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交流论文-中国烟草学会
烟草论文5篇

烟草论文5篇第一篇:烟草论文烟草科学与卷烟工艺课程论文我国烟用香精及其应用思考摘要:我国烟用香精发展的思考1.加强基础研究是提高调香技术的前提烟草香味化学、烟草致香物及致香机理是烟用香精调香的基本依据。
香料行业及烟草行业在此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是提高调香技术、开发高质量烟用香精的基础。
但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我们在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还不深入,从而影响调香技术和香精质量。
烟用香精的研究必须依据烟叶情况,结合卷烟发展的具体要求进行。
首先要立足于我国烟叶实际,分析我国各种烟叶的化学成分及香味特点,以及与国外。
关键词:烟用香精应用思考卷烟生产调香烟叶质量烟草薄片基本依据化学成分烟草行业香味化学正文:我国烟用香精发展的思考1.加强基础研究是提高调香技术的前提烟草香味化学、烟草致香物及致香机理是烟用香精调香的基本依据.香料行业及烟草行业在此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是提高调香技术、并发高质量烟用香精的基础.但从目前情况来看, 由于我们在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还不深入, 从而影响调香技术和香精质量。
烟用香精的研究必须依据烟叶情况, 结合卷烟发展的具体要求进行。
首先要立足于我国烟叶实际, 分析我国各种烟叶的化学成分及香味特点, 以及与国外烟叶在化学成分和香味物质方面的异同, 研究各种烟草的特征香味物质, 进而加强这些物质的分离和合成, 以基础研究的深入, 促进调香技术的提高, 尽快开发出与我国烟叶质量和卷烟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各类烟草香味增强剂和其它香精品种, 以弥补原料自身香味的欠缺。
要使基础研究与实际需要相结合, 尽快把研究成果应用于香精及卷烟开发中去。
2.烟用香精的开发必须符合烟革行业的发展和技未进步的要求卷烟的功能除满足消费者生理带要外, 安全性也成了新的需求, 开发低焦油卷烟、新混合型疗效烟已成为必然。
这就要求对香料行业要开发出使卷烟产品既具有传统功能又能满足健康安全要求的香精产品以适应这种变化, 将我国传统的中草药与调香相结合, 开发出既具有疗效作用又有一般香精功效的产品, 应是香料研究所重视的方面, 而开发能够降低卷烟焦油量的香精则更是发展方向。
烟草现场会交流发言材料

烟草现场会交流发言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各位嘉宾:大家好!我是某烟草公司的代表,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这个烟草现场会上与各位分享我们公司在烟草行业中的经验和探索。
首先,我想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我们公司在烟草生产过程中对环保问题的重视和努力。
作为烟草行业的从业者,我们深知烟草生产与环境保护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增加,我们公司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烟草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首先,我们公司着力于减少化学物质的使用。
我们淘汰了一些不环保的化学品,并采用更加环保和健康的替代品,以减少对大气、水源和土壤的污染。
同时,我们也不断优化生产工艺,降低废气、废水和废弃物的排放,以保护生态环境。
其次,我们公司注重烟草种植的可持续性发展。
我们与种植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烟草种植,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农田的土壤和水源,确保农业生产环境的可持续性。
除了环保问题外,我们公司也非常重视烟草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我们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从烟叶采购到制成品的生产过程中,全程监管,并进行多次质量抽检,以确保产品达到卫生、安全和质量标准。
我们公司还积极推行科研创新,引进新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此外,我们公司也积极参与社会责任活动。
我们投入大量资源,开展禁烟教育和宣传活动,以提高公众对吸烟危害的认识,并鼓励吸烟者戒烟。
同样,我们也关注员工的健康与福利,提供福利措施和健康管理体系,以确保员工的身心健康。
最后,我想强调我们公司对创新的重视。
作为当今烟草市场竞争激烈的时代,我们认识到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因此,我们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烟草生产技术的改良和创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同时,我们也积极与国内外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合作,开展技术交流和合作项目,分享经验,共同推动烟草行业的发展。
在今天的发言中,我简要地介绍了我们公司在环保、质量安全、社会责任和创新方面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
烟草科技期刊论文撰写和《中国烟草学报》论文模版

附件1烟草科技期刊论文撰写基本要求(YC/T 467—2013)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企业分技术委员会(SAC/TC 144/SC 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烟草学会、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为增强烟草行业科技期刊论文的严谨性、规范性和科学性,提高论文的可读性和编辑出版工作效率,促进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制订本标准。
制订本标准的原则是在符合国家标准的总体框架下,对一些未被国家标准覆盖到或规定不够详细的事项提出基本要求。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烟草行业科技期刊论文撰写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烟草行业试验研究类论文、应用技术类论文和综述类论文的撰写,其他类型论文的撰写可参考使用。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101 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GB/T 3358.1 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第1部分:一般统计术语与用于概率的术语GB/T 6447—1986 文摘编写规则GB/T 7713—1987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T 7714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15835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GB/T 16159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学术论文 academic paper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注:改写GB/T 7713—1987,定义2.3。
试验研究类论文 paper on experimental study针对科技领域的一个专题,分析所进行的试验与研究及得到的观察现象、实验数据或效果比较等重要的原始资料,并得出结论的书面文件。
会议交流论文

颐中烟草(集团)有限公司
39
山东烟区烟叶原料配打技术研究
李晓
颐中烟草(集团)有限公司
40
烟用香精香料质控体系的探讨
吕健 盛志艺 董永智 徐海涛 肖协忠
颐中烟草(集团)有限公司
41
不同产地叶丝在不同干燥处理过程中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变化研究
贾玉国 周显升 郝廷亮 陈建军 孟广宇
将军烟草(集团)公司
附件二会议交流论文
序号
论文题目
作者
单位
备注
1
缬氨酸和葡萄糖微波体系棕色化反应研究
胡军 李国栋 宗永立
郑州烟草研究院、新郑烟草(集团)公司
宣读
2
卷烟烘丝工序中挥发性、半挥发性香味成分变化的应用研究
廖惠云 甘学文 陈晶波 惠康进 刘献军
南京卷烟厂
宣读
3
三种Amadori化合物的热解研究
张敦铁 殷发强 何佳文
白若石 周骏
上海烟草集团北京卷烟厂
32
含添加剂卷烟纸对不同卷烟烟气中CO释放量的影响
张小利 叶鸿宇 李德伦 李莉霞 邢立霞
上海烟草集团天津卷烟厂
33
顶空气相色谱法分析卷烟包装材料中的VOCS及质量控制
惠康进 甘学文 王瑞
南京卷烟厂
34
全二维气相色谱技术及其在烟草行业应用展望
石怀彬 甘学文 陈晶波 赵明月
29
6-取代阴丹士蓝异亮氨酸共轭物对烟草次生代谢成分及其应用效果的影响研究
胡群 邱晔 阴耕耘 廖臻 刘吉开
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30
英式烤烟型卷烟叶组配方设计
魏杰 阴耕云 陈辉敏 王晶晶 魏玉玲 吴坤
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
中国烟草学会

中国烟草学会
中国烟草学会 1 年成立,至今已有 2 年历史。在中国科协和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总公司的正 9 8 5 1 确领导下,学会充分发挥民间学术组织的国际交流主代表作用,围绕行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开展国际 交流,在以国际交流促行业发展,以国际合作促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一定成绩。
二、加强中青年国际学术型人才培养,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国际科技合作
国际竞争的核心是科技竞争,人才的竞争。实现烟草强国的目标必须要有坚实的科技人才基础。在加强
中青年国际学术型人才培养方面,中国烟草学会以培养中青年骨干为使命,以所归口管理的国际组织为平 台,采取国际交流后备队和国际交流尖子队同时抓的方针,使一批中青年科技人才在国际交流和科技攻关方 面崭露头角。 国际烟草科学研究合作中心 牘 和T 烟草 培养国际交流后备队就是以国际上每年召开的 C O R E S T A牗 S R C( 科学研究会)会议为契机,在重点抓好两院 ( 郑州烟草研究院和云南烟草研究院)的基础上,广泛发动重点 企业技术中心和全行业的中青年科技骨干总结科技成果,撰写科技论文。并紧紧依靠工业专业委员会、农业 专业委员会和学术部的协同努力,以抓好论文国内评选、论文作者英文考核和英文论文试讲的三个关口的方 式把好论文的质量关,使中国烟草在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上取得了重大飞跃,并为国际学术 型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 2 年以来 C 次国际会议上,行业 内 中 青 年 0 0 0 O R E S T A和 T S R C召开的 1 3 科技骨干共宣读和发 表 论 文 9 篇,同时有 5 名青年科技骨干获得由 C 7 O R E S T A颁 发 的 奖 学 金 。 与 前 五 年 相 比,无论在论文发表的总量上还是在奖学金获得者的人数上,都达到了翻番的目标。 选拔、培养和组织国内具有较高外语水平和较强科研实力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直接参与 C O R E S T A分 学组和项目组的共同课题研究是我们依托国际组织,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中国烟草整体竞争实力,实现中国 烟草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另一重要举措。到目前为止,中国烟草学会已经委托中国科技大学外语系对来自行业 名4 岁以下的科技骨干进行了英语培训,选拔了 8 名中青年科技骨干参与了 5 个C 内的 2 9 5 O R E S T A共体课 题研究项目。为了使 C O R E S T A共同课题研究工作更具活力,同时也更结合国内烟草科研实际,中国烟草学 会分别于 2 0 0 2年 8月 、 2 0 0 3年 8月 、 2 0 0 4年 8月 和 2 0 0 5年 8月 召 开 了 有 行 业 内 和 行 业 外 专 家 参 加 的
烟草工作会交流发言材料

烟草工作会交流发言材料
尊敬的领导和各位同事:
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在这个烟草工作会上与大家分享一些心得和想法。
首先,我想强调我们烟草行业在过去几年取得的巨大成就。
由于全体员工的努力,我们公司的销量和市场份额得到了显著增长。
这使我们成为行业中的领导者,并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利润。
然而,我们不应该满足于现状,而应该不断努力追求更高的目标。
其次,我认为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市场的变化和竞争对手的动态。
当前,烟草行业正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如健康风险和法规限制的加强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更加敏锐地洞察市场需求,推出符合消费者健康需求和法规要求的产品。
此外,我认为我们还应该加强与合作伙伴的合作,并进一步拓展市场渠道。
合作伙伴的支持是我们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新产品和推广策略,我们可以进一步增强我们的市场竞争力。
最后,我想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团队,我们必须紧密合作,共同努力实现公司的目标。
无论是在生产线上的工人还是在销售部门的员工,每个人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相互支持和协作,共同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贡献。
感谢各位的聆听!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烟草行业的持续发展而努力。
谢谢!。
烟草经验交流分享发言材料
烟草经验交流分享发言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与会嘉宾:大家下午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各位一起分享我在烟草行业的经验和交流心得。
我相信通过我们的交流和分享,我们一定能够获得更多的互动、启发和收获。
我从事烟草行业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刻体会到烟草行业的不易和挑战,也切身感受到了烟草行业的发展和变化。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些我个人对烟草行业的理解和经验。
首先,作为烟草行业的从业者,我们要深入了解和把握行业的政策法规。
烟草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其发展受到很多政策和法规的约束。
我们要时刻关注并学习相关政策,确保自己的企业始终在法律和规定的范围内运营,遵守合法合规,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其次,烟草行业的市场竞争激烈,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市场营销能力。
只有具备这些核心竞争力,我们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通过不断学习和进修,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同时也要关注市场趋势,及时调整产品和市场策略,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
第三,烟草行业需要注重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要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我们也要不断进行产品研发,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提升品牌的竞争力。
第四,烟草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作为从业者,我们要积极践行绿色环保理念,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社会责任,关爱员工、关注社会,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团队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
烟草行业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行业,一个人很难做好所有的事情。
我们要注重团队合作,发扬团队精神,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实现个人目标和公司目标之间的有机统一。
以上就是我个人在烟草行业的经验和交流分享,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示和帮助。
当然,烟草行业的发展还有很多其他的方面和内容,希望大家能够积极交流、分享和合作,共同推动烟草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谢谢大家!。
烟草大讨论心得体会
烟草大讨论心得体会最近,我参加了一场关于烟草的大讨论,这场讨论让我对烟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烟草的危害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烟草的危害在讨论中,我们首先讨论了烟草的危害。
烟草中含有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吸烟会导致多种疾病,如肺癌、心脏病、中风等。
此外,二手烟也会对身体造成危害,特别是对儿童和孕妇更为严重。
我们还讨论了烟草对环境的危害。
烟草种植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和化肥农药,这会对土地和水资源造成污染。
烟草生产和运输也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加剧全球气候变化。
烟草的控制为了减少烟草的危害,我们讨论了烟草的控制措施。
其中,最重要的是禁止吸烟。
各国政府应该采取措施,如加强烟草税收、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限制烟草广告等,来减少吸烟率。
此外,我们还讨论了烟草替代品的发展,如电子烟、口香糖等,这些替代品可以帮助吸烟者戒烟。
烟草的文化除了烟草的危害和控制,我们还讨论了烟草的文化。
烟草在不同的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地位和意义。
在一些文化中,吸烟被视为一种社交行为,可以帮助人们建立联系。
在一些文化中,烟草被视为一种药物,可以治疗某些疾病。
在一些文化中,烟草被视为一种仪式,可以用于祭祀和宗教仪式。
我们讨论了如何在尊重不同文化的前提下,减少烟草的危害。
我们认为,应该通过教育和宣传,让人们了解烟草的危害,同时尊重不同文化的习惯和传统。
烟草的未来最后,我们讨论了烟草的未来。
我们认为,烟草的未来应该是无烟的。
各国政府应该采取措施,逐步减少烟草的使用,推广烟草替代品,最终实现无烟社会。
我们还讨论了烟草产业的未来。
烟草产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涉及到种植、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
我们认为,烟草产业应该逐步转型,发展绿色、可持续的产业,如种植有机蔬菜、果树等。
总结通过这次烟草大讨论,我对烟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烟草的危害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认为,各国政府应该采取措施,减少烟草的使用,推广烟草替代品,最终实现无烟社会。
会议交流论文-中国烟草学会
颐中烟草集团公司滕州卷烟厂
41
人参提取物在卷烟中的应用
张洪飞刘文春梁世泉
黄树永
玉溪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长春卷烟厂
42
卷烟纸吸味补偿技术
徐若飞张承明陈章玉
道明辉于振华
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
曲靖卷烟厂
43
发酵新鲜鸢尾特色烟用香料制备及其卷烟加香应用研究
邓国宾曾晓鹰林瑜
李雪梅王玉李成斌
云南瑞升科技有限公司
烟草化学成分在烘丝工艺中的变化对配方设计的影响研究
于瑞国廖旭东王蕾
孟广宇郝廷亮李荣
澳华达国际香料(广州)有限公司将军烟草集团有限公司
15
碳酸钾对烟丝受热分解的影响
彭斌金征宇翁昔阳
卢秋生刘艺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华宝食用香精香料有限公司、云南天宏香精香料有限公司
16
热脱附/冷阱聚焦/气相色谱/质谱法卷烟香气模拟分析
会议宣读
8
Maillard反应中间体清除活性氧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肜霖殷发强何佳文
湖北省烟草化学研究室
会议宣读
9
小波变换预处理技术用于近红外光谱法测定烟草中绿原酸含量
张映邵学广庄亚东
万敏
淮阴卷烟厂
会议宣读
10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烟草中α-生育酚的研究
陈开波田振峰陈闯
汪开保
芜湖卷烟厂技术中心
会议宣读
11
生物技术制备无花果香料香味成分分析及在卷烟中的应用
王锴杜光尧王向东
杨宇铭
甘肃省烟草技术中心
17
现阶段构筑我国烟用香精香料核心技术体系的思考
苏益林
广西中烟工业公司
18
烟草中涕灭威残留量的测定
会议交流论文中国烟草学会
35
卷烟中挥发性、半挥发性香味成分的指纹图谱分析
廖惠云 甘学文 陈晶波 刘献军 惠康进
南京卷烟厂
36
信号处理技术及应用
张映 庄亚东
淮阴卷烟厂
37
建立在线激光打孔降焦的预测模型
邓来红
颐中烟草(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卷烟厂
38
卷烟主流烟气中苯并[a]芘分离纯化方法的探讨
周仕禄 肖协忠 许锴霖 盛志艺 董永智 徐海涛
98
MLLE在香精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杨严明
深圳市通港实业有限公司
99
色谱指纹图谱综合信息指数在香精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杨严明
29
6-取代阴丹士蓝异亮氨酸共轭物对烟草次生代谢成分及其应用效果的影响研究
胡群 邱晔 阴耕耘 廖臻 刘吉开
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30
英式烤烟型卷烟叶组配方设计
魏杰 阴耕云 陈辉敏 王晶晶 魏玉玲 吴坤
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
31
采用离子阱GC-MS定量检测主流卷烟烟气中烟草特有N-亚硝胺的方法研究
宣读
13
卷烟主流烟气中羰基化合物的改进测定方法
谢复炜 吴鸣 王昇夏巧玲
郑州烟草研究院
14
Pd-Ce/NaZSM-5催化剂降低卷烟烟气中CO性能研究
聂聪 吕功煊 赵明月 刘建福 夏巧玲
郑州烟草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长沙卷烟厂
15
应用近红外检测技术快速测定烟叶主要化学成分
蒋锦锋 赵明月
郑州烟草研究院
程伟隆 曾艳波 梅文莉
德国博格沃特香料有限公司、海口日岛香料公司
88
梅拉德反应香料及其在烟草产品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宝食用香精香料(上海)有限公司
宣读
10
造纸法烟草薄片萃取浓缩液酶法降解与增香
何汉平贺世梁蔡冰李庆龙刘伟黄国清
深圳冠利达波顿香料有限公司
湖北新业烟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武汉烟草(集团)有限公司
宣读
11
气味指纹分析技术在烟草工业中的应用研究
钟科军Limin Zhu李荣黄建国马明辉
Francois Soffys
白若石周骏
上海烟草集团北京卷烟厂
32
含添加剂卷烟纸对不同卷烟烟气中CO释放量的影响
张小利叶鸿宇李德伦李莉霞邢立霞
上海烟草集团天津卷烟厂
33
顶空气相色谱法分析卷烟包装材料中的VOCS及质量控制
惠康进甘学文王瑞
南京卷烟厂
34
全二维气相色谱技术及其在烟草行业应用展望
石怀彬甘学文陈晶波赵明月
南京卷烟厂、郑州烟草研究院
18
艾叶及其烟气粒相物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李炎强胡军张晓兵宋瑜冰
郑州烟草研究院
19
水溶法分析烟草淀粉的研究
李炎强宗永立
郑州烟草研究院
20
2,6-脱氧果糖嗪的合成及产物在卷烟中加香研究
刘志华孙海林孙志勇蒋德友李斌缪明明
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玉溪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1
果糖胺烟用潜香化合物的制备研究
邱晔段惠明陈辉敏刘桂荣杨群水
35
卷烟中挥发性、半挥发性香味成分的指纹图谱分析
廖惠云甘学文陈晶波刘献军惠康进
南京卷烟厂
36
信号处理技术及应用
张映庄亚东
淮阴卷烟厂
37
建立在线激光打孔降焦的预测模型
邓来红
颐中烟草(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卷烟厂
38
卷烟主流烟气中苯并[a]芘分离纯化方法的探讨
周仕禄肖协忠许锴霖盛志艺董永智徐海涛
王晓婷刘婵
颐中烟草(集团)有限公司
聂聪吕功煊赵明月刘建福夏巧玲
郑州烟草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长沙卷烟厂
15
应用近红外检测技术快速测定烟叶主要化学成分
蒋锦锋赵明月
郑州烟草研究院
16
离子色谱技术及其在烟草中的应用进展
蔡君兰王冰赵晓东张晓兵赵明月
郑州烟草研究院
17
白肋烟烘焙前后羰基类香味成分分析比较
李鹏吴鸣谢剑平
郑州烟草研究院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烟草中的茄呢醇
陈开波徐志强
芜湖卷烟厂
47
新型催化剂水解蔗糖促进白肋烟Maillard反应
徐志强丁乃红陈开波张尚明蔡兵
芜湖卷烟厂
48
烟叶调制过程中糖苷类香味前体的含量变化研究
田振峰瞿先中方鼎陈闯汪开保
芜湖卷烟厂
49
烟草游离烟碱加标回收率偏低原因的讨论
杜珊吴寅初姚忠达
安徽黄山卷烟总厂
常德卷烟厂Alpha M. O. S.,Toulouse
澳华达国际香料有限公司
宣读
12
复方C卷烟添加剂的安全性及其降低卷烟危害作用
郭琳朱茂祥黄焕桂
广东冠为技术公司、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宣读
13
卷烟主流烟气中羰基化合物的改进测定方法
谢复炜吴鸣王昇夏巧玲
郑州烟草研究院
14
Pd-Ce/NaZSM-5催化剂降低卷烟烟气中CO性能研究
29
6-取代阴丹士蓝异亮氨酸共轭物对烟草次生代谢成分及其应用效果的影响研究
胡群 邱晔 阴耕耘廖臻 刘吉开
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30
英式烤烟型卷烟叶组配方设计
魏杰阴耕云陈辉敏王晶晶魏玉玲吴坤
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
31
采用离子阱GC-MS定量检测主流卷烟烟气中烟草特有N-亚硝胺的方法研究
50
烟草主要生物碱含量在制丝过程中变化趋势研究
王毅李胜群陈春雷张超杜珊姚忠达牛勇
李国龙何金华吴寅初
安徽黄山卷烟总厂
51
烟用香精分析的定量方法研究
黄龙罗诚浩熊国玺李超
武汉烟草(集团)有限公司
52
采收前添加微生物制剂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汪长国戴亚朱立军
重庆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53
用流动分析仪测定烟草中的不溶性氮和可溶性氮
武怡曾晓鹰杨伟祖王保兴徐济仓侯英
王玉邹悦
昆明卷烟厂、云南瑞升科技有限公司
宣读
8
北五味子的挥发性化学成分与在烟草中的应用研究
戴好富程伟隆邵冠华杨洪明孙宏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口日岛香料有限公司、红河卷烟厂
宣读
9
糖苷类香料前体的卷烟加香及缓释效果研究
解万翠顾小红阁威刘艺罗昌荣汤坚
宣读
4
烟丝硅烷化GC指纹图谱在卷烟质量判别中的应用
余苓王美琳刘百战
上海烟草(集团)公司
宣读
5
HXD制丝过程在制品化学成分变化研究
郝廷亮周显升贾玉国孙李娟张东海冷萃述
将军烟草(集团)公司
宣读
6
二醋纤滤嘴和改性丙纤滤嘴对卷烟烟气化学成分的影响
杨韶辉马宇平王文领赵清香刘民英
郑州大学、许昌卷烟总厂
宣读
7
卷烟挥发性成分指标的聚类分析研究
云南烟草研究院、赣南师范学院
22
几种不同吸附材料的卷烟滤咀添加试验
王建邱晔胡群陈辉敏
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
23
卷烟滤咀复配添加剂对卷烟品质及主流烟气影响初探
邱晔王建胡群陈辉敏
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
24
烤烟润叶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叶工序中氨基酸含量变化的模拟研究
魏玉玲阴耕云李绍臣魏杰李斌
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曲靖卷烟厂
25
烤烟润叶和贮叶工序中非挥发酸及相关比值变化的模拟研究
阴耕云魏玉玲刘戈弋魏杰李斌胡群
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曲靖卷烟厂
26
潜香类香料复合物的研究及应用
张承明陈章玉余振华刘巍崔柱文徐若飞
金永灿贺兵施红琳
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曲靖卷烟厂
27
通风技术对卷烟性能的影响研究
王理珉马静胡群冯文
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
28
微波加速蔗糖水解及制备烟用香料的研究
邱晔陈辉敏段惠明杨群水
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
39
山东烟区烟叶原料配打技术研究
李晓
颐中烟草(集团)有限公司
40
烟用香精香料质控体系的探讨
吕健盛志艺董永智徐海涛肖协忠
颐中烟草(集团)有限公司
41
不同产地叶丝在不同干燥处理过程中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变化研究
贾玉国周显升郝廷亮陈建军孟广宇
将军烟草(集团)公司
42
HXD制丝过程中香味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关系研究
廖旭东周显升郝廷亮厉昌坤贾玉国
将军烟草(集团)公司
43
HXD制丝过程对在制品感官质量的影响
郗继忠孟广宇郝廷亮周显升苗崇利厉昌坤
将军烟草(集团)公司
44
同步测定烟碱、水分含量的研究
马青孔浩辉张心颖
广东卷烟总厂、广州卷烟二厂
45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烟草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黄翼飞袁庆钊沈光林
广东中烟工业公司
46
附件二会议交流论文
序号
论文题目
作者
单位
备注
1
缬氨酸和葡萄糖微波体系棕色化反应研究
胡军李国栋宗永立
郑州烟草研究院、新郑烟草(集团)公司
宣读
2
卷烟烘丝工序中挥发性、半挥发性香味成分变化的应用研究
廖惠云甘学文陈晶波惠康进刘献军
南京卷烟厂
宣读
3
三种Amadori化合物的热解研究
张敦铁殷发强何佳文
华中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