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法系统设计和运行中的一些重要问题

合集下载

污水处理-活性污泥系统常见异常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详解

污水处理-活性污泥系统常见异常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详解

活性污泥系统异常问题及解决方法一、污泥性状异常、污泥膨胀及其异常出水中悬浮固体(ESS)的多少会极大地影响到处理的效果。

由于进水中SS大部分已通过格栅、沉砂、初沉等预处理工艺而被去除,残留的少量SS在进入曝气池后被活性污泥所吸附并构成了污泥的组成部分,因此ESS实际上系由外漂的污泥所组成,ESS的多寡与活性污泥的沉降凝聚性能以及二沉池的运行工况有关。

对正常的处理系统,ESS应小于30mg/L或仅占活性污泥浓度的0.5%以下,即曝气池中污泥质量浓度为2〜4g/L时,ESS应为10—20mg/L。

若超过这一限度,即说明污泥性状不良,其往往是因大块或小颗粒污泥上浮及污泥膨胀所致。

①大块污泥上浮沉淀池断断续续见有拳头大小污泥上浮。

引起大块污泥上浮有两种情况:a.反硝化污泥上浮污泥色泽较淡,有时带铁锈色。

造成原因是曝气池内硝化程度较高,含氮化合物经氨化作用及硝化作用被转化成硝酸盐,N03-—N浓度较高,此时若沉淀池因回流比过小或回流不畅等原因使泥面升高,污泥长期得不到更新,沉淀池底部污泥可因缺氧而使硝酸盐反硝化,产生的氮气呈小气泡集结于污泥上,最终污泥大块上浮。

改进办法:加大回流比,使沉淀池污泥更新并降低污泥池泥层;减少泥龄,多排泥以降低污泥浓度;还可适当降低曝气池的DO水平。

上述措施可降低硝化作用,以减少硝酸盐的来源。

b.腐化污泥腐化污泥与反硝化污泥的不同之处在于污泥色黑,并有强烈恶臭。

产生原因为二沉池有死角,造成积泥,时间长后,即厌氧腐化,产生H2S, C02,H2等气体,最终使污泥向上浮。

解决办法为消除死角区的积泥,例如经常用压缩空气在死角区充气,增加污泥回流等。

对容易积泥的区域,应在设计中设法予以改进。

②小颗粒污泥上浮小颗粒污泥不断随出水带出,俗称漂泥。

引起漂泥的原因大致可分如下几种:a.进水水质,如pH值、毒物等突变,使污泥无法适应或中毒,造成解絮。

b.污泥因缺乏营养或充氧过度造成老化。

c.进水氨氮过高、C/N过低,使污泥胶体基质解体而解絮。

活性污泥法系统设计和运行中的一些重要问题

活性污泥法系统设计和运行中的一些重要问题

机械表面曝气机,是把水粉碎成小的液滴,散布于连续的大气相中,而 扩散曝气器则是把空气粉碎成微小气泡,散布于连续的液相。目的都是希望 从空气中获得氧,提高液相中的氧浓度。 在气泡曝气中,气泡在上升的过程,向邻近液体传递氧,因而气泡中的 氧浓度降低,相邻液体的氧浓度提高,这两个因素都使氧的传递速率减慢 这两个因素都使氧的传递速率减慢 (为什么?)。而细的气泡不能促使邻近液体产生紊动,泡和水几乎是同速 上升。因而最大的氧传递速率是发生在气泡刚形成时。基于这种认识,要提 高氧传递速率,就要尽可能使单位气量均匀分布在最宽的断面上。
2.有机负荷
曝气区容积的计算,常以污泥的有机负荷率N 作为设计参数。设计中要 有机负荷率N 有机负荷率 选择适当的污泥负荷率和MLSS值。从公式可知, N值大,曝气池所需的体积 可以小一些。污泥有机负荷率的大小影响处理效率。根据经验,当采用活性 污泥法作为完全处理时,设计的污泥负荷率一般不大于0.5 kg(BOD5)/kg(MLSS)·d;如果要求氮素转入硝化阶段,一般采用0.3 kg(BOD5)/ kg(MLSS)·d。有时为了减小曝气池的容积,可以采用高负荷,即污泥负荷率 采用1以上。采用高的污泥负荷率虽可减小曝气池的容积,但出水水质要降 低,而且使剩余污泥量增多,增加了污泥处置的费用和困难,同时,整个处 理系统较不耐冲击,造成运行中的困难。有时为避免剩余污泥处置上的困难 和要求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可靠,可以采用低的污泥负荷率(<0.1),把曝气 池建得很大,曝气池中的污泥浓度维持较高,可以基本上没有剩余活性污泥, 这就是延时曝气法。
4.曝气时间
曝气时间和有机负荷的关系很密切,在考虑曝气时间时要注意一些 其他有关因素。当曝气池做得较小时,曝气设备是按系统的负荷峰值控制 设计的。这样,在其它时间,供氧量过大,造成浪费,设备的能力不能充 分得到利用。但若曝气池做得大些,则可降低需氧速率,同时由于负荷率 的降低,曝气设备可以减小,曝气设备的利用率得到提高。因而要仔细地 评价曝气设备和能源消耗的费用以及曝气池的基建费用,使它们获得最佳 匹配。 假如希望获得硝化处理结果,那么曝气时间长短的选择是重要的。 无论是含碳物质代谢需氧还是硝化代谢需氧,都要求足够的氧。长时间曝 气能降低剩余活性污泥量,这是由于好氧硝化以及内源呼吸降低了活性物 质量所致。这样的系统更能适应冲击负荷,但曝气池只要细菌能获得所需要的溶解氧来进行代谢,其代谢速率不 受溶解氧浓度的影响。当耗氧速率超过实际的氧传递速率时,代谢速率受氧 传递速率控制。 好氧代谢,包括硝化,仅发生在曝气池中有剩余氧的地方。从理论上讲, 剩余的氧约1 mg/L是足够了。有很多人做了研究认为,对于单个悬浮着的好 氧细菌代谢,溶解氧浓度只要高于0.1~0.3 mg/L,代谢速率就不受溶解氧 浓度影响。但是,活性污泥絮体是许许多多个体集结在一起的絮状物质,要 使内部的溶解氧浓度达到0.1~0.3 mg/L,絮体周围的溶解氧浓度一定要高 得多,具体数值同絮状体的大小、结构及影响氧扩散性能的混和情况有关。 最主要的还是混和情况。从某种意义上讲,混和情况决定了絮状体的大小和 结构。因而这个数值是和混和情况有关的一个变数。而混和、充氧都是通过 曝气设备来完成的,一般认为混合液中溶解氧浓度应保持在0.5~2 mg/L, 以保证活性污泥系统正常的运行。

SBR工艺设计及运行稳定的核心问题综述

SBR工艺设计及运行稳定的核心问题综述

SBR工艺设计及运行稳定的核心问题综述摘要:sbr工艺即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英文的简写。

70年代初,美国natre dame 大学的r.irvine 教授采用实验室规模对sbr工艺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并于1980年在美国环保局的资助下,在印第安那州改建并投产了世界上第一个sbr法污水处理厂。

sbr工艺的过程是按时序来运行的,一个操作过程分五个阶段:进水、反应、沉淀、滗水、闲置。

关键词:sbr工艺设计;稳定运行核心问题abstract: sbr process namely sequencing batch type activated sludge method (sbr -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english shorthand. in the early 70 s, the united states natre r.i dame university professor rvine sbr process was carried out in laboratory scale system in-depth research, and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1980,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epa in indiana, renovation and production of the world’s first sbr method of sewage treatment plant. sbr technology process is a sequence to run on time, a process is divided into five stages: water, reaction, precipitation, water decant, idle.key words: sbr process design;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core issues.中图分类号:u664.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是早在1914年就由英国学者ardern和locket发明了的水处理工艺。

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中常见的问题探讨

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中常见的问题探讨

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中常见的问题探讨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污水处理成为了城市环境治理的重要一环。

活性污泥法是目前常见的一种生化工艺,在污水处理中广泛应用。

然而,这种方法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需要不断探索和解决。

一、活性污泥法存在的问题1、容易发生过度生长活性污泥法在处理污水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在污水处理的中途发生污水中营养物质的过剩,会导致微生物大量繁殖,过度生长。

这会导致系统溢出或者失去生化处理的能力,造成处理效果下降。

2、微生物的稳定性差微生物对温度、负荷等因素的变化十分敏感,如果污水中的负荷、水温等环境因素产生变化,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就可能会死亡或者失去活性,无法完成生化反应,导致污水处理效果下降。

3、处理后的污泥不易处理活性污泥法在处理污水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在处理结束后需要对污泥进行处理。

但是处理后的污泥中养分含量较高,会产生臭味、腐蚀性以及对环境的危害,需要进行专门的处理。

4、对污水中某些物质不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活性污泥法在处理污水中的某些物质时,效果并不理想。

比如,活性污泥法对含有大量脂肪、油脂和蛋白质的污水的处理效果不佳,这类物质可能会导致活性污泥氧气供应不足,微生物失活等。

1、合理满足活性污泥的供氧需求合理满足活性污泥的需氧需求是解决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问题的关键。

因此可以优化曝气方式,增加氧气的供给量,提高活性污泥的供氧能力,进而促使微生物的生长。

2、加强运营管理与监控加强系统的管理和监控,对于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有序的计划性的维护和保养。

监测关键指标如溶解氧、pH值、温度、各种有机和无机物的浓度等,及时调整和优化处理步骤和方案。

3、采用新的提升技术采用新的提升技术,如A2O(Anaerobic-Anoxic-Oxic)的技术方案。

它同时集成了好氧和厌氧区域,将不同生化反应分开区域执行,大大提高了处理效果。

在省去了第二沉淀池的前提下,可以将总体处理流程压缩至一半的规模并提高处理效果。

活性污泥法的诸多问题

活性污泥法的诸多问题

泡沫一般分为三种形式:①启动泡沫。

活性污泥工艺运行启动初期,由于污水中含有一些表面活性物质,易引起表面泡沫。

但随着活性污泥的成熟,这些表面活性物质经生物降解,泡沫现象会逐渐消失。

②反硝化泡沫。

如果污水厂进行硝化反应,则在沉淀池或曝气不足的地方会发生反硝化作用,产生氮等气泡而带动部分污泥上浮,出现泡沫现象。

③生物泡沫。

由于丝状微生物的异常生长,与气泡、絮体颗粒混合而成的泡沫具有稳定、持续、较难控制的特点。

生物泡沫对污水厂的运行是非常不利的:在曝气池或二沉池中出现大量丝状微生物,水面上漂浮、积聚大量泡沫;造成出水有机物浓度和悬浮固体升高;产生恶臭或不良有害气体;降低机械曝气方式的氧转移效率;可能造成后期污泥消化时产生大量表面泡沫。

为什么曝气池污泥要回流1,可以提高生化系统的抗冲击能力,避免进水冲击对生化系统的影响。

2,维持,厌氧,好氧断等的污泥活性,微生物数量,保证生化系统的污泥浓度。

3.回流至缺氧段可为兼性厌氧菌提供所需的氧气。

4,通过回流可控制各反应池的MLSS,以这生产过程中控制各阶段的反应。

保证生产。

如果是非丝状菌膨胀,主要发生在废水水温较低而污泥负荷太高的时候,此时细菌吸附了大量有机物,来不及代谢,在胞外积贮大量高粘性的多糖物质,使得表面附着物大量增加,很难沉淀压缩。

而当氮严重缺乏时,也有可产生膨胀现象。

因为若缺氮,微生物便于工作不能充分利用碳源合成细胞物质,过量的碳源将被转弯为多糖类胞外贮存物,这种贮存物是高度亲水型化合物,易形成结合水,从而影响污泥的沉降性能,产生高粘性的污泥膨胀。

非丝状菌污泥膨胀发生时其生化处理效能仍较高,出水也还比较清澈,污泥镜检也看不到丝状菌。

非丝状菌膨胀发生情况较少,且危害并不十分严重。

根据泡沫形成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可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对泡沫进行控制。

控制泡沫特别是生物泡沫的实质并非消除Microthrix parvicella等细菌的产生,主要途径就是在曝气系统中建立一个不适宜丝状菌异常生长的环境,抑制其在活性污泥中的过度增殖,使丝状菌与絮凝体形成菌保持平衡的比例生长。

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中的问题及措施

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中的问题及措施

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中的问题及措施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通过在污水中引入活性污泥,利用微生物的作用来降解有机物和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

虽然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中有着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

问题一:污泥浓度不稳定在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时,污泥浓度的波动会影响处理效果。

过高的污泥浓度可能导致氧气的不足,从而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同时还可能造成污泥的浓度过高,导致处理系统的阻塞。

而过低的污泥浓度则会导致处理效果下降,无法有效降解有机物质和去除污染物。

解决措施:1.加强对污泥浓度的监测,及时调整加药量和通气量,保持污泥浓度的稳定。

2.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和调整系统参数,提高污泥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3.定期对处理系统进行清洗和维护,避免因污泥浓度不稳定而导致的阻塞问题。

问题二:气味污染在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时,由于微生物的代谢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如硫化氢等,容易造成周边环境的气味污染,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和环境质量。

解决措施:1.采用密闭式处理系统,减少有害气体的扩散,控制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气味污染。

2.加强对气味污染的监测,通过合理的通风、脱臭等技术手段对气味进行处理,减少气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在污水处理设施周边建立植被带,利用植物的吸附和分解作用来减少气味的扩散和影响。

问题三:抗冲击能力差活性污泥法在处理污水时,对冲击负荷的适应能力较弱,当污水中的污染物浓度或水质参数发生剧烈变化时,容易影响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

解决措施:1.对处理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参数进行合理的选择和优化,提高处理系统的稳定性和适应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污水水质参数的变化。

2.在处理系统中设置预处理装置,对原水进行粗筛分、中和、调节等处理,降低污水水质参数的波动幅度,减小处理系统的冲击负荷。

3.采用多工艺联合处理技术,使系统能够根据污水水质参数的变化调整运行方式和参数,提高系统对冲击负荷的抗性。

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中常见的问题探讨

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中常见的问题探讨

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中常见的问题探讨【摘要】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遇到一些问题。

本文首先讨论了过度曝气对活性污泥法的影响,过度曝气会导致气泡过多破坏污泥团聚结构。

控制污泥浓度是一个困难的问题,污泥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处理效果。

气泡流量和氧化还原电位的控制不当也会造成问题,影响污水中有机物的分解。

反硝化过程的控制是一个挑战,反硝化会导致氧气不足,从而影响处理效果。

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中常见的问题包括过度曝气、污泥浓度控制困难、气泡流量控制不当、氧化还原电位控制不当和反硝化过程难以控制。

为确保处理效果,需要在实践中及时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过度曝气、污泥浓度、气泡流量、氧化还原电位、反硝化、控制问题、结论、调控难题1. 引言1.1 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中常见的问题探讨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通过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和去除。

在实际应用中,活性污泥法也会面临一些常见问题,如过度曝气、污泥浓度控制困难、气泡流量控制不当、氧化还原电位控制不当以及反硝化过程难以控制等。

过度曝气是指在活性污泥处理过程中,曝气量过大导致氧气浪费和能源浪费的问题。

这会导致活性污泥系统中氧气浓度过高,影响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活动,同时也会增加系统的运行成本。

污泥浓度控制困难是指在活性污泥系统中,难以准确控制污泥的浓度。

如果污泥浓度过低,会影响污水的处理效果;如果污泥浓度过高,会导致系统运行不稳定甚至崩溃。

气泡流量控制不当是指在活性污泥系统中,气泡流量的控制不准确。

过高的气泡流量会导致气泡过大,无法有效搅拌活性污泥;过低的气泡流量则会导致氧气传递不足,影响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

氧化还原电位控制不当是指在活性污泥系统中,氧化还原电位的控制不准确。

过高或过低的氧化还原电位都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影响污水的处理效果。

反硝化过程难以控制是指在活性污泥系统中,反硝化过程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难以稳定控制。

活性污泥法在实际应用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活性污泥法在实际应用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2 活性污泥 法的影响 因素及工艺参数
2 1 人 流水 质 水 量 : 是 活 性 污 泥 系统 运 行 的基 础 参 . 这 2 5 其 它 : 有 有机 负 荷 率 、 . 还 混合 液 悬 浮 固体 浓 度 数, 必须准确。进水 的有机物浓度不能太高 , 而且须 营 ( S) ME S 剩余污泥排放量 和污泥龄 , 曝气池和地沉池 的 养全 面 。某 些 工 业 废 水 需 加 N、 P使 营养 所 达 B 5 OD : 水力停 留时间等也是活性污泥法的影响因素。
Abs r t Ae odn h e h oo i l rcs ,h n u n e a tr , se trdso a aa tr t ciae ld emeh tac : o rig t te tc n lgc o es teif e cd fcos w&twae i s l rmeeswi a t td su g t . o ap l p p h v
述并提 出了解 决对策 。
关键 词 : 活性污泥法 ; 应用; 问题; 对策
中图分 类 号 : 73 X 0
文献 标识 码 : 文章 编号 :0 7 3 0( 0 2 3 0 4—0 A 1 0 —0 7 2 0 )0 —0 1 2
THE CoM M o N PR0BLEM S AND Co UNTERM EAS URES I THE N PRACTI CAL
维普资讯
内蒙 古环 境保 护
第1 4卷
第 3期Βιβλιοθήκη 20 1 2年 9月 1
活 性 污 泥 法 在 实 际应 用 中易 出现 的 问题 及 对 策
程 明锋 王增 田
260 ) 7 4 0 ( 东省沂水县环境 保护局 , 水县 山 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流污泥与MLSS关系图
其三,曝气池污泥的增加,就要求曝气池中有更高的氧传递速率。否则,
是适宜的。对不同的水质、不同的工艺应根据具体情况探索合理的微生物浓
度。
4.曝气时间
曝气时间和有机负荷的关系很密切,在考虑曝气时间时要注意一些 其他有关因素。当曝气池做得较小时,曝气设备是按系统的负荷峰值控制
设计的。这样,在其它时间,供氧量过大,造成浪费,设备的能力不能充
2.有机负荷
曝气区容积的计算,常以污泥的有机负荷率 N 作为设计参数。设计中要 选择适当的污泥负荷率和MLSS值。从公式可知, N值大,曝气池所需的体积
可以小一些。污泥有机负荷率的大小影响处理效率。根据经验,当采用活性
污 泥 法 作 为 完 全 处 理 时 , 设 计 的 污 泥 负 荷 率 一 般 不 大 于 0.5 kg(BOD5)/kg(MLSS)· d ; 如 果 要 求 氮 素 转 入 硝 化 阶 段 , 一 般 采 用 0.3
延时曝气的水力停留时间为24 h,则微生物停留时间为30 d左右。高负荷系
统曝气时间为2~3 h,微生物停留时间约为1d。这些是经验的数值。
6.氧传递速率
氧传递速率将最终决定任一活性污泥法系统的净化效率。氧传递速率要 考虑两个过程,即氧传递到水中以及真正传递到微生物的膜表面。通常的试
验数据只表明氧传递到水相,但这并不意味着同样量的氧已达到了微生物表
有剩余活性污泥,这就是延时曝气法。
3.微生物浓度
提高MLSS,可以缩小曝气池的容积,或者说,可以降低污泥负荷率,提 高处理效率。那么,在设计中采用高的MLSS是否就可以提高效益呢?这种想法
是一种错觉。
其一,污泥量并不就是微生物的活细胞量。曝气池污泥量的增加意味着 泥龄的增加。泥龄的增加就使污泥中活细胞的比例减小; 其二,过高的微生物浓度在后续的沉淀池中难于沉淀,影响出水水质; 微生物就受到抑制,处理效率降低。而各种曝气设备都有其合理的氧传递速 率的范围,对于每一种曝气设备,超出了它合理的氧传递速率范围,其充氧 动力效率将明显降低,使能耗增加。因此,采用一定的曝气设备系统,实际 上只能够采用相应的污泥浓度,MLSS的提高是有限度的。根据长期的运行经 验,采用鼓风曝气设备的传统活性污泥法时,曝气池中MLSS在2000mg/L左右
分得到利用。但若曝气池做得大些,则可降低需氧速率,同时由于负荷率 的降低,曝气设备可以减小,曝气设备的利用率得到提高。因而要仔细地 评价曝气设备和能源消耗的费用以及曝气池的基建费用,使它们获得最佳 匹配。 假如希望获得硝化处理结果,那么曝气时间长短的选择是重要的。 无论是含碳物质代谢需氧还是硝化代谢需氧,都要求足够的氧。长时间曝 气能降低剩余活性污泥量,这是由于好氧硝化以及内源呼吸降低了活性物 质量所致。这样的系统更能适应冲击负荷,但曝气池容积增大。
5.微生物平均停留时间
微生物在曝气池中的平均停留时间,又称泥龄,即工作着的活性污泥总 量同每日排放的剩余污泥量的比值,单位是d。通常活性污泥法系统的微生
物平均停留时间约为水力停留时间的20倍。延时曝气系统的比例为30:1,甚
至为40:1。对于高负荷系统,其比例接近10:1。通常活性污泥系统的水力停 留时间,对城市污水来讲为4~6 h,则相应的微生物停留时间为 3.3~5d。
面,而传递到微生物表面的氧量则控制着微生物能力的发挥。从这个观点来 看,曝气设备不仅要提供充分的氧,而且要创造足够的紊动条件,以剪切活
性污泥絮体,这样可使被围在污泥絮体中的细菌得到充足的氧。因此要提高
氧的传递速率,必须有充足的氧量,并使混合液中的悬浮固体保持悬浮状态 和紊动条件。无疑,曝气设备的选择,布置,以及如何同池型配合,是提高
1)对曝气池的影响:当流量增加时,污水在曝气池内的停留时间缩短,影
响出水质量,同时影响曝气池的水位。若为机械表面曝气机,由于水位的 变化,它的运行就变得不稳定。
2)对二次沉淀池的影响:使表面水力负荷增加,上升流速增加,沉降效果
下降。 活性污泥法系统承受周期性水力负荷的冲击,对运行十分不利,可通过
集水井和泵的配合调蓄后,得到相对较稳定的流量。
上升。因而最大的氧传递速率是发生在气泡刚形成时。基于这种认识,要提
高氧传递速率,就要尽可能使单位气量均匀分布在最宽的断面上。
7.回流污泥浓度
回流污泥浓度是活性污泥沉淀特性和回流污泥回流速率的函数。 混合液中污泥基本来自回流污泥。故MLSS必然同回流污泥量和浓度有关。 按下图进行物料平衡,可推得下列关系式:
第五节
活性污泥法系统设计和运行中的 一些重要问题
一. 系统设计和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项:
①水力负荷; ④曝气时间; ②有机负荷; ③微生物浓度;
⑤微生物平均停留时间;
⑥氧传递速率; ⑦回流污泥浓度;⑧污泥回流率; ⑨曝气池的构造; ⑩PH和碱度; ⑪溶解氧浓度。
二. 问题分析
1.水力负荷
进入污水处理厂污水量的变化规律:一天内污水流量是变化的,高峰 常现在白天,低谷则出现在黑夜。高峰值约为平均流量的200%,最低值 约为平均流量的50%。污水流量还随季节变化。 水力负荷变化的影响表现:
kg(BOD5)/ kg(MLSS)· d 。有时为了减小曝气池的容积,可以采用高负荷,即
污泥负荷率采用 1 以上。采用高的污泥负荷率虽可减小曝气池的容积,但出 水水质要降低,而且使剩余污泥量增多,增加了污泥处置的费用和困难,同
时,整个处理系统较不耐冲击,造成运行中的困难。有时为避免剩余污泥处
置上的困难和要求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可靠,可以采用低的污泥负荷率 (<0.1),把曝气池建得很大,曝气池中的污泥浓度维持较高,可以基本上没
曝气池性能的重要条件。
机械表面曝气机,是把水粉碎成小的液滴,散布于连续的大气相中,而 扩散曝气器则是把空气粉碎成微小气泡,散布于连续的液相。目的都是希望 从空气中获得氧,提高液相中的氧浓度。 在气泡曝气中,气泡在上升的过程,向邻近液体传递氧,因而气泡中的 氧浓度降低,相邻液体的氧浓度提高,这两个因素都使氧的传递速率减慢 (为什么?)。而细的气泡不能促使邻近液体产生紊动,泡和水几乎是同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