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盘县玉舍彝族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的故事

彝族火把节的故事篇一:论彝族火把节的意义论彝族火把节的社会意义我出生在云南大理,在这里遍布着很多的少数民族,其中彝族的火把节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作为汉族的我们也在过着火把节,但是我们当地过的是农历二十五,比彝族晚一天。
但是火把节是一个属于彝族人民的节日,是他们的另一个春节。
火把节对于彝族人来说具有不一样的意义。
一.祈求农作丰产火把节,对于每一个彝人来说,是一个集祈丰、祭祖以及娱乐为一体的传统节日。
其中,农业祈丰是其最为重要的核心内涵。
它主观上采用敬天祭祖、转田、照岁、送火把等仪式,在客观上起到促进农业生产的作用。
首先,火把节通过以一年为周期生产时序象征,来强化人们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时间观念。
火把节期间,每村每寨都要竖立高二、三丈的大火把,按平年扎十二台,润年扎十三台,象征一年的周期,这是一年时间的聚合符号,而且用火燃烧的象征手法表现出来,火将十二台燃尽表示一年十二月的结束,和太阳行使一个周期的时间秩序一致。
漾濞彝族自治县鸡街乡过路巴村过火把节,“燃火把即以村寨为单位或是三、五户人家相约,在村前村后的路口上竖起火把。
火把高大一、二丈,扎成台数,平年扎十二台,闰年扎十三台,在火把尖端插上纸做的升斗和彩旗,升斗四面写上‘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年丰人寿’、‘四季发财’等字样,火把上挂满了包有硬币的小包子和各种水果除扎大火把外,各家各户还扎小火把,人少的扎一把,人多的扎数把,有的家庭一人扎一把。
其次,举行火把节各种祭祀仪式,在心理上采取进行自我提示和丰产祈祷。
旨在说明火把节是万物成熟,日归星回的重要时刻,这个时刻是一年耕种即将收成的关键时节,一定不能轻易耽误最后的农作侍弄工作,更不能忘了灭虫害、准备收割,最后及时收割等具体环节,否则将会歉收甚至颗粒无收,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存和生活维系。
最后,人们以到田间地头耍火把、舞火把,以及最后一天的送火把仪式,象征在田间积极烧灭害虫的具体实践,通过送走、埋掉火神(旱魃)的劳作行为,以保证农作物获得丰收。
六盘水如何打造“特色凉都”

在多元化发展 的道路上 , 我们六盘水市正在积极 培育新兴 产 业, 大力 打造 特色“ 凉都 ”建 全国知名的休 闲 、 , 避暑 、 旅游 、 度假胜
二第六军 团盘县会议会址 ; 水城野钟黑叶猴 自然保 护区, 以及南开 苗族跳花节 、 玉舍和普古彝族火把节、 坝湾布依族“ 郎节 山” 。我 等 们 可以古夜 郎文化 为主线 , 加大对文化遗产的挖掘 、 采集 、 宣传 和
活环境 。
发视频 旅游广 告 、 动漫旅游展 出等 , 报社和 电视台等单位要 进行 特色旅游 图片 、 明会 、 说 推介会等策划 、 制作 , 多侧面 、 多重点地组
织宣传 。同时 , 还要加大基础设施 的建设 , 譬如进行道路 的改造 、
配备相应 的旅游 车辆 , 能够直达各景 区 , 方便游客 , 为特色凉都的 发 展作保障 。第二 , 提供生活便利 , 让外来游客居住方便 。如 : 开
的春天 。
游 别具一格 。喀斯特 自然风貌 、 古文化遗址 、0多个 民族 灿烂的 3 民俗民风和民间文化 , 犹如颗颗 明珠镶嵌在这块乌蒙大地上。在 六盘水市 中心区 , 地海浮山” 有“ 之誉 的麒麟洞公 园; 在六枝有夜郎 古 国遗风 、 亚洲仅有 的生态民俗长角苗博物馆 ; 有北盘江峡谷奇山 异景 、 老厂万亩竹海 , 有记载人类起源 、 进化 和环境演 变的盘县 大 洞 旧石器文化遗址 , 有以半部藏经 闻名的丹霞 山, 有徐霞客游记记 载的岩溶幽景 , 有提供古植物演化过程的妥乐千株古银杏 , 红军第
火把节的经典传说故事

火把节的经典传说故事火把节是一些少数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火把节的传说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火把节的传说故事一:慈善夫人殉节的传说这一传说源于南诏王火烧松明楼的故事,见诸《南诏野史》等史籍。
大意为:南诏王皮罗阁为吞并其它五诏,在征得唐朝中央政府同意后,以祭会祭祀为名,通知五诏于六月二十四日到松明楼聚会。
邓赕诏之妻慈善夫人感到此举有诈,劝丈夫不要前往,但诏主迫于皮罗阁的势力不得不行,慈善料到丈夫此行必凶多吉少,便以铁镯套在丈夫臂上送行。
六诏会集祭祀完毕后,皮罗阁设宴于松明楼,至暮,皮罗阁佯醉下楼;伏兵即举火烧楼,各诏除越西诏因路远未至外其余均被害,尸骨难辨,只有邓赕因臂上有铁镯得以认领回家厚葬。
南诏慕慈善才智,欲娶为妃,慈善坚执不从,据城自守,南诏发兵攻城,慈善自尽。
此后,每年六月二十四日,人们均点火把以纪念慈善夫人,相沿成习,遂为火把节。
火把节的传说故事二:惹底毫星烧官虫相传很久以前,天和地是相通的,天上的神和地上的人和睦相处,经常相互往来。
有一年夏天,天神思梯古慈派了一个名叫耿丁有惹的天差下凡催债。
耿丁有惹来到人间后,遇到人间的英雄惹底毫星(一说火体拉巴),惹底毫星说:“你们住在天上,我们住在地上,我们互不相干,为什么我们天天给你们交租还债?今天,我们两个来比赛摔跤,如果你赢了,我们就交,你输了我们就不交。
”于是两人就比赛摔跤,结果耿丁有惹被摔死。
天神思梯古慈大怒,放出很多煌虫到地上,把人间的庄稼吃掉。
惹底毫星带领人们砍来很多竹校和富杆,扎成火把,举火烧虫,保护了庄稼。
为纪念这次胜利,以后每年六月二十四日这天都要举行火把节,相沿成习至今。
火把节的传说故事三:阿南殉夫的传说故事大意是:汉元封年间,云南叶榆酋长曼阿奴之妻阿南夫人,聪慧美丽,被汉将郭世忠看中。
郭为霸占阿南,设计害死了曼阿奴,然后逼阿南嫁于他,阿南不从,在其丈夫火化时趁守军不备纵身跳入火堆中,焚身殉夫。
彝族民族传统节日

彝族民族传统节日“彝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的地区有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是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
那么您知道彝族人都会过哪些传统节日吗,下面店铺给大家整理了彝族民族传统节日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彝族民族传统节日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火把节是云南省弥勒县西山一带彝族阿细人的传统节日,时间在每年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和二十五日。
节日头一天,远近的男女老幼都聚集到指定的摔跤场上参加或者观看小伙们的摔跤比赛和姑娘们的“跳月”,“跳月”是一种随着音乐节拍跑三步停两拍向前抬脚的集体舞,同时还要拍手和原地跳转。
第二天晚上,手举火把的年轻小伙组成的火龙和姑娘们组成的火龙,分别从村子的不同方向游到“公房”门口的广场上,然后进行各种娱乐活动。
老年人则点燃火把在房子里面绕来绕去,以示驱魔除灾。
据传说,很久以前,居住在金沙江边的彝族人被洱海的一个奴隶主抢去充当奴隶。
他们被强迫在洱海边修建一座高塔。
奴隶们在阿真的带领下,利用巧计在黑夜杀死了那个奴隶主,并救出了其他奴隶。
天亮了,奴隶们聚集在洱海边,弹着三弦、吹起竹笛,尽情耿唱、舞蹈,直到太阳落山。
这天正好是六月二十四日。
从此以后,每年的这一天,当地彝族各村寨杀猪宰牛纪念这次胜利。
慢慢地,就把六月二十四日定成节日。
又因火把在那次起义中起了关键作用,人们又在二十五日的晚上,举着火把游行。
后来,人们决定将两天的活动合并为一,因此这个节日也叫做“火把节”。
云南省迪庆一带彝族也有过火把节的习俗,时间在六月二十四日,节期二天。
节日第一天早晨,家家户户把房屋内外打扫干净。
姑娘妇女们烧火宰鸡,炒制燕麦麻子泡。
小伙子则上山打猎。
下午太阳偏西时,全家人站在羊圈门口迎接上山数月以来的羊群,并清点羊数,家长还把炒熟的燕麦麻子泡撒向羊群,祝愿羊儿繁衍发展。
二十五日,是剪羊毛的日子,清早起来,人们就把烤荞饼、炒燕麦麻户泡花、剪刀、指套等准备好。
剪羊毛以家族为伙。
先将煮熟的羊肩胛肉块放在荞饼上,给牧羊人吃,并向他敬酒,请他剪第一刀。
楚雄彝族火把节彝族火把节

楚雄彝族火把节彝族火把节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人民传统的节日--火把节。
当夜幕降临,从石林到叠水,从圭山到长湖,数不清的火把映红了夜空,映红了人们的笑脸,激情的歌声与雄浑的大三弦声交织在一起,山寨沉浸在节日欢乐之中……关于”火把节”,流传着这样一个神奇动人的传说。
古时候,在一座高高的山上,有个城堡,城堡里住着一个士司,他生成一双老鼠眼,扫帚眉,一张鲢鱼嘴,配上那尖凸的下巴,一副干瘦的脸上布满了黑麻子,人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做”黑煞神”。
这黑煞神无恶不作,手下养着一大帮家丁、打手,残暴地统治和压榨着彝族人民。
他巧立名目,横征暴敛,生孩子要交人丁税,上山打猎要交撵山租,下河打鱼要收打鱼捐……各种苛捐杂税,逼得人民实在喘不过气来,为了反抗这个黑煞神的残酷统治,曾多次举行过起义,但是,土司坚固的城堡难以攻下,许多人被抓去活活地处死了。
有个聪明能干的牧羊人,他的名字叫扎卡,想出了一个智取土司城堡的办法来。
他暗中串连了九十九寨的贫苦人民,决定从六月十七日起,将各家各户的羊都关在厩里,每天只喂点水,不喂草料,饿上七天七夜。
起义的人就在夜里赶造梭标,削好竹签,磨好砍刀、斧子,又在每只山羊角上缚上火把,大家约定在六月二十四日晚上起义。
到了这天晚上,当月亮还没有露面,山箐树林里的微风轻轻地吹起的时候,只听得一声牛角长鸣,就以第一支”火把母”为号,此时各路起义人马立即将羊厩门打开,点燃起千万支缚在羊角上的火把,驱赶羊群向土司黑煞神的城堡进攻。
那数不清的羊群早已饿够了,便借着火光,争先恐后地忙着上山枪树叶青草吃。
扎卡率领着起义的人民,勇猛地去冲杀。
快到城堡了,那鼓声和喊声震天动地。
黑煞神急忙登上城堡一看,只见满山遍野成了一片火海,从四面八方包围了城堡的人们,已经开始攻打城门了。
黑煞神一面命令家丁、打手死守城门,自己却悄悄地钻进洞里去,准备逃跑。
此时各路起义大军已攻破了城堡,蜂涌而入。
到处找遍,可就是不见土司黑煞神。
六盘水概况

六盘水市位于贵州西部,地处川、滇、黔、桂四省结合部,是长江上游和珠江上游的分水岭。
现辖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和钟山区四个县级行政区,有98个乡镇、办事处,1036个行政村,144个居委会,土地面积9965.37平方公里,人口298.17万,其中,彝族、苗族、布依族、回族等44个少数民族人口83.83万。
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5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45万。
六盘水古属牂牁,为夜郎国地。
东汉至唐末宋初彝族和苗族先后迁入境内,明初归于贵州省。
解放后成为国家三线建设的重要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
1965年初为煤炭工业部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所在所辖之地,1966年初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六盘水境内的矿区更名为特区,作为高度集中、政企合一的试点,受煤炭工业部和贵州省双重领导。
由此,我国煤炭建设史上罕见的会战在六盘水打响,与之配套的铁路、公路、电网建设和钢铁、建材工业会战相继展开。
1970年12月,成立六盘水地区,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由矿区演变的特区,分别与安顺地区的郎岱县、兴义地区的盘县、毕节地区的水城县合并为六枝特区、盘县特区、水城特区,同隶属于六盘水地区。
1978年12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六盘水撤地建市,成为贵州省的第二个省辖市。
六盘水市资源丰富,煤、铁、锰、锌等矿产资源达30余种,其中煤炭资源远景储量844亿吨,探明储量180亿吨,保有储量168.2亿吨。
市辖四个县、特区、区均为国家重点产煤县,因而具有“江南煤都”之称;又因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优势,被誉为“中国凉都”。
六盘水市是国家确定的“攀西—六盘水资源综合开发区”,是贵州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一圈二区一带”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毕(节)水(城)兴(义)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三线建设者“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儿孙”的艰苦创业和建市30周年全市各届各级领导和各族人民的努力奋斗,六盘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贵州西部一座以煤炭、钢铁、电力、建材为重要支柱的现代化能源原材料工业新城。
彝族火把节是几月几日

彝族火把节是几月几日火把节是农历几月几日:农历六月二十四和农历六月二十五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日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日举行,为期两三天。
彝族人认为火把节是为了长出火把一样粗的谷穗。
后人以此祭祀火,以驱除家中田里的恶鬼,以保人畜平安。
现在,人们也利用聚会的机会进行社交或与恋人见面,并在节日开展商业活动。
“火把节”也是白族的一个盛大节日,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日,白族人民就会举行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活动。
你可能感兴趣:火把节庆祝活动接点火种据传,农历6月24日,是人类使用火的纪念日,生活在云南的白、彝、普米、纳西等民族,把6月24日定为传统的火把节,届时,举办各种活动欢度,种“太阳”。
鹤庆西山片的白、彝族群众,每到火把节这天,要举办种“太阳”活动。
是日,人们在“打歌”场中心竖棵大火把,火把四周,堆放着堆堆干柴。
火把正前方栽着一截经认真挑选、干燥易燃的树桩作为太阳的象征。
太阳冒山之际,早已汇聚在场子中的人们,各拿一根精选的小木棒,依次到“太阳”上“钻”木取火。
不管谁“钻”出了火星,众人便蜂拥而上,用早已准备好的草绒、干树枝叶“接”点火种。
并想法把火种移到柴堆上,把柴堆点燃。
随即,各人用一把小火把从火堆上点燃火种,带回家中把各家的火塘点燃,称之种“太阳”。
太阳落山后,人们全汇聚到“打歌”场,在白日燃烧的篝火上再次点燃大火把。
随之,环火把、火堆“打歌”,歌颂火给人的幸福。
耍火活动居住在鹤庆、丽江毗连的五峰山麓的白族和纳西族,到了火把节之夜,要举办耍火活动。
人们在村寨所有的大树上,系上成团、成束的红花,象征“红花火树如炬燃”。
当天上出现第一颗星星之际,人们各舞一把点燃的小火把,载歌载舞,环“红花火树”唱颂一通。
祭颂火神居住在宁蒗县的普米族人会在火把节举行仪式赞美火神。
相传普米族崇拜的火神是安古米,原是摩梭人的女祖先。
为了自己的后代和与自己民族群居的普米族的幸福,她潜入天宫偷走火种,用自己的身体作为火把,把火种引向人间,让摩梭人和普米族同时得到火种。
贵州凉都彝族火把节文化

贵州凉都彝族火把节文化罗安需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2011级地理科学班〔摘要〕,凉都彝族火把节是凉都彝族同胞的传统节日。
火把节在每年的六月二十四(农历)举行,浓重的节日气氛不但给彝族同胞带来快乐,吸引了数万人在节日举行现场相聚,也为当地的经济,文化,社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当前凉都彝族火把节已经成为当地旅游的一个文化背景,每年的节日期间都会给当地人民和当地政府带来一定经济收入。
关键词,凉都,彝族,火把节,民族文化,旅游,地理环境。
目录1. 节日来源: (2)2. 火把节的活动内容: (2)2.1,文艺活动, (3)2.2,刺激性活动——斗牛、赛马、斗鸡、斗羊、摔跤。
(3)2.3,,点火把: (4)3,彝族火把节的意义及影响: (5)4. 对凉都彝族火把节的几点建议: (6)参考文献: (6)凉都——贵州六盘水市,辖钟山区、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四个县级政区,位于贵州省西部,云贵高原东部,一、二级阶梯的斜坡上,界于北纬25°19′44"—26°55′33"、东经104°18′20"—105°42′50"之间,总面积9926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5.63%。
市境东与安顺市相连,南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接壤,西与云南省曲靖市交界,北与毕节地区毗邻。
常住总人口300多万人,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地方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目前少数民族文化已成为吸引游客的因素之一,为当地的旅游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六盘水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包括水族,布依族,苗族,彝族等几十个民族共同生活在一起,民族分布特点表现为大集聚,小集居。
彝族火把节在当地,甚至在整个贵州都很有名气。
火把节是六盘水地区,水城县的玉舍彝族苗族乡的彝族同胞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所举行的传统节日。
1. 节日来源:关于火把节的来历,当地彝族传说,古时有个魔玉残酷迫害百姓,群众无可忍受,便群起而攻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 彝族火把节
不一样的民族风情
作业提交人:陈盘江
火把节
• 火把节是彝族同胞一年 一度最隆重的节日,是 彝族同胞为祈盼丰收和 祝福吉祥而进行的大型 活动,是彝族民间文化 的精髓,研究彝族的火 把节,可以领略彝族民 间文化独特丰厚的底蕴 和恒久古朴的魅力。
盘县玉舍乡彝族火把节
• 8月4日(农历 六月廿四),水 城县玉舍乡海坪 彝族文化园变成 了欢乐的海洋, 数万名群众聚集 在一起,欢庆彝 族同胞一年一度 最隆重的节日— —火把节。
火树银花,欢乐海洋
• 内容不断丰富,形 式多种多样的火把 节,这一夜是火的 世界,火树银花, 流光溢彩。
民族文化的传承
• 彝族火把节是彝族民 俗文化的主要组成部 分,对研究彝族文化 有只要作用。对火把 节旅游开发的进行研 究已经成为一个重要 的课题,但是现在开 发模式相对单一,特 色不明显,文化内涵 挖掘不够,民俗商品 缺乏特色,一些传统 民族特色在减少,需 要采取有效的措施, 以保护、继承和传播 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