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解读

合集下载

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指南

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指南

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指南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依赖药物治疗,其中注射药物是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

为了帮助糖尿病患者正确使用注射药物,中国糖尿病学会制定了《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指南》。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指南的内容和应用。

一、指南背景糖尿病是一种影响全球范围内数以亿计人群的疾病,药物治疗是控制其病情的关键手段。

随着药物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选择了使用注射药物来控制血糖。

为了保证患者能够正确、安全地使用注射药物,中国糖尿病学会发布了这份指南。

二、指南内容1. 注射药物的分类和用途指南首先详细介绍了各类糖尿病注射药物的分类及其主要用途。

这包括胰岛素和非胰岛素类药物,分别对应着胰岛素注射和非胰岛素治疗。

2. 注射器的选择和使用针对注射药物的使用方式,指南给出了选用合适注射器的建议,并演示了正确的注射操作方法。

此外,还针对不同注射器类型提供了示意图,方便患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操作。

3. 注射部位的选择注射部位的选择对于药物吸收和效果至关重要。

指南列出了常见的注射部位,并详细介绍了每个部位的特点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通过合理的部位选择,可以改善药物吸收效果,提高治疗效果。

4. 注射药物的储存和保存适当储存和保存注射药物可以确保其药效和安全性。

指南提供了储存和保存注射药物的具体要求,并提醒患者注意保持药物的稳定性和无菌性。

这些要求包括存放温度、光照条件、过期药物的处置方法等。

5. 注射药物的剂量和使用频率每位糖尿病患者的药物剂量和使用频率都有所不同,因此指南强调了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调整药物剂量和使用频率的重要性。

同时,还提醒患者不要随意更改注射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时间。

三、指南应用1. 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指南强调了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注射药物的重要性。

糖尿病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并且随时向医生咨询和报告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2. 患者自我管理患者也应积极主动地学习和管理自己的疾病。

我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注射技术篇PPT培训课件

我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注射技术篇PPT培训课件

不同注射部位胰岛素吸收不同(分钟): —研究显示,50%胰岛素吸收所需要的时间腹部最快,手臂中等,大腿和臀部较慢1
1.The American Journal of Nursing, Vol. 98, No.7, pp. 55+57
关于注射部位选择的推荐:
•注射餐时胰岛素等短效胰岛素,最好选择腹部[1-7];A1
我国糖尿病药物注 射技术指南注射技
术篇
注射技术是糖尿病注射治疗的三大关键因 素之一
•注射技术:
•注射部位的选择 •注射部位的轮换 •注射部位的检查和消毒 •选择是否捏皮 •选择进针角度 •拔针时间 •注射器材的废弃 •关于针头重复使用的建议
根据可操作性/神经血管距离/皮下组织状
况:适合注射的部位
臀部
上臂 上臂侧面或者后侧部位;皮下 组织较厚,导致肌肉注射的概 率较低。
臀部上端外侧部位;即使是 少儿患者还是身材偏瘦的患 者,该部位的皮下组织仍然 丰富,最大限度降低肌肉注 射的危险性。
腹部 以肚脐为中心,半径2.5cm外的 距离。越靠近腰部两侧(即使 是肥胖患者),皮下组织的厚 度也会变薄,因此容易导致肌 肉注射。
S1-S2. 10. Smith CP, Sargent MA, Wilson BP, Price DA. Subcutaneous or intramuscular insulin injections. Arch Dis Child 1991;66:879-82.
关于注射部位轮换的推荐:
•一种已经证实有效的注射部位轮换方案:将注射部位分为四个象限(大腿或臀部 可等分为两个等分区域),每周使用一个象限并始终按顺时针方向进行轮换[1,2] ;A3
3. Frid A, Lindén B. Intra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absorption of unmodified insulin from the abdominal wall. Diabet Med 1992;9:236-9. 4. Annersten M, Willman A. Performing subcutaneous injections: a literature review. Worldviews Evid Based Nurs 2005; 2: 122-30. 5. Zehrer C, Hansen R, Bantle J. Reducing blood glucose variability by use of abdominal insulin injection sites. Diabetes Educ 1985;16:474-7. 6. Henriksen JE, Djurhuus MS, Vaag A, Thye-Ronn P, Knudsen D. Hother-Nielsen O, et al. Impact of injection sites for soluble insulin on glycaemic control

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解读2024版

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解读2024版

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解读2024版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是针对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的一项指导性文件,旨在提供科学、规范和安全的注射技术,以确保糖尿病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2024版的指南是基于最新的糖尿病治疗研究和临床实践经验更新的指南。

指南首先介绍了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分类,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了解糖尿病的特点和治疗需求。

随后,指南对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注射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解读。

指南强调了正确使用注射设备的重要性。

包括选择合适的注射器、针头规格和注射剂量,并且指南提供了如何正确操作和保养注射设备的详细步骤。

对于注射部位的选择,指南给出了详细的解释和建议。

例如,指南推荐在腹部或大腿的皮下脂肪组织注射胰岛素,因为这些部位在吸收胰岛素时的效果更好。

指南还提到了一些不适合注射的部位,如靠近关节、淤血的区域等。

指南还详细介绍了注射技术的操作要点。

首先,患者需要保持注射部位的清洁和无菌,并且在每次注射前要更换注射针头。

其次,注射时需要保持固定和稳定的姿势,避免突然移动或用力注射,以免影响胰岛素的吸收。

此外,指南还提示患者轮换注射部位,以避免一个部位反复注射导致的皮下脂肪组织变薄。

还有一项重要内容是胰岛素注射剂量的计算和调整。

指南提供了详细的计算方法,以满足不同患者的治疗需求。

同时,指南还给出了胰岛素剂量调整的建议,以适应血糖水平的变化。

指南强调了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胰岛素剂量的调整。

在指南的最后,还强调了患者教育的重要性。

医务人员需要向患者提供相关的胰岛素注射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培训,以确保患者能够正确和安全地进行自己的胰岛素注射。

总而言之,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2024版的更新主要是基于最新的糖尿病治疗研究和临床实践经验,旨在提供更为科学、规范和安全的注射技术指导。

通过正确地使用注射设备、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掌握正确的注射技术以及进行合理的剂量计算和调整等,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病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胰岛素最新注射指南

胰岛素最新注射指南

胰岛素最新注射指南该指南适用于绝大多数胰岛素注射病人,但是由于存在个体差异,这些规则仍然需要调整。

在下面的各段里,基本信息和操作建议有部分重复。

卫生保健人员的任务1.目前有三大类注射药物可供糖尿病的治疗:胰岛素,GLP-1因子和胰泌素。

2.糖尿病宣教者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教导病人如何正确地注射这些药物。

3.在对患者进行理想的注射技术教育之前,首先得对注射部位的解剖有一定的了解。

4.有必要认识到不同组织和部位对不同因子的吸收存在差异。

5.教育正确的注射技术的主要目的是避免肌肉注射。

6.卫生保健工作者的另一项主要任务就是帮助病人克服注射时可能出现的诸多心里障碍,特别是在实施胰岛素注射治疗的初期。

胰岛素注射治疗的心理挑战儿童1.在开始实施注射治疗时,大多数儿童所产生的恐惧通常来源于早期免疫接种注射经历和关于注射的有关负面社会信息。

2.卫生保健工作者和父母害怕伤害到儿童,通常容易将这种恐惧传递给儿童。

3.父母如果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可以减少相应的焦虑,他们平静而肯定的表现对恐惧的孩子来说是最有效的支持。

4.患儿预期中的恐惧往往比实际注射时的恐惧更严重。

5.一个在给儿童注射时面带微笑的卫生保健工作者可能会被误解为喜欢伤害儿童。

这个时候最适合的是不带有任何表情。

6.注射时可对幼儿采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只要不是使用欺骗的手段),而对于年长儿则更适合使用认知行为疗法。

7.认知行为疗法包括放松训练,引导性思维,等级性接触,积极的动作示范和强化性训练。

青少年1.卫生保健人员需要意识到许多青少年不愿意在同龄人面前注射胰岛素。

2.在青少年里存在一个更大的趋势是忽略注射,大多数是由于单纯的遗忘,尽管有些时候可能是来自于同龄人的压力或自身的情绪抵触等等。

3.如果存在将减少胰岛素剂量视为一种控制体重方法的危险性行为,忽略注射将可能成为一种习惯。

4.在年轻女性当中,存在更多的故意减少胰岛素注射剂量的行为,只要推荐剂量治疗的效果和HbA1C之间产生差异时,都要找出原因。

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解读2019版

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解读2019版
皮。该建议应当以书面形式提供给患者并记录在他们的临床病历中。 • 3.捏皮时力度不得过大导致皮肤发白或疼痛。 • 4.不能用整只手来提捏皮肤,以避免将肌肉及皮下组织一同提起;最佳顺序
应当是:(1)捏皮;(2)与皮肤表面成90°缓慢注射胰岛素;(3)拇指按 钮完全推下后(用胰岛素笔注射时),让针头在皮肤内停留10 s;(4)以刺 入时的相同角度拔出针头;(5)松开捏皮;(6)安全处理用过的针头。
注射装置
(一)糖尿病药物注射工具 1.糖尿病药物注射笔:胰岛素注射笔可分为胰岛素预充注射笔和笔芯可 更换的胰岛素注射笔。胰岛素预充注射笔是一种预充3 ml(含300 U)胰 岛素的一次性注射装置,无需更换笔芯,用完后废弃。笔芯可更换胰岛素 注射笔由注射笔和笔芯构成,笔芯中的胰岛素一旦用完,需要更换新的笔 芯,而注射笔可重复使用。
• 推荐: • 1.医护人员和患者必须熟知国家有关医疗废弃物处理的相关规定。 • 2.所有医护人员从注射治疗开始,就应教会患者如何正确废弃注射器材。 • 3.医护人员应向患者说明可能发生于患者家人(如刺伤儿童)和服务人员
是成人和儿童最安全的注射笔用针头,不分年龄、性别和体质指数(BMI)。 • 2.不论是否捏皮,4 mm针头都应垂直进针。 • 3.注射时应避免按压皮肤出现凹陷,以防止针头刺入过深而达到肌肉组织。 • 4.若使用6 mm及以上的针头在上臂注射,必须捏皮,这需要他人协助完成注
射。 • 5.因为手抖或其他障碍无法握住4 mm针头胰岛素笔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更
注射治疗的教育
• 患者必需的心理调节 • 注射治疗的方案 • 注射装置的选择及管理 • 注射部位的选择 • 护理及自我检查 • 正确的注射技术(包括注射部位的轮换、注射角度及捏皮的合理运用、胰岛素贮

中国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版)

中国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版)

中国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版)中国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版)前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全球患病人数逐年上升。

为了提高我国糖尿病的诊疗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指南在总结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糖尿病的诊断、治疗和管理提出了最新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从事糖尿病临床诊疗和预防工作的医疗卫生人员,同时也可供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参考。

目录1. 糖尿病定义与分类2.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3. 糖尿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4. 糖尿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5. 糖尿病的治疗5.1 生活方式干预5.2 药物治疗5.3 并发症的防治6. 糖尿病的监测与评估7. 糖尿病的护理与教育8. 特殊人群的糖尿病管理9. 糖尿病研究与展望1. 糖尿病定义与分类1.1 糖尿病定义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血糖控制不当可导致全身多个器官损害和功能障碍。

1.2 糖尿病分类1.1型糖尿病(T1DM):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2.2型糖尿病(T2DM):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

3.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包括遗传性、自身免疫性、药物或病理性糖尿病等。

2.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2.1 发病率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超过10%。

2.2 危险因素1. 遗传因素:家族史、种族等。

2. 生活方式: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肥胖等。

3. 年龄:随着年龄增长,糖尿病患病风险增加。

4. 性别:女性在绝经后患病风险增加。

5. 种族:我国汉族、蒙古族等民族糖尿病患病率较高。

3. 糖尿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3.1 1型糖尿病(T1DM)1. 自身免疫: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2. 遗传因素:多个基因变异与T1DM发病相关。

3. 环境因素:病毒感染、化学物质等。

3.2 2型糖尿病(T2DM)1. 胰岛素抵抗:脂肪、肌肉等组织对胰岛素反应减弱。

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指南

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指南

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指南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糖尿病患者数量呈现上升趋势。

中国则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之一。

为了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中国糖尿病学会、中国内分泌学会和中国糖尿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制定了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指南。

1. 糖尿病的分类根据疾病特点和治疗选择,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和2型两种类型。

1型糖尿病通常发生在年轻人身上,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

而2型糖尿病则是因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患者通常是中老年人群。

2. 胰岛素注射治疗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或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已经显著减少的情况下,需要进行胰岛素注射治疗。

胰岛素注射是通过手动注射胰岛素药物进入患者的皮下脂肪组织,以帮助调节血糖水平。

根据病情和治疗目标,糖尿病药物注射指南提供了详细的用药方案。

3. 胰岛素注射的时机与剂量胰岛素注射的时机和剂量应根据个体差异和血糖控制情况进行调整。

通常情况下,早晨饭前注射胰岛素的剂量较大,这是因为早餐过后血糖上升较快。

其他餐前和餐后的胰岛素注射剂量可根据饮食摄入和血糖监测结果灵活调整。

4. 胰岛素注射部位与注射技巧胰岛素注射的部位通常选择在腹部、前臂、大腿等较丰富脂肪组织的部位。

注射的技巧包括用不同的注射器进行注射、保持注射器与皮肤垂直、不要注射到肌肉层等。

这些技巧有助于确保胰岛素的吸收和利用。

5. 胰岛素注射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胰岛素注射治疗可能出现一些副作用,如低血糖、皮肤反应等。

因此,在进行胰岛素注射治疗时,病人需要密切关注血糖变化和副作用的发生,并及时与医生沟通交流。

此外,胰岛素注射时需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注射工具的清洁,并按照医生的指导妥善使用。

6. 胰岛素注射与其他治疗方式的结合胰岛素注射治疗只是糖尿病管理的一个环节,病人还需要结合饮食控制、运动等多种方式来控制血糖水平。

同时,糖尿病患者还应该每年进行体检、检测并积极与医生保持沟通,以及接受相关健康教育。

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解读

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解读

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解读2011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首次组织全国糖尿病学专家制定了第一版《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指南从医护人员的职责、注射前的心理准备、注射药物、注射装置、注射技术、皮下脂肪增生与其他并发症等方面进行了指导性的规范。

随着全球及中国循证医学证据的增加,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对其进行第二次修订,较第一版增加了较多中国研究数据及随着技术推进逐渐发展的更新的更全面的建议,旨在为我国广大专业医护人员提供注射技术规范,使广大中国患者受益。

注射前的心理准备糖尿病患者(包括儿童、青少年、成人和老年人)通常会对胰岛素注射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可以帮助患者度过心理障碍期,使其尽快接受胰岛素治疗,避免延误治疗的最佳时间。

1.儿童建议可通过分散其注意力、采用游戏疗法或认知疗法帮助患儿接受治疗,并主动询问其注射时的感受;在注射治疗初期,可采用留置导管及注射端口来减少患儿对注射的恐惧和减轻注射疼痛。

新指南则建议让父母和患儿给他们自己进行一次模拟注射,通过基本无痛的体验降低其恐惧及焦虑;当儿童出现强烈身体抵抗时,推荐最好不要注射,以免发生断针等不良事件,待情绪稳定后再注射。

2.青少年对于青少年,原指南指出,无须做到始终完美地控制血糖,偶尔遗漏(注射)并不代表治疗失败;可在周末或节假日等特殊时期制定灵活的注射时间表。

当出现注射剂量与血糖控制水平不一致或患者体质量无故下降时,应考虑遗漏注射的可能;特别是当青少年患者因注射治疗感到灰心或内心发生激烈思想斗争时,应鼓励其主动表达感受。

新指南推荐尽可能为患者制定适应其生活方式的治疗方案,包括基础胰岛素治疗、碳水化合物的计算、胰岛素注射笔和胰岛素泵的使用等。

3.成人对于成人,新指南未做补充,仍然强调面对“心理性胰岛素抵抗”时,需要先给患者演示生理盐水或胰岛素稀释液的自我注射方法,并让患者示教,以此缓解其对注射治疗的恐惧感。

4.老年人原指南中并无专门针对老年人的推荐意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使用不同类型的胰岛素时,不
②免去繁琐的胰岛素抽取过程,携带 能自由配比,除非使用预混胰岛
及使用方便;
素,否则需分次注射
③针头细小,减轻注射疼痛。
胰岛素专用 ①价格便宜;
使用时需抽取胰岛素,携带和注
注射器 ②能够按需混合胰岛素
射较为不便
①模拟人体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在 ①价格较为昂贵;
有效降低血糖的同时,减少夜间低血 ②需24小时佩戴,有时不便;
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 南解读
目录
产生背景 注射药物 注射技术 并发症 小结
注射前的心理准备
teenager
• 心理疏导(抵触、害羞、灰心)
注射前的心理准备
adult
• 心理疏导(焦虑、反感)
患者教育
• 注射治疗的方案 • 注射装置的选择及管理 • 注射部位的选择、护理及自我检查 • 正确的注射技术(包括注射部位的轮换、注射角度及捏皮的合理运用) • 注射相关并发症及其预防 • 选择合适的针头长度 • 针头使用后的安全处置
储存方法
已开封:
室温保存 保存期一个月
避免震荡
未开封:
2-8℃
妊娠期
妊娠+高血糖
捏皮注射
妊娠后三个月避免在脐周注射
妊娠后期如有剖宫产手术风险,避免在 腹部注射,可在侧腹部捏皮注射
并发症
皮下脂 肪增生
最常见
疼痛
出血 淤血
1、胰岛素制剂纯度不高; 2、未轮换注射部位或轮换区域较 小; 3、重复使用针头。
1、使用纯度高的人胰岛素制剂; 2、轮换注射部位时范围更广; 3、不重复使用针头; 4、每次注射时规范检查注射部位。
solution
1、室温保存正在使用的胰岛素; 2、若使用酒精对注射部位进行 消毒,应待酒精挥发后再进行 注射; 3、避免在体毛根部注射; 4、选用直径较小、长度较短的 针头; 5、每次使用新的针头。
胰岛素泵 糖的发生;
③对使用者要求(如自我血糖监
②操作简便,生活自由度大,尤为适 测、生活自理能力和经济能力等
合生活不规律的患者。
)较高。
①药液分布广,扩散快,吸收快且均 ①价格较高;
无针 匀;
②拆洗安装过程较为复杂;
注射器 ②消除针头注射引起的疼痛和恐惧感 ③瘦弱的患者往往可造成皮肤青

肿。
胰岛素注射笔
反复推按胰岛素注射笔按钮,确
保至少一滴药液挂在针尖上(目 的:保证药液通畅、消除死腔)
1
2
3
注射后、拔针前至少停留10s
4
针头使用后立即套上外针帽废弃
(目的:防止空气或其他污染物
进入笔芯、药液渗漏)
针头一次性使用:①残液影响剂量;②结晶堵塞针头;③针尖钝化,患者疼痛
针头选择
儿童、青少年
成人
u长度可选择4、5、6mm
吸收速率:腹部>上臂外侧>大腿外侧>臀部外上侧
注射部位
腹部
短效
任何部位(待研究)
长效
超短效
中效
预混
任何部位
大腿、臀部 早:腹部;晚:大腿、臀部
每周使用一个等分区,顺时针轮转,每个注射点间隔1cm
注射装置
胰岛素注射笔
胰岛素专用注射器
胰岛素泵
无针注射器
注射装置
注射装置
优点
缺点
胰岛素 注射笔
①注射笔上标有刻度,剂量更加精确
小结——胰岛素的规范注射
谢谢!
p长度可选择4、5、6、8mm
u4mm针头可不捏皮,垂直进针;5、 p4、5、6mm针头可不捏皮,垂直进
6mm针头需捏皮或45°进针

u身材较瘦或在四肢注射时需捏皮 p身材较瘦或在四肢注射时需捏皮
或45°进针
或45°进针
u不推荐选择8m进针
可捏皮且45°进针,或臀部注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