气驱()。

A.注入井→水→干气→油带→剩余油→采油井B.注入井→水→干气→富气→油带→剩余油→采油井C.注入井→干气→油带→剩余油→采油井参考答案:A4.下面属于富气驱提高采收率机理的有()。

A.低界面张力机理B.降粘机理C.原油膨胀机理D.提高地层渗透率机理参考答案:ABC5.聚合物主要通过()吸附在固液界面上。

A.色散力B.氢键C.静电引力D.诱导力参考答案:ABC6.稠油是指在地层温度和脱气的条件下,粘度大于()mPa·s或相对密度大于0.934的原油。

A.10B.1*10²C.1*10³参考答案:B7.表面活性剂驱用的表面活性剂应当满足下列条件()。

A、低界面张力B、低吸附量C、耐温、耐盐D、来源广、成本低参考答案:ABCD8.堵剂按照注入工艺,可分为()A.选择性堵剂B.非选择性堵剂C.单液法堵剂D.双液法堵剂参考答案:CD9.A.大于B.小于C.等于参考答案:B10.EOR是指强化采油,它包括()。

A、一次采油B、二次采油C、三次采油D、以上三种采油参考答案:BC11.以下采油方式属于三次采油方式的是()。

A、注聚合物溶液B、注碱溶液C、注表面活性剂溶液D、注二氧化碳参考答案:ABCD12.N₂驱主要用于()进行二次采油,即通过注氮保持地层压力,防止反凝析造成损失。

A.凝析气田B.普通气田C.稠油油藏参考答案:A13.聚合物驱用的聚合物应该满足下列条件()。

A.水溶性好B.稠化能力强C.热稳定性好D.化学性质稳定参考答案:ABCD14.高压干气驱只适用于富含()成分的原油(富油)。

《提高采收率原理》课程练习题020113

《提高采收率原理》课程练习题020113
《提高采收率原理》课程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
习题
1.基本概念:毛管数;流度比;波及系数;洗油效率。
2.写出流度比与毛管数的表达式,并分析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基本思路。
3.从地质的角度论述影响EOR方法的因素。
第二章油层中的界面现象
习题
1 基本概念:润湿滞后 Jamin效应
2 解释砂岩表面带电现象。
3 简述水驱油过程中油的分散现象。
2 简述活性水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机理。
3 简述微乳的组成及各自的作用。
第七章复合驱
习题
1 基本概念:色谱分离现象
2 复合驱中碱是如何强化聚合物的作用的?
3复合驱通常比单一驱动有更高的提高采收率的能力。请详述其机理。
第八章混相驱
习题
1 基本概念:最小混相压力
2 简述二氧化碳驱和富气驱的区别与联系。
3简述CO2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机理。
3聚合物驱为什么不能应用于渗透率小于10×10-3um2的地层?
4聚合物为什么能增加μw?
第五章碱驱
习题
1 基本概念:酸值;Jernnings碱系数
2 简述碱驱中乳化-携带机理与乳化-捕集机理的区别与联系。
3画出碱驱的段塞图,并表明各段塞的名称.
4碱驱提高采收率的机理是什么
第六章表面活性剂驱
习题
1 基本概念:泡沫特征值
第三章 调剖堵水
习题
1 基本概念:调剖;堵水;调剖剂;PI值?如何解决?
第四章聚合物驱
习题
1 基本概念:阻力系数;残余阻力系数;不可入孔隙体积
2某实验室合成了一种聚合物欲利用其进行聚合物驱,简述需进行哪些实验或者测定哪些参数来评价聚合物的性质?
4简述烃类混相驱的分类及各自对原油的要求。

采收率复习资料(可编辑修改word版)

采收率复习资料(可编辑修改word版)

《提高采收率原理》综合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Jernnings 碱系数2、PI 值3、酸值4、最低混相压力5 、流度6、泡沫特征值7、润湿现象二、填空题1、堵剂按注入工艺可分为和。

2、调剖堵水存在的两个问题是、。

在含Na+、K+、Ca2+、Cl-的地层水中表面带电。

高岭石零电位点时3、CaCO3的pH 为5,在pH=6.5 的地层水中表面带电。

4、为使二次残油变成可动油,必须克服毛管阻力,解决此问题的两种途径是、_ _。

5、在亲水地层,毛细管力是水驱油的;在亲油地层,毛细管力是水驱油的_ 。

6、聚合物的四种稳定性是指、、、。

7、碱驱一般要求原油酸值大于,碱驱中使用的流度控制剂主要有和8、注蒸汽有两种方式,即和。

9、调剖是通过提高注入水的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

10、碱可提高HPAM 的稠化能力,是因为。

11、在碱-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三元复合驱中,最先产出的化学剂是。

12、二氧化碳与氮气相比,的混相压力高。

三、单选题1、亲水地层,Jamin 效应发生在液珠通过喉孔的(A )同时 (B )前面(C )后面2、若地层水中含有 Na +、K +、SO 42-、CO 32-,则方解石带 。

(A )正电(B )负电(C )不带电3、若在亲油的毛细管中,当大毛细管的驱动速度大于小毛细管的驱动速度时, 油滴将留在(A )大毛细管 (B )小毛细管(C )视界面张力而定4、富化剂是指的烃气。

(A )C 1~C 10 (B )C 1~C 4(C )C 2~C 65、若综合考虑波及系数和洗油效率对水驱采收率的影响,下列哪种润湿岩心的采收率最高?(A )中性润湿(B )油湿(C )水湿6、活性剂驱时,高温地层可选用 类型的活性剂。

(A )阳离子(B )阴离子(C )非离子7、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与羧酸盐型表面活性剂相比, 耐盐性较好。

(A )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B )羧酸盐型表面活性剂(C )两者同样好 8、下列表面活性剂体系中表面活性剂浓度最高的是 。

提高采收率复习题

提高采收率复习题

一、单选题:1、2.非常规油藏的开采可采用:@a.强化采油技术。

b.二次采油技术。

c.三次采油技术2、3.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是指:。

a.常规油藏的三次采油技术。

b.非常规油藏的强化采油技术@c. A、B3、5.目前世界范围内最成熟的EOR技术为:。

a.聚合物驱油法。

b.复合体系驱油法@c.热力采油法4、2.常规油藏通常:。

a.只依靠天然能量进行开采。

b.依靠注水注气可使其最终采收率达80%以上@c.历经一次采油、二次采油、三次采油三个开采阶段;5、4.我国目前研究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技术是:@a.聚合物驱油法。

b.气体溶剂驱油法。

c.热力采油6、5.大庆油田工业化推广的EOR技术有:。

a.泡沫驱@b.聚合物驱。

c.复合驱7、1.水驱油藏原油采收率取决于@a.水的微观驱替效率及宏观扫油效率。

b.水提高地能量的程度及水在地层中运移速度。

c.水在岩石表面的润湿程度及水的粘度8、2.微观驱替效率E D是指:。

a.在整个油藏中水洗油的多少@b.在水波区水洗油的程度;。

c.水波及油藏的程度9、3.宏观扫油效率E V是指:@a.水在油藏中的波及程度。

b.水波及区水扫油的程度;。

c.表达式为(Soi一Sor)/Soi10、4.亲水岩石与亲油岩石相比,它们水驱后残余油: 。

a.相等。

b.亲水>亲油@c.亲油>亲水11、5.在多孔介质中,残留油滴的最主要原因:@a.毛管力。

b.粘滞力。

c.重力12、1.水驱油藏常出现指进和舌进,它们:。

a.意义相同,都是由于地层非均质性引起的;@b.意义不同,但地层非均质性是引起两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c.意义相近,它们的产生与地层非均质性无关13、2.粘性指进,是指。

a.由于驱替与被驱替流体粘度不同,而在均质地层中产生指进现象;@b.由于驱替与被驱替流体粘度不同,而在非均质地层中产生指进现象;。

c.由于驱替与被驱替流体的密度不同,而在非均质地层中产生指进现象;14、3.舌进,是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采收率原理复习题》
1. 什么叫采收率,与体积波及系数即洗油效率的关系?
采收率:在一定经济极限内,在某种开发方式结束后,累积采出的原油量与原油地质储量的
比值。

关系: 采收率=体积波及系数*洗油效率(D v R E E E )
2. 什么叫残余油?为什么油藏中总存在残余油?
残余油:注入水波及区内水洗后所剩下的油。

水驱的洗油效率不可能达到100%,所有有残余油的存在。

3. 一、二、三次采油技术的含义。

一采:依靠天然能量开采原油的方法。

二采:继一次采油之后,向地层注入液体或者气体补充能量采油的方法。

三采:采用向地层注入其他工作剂或引入其他能量的方法。

4. 什么叫采油速度、采出程度?
采油速度:指年产油量占其相对应动用地质储量比值的百分数。

采出程度:累积采油量与动用地质储量比值的百分数。

5. 什么是聚合物?用作驱油用的聚合物主要是哪些?
聚合物:是由大量简单分子(单体)化合而成的高分子量的大分子所组成的天然或合成的物
质。

驱油用聚合物:
A :人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如: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等。

B :天然聚合物:从自然界(植物及其种子)中得到天然聚合物,如:褐藻酸钠,皂荚粉,
珍珠菜,动植物胶,淀粉等;利用细菌发酵生成的天然聚合物,黄胞胶杂多糖,葡聚糖等。

6. 简述影响采收率的因素。

(微观驱油效率和宏观驱油效率)
一、内因:油气藏的类型,储层的空隙结构,油藏天然能力,油气性质。

二、外因:开发方式的选择,井网合理密度及层系合理划分,钻采工艺技术水平和合适而有
效的增产措施,为提高油田采收率所进行的三次采油技术,经济合理性。

7. 简述聚合物驱油的机理。

机理:聚合物的流度控制作用和聚合物的调剖作用。

利用聚合物增加注入水的粘度,聚合物
吸附或滞留在油层孔隙中,降低了水相渗透率,水油流度比降低后,既提高了平面波及效率,克服了诸如水的“指进”,又提高了垂向波及效率,增加了吸水厚度。

8. 当油层的注入量刚好等于油层孔隙体积时,活塞驱和非活塞驱哪一种方式使
油井先见水?哪种方式采收率高?试作出油井见水后某一时刻油水饱和度分布曲线。

先见水的是非活塞驱
活塞驱采收率高
9. 依据活性剂浓度的不同,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有几种?
三种:活性水(活性剂稀溶液),胶束溶液,微乳液
10. 什么是胶束增溶作用?
增容作用: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形成胶束后,具有能使不溶或微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的溶解度显著增大的能力,且溶液呈透明状。

11. 简述表面活性剂水溶液驱,聚合物驱机理。

一、活性水驱(浓度小于CMC(临界胶束浓度)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做驱动介质的驱油方法)
机理:①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使残余油变为可流动油②改变岩石表面的润湿性③增加原油在水中的分散作用④聚并形成油带机理
二、胶束溶液驱机理:①降低界面张力机理②润湿反转机理③乳化机理④增溶机理⑤提高表
面电荷密度机理⑥聚并形成油带机理
三、微乳液驱油机理:①大幅度降低油、水界面张力②胶束、微乳液对油、水具有很强的增
容性质,一定程度上消除驱替液与被驱替原油之间的界面,达到混相驱油的效果③聚并形成油带机理
四、聚合物驱机理:流度控制作用;调剖作用。

12. 简述三元复合驱机理。

一、降低界面张力:S(碱剂)A(表面活性剂)P(聚合物)三元体系比AS二元体系能产生
更低的界面张力,其原因是P能保护S,使其不与水中二价离子反应,形成S和A间的“协同作用”,从而降低了界面张力。

二、较好的流度控制:碱和活性剂可以有效地保护聚合物不受高价离子影响,使聚合物溶液
具有高的粘度。

三、降低化学剂的吸附:碱存在使岩石表面的负电荷增多,可减少阴离子型活性剂及聚合物
的吸附损失。

★★★存在的问题:①聚合物用量大②碱伤害严重(结垢严重)③存在色谱分离现象
13. 进行混相驱油的气体有哪些?什么是最小混相压力?
进行混相驱油的气体:N2,CO2,富气,液化石油气,烟道气,干气等
最小混相压力:简称MMP,是指气体溶剂与油藏原油达到混相的最小压力值。

14. 分别用相图来说明初次接触混相与多次接触混相的混相机理。

15. 现场用某种气体进行混相驱油,注入气的相点位于相图上的A点,地层残
余油位于相图上的B点,分析是否能够混相及混相机理。

16. 油田上用于混相驱的气体中,初次接触混相气体有哪些,多次接触混相有
哪些?
初次接触:乙烷,丙烷,丁烷等
多次接触:液化石油气,烟道气,CO2混相驱和富气驱
17. 热力采油的方式有哪些,试简述其工艺过程及热力采油的机理?
热力采油基本机理:地层原油受热,使高粘油变成低粘油,增加原油流动性,或者使不流动的油变成可流动油。

热力采油包括:蒸汽吞吐法,蒸汽驱油法,火烧油层法。

★蒸汽吞吐法:①机理:降低地层中的原油粘度,解除地层堵塞,产生大量气体,气体膨胀驱油。

②工艺过程:注蒸汽到生产井中,经历一个短暂的关井期后,油井开始生产。

★蒸汽驱油法:①机理:降低原油粘度,增加地层能量,轻质成分蒸发并在前缘形成混相带。

②工艺过程:蒸汽驱油类似水驱,即以井组为基础,向注入井连续注入蒸汽,将油推向
生产井。

注入地层中的蒸汽不仅可以改变原油的流动性,而且可以增加地层的能量。

★火烧油层:①机理:通过注入井注入空气,与原油发生氧化反应,放出大量热,温度升高,点燃地层中的原油,通过燃烧重油裂解,产生焦炭,轻油及大量气体、焦炭成为继续燃烧的燃料与氧化反应,生成大量水汽等。

②工艺过程:干式正向燃烧,干式反向燃烧,湿式燃烧。

18. 蒸汽吞吐每个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
三个阶段:注气阶段(吞蒸汽),关井阶段(焖井)和回采阶段(吐蒸汽)。

19. 简述微生物采油机理(代谢物的机理和本身的运移)。

机理:①微生物在油藏高渗区的生长繁殖及生产聚合物,能够选择性地阻塞大孔道,提高波及系数,增大扫油效率②产生气体,如CO2,H2和CH4等,这些气体能够使油层部分增压并降低原油粘度③产生酸。

微生物产生的酸主要是低相对分子量的有机酸,能溶解碳酸盐,提高渗透率④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

生物表面活性剂能够降低又睡界面张力⑤产生有机溶剂。

微生物产生的有机溶剂能够降低界面张力。

初接触混相多接触混相(凝析气驱) 多次接触混相(汽化气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