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虫备忘录》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语文《昆虫备忘录》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昆虫备忘录》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昆虫备忘录》课文原文及赏析课文原文:标题:昆虫备忘录一、蜻蜓蜻蜓有复眼,视觉很灵敏。

它们在飞行的时候,连极小的物体都能看清楚。

蜻蜓的翅膀薄而透明,像两张薄纸。

它们飞起来那么快,那么灵活,好像在空中跳舞。

二、瓢虫瓢虫身体是半球形的,非常光滑,颜色鲜艳。

它们的壳硬而厚,背上有一对红色的硬壳,上面有七个黑点。

瓢虫是益虫,专门吃蚜虫。

三、独角仙独角仙是一种大型甲壳虫,体型壮硕,头部有一只长长的角,看起来十分威武。

它们力大无穷,能举起自身体重几十倍的重物。

四、蚂蚁蚂蚁虽小,但力气很大。

它们能够搬动比自己身体重几十倍的东西。

蚂蚁是非常团结的昆虫,常常一起合作搬运食物。

赏析:《昆虫备忘录》是一篇科普性质的课文,通过对蜻蜓、瓢虫、独角仙和蚂蚁四种昆虫的描述,让小学生了解这些常见昆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首先,课文语言简洁明了,形象生动。

如描述蜻蜓的翅膀“薄而透明,像两张薄纸”,瓢虫的壳“硬而厚,背上有一对红色的硬壳,上面有七个黑点”,这些形象的比喻和具体的描绘,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昆虫的特点。

其次,课文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

例如,介绍了蜻蜓的复眼和敏锐的视觉,瓢虫是益虫以及蚂蚁的团结协作等,这些都是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最后,课文通过描述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索自然,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总的来说,《昆虫备忘录》是一篇兼具科学性和趣味性的课文,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昆虫的基本知识,也启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昆虫备忘录》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昆虫备忘录》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昆虫备忘录》小学语文教案设计《昆虫备忘录》教案一、教材分析《昆虫备忘录》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由复眼、花大姐、独角仙、蚂蚱四个部分组成,作者以轻松诙谐的笔调,描写了昆虫的复眼以及几种常见昆虫的外形、习性、活动等,体现了作者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这篇课文在教材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它不仅能让学生了解昆虫的相关知识,还能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他们对昆虫充满好奇,在生活中也或多或少地接触过一些昆虫,但对于昆虫的一些细致特征和习性了解并不全面。

在学习方法上,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如默读、略读等,但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面还有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中提到的几种昆虫的特点。

学会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备忘录”的含义。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昆虫的方法,能够简单描述一种昆虫的外形和习性。

1.1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默读、圈画重点词句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想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1.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昆虫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中昆虫的特点,如复眼的作用、花大姐的种类和特点、独角仙的外形和力气大、蚂蚱的外形和不同种类等。

学习作者观察昆虫的方法,包括细致观察外形、动作,关注昆虫的习性等。

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一些专业术语和生动描写的语句。

例如在描写花大姐的部分,作者详细描述了花大姐的硬翅上的小圆点,“圆点是有定数的,不能瞎点。

小圆点,叫做‘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

”这部分内容体现了作者观察的细致,学生需要理解并学习这种观察昆虫特征的方法。

1.1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昆虫的喜爱之情,并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出来。

统编版教材《昆虫备忘录》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统编版教材《昆虫备忘录》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统编版教材《昆虫备忘录》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昆虫备忘录》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文。

这篇课文由四篇短文组成,分别介绍了蜻蜓、瓢虫、独角仙和蚂蚱这几种昆虫。

课文语言简洁、生动,充满趣味,以备忘录的形式呈现了昆虫的外形、习性等方面的特点,是一篇能激发学生对昆虫研究兴趣的佳作。

从教材的编排来看,本单元的主题是“可爱的生灵”,《昆虫备忘录》作为本单元的一篇课文,有助于学生在观察昆虫特点的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生灵的奇妙,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同时,这篇课文也为学生提供了一种介绍事物的范例,即通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进行简洁而生动的描述。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他们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尤其是对昆虫这种小生物有着浓厚的兴趣。

然而,他们在概括事物特点、准确描述事物方面可能还存在不足。

在识字方面,虽然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但对于一些较难的生字,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和练习。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录、凡”等10个生字,会写“昆、蚂”等13个字。

能够说出文中所介绍昆虫的特点,如蜻蜓的复眼、瓢虫的硬翅等。

学习作者抓住昆虫特点进行描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默读、圈画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引导学生观察昆虫图片或实物,增强对昆虫特点的直观认识,提高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昆虫的喜爱之情,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生字,会写生字,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准确把握文中各种昆虫的特点,如外形、习性等。

学习作者介绍昆虫特点的方法,如细致观察后的简洁描述。

例如在描写蜻蜓时,作者抓住了蜻蜓的复眼“复眼由好多小眼睛构成,是昆虫中最大的”,这一描述简洁明了地突出了蜻蜓复眼的独特之处。

通过这样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抓住重点进行描写。

昆虫备忘录教学设计【优秀5篇】

昆虫备忘录教学设计【优秀5篇】

昆虫备忘录教学设计【优秀5篇】《昆虫备忘录》教案篇一设计说明《昆虫备忘录》向我们介绍了几种熟悉的昆虫,勾起我们有趣的回忆。

蜻蜓的复眼,让“我”一直琢磨它是怎么看东西的,生活经验让我们知道“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

披着光鲜外衣的“花大姐”,硬翅上的圆点可是有定数的,“花大姐”有益虫、害虫之分。

“独角仙”,在甲虫里可能算是最大的,它的头部尖端顶着一只犀牛一样的角,它的力气很大。

蚂蚱飞起来会咯咯作响,尖头绿蚂蚱是画家的最爱。

“土蚂蚱”被捉时会吐出褐色的口水,顶讨厌。

在作者的笔下,一只只活灵活现的昆虫便出现在我们眼前,即便不认得,看完好像也认得了。

教学时,小组合作学习,扫清生字障碍;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了解文章内容,找出自己感兴趣或喜欢的部分,与同学进行分享,分享时结合具体的语句阐述理由,把读文与理解融为一体。

教师以问题引领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四种昆虫的样子、特点、有趣之处,借助画像、做备忘录、展示技能等方式,引领学生走进昆虫的世界,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生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发情趣1.夏天到了,无处不在的昆虫活跃起来,你熟悉哪些昆虫呢?你认真观察过它们吗?2.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

3.这些可爱的昆虫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故事呢?4.板书课题《昆虫备忘录》。

设计意图:借助画面,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昆虫的世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质疑:猜一猜,课文会写些什么内容?预设:介绍了哪些昆虫,它们的样子、习性是怎样的,记录了它们哪些有趣的故事等。

2.引读: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自由朗读课文,尝试着找一找答案。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遇到不会读的字读一读上面的音节或者请教同伴。

(2)选择自己读得不够流利、不够准确的自然段,再仔细地读一读,努力读通每一个生字。

昆虫备忘录板书

昆虫备忘录板书

昆虫备忘录板书
-
一、蜻蜓。

1. 外形。

- 复眼:很大,鼓鼓的,占据头部大部分空间,由许多小眼组成,视觉敏锐。

- 身体:细长,有两对透明的翅膀,薄如轻纱,翅脉清晰可见。

2. 飞行。

- 轻盈敏捷:能在空中悬停、急转弯,像一架小型直升机。

- 快速振动翅膀:每秒振动次数多,飞行速度快。

二、瓢虫。

1. 种类。

- 七星瓢虫:最为常见,鞘翅上有七个黑色斑点,像七颗星星。

- 其他:还有二星、四星、六星等不同种类的瓢虫。

2. 习性。

- 捕食害虫:是蚜虫的天敌,对农作物有益。

- 假死:遇到危险时,会从植物上掉落,装死来躲避敌害。

三、独角仙。

1. 特征。

- 头部:有一只长长的角,像犀牛的角,这是它最显著的特征。

- 体型:比较大,外壳坚硬,呈黑褐色。

2. 力气。

- 大力士:能搬动比自己身体重很多倍的物体。

四、蚂蚱。

1. 身体结构。

- 头部:较小,有一对丝状触角。

-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善于跳跃。

- 翅膀:有两对翅,前翅狭长,后翅宽大,飞行时能发出“沙沙”声。

2. 生活习性。

- 食草:以植物的叶片为食,常出现在草丛中。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课《昆虫备忘录》精选习题+详细解析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课《昆虫备忘录》精选习题+详细解析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课《昆虫备忘录》精选习题+详细解析本文是根据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课《昆虫备忘录》的精选习题进行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1.《昆虫备忘录》这篇课文主要讲述的是什么内容?A. 昆虫的生活习性B. 昆虫的外貌特征C. 昆虫的种类分类D. 昆虫的繁殖方式解析:选A。

根据课文内容可知,《昆虫备忘录》主要介绍了昆虫的生活习性,包括各个昆虫的特点、行为等。

2.文中提到的“昆虫备忘录”是由谁编写的?A. 老师B. 动物园馆长C. 昆虫专家D. 学生解析:选C。

在课文中提到,昆虫备忘录是由昆虫专家编写的,而不是其他选项中的人。

3.下面哪个选项是关于《昆虫备忘录》正确的?A. 《昆虫备忘录》是一部小说B. 《昆虫备忘录》是一本字典C. 《昆虫备忘录》是一本故事书D. 《昆虫备忘录》是一本科普读物解析:选D。

根据课文内容可知,《昆虫备忘录》是一本科普读物,用于介绍昆虫的知识。

二、填空题1.昆虫的身体构造特点是________,昆虫的体表有很多绒毛。

解析:昆虫的身体构造特点是外骨骼,昆虫的体表有很多绒毛。

2.昆虫有______对触角,它们可以用来听音、闻味、摸索。

解析:昆虫有一对触角,它们可以用来听音、闻味、摸索。

3.昆虫的翅膀有很多种,有的昆虫翅膀______,有的昆虫翅膀______。

解析:昆虫的翅膀有很多种,有的昆虫翅膀透明,有的昆虫翅膀有颜色。

三、判断题1.昆虫的触角可以用来看东西。

解析:错误。

昆虫的触角用来听音、闻味、摸索,而不是用来看东西。

2.一只昆虫只有一对翅膀。

解析:错误。

一只昆虫可以有一对或多对翅膀,取决于昆虫的种类。

四、解答题1.根据课文内容,简要介绍昆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解析:昆虫的特点包括外骨骼、触角、多对翅膀等。

昆虫的生活习性包括昆虫的繁殖方式、饮食习性、栖息地等。

举例来说,一些昆虫以花蜜为食,生活在花儿旁边,同时也是花儿的传粉者,它们喜欢在花丛中飞舞。

2.你认为昆虫备忘录对我们了解昆虫有什么帮助?解析:昆虫备忘录对我们了解昆虫具有很大的帮助。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说课稿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说课稿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说课稿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说课稿第【1】篇〗三年级《昆虫备忘录》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录、凡”等生字,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

2.默读课文,了解各种昆虫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通过默读,感受昆虫的有趣。

2. 通过情境体验,展开想象,发展观察、想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昆虫有趣的地方,培养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1.了解文中各种昆虫的特点,找出感兴趣的地方。

2.体味文章语言的生动、有趣。

教学课时 1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蜻蜓、瓢虫、蚂蚱、独角仙。

提问:图上的昆虫大家都认识吗?如果认识,给大家介绍一下吧!学生各抒己见,介绍这几种昆虫。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些昆虫,它们身上还藏有哪些秘密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昆虫备忘录)。

2.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1)课文揭示了这几种昆虫的什么秘密?(2)“备忘录”指的是什么?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标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3.试着读课文。

展示阅读要求和提示: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品读,并反复多读几遍,课文中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朗读课文。

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

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1)出示词语:备忘录凡是距离款款黑绸膜翅益虫(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学习生字。

(1)约斑录凡距款绸膜瞎益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注意读准翘舌音“绸”,前鼻音“凡款斑”。

(2) 识记生字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1)熟字加偏旁:“巨+=距”“周+纟=绸”“莫+月=膜”“害+目=瞎”。

(2)形近字比较。

如:绿一录风一凡斑一班(3)组词扩展:“款待款款有益益虫大约”(4)以多种形式认读词语,如猜读、“开火车”读等。

《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5篇

《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5篇

《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5篇不管写什么类型的教学反思,都要认真思考自己的教学过程,作为教师不断写好教学反思可以提升教学质量,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5篇,供大家参考。

《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篇1《昆虫备忘录》这篇文章详细、深刻地描绘几种昆虫的特点:蜻蜓、瓢虫、花大姐等等。

他怀着对渺小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去描写,甚至歌颂,微不足道的昆虫。

这本书语言生动有趣,详略得当。

阅读它,读者绝对不会感到枯燥、乏味,而就像步入了童话世界,能充分领略昆虫世界的神奇。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把握昆虫的不同特点,体会作者细致的观察力,感受他对大自然与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之情。

围绕本课教学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1、在预习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与作品、与学生对话、与教师对话、与作者对话,体现课堂民主、师生平等对话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2、新课的导入:如利用多媒体展示昆虫图片导入新课,用最直观地方式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探求知识的兴趣。

3、问题情境的设计:要从学生的经验、生活出发,注意目的性、把握难易性、力求新颖性、强调有效性、体现层次性,采用反复诵读的方法,让学生在感知作品语言美的基础上,生发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4、典型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与文本形成沟通和对话,在情感的交融中获得知识。

《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篇2在夏天的花坛里鲜花盛开,我们也能看见很多蜜蜂,幼儿都怕被蜜蜂,谁都不敢靠近,对蜜蜂了解都不太全面。

关于蜜蜂的谜语、儿歌、画画都学了很多,但对真正的蜜蜂了解的有点少,孩子看见蜜蜂都胆怯,我想让幼儿了解真蜜蜂,还不能用真蜜蜂观看了解,那样孩子们都会恐慌,也不可能学进去,我也害怕不小心,孩子要让蜜蜂伤到就不好了,让我有些犯愁。

前几天听见一首儿歌挺好,我就教幼儿了,幼儿们学习的都很高兴,想到这我发现可以用儿歌引入,先让幼儿在放松、愉快的心情唱歌跳舞,在引导幼儿到蜜蜂的话题,你说到认识蜜蜂,有的幼儿就反映到害怕,等我拿出图片时,有幼儿就说了一句不是真蜜蜂,我和孩子们都笑了,从看图片认识蜜蜂,幼儿们都说:蜜蜂原来是这样的啊!在图画和视频的教学里,这节课完成的还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 暗喻?
关于膜翅的知识: 膜翅为昆虫中最常见的一类翅,膜质翅,其薄 而透明,翅脉明显可见。如蜂类、草蛉、蝉和蜻蜓 的前后翅,蝇类的前翅,甲虫、蝗虫和蝽的后翅等 。
膜翅
(3)还有一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你能 找出来吗?
“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颜色鲜艳的 小圆点,特别漂亮”,把瓢虫的硬翅比作“瓷漆”。
(4)“据说给它套上一辆泥制的小车,它拉着 就走”中“据说”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不能删掉。“据说”表示甲虫会拉泥制的小车只 是作者听来的,不一定是事实;如果去掉,就表示 甲虫一定会拉车,不符合原意。这个词体现了说明 文语言的准确性。
4.学习“蚂蚱”部分。 (1)文中提到了蚂蚱的哪些种类?分别找出描 写这些种类之处。
因为多数瓢虫外壳的颜色艳丽,而且鞘翅上面 有美丽的斑点,形成一种别有情趣的美丽图案,所 以被俗称为“花大姐”。
(2)“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 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一 句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运用了比喻(暗喻)的修辞手法,把瓢虫的膜翅 比作“黑绸衬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膜翅的颜色 和质地,及薄而透明的特点。
(2)独角仙为什么被称作“昆虫中的霸王”? 因为它在甲虫里可能算是最大的,从头到脚,约 有两寸。
(3)“独角仙,在甲虫里可能算是最大的”一 句中,“可能”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不能删掉。“可能”表示独角仙是甲虫中最大 的是作者的推测,不一定是事实;如果去掉,就表 示独角仙在甲虫中一定是最大的,不符合作者的原 意和客观事实。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复眼是什么意思?
是好多小眼睛合成一个大眼睛。
关于复眼的知识:
复眼是一种由不定数量的小眼组成的视觉器官, 主要在昆虫及甲壳类等节肢动物的身上出现,同样结 构的器官亦有在双壳纲身上出现。复眼中的小眼面一 般呈六角形。复眼是相对于单眼而言的,是昆虫的主 要视觉器官,通常在昆虫的头部占有突出的位置。多 数昆虫的复眼呈圆形、卵圆形或肾形。它由多数小眼 组成。小眼面的数目、大小和形状在各种昆虫中变异 很大,雄性介壳虫的复眼仅由数个圆形小眼组成。
我会读生字 录凡距款绸 膜瞎益约蚂 斑
.
生字学习 会认的字
多音字
mà: 蚂蚱 蚂 mǎ :蚂蚁 蚂蟥
mā :蚂螂
蚂蚁
蚂螂
词语学习
词语理解
琢磨:思索;考虑。 造句:老师的话我琢磨了很久。 严丝合缝:指缝隙密合,也用来比喻言行周密, 没有一点漏洞。 造句:九只大小不等的玉轮严丝合缝地镶嵌在大 门中间。 霸王:称极端霸道的人。 造句:他在班级里堪称是个小霸王。
近义词
琢磨——(思索) 凡是——(但凡)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 com
灵敏——(灵巧)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严丝合缝——(天衣无缝)
反义词
完整——(残缺) 灵敏——(迟钝) 漂亮——(丑陋) 鲜艳——(暗淡) 喜欢——(讨厌)
课文用生动有趣的笔调向我们介绍了蜻蜓、瓢虫、 独角仙、蚂蚱等昆虫,表达了对大自然和自然万物的 好奇与热爱。
2.课文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每部分的内容 是什么?
课文可以分成四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小标题就是它 的主要内容,即作者在每个部分分别介绍了复眼、花 大姐(瓢虫)、独角仙和蚂蚱。
课文解读
1.学习“复眼”部分。 (1)这部分小标题叫“复眼”,根据课文内容,
①尖头蚂蚱。提到它的地方在第1、2自然段。 ②“土蚂蚱”。提到它的地方在第4自然段。 (2)那么第3自然段是写什么内容呢?
写蚂蚱飞行时的样子和声音。
(3)根据文中的介绍,“土蚂蚱”有哪些特点 ? 身体粗短,方头,色黑如泥土,翅上有黑斑,
一被抓住就会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
拓展延伸
1.关于昆虫的成语 螳臂当车 金蝉脱壳 飞蛾扑火 无头苍蝇 噤若寒蝉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词语辨析
灵敏 灵巧
相同点:二者都含有“灵活”的意思。
不同点:“灵敏”指“反应快;能对极其微弱的 刺激迅速反应”,可以形容动作,也可以形容嗅觉; “灵巧”指“灵活而巧妙”,多用来形容手或心思。
运用示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军犬的嗅觉特别( 2.他的手挺( 灵巧 玩意儿。
灵敏 )。 ),能做各种不同的小
整体感知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根据课文内容,复眼对昆虫有什么作用? 复眼能让昆虫的视觉更灵敏。
(3)文中提到了哪些有复眼的昆虫?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 com
蜻蜓、苍蝇。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2.学习“花大姐”部分。
(1)在北京方言中为什么会把瓢虫叫成“花大 姐?”
螳臂当车
2.关于昆虫的诗句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白居易《村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附着力强,能经受气候的强烈变化。 用途:金属、木质,各种车辆机械仪表及水上钢
铁构件船舶。
(4)瓢虫是害虫还是益虫?
根据圆点数不同,瓢虫的益害属性是不同的。有 的瓢虫吃蚜虫,是益虫,如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 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害虫,如十一星瓢虫、 二十八星瓢虫。
3.学习“独角仙”部分。 (1)这部分第1自然段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表达效果? “它摔得很重,摔晕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 法,生动幽默地表现了独角仙的动作。
关于瓷漆的知识: 瓷漆又名磁漆,是以清漆为基料,加入颜料研
磨制成的,涂层干燥后呈磁光色彩而涂膜坚硬。以 醇酸树脂为主,按各种品种的要求加入所需的颜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 com
及助剂等,研磨而成。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主要特点是:具有良好的光泽、耐候性、耐水性,
昆虫备忘录
汪曾祺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 com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 com
学习目标
1 会认10个生字,学习积累本课的重点词 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 文中所介绍的几种昆虫的特点。
3 品味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来将这些特点表 达出来的,学习作者活泼生动的语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