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清明节
清明节古代文人书法作品10篇

清明节古代文人书法作品10篇1. 王羲之《兰亭集序》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他的《兰亭集序》被誉为中国文人书法的巅峰之作。
此文书法楷书,字体刚劲有力,构图恰到好处,展现了王羲之卓越的艺术才华。
2.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欧阳询是唐代的书法大家,他的《九成宫醴泉铭》以其楷书的风格独树一帜。
作品中,字体方正,笔画精细且有韵律感,展现了欧阳询对书法艺术的细腻掌控。
3. 顾恺之《洛神赋》碑顾恺之是东晋时期的书法家和画家,他的《洛神赋》碑以其行草书法风格独特而著名。
作品中,字体流畅,笔画颇具变化,展现了顾恺之的独特艺术表达。
4. 爨子《陈情表》爨子是南朝宋时期的书法家,他的《陈情表》以其行书风格展现了深刻的情感表达和文学内涵。
作品中,字体简练、刚劲有力,富有节奏感,令人动容。
5. 褚遂良《摹金溪龙》褚遂良是唐宋时期的书法家,他的《摹金溪龙》是一幅行草书法作品。
作品中,字体挥洒自如,笔画流畅而有力,充满了生命力和动态感。
6. 苏轼《赤壁赋》千字文苏轼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他的《赤壁赋》以及其千字文版本,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其书法作品中,字体醇厚,笔画流畅,展现了苏轼的悠远思索与豪迈情怀。
7. 黄庭坚《祭十二郎文稿》黄庭坚是南宋时期的文人书法家,他的《祭十二郎文稿》书法作品,以其草书的风格独具一格。
作品中,字体潇洒奔放,笔力狠劲,充分展示了黄庭坚的水墨技艺。
8. 文征明《蘅壑山房诗卷》文征明是明代的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蘅壑山房诗卷》是一部行草书法作品。
作品中,字体潇洒自如,草书线条流畅而有韵律,展示了文征明的独特艺术风格。
9. 米芾《花卉册》米芾是宋代的文人书法家,他的《花卉册》以其小楷书法而著名。
作品中,字体秀丽纤巧,笔画疏密有致,展现了米芾书法中的细腻情感和极致精美。
10. 蒙元璋《道德经》蒙元璋是明代的文人书法家,他的《道德经》书法作品以其篆书的风格独特而闻名。
作品中,字体方正、刚劲有力,笔画铿锵有力,展示了蒙元璋的篆刻造诣。
书法与传统节日文化的结合

书法与传统节日文化的结合传统节日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人们欢度节日的时刻,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时刻。
而在这些传统节日中,书法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与传统节日文化息息相关。
书法的独特韵味和节日的庄重喜庆相结合,既让人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又为节日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一、春节与书法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与书法有着密切的关系。
春节期间,人们在家中悬挂的红色春联上常常用书法写上祝福的寄语,来迎接新年的到来。
这些用书法表达的祝福,不仅让人们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气氛,也传达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此外,春节期间还有贴春联、放爆竹等传统习俗,而春联中的书法艺术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呈现,也体现了书法与传统节日文化的结合。
二、元宵节与书法元宵节是中国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以元宵灯、赏月等习俗为特点的节日。
元宵节期间,人们常常通过书法创作表达自己的祝福和愿望,并将这些作品用在元宵灯上,展示给人们观赏。
这些用书法表达的艺术作品不仅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也展现了各种各样的艺术风采。
同时,元宵节期间还有赏花灯、猜灯谜等传统活动,而这些活动中的灯谜题目常常用书法书写,使灯谜更具艺术魅力。
三、清明节与书法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祭祀祖先和扫墓的重要时刻。
在清明节期间,人们除了祭祀祖先外,还会在墓前悬挂或插上用书法书写的对联,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祝福。
这些对联的书法作品优美流畅,字迹工整,既体现了对逝去亲人的敬意,也展现了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
此外,清明节期间还有踏青游玩等活动,一些书法爱好者也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写下一些作品,以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
四、端午节与书法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
在端午节期间,人们常常会用书法写下一些屈原的诗词,或者体验包粽子的乐趣。
这些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诗词和书法作品,既让人们重温了屈原的爱国情怀,也让人们感受到了书法所传达的文化氛围。
在书法纸上写清明节的诗句

在书法纸上写清明节的诗句一、清明节诗句推荐1. 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
纷纷:形容多而杂乱。
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翻译:清明节的时候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赏析: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
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点明诗人所置身的时间、气象等自然条件。
清明节为唐代的大节日之一,这一天,或合家团聚,或上坟扫墓,或郊游踏青,活动多样。
但是杜牧在池州所过的清明节却不见阳光,只是“天街小雨润如酥”,细雨纷纷。
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由写客观转入状摹主观,着重写诗人的感情世界。
他看见路上行人吊念逝去亲人,伤心欲绝,悲思愁绪。
“借问酒家何处有”一句。
诗人融景伤怀至极,而又要冒雨赶路,雨湿衣衫、春寒料峭。
诗人希冀借酒消愁。
于是,他便向人问路了。
结句“牧童遥指杏花村”,点明了上句诗人问路的对象,“牧童遥指”把读者带入了一个与前面哀愁悲惨迥异的焕然一新的境界,小牧童热心甜润的声音,远处杏花似锦,春意闹枝,村头酒旗飘飘,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韵致诗的前两句创造了一幅凄迷感伤的艺术画面,后两句则创造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前抑后扬,对比交错,相映成趣。
与诗人的感情脉搏一致。
作者介绍: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2. 韩翃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注释:寒食:每年冬至以后的一百零五天,大概是清明节的前两天为寒食节。
据左传所载,晋文公火烧森林求介之推,没想到他却抱着大树活活被烧死,晋国人为了悼念他,每年的这一天禁火,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名家书法关于清明节作品

名家书法关于清明节作品
清明节是我们中国一个很特别的节日呢。
在这个节日里,有很多和纪念、思念有关的事情。
而很多名家的书法作品也和清明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还有颜真卿的书法。
颜真卿的字很有力量感。
他有一些作品里,那种对亲人的思念和敬重都能从字里行间看出来。
想象一下,他蘸着墨汁,怀着对逝去亲人的思念,认真地写下一个又一个字。
他的字就像是他思念的化身。
每一个笔画都像是在诉说着他的情感。
就像我们清明节去扫墓的时候,心里怀着对祖先的想念,虽然我们不会用书法来表达,但是那种情感是一样的。
这些名家的书法作品,就像是一扇扇窗户。
透过它们,我们能看到古人在清明节时的情感世界。
字写得好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字里传达出来的那种情感。
我们在清明节的时候,也可以试着写写字。
不用写得像名家那么好,只要把自己对祖先的思念写出来就好。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清明节的时候,看到爷爷在写毛笔字。
爷爷写的字虽然没有那些名家的那么有名气,但是他写的时候特别认真。
他说他在写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他的字歪歪扭扭的,但是我却能感受到那种浓浓的情感。
就像那些名家书法作品一样,重要的不是字的表面,而是字背后的情感。
名家书法里的清明节作品,让这个节日变得更加有文化底蕴。
我们作为小学生,要多去了解这些,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清明节的意义,也能感受到书法的魅力啦。
清明节硬笔书法五言

清明节硬笔书法五言清明节呀,是个很特别的节日呢。
这时候,好多人都会去扫墓,纪念离开我们的亲人。
而在这个节日里,写一写关于清明节的硬笔书法五言诗,也特别有意义。
就像“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人。
”这样的诗句,简单的五个字,却能把清明节那种下雨的感觉,还有人们去扫墓路上的情景都写出来。
我写这首诗的时候呀,就会想象自己走在那种有点湿漉漉的小路上,周围的树啊,草啊,都被小雨淋得湿漉漉的。
雨滴打在脸上,凉凉的,就像清明节那种带着思念的氛围。
还有“古墓花影暗,荒郊草色新。
”写这几个字的时候,感觉好像看到了古老的坟墓周围,花朵的影子暗暗的,而荒郊野外呢,新生的草却有了一片新绿。
这让我想到,清明节不仅是怀念过去,也是一个看到新生的时刻呢。
我记得有一次,在清明节前夕,我们书法课的老师让我们写关于清明节的五言诗。
我一开始写得歪歪扭扭的,怎么都写不好。
看着那些字,就像不听话的小虫子。
可是,当我静下心来,想着清明节的意义,想着那些去了另一个世界的先辈们,我的心就变得很安静。
我一笔一划地写着,就好像每一笔都带着我对先辈的思念。
写清明节的硬笔书法五言诗,也是在传承一种文化。
我们的祖先留下了这么美的诗,我们用硬笔把它们写出来,就像在和祖先对话。
就像我爷爷,他以前也会写毛笔字,他给我讲过,在他小时候,清明节的时候,大人们都会写一些和清明节有关的诗词来纪念亲人。
我想,虽然现在我们用硬笔写,但是这种情感是一样的。
每次写这些五言诗的时候,我都会很认真。
因为我觉得这不仅仅是写字,更是一种纪念。
我会想象自己站在一片宁静的墓地里,周围都是墓碑,我轻轻地把写好的诗放在墓前,就像送上一份温暖的思念。
而且,当我把写好的书法作品拿给爸爸妈妈看的时候,他们的眼睛里都会有那种欣慰的光。
他们说,看到我写的这些字,就好像看到了我对这个节日的尊重和对亲人的爱。
所以呀,在清明节的时候,不妨也试着写一写关于清明节的硬笔书法五言诗。
你会发现,在这个过程中,你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清明节的意义,也能让自己的心变得更加柔软呢。
清明节诗句古诗大全书法

清明节诗句古诗大全书法1.《水龙吟清明》清· 董士锡长安一样清明,更无人问花多少。
相思独忆,故园红杏,梦中开到。
屈指春风,等閒桃柳,不如卿好。
把花期暗数,谢时容易,又恨杀、开时早。
是处吹寒送暖,隔天涯、几重烟岛。
低歌曼舞,娇莺弱絮,为春颠倒。
我有愁心,寄将明月,却随芳草。
怕双双、燕子归来,但怪得、春人老。
2.《清明即景》清· 荣永禄轻寒细雨恰初晴,忽忽清明节又更。
玉剪乍穿帘外燕,金梭忙织柳间莺。
惊看渔火村村换,爱听饧箫处处横。
况是花香并鸟语,游人触景最多情。
3.《温州竹枝词(选四)其二清明》清· 方鼎锐清明扫墓似游湖,斗酒黄鸡麦饭俱。
落日画船萧鼓动,分明一幅上河图。
4.《清明喜晴》清· 邓廷桢九日春阴一日晴,柳丝风里过清明。
人思酩酊酬佳节,天与暄妍慰物情。
梁上香泥初睇燕,江南芳树未闻莺。
车帷闭置真堪笑,何日青山载酒行。
5.《诉衷情令友人生日》宋· 葛胜仲清明寒食景暄妍。
花映碧罗天。
参差捍拨齐奏,丰颊拥芳筵。
逢诞日,揖真仙。
托炉烟。
朱颜长似,头上花枝,岁岁年年。
清明节诗句古诗大全书法1.《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唐· 祖咏田家复近臣,行乐不违亲。
霁日园林好,清明烟火新。
以文长会友,唯德自成邻。
池照窗阴晚,杯香药味春。
檐前花覆地,竹外鸟窥人。
何必桃源里,深居作隐沦。
2.《熟食日示宗文宗武》唐· 杜甫秦人呼寒食为熟食消渴游江汉,羁栖尚甲兵。
几年逢熟食,万里逼清明。
松柏邛山路,风花白帝城。
汝曹催我老,回首泪纵横。
3.《清明日忆诸弟》中唐· 韦应物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4.《清明后登城眺望》中唐· 刘长卿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5.《清明日后土祠送田彻》唐· 杨巨源清明千万家,处处是年华。
清明节古诗书法

清明节古诗书法一、适合书法创作的清明节古诗。
- 原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解析:- 这首诗超级有名,就像清明节的代言人一样。
“清明时节雨纷纷”,一开篇就把清明节那种细雨蒙蒙的氛围给渲染出来了。
你想啊,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天空飘着细雨,多有那种哀伤、惆怅的感觉。
“路上行人欲断魂”,路上的人看起来失魂落魄的,为啥呢?因为清明节是祭扫祖先、缅怀逝者的日子嘛。
然后诗人想找个地方喝点酒解解愁,就问“借问酒家何处有”,一个小牧童就指着远处的杏花村。
这首诗写得特别生动,而且字数不多不少,非常适合写成书法作品。
从书法的角度来看,它的笔画组合也比较和谐,写起来很顺手。
- 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 解析:- 这诗也和清明节有点关系呢,寒食节就在清明节前一两天。
“春城无处不飞花”,哇,春天的城里到处都飘着花,这画面感超强。
“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节的时候东风吹着皇宫里的柳树,那种皇家园林的感觉就出来了。
后面两句“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说的是到了晚上皇宫里传蜡烛的事儿,有点讽刺那些权贵的意思。
从书法创作来说,这首诗的韵律感很强,写的时候可以根据诗句的节奏来安排字的大小、疏密,比如说“春城无处不飞花”这一句,就可以把“春城”写得稍微紧凑一点,“无处不飞花”写得稍微舒展一些,这样书法作品就会很有美感。
1. 字体选择。
- 楷书:- 行书:- 草书:2. 布局与章法。
- 要是写斗方,那就要考虑字在四个边的留白了。
可以把诗的正文写在中间,周围留一些空白,就像清明节时那种宁静、肃穆的氛围。
而且行与行之间的间距也要合适,不能太挤,挤了就像人群挤在墓地里一样乱哄哄的;也不能太松,松了就没有那种紧凑感,好像感情都散掉了。
3. 墨法运用。
- 浓墨:- 用浓墨写清明节古诗,会让字看起来很厚重。
就像人们对逝者深深的怀念之情,沉甸甸的。
关于清明节的书法作品楷书硬笔

关于清明节的书法作品楷书硬笔一、清明节相关的诗词内容(适合楷书硬笔书写)- 原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解析:这是描写清明节最著名的诗作之一。
从书法角度看,笔画相对比较规整,适合硬笔楷书书写练习。
例如“清”字,三点水的写法要注意呼应,右边“青”字的横画间距均匀;“明”字左右结构,左边窄右边宽,书写时要把握好比例。
- 原文:“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 解析:寒食节与清明节相近。
诗中的字如“春”字,三横长短有别,撇捺伸展;“城”字的横画较多,要写得平稳且间距得当,这些字在硬笔楷书书写时有助于练习笔画的排列与结构的把握。
二、楷书硬笔书法的基本技巧1. 笔画- 横画:起笔稍重,行笔平稳,收笔略顿。
如“一”字,整个横画要写得挺直,不能弯曲。
在书写清明节相关诗词中的“雨”字时,其中的横画也要遵循这个原则。
- 竖画:有垂露竖和悬针竖之分。
垂露竖收笔圆润,如“下”字的竖画;悬针竖收笔出锋,像“中”字的竖画。
在写“路”字时,左边的“足”字旁中的竖画为垂露竖,右边“各”字中的竖画为悬针竖,要注意区分。
- 撇画:长撇要舒展,如“人”字的撇画;短撇要干脆利落,像“千”字的撇画。
在书写“借”字时,左边单人旁的撇画为短撇,右边“昔”字中的撇画为长撇。
- 捺画:捺脚要饱满。
如“之”字的捺画,从细到粗再出捺脚。
在“欲”字中,“欠”字的捺画也要写得规范。
2. 结构- 左右结构- 宽窄比例:有的字是左窄右宽,如“酒”字,左边三点水占的空间较小,右边“酉”字较大;有的字是左宽右窄,像“断”字,左边“米”字旁相对宽一些,右边部分较窄。
- 高低关系:例如“行”字,左边双人旁的竖画较短,右边“亍”字的竖画较长,有高低错落之感。
- 上下结构- 重心平稳:如“花”字,上下部分要对正,重心才稳。
上半部分的“艹”要写得扁一些,下半部分的“化”字要与上半部分协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法清明节
篇一:清明节诗句练字展览
清明节诗句练字展览
位庄乡中学
4月9日继摄影展之后,我校又开展了以“清明节”为主题的诗句练字作品展来缅怀先烈。
师生以书写、铭记先辈诗词作品的方式纪念民族先辈,以书法作品激发师生书法创作热情和民族爱国激情。
书法作品展设在我校主甬道两侧,共展出师生作品50余幅。
课前、大课间,各班学生分别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对参展作品仔细欣赏,认真阅读,细心品味,投票评选。
师生练字活动一直是我校特色活动之一。
我校师生每天都要坚持练字,学校还安排一定的时间利用讲座、多媒体等方式,教导学生如何鉴赏书法,如何练习书法。
清明节诗句练字作品展是我校师生长期坚持练字的成果,深得师生好评。
撰稿人:郭胜利
20XX年4月10日
篇二:书法落款
清明节前一至二日为“寒食节
书法作品落款基本常落款是指书法作品中除正文内容以外的书写内容。
落款包括:正文内容的出处、赠送对象、创作缘由、创作时间、作者姓名字号等。
落款有“双款”“单款”两种。
双款是将书赠对象与书写者分别落在上方和下方,前者为上款,后者为下款。
上款写明作品内容的名称、出处、受赠人的姓名;下款记述创作年月、创作地点、作者姓名等。
上款:位置应比较高,以示尊敬之意,包括姓名、称呼、谦词。
下款:写时间、地点、姓名、谦词。
有下款没有上款的称为单款,单款可以包括上款的内容,也可以不包括上款的内容。
如果没有书赠对象,就只落单款。
单款有长款、短款、穷款之分。
长款即在正文出处书写时间、名号、地点前面再加上作者创作这幅作品的感想或缘由,文字应情真意长,使人玩味无穷。
它不仅起能到调整作品重心的作用,也从中体现出作者的人品和修养。
短款即只落正文出处、时间、名号、地点等其中几项。
若作品空白较多或出于构图的需要,可以落长款;若作品内容占画面较满,则需要落短款或穷款。
如果余纸不多,留白太少,亦可只落作者的名号,谓之“穷款”。
书法作品在谋篇布局时,要考虑到落款的位置。
如果书赠对联,须将上款写在上联,下款落在下联;其他作品格式一般都写在左边,如分两行落款,则上款写在前行,下款写在后行;若单行落款,则上款写在上半部,下款写在下半部,以示礼貌。
单款和双款都不能和正文平齐,要有参差,才不致平板,一般上下都要空出几个字的位置,而且落款要尽量上靠,宁可上紧下松,不可上松下紧。
一般是隶不用篆,楷不用隶,行草不用楷书。
落款,一般是“文古款今”“文正款活”。
正文是甲骨文、金文、大小篆,落款就用篆书、章草、楷、行书;正文若是隶书、楷书、魏碑,落款可用楷书或行书;
草书落款,除用于自身为草书外,因较难识别,一般不用于落款。
实际运用最多的落款字体还是行书,既易识别,又显活泼。
款字的大小应小于正文字体的大小,以使主次分明以上落款形式,是针对竖幅作品而言的。
对于横幅作品,一般只落下款而不落上款。
与竖幅作品相同的是,落款的起头与结尾,都不能
一月:正月,孟春,初春,早春,上春,肇春,端春,孟陬,春王,陬月,初月,三正,十三月,新正,华二月:仲春,中春,甜春,卯月,丽月,杏月,令月,仲钟,大装,花进,竹秋,夹钟,四之日。
三月:季春,暮春,晚春,末春,杪春,花月,辰月,姑洗,桃月,蚕月,嘉月,桃浪,桐月,雩风,尖月,樱笋时,小清明。
四月:孟夏,初夏,首夏,槐夏,维夏,梅月,麦月,槐月,纯阴,乏月,阴月,麦侯,余月,麦秋,巳月,中吕,清和月,正阳。
五月:仲夏,中夏,端阳,榴月,恶月,郁蒸,鸣蜩,蒲月,皋月,蕤宾,午月,超夏,小刑。
六月:季夏,暮夏,杪夏,暑月,且月,林钟,精阳,伏月,季月,荷月,焦月,溽暑,组暑,未月,极暑。
七月:孟秋,新秋,首秋,兰秋,早秋,初秋,肇秋,上科,初商,兰月,巧月,瓜月,瓜时,霜时,申月,相月,京月,夷则。
八月:仲秋,挂秋,正秋,大清明,壮月,南吕,桂月,酉月,怀月,竹小春,仲商。
九月:季秋,凉秋,杪秋,穷秋,暮秋,晚秋,玄月,咏月,朽月,菊月,季白,青,戌月,杪商,无射,暮商,霜序,季商。
十月:孟冬,初冬,开冬,吉月,阳月,坤月,良月,亥月,正阳月,
小春月,应钟,小阳春。
十一月:仲冬,中冬,子月,畅月,辜月,葭月,龙潜月,黄钟。
十二月:季冬,末冬,残冬,严冬,杪冬,穷冬,暮冬,腊冬,腊月,涂月,嘉平月,
蜡月,严月,冰月,月,丑月,月,穷节,大吕,星回节,除月。
书法落款常用词:季令
春:阳春,青春,三春,九春,芳春,青阳,艳阳,阳中。
夏:朱夏,三夏,九夏,昊天,长嬴,朱明。
秋:金秋,商秋,素科,三秋,九秋,素商,素节,高商,商节,金天。
冬:三冬,九冬,寒冬,安宁,玄英。
书法落款常用词:节令正月初一:元旦,元日,元朔,元正,元春,元辰,正朝,三朝,改旦,三元,岁朝。
初七:人日。
正月十五:元霄,元夕,元夜,灯节,上元。
二月初一:中和日。
三月初三:重三,上巳,三巳,令节,上除。
四月初八:浴佛日。
四月十九:浣花天,浣花日。
五月初五:端午,午日,蒲节。
六月初六,天贶节。
七月初七:七夕,乞巧节,星节。
七月十五:中元。
八月十五:中秋节。
九月初九:重阳,重九,菊花节。
十月十五:下元。
十二月三十:除夕,宁岁。
每月初一至十称“上浣”。
每月初一称“朔”,“旦”,“额。
”
每月十五称“望。
”每月十六称“既望”,“望后。
”每月末日称“晦。
”每年到达或超过作品正文的最上面和最下面的一个字。
篇三:书法落款常用称谓
书法落款常用称谓
常用落款用词
一、称谓
长辈:吾师、学长、道长、先生、女士
平辈或小一辈: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仁兄(弟)、道兄、道友、学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对书画或某一方面专长之称)
关系较亲密:学(仁弟)、吾(兄)弟
老师对学生:学(仁弟)、学(仁)棣、贤契、贤弟
同学:学长、学兄、同窗、同砚、同席
二、上款客套词或敬词
雅属、雅赏、雅评、雅鉴、雅教、雅存、珍存、惠存、清鉴、清览、清品、清属、清赏、清正、清及、清教、清玩、鉴可、鉴正、敲正、惠正、赐正、斧正、法正、博鉴、尊鉴、法鉴、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补壁、糊壁、是正、教正、请正、指正、教之、正腕、正举、存念、一粲、粲正、一笑、笑存、笑鉴、属、鉴、玩
三、下款客套词或敬词;
书法题款用:
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嘱书、醉书、醉笔、漫笔、戏书、节临、书、录、题、笔、写、临、篆
篆刻边款用:
刻作、记、制、治石、篆刻
四、干支(岁阳、岁阴)
甲子(阏逢困敦)乙丑(旃蒙赤奋若)丙寅(柔兆摄提格)丁卯(强圉单阏)戊辰(箸雍执徐)已巳(屠维大荒落)庚午(上章敦戕)辛未(重光协洽)壬申(玄难)
癸酉(昭阳作噩)申戌(阏逢阉茂)乙亥(旃蒙大渊献)丙子(柔兆因敦)丁丑(强圉赤奋若)戌寅(箸雍摄提格)己卯(屠维单阏)庚辰(上章执徐)辛巳(重光大荒落)壬午(玄敦戕)癸未(昭阳协洽)甲申(阏逢君滩)
乙酉(旃蒙作疆)丙戌(柔兆阉茂)丁亥(强圉大渊献)戊子(箸雍困敦)己丑(屠维赤奋若)庚寅(上章摄提格)辛卯(重光单阏)壬辰(玄执徐)癸巳(昭阳大荒落)
甲午(阏逢敦戕)乙未(旃蒙协洽)丙申(柔兆君滩)
丁酉(强圉作噩)戊戌(箸雍阉茂)已亥(屠维大渊献)庚子(上章困敦)辛丑(重庄赤奋若)壬寅(玄摄提格)葵卯(昭阳单阏)甲辰(阏逢大荒落)乙巳(旃蒙大荒落)丙午(柔兆郭)丁未(强协洽)戊申(箸雍滩)
己酉(屠维作噩)庚戌(上章阉茂)辛亥(重光大渊献)壬子(玄困敦)葵丑(昭阳赤奋若)甲寅(阏逢摄提格)
1
乙卯(旃蒙单阏)丙辰(柔兆执徐)丁巳(强大荒落)
戊午(箸雍郭)己未(屠维协洽)庚申(上章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