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招化学专题复习-气体的制法
初中化学制取气体的方法

初中化学制取气体的方法一、实验室制取氧气(O2):1、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及原理(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原理:2KMnO4K2MnO4+MnO2+O2↑高锰酸钾制氧气排水集气法向上排空气集气法过氧化氢制氧气氯酸钾制氧气A B C D E●发生装置(如图A):由于反应物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所以选择加热固体制备气体的装置。
●收集装置(如图B):①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纯度高但不干燥)(如图B)。
②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干燥但纯度不高)(如图C)。
●步骤:(茶庄定点收利息)①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双手握着试管,若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的气密性好)。
②装:将高锰酸钾装入干燥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污染水槽里的水或氧气),并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
③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管口略下倾(防止管口冷凝的水珠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④点:点燃酒精灯,使试管均匀受热(预热)后,固定在有药品的底部加热。
⑤收:用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集气法收集氧气)⑥移:把导管移出水槽。
⑦熄:熄灭酒精灯。
(⑥、⑦若做反了,水会倒流入试管,引起试管炸裂。
)●验满:①用排水法收集:如果集气瓶口有气泡往外冒时,则满。
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满。
●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内,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反应原理:2H2O22H2O+O2↑(催化剂可换成硫酸铜溶液、红砖粉末)●发生装置(如图D):固液混合在常温下制取气体的装置。
●收集装置:(如高锰酸钾的)3、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原理:2KClO32KCl+3O2↑●发生装置(如图E):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管口有棉花,而氯酸钾制氧气不要棉花。
化学实验中的气体制备

化学实验中的气体制备在化学实验中,气体的制备是一个常见的实验项目。
无论是用于实验研究还是应用于工业生产,制备气体都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气体制备方法,包括制备氧气、氢气、二氧化碳和氮气。
一、氧气的制备氧气是一种常用的气体,广泛应用于呼吸、燃烧和氧化反应等领域。
在实验室中,可以使用以下两种方法制备氧气:1. 过氧化氢的分解过氧化氢(H2O2)分解可以制备氧气。
首先,将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放入反应瓶中,然后加入少量的催化剂,如锰(MnO2)。
在加热的条件下,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
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2H2O2 → 2H2O + O22. 高温分解金属氧化物高温分解金属氧化物也可以制备氧气。
选择适量的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锰(MnO2),放入烧杯中,然后加热至较高温度。
金属氧化物分解生成金属和氧气。
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2MnO2 → 2Mn + O2二、氢气的制备氢气是一种重要的气体,在实验室和工业中均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两种常见的氢气制备方法:1. 金属与酸的反应一些金属可以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常用的金属有锌(Zn)和铁(Fe),常用的酸有盐酸(HCl)。
将适量的金属放入反应瓶中,然后添加足够的酸。
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Zn + 2HCl → ZnCl2 + H22. 水的电解水的电解是制备氢气的另一种方法。
使用电解槽装置,将两个电极(一个是阳极,一个是阴极)浸入水中,然后通电。
在电解的过程中,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2H2O → 2H2 + O2三、二氧化碳的制备二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在植物光合作用、饮料制造和灭火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两种常见的二氧化碳制备方法:1. 一氧化碳和氧气的燃烧将适量的一氧化碳(CO)和氧气(O2)混合,然后点燃混合物。
在燃烧过程中,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CO + O2 → CO22. 碳酸酸和酸的反应将适量的碳酸酸(如碳酸钠)与酸(如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013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件:12.3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人教版)

【答案】 (2)Ⅲ 2
(1)Ⅰ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10 16 2 5 8H2O
(3)NaOH 防止Cl2逸出,污染空气 (4)A 蓝 将湿润的KI淀粉试纸放在Ⅴ装置B口,观察试纸是否变
气体的净化及尾气的吸收 1.气体的净化 (1)净化原则:不减少被净化气体的量,不引入新的杂质,操作 简便,易于分离。 (的名称是________,在操作②中所使用的玻璃仪器的 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2、CO2、 SO2、NO、NO2 等
①使用长颈漏 斗时,要使漏 斗下端插入液 面以下 ②启普发生器 只适用于块状 固体和液体反 应,且气体不 溶于水 ③使用分液漏 斗既可以增强 气密性,又可 控制液体流速
(2012.周口高三期末)下表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有关内容:
编号 ①
实验内容 制氧气
实验原理 H2O2―→O2
【精讲精析】 由框图中气体 F 为黄绿色,可知气体 F 是 Cl2, 固体 D+I(浓溶液)→Cl2, 则固体 D 为 MnO2, 为 HCl, I 由转化关系知 G 为 H2, 结合元素化合物知识推知 E 为活泼 金属氯化物,推测 A 为 KClO3 与 MnO2 的混合物,加热产 生气体 C 为 O2,E 为 KCl,H 为 KOH。所以(1)中由于 O2 不溶于水、比空气的密度大,故收集 O2 可用向上排空气法 或排水法,即装置 A 和 B。(2)操作②的名称是过滤;过滤 MnO2 所用的玻璃仪器为漏斗、烧杯和玻璃棒。(3)2KClO3===== △ 2KCl+3O2↑; MnO2+4HCl(浓)△,MnCl2+2H2O+Cl2↑。 (4)要获得干燥纯净的黄绿色气体 Cl2, 先用饱和食盐水除去 HCl,再用浓 H2SO4 除去 H2O。(5)B、C 两个装置都可以防 倒吸。
高三化学气体制备知识点

高三化学气体制备知识点化学气体制备是化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得到不同种类的气体。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气体制备方法及其相关知识点。
一、溶液中气体的制备方法1. 密闭法在密闭容器内加入适量的固体或液体,然后通过反应产生气体。
这种方法常用于制备二氧化碳气体和氨气等。
例如,可以通过在密闭容器中加入酸和碳酸盐固体反应来制备二氧化碳气体:H2CO3 + CaCO3 → Ca(HCO3)2Ca(HCO3)2 → CaCO3 + H2O + CO2↑2. 需要外界加热或加压的方法有些气体在常温常压下不易制备,需要通过加热或加压来实现。
例如,可以通过加热氯化钠和浓硫酸的混合物制备氯气:2NaCl + H2SO4 → Na2SO4 + 2HCl↑3. 催化剂催化法有些气体的制备需要催化剂的存在来促进反应速度。
例如,可以通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过氧化氢分解制备氧气:2H2O2 → 2H2O + O2↑(催化剂 MnO2)二、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制备方法1. 金属氧化许多金属与氧气反应会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例如,可以通过将铜与氧气充分接触来制备氧化铜:2Cu + O2 → 2CuO2. 非金属氧化物的制备非金属氧化物的制备方法与金属氧化物类似。
例如,可以将硫石与氧气反应制备二氧化硫:S + O2 → SO2三、盐类的制备方法1. 酸与金属反应制盐可以通过酸与金属反应制备相应的盐。
例如,可以通过硫酸与铜反应制备硫酸铜:H2SO4 + Cu → CuSO4 + H2↑2. 酸与碱反应制盐酸与碱反应也可以制备盐类。
例如,可以通过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制备氯化钠:HCl + NaOH → NaCl + H2O四、气体的收集方法1. 上升气体的收集上升气体是指比空气轻的气体,例如氢气、氦气等。
可以使用气球或实验室中的气体收集瓶来收集上升气体,将气体排出时要小心操作,以防止气体泄漏。
2. 气体的干燥有些气体在制备过程中含有水分,需要进行干燥处理。
气体制取知识点总结

气体制取知识点总结一、气体的物理性质气体是一种物质的状态,具有以下物理性质:1. 扩散性和弥散性:气体分子间的间隙大,能够自由扩散,填充容器。
2. 压缩性: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可以通过增加外界压力而被压缩。
3. 可压缩性:气体体积会随着外界压力的增加而减小。
4. 密度小:气体分子间距离大,密度小。
5. 可流动性:气体分子间距离大,能够自由流动。
二、气体制取的方法1. 分离空气法:利用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沸点和凝固点不同的特点,通过冷凝、升华等方法将空气分离成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
2. 化学法:通过化学反应来制取气体,如利用化学反应来制取氢气、氯气等。
3. 物理法:通过物理方法来制取气体,如在维持一定温度下使气体在得体变态的过程中将其得体转化。
三、气体制取方法的应用1. 氧气的制取:常用的方法是通过空气分离法将空气中的氮气、氧气和稀有气体分离出来。
2. 氢气的制取:常用的方法包括水电解法、碱性水解法、过热蒸汽重热法、塔嘴石灰法等。
3. 氮气的制取:主要通过空气分离法制取氮气。
4. 氟气的制取:通过氢氟酸和硫酸铵的反应制取氟气。
5. 氯气的制取:通过电解食盐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或通过反应制取氯气。
四、气体制取中的常用设备和装置1. 空气分离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制冷机、分离塔等。
2. 电解槽:用于水电解法制取氢气。
3. 悬浮催化剂制:包括位置灯泡、瓦斯灯示和冷冲设备。
五、气体的储存和输送1. 液化:将气体压缩至高压,然后冷却至其凝固点以上将其液化。
2. 压缩气体储罐:将气体压缩存储在压缩气体储罐中,通过减压阀调节气体压力。
3. 气体瓶:将气体储存在气体瓶中,通过阀门控制气体的流动。
4. 管道输送:将气体通过管道输送至需要使用的地方,通过调节阀门控制气体的流动。
六、气体制取的应用1. 工业生产:氧气、氮气、氢气等在钢铁、化工、电子等行业有广泛应用。
2. 医疗卫生:氧气在医疗卫生中作为呼吸用气体,氮气用于保护性气氛。
十五种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十五种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一、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的反应原理:1、氢气:①Zn +H 2SO 4===ZnSO 4+H 2↑②Zn +2HCl ===ZnCl 2+H 2↑2、一氧化碳:①HCOOHCO ↑+H 2O ②H 2C 2O 4CO ↑+CO 2↑+H 2O3、二氧化碳:CaCO 3+2HCl ===CaCl 2+CO 2↑+H 2O4、甲烷:CH 3COONa +NaOH CH 4↑+Na 2CO 35、乙烯:CH 3CH 2OHCH 2=CH 2↑+H 2O 6、乙炔:CaC 2+2H 2O Ca(OH)2+C 2H 2↑7、氮气:NH 4Cl +NaNO 2N 2↑+NaCl +2H 2O8、氨气:①2NH 4Cl +Ca(OH)2CaCl 2+2NH 3↑+2H 2O②浓氨水与氢氧化钠固体混合,利用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且增加OH -浓度,促使平衡朝生成氨的方向移动来制备氨气。
③NH 3·H 2O +CaO ===NH 3↑+Ca(OH)29、一氧化氮:3Cu +8HNO 3===3Cu(NO 3)2+2NO ↑+4H 2O10、二氧化氮:Cu +4HNO 3===Cu(NO 3)2+2NO 2↑+2H 2O11、氧气:①2H 2O 22H 2O +O 2↑②2KClO 32KCl +3O 2↑ ③2KMnO 4K 2MnO 4+MnO 2+O 2↑ ④2Na 2O 2+2H 2O ===4NaOH +O 2↑12、硫化氢:①FeS +H 2SO 4===FeSO 4+H 2S ↑②FeS +2HCl ===FeCl 2+H 2S ↑13、二氧化硫:Na 2SO 3+H 2SO 4===Na 2SO 4+SO 2↑+H 2O14、氯气:MnO 2+4HCl MnCl 2+Cl 2↑+2H 2O15、氯化氢:①2NaCl +H 2SO 4Na 2SO 4+2HCl ↑②NaCl +H 2SO 4NaHSO 4+HCl ↑ ③浓硫酸与浓盐酸混合:利用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氯化氢挥发。
气体制备的方法是

气体制备的方法是气体制备是指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或物理方法,将气体从其他物质中分离出来,或者通过化学反应生成气体。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气体制备方法。
1. 电解法电解法是通过电解物质来制备气体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电解法包括水电解制氢气、氨电解制氮气等。
以水电解制备氢气为例,电解水时,将两个电极插入水中,通电后水分解为氧气和氢气。
水分划的反应方程式为:2H2O(液)→2H2(气)+ O2(气)。
2. 热分解法热分解法是指将物质加热至分解温度,使其分解产生气体。
例如,将无机化合物如过氧化氢或碳酸氢铵加热,它们会产生氧气和水蒸气或氨气。
这种方法常用于实验室中小批量制备气体。
3. 酸碱中和法酸碱中和法是通过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来制备二氧化碳等气体。
例如,将盛有碳酸氢钠的容器与盛有稀盐酸的容器连接,两者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化学方程式为:HCl(aq)+ NaHCO3(s)→CO2(g)+ H2O(l)+ NaCl(aq)。
4. 燃烧法燃烧法是将某些物质燃烧时产生气体,常用于制备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
例如,硫煤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气体。
化学方程式为:S(s)+ O2(g)→SO2(g)。
5. 化学反应法气体可以通过某些特定的化学反应来制备。
例如,制备氯气可以通过盛有盐酸和漂白粉(含氯)的容器,并加热使其反应生成氯气。
反应方程式为:Ca(ClO)2(固体)+ 2HCl(液)→CaCl2(固体)+ H2O(液)+ Cl2(气)。
6. 蒸馏法蒸馏法是将某些物质加热蒸发,然后将蒸汽通过冷凝器冷却收集气体的方法。
例如,制备氨气可以将氨水(NH3)加热,使其蒸发产生氨气,然后通过冷凝器冷却、收集氨气。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化学吸收、吸附和气体分离等方法也常用于气体的制备。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需要制备的气体种类和纯度要求,可以选择合适的气体制备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在气体制备过程中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3—气体的制备综合复习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3—气体的制备综合复习(2课时)一、中考复习要求1、记住实验室制取H2、O 2、CO 2的原理、装置、操作及收集方法。
2、会根据所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和需要的反应物状态等性质选择气体发生装置,根据所制取气体的性质(水溶性、密度等)选择收集装置。
二、基础知识回顾思考:实验室制备气体的一般思路是什么(1)首先研究生成该气体的化学反应原理。
(2)然后根据 和 选择适当的仪器组成相应的气体发生装置,而且实验前一定要检查 ;(3)根据实验装置的特点,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并明确实验注意事项。
(4)根据 确定气体的收集、检验、验满和验纯的方法。
1、反应原理:思考: (1)制取氧气的方法很多,是不是都适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呢选择实验室制取氧气原理的原则是什么(2)我们知道,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以前的金属能和酸反应生成氢气,那么,实验室制取氢气对金属和酸有何要求,说明理由。
(3)制取二氧化碳时,能否用碳酸钠和稀盐酸,或碳酸钙和稀硫酸,说明理由。
2、制气装置:气体发生装置、气体收集装置(1)气体发生装置: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有三种,初中阶段学习了以下两种:① 固体和固体药品混合加热型 固-固加热型---(A 套装置)使用这类装置应注意:a 、试管口应稍向 倾斜;b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实验完毕后,应先 ,然后再 。
② 液体和固体(或液体和液体)反应不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B 或C 套装置)使用这类装置应注意:a 、若使用长颈漏斗,长颈漏斗导管下端应插入液体药品的液面下;b 、块状固体应有适当大小,不能很碎,防止反应剧烈不易控制。
③选择气体发生装置的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O 2: MnO22KClO 3=====2KCl+3O 2↑ △ △ 2KMnO 4===K 2MnO 4+MnO 2+O 2↑ MnO2 2H O =====2H O+O ↑思考:收集一种气体之前,你认为必须事先知道该气体的哪些性质①、密度比空气大或小②、能否溶于水或与水发生反应③、有无毒性④、常温下能否与氧气发生反应(2)气体收集装置:①排空气集气法:所收集的气体不与空气中的任何成分反应,且密度与空气相差较大的采用排空气法收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中招化学专题复习—气体的制取环节一:【知识回顾、明确目标】
1.认识初中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
2.知道常见气体的制法(工业制法和实验室制法)
3.总结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规律。
4.应用有关知识解决一些基本的实验试题
环节二:【知识梳理、理清思路】
氧气的工业制法
1.气体的工业制法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氢气的工业制法
2.实验室制取气体
的思路和方法确定实验装置:和
确定气体的验证:
3.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
发生装置:依据和,把发生装置可分为和。
收集方法:依据气体的及,可分为和法。
①气体不溶或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用收集
②密度比空气大(或相对分子质量>29)用向排空气法
③密度比空气小(或相对分子质量<29)用向排空气法环节三:【知识巩固、强化训练】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玻璃片
①②③⑤
⑥⑦⑩
A
,,,,,
,,,,。
2.多功能瓶:
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用法收集,规则:常见实例:
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用法收集,规则:常见实例:
气体气体不溶或难溶于水,用法收集,规则:常见实例:
3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
(1)指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__________ b__________。
(2)A、B、C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某些气体:
①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A”“B”或“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若要制取氢气,在B装置中装有锌粒,那么长颈漏斗中应加入__________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B装置中装有石灰石和稀盐酸,则该装置可用于制取____________气体。
如果用C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_________端进入(填c或d),收集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法。
C
c d
a
b
A B
4.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⑪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⑫常温下,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下同),收集
装置是;
⑬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此
外,CO2也可以用碳酸氢钠(NaHCO3)固体加热分解(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来制取,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此法来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
置是,收集装置是;
⑭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
是,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填“有”
或“没有”)明显影响。
环节四【知识升华、再现中招】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1)写出图中仪器a、b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选择的气体
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气体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应选择的
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若用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___________(填①或②)
通入。
(4)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
的方法制取甲烷,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甲烷应选择
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
2、右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A中的试管口为什么应略向下倾斜?
(2)写出选用B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3)若采用C(气体由a口进入)收集到一种气体,请简述验证该气体的实验方法。
5、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填空:
(1
)写出上图所示装置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A装置试管里的固体物质加热时,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集中加热盛有药品
的部位。
使用B装置制取气体时,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应伸入液面以下,否则将产生的后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铵
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则其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_____,收集装置应选择
___________________。
(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
6、(2011江苏)化学实验中常常会出现意外情况,这是提升我们学科素养的良好机会,要根据具体
情况区别对待,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
例如:
(1)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呈红色。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应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部破裂。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应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盐酸和碳酸钙固体反应,将得到的气体X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没有发现石灰水变浑浊。
针对此现象,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以下探究。
【假设】
小英的假设:澄清石灰水已变质
小青的假设:气体X中除了有CO2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①
②
A B C D E F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