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纤维织物染色新方法
布料染色配方

布料染色配方一、布料染色的基本概念布料染色是指将一定数量的染料溶解在水或其他介质中,通过加热、搅拌等方式将其沉积在织物上,使织物颜色发生变化的过程。
布料染色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布料的颜色,增加其美观性和装饰性。
二、布料染色配方的组成1. 染料:染料是实现布料染色的关键因素,不同种类的染料会产生不同的颜色效果。
常见的染料有酸性染料、直接染料、还原性染料等。
2. 染剂:染剂是指能够促进颜料分散均匀,并且提高其亲和力,使其牢固地附着在织物上。
常见的染剂有盐类、碱类等。
3. 载体:载体是指将溶液中的颜色传递到织物上所使用的介质,常见载体有水、酒精等。
4. 辅助剂:辅助剂主要用于调节溶液pH值、控制温度等。
三、常见布料染色配方1. 酸性羊毛染色配方染料:酸性染料染剂:醋酸载体:水辅助剂:硫酸、盐类、表面活性剂等2. 直接棉染色配方染料:直接染料染剂:碱性物质载体:水辅助剂:盐类、表面活性剂等3. 活性丝绸染色配方染料:还原性染料染剂:氢氧化钠、碳酸钠等碱性物质载体:水或其他介质辅助剂:还原剂、表面活性剂等四、布料染色的注意事项1. 染料的选择应该根据织物的材质和颜色要求进行选择。
2. 染液中各种成分的比例应该合适,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颜色效果。
3. 染液温度和时间应该掌握好,过高会导致颜色过深,过低则会导致颜色不均。
4. 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安全,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有害气体。
五、结语布料染色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需要有一定的经验和技巧。
在选择染料配方时应该根据织物材质和颜色要求进行选择,并且注意各种成分的比例和温度时间等因素。
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安全,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有害气体。
染色方法总结范文

染色方法总结范文染色是一种常见的色彩处理方法,可以用于改变物体或图像的颜色。
在绘画、印刷、纺织等多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染色方法有很多种,可以通过不同的染色剂、染料和染色技术来实现。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染色方法的总结:1.酸性染色法:酸性染料是一种常用的染料类型,适用于纤维素纤维(如棉、亚麻、大麻等)的染色。
这种染料在酸性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染色性能,可以提供丰富的颜色选择。
酸性染色剂的优点是染色效果饱满、色彩持久度高,但染色过程可能会产生废水,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2.碱性染色法:碱性染料适用于动物蛋白纤维(如丝绸、羊毛等)和合成纤维的染色。
这种染料在碱性条件下具有优良的染色性能,对纤维的胶原蛋白和酸性羟基等具有较强的亲合力。
碱性染色剂染色会产生硷滴水,染料的选择要与纤维的特性相匹配,以确保染色效果和染色度持久。
3.高温染色法:高温染色是一种常见的染色方法,在特定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染色。
高温染色剂具有较高的耐温性和良好的亲水性,可以在高温下与纤维表面发生反应,实现染色效果。
这种染色方法适用于一些特殊的纤维素纤维(如麻纤维),可以获得较为饱和的颜色效果。
4.冷染色法:冷染色是一种在常温条件下进行染色的方法,可以节约能源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冷染剂通常是一种低温反应染料,可以在常温下与纤维发生反应,实现染色效果。
这种染色方法适用于羊毛、丝绸等纤维的染色,可以保持其柔软质感和色彩的鲜艳。
5.印染法:印染是一种将图案或花纹印刷在物体或织物上的染色方法。
印染剂主要是颜料,可以通过丝网印刷、激光印刷、数码印刷等技术来实现。
这种染色方法适用于纺织品、纸张、陶瓷等物体的印刷和染色,可以实现多种多样的图案效果。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染色方法,还有许多其他特殊的染色技术,如反应染色法、染色剂转印法、水刺染色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染色需求和材料特性来选择和应用。
染色方法的选择应考虑染料和纤维的亲和性、染色效果和染色度的要求、染色工艺和成本等因素。
涤纶织物的印染工艺

涤纶织物的印染工艺
一、前处理
前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去除织物上的杂质,为后续印染工艺做好准备。
这个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 退浆:涤纶织物在织造过程中,通常会使用浆料来提高纱线的性能。
退浆就是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去除这些浆料。
2. 漂白:这个步骤主要是为了去除织物中的天然色素或杂质,使织物更白。
常用的漂白剂有次氯酸钠和过氧化氢。
3. 热定型:通过热处理使织物保持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二、染色
染色是印染工艺的核心步骤,它决定了织物最终的颜色和外观。
涤纶织物通常使用分散染料进行染色。
以下是染色过程的基本步骤:
1. 配制染液:根据所需的颜色和浓度,将分散染料溶解在水中,形成染液。
2. 染色:将织物浸泡在染液中,通过控制温度和时间,使染料均匀地吸附在织
物上。
3. 固色:通过化学反应使染料与织物纤维固定,防止颜色在洗涤过程中脱落。
4. 水洗:去除残留在织物上的浮色,得到最终的颜色。
三、后处理
后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织物的手感和外观,以及提高其耐用性。
以下是后处理的基本步骤:
1. 柔软处理:通过使用柔软剂,降低织物的粗糙感,提高其舒适度。
2. 拉幅定型:通过热处理使织物保持所需的宽度和形状。
3. 抗静电处理:通过添加抗静电剂,降低织物的静电现象,提高其舒适度。
4. 成品水洗:最后的水洗步骤是为了去除残留在织物上的化学物质,提高产品的品质。
涤纶织物的印染工艺的每一步都需要精确的控制,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颜色满足客户的要求。
玻璃纤维及其应用

玻璃纤维及其应用1概述玻璃纤维,又叫玻璃无机纤维.按其工艺角度可分为纺织玻璃纤维、绝缘玻璃纤维和玻璃纤维特种产品3类。
纺织玻璃纤维有长丝与短纤维之分,用以加工成中间产品或最终产品,玻璃纤维也叫玻璃棉或玻璃毛。
绝缘玻璃纤维主要用于保温、保冷、隔音和防燃.玻璃纤维特种产品有光导纤维、石英纤维和石英玻璃纤继等。
早在1864年,G·Parry就第1个用吹喷法、玻璃拉丝法将高炉渣制成玻璃纤维。
此法得到的矿渣棉用作隔热或隔冷材料.但玻璃纤维真正形成现代化工业,要追溯到本世纪30年代,美国首先发明了用铂柑锅连续拉制玻璃纤维和用蒸汽喷吹玻璃棉的工艺。
在此之后,世界各国相继购买它的专利进行生产,使得玻璃纤维工业得到迅速的发展。
玻璃纤维最早最重要的应用,应首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采用玻璃纤维增强聚酯制成的雷达罩。
发展至今,由于其特殊性能,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冶炼、交通、电业、电子、通讯、航夭等工业部门,以及军事工程、人民生活用品的各个领域。
1950年,我国玻璃纤维工业才起步,当时只能生产绝热材料用的初级纤维。
1955年后,我国玻璃钢工业发展起来才使玻璃纤维工业得以迅速地发展。
2玻璃纤维的化学结构及分类2.1玻璃纤维的化学结构玻璃纤维是由硅酸盐的熔体制成的,各种玻璃纤维的结构组成基本相同,都是由无规则的SiO2网络所组成。
玻璃纤维的主耍成分是SiO2。
单纯的SiO2是通过较强共价键相联结的晶体,异常坚硬,熔点高达1700C以上,故加入CaCO3。
、Na2CO3,等以降低熔点,加热后,CO2逸出,因此玻璃纤维中含有SiO2、Na2O和CaO。
熔融的SiO2冷至熔点以下时,因其粘度非常大,液体流动性能很差,也需加人CaCO2、Na2CO3;等降低其粘度,利于玻璃纤维的形成。
此外,还加入其他一些成分,以达到玻璃纤维的最终用途。
所以,SiO2构成了玻璃纤维的骨架,加入的阳离子可能位于玻璃骨架结构的空隙中,也可能取代Si的位置。
各种织物的染色原理和染色过程

各种织物的染色原理和染色过程染色原理染色是把纤维材料染上颜色的加工过程。
它是借助染料与纤维发生物理化学或化学的结合,或者用化学方法在纤维上生成染料而使整个纺织品成为有色物体。
染色产品不但要求色泽均匀,而且必须具有良好的染色牢度。
根据染色加工的对象不同,染色方法可分为织物染色、纱线染色和散纤维染色等三种。
其中织物染色应用最广,纱线染色多用于色织物和针织物,散纤维染色则主要用于混纺或厚密织物的生产,都以毛纺织物为主。
研究染色的目的在于能够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染料,正确制订和进行染色加工,获得高质量的染色成品。
染色理论概述把纤维浸入一定温度下的染料水溶液中,染料就从水相向纤维中移动,此时水中的染料量逐渐减少,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就达到平衡状态。
水中减少的染料,就是向纤维上移动的染料。
在任意时间取出纤维,即使绞拧,染料也仍留在纤维中,并不能简单地使染料完全脱离纤维,这种染料结合在纤维中的现象,就称为染色。
若把海绵浸入染液中,染料溶液也能进入海绵内部,可是即使时间长,染料溶液的浓度也不变化,将海绵取出绞拧时,染料和水同时又从海绵内挤出来,所以说海绵并未被染色。
染色基本过程按照现代的染色理论的观点,染料之所以能够上染纤维,并在纤维织物上具有一定牢度,是因为染料分子与纤维分子之间存在着各种引力的缘故,各类染料的染色原理和染色工艺,因染料和纤维各自的特性而有很大差别,不能一概而论,但就其染色过程而言,大致都可以分为三个基本阶段。
1吸附当纤维投入染浴以后,染料先扩散到纤维表面,然后渐渐地由溶液转移到纤维表面,这个过程称为吸附。
随着时间的推移,纤维上的染料浓度逐渐增加,而溶液中的染料浓度却逐渐减少,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状态。
吸附的逆过程为解吸,在上染过程中吸附和解吸是同时存在的。
2扩散吸附在纤维表面的染料向纤维内部扩散,直到纤维各部分的染料浓度趋向一致。
由于吸附在纤维表面的染料浓度大于纤维内部的染料浓度,促使染料由纤维表面向纤维内部扩散。
涂料染色—涂料染色方法及工艺

涂料染色方法与工艺
涂料染色方法与工艺
一、浸染
在成衣染色中应用较广泛,尤其是仿牛仔布的新潮染色工艺。 现已拓展应用于纱线染色。
基本原理
涂料分子中—NO2、—N=N—、—0CH3、—CONH— 等的负电性,使涂料带负电荷
织物预处理(化学接枝)
用阳离子改性剂(季铵盐) 处理纤维,使纤维带有正电荷
正负电荷相吸,染料上染纤维 (化学吸附)
粘合剂作用保证牢度
阳离子改性剂
一般含有阳离子性的氨基,特别是季胺盐
分类
低分子化合物 高分子化合物
反应型 反应型 吸附型
工艺举例
1、工艺流程及主要工艺条件 服装润湿处理(渗透剂JFC2~3mL/L,70℃,
10min)→预处理(70~80℃,15~20min)→染色 (70~80℃,20~30min)→固色(80℃,15~20min) →皂洗后处理→柔软处理→脱水→烘干
真丝:140~150℃ 麻棉:160~170℃ 涤/棉:180~195℃
工艺举例
织物规格: 19.5tex×14.5tex,(393.5×236)根/10cm,纯棉府绸
工艺流程: 浸轧染液(多浸一轧,轧液率65%~70%,室温)→红外线
预烘(二组)→热风烘燥(95℃±5℃)→焙烘(165℃±3℃) →水洗。
处方
预处理:阳离子化改性剂(对染物重) 2%~8%
纯碱
调节pH=7~9
染 液:涂料色浆(对染物重)
x%
尿素(g/L)
5~2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平平加O(g/L)
1~2
固色液:黏合剂BH(对染物重)
交联剂SE
适量
5%~8%
二、轧染
1.工艺处方
羊毛织物染色的工艺流程

羊毛织物染色的工艺流程羊毛织物染色的工艺流程分为预处理、染色和后处理三个阶段。
下面将分别介绍每个阶段的具体步骤。
1.预处理阶段:在羊毛织物染色之前,首先需要对其进行预处理,以去除污渍、松弛纤维,使纺织品具备更好的染色条件。
(1)脱脂:将羊毛织物浸入碱性溶液中,去除其中的脂肪和油脂,通常使用碱性洗涤剂。
同时,这一步也可以去除部分污渍。
(2)除杂:使用金属棉或其他方法,将羊毛织物表面的杂质、灰尘等物质去除。
(3)预处理剂处理:根据需求,选择相应的预处理剂进行处理。
例如,使用碱性溶液进行碱处理,使纤维更柔软,便于染料渗透。
使用还原剂去除羊毛表面的氧化物等。
2.染色阶段:预处理完成后,开始羊毛织物的染色过程。
染色阶段是整个染色工艺的核心部分。
(1)染料配制:根据染色要求,选择合适的染料,并将其与染料助剂混合。
染料助剂可以提高染料的溶解度和附着性,使染色更加均匀。
(2)染色过程:将混合好的染料浸入羊毛织物中,一般采用浸染或者细鼓染等染色方式。
染色时间、温度和染料浓度等因素需要根据染色要求进行调控。
(3)上色速率控制:这一步是根据染色要求,调整染料的上色速率。
通过控制浸染时间和温度,使染料在纤维内有效地分散和吸附,达到所需要的颜色深浅。
3.后处理阶段:染色完成后,需要进行后处理以固定染色效果,并使染料与纤维更好地结合。
(1)漂洗:将染色后的羊毛织物进行漂洗,使用中性水洗剂,以去除剩余的染料和染料助剂。
(2)酸洗:使用酸性洗涤剂浸泡,使得染料分子和纤维分子发生反应,加强染料和纤维的结合力。
(3)定型:将羊毛织物加热定型,一般在100-120摄氏度范围内进行,以确定染色效果。
定型过程中,纤维表面温度较高,使纤维表面融化,染料分子更容易渗透到纤维内。
(4)洗涤:将定型后的羊毛织物进行洗涤,去除定型过程中产生的杂质和残留物,使染色后织物达到良好的外观和触感。
综上所述,羊毛织物染色的工艺流程包括预处理、染色和后处理三个阶段。
涤纶织物高温高压染色工艺

涤纶织物高温高压染色工艺涤纶是一种合成纤维,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工业。
染色是纺织品加工中重要的环节之一,涤纶织物高温高压染色工艺是一种常用的染色方法。
本文将介绍涤纶织物高温高压染色工艺的原理、工艺流程和应用。
涤纶织物高温高压染色工艺是一种通过高温高压条件下,将色料渗入涤纶纤维内部的染色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涤纶纤维的熔点较高,同时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和尺寸稳定性。
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涤纶纤维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使得纤维内部的空隙扩大,有利于染料的渗透和固定。
同时,高温高压还可以提高染料的扩散速度和效率,使得染色效果更加均匀和牢固。
涤纶织物高温高压染色工艺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预处理、染色和后处理三个步骤。
首先是预处理,主要包括浸渍、脱胶和漂白等过程。
浸渍是将涤纶织物浸泡在碱性溶液中,去除织物表面的油脂和杂质,为后续染色做准备。
脱胶是通过加热和化学方法去除织物中的胶粘剂,以便染料更好地渗透。
漂白是将织物暴露在氧化剂中,去除织物中的色素和杂质,使得织物更加白净。
接下来是染色过程,染色一般采用离子染料或分散染料。
离子染料是一种带电荷的有机分子,其分子结构中带有有机阴离子或阳离子,可以与涤纶纤维表面的静电荷相互作用,从而实现染料的吸附和固定。
分散染料则是由微粒状的颜料组成,这些颜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可以迅速分散到涤纶纤维内部,实现染色效果。
染色过程需要在高温高压的染缸中进行,染缸内加入适量的染料和助剂,然后加热升温,使染料与织物充分接触和反应。
染色时间一般较长,约为1-2小时。
最后是后处理过程,主要包括洗涤、脱水和定型等步骤。
洗涤是将染色后的织物在中性条件下进行清洗,去除染料残留和助剂等。
脱水是通过离心或压榨等方法,将织物中的水分去除,使织物回复原貌。
定型是将织物加热到一定温度,使染料或助剂在织物中形成稳定的结构,提高染色牢度和耐久性。
涤纶织物高温高压染色工艺具有许多优点,首先是染色效果好,色彩鲜艳且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