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病(科普知识)
世界防治麻风病日相关宣传资料

世界防治麻风病日相关宣传资料为了普及麻风防治知识,消除麻风恐怖和歧视,吸引社会各界关心和参加消灭麻风的事业,宣传资料少不了,下面,店铺为大家介绍一下世界防治麻风病日宣传资料,欢迎阅读。
世界防治麻风病日宣传资料一: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每年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是"世界防治麻风病日"。
这是1953年由法国人发起,世界卫生组织确立的,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这一天举行各种形式的活动,目的是调动社会各种力量来帮助麻风病人克服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获得更多的权利。
我国于1988年开始进行"世界防治麻风病日"自上而下的、全国性的宣传、科普活动,目的是普及麻风防治知识,消除麻风恐怖和歧视,吸引社会各界关心和参加消灭麻风的事业,对在我国消灭麻风病的伟大事业起促进作用。
麻风病的症状表现麻风杆菌侵入机体后一般认为潜伏期平均为2~5年,短者数月,长者超过十年,大多是不知不觉的。
在典型症状开始之前有的往往有全身不适,肌肉和关节酸痛四肢感觉异常等全身前躯症状。
这些表现没有特异性免疫力较强者,向结核样型麻风一端发展,免疫力低下或缺陷者向瘤型一端发展。
麻风病的传染方式麻风病的传染方式主要是直接接触传染,其次是间接接触传染。
1、直接接触传染这种方式是健康者与传染性麻风病人的直接接触,传染是通过含有麻风杆菌的皮肤或粘膜损害与有破损的健康人皮肤或粘膜的接触所致。
这种传染情况最多见于和患者密切接触的家属。
虽然接触的密切程度与感染发病有关,但这并不排除偶尔接触而传染的可能性。
2、间接接触传染这种方式是健康者与传染性麻风患者经过一定的传播媒介而受到传染。
例如接触传染患者用过的衣物、被褥、手巾、食具等。
间接接触传染的可能性要比直接接触传染的可能性小,但也不可能忽视。
3、其它传染方式从理论上说,麻风菌无论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都有可能侵入人体而致成感染。
近来有人强调呼吸道的传染方式,认为鼻粘膜是麻风菌的主要排出途径,鼻分泌物中的麻风菌在离体后仍能存活相当的时间,带菌的尘埃或飞沫可以进入健康人的呼吸道而致感染。
麻风病防治知识

⿇风病防治知识 ⿇风病是⼀种由⿇风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如何进⾏防治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风病防治知识的内容,希望⼤家喜欢! ⿇风病防治知识 1、什么是⿇风病? ⿇风病是由⿇风杆菌引起的⼀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体的⽪肤、粘膜和周围神经。
未经治疗过的⿇风病⼈是唯⼀的已知传染源(特别是多菌型病⼈)。
2、⿇风病是如何传播的? 直接密切接触和呼吸道是马蜂菌传播的重要途径。
3、感染⿇风菌就⼀定会得⿇风病吗? ⿇风菌感染后会不会发病取决于机体⾃然免疫⼒,95%⾄99%以上的⼈对⿇风菌有⾃然免疫⼒,即使感染了⿇风菌也不⼀定发病,只有易感者才发病。
4、⿇风病的症状和体征 可发⽣于全⾝任何部位。
⿇风病临床体征主要表现为⽪肤和神经损害。
⽪肤有单块或多块不痛不痒的斑块、丘疹、结节、斑疹、⽔疱等(但也有个别患者感觉奇痒)⽪肤损害。
神经损伤主要以⾯、⼿、⾜等部位为主。
⿇风病防治⼩知识 ⼀、1954年,世界卫⽣组织确定每年1⽉的最后⼀个星期⽇为“世界防治⿇风病⽇”。
2016年1⽉31⽇是第63届“世界防治⿇风病⽇”暨第29届“中国⿇风节”,今年活动主题是“加速⾏动,消除⿇风危害”。
⼆、⿇风病是由⿇风杆菌引起的⼀种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的呼吸道吸⼊和长期密切的⽪肤接触传播。
⿇风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未经治疗的多菌型⿇风病患者。
绝⼤多数⼈对⿇风病具有免疫⼒,发病率低。
三、⿇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
密切接触活动性⿇风病患者时戴⼝罩、接触后洗⼿、注意个⼈卫⽣、加强营养、提⾼机体抵抗⼒等可以减少患⿇风病的危险。
四、⿇风病早期症状是浅⾊或红⾊⽪肤斑⽚,常伴感觉丧失。
如果怀疑⾃已得了⿇风病,应该主动去⽪肤病防治院(所、站)等⿇风病防治机构检查治疗,或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联系咨询。
五、⽬前我国对⿇风病的诊断和治疗实⾏免费。
各级政府实⾏报病奖励,中央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此外,民政等部门也为⿇风病患者提供必要的医疗和⽣活救助等。
2024健康科普‖梅毒、麻风病、淋病你了解多少

•梅毒知识科普•麻风病知识科普•淋病知识科普•三种疾病比较与关联分析目录•社会影响与心理干预策略•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01梅毒知识科普梅毒定义及传播途径梅毒定义传播途径梅毒症状与分期一期梅毒主要表现为硬下疳,即生殖器部位的无痛性溃疡,以及局部淋巴结肿大。
二期梅毒以皮肤黏膜损害为主,如皮疹、扁平湿疣、梅毒性脱发等,还可出现骨膜炎、眼损害、神经系统损害等。
三期梅毒又称晚期梅毒,可发生树胶肿等严重皮肤损害,还可侵犯心血管、神经系统等重要脏器,导致严重后果。
梅毒预防与治疗措施预防措施治疗措施皮肤黏膜损害脏器损害传染给他人心理影响梅毒对身体健康影响02麻风病知识科普麻风病定义及传播途径定义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导致皮肤损害和神经粗大,严重者甚至可导致残废。
传播途径麻风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染。
飞沫传播是指患者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带有麻风杆菌的飞沫,被健康人吸入后感染。
接触传染则是健康人破损的皮肤或粘膜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或分泌物而感染。
麻风病的潜伏期较长,一般为2-5年,甚至更长。
发病后,患者可出现皮肤损害、神经粗大、感觉障碍、运动障碍等症状。
皮肤损害可表现为红斑、斑块、结节等,神经粗大则表现为周围神经增粗、变硬,感觉障碍包括触觉、痛觉、温觉等减退或消失,运动障碍则表现为肌肉萎缩、无力等。
分型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麻风病可分为少菌型和多菌型两种类型。
少菌型患者症状较轻,皮肤损害少而局限,神经损害轻;多菌型患者症状较重,皮肤损害广泛且严重,神经损害明显。
症状麻风病症状与分型VS麻风病预防与治疗措施预防预防麻风病的关键在于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麻风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另一方面要改善居住条件和环境卫生,减少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染的机会。
此外,还可以通过接种卡介苗等预防措施来降低感染风险。
治疗治疗麻风病的主要方法是药物治疗和对症治疗。
麻风病防治知识

预防性治疗与疫苗接种
预防性治疗
对高危人群提供预防性治疗,如使用抗结核药物或免疫调节剂等,降低感染风 险和病情进展。
疫苗接种
积极开展麻风病疫苗的研发和试验工作,一旦疫苗研制成功,应大规模接种疫 苗,提高人群免疫力,有效预防麻风病的发生。
03
麻风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麻风病治疗的主要手段,常用的药物有氨苯砜、 利福平、氯法齐明等。这些药物可以抑制麻风杆菌的生长, 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麻风病的康复与关怀
社会支持与心理辅导
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为麻风病患者提供医疗、生活和心理 支持,减轻他们的负担和孤独感。
心理辅导与疏导
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服务,帮助 患者及其家庭成员克服心理障碍,增 强信心。
家庭护理与生活指导
家庭护理技能培训
向患者家属提供护理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家庭护理质量。
生活指导
支持性护理与康复
支持性护理与康复是麻风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提高 生活质量。
支持性护理包括提供心理支持、健康教育、营养指导等,可以帮助患者了解疾病 知识、减轻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 、语言治疗等,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自理能力。
04
诊断困难
由于麻风病的症状与许多其他 皮肤病相似,因此准确诊断较
为困难。
社会歧视
由于对麻风病的误解和偏见,患者 常常遭受社会的歧视和排斥,影响 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缺乏有效疫苗
目前尚未有针对麻风病的特效 疫苗,无法通过接种疫苗进行 有效预防。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
在一些地区,由于医疗资源有 限,无法为患者提供及时和有
麻风病防治知识

麻风病防治知识麻风病,又称麻风痼疾,是一种慢性传染病,由麻风杆菌感染引起。
该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皮肤接触传播。
麻风病主要侵犯皮肤和神经系统,严重时会引起残疾甚至死亡。
为了预防和控制麻风病的传播,人们需要了解一些麻风病防治知识。
一、早期诊断和治疗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麻风病防治的关键。
麻风病潜伏期长,病情发展缓慢,因此容易被忽视。
一旦发现皮肤上出现不正常的麻木、麻疹、脱发等症状,应尽快就医。
医生会通过临床症状、皮肤活检和麻风杆菌检测等方式进行诊断,早期诊断有助于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二、多重药物治疗麻风病的治疗采用多重药物联合疗法,常用的药物包括达耐、利福平等。
这些药物具有抗麻风杆菌的作用,可以抑制病原体的增殖和破坏,减轻病情。
多重药物治疗可以避免麻风杆菌对单一药物的耐药性,提高治疗效果。
三、定期随访和治疗麻风病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患者需要定期接受随访和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调整药物剂量和疗程。
同时,医生还会关注患者的生活环境和心理状况,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确保患者能够坚持治疗并康复。
四、社会支持和康复服务麻风病患者往往遭受歧视和排斥,社会支持和康复服务对于他们的康复至关重要。
社会支持可以包括政府的政策扶持、医疗保障和康复补贴等,帮助患者减轻经济负担。
康复服务可以包括职业培训、就业安置和心理辅导等,帮助患者重新融入社会。
五、麻风病疫苗接种麻风病疫苗是预防麻风病的有效手段。
目前,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的麻风病疫苗是卡博麻风疫苗。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麻风病疫苗应在麻风病高发地区进行普及接种,以降低感染风险。
六、个人防护措施个人防护是预防麻风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人们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身体清洁。
尤其是在接触病人或疑似病人时,应注意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病人体液。
七、宣传教育和社区参与宣传教育和社区参与是麻风病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院麻风病、性病防治和死因监测报告管理试题

医院麻风病、性病防治和死因监测报告管理试题基本信息:[矩阵文本题] *麻风病防治一、单选题。
(每题3分,共21分)1、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侵犯()和()的传染病。
[单选题] *A.皮肤、周围神经(正确答案)B.血液、周围神经C.皮肤、中枢神经D.血液、中枢神经2、关于麻风病,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单选题] *A.是遗传性疾病;B.是病毒感染性皮肤病;C.是慢性接触性传染病;(正确答案)D.是先天性皮肤病3、麻风病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 )传染病之一。
[单选题] *A.甲类B.乙类C.丙类(正确答案)D.丁类4、麻风病的潜伏期一般有多长()? [单选题] *A.1-2年B.2-3年C.2-5年D.2-10年(正确答案)5、麻风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的是()。
[单选题] *A.母婴传播B.接触传播(正确答案)C.血液传播6、以下关于麻风病的临床表现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 *A.除纯神经炎麻风病外,一般均有皮损B.皮损或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明确的浅感觉减退或丧失,或闭汗C.明确的外周神经肿大D.皮肤各组织中均找到抗酸菌(AFB),均有立毛肌和毛囊炎症反应(正确答案)7、关于麻风菌的临床检查项目中,不包括以下哪项()。
[单选题] *A. 皮肤损害的检查B. 浅感觉功能的检查C. 周围神经检查D. 运动功能的检查E.内脏器官的检查(正确答案)二、判断题。
(每题3分,共9分)1、感觉丧失是麻风临床表现最早、最主要的症状之一,也是诊断依据之一。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麻风病目前尚无很好预防措施,最主要预防措施是早期发现、早诊断、早期治疗。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麻风病症状特点:慢性、长期存在、一般治疗无效、无痛痒。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性病防治一、单选题。
(每题3分,共21分)1、根据国家规定,梅毒病例报告实行以下哪项制度? [单选题] *A.阳性报告制度B.接诊报告制度C.诊断报告制度D.首诊医生报告(正确答案)2、根据卫生部颁布的诊断标准,梅毒分期分类为以下哪项? [单选题] *A.早期梅毒、晚期梅毒B.一期、二期、三期、隐性、胎传梅毒(正确答案)C.显性梅毒、隐性梅毒D.后天梅毒、先天梅毒3、关于梅毒病例报告的时限要求,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单选题] *A.梅毒病例诊断后,应在24小时内报告(正确答案)B梅毒病例诊断后,应在3个工作日报告C梅毒病例检测阳性后,应在24小时内报告D梅毒病例检测阳性后,应在3个工作日报告4、根据当前卫生部颁布的诊断标准,梅毒诊断病例分类包括以下哪项? [单选题] *A.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B.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正确答案)C.临床诊断病例、病原携带者D.确诊病例、阳性检测者5、一期梅毒确诊病例应符合以下哪项? [单选题] *A.多形性皮疹、RPR和TPPA均阳性B.硬下疳、RPR和TPPA均阳性(正确答案)C.硬下疳、RPR阳性D.硬下疳、TPPA阳性6、隐性梅毒确诊病例应符合以下哪项? [单选题] *A.就诊时无症状、无体征,以前未诊断过梅毒,RPR和TPPA均阳性(正确答案)B.就诊时无症状、无体征,既往曾诊断为梅毒,RPR和TPPA均阳性C.就诊时无症状、无体征,RPR阳性D.就诊时无症状、无体征,TPPA阳性7、根据2012年卫生部颁布的《性病防治管理办法》,我国重点监测和防治的性病是:() [单选题] *A.梅毒、淋病、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B.梅毒、淋病、软下疳、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C.梅毒、淋病、艾滋病、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D.梅毒、淋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正确答案)二、判断题。
麻风病防治知识总结

麻风病防治知识总结(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心得体会、工作计划、演讲稿、教案大全、作文大全、合同范文、活动方案、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insights, work plans, speeches, lesson plans, essays, contract samples, activity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麻风病防治知识总结麻风病防治知识总结(通用31篇)麻风病防治知识总结篇120XX年1月27日是第XX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第32届中国麻风节。
麻风病知识

麻风病知识麻风病(Leprosy),又称为麻疯病,是一种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麻风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和神经系统的损害,严重时可导致肢体畸形和功能障碍。
虽然麻风病在现代医学条件下已经相对稀少,但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麻风病的传播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近距离接触或共用物品传播。
感染者多为长期暴露在麻风杆菌患者身边的人群。
而患病的人则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仅有一小部分感染者会发展成为临床病例。
麻风病的早期症状通常为皮肤表面的麻木和刺痛感。
随着疾病的发展,病人的皮肤会出现颗粒状损害和白色斑块。
同时,病人还常常出现神经功能障碍,例如手指和脚趾的麻木感和无力感。
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皮肤溃烂和畸形,甚至出现功能障碍,如手指和脚趾的萎缩。
由于麻风病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患者经常出现眼睛干涩和结膜炎等眼部疾病。
麻风病的治疗主要通过抗生素疗法。
目前已经有多种有效的抗生素来治疗该病,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可以避免或减轻肢体残疾。
除了药物治疗,社会和心理支持也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已经开展了麻风病的防治工作,通过宣传、筛查和治疗等措施来减少病例的发生。
为了有效控制麻风病的传播,社会对这种疾病的认识和了解非常重要。
首先,要强调麻风病不会通过简单的接触传播,不传染给周围人群。
其次,要鼓励人们加强个人卫生和抵抗力,避免接触病人的伤口和分泌物。
最后,建立完善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机制,及时发现和治疗感染者,尽早遏制疾病的传播。
总之,麻风病作为一种传染病,虽然在现代医学条件下相对少见,但仍然需要引起足够的注意。
通过加强对麻风病的认识和了解,提高个人卫生和防护意识,早期诊断和治疗,我们有望有效控制麻风病的传播,减少感染病例,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风病的斑疹: 麻风病的斑疹:
斑疹表现为:浅色斑、淡红斑或棕色斑, 斑疹表现为:浅色斑、淡红斑或棕色斑, 扁平或高起,不痛、不痒; 扁平或高起,不痛、不痒; 皮肤感觉丧失顺序为: 皮肤感觉丧失顺序为: 温度觉 痛觉 触觉 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 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
麻风病的其他体征:
早期麻风病的症状
1、斑块不出汗伴麻木 、 2、有神经痛 、 3、脱眉毛 、 4、手、足、面不明原因浮肿 、 5、皮肤有蚁行感 、
有上述情况时, 有上述情况时, 请到各县( 请到各县(市) 疾控中心或皮防
站免费就医。
我国现行麻风病防治政策
1、麻风病防治专业机构是:各级疾控 、麻风病防治专业机构是: 中心或皮防站。 中心或皮防站。 2、麻风病人享受免费检查、免费治疗 、麻风病人享受免费检查、 免费检查 的双免政策。 的双免政策。 3、麻风病人一律使用统一提供的联合 、 化疗药物。 化疗药物。
麻风病科普知识
凉山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什么是麻风病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 麻风病: 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麻风杆菌的形态特征
放大后的麻风杆菌剖面图
麻风杆菌的形状
电镜下的麻风杆菌(呈簇、呈团)
麻风杆菌的特征 麻风杆菌在外界环境生命力很低,离开 人体很快就死亡。 太阳晒2小时失去繁殖力。 麻 风 菌 对 热 和 消 毒 剂 十 分 敏 感 , 60℃ 10-30分钟即失去活力。一般消毒剂均 可杀灭。
乡、村医生职责
一、努力学习麻风病防治知识。 掌握 1)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方法; 2)联合化疗(MDT)方法,药物毒副作 用及其处理方法; 3)指导病人预防残疾和正确指导病人康 复的方法。 4)掌握健康教育技能。
二、健康教育目标: 普及率: 农村以户为单位,学校以班为单位,要 求达到100%; 知晓率: 1、农村15-50岁的农民达到50%以上; 2、农村小学生,三年级以上要求达到 80%,中学生90%以上。
麻风病是怎样传染的?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 传染病,潜伏期通常为2—5年,最 常为2 5 常为 长潜伏期可达10年。麻风病的传染 需要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 个体三个环节。
一、传染源:
未治疗的(多菌型)麻 风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1.直接接触传染 2.飞沫传染
三、易感人群
三、每年在全乡、村巡诊不得少于6 次,每次巡诊要求达到每个村民小 组; 保证健康教育和麻风线索调查,确 保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科学治疗; 严守健康医疗保密制度,保护病人 隐私,违背者视情节轻重给以适当 处分;
谢谢
.
麻风病的分类
一类为少菌型( ) 一类为少菌型(PB),基本没 少菌型 有传染性。 有传染性。 另一类为多菌型 多菌型( ),有传 另一类为多菌型(MB),有传 ), 染性。 染性。多菌型病人接受联合化 疗后,一周内传染性即基本消 疗后,一周内传染性即基本消 除。
麻风病的三早原则
麻风病诊断必须准确, 麻风病诊断必须准确 , 应 做到早发现 早诊断和早治疗, 早发现、 做到早发现 、早诊断 和早治疗 , 从而及早中止传播和减少畸残 的发生。 的发生。
呼吁
人们消除对麻风病的恐惧 纠正人们对麻风病人的歧视
怎样防止麻风病传播
防止麻风病传播的最好方法是: 防止麻风病传播的最好方法是 最好方法 用联合化疗彻底治愈所有病人。 用联合化疗彻底治愈所有病人。
麻风病人能治愈吗?
麻风病人只要通过正规全程治疗, 完全可以治愈。 早期发现、接受治疗可以避免留 下残疾。
怎样治疗麻风病
少菌型病人(PB)的治疗 的治疗:共6个月 1、少菌型病人(PB)的治疗 利福平(RFB 600mg) 每月一次 氨苯砜 (DDS 100mg) 每日一次 15岁以下儿童减量服药。
多菌型(MB)病人的治疗 病人的治疗: 24个月 2、多菌型(MB)病人的治疗:共24个月 利福平 (RFB600mg) 每月一次 氯苯吩嗪(B-663300mg) 每月一次 氨苯砜 (DDS100mg) 每日一次 氯苯吩嗪(B-66350mg) 每日一次 15岁以下儿童减量服药。
4、对麻风病人实行保密治疗,在家庭内治 、对麻风病人实行保密治疗, 疗。 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麻风病人。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麻风病人。 6、麻风畸残者享受普通残疾人一样的待遇。 、麻风畸残者享受普通残疾人一样的待遇。
麻风病可防、可治、 不可怕!
社会歧视对麻风病人的 伤害,远远大于麻风杆菌 对病人的伤害。
淡红色或皮色结节或皮肤平滑、光 亮、弥漫性肿胀、而无感觉丧失。
传染性问题
麻风是现在已知的传染病中传染性最低 麻风是现在已知的传染病中传染性最低 的丙类传染病。 的丙类传染病。 95%以上的人对麻风有天然免疫力, 以上的人对麻风有天然免疫力, 以上的人对麻风有天然免疫力 即使有大量麻风杆菌进入人体也不会发 病。 80年代,国外曾有 年代, 年代 国外曾有225名自愿者将活麻 名自愿者将活麻 风杆菌直接注入体内,结果只有5人发 风杆菌直接注入体内,结果只有 人发 发病率仅为2.22%。 病,发病率仅为 。 夫妻一人患病, 夫妻一人患病,另一人受感染发病的比 例小于5%。 例小于 。
男女老幼都可能得病, 但易感者小于人群总数的
5%
麻风病主要侵犯的部位
1、皮肤 、
表现为:斑疹 、斑丘疹、斑块、 斑丘疹、斑块、 表现为: 结节
2、神经 、
表现为:感觉、 表现为:感觉、 运动障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如何诊断麻风病
有一块或多块斑疹长期存在, 有一块或多块斑疹长期存在, 同时有明显的感觉丧失, 同时有明显的感觉丧失,应高度怀 疑为麻风病人。 疑为麻风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