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筑师结构与设备讲义资料

合集下载

2023-2024二级注册建筑师之建筑结构与设备重点知识归纳

2023-2024二级注册建筑师之建筑结构与设备重点知识归纳

2023-2024二级注册建筑师之建筑结构与设备重点知识归纳1、金融商业交易所按正常电源断电后电源转换时间要求,可采用下列应急电源中的( )。

Ⅰ.静态交流不间断电源装置;Ⅱ.带有自动投入装置的独立于正常电源的专门馈电线路;Ⅲ,快速自启动的柴油发电机组A.Ⅰ、ⅡB.Ⅱ、ⅢC.Ⅰ、ⅢD.Ⅲ【答案】 A2、高为31~50m的建筑,当其为改建项目时,而旧建筑中尚有低压散热器不能与高层系统合用时,应采喟的系统是( )。

A.应划分为低压采暖系统,统一采用低压散热器B.应设高、低联合分区采暖系统,高、低区分别采用低压散热器C.应划分为高区采暖系统,统一采用高压散热器D.应设高、低区采暖系统且各自独立,高、低区分别采用低压散热器【答案】 D3、当梁、通风管道等障碍物的宽度大于( )m时,在其下方增设喷头。

A.0.8B.1.0C.1.2D.1.5【答案】 C4、管道井的设置,下述( )是错误的。

A.需进入维修管道的管道井,其维修人员的工作通道净宽度不宜小于0.6mB.管道井应隔层设外开检修门C.管道井检修门的耐火极限应符合消防规范的规定D.管道井井壁及竖向防火隔断应符合消防规范的规定【答案】 B5、网壳的杆件应避免采用( )。

A.高频焊管B.普通焊管C.薄壁型钢D.普通型钢【答案】 D6、当客厅不采暖时,计算房间的内墙耗热量,内墙的温差修正系数为( )。

A.约等于1B.约等于0.7C.约等于0.4D.以上都不对【答案】 C7、下列( )建筑可不进行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

A.9度时,4层砌体结构宿舍B.8度时,9层框架结构宾馆C.7度时,16层抗震墙结构住宅D.6度时,28层框架一抗震墙结构酒店【答案】 A8、挡土墙设计应重视墙后排水,所以墙后填土应尽量选用( )oA.砂土B.耕植土C.膨胀土D.淤泥【答案】 A9、下列哪个场所或部位,可以不考虑设置可燃气体报警装置?( )A.宾馆餐厅B.公建内的燃气锅炉房C.仓库中的液化气储存间D.仓库中使用燃气加工的部位【答案】 A10、钢结构柱脚在地面以下的部分应采用混凝土包裹,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并应使包裹混凝土高出地面至少( )mm。

2023-2024二级注册建筑师之建筑结构与设备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

2023-2024二级注册建筑师之建筑结构与设备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

2023-2024二级注册建筑师之建筑结构与设备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1、抗震设防区,高层建筑的桩箱或桩筏基础的埋深与建筑高度的比值,不宜小于下列( )。

A.1/10~1/15B.1/12~1/15C.1/18~1/20D.1/25~1/30【答案】 B2、在特别严寒地区的配电装置室装有电度表时,应设采暖,采暖计算温度为( )。

A.1℃B.5℃C.10℃D.18℃【答案】 B3、有-处于室内潮湿环境,面层采用水泥砂浆的组合砖砌体柱,其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应为( )mm。

A.20B.25C.30D.35【答案】 C4、地下式燃气调压室的设计,下面做法哪一条不符合规范要求?( )A.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mB.采用混凝土整体浇筑结构C.设置两个入孔D.与地上周围建筑物之间水平净距为13m【答案】 C5、化粪池距离地下取水构筑物的距离为( )m。

A.不小于10B.不小于20C.不小于30D.不小于40【答案】 C6、钢构件采用螺栓连接时,其螺栓最小中心容许间距是( )(d为螺栓的直径)。

A.2dB.3dC.4dD.5d【答案】 B7、底部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的布置,下列哪一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落地剪力墙和简体底部应加厚B.框支层周围楼板不应错层布置C.落地剪力墙和简体的洞口宜布置在墙体中部D.框支柱中柱上方宜开设门洞【答案】 D8、人防工程中灯具的选择应符合( )。

Ⅰ.人防工程内的潮湿场所应采用防潮型灯具,柴油发电机的贮油间、蓄电池室等房间应采用密闭型灯具,可燃物品库房不应设置卤钨灯等高温照明灯具;Ⅱ.卤钨灯、高压汞灯、白炽灯等不应直接安装在可燃装修材料或可燃构件上;Ⅲ,卤钨灯和大于100W的白炽灯泡的吸顶灯、槽灯、嵌入式灯的引入线应采用瓷管、石棉等不燃材料作隔热保护措施;Ⅳ.开关、插座和照明灯具靠近可燃物时,应采用隔热、散热等保护措施A.Ⅰ、Ⅱ、ⅢB.Ⅱ、Ⅲ、ⅣC.Ⅰ、Ⅱ、ⅣD.Ⅰ、Ⅱ、Ⅲ、Ⅳ【答案】 D9、下列消防用电负荷中,( )可以不在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设置电源自动切换装置。

最新二级建筑师《建筑结构与设备》辅导(5)

最新二级建筑师《建筑结构与设备》辅导(5)

二级建筑师《建筑结构与设备》辅导(5)二级建筑师《建筑结构与设备》辅导(5)2、展示建筑物的整个信息现阶段的二维、三维的表达方式,只能传递建筑物部分属性的信息,并且只能提供单一尺度的建筑物信息,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可展示一栋活生生的虚拟建筑物,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设计不仅仅是设计者的事,住户、管理部门都可起到辅助决策的作用。

3、远距离浏览设计者设计的建筑物与工程单位可以相互沟通交流,通过万维网达到远距离浏览,也可以以计算机语言开发与虚拟现实造型语言整合,虚拟现实用于Internet网中提高其普遍性与实用性。

4、实时多方案比较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一般都会对设计的建筑物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案,对未来建筑物的形象做多种设想,在虚拟的建筑三维空间中,可以实时地切换不同的方案,在同一个观察点或同一个观察序列中感受不同的建筑外观,这样,有助于比较不同的建筑方案的特点与不足,以便进一步进行决策。

事实上,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不但能够对不同方案进行比较,而且可以对某个特定的局部作修改,并实时地与修改前的方案进行分析比较。

5、专用的人机接口交互人机接口是使用者与计算机沟通的桥梁,它是代表使用者意图的转换及计算机程序的执行,良好的人机接口的建立,可减少使用者对系统的学习时间和增强系统的使用效率。

在虚拟现实技术建筑设计中,必须有特定的人机接口模式:(1)使用者模式。

使用者直接进入虚拟现实中,进行观测与互动操作,以第一人称的观测方式,进行虚拟现实的沉浸观察,隐藏的接口,只有在使用时才出现;(2)代理者模式。

在虚拟现实中,常因沉浸环境与现实环境的感性差距,而造成空间迷失现象,以至于使用者无法掌握虚拟现实中的状态,以空间代理者的虚拟环境信息的提供,以第一和第二人称的观察方式,进行虚拟环境中的观测;(3)监控模式。

使用者以第三人称的方式,监控虚拟现实中所有的现实状态,并进行虚拟物的监视与控制,而接口的产生与虚拟现实的种类并无绝对的关系;(4)浸入操作模式。

二建:建筑结构与建筑设备讲义.第五章第一节 静力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二)

二建:建筑结构与建筑设备讲义.第五章第一节 静力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二)

(四)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过力矢F的两端A、B,向坐标轴作垂线,在坐标轴上得到垂足a、b,线段ab,再冠之以正负号,便称为力F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如图5-11中所示的X、y即为力F分别在x与y轴上的投影,其值为力F的模乘以力与投影轴正向间夹角的余弦,即:(5-2)图5-11若力与任一坐标轴x平行,即α=0°或α=180°时:或若力与任一坐标轴x垂直,即α=90°时:X=0合力投影定理。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在某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其各分力在同一坐标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

(5-3)例5-5 (2004年)平面力系、汇交在O点,其合力的水平分力和垂直分力分别为、,如图5-12所示。

试判断以下、值哪项正确?A.B.C.D.图5-12提示:【参考答案】C例5-6 (2004年)图5-13所示平面平衡力系中,的正确数值是多少?(与图5-13中方向相同为正值,反之为负值)图5-13A.=-2B.=-4C.=2D.=4提示:因为所以【参考答案】A(五)力矩及其性质1.力对点之矩力使物体绕某支点(或矩心)转动的效果可用力对点之矩度量。

设力F 作用于刚体上的A点,如图5-14所示,用r表示空间任意点0到A点的矢径,于是,力F对O点的力矩定义为矢径r与力矢F的矢量积,记为。

即(5-4)式(5-4)中点O称作力矩中心,简称矩心。

力F使刚体绕O点转动效果的强弱取决于:①力矩的大小;②力矩的转向;③力和矢径所组成平面的方位。

因此,力矩是一个矢量,矢量的模即力矩的大小为(5-5)矢量的方向与OAB平面的法线n一致,按右手螺旋法则来确定。

力矩的单位为N·m或kN·m。

在平面问题中,如图5-15所示,力对点之矩为代数量,表示为:(5-6)式中d为力到矩心0的垂直距离,称为力臂。

习惯上,力使物体绕矩心逆时针转动时,式(5-6)取正号,反之取负号。

图5-14力对点之矩图5-152.力矩的性质(1)力对点之矩,不仅取决于力的大小,同时还取决于矩心的位置,故不明确矩心位置的力矩是无意义的。

2023年二级注册建筑师之建筑结构与设备知识点总结归纳

2023年二级注册建筑师之建筑结构与设备知识点总结归纳

2023年二级注册建筑师之建筑结构与设备知识点总结归纳1、桩基承台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

A.C10B.C15C.C20D.C30【答案】 C2、下列关于钢筋混凝土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混凝土收缩与水泥标号、水泥用量有关B.混凝土裂缝宽度与钢筋直径、混凝土标号、保护层厚度有关C.钢筋的强度越高,在混凝土中的锚固长度可越短D.钢筋和混凝土共同工作,钢筋主要受拉,混凝土主要受压【答案】 C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规定,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底层大空间剪力墙结构,当设防烈度为7度时,落地剪力墙的间距Z应符合下列关系中的( )(式中B为楼面宽度)。

A.l≤2.5B.l≤1.5B,l≤20mC.l≤2.OBD.l≤2.OB,l≤24m【答案】 B4、控制电缆穿排管敷设时,管孔内径不应小于( )mm。

A.75B.90C.120D.150【答案】 A5、水泵基础高出地面不得小于( )m。

A.0.10B.0.20C.0.30D.0.40【答案】 A6、民用建筑的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供水温度不应超过( )℃。

A.60B.85C.95D.130【答案】 A7、某地新建一栋65m的财贸金融楼,其消火栓充实水柱应为( )。

A.≮10mB.≮11mC.≮12mD.≮13m【答案】 A8、在软弱地基中,对于施工荷载差异较大的建筑物,说法正确的是( )。

A.先建重、低部分,后建轻、高部分B.没有具体要求C.先建轻、低部分,后建重、高部分D.先建重、高部分,后建轻、低部分【答案】 D9、框架一核心筒结构的抗震设计,下列所述不恰当的是( )。

A.核心筒与框架之间的楼盖宜采用梁板体系B.核心筒在支承楼层梁的位置宜设暗柱C.9度时宜采用加强层D.楼层梁不宜支在洞口连梁上【答案】 C10、关于超静定结构的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结构具有多余联系即为超静定结构B.对于可能发生的破坏,超静定结构要比静定结构具有较强的防御C.局部荷载对结构的影响范围,在超静定结构中比静定结构中大D.超静定结构中各杆件的内力与杆件截面的尺寸有关【答案】 A11、设有消防给水的建筑,其消防水箱的储水容量不正确的是( )。

二级注册建筑师之建筑结构与设备考试知识点总结(超全)

二级注册建筑师之建筑结构与设备考试知识点总结(超全)

二级注册建筑师之建筑结构与设备考试知识点总结(超全)1、当采暖管道穿过防火墙时,在管道穿过处,应采取的措施为( )。

A.设补偿器和封堵措施B.设固定支架和封堵措施C.保温D.不保温设封堵措施【答案】 B2、圜翼型(DN50、DN75)散热面积是( )㎡/片。

A.1.8B.1,16C.0.24D.0.28【答案】 A3、游泳池和可以进入的喷水池中的电气设备必须采用下列( )交流电压供电。

A.12ⅤB.48ⅤC.110ⅤD.220Ⅴ【答案】 A4、在地震区,下列哪一种砌体结构的承重方案不应选用?( )A.横墙承重B.纵横墙承重C.内外纵墙承重D.外纵墙承重【答案】 D5、关于建筑排水通气立管设置,错误的是( )。

A.通气立管不得接纳器具污水B.不得以吸气阀替代通气管C.通气管可接纳雨水D.不得与风管连接【答案】 C6、国家标准规定的荧光灯格栅灯具的灯具效率不应低于( )。

A.55%B.60%C.65%D.70%【答案】 B7、计算供暖热负荷的目的是( )。

A.确定设计方案B.选择热源C.选择供热设备D.三者都有【答案】 D8、水箱与墙面之间净距不宜小于( )。

A.1.0mB.0.7mC.0.5mD.0.9m【答案】 B9、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高度大于( )m时宜采用风洞试验来确定建筑物的风荷载。

A.200B.220C.250D.300【答案】 A10、处于( )情况下的房屋和构筑物不应采用木结构。

A.受生产性高温影响,木材表面温度高于30℃B.受生产性高温影响,木材表面温度高于40℃C.极易引起火灾的建筑中,采用未经防火处理的木结构;经常受潮且不易通风的场所采用未经防潮、防腐处理的木结构D.受生产性高温影响,木材表面温度高于45℃【答案】 C11、关于多层砌体房屋纵横向砌体抗震墙布置的规定,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宜均匀对称,沿平面内宜对齐,沿竖向应上下连续,且纵横向墙体的数量不宜相差过大B.平面轮廓凹凸尺寸,不应超过典型尺寸的50%;当超过典型尺寸的25%时,房屋转角处应采取加强措施C.楼板局部大洞口的尺寸不宜超过楼板宽度的30%,且不应在墙体两侧同时开洞D.房屋错层的楼板高差超过800mm时,应按两层计算;错层部位的墙体应采取加强措施【答案】 D12、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抗震设计时,一、二级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的厚度(不含无端柱或无翼墙者)( )。

二级建筑师《建筑结构和设备》辅导(4)

二级建筑师《建筑结构和设备》辅导(4)

二级建筑师《建筑结构和设备》辅导(4)
3. 钢筋混凝土
1)每30~40m留出后浇带,宽800~1000mm,钢筋采用搭接,宜在两个月后浇灌
2)砼养护一周的强度相当于4周后强度的1/12
3)构件截面长边大于其短边4倍,宜按墙考虑
4)短肢剪力墙:墙肢截面高厚比为5~8,一般剪力墙大于8
5)剪力墙连梁的管道洞口:上、下有效高度≥梁高的1/3,且≥200mm
6)剪力墙墙肢宽度≥3bw(bw为墙厚),且≥500mm
7)16-28层住宅,底层剪力墙与楼面面积比:小开间(3-4m): 6%-8%;大开间(7-8m): 4%-6%
8)落地横向剪力墙的数目,非抗震设计≥30%;抗震设计≥50%
9)矩形平面落地剪力墙的间距:非抗震l≤3B且
l≤36m;抗震,底部1~2层框支时:l≤2B且l≤24m;底部3层及3层以上框支:l≤1.5B且l≤20m
10)钢筋混凝土柱的长细比:宜l/b≤30,50,或
l/d≤25(圆形)。

最新二级建筑师《建筑结构与设备》辅导(2)

最新二级建筑师《建筑结构与设备》辅导(2)

二级建筑师《建筑结构与设备》辅导(2)二级建筑师《建筑结构与设备》辅导(2)11)抗震要求的柱,截面的宽度和高度均≥300mm;圆柱直径≥350mm.剪跨比宜大于2.截面长边与短边的边长比≤3.12)框支柱与梁同宽或比梁每边大50mm,抗震≥450(400);梁高≥柱宽,≥1/12(1/15)梁跨,柱净高与柱截面高度之比≥413)梁的截面宽度≥200mm,且≥同方向柱宽的1/214)框剪结构,顶点位移与全高之比≤1/700;高装修时,≤1/85015)框支梁截面宽度≥上部墙体2倍且≥400mm;高度抗震时≥1/6跨度,非抗震≥1/84.钢结构1)钢结构民用房屋高宽比(6-7)6.5;(8)6;(9)5.52)钢结构单层和露天,横向温度区段长度:柱顶的连接形式,是否采暖,外界条件3)采暖的单层钢结构,温度区段最大220m4)焊接结构含碳量≤0.22%5)钢材厚度越大,抗拉、抗压、抗弯、抗剪设计值越小6)钢结构屋架,主要受力杆长细比:拉杆——350,吊车:300,其它:400,直接受动力荷载,250;压杆——150,其它2007)多层钢框架,风荷载顶点水平位移1/500H8)钢板≥4mm,钢管壁厚≥3mm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简称VR),又称为虚拟环境(VirtualEnvironments)、人造空间(Cyberspace)、人工现实(ArtificialReality)、仿真技术(SimulatorTechnology)等。

它集成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人工智能、多传感器、网络、并行处理等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

它以模拟方式为使用者,创造一个实时反映实体对象变化与相互作用的三维图像世界。

在视、听、触、嗅等感知行为的逼真体验中,使设计者可以深入探索、参与者可以直接参与虚拟对象在所处环境中的作用和变化,仿佛置身于一个虚拟的世界中,产生融合性……997年,Bridges与Charitos提出建筑设计与VR之间,存在着一双向关系,建筑设计可引用VR来评估与验证设计意图,而虚拟现实的环境可引用建筑设计知识来建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建筑结构设计方法与荷载
第一节建筑结构设计方法
应用我国现行设计规范进行结构设计时,采用的是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一、建筑结构基本功能
结构在规定的时间(设计使用年限),在规定的条件下(正常设计、施工、使用、维修)必须保证完成预定的功能,这些功能包括:
(1)安全性
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时,能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

并且在设计规定的偶然事件(如地震、爆炸)发生时及发生后,仍能保持必需的整体稳定性所谓整体稳定性。

系指在偶然事件发生时及发生后,建筑结构仅产生局部的损坏而不致发生连续倒塌。

(2)适用性
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如不产生影响使用的过大的变形或振幅,不发生足以让使用者产生不安的过宽的裂缝。

(3)耐久性
在正常维护下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能。

结构在正常维护条件应能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满足安全、实用性的要求。

上述对结构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的要求总称为结构的可靠性。

结构的可靠性的概率度量称为结构的可靠度。

也就是说,可靠度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结构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是指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进行大修,即可按预定目的使用的时期,我国现行规范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应按表11-1采用。

由此可见,我国通常的建筑结构设计的使用年限是50年。

对于按照我国现行设计规范选用的可变作用及与时间有关的材料性能等取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则称为设计基准期。

它不等同于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86
-2001)规定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

相应的《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所考虑的荷载统计参数都是按设计基准期为50年确定的,如设计时需采用其他设计基准期,则必须另行确定在设计基准期内最大荷载的概率分布及相应的统计参数。

结构功能的极限状态与设计状况
二、结构功能的极限状态与设计状况
区分结构是否可靠与失效,其分解标志就是极限状态。

当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这个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极限状态可分为两类: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当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产生了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时,即认为超过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例如:
(1)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如倾覆等);
(2)结构构件或连接因超过材料强度而破坏(包括疲劳破坏),或因过度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
(3)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
(4)结构或结构构件丧失稳定(如压屈等);
(5)地基丧失承载能力而破坏(如失稳等)。

事实上,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就是结构或结构构件发挥最大承载能力的状态。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这种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值的状态。

当结构或结构构件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即认为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1)影响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
(2)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包括裂缝);
(3)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
(4)影响正常使用的其他特定状态。

在建筑结构设计时,除了考虑结构功能的极限状态之外,还须根据结构在施工和使用中的环境条件和影响,区分下列三种设计状况:
(1)持久状况,即在结构使用过程中一定出现,其持续期很长的状况,例如房屋结构承受家具和正常人员荷载的状况。

持续期一般与设计使用年限为同一数量级。

(2)短暂状况,即在结构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出现概率较大,而与设计使用年限相比持续期很短的状况,如结构施工和维修时承受堆料荷载的状况。

(3)偶然状况,即在结构使用过程中出现概率很小,且持续期很短的状况,如结构遭受火灾、爆炸、撞击、罕遇地震等作用。

这三种设计状况分别对应不同的极限状态设计。

对于持久状况、短暂状况和偶然状况,都必须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对于持久状况,尚应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而对于短暂状况,可根据需要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结构上的作用、作用效应和结构抗力
第二节作用和作用效应
一、结构上的作用、作用效应和结构抗力
结构产生各种效应的原因,统称为结构上的作用。

结构上的作用包括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直接作用指的是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力或分布力,例如结构白重、楼画活荷载和没备自重等。

直接作用的计算一般比较简单,引起的效应比较直观。

间接作用指的是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作用,例如温度的变化、混凝土的收缩或徐变、地基的变形、焊接变形和地震等,这类作用不是以直接施加在结构上的形式出现的,但同样引起结构产生效应。

间接作用的计算和引起的效应一般比较复杂,例如地震会引起建筑物产生裂缝、倾斜下沉以至倒塌,但这些破坏效应不仅仅与地震震级、烈度有关,还与建筑物所在场地的地基条件、建筑物的基础类型和上部结构体系有关。

过去习惯上将上述两类不同性质的作用统称为荷载。

例如将温度变化称为温度荷载,将地震作用称为地震荷载等,这样就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作用,特别是对间接作用的复杂性认识不足。

根据目前结构理论发展水平以及现有规范颁布的现状,对直接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可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以下简称《荷载规范》)的规定采用,对间接作用,除了对地震作用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以下简称《抗震规范》)的规定采用外,其余的间接作用暂时还未制定相应的规范。

考虑到广大设计人员的现状及习惯上的衔接,目前还未将两类作用严格划分,而将其
简称为荷载。

作用在结构上的直接作用或间接作用,将引起结构或结构构件产生内力(如轴力、弯矩、剪力、扭矩等)和变形(如挠度、转角、侧移、裂缝等),这些内力和变形总称为作用效应,其中由直接作用产生的作用效应称为荷载效应。

结构或结构构件承受内力和变形的能力,称为结构的抗力,如构件的承载能力、刚度的大小、抗裂缝的能力等。

结构抗力与结构构件的截面形式、截面尺寸及材料强度等级等因素有关。

荷载的分类
二、荷载的分类
荷载是一个不确定的随机变量。

在《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一2001》(以下简称《统一标准》)中,规定设计基准期为50年,在这段期间内,荷载不仅在量值上是变化的,并且,作用在结构上的时间持续性也是变化的。

因此在《荷载规范》中,将荷载按以下原则进行了分类。

1.按随时间变异分类
(1)永久荷载(亦称恒载)。

在设计基准期内,其量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即使有变化,其变化值与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的荷载。

如结构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

(2)可变荷载(亦称活载)。

在设计基准期内,其量值随时间变化,且其变化值与平均值相比不能忽略的荷载。

如楼(屋)面活荷载、屋面积灰荷载、雪荷载、风荷载、吊车荷载等。

(3)偶然荷载。

在设计基准期内,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但一旦出现,其量值很大且持续时间很短的荷载。

如地震、爆炸力、撞击力等。

2.按随空间位置的变异分类
(1)固定荷载。

在结构空间位置上具有固定分布的荷载。

如结构自重、楼面上的固定设备荷载等。

(2)自由荷载。

在结构上的一定范围内可以任意分布的荷载。

如民用建筑楼面上的活荷载、工业建筑中的吊车荷载等。

3.按结构的动力反应分类
(1)静态荷载。

对结构或结构构件不产生加速度或产生的加速度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如结构的自重、楼面的活荷载等。

(2)动态荷载。

对结构或构件产生不可忽略的加速度。

如吊车荷载、地震作用、作用在高层建筑上的风荷载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