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制取和净化专题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气体的制取和净化教案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气体的制取和净化教案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
《专题复习: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收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注意事项,并能熟练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能正确选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来制备气体。

(3)了解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气体制取、收集方法以及净化方法的复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拓展知识空间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气体制取、收集、干燥、净化等方法的复习,使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环境中,体验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气体的制取原理及操作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万能瓶的使用;气体的干燥和除杂。

教学过程:
首先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初中化学
分别可以制取那些气体?(
生回答后出示。

反应时不需加热
思考,讨论,完成学案中的“
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就是反应容器试管的体积较
法。

1.排水法(丙):不易溶于水、
还可以还有哪些收获?。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中考复习气体的制取与净化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中考复习气体的制取与净化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中考专题复习教学设计气 体 的 制 取 与 净 化台山市居正学校 黄慕贤教学目标:1.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2.初步学习某些气体的干燥与净化方法。

学情分析:通过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的学习,学生对实验装置的选择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复习课重在体现知识的应用。

重点难点:重点: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难点:常见气体的干燥与净化。

教学过程:[引入课题] 制取气体的基本流程考 点 梳 理一、气体的制取1.发生装置基本类型(先问学生再教师展示)A、固体加热型 B、固液常温型 [考点训练] 用A、B 填空1.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法制O 2的发生装置可选择; 2.大理石与稀盐酸常温下制CO 2 的发生装置可选择 。

[教师提示] 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是什么? [学生回答] 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

[教师补充] 介绍两种有特殊作用的气体发生装置C、固液常温型 D、固液常温型(可控制反应速率或节约药品) (可控制反应进行或停止)制 气净 化 收 集 尾气处理分 液 漏 斗带 孔 胶 片2.收集装置基本类型A 、排水法B 、向上排空气法C 、向下排空气法空气 NH 3 H 2 O 2 CO 2 密度/g •L ﹣1 1.293 0.77l 0.09 1.43 1.977 与空气比较 溶 解 性 易溶 难溶 不易溶 可溶 收集方法[教师提示] 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是什么? [学生回答] 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

[学生小结] 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选择的依据(1)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2)收集气体的性质 (溶解性、密度、能否与 水、 氧气反应等)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如下①用块状的硫化亚铁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H 2S 气体,则发生装置可选用 。

②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混合加热制取 CH 4气体,则发生装置可选用 。

③NO 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易与氧气反应生成 NO 2,则收集装置可选用 。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常见气体的制取》高效复习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常见气体的制取》高效复习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常见气体的制取》高效复习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教学案例以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常见气体的制取》为背景,旨在通过高效复习,帮助学生巩固和提升对常见气体制取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原理、气体的收集方法以及气体的检验方法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他们在学习新课的时候已经接触过这些内容,陌生是因为他们在长时间的推移过程中,可能会遗忘一些细节和关键点。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复习和巩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提高他们的化学素养。
2.强调气体制取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3.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明确气体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气体制取实验的设计方案,包括制取方法、收集方法、检验方法等。
2.要求学生撰写学习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3.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利用课后时间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气体制取的原理和方法。
(二)讲授新知
1.气体制取原理的讲授:通过讲解气体制取的基本原理,使学生明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及步骤。
2.气体制取方法的讲授:介绍常见的气体制取方法,如分解法、置换法等,并进行举例讲解。
3.气体收集方法的讲授:讲解气体的收集方法,如排水法、排空气法等,并分析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4.气体检验方法的讲授:介绍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如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用紫色石蕊溶液检验氢气等。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生活实例导入:以氧气助燃实验、二氧化碳灭火等实例引出气体制取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化学常用气体制备教案

初中化学常用气体制备教案

初中化学常用气体制备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常用气体的制备方法,掌握实验操作技巧,培养
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氢气、氧气、氯气、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及实验操作技巧。

教学难点:氯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硫酸、锌、烧瓶、试管、碳酸氢钠、稀盐酸、氢氧化钠、氯化铵、酸性高锰酸
钾溶液等实验器材和试剂。

教学过程:
1. 氢气的制备及实验操作技巧
a. 实验操作:在烧瓶中放入适量的锌片,加入盖子后,通过试管将稀盐酸滴入烧瓶中,
观察气体生成情况。

b. 实验方法:将氢气通过水中进行收集,用火柴点燃氢气,观察氢气的燃烧现象。

2. 氧气的制备及实验操作技巧
a. 实验操作:在烧瓶中放入碳酸氢钠,加入烧热过的氢氧化钠,通入氧气,观察气体生
成情况。

b. 实验方法:将氧气通过水中进行收集,用燃烧的木条点燃氧气,观察氧气的燃烧现象。

3. 氯气的制备及实验操作技巧
a. 实验操作:在烧瓶中放入氯化铵,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气体生成情况。

b. 实验方法:将氯气通过水中进行收集,用火柴点燃氯气,观察氯气的燃烧现象。

4. 二氧化碳的制备及实验操作技巧
a. 实验操作:在烧瓶中放入碳酸氢钠,加入稀盐酸,观察气体生成情况。

b. 实验方法:将二氧化碳通过水中进行收集,用火柴点燃一根蜡烛后,将蜡烛熄灭后的
烟团与二氧化碳气体接触,观察烟团的变化。

教学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学生掌握了常用气体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操作技巧,对氢气、氧气、氯气、二氧化碳的性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思维能力。

初中化学气体制备净化教案

初中化学气体制备净化教案

初中化学气体制备净化教案主题:化学气体制备净化目标:1. 了解化学气体的制备方法2. 了解化学气体的净化方法3. 掌握化学实验中气体的正确处理方法教学步骤:一、介绍化学气体的制备方法1.1 通过电解水制氢气:将一定量的水倒入电解槽中,通电进行电解,通过观察产生氢气气泡的现象,让学生理解氢气的制备方法。

1.2 通过加热硫酸铜(II)晶体制氧气:将一定量的硫酸铜(II)晶体加热,产生气体使学生观察到氧气的制备方法。

二、介绍化学气体的净化方法2.1 使用分液漏斗:将产生的气体通过分液漏斗,去除其中悬浮的液体杂质。

2.2 使用干燥管:将产生的气体通过干燥管,去除其中的水蒸气杂质。

三、实验演示3.1 实验一:制备氢气并净化实验步骤:1. 将水倒入电解槽中,通电进行电解。

2. 收集氢气气泡。

3. 将氢气通过分液漏斗和干燥管净化。

4. 观察净化前后氢气的清洁程度。

3.2 实验二:制备氧气并净化实验步骤:1. 加热硫酸铜(II)晶体,观察产生氧气气体。

2. 收集氧气气体。

3. 将氧气通过分液漏斗和干燥管净化。

4. 观察净化前后氧气的清洁程度。

四、讨论与总结4.1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气体制备和净化的重要性。

4.2 引导学生总结化学气体的制备和净化方法,强化学生对实验的理解。

五、作业5.1 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探讨化学气体的其他净化方法。

5.2 让学生撰写一份实验报告,总结本次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化学气体的制备和净化有着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气体的制取、检验与净化教案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气体的制取、检验与净化教案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气体的制取、检验与净化教案学习目标1.知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流程和操作步骤。

2.熟练掌握实验室制取O2、CO2、H2的反应原理。

3.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并能选择合适的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备。

4.知道常见气体的除杂方法。

5.掌握气体的收集方法,并能根据气体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收集装置。

6.知道常见气体的尾气处理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1.熟练书写实验室制取02、C02、H2的化学方程式。

2.能够选择合适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备。

3.知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难点1.如何正确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制取气体。

2.气体的除杂与干燥试剂和装置的选择。

3.利用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进行未知气体的制备。

一、实验室制取气体一般流程: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净化装置气体收集尾气处理二、反应原理1.制备气体反应的选择原则:一种气体可以由多种反应制得,但只有部分反应适用于实验室制备,这些反应一般应符合以下几个条件:(1)反应物容易获得;(2)反应条件容易达到;(3)反应容易控制,便于收集气体;(4)生成的气体容易分离。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实验室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氢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发生装置:(产生气体的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决定)1.固固加热型【注意事项】①试管口应稍向下倾斜,以防止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凝后倒流,而使试管破裂。

【人教版】2020届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气体的制取和净化教案

【人教版】2020届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气体的制取和净化教案

《专题复习: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收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注意事项,并能熟练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能正确选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来制备气体。

(3)了解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气体制取、收集方法以及净化方法的复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拓展知识空间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气体制取、收集、干燥、净化等方法的复习,使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环境中,体验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气体的制取原理及操作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万能瓶的使用;气体的干燥和除杂。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和大家分享一节专题复习课,我们今天复习内容是:常见气体的制取和净化。

(板书)直接引入课题。

〖板书〗一、常见气体的制取首先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初中化学中已学习了哪些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回忆,回答:O2和CO2。

〖提问〗实验室制取O2、CO2的原理是什么?也就是说,利用那些药品,在什么条件下来制取O2和CO2?叫几位同学在黑板上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几位同学上黑板进行板演,其他同学在座位上书写。

完成后,同学间两两相互检查有无错误。

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知识,并加以巩固。

〖过渡〗我们知道了制取这几种气体的原理,我们该选择什么样的装置来制取这些气体呢?我们这观察;根据反应原理,做出正确判断。

(提示:分别适用于里有两套制取常见气体的实验装置,请大家考虑它们分别可以制取那些气体?(PPT出示两套常见的制气装置)板书中的哪些反应,学生回答后投影出示答案)〖提问〗谁能来总结一下这两套装置分别适用于在什么条件下制取气体?〖投影〗学生回答后出示。

回答:第一种装置:反应物为固体,反应时需加热,简称“固固加热型”。

化学《常见气体的制取和净化3》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化学《常见气体的制取和净化3》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常见气体制取和净化》专题复习教学设计一、复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氧气、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明确实验室制备气体时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会按照实验要求灵活选择实验仪器并组装装置。

2、通过对实验装置的比较,学会正确评价实验装置和对装置进行改进。

3、掌握根据气体性质选择气体净化和干燥装置。

4、通过本节学习,进一步梳理实验室气体制取和净化的基本思路。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学会气体制取的一般思路,并能进行知识的迁移应用,学以致用。

2、通过气体制取、收集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实验的改进,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养成勤于动脑的好习惯。

2、通过学习中找规律,规律中体验成功,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1.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2.气体干燥和净化。

三、教学难点:气体制备时仪器选择、设计实验方案,并对气体收集方法进行探索和对气体进行干燥与净化,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讨论、交流、归纳、练习五、教学准备:学案、多媒体(一体机)、平板、多功能瓶、简易启普发生器六、教学时数:1 课时你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图片,供学生选择。

你会选择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吗?为什么这样选择?1、如图所示装置中你认为实验室制取氨气时发生装置应选择(填装置的代表符号,下同),收集装置应选择。

2、若是用右图收集氨气,进气口为你能用上面的仪器组装多少套制取氧气的装置?试试看组装的装置越多越好。

最常用的液体干燥剂是什么验满净化装置干燥装置存储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复习气体的制备和净化教学设计
黑龙江省庆丰农场学校何臣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O2、CO2、H2的实验室制法。

2.掌握常见的气体净化方法。

3.掌握常见气体的检验
能力目标:1.会确定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即反应化学方程式
2.会确定制取气体时应采用的实验装置
3.会确定如何验证制得的气体就是所要制取的气体
教学重点:1、O
2、CO
2
、H
2
的实验室制法。

2.掌握常见的气体净化方法。

教学难点:气体的净化
教学方法:归纳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考点知识梳理
考点一: O
2、CO
2
、H
2
实验室制取方法对比
排水法(不易溶于水)或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
考点二:气体的净化与干燥
1.气体的净化
选择气体吸收剂的原则是所选吸收剂只吸收气体中的杂质,而与被提纯的物质不反应,也不产生新的杂质。

多种气体杂质共存时,要注意试剂的选择和除杂质的顺序,一般水蒸气最后除去。

选择“洗气瓶”等吸收装置,不仅要注意药品的名称,还要注意“长进短出”的原则,干燥管要“大进小出”。

常见的气体杂质的吸收剂见下表:
2.气体的干燥
选用干躁剂应根据气体的性质和干燥剂的性质确定,其原则是干燥剂只能吸收气体中的水分,而不能与气体发生反应。

常见的气体的干燥剂的选择见演示文稿
二、典型例题分析(见演示文稿)
三、专题训练----历年典型中考习题(见演示文稿)
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合作完成。

布置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