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LTE室分建设思路

合集下载

LTE室内外一体化规划和优化思路

LTE室内外一体化规划和优化思路

LTE室内外一体化规划与优化LTE 室内外一体化规划 LTE 室内外一体化优化LTE 室内网络面临的挑战 LTE 室内外一体化的含义1 2 3 4 5系统GSM WCDMA LTE 业务话音为主数据为主,加话音高速数据为主特点›对干扰容忍度相应高›频率多›对干扰敏感›功率意味着容量›软切换›小区内干扰›对干扰敏感,尤其同频组网时›小区间干扰设计›天线间距通常较随意、间距较大›天线点的发射功率很大›大规模应用有源设备(干放和各类直放站)›多天线,小功率›降低系统内干扰›室内覆盖均匀›高效利用基站功率›降低系统内干扰›重视与室外网络互相影响›继承WCDMA的设计方法,实现均匀覆盖›重视小区间干扰›重视与室外网络互相影响话音覆盖应用覆盖不同系统室内覆盖网络的特点数据业务的性能在无线侧主要取决于SINR 。

SINR 的高低取决于网络中的干扰情况。

SINR 是LTE 网络性能的决定因素。

数据SINRLTE 网络主要承载高速数据业务。

业务SINR 直接影响LTE 室分网络性能系统业务的特点对室内覆盖的影响吞吐率与SINR ,RSRP 的关系›信号强度低,SINR 增加,吞吐率增加›信号强度高,SINR 低,吞吐率很低扩大规模试验网实测数据吞吐率与RSRP ,SINR 的关系高SINR 是LTE 网络设计优化的不懈追求LTE 小区内用户间不存在干扰。

干扰来源主要包括LTE 小区间干扰和不同无线系统间的干扰。

来自同频的LTE 小区间的干扰。

干扰小区间 干扰2G 、3G 、WLAN 和LTE 共存,产生互相干扰系统间 干扰目前室内外采用异频,所以重点是室内小区间的同频干扰同频干扰多系统合路,系统间存在杂散干扰、互调干扰、阻塞干扰杂散互调干扰解决干扰问题是LTE 室分的重点干扰特点对室内覆盖的影响MIMO 技术特点对室内覆盖的影响MIMOMIMO 和SIMO 是LTE 网络的特点,室分LTE 需加以考虑。

涉及到数据速率需求,此外要考虑建设成本、物业进入、施工难度、工程质量等,MIMO 和SIMO 的选择比较重要。

第四章:联通LTE室分覆盖建设方案

第四章:联通LTE室分覆盖建设方案

多系统、多载波、高负荷,对于前端器件指标要求高。
一. 联通LTE室分技术分析
室分器件天线频段支持—器件选取
集采常规型器件 (应用于室分后级)
● 互调指标为PIM3:<-120dBc@2*43dBm的无源器件
适合于2W/每载波及以下小功率场景,降低组网成本;
HQ(N型)器件 (应用于室分中级)
30m 5m
LTE:-16dBm
6dB耦合器
30m
20dB耦合器
3G:UE 3G:-85dBm
LTE:UE
二功分 覆盖传播距离d为(米) 空间传播损耗PLair(dB) = 92dB - 1dB -2dB = 89dB 天线口输入RSRP功率: 12-28=-16dBm
LTE信源
LTE:-103dBm
馈线类型 900MHz 1800MHz 1900MHz 2100MHz 2300MHz 2400MHz 2500MHz 2600MHz 1/2〞 7/8〞 6 4 10 5.7 10.3 5.85 10.6 6.05 11.4 6.6 11.7 6.9 12.1 7.1 12.5 7.3
遮挡损耗
遮挡损耗 混泥土墙 混泥土楼板 900MHz 1800MH 2100MHz 2400MHz 2600MHz 15dB 17dB 18dB 19dB 20dB 4dB 8.5dB 10dB 11.5dB 12.5dB 天花板 1~2dB 1~6dB 1~8dB 1.4~9dB 2.4~10dB 金属楼梯 2dB 4dB 5dB 7dB 8dB
位置
近点
位置
备注:双通道室分采用两个单极化天线形成MIMO,间距约1.5m; 1.8G FDD-LTE,带宽为20MHz;UE等级为Category 3。

LTE室分设计及案例分析

LTE室分设计及案例分析

LTE室分设计及案例分析一、内容描述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LTE室分设计是什么。

简单来说LTE室分设计就是针对室内环境的移动通信网络设计。

因为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有很大的不同,信号会受到建筑物、墙体、家具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需要有专门的设计来保证我们在室内也能享受到稳定的网络服务。

接下来我们会详细介绍LTE室分设计的过程。

从选址、布局到安装,每一步都很关键。

我们还会分享一些常见的案例分析,看看在实际应用中,如何解决问题,让网络覆盖更广泛、更稳定。

你可能会想,这些设计听起来好像很复杂。

但其实背后的原理并不复杂,我们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你轻松理解。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你会看到设计师们是如何根据实际情况,一步步解决问题的。

1. 介绍LTE技术的背景和发展趋势大家现在上网是不是越来越离不开手机和网络了呢?那么有没有想过我们手中的手机是如何实现与世界的连接的呢?这就不得不提我们今天要介绍的LTE技术了。

LTE,也就是“长期演进技术”,它是现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之一,让我们的手机与网络之间的连接更加快速和稳定。

LTE技术并非凭空出现,它是从过去的2G、3G技术逐步演变而来的。

随着人们对网络速度和数据量的需求越来越大,LTE技术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

从最初的版本到如今的高级版本,LTE技术在不断地更新和升级,每一次升级都带来了更快的速度和更好的体验。

近年来我们可以看到LTE技术的发展趋势非常明显。

不仅仅是手机,越来越多的设备都开始支持LTE,包括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等。

而且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LTE技术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

可以说LTE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让我们与世界的连接更加紧密。

那么为什么LTE技术这么重要呢?除了速度快、稳定性好之外,它还能帮助我们实现更多的功能,比如在线视频、高清语音等等。

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LTE的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LTE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便利。

LTE室内分布系统规划及建设方案探讨

LTE室内分布系统规划及建设方案探讨

LTE室内分布系统规划及建设方案探讨摘要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LTE技术的快速进步,对于LTE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移动通信的质量,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LTE室内分布系统规划及建设方案,旨在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LTE室内分布系统;规划;建设方案LTE技术是一项重要技术,对我国移动通信技术具有重要影响,所以相关工作者应加大对LTE技术的应用力度,在室内分布系统规划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应用LTE技术,不断优化网络性能,满足人们对移动通信的需求。

1 LTE技术与室内分布系统概述1.1 LTE技术及其特点LTE技术主要技术包括三方面技术,即借口物理层、正交频复用以及MIMO 等技术,其中MIMO技术为重点技术,它具有许多的优点,可以提高信道容量、数据流量以及系统速率。

对于LTE技术,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①对于通信速率与频谱效率,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②业务目标转变为分组域,系统主要框架转变为分组交换形式。

③系统越来越灵活,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

④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必须制定完善服务质量机制来保证其质量。

⑤对于出现的下降兼容、网络时延问题,都可以通过子帧长度变化来解决问题。

⑥对于小区边界别特速率,会得到有效提升。

1.2 室内分布系统简介(1)系统结构通过室内分布系统,可以充分发挥LTE技术的作用,LTE室内分布系统可以分为信号源系统和信号分布系统两种,其中信号源主要包括三种形式,即直放站、蜂窝基站以及宏基站,信号分布系统形式主要包括光线式以及无源式[2]。

在选择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充分考虑各项因素,保证信号源以及信号分布系统符合相关要求,可以保证通信业务质量。

(2)双极化天线传统室内分布系统,使用的造价较低、覆盖范围较广的单极子形式天线,但是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对天线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LTE室内分布系统中,采用的为双极化天线。

LTE室内分布覆盖工程设计方案

LTE室内分布覆盖工程设计方案

施工准备
根据方案设计结果,准备所需的设备 、工具和材料等,并组织施工队伍进 行培训和交底。
现场实施
按照施工准备计划,进行设备的安装 、调试和优化等工作,确保网络性能 和信号质量能够满足要求。
05
工程计划与进度
工程计划安排
方案设计
根据需求,制定技 术方案和工程计划 。
现场施工
按照计划,进行设 备的安装和调试。
06
成本估算与预算
成本估算方法及依据
成本估算方法
采用直接成本法和间接成本法进行估算。直接成本法包括设 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建筑工程费等;间接成本法包括管 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估算依据
参考类似项目的实际成本数据、设备及材料市场价格、人工 费用等,同时考虑当前项目的特殊要求和复杂程度。
预算编制原则及依据
07
风险评估与对策
风险识别及分析
风险识别
在LTE室内分布覆盖工程设计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项目管理风险等。
风险分析
对这些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包括风险发生概率、影响程度等,为后续的风险应对措施制定提供依据。
风险应对措施及方案
技术风险应对
为应对技术风险,可以采取多种 措施,如加强技术研发、引进先
LTE室内分布覆盖工程设计方 案
汇报人: 2023-11-20
目录
• 引言 • LTE室内分布覆盖工程设计方案 • 建设方案 • 技术方案 • 工程计划与进度 • 成本估算与预算 • 风险评估与对策
01
引言
项目背景
当前移动通信技术快速发展,LTE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室内分布覆盖逐渐成为网 络建设的重要部分。
04
准备阶段
包括需求收集、现场勘查、方 案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

LTE室分11个问题处理思路

LTE室分11个问题处理思路

题1:TD-LTE 室分系统中天线口功率一般设计为多大?LTE 室分天线口功率一般设置在10-15dBm(总功率)范围内,具体应该按照实际场景及站点特点来区分:1.对于地下室、商场等空旷区域或天线已经入户的等场景建议天线口功率设置在下限10dBm 左右;2.对于天线只能布放在走廊且结构较为复杂或者层高6 米左右的场景建议天线口功率设置在上限15dBm 左右;3.对于WLAN 受干扰场景可适当降低LTE 功率要求。

问题2:在LTE 室分系统合路建设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在LTE 室分系统合路建设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原有天线布放密度是否满足LTE 的覆盖需求,如果不符合则需要进行适当的改造增加天线进行覆盖;2. 原有天线、耦合器、合路器等器件是否满足LTE 的频段要求,特别需要检查站点的WLAN 合路器,重点关注合路器件的WLAN 系统与LTE 系统隔离度指标;3. 核对站点的天线口功率是否能满足LTE 的覆盖要求,特别是和GSM 合路的站点,由于二者的频段差异较大,前端和末端间相差能达到6-7dB(由于频段差异,100 米馈线900M 频段和2400M 频段的损耗相差5dB,末端天线至前端馈线长度达100-150米的话,功率损耗相差将达到6-7dB),这就需要在两个系统间取得一个相对的平衡点。

问题3:什么是LTE 室分系统中的鸳鸯线,会造成什么影响?LTE 室分系统中的鸳鸯线是指在双路建设的系统中,覆盖同一区域两路分布系统接的不是同一RRU 的两个通道,可参考下图所示:鸳鸯线会造成以下影响:●鸳鸯线导致覆盖同一区域的两路系统不是同一种信号,将导致不能实现空分复用的功能,影响系统的峰值性能;●鸳鸯线导致同一区域由两种不同且强度相近的信号进行覆盖,将导致该区域无主控小区,同频干扰严重,表现为SINR 值较低,且频繁切换。

问题4:LTE 的室分单双路建设对哪些指标有影响?各种时隙配比、MIMO 模式、终端能力等级下的速率是多少?TD-LTE 采用时分双工、上下行同频,上行无线信道质量可参考下行无线信道质量。

TD-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

TD-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

第九章 TD-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9.1 TD-LTE室内覆盖综述随着移动通信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移动用户的飞速增加,在大中城市的室外地区已经基本可以做到无缝覆盖。

为了提高网络质量、提高用户满意度、增加话务量,室内覆盖分布系统建设已成为解决网络深度覆盖的重点手段。

TD-LTE作为我国第四代移动通信的自有技术,对于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应在网络建设初期就给予足够重视,加大投资力度,形成立体化的网络建设模式。

9.1.1 TD-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基本原则目前TD-LTE网络正处于试验商用阶段,在进行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时应综合考虑网络性能、改造难度、资源情况、投资成本等选择最佳建设模式,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z体现TD-LTE的优越网络性能特点并保证网络质量;z不影响现网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z需要对现有室分系统进行改造时,应尽量减小改造量,降低对于现网的影响;z在频率资源足够的情况下室内外应尽量采用异频组网的方式;z确保室内分布系统提供良好的室内覆盖,同时要控制好室内信号,避免对室外构成强干扰,同时利于室内外主服务信号的切换及重选;z分布系统建设应综合考虑GSM、TD-SCDMA、WLAN和TD-LTE共用的需求,应保证TD-LTE和其他通信系统间的隔离度要求,避免产生系统间强干扰;z TD-LTE室内覆盖工程应按照“多天线、小功率”的原则进行建设,电磁辐射必须满足国家和通信行业相关标准。

9.1.2 TD-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指标要求在进行TD-LTE室内分布系统网络建设时,可遵循以下指标要求:z覆盖指标室内RSRP值大于等于-105dBm的概率大于90%。

z可接通率要求在无线覆盖区内的90%位置,99%的时间移动台可接入网络。

z呼叫阻塞要求无线信道呼损率不高于2%。

z边缘速率单小区20MHz、10用户同时接入时,小区边缘用户速率约1Mbps(DL)/250Kbps(UL)。

z服务质量数据业务的块差错率BLER小于10%。

LTE室内分布系统规划与设计思路

LTE室内分布系统规划与设计思路
【 关键词 】L T E 技术 ;ML MO技术 ;室内分布 系统 ;规 划与设计
1 . 引言
L T E 是3 G 通 信 技 术 演进 的产 物 , 对3 G 技 术 的空 中接 入 技术 进 行 了优 化和 增 强 ,并 且 引入 了扁平 化 网络结 构 。L T E 技 术是 目前4 G 通 信 的主 流技 术 ,因此 随着4 G 牌照 的发放 ,L T E 技 术 也必将 获得 巨大 的发展 。在 L T E 通 信技 术 中 ,其 典型 的特 点是 提供 较大 的通信 数 据 流 量 。根据 对 国 内外 3 G 技术 发展 的经验 分 析 发 现 ,8 0 % 以上 的业 务量 集 中于 2 0 % 的用 户 密集 区域 ,因此 在L T E 技 术 的发展 过程 中 ,室 内分 布 将 成为 其 发展 的重 点和 主要 的部署 方 式 。 M I M 0 多 天线技 术是 L T E 技 术 的关键技 术 ,通过 对 空 间信 道 的充 分 利用 实 现 了大 数据 通信 , 使得 L T E 技术 的信道 容量 和数据 流量 大 幅度提 升 。 因此 ,在 实 际的L T E 室 内分布规 划和 设计 过 程 中 ,必 须将M I M 0 多天 线技 术 作为 一个 重 要 的因素 予 以考 虑 。 2 . L T E 室 内分布 系统概 念 ( 1 ) L T E 室 内分布 系统结 构框架 作 为L T E 技术 实现 的重要方 式 ,室 内分 布 系 统主 要 分为 信 号源 以及 信 号 分布 系 统两 个 主要 部 分 ,其 中信号 源 又主 要 有宏 基 站 、蜂 窝基 站 、 直放 站 等形 式 。在 具体 的通信 业 务 实现 过 程 中 ,即信 号 源 与室 内分 布 系 统 的相 互结 合 , 实现 对 室 内网络 覆 盖 区域 的通 信 业 务 、用 户容 量 等进 行 考虑 。 目前 的信 号分 布 系统 可 以分 为 无源 式 、有 源 式 、光 线式 、 同 轴 电缆 式 以及 混合 方 式等 ,在其 选 取 的过 程 中需 要 综合 考虑 室 内分布 系 统 的覆 盖 范围 以 及 通信 环境 等因素 。 ( 2 ) L T E 室 内分 布系 统的天 线类 型 在传 统 的室 内分 布系 统 中 ,其天 线 形 式 主 要 采 用较 为 简单 的 单极 子 形式 ,此 类 天 线 制 作 成本 较 低 ,覆 盖 范 围较 大 。然而 随 着通 信 天 线技 术 的不 断 发展 以及 室 内分布 系 统相 关 性 能和 参 数要 求 的提 升 ,双 极 化天 线 受到 广 泛 的关注 。在L T E 室 内分布 系统 中, 由于 需 要 采取 M I M 0 多天 线 技术 来 提升 系 统 的数据 吞 吐 量 , 因此 天线 之 间 的相 互耦 合成 为 一个 十 分严 重 的 问题 。所 以对 于L T E 室 内分 布系 统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区用户密度高 ,语音和数据业务 需求均较高
大型场馆
本场景语音和数据 业务需求均较高, 同事业务的突发特 性非常明显,忙闲 时段区分明
要求实现双通道 2X2MIMO覆盖,采用 特型天线进行分区
20
LTE室分建设场景分类
LTE室分场景分类(4/4)
场景类别 建筑特点 覆盖要求 LTE建设模式(建议版 ) 隧道覆盖采用POI+泄露 电缆;站台采用室内天 线,采用2X2MIMO覆 盖
地铁
地铁的大部分区域位于地面以下, 如地下过道、走廊;站厅、站台; 地下隧道。地铁人流量大,地铁覆 盖信号的良好覆盖是运营商优质网 络的一面特殊旗帜
地铁覆盖区域包括 隧道内覆盖和车站 覆盖,其中隧道内 覆盖采用泄露电缆 ,车站及站点采用 室内天线进行覆盖
电梯/地下室
电梯/地下室是全封闭的空间,对信 号的屏蔽作用较大,一般无法接受 到空间以外的覆盖信号
人流密集,所在区域的 高端用户比例高,语音 和数据业务都有较大需 求,要满足覆盖和容量 需求,要求提供足够的 带宽以提高用户体验 机场河客运站语音和数 据业务需求均较高,尤 其是机场高端用户较多 ,而且由于候机楼空间 空旷,基本无空间阻隔 ,小区规划难度高。
交通枢纽
采用室内分布系统覆盖 ,要求全覆盖,实现双 通道2X2MIMO
单极化天线
单极化天线
WCDMA信源
LTE信源(室内单通道)
双频合路器
单通道
单极化天线
单极化天线
GSM信源
每个室内覆盖点只需要一条射频传输链路和一根吸顶天线进行发射和接收。
通常一个楼层只使用RRU的一个通道。
适合规模较小,对数据需求不高的场景。
24
LTE室分建设 双通道室内分布系统
GSM信源
18
LTE室分建设场景分类
LTE室分场景分类(2/4)
场景类别 建筑特点 覆盖要求 LTE建设模式(建议版 ) 重点覆盖,更换室内双 极化天线,实现双通道 2X2MIMO
商业类建筑
包括大型商场、IT卖场、咖啡厅 等,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楼层 较高,大型商场和咖啡厅同层建 筑隔断较少,楼层间穿透损耗较 大,IT卖场同层内建筑隔断较多 ,隔断多以木板为主,楼层间穿 透损耗较大。 1.客运站建筑结构一般为钢筋混 凝土结构或钢筋混凝土外加玻璃 幕墙; 2.货运站大部分为室外空旷场地 ,但是有些是墙体封闭型的仓库 ; 3.机场候机楼一般为钢筋混凝土 结构或钢筋混凝土外加玻璃幕墙 组成,相对宽敞,空间很大。
三频合路器
WCDMA信源
单通道
LTE信源(室内2通道)
二频合路器 AP1 500mW
单通道
双极化天线
双极化天线
WLAN(末端合路)
新建LTE室分系统时,GSM、WCDMA与LTE一通道合路,WLAN与LTE另一通道合 路。 需考虑LTE两通道之间功率平衡问题,同时需要兼顾不同系统之间的功率匹配问题 系统末端采用一个双极化天线或两个单极化天线。
LTE室分建设思路
1
目录
LTE建网思路及主要网络指标
LTE室分设计
LTE工程规范及与其他系统的干扰 分析
2
LTE建网场景
3
LTE室分建设覆盖指标
1
室内分布的覆盖 区域内满足RSRP > -105dBm的概 率大于90%。
2
室外10米处应满 足RSRP≤110dBm或室内小 区外泄的RSRP 比室外主小区 RSRP低10dB。
3
同频20MHz组网 , 10用户同时接入, 小区边缘用户下/ 上行速率约 1Mbps/250Kbps。
4
数据业务小于10%。
覆盖设计目标
外泄控制目标
边缘速率要求
块差错率目标
4
LTE室分建设业务质量指标
系统内切换成功率 掉线率 无线接通率
基本目标>95% 挑战目标 >97%
基本目标<4% 挑战目标 <2%
基本目标>95% 挑战目标 >97%
5
网络制式的定位
TD-LTE网络定位
GSM:主要承载语音基础业务和低速率的数据业务。 WCDMA:加强连续覆盖,深度覆盖,提高网络和终端性能。短期内
以提高W网利用率为目的,长期以吸收中等速率数据流量为目标,与 GSM的语音业务承载优势形成互补。
WLAN:是蜂窝网络的重要补充。主要承载PC、智能手机及第三方
14
LTE建网PCI及邻小区设置原则
PCI及邻小区设置
LTE系统中, PCI(Physical Cell Identity)是LTE里物理小区ID,主 要用来区分小区。3GPP协议规定了504(0~503)个PCI,504个PCI又被
分为168个PCI组,每组分配给一个eNB,每组包含3个唯一的ID。因此
8
LTE建网规划设计原则
规划设计原则(3/3)
(10)LTE室内覆盖系统频率配置原则:室内与室外覆盖最好能采用异频组网 方式。
(11)LTE信号源产品主要为分布式基站(BBU+RRU),Home eNodeB、
Pico RRU。 (12)LTE室内覆盖信源单小区配置为O1,载波带宽为20MHz;需要特别考 虑规避邻区干扰的场景可按照2个10M频点异频组网方式配置。
此类特殊场景的人 流量虽然不大,但 是保障信号覆盖的 意义重大,一直以 来都是室内覆盖的 重点区域
采用单通道进行覆盖
21
LTE室分建设方式
新建方式
室外覆盖方式 室内单通道方式 室内双通道方式 新一代室分分布系统
改造方式
单通道方式 双通道单极化天线方式 双通道双极化天线方式
7
LTE建网规划设计原则
规划设计原则(2/3)
(5)建设室内分布系统的物业点应能保证优质的室内覆盖,同时要控制好室内 信号,避免对室外构成强干扰。
(6)分布系统建设应考虑多系统间的干扰,以及多系统合路器的干扰抑制指标。
(7)室内分布系统应按照LTE的频段进行模测和布放天线点,并采用“多天线、 小功率”的原则进行建设,电磁辐射必须满足国家和通信行业相关标准。 (8)对于前期只出过2G方案的站点,在引入LTE系统时,首先对原2G系统达 不到LTE覆盖效果的区域进行补点,再馈入LTE信号。 (9)对于前期出过2G+WCDMA方案的站点,在馈入LTE系统时,首先对原 2G+W系统馈入LTE信号,然后对覆盖弱区域或数据业务需求高的重点区域进行补点 保证LTE的业务效果。
15
目录
LTE建网思路及主要网络指标
LTE室分设计
LTE工程规范及与其他系统的干扰 分析
16
LTE室分建设场景覆盖方案对比
LTE室分场景覆盖方案对比
17
LTE室分建设场景分类
LTE室分场景分类(1/4)
场景类别 建筑特点 覆盖要求 LTE建设模式(建 议版)
采用基于分布式基 站的室内分布系统 ,实现全覆盖,尽 量实现双通道 2X2MIMO
WiFi终端的高速互联网数据业务,逐步扩大WLAN数据业务流量占比,分 流热点地区2G、3G网络数据业务。
LTE:主要承载高质量、高宽带的数据业务。
6
LTE建网规划设计原则
规划设计原则(1/3)
(1)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要统筹考虑GSM/WCDMA/LTE/WLAN四网融合的 目标,考虑WLAN大规模部署以及LTE引入等因素对分布结构的影响,避免后期频 繁改动。 (2)应综合考虑网络容量、系统干扰、资源情况、建设难度、投资成本等各
为1.25米。
如实际安装空间受限双天线间距不应低于4λ (0.5米) 。
13

LTE建网切换带规划原则
切换带规划原则
室内分布系统小区切换区域的规划建议遵循以下原则: (1)切换区域应综合考虑切换时间要求及小区间干扰水平等因 素设定。 (2)室内分布系统小区与室外宏基站的切换区域规划在建筑物 的入口处。 (3)电梯的小区划分:建议将电梯与低层划分为同一小区,电 梯厅尽量使用与电梯同小区信号覆盖,确保电梯与平层之间的切换在 电梯厅内发生。
主要靠室外宏基站来实现 ,室内覆盖作为一个补充 。居民小区的室内覆盖一 般采取室内分布系统和小 区(室外)分布系统相结 合的方式;高层小区、别 墅区和低矮住宅区尽量通 过室内分布系统覆盖
室外宏基站+室内 分布系统覆盖方式 。尽量实现双通道 2X2MIMO,无法 安装天线的地方换 双极化天线,提高 系统容量
写字楼
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筋混凝 土结构外加玻璃幕墙,通常楼层 较高,由于该类型建筑功能为写 字办公商用,所以平层内部建筑 隔断较多
高端用户比例相对较高, 语音和数据业务需求均较 高
居民小区
1.人口比较密集 2.室内用户对通信的需求较大 3 建筑密集,排列比较规则,无 线信号容易受遮挡 4 在居民区内不易协调建设宏蜂 窝基站 5 无线网络覆盖比较困难,容易 出现覆盖盲区或盲点
辐射防护的规定 。
12
LTE建网天馈系统设计原则
天馈系统设计原则(2/2)
针对LTE系统,采用MIMO天线方案时,对于单极化天线至少需要新增一路天线 。为了保证MIMO性能,建议双天线保持一定的间距,以降低天线相关性,随着天 线间距的变大,相关性有变小的趋势。 在办公室和会议室等较为封闭场景,天线相关性较小,建议布放天线间距大于 4λ (0.5米)即可。 在狭长走廊场景,由于天线相关性较大。建议布放天线间距大于6λ (0.75米),且 尽量使天线的排列方向与走廊方向垂直,以降低天线相关性。 在会展中心等较为开阔场景,天线相关性较大,建议尽量采用10λ 以上间距,约
种因素选择最佳建设模式。
(3)应遵循现有的各技术制式下分布系统的设计原则,并满足各自系统的设 计指标。 (4)应精心设计分布系统拓扑结构,充分考虑新制式的影响,便于新系统的 引入:以WCDMA制式的技术条件来确定分区,以LTE制式的技术条件来确定分簇, 使分布系统局部的调整尽量在分簇或分区的小范围内进行,避免引入新技术时对整 个系统的拓扑结构进行大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