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新《在山的那边》原文阅读

合集下载

2021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在山的那边》相关阅读 (新版)新人教版

2021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在山的那边》相关阅读 (新版)新人教版

2021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19《在山的那边》相关阅读(新版)新人教版走进作者:王家新,1957年生于湖北均县(现在丹江口市)。

1972年入湖北丹江口市肖川中学。

1974年高中毕业后下乡到肖川农化厂劳动。

1977年考人武汉大学中文系,就读大学期间开始发表诗作。

1982年毕业,分配到湖北郧阳师专任教。

1983年参加诗刊组织的青春诗会。

1984年写出组诗。

1986年始诗风有所转变,更为凝重,告别青春写作。

这时期的代表作有《触摸》、《风景》、《预感》等,诗论《人与世界的相遇》。

1990年离开北京《诗刊》社。

1992年赴英作访问学者,1994年回国,后调入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1994年归国,在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从事教学工作。

《在山的那边》重难点突破【重难点语句】1、“在山的那边,是海”,对这个“山”字,“我”小时候理解的和今天的理解有什么不同?〖解析〗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从把握总体形象入手,感悟这首诗的思想感情,领悟到诗人对“山”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参考答案〗小时候理解的山是指具体的、可见的、实实在在的山,是自然界的山。

今天,随着阅历的增长和体验的增加,“山”既可以指一座山,也可以指无数座山,是重重困难,道道难关。

2、诗人领悟妈妈所说的“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不是自然界的海,那么,什么是“信念凝成的海”?诗中有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解析〗诗人领悟妈妈所说的“海”的含义,是在长大之后,那么诗人是怎样领悟到的呢?如果我们诵读下面两节诗的内容,就可以知道问题的答案了。

〖参考答案〗“我”虽然多次失望,但在爬上一座座山顶之后,又坚持不懈地鼓起信心向前走去,海在远方召唤着我,鼓舞着我。

诗人相信,不停地翻越,一次次地战胜失望,就会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海。

而达到这个目标,依靠的正是信念,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海”终将展现在你的眼前。

从这个意义上讲,“海”就是“信念凝成的海”。

3、结论表达的信念,如果用议论语言该怎样表达?〖解析〗结尾表达的信念,正是诗的中心所在。

在山的那边阅读答案

在山的那边阅读答案

在山的那边阅读答案《在山的那边》是现代诗人王家新创作的一首新诗。

全诗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叙写童年时的“我”追寻山外世界的经历;第二部分揭示了诗歌的象征意义。

阅读《在山的那边》现代诗,完成下列小题。

在山的那边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今天啊,我竟没想到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在山的那边,是海吗?是的!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思考问题:1.“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4分)2.“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几句诗中,“枯干的心灵”,比喻。

海潮“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就是说。

(2分)3.“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4分)4.“在山的那边,是海”,对这个“山”字,“我”小时候理解的和今天的理解有什么不同?(4分)5.什么是“信念凝成的海”?诗中有没有回答这个问题?(4分)参考答案:1.比喻一个信念,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

妈妈是由我的痴想、疑问而说起这话的,这话也并非确指理想,所以说是飘来的。

2.对理想的渴望;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

3.理想境界的实现使人兴奋、惊喜。

4.答出其实际意义和象征意义即可。

5.略。

《在山的那边》课文原文

《在山的那边》课文原文

《在山的那边》课文原文在山的那边
【作者】王家新
【朝代】现代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边是什么呢?
妈妈给我说过:海
哦,山那边是海吗?
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
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
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妈妈,那个海呢?
在山的那边,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今天啊,我竟没想到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过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一次次浸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在山的那边,是海吗?
是的!
人们啊,请相信——
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
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在山的那边 王家新

在山的那边   王家新
在山的那边
王家新
作者简介
王家新,1957年生于湖北均县 (现在丹江口市)。1978年入 武汉大学中文系读书。1982年 毕业,分配到湖北郧阳师专任教。1985年借调 到北京《诗刊》社从事编辑工作,1990年离开。 1992年去英国。1994年归国,在北京教育学院 中文系从事教学工作。出版的诗集有《纪念》 (1985年)、《游动悬崖》(1997年)等。
写作背景 童年时,谁都有过童年的梦,作者生于湖北 武当山下,父母都是老师,所以从小就随着 父母的工作调动,在五六个地方生活过,但 是一直没走出山区,所以一直想看看外面的 世界! 写这首诗时他还是一个刚从边远山区 进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随父母工作调动 在五六个地方生活过,所以他童年充满幻 想,才写下这首诗。
• • • • • • • • • • • • • • • • • • • •
(二) 在山的那边,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今天啊,我竟没想到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过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在山的那边,是海吗? 是的!人们啊,请相信—— 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 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布置作业
积累。摘录并背诵其中哲理性的句子, 并搜集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名言警句。
爬过“山”,看见“海”!
谢谢,再见~~
二、诵读诗歌
1、读准字音。
2、读好节奏。 3、读出情感。

• • • • • • • • • • • • • 在山的那边 王家新 (一)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边是什么呢? 妈妈给我说过:海 哦,山那边是海吗? 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 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 ——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妈妈,那个海呢?

在山的那边

在山的那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我再也没去过大海 那路途太遥远 闭上眼坠入梦乡 拥抱我的是大海的波浪……
(邸奕宁)
“诱惑”,也许任何理想都是一个 诱惑的圈套,任何理想都可望而不可 即,然而正是在这艰难曲折的求索过 程中,人生被提升和充实,人生被赋 予了希望和意义。 ——王家新
在山的那边
王家新
《在山的那边》是我在二十多年前 写下的一首诗,那时我还是一个从边 远山区来到大学校园不久的大学生。 显然《在山的那边》起源于童年经 验。我出身于湖北西北部山区的武当 山下,父母为中小学老师,从小随着 父母的工作调动,在五六个地方生活 过,但一直没有走出山里的世界。 ——王家新
在山的里面
山 我

海的忧伤
闭上眼坠入梦乡 拥抱我的总是大海的蓝 和阳光下翻滚的波浪 那翻飞的水珠 闪着阳光般金色的光辉 让梦中的我 一次次沉迷于希望 而醒来的我 依旧痴醉于想象
去看大海 这念头不断在我心中生长 去看大海 为了它我宁可去流浪
我终于看到了海 跋涉了千山万水 大海的蓝包围了我 辽阔的蓝那样辽阔 我试着向前行走 却又折回 只有身后弯曲的足迹 留在黄白色的沙地上 回去的路上 我看到了一位渔夫 海风在他脸上刻满了沧桑 我看到一些人在兴奋地跑来 向着大海的方向 我看到了与我同路的人 与回头的眼神里溢出的忧伤
是谁碰疼了她的忧伤
那是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小山寨。大山 深深处,一群苗族人,他们住黄泥抹墙的 房,吃自家种的苞谷和红薯,穿自家织的 土布衣裳。有儿自小会山歌,有女从小会 刺绣。如此生生不息,与大山融合在一起。 ……
我问她,上学吗?她摇摇头,说,只念到 二年级。又补充,我们这儿只念到三年级的, 再念书,就要到山外的镇上去,我没去过。 我不敢再问什么,如果不是我们的闯入, 她或许也是安静快乐的一个,安命于大山深处 的自给自足,长大了加一个阿哥,戴满头银饰, 做人家的媳妇。我对她笑笑,想送她一件礼物, 但想起苗人的忌讳,忍忍,作罢。 我们离开苗寨时,一群孩子跟着,一直 跟到寨子外。小女孩也跟着,神情忧郁,她的 眼睛里,汪着两汪深潭水。当我们走了好远好 远的路,回过头去,依稀看见寨子口,一个小 小的身影,依然站着,蓝衣蓝裤,像一朵静静 开着的小野花。青山环抱中,她身后的寨子, 美得像上帝遗落的一个梦。

《在山的那边》

《在山的那边》


痴想(chī)
隐秘(yǐn) 喧腾(xuān) 蕴含(yùn) 一瞬间(shùn)

诱惑(yò u huò )
凝成(ní ng) 铁青(tiě) 幻想(huàn)
“山”和“海”在文章中有什么深刻含 义?

象征
重重艰难险阻

象征
理想
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要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是要 历尽千辛万苦的,只有不怕困难、 百折不挠、坚持奋斗,才能实现人 生的理想。
例句:
仿句:
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就 像 , 。
课堂总结:
没有远大的理想就没有不懈的追求,正是 在艰难曲折的求索过程中,我们的人生才充实
而有意义。正如一首歌中所唱的“不经历风雨,
怎能见彩虹”,失败和痛苦也是人生的一笔宝
贵财富。对刚跨进中学大门的我们来说,有很
多困难正等着你,其中最大的一座山就是你自 己,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
作者简介:
王家新 ,著名诗人、诗歌评论家, 1957年生于湖北。他出版的诗集有《纪 念》,《游动悬崖》等,诗论集有《人与 世界的相遇》、《没有英雄的诗》等。 本文选自《长江文艺》。
背景介绍:
王家新生于湖北西北部山区的武当山下,父 母是中、小学老师,从小随父母的工作调动在 五六个地方生活过,但一直没有走出过山里的 世界,当时的他又是一个对外面世界充满充满 好奇心的少年。本诗所述说的,与自童年起就 一直伴随他的挫折经历,以及在这种挫折经历 中日渐深沉的感悟有关。他相信在翻越无数座 山之后,在经历磨难后,那“最终的海”终会 照亮我们的眼睛和生命。
1、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痴想” 这个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神往 于山外的世界,达到痴迷的程度, 说明我从小追求新天地

《在山的那边》的阅读答案

《在山的那边》的阅读答案

《在山的那边》的阅读答案导读:《在山的那边》,作者王家新,原载于《长江文艺》1981年第5期,后被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入选鄂教版六年级下册入选,略有改动。

以下是专门为你收集整理的《在山的那边》的阅读答案,供参考阅读!《在山的那边》阅读原文(一)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妈妈给我说过:海/哦,山那边是海吗?/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妈妈,那个海呢?(二)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今天啊,我竟没想到/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在山的那边,是海吗?/是的!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在山的那边》阅读题目1.这首诗中所说的“海”是什么呢?诗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说“海”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山那边是海,这“山”不是一座山,而是无数座山。

爬上一座山已是非常吃力了,爬无数座山,那就更要历尽艰险,结合全诗,表明了“群山”在诗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诗人把想望山那边的海说成是“隐秘的想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4.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5.“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6.“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7.“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8.“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在山的那边》阅读答案1.是用信念凝成的海是一个全新的世界理想的境界2.理想的实现所要历尽的千辛万苦的重重困难3.小时候想望山那边的海,爬山是为了望见大海,这个向往并没有告诉他人,所以说“隐秘”。

《在山的那边》(用)

《在山的那边》(用)
同学们,如果我们不是生活在美 丽的海滨,而是生活在大山里, 每天抬头可见的只有高耸入云的 大山,苍苍茫茫,连绵不断,你 会想到什么呢?
大山挡住了我们的 视线,大山里的的世界 是一个封闭的世界,而 大海则是一个更为广阔 的天地。
海的世界
天高任鸟飞 海阔凭鱼跃
大海是如此的雄伟壮阔!
作者简介:
王家新 ,1957年生于湖北均县(现丹江口 市).1978年入武汉大学中文系读书.1982年 毕业,分配到湖北陨阳师专任教.1985年借 调到北京《诗刊》社从事编辑工作,1990 年离开.1992年去英国.1994年归国,在北京 教育学院中文系从事教学工作.出版的诗 集有《纪念》,《游动悬崖》等.
贵财富。对刚跨进中学大门的我们来说,有很
多困难正等着你,其中最大的一座山就是你自 己,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
讨论交流:
在你的生活学习中,一定也有 无数座山,等着你去征服或已被你 征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这 首诗给你的启示。
山 高 路 远
汪国真
关于理想报负的古诗名句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南朝宋范晔《后汉书》)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赖以正书《千幅七言对联》)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魏曹操《龟虽寿》)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世上无易事,只 怕粗心人。 (清袁枚《随园诗话》)
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家新《在山的那边》原文阅读
王家新
童年时代,谁都有过美好而朦胧的“梦”。

这首诗叙述了一个山区孩子童年的幻想对大海的热烈向往,长大后依然不停地追寻它。

他真的是在寻找大海吗?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边是什么呢?
妈妈给我说过:海
哦,山那边是海吗?
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
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
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妈妈,那个海呢?

在山的那边,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今天啊,我竟没想到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在山的那边,是海吗?
是的!人们啊,请相信
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
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