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飞版食品工程原理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
食品工程原理试题思考题与习题及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绪论一、填空1 同一台设备的设计可能有多种方案,通常要用()来确定最终的方案。
2 单元操作中常用的五个基本概念包括()、()、()、()和()。
3 奶粉的生产主要包括()、()、()、()、()等单元操作。
二、简答1 什么是单元操作?食品加工中常用的单元操作有哪些?2 “三传理论”是指什么?与单元操作有什么关系?3 如何理解单元操作中常用的五个基本概念?4 举例说明三传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5 简述食品工程原理在食品工业中的作用、地位。
三、计算1 将5kg得蔗糖溶解在20kg的水中,试计算溶液的浓度,分别用质量分数、摩尔分数、摩尔浓度表示。
已知20%蔗糖溶液的密度为1070kg/m3。
2 在含盐黄油生产过程中,将60%(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添加到黄油中。
最终产品的水分含量为15.8%,含盐量1.4%,试计算原料黄油中含水量。
3 将固形物含量为7.08%的鲜橘汁引入真空蒸发器进行浓缩,得固形物含量为58%得浓橘汁。
若鲜橘汁进料流量为1000kg/h,计算生产浓橘汁和蒸出水的量。
4 在空气预热器中用蒸气将流量1000kg/h,30℃的空气预热至66℃,所用加热蒸气温度143.4℃,离开预热器的温度为138.8℃。
求蒸气消耗量。
5 在碳酸饮料的生产过程中,已知在0℃和1atm下,1体积的水可以溶解3体积的二氧化碳。
试计算该饮料中CO2的(1)质量分数;(2)摩尔分数。
忽略CO2和水以外的任何组分。
6 采用发酵罐连续发酵生产酵母。
20m3发酵灌内发酵液流体发酵时间为16h。
初始接种物中含有1.2%的酵母细胞,将其稀释成2%菌悬液接种到发酵灌中。
在发酵罐内,酵母以每2.9h 增长一倍的生长速度稳定增长。
从发酵罐中流出的发酵液进入连续离心分离器中,生产出来的酵母悬浮液含有7%的酵母,占发酵液中总酵母的97%。
试计算从离心机中分离出来的酵母悬浮液的流量F以及残留发酵液的流量W(假设发酵液的密度为1000kg/m3)。
食品工程原理课后题答案

序论1. 解:从附录查出:1kcal=1.1622×10-3KW·h=1.1622W·h所以:K=42.99Kcal/(m2·h·℃)=42.99Kcal/(m2·h·℃)×(1.1622W·h/1kcal)=50w/(m2·℃)。
2.解:从附录查出:1kgf=9.80665kg·m/s2,所以1000kg/m3=1000kg/m3×[1kgf/(9.80665kg·m/s2)]=101.9kgf·s2/m4.3. 从附录查出:1mmHg=133.32Pa,1℃=K-273.3。
则新旧单位的关系为:P=P’/133.32; t =T-273.3。
代入原式得:lg(P’/133.32)=6.421-352/(T-273.3+261);化简得lgP=8.546-3.52/(T-12.3).4.解:塔顶产品的流量W塔顶=W DA+W DB+W DC=1000(0.25+0.25×96%+0.25×4%)=500Kmol/h。
所以,其组成为:X DA=0.25×1000/500=0.5;X DB=W DB/D=100×0.25×0.96/500=0.48;X DC=1-X DA-X DB=1-0.5-0.48=0.02。
塔底产品的流量:W塔底=W总-W塔顶=1000-500=500 Kmol/h。
所以,塔底组成为:X WB=W WB/W=1000×0.25×4%/500=0.02;X WC=W WC/W=1000×0.25×96%/500=0.48;X WD=1-0.48-0.02=0.55. 解:设混合后总质量为M,油的质量分数为X,则根据体积衡算V总=V油+V水得:MX/ρ油+ M(1-X)/ρ水=M/ρ平均,代入数据得:1000×950X+810×950×(1-X)=810×1000 所以,X=0.22446. 解:根据热量守恒:△H NH3=△H HCL得:M NH3(H NH395℃-H NH330℃)=M HCL(H HCL10℃-H HCL2℃) 代入数据得:M HCL=9735kg/h。
食品工程原理试题思考题与习题及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绪论一、填空1 同一台设备的设计可能有多种方案,通常要用( )来确定最终的方案。
2 单元操作中常用的五个基本概念包括()、()、()、()和()。
3 奶粉的生产主要包括( )、()、( )、()、()等单元操作。
二、简答1 什么是单元操作?食品加工中常用的单元操作有哪些?2 “三传理论”是指什么?与单元操作有什么关系?3 如何理解单元操作中常用的五个基本概念?4 举例说明三传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5 简述食品工程原理在食品工业中的作用、地位。
三、计算1 将5kg得蔗糖溶解在20kg的水中,试计算溶液的浓度,分别用质量分数、摩尔分数、摩尔浓度表示.已知20%蔗糖溶液的密度为1070kg/m3。
2 在含盐黄油生产过程中,将60%(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添加到黄油中。
最终产品的水分含量为15。
8%,含盐量1。
4%,试计算原料黄油中含水量。
3 将固形物含量为7.08%的鲜橘汁引入真空蒸发器进行浓缩,得固形物含量为58%得浓橘汁。
若鲜橘汁进料流量为1000kg/h,计算生产浓橘汁和蒸出水的量。
4 在空气预热器中用蒸气将流量1000kg/h,30℃的空气预热至66℃,所用加热蒸气温度143。
4℃,离开预热器的温度为138.8℃。
求蒸气消耗量。
5 在碳酸饮料的生产过程中,已知在0℃和1atm下,1体积的水可以溶解3体积的二氧化碳。
试计算该饮料中CO2的(1)质量分数;(2)摩尔分数。
忽略CO2和水以外的任何组分。
6 采用发酵罐连续发酵生产酵母。
20m3发酵灌内发酵液流体发酵时间为16h.初始接种物中含有1。
2%的酵母细胞,将其稀释成2%菌悬液接种到发酵灌中.在发酵罐内,酵母以每2。
9h增长一倍的生长速度稳定增长。
从发酵罐中流出的发酵液进入连续离心分离器中,生产出来的酵母悬浮液含有7%的酵母,占发酵液中总酵母的97%。
试计算从离心机中分离出来的酵母悬浮液的流量F以及残留发酵液的流量W(假设发酵液的密度为1000kg/m3)。
食品工程原理试题思考题与习题及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绪论一、填空1 同一台设备的设计可能有多种方案,通常要用()来确定最终的方案。
2 单元操作中常用的五个基本概念包括()、()、()、()和()。
3 奶粉的生产主要包括()、()、()、()、()等单元操作。
二、简答1 什么是单元操作?食品加工中常用的单元操作有哪些?2 “三传理论”是指什么?与单元操作有什么关系?3 如何理解单元操作中常用的五个基本概念?4 举例说明三传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5 简述食品工程原理在食品工业中的作用、地位。
三、计算1 将5kg得蔗糖溶解在20kg的水中,试计算溶液的浓度,分别用质量分数、摩尔分数、摩尔浓度表示。
已知20%蔗糖溶液的密度为1070kg/m3。
2 在含盐黄油生产过程中,将60%(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添加到黄油中。
最终产品的水分含量为15.8%,含盐量1.4%,试计算原料黄油中含水量。
3 将固形物含量为7.08%的鲜橘汁引入真空蒸发器进行浓缩,得固形物含量为58%得浓橘汁。
若鲜橘汁进料流量为1000kg/h,计算生产浓橘汁和蒸出水的量。
4 在空气预热器中用蒸气将流量1000kg/h,30℃的空气预热至66℃,所用加热蒸气温度143.4℃,离开预热器的温度为138.8℃。
求蒸气消耗量。
5 在碳酸饮料的生产过程中,已知在0℃和1atm下,1体积的水可以溶解3体积的二氧化碳。
试计算该饮料中CO2的(1)质量分数;(2)摩尔分数。
忽略CO2和水以外的任何组分。
6 采用发酵罐连续发酵生产酵母。
20m3发酵灌内发酵液流体发酵时间为16h。
初始接种物中含有1.2%的酵母细胞,将其稀释成2%菌悬液接种到发酵灌中。
在发酵罐内,酵母以每2.9h 增长一倍的生长速度稳定增长。
从发酵罐中流出的发酵液进入连续离心分离器中,生产出来的酵母悬浮液含有7%的酵母,占发酵液中总酵母的97%。
试计算从离心机中分离出来的酵母悬浮液的流量F以及残留发酵液的流量W(假设发酵液的密度为1000kg/m3)。
食品工程原理试题思考题与习题及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绪论一、填空1 同一台设备的设计可能有多种方案,通常要用( )来确定最终的方案。
2 单元操作中常用的五个基本概念包括( )、( )、( )、( )和( )。
3 奶粉的生产主要包括( )、( )、( )、( )、( )等单元操作。
二、简答1 什么是单元操作?食品加工中常用的单元操作有哪些?2 “三传理论”是指什么?与单元操作有什么关系?3 如何理解单元操作中常用的五个基本概念?4 举例说明三传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5 简述食品工程原理在食品工业中的作用、地位。
三、计算1 将5kg得蔗糖溶解在20kg的水中,试计算溶液的浓度,分别用质量分数、摩尔分数、摩尔浓度表示。
已知20%蔗糖溶液的密度为1070kg/m3。
2 在含盐黄油生产过程中,将60%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添加到黄油中。
最终产品的水分含量为15.8%,含盐量1.4%,试计算原料黄油中含水量。
3 将固形物含量为7.08%的鲜橘汁引入真空蒸发器进行浓缩,得固形物含量为58%得浓橘汁。
若鲜橘汁进料流量为1000kg/h,计算生产浓橘汁和蒸出水的量。
4 在空气预热器中用蒸气将流量1000kg/h,30℃的空气预热至66℃,所用加热蒸气温度143.4℃,离开预热器的温度为138.8℃。
求蒸气消耗量。
5 在碳酸饮料的生产过程中,已知在0℃和1atm下,1体积的水可以溶解3体积的二氧化碳。
试计算该饮料中CO2的1质量分数;2摩尔分数。
忽略CO2和水以外的任何组分。
6 采用发酵罐连续发酵生产酵母。
20m3发酵灌内发酵液流体发酵时间为16h。
初始接种物中含有1.2%的酵母细胞,将其稀释成2%菌悬液接种到发酵灌中。
在发酵罐内,酵母以每2.9h 增长一倍的生长速度稳定增长。
从发酵罐中流出的发酵液进入连续离心分离器中,生产出来的酵母悬浮液含有7%的酵母,占发酵液中总酵母的97%。
试计算从离心机中分离出来的酵母悬浮液的流量F以及残留发酵液的流量W假设发酵液的密度为1000kg/m3。
李云飞版食品工程原理第四篇课后习题答案

4.3 习题解答【4-1】用光滑小球在粘性流体中自由沉降可测定该液体的粘度。
测试时用玻璃筒盛满待测液体,将直径为6mm 的钢球在其中自由沉降,下落距离为200mm ,记录钢球的沉降时间。
现用此法测试一种密度为1300 kg/m 3的糖浆,记录的沉降时间为7.32秒,钢球的比重为7.9, 试求此糖浆的粘度。
解:小球的沉降速度 s m smHu t /0273.032.72.0===τ设在斯托克斯区沉降,则由斯托克斯定律:)(74.40273.01881.9)13007900()006.0(18)(2s Pa u gd tp p ⋅=⨯-=-=ρρμ校核:算出颗粒雷诺数 Re p =1045.074.413000273.0006.0<=⨯⨯=μρt p u d属斯托克斯沉降。
上述计算有效。
∴糖浆的粘度为4.74Pa.s【4-2】某谷物的颗粒粒径为4mm ,密度为1400 kg/m 3。
求在常温水中的沉降速度。
又若此谷物的淀粉粒在同样的水中的沉降速度为0.1mm/s ,试求其粒径。
解:(1) 已知:d p =4mm ,ρp =1400kg/m 3,μ=0.001Pa ·s假设谷物颗粒在滞流区沉降则())/(49.3001.01881.9)10001400()104(18232s m g d u p pt =⨯⨯-⨯=-=-μρρ但11040.1001.0100049.3104Re 43>⨯=⨯⨯⨯==-μρt p p u d∴假设不成立又假设颗粒在湍流区沉降则())/(218.0100081.9)10001400(10474.174.13s m g d u p p t=⨯-⨯=-=-ρρρ此时500872001.01000218.0104Re 3>=⨯⨯⨯==-μρt p p u d∴假设成立,颗粒沉降速度为0.218 m/s (2) u t ’=0.1mm/s ,假设沉降发生在滞流区则 )(1014.281.9)10001400(001.0101.018)(1853''m g u d p t p --⨯=⨯-⨯⨯⨯=-=ρρμ校核:100214.0001.01000101.01014.2Re 35''<=⨯⨯⨯⨯==--μρt p p u d∴ 假设成立,此谷物的淀粉粒直径为2.14×10-5m【4-3】气体中含有大小不等的尘粒,最小的粒子直径为10μm 。
食品工程原理试题思考题与习题及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绪论一、填空1 同一台设备的设计可能有多种方案,通常要用()来确定最终的方案.2 单元操作中常用的五个基本概念包括( )、()、()、( )和()。
3 奶粉的生产主要包括()、()、()、( )、()等单元操作.二、简答1 什么是单元操作?食品加工中常用的单元操作有哪些?2 “三传理论”是指什么?与单元操作有什么关系?3 如何理解单元操作中常用的五个基本概念?4 举例说明三传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5 简述食品工程原理在食品工业中的作用、地位.三、计算1 将5kg得蔗糖溶解在20kg的水中,试计算溶液的浓度,分别用质量分数、摩尔分数、摩尔浓度表示。
已知20%蔗糖溶液的密度为1070kg/m3。
2 在含盐黄油生产过程中,将60%(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添加到黄油中。
最终产品的水分含量为15。
8%,含盐量1.4%,试计算原料黄油中含水量.3 将固形物含量为7。
08%的鲜橘汁引入真空蒸发器进行浓缩,得固形物含量为58%得浓橘汁。
若鲜橘汁进料流量为1000kg/h,计算生产浓橘汁和蒸出水的量。
4 在空气预热器中用蒸气将流量1000kg/h,30℃的空气预热至66℃,所用加热蒸气温度143。
4℃,离开预热器的温度为138。
8℃。
求蒸气消耗量。
5 在碳酸饮料的生产过程中,已知在0℃和1atm下,1体积的水可以溶解3体积的二氧化碳。
试计算该饮料中CO2的(1)质量分数;(2)摩尔分数。
忽略CO2和水以外的任何组分。
6 采用发酵罐连续发酵生产酵母。
20m3发酵灌内发酵液流体发酵时间为16h。
初始接种物中含有1.2%的酵母细胞,将其稀释成2%菌悬液接种到发酵灌中。
在发酵罐内,酵母以每2.9h 增长一倍的生长速度稳定增长。
从发酵罐中流出的发酵液进入连续离心分离器中,生产出来的酵母悬浮液含有7%的酵母,占发酵液中总酵母的97%。
试计算从离心机中分离出来的酵母悬浮液的流量F以及残留发酵液的流量W(假设发酵液的密度为1000kg/m3)。
食品工程原理试题思考题与习题及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绪论一、填空1 同一台设备的设计可能有多种方案,通常要用()来确定最终的方案。
2 单元操作中常用的五个基本概念包括()、()、()、()和()。
3 奶粉的生产主要包括()、()、()、()、()等单元操作。
二、简答1 什么是单元操作?食品加工中常用的单元操作有哪些?2 “三传理论”是指什么?与单元操作有什么关系?3 如何理解单元操作中常用的五个基本概念?4 举例说明三传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5 简述食品工程原理在食品工业中的作用、地位。
三、计算1 将5kg得蔗糖溶解在20kg的水中,试计算溶液的浓度,分别用质量分数、摩尔分数、摩尔浓度表示。
已知20%蔗糖溶液的密度为1070kg/m3。
2 在含盐黄油生产过程中,将60%(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添加到黄油中。
最终产品的水分含量为15.8%,含盐量1.4%,试计算原料黄油中含水量。
3 将固形物含量为7.08%的鲜橘汁引入真空蒸发器进行浓缩,得固形物含量为58%得浓橘汁。
若鲜橘汁进料流量为1000kg/h,计算生产浓橘汁和蒸出水的量。
4 在空气预热器中用蒸气将流量1000kg/h,30℃的空气预热至66℃,所用加热蒸气温度143.4℃,离开预热器的温度为138.8℃。
求蒸气消耗量。
5 在碳酸饮料的生产过程中,已知在0℃和1atm下,1体积的水可以溶解3体积的二氧化碳。
试计算该饮料中CO2的(1)质量分数;(2)摩尔分数。
忽略CO2和水以外的任何组分。
6 采用发酵罐连续发酵生产酵母。
20m3发酵灌内发酵液流体发酵时间为16h。
初始接种物中含有1.2%的酵母细胞,将其稀释成2%菌悬液接种到发酵灌中。
在发酵罐内,酵母以每2.9h 增长一倍的生长速度稳定增长。
从发酵罐中流出的发酵液进入连续离心分离器中,生产出来的酵母悬浮液含有7%的酵母,占发酵液中总酵母的97%。
试计算从离心机中分离出来的酵母悬浮液的流量F以及残留发酵液的流量W(假设发酵液的密度为1000kg/m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 习题解答【4-1】用光滑小球在粘性流体中自由沉降可测定该液体的粘度。
测试时用玻璃筒盛满待测液体,将直径为6mm 的钢球在其中自由沉降,下落距离为200mm ,记录钢球的沉降时间。
现用此法测试一种密度为1300 kg/m 3的糖浆,记录的沉降时间为7.32秒,钢球的比重为7.9, 试求此糖浆的粘度。
解:小球的沉降速度 s m smHu t /0273.032.72.0===τ设在斯托克斯区沉降,则由斯托克斯定律:)(74.40273.01881.9)13007900()006.0(18)(2s Pa u gd tp p ⋅=⨯-=-=ρρμ校核:算出颗粒雷诺数 Re p =1045.074.413000273.0006.0<=⨯⨯=μρt p u d属斯托克斯沉降。
上述计算有效。
∴糖浆的粘度为4.74Pa.s【4-2】某谷物的颗粒粒径为4mm ,密度为1400 kg/m 3。
求在常温水中的沉降速度。
又若此谷物的淀粉粒在同样的水中的沉降速度为0.1mm/s ,试求其粒径。
解:(1) 已知:d p =4mm ,ρp =1400kg/m 3,μ=0.001Pa ·s假设谷物颗粒在滞流区沉降则())/(49.3001.01881.9)10001400()104(18232s m g d u p pt =⨯⨯-⨯=-=-μρρ但11040.1001.0100049.3104Re 43>⨯=⨯⨯⨯==-μρt p p u d∴假设不成立又假设颗粒在湍流区沉降则())/(218.0100081.9)10001400(10474.174.13s m g d u p p t=⨯-⨯=-=-ρρρ此时500872001.01000218.0104Re 3>=⨯⨯⨯==-μρt p p u d∴假设成立,颗粒沉降速度为0.218 m/s (2) u t ’=0.1mm/s ,假设沉降发生在滞流区则 )(1014.281.9)10001400(001.0101.018)(1853''m g u d p t p --⨯=⨯-⨯⨯⨯=-=ρρμ校核:100214.0001.01000101.01014.2Re 35''<=⨯⨯⨯⨯==--μρt p p u d∴ 假设成立,此谷物的淀粉粒直径为2.14×10-5m【4-3】气体中含有大小不等的尘粒,最小的粒子直径为10μm 。
已知气体流量为3000m 3/h (标准态),温度为500℃,密度为0.43 kg/m 3,粘度为3.6×10-5Pa •s ,尘粒的密度为2000 kg/m 3。
今有一降尘室,共有5层,求每层的沉降面积。
解:设最小的尘粒在降尘室内作滞流沉降,则有:())/(100.3106.31881.9)43.02000()1010(1835262s m g d u p pt ---⨯≈⨯⨯⨯-⨯=-=μρρ 校核:1106.3106.343.0100.31010Re 4536<⨯=⨯⨯⨯⨯⨯==----μρt p p u d ∴假设成立已知标准态下T=0℃=273K ,V=3000m 3/h 根据TT V V 11= 可得:T 1=500℃=773K 时,)/(36.22737733600/3000311s m T T V V =⨯== 设降尘室每层的沉降面积为A ,依题意可得V 1=u t An 即:2.36=3.0×10-3×A ×5 ∴ A=157.3 m 2【4-4】上题的含尘气体若采用标准型旋风分离器分离,试计算用4台并联操作时的设备尺寸和分离效率。
已知允许的压降为1780 Pa 。
解:由于允许压降一般是当气体密度为1.2kg/m 3时得出的值,即ρ0=1.2kg/m 3时,Δp 0=1780 Pa根据ρρ00=∆∆p p ,可得ρ=0.43kg/m 3时,)(8.6372.143.0178000Pa p p =⨯=⨯∆=∆ρρ ∵对单台标准型旋风分离器有 22i u p ρξ=∆ (其中ξ=8)由上题知:q v =V 1=2.36 m 3/s若为4台并联操作,则每台压降不变,流量为单台的1/4,即Δp=637.8 Pa ,q v =V 1/4=0.59 m 3/s())(495.0)3.19/59.08(/88)/(3.1943.088.637222/12/122121m u q D D hB u q s m p u i V i v i =⨯==∴===⎪⎭⎫⎝⎛⨯⨯=⎪⎪⎭⎫ ⎝⎛∆=∴ 又ξρ)(1080.5)43.02000(3.19495.0106.327.0)(27.062152150m u D d s i --⨯=⎥⎦⎤⎢⎣⎡-⨯⨯=⎥⎦⎤⎢⎣⎡-=ρρμ72.11080.510106650=⨯⨯=--d d 查P325图4-44得: η=68%【4-5】一降尘室长5m ,宽3m ,高4m ,内部用隔板分成20层,用来回收含尘气体中的球形固体颗粒,操作条件下含尘气体的流量为36000 m 3/h ,气体密度为0.9kg/ m 3,粘度为0.03mPa.s 。
尘粒密度为4300 kg/ m 3,试求理论上能100%除去的最小颗粒直径。
解:降尘室的总面积为 A=20×5×3=300 m 2若u t 为该降尘室能100%除去的最小颗粒的沉降速度,则其生产能力为Q=Au t∴ )/(033.03003600/36000s m A Q u t ===设尘粒在降尘室中进行滞流沉降,则 ()μρρ182min gd u p p t -=∴)(1006.281.9)9.04300(033.01003.018)(1853minm g u d p t p --⨯≈⨯-⨯⨯⨯=-=ρρμ校核: Re p =102.01003.09.0033.01006.235min <=⨯⨯⨯⨯=--μρt p u d∴假设成立【4-6】某离心分离机的有效转鼓高度为0.3m ,转鼓内半径为0.4m ,转速为5400r/min 。
欲使鼓内水中离中心轴距离0.04m 处的酵母能产生向鼓壁沉降的效果,问进水流量的最大值为几何?已知酵母的直径为5μm ,密度为1150kg/m 3,水温为20℃。
解:(方法一) 该沉降式离心分离机的结构如图所示。
依题意R A =0.04m ,R B =0.4m ,n=5400r/min=90r/s ,H=0.3m ,20℃时,水的密度ρ=998 kg/m 3,粘度μ=0.001Pa.s 酵母由R A 沉降至R B 所需的沉降时间为:()AB p p t R R d ln1822ρρωμτ-= 酵母的停留时间取与流体在设备内的停留时间相同,即()VA Br q H R R 22-==πτ流体通过设备的流量量设备内流动流体的持留 当直径d p 满足τt ≤τr 的酵母才能产生向鼓壁沉降的效果,此时处理量q V 可有下式计算:()())/(1037.40688.00635.004.04.0ln04.04.0001.018)9981150()105()9014.32(3.014.3ln 18)2(ln 18332226222222222s m R R R R d n H R R R R d H q ABAB p p AB AB p p V --⨯=⨯=-⨯⨯-⨯⨯⨯⨯⨯⨯=-⨯-=-⨯-≤μρρππμρρωπR BR A H(方法二)已知水温20℃时,ρ=1000kg/m 3,μ=0.001Pa.s设酵母颗粒在沉降过程处于层流,则沉降速度为:其中,πππω18030540030===n , 当r=0.04m 时 ()()())/(107.214.318004.0001.018100011501053226s m u r--⨯≈⨯⨯⨯⨯-⨯=校核:10135.0001.01000107.2105Re 36<=⨯⨯⨯⨯==--μρr p u d∴假设成立.∵τωd dr gruu tgr ==2故酵母沉降到转鼓壁的时间rR r R u g r R u g dr r u gd tg tg Rrtg r r +-⨯⨯≈=⋅==⎰⎰2ln 12220ωωωτττ( ∵⎪⎭⎫ ⎝⎛++-= 112ln x x x x >0 ) 酵母在转鼓内的停留时间τ等于液体沿轴所走H 所需的时间,即:()()V V q Hr R rR q H uH 2222-=-==ππτ根据分离条件: τr ≤τ即()Vtg q Hr R u gr R r R 2222-≤⋅+-πω∴()()2221821ωμρρπg d H r R g qp p v-⋅+⋅≤ ()()()2226203.014.3180001.018)10001150(1053.0)(14.321r R r R +≈⨯⨯-⨯⨯⨯+⨯=-当R=0.4m q v ≤0.03(0.4+0.04)2≈5.81×10-3(m 3/s)=20.9m 3/h或者rR u gtg r ln2ωτ= , 则有 ()Vtg q H r R r R u g 222ln-≤πω()()222218ln1ωμρρπgd H r R rRg q p p V -⋅-⋅≤()gru r d u tgp p r 22218ωωμρρ=-=()()()()())/(1032.404.04.0ln 04.04.00627.0ln 0627.014.3180001.018)10001150(1053.014.3ln 133222222622s m r R r R r R rR --⨯=-=-=⨯⨯-⨯⨯⨯-⨯⋅=【4-7】液体食用油经水洗设备之后,进入沉降槽进行油-水分离。
假定从洗涤器出来的混和物中,油以球滴出现,滴径为0.05mm ,物料中油和水的质量比为1:4,分离后的水相可认为绝不含油。
已知料液流量为2t/h ,油的相对密度为0.9,油温和水温均为38℃。
试求沉降槽的沉降面积(假定沉降符合斯托克斯定律)。
解:已知:d p =0.05mm ,m 油∶m 水=1∶4,Q 总=2t/h ,ρp =0.9×1000 =900 kg/m 3,查表得38℃时,水的物性参数: ρ=992.9 kg/m 3,μ=6.828×10-4Pa ·s间歇式沉降槽的沉降面积可用下式计算:tu Q A =Q 为生产能力,m 3/s (按清液体积计,在此指水)查表得38℃水的ρ=992.9≈993(kg/m 3),粘度s Pa ⋅⨯=-41083.6μ 依题,)/(1048.4549933600/102343s m Q -⨯=⨯⨯= 由Stokes 定律)/(10855.11083.61881.9)993900()105(18)(44252s m g d u p p t ---⨯-=⨯⨯⨯-⨯=-=μρρ 式中负号说明油粒是上浮,方向与重力沉降的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