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53972
初中语文知识点全总结

一、语言文字基础知识1.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汉字的形体结构、意符、音符、注音符号。
2. 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横、竖、撇、捺、点。
3. 汉字的基本部首:部首的分类、部首的作用。
4. 汉字的构字法:会意、象形、指事、形声字。
5. 汉字的认读:常见偏旁、结构分析、常用字的笔画和构造。
6. 汉字的造字法:旁、声、形、义。
7. 汉语拼音:拼音字母、声、调、音节、拼读、拼音规则。
二、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和地域性1. 语言文字的规范性:语言的规范、语言文字的标准、语言文字的修辞规范。
2. 语言文字的地域性:方言、方言文学、方言的传承和保护。
三、修辞法和文学修辞1. 修辞法: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对比、夸张、衬托、反讽、描写等。
2. 文学修辞:隐喻、暗示、多义、联想、寓意等。
四、语言文字的描写和表达1. 描写:叙写、写景、写人、写事、画面描写、哲理描写、情感描写等。
2. 表达:抒情、议论、叙事、记叙、描写、对话、借物表达、拟人表现、写实表现等。
五、阅读与赏析1. 阅读的技巧:快速阅读、理解阅读、细读、批判性阅读、综合性阅读。
2. 赏析的技巧:文学作品的品位、情感、主旨、语言、结构、风格等。
六、作文与表达1. 作文的结构:开头、中间、结尾。
2. 作文的类型: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
3. 作文的修辞:修辞的运用、形象的描写、情感的表达、语言的优美程度、思想深度等。
1. 古代文学作品:《诗经》、《楚辞》、《论语》、《孟子》、《道德经》等。
2. 文言文的体裁:古诗、楚辞、论语、小说、传记、散文等。
3. 文言文的阅读:古汉语的理解与体会、句子成分分析、句子的修辞技巧等。
八、现代文学阅读与欣赏1. 现代文学作品:《围城》、《红楼梦》、《平凡的世界》、《呐喊》、《我们仨》等。
2. 现代文学的体裁:小说、散文、诗歌、剧本、报告文学、寓言、杂文等。
3. 现代文学的阅读:情节分析、人物描写、情感表达、语言结构、思想深度等。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基础语言知识词语1.词语分类–名词:指人、事、物、地名等具体或抽象事物的名称。
–动词:表示动作、变化、状态等。
–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特征、状态等。
–副词:表示程度、时间、地点、方式等。
–介词:用来介定名词、代词或动词。
–连词:连接同类成分或并列成分。
–叹词:表达人们赞叹、惊奇、喜悦等情感。
2.词义辨析–同义词:具有相同或接近的意义。
–反义词:意义相反的词语。
3.词语用法–词性变化:形式上的变化,如动词的变位和时态。
–词义变化:意义上的变化,如汉字的多音字,词语的引申义和比喻义等。
语法1.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补语2.句子类型–简单句:只有一个主语、谓语或宾语。
–并列句:由两个或以上的简单句通过连词连成的复合句。
–复合句:包含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
3.句子结构–主谓结构:主语+谓语。
–宾语结构:宾语+谓语。
–主谓宾结构:主语+谓语+宾语。
–主语补足语结构:主语+系动词+表语。
–含有定语结构的句子:被修饰的成分+定语。
修辞1.比喻:用一个物象代替另一个物象,以便使读者有强烈的感触。
2.拟人:把生活中不是人的东西或抽象的东西,被赋予人的情感和形象,使人产生一种亲切感。
3.夸张:对事物进行放大或缩小处理,以加强对读者的印象。
4.反问:用疑问的语气表现肯定的意思,以及强调是反问的反义词所表达的意思。
阅读技巧理解阅读1.理解阅读的三个要素:识别、理解和记忆。
2.确定文章的体裁:新闻、说明文、论说文、小说等。
3.识别文章的层次:主题句、分论点、细节等。
4.掌握文章的语言特点:词汇、句式和修辞等。
5.主旨归纳:通过整理文章中的信息,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
细节阅读1.细节阅读的目的:理解文章中的具体信息,总结文章的细节。
2.细节阅读的方法:精读、扫读和略读。
3.细节阅读的技巧:标注和概括。
快速阅读1.快速阅读的目的: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了解文章的主题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深入阅读。
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词汇语法类知识点1.词性和词类的划分: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2.词义辨析:近义词、反义词、同音词、同义词等。
3.词语搭配:常用的固定搭配、常见的词语搭配错误等。
4.基本句型:主谓结构、主系表结构、倒装句、省略句等。
5.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转喻等。
6.语法知识:语序、时态、语态、主谓一致、主谓宾补等。
7.同音字、多音字和形近字的区分和使用。
二、阅读理解类知识点1.文章的整体理解:了解文章的主题、目的和结构。
2.段落的组成与功能:段落的主题句、承接句、过渡等等。
3.各类文章的特点: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4.阅读策略:主旨大意题、细节理解题、推理判断题等。
5.阅读技巧:标注、扫读、略读、查读等。
三、写作表达类知识点1.作文结构:开头、中间、结尾的构思和安排。
2.修辞手法的使用:比喻、夸张、排比、对偶等。
3.表达思想的方法:举例、引用、论证、对号入座等。
4.写作常见问题:主题混乱、逻辑不清、字数超限等。
5.连词的使用:并列连词、递进连词、转折连词等。
6.句式的多样性:简单句、复合句、并列句、疑问句等。
四、修辞细节类知识点1.比喻和拟人: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进行表达。
2.排比和对偶:使用排比和对偶手法使句子结构平衡。
3.夸张和反问:夸张和反问表达情感或加强说服力。
4.象征和隐喻:使用象征和隐喻来丰富作文的意境。
五、修辞技巧类知识点1.写景描写:运用感官描写来展现场景的美丽和独特。
2.刻画人物: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行为、语言等方面进行描写。
3.状物演绎:通过对事物的描写来抒发情感或展示主题。
4.叙事技巧:运用时间顺序、事物递进等方式进行叙述。
六、文言文阅读类知识点1.基本句式:主谓宾结构、动补结构、兼并结构等。
2.词语理解:熟悉常见文言文词汇的含义和用法。
3.标点符号的使用:什么情况下使用逗号、句号、分号等。
4.阅读技巧:通过上下文推测词义、通顺句子的意义。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大全)
一、文章基础知识
1. 文章的定义和特点
2. 文章的组成结构和要素
3. 写作技巧和常用表达方式
二、词语运用
1. 词义辨析和近义词、反义词
2. 常用词语的正确用法和搭配
3. 增加词汇量的方法和技巧
三、古诗文鉴赏
1. 古诗文的特点和分类
2. 名句赏析和意境描写的技巧
3. 古诗文的理解和感悟
四、修辞手法与修辞格
1. 修辞手法的定义和分类
2. 常见修辞手法的例子和应用
3. 修辞格的含义和运用技巧
五、阅读技巧和策略
1. 阅读理解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阅读各类文章的注意事项和解题技巧
3. 高效阅读的策略和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六、作文写作指导
1. 作文的基本要素和写作结构
2. 各类作文的写作方法和示例
3. 作文常见问题和改进方式
七、文言文基础知识
1. 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阅读要点
2. 文言文的常用表达方式和技巧
3. 文言文阅读的常见困难和应对方法
八、现代文阅读理解
1. 现代文的特点和阅读技巧
2. 分析现代文的写作意图和主题
3. 解读现代文中的隐含信息和象征意义
以上是初中语文知识点的大致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七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一、文学常识1. 作家与作品- 了解本年级所涉及的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 掌握文学作品的基本常识,如作者、出处、文学流派等。
2. 文体知识- 认识不同文体的特点,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 学会区分和欣赏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形式。
3. 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 了解古代文学的基本特征和代表作品。
- 认识现代文学的发展及其与古代文学的区别。
二、语言知识1. 词汇- 学习并掌握本年级教材中的新词汇。
- 了解词汇的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2. 语法- 掌握句子的基本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等。
- 学习并运用常见的语法现象,如时态、语态、句式等。
3. 修辞- 认识并学会使用基本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 理解修辞手法在文本中的作用和效果。
三、阅读理解1. 理解能力- 能够准确理解文本的主旨大意。
- 能够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层次。
2. 分析能力- 学会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思想情感和语言风格。
- 能够对文本进行逻辑分析和批判性思考。
3. 应用能力-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能够进行文本的改写、续写和其他创造性写作活动。
四、写作技巧1. 写作基本技巧- 掌握写作的基本步骤,如选材、构思、起草、修改等。
- 学会使用恰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2. 文章结构- 学会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使文章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 掌握开头、中间、结尾的写作方法。
3. 创新写作-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创新性写作。
- 学会运用不同的文体和手法进行写作实践。
五、古诗文学习1. 古诗文鉴赏- 学习古诗文的基本知识,如韵律、格律等。
- 学会欣赏古诗文的意境、情感和艺术特色。
2. 古诗文背诵- 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积累语言素材。
- 理解并记忆古诗文的内涵和主旨。
3. 古诗文创作- 尝试模仿古诗文的风格进行创作。
- 学习古诗文的创作技巧和方法。
六、课外阅读1. 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最完整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完整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一、语言文字综合运用1.语言文字的基本要素:音、形、义2.文字表达功能:记号、记录、传播信息、交际3.语言文字的特征:交际性、社会性、符号性、历史性、文化性、创造性4.语言文字的运用技巧:准确性、生动性、连贯性、得体性二、古代文学1.古代文学的发展阶段: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2.先秦文学:诗经、楚辞、论语、庄子、老子等3.唐诗宋词:白居易、杜牧、李白、杜甫、王维、苏轼、辛弃疾等4.元曲四大家:白朴、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5.明清小说:《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等三、词语运用1.词语的构成:形音义,意义的构建2.词语的辨析:近义词、反义词、否定词的使用3.词语的运用:写景词、描写人物词、描写动作词、描写心理词等4.常用成语、谚语、俗语的理解与运用四、修辞手法1.比喻:直接比喻、隐喻、拟人、拟物等2.夸张:过分修饰、夸大说法等3.排比:并列、对偶、反复等4.对仗:平仄、押韵等5.描写手法:写景、抒情、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描写人物心理等五、阅读技巧1.主旨大意题:归纳概括、段落主题句等2.细节理解题:理解具体内容、推理等3.词语理解题:猜测词义、根据上下文推理等5.文体特点题:辨别文章的文体、特点等6.文段改写题:改写句子、插入句子等六、修辞技巧1.照应:词语照应、句子照应等2.衔接:衔接词、过渡段落等3.对比:正反对比、因果对比等4.承上启下:总起段、过渡段、承上段、跃进段等5.补充:补充说明、细节展开等七、写作技巧1.写作的步骤:审题、构思、起承转合、修改等2.写作的规范:格式规范、时态准确等3.作文类型: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写景文等4.写作方法:描写、比较、分析、解释、归纳、总结等5.写作技巧:立意新颖、语言得体、条理清晰、结构完整、连贯流畅等八、修辞方法1.象征:寓意、象征物等2.破题:题旨的转变、破题的手法等3.构思:构思方法、构思技巧等4.铺垫:情节铺垫、背景描写等5.对策:解决问题、对策方法等九、听说读写1.听力:听取信息、理解内容等2.口试:自我介绍、演讲、辩论、朗读等4.写作:写作技巧、写作规范等5.语法:句子成分、句子结构等十、修辞1.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排比对仗等2.修辞方法:铺垫、纵横、破题、对策等。
初中语文知识点汇总

初中语文知识点汇总一、基础知识。
1. 字音字形。
- 字音:- 多音字:如“行”(xíng行走、háng银行),要根据不同的语境确定读音。
- 易错字读音:例如“狭隘(ài)”不能误读为“yì”。
平时要多积累课本后的字词表以及常见易错字读音。
- 字形:- 同音字辨析:像“必须”和“必需”,“必须”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必要,一般用来修饰动词;“必需”侧重于表示不可缺少,一般用来修饰名词。
- 形似字区别:如“戊(wù)、戌(xū)、戍(shù)”,通过笔画、部首等特征进行区分。
2. 词语理解与运用。
- 近义词辨析:- 从词义轻重方面:如“请求”和“恳求”,“恳求”的程度比“请求”更重。
- 从适用范围方面:“时期”和“时代”,“时期”范围相对较小,“时代”范围更宽泛。
- 词语感情色彩:- 褒义词:如“英勇”,带有赞扬的感情。
- 贬义词:像“狡猾”,表示负面的评价。
- 中性词:“结果”,没有明显的褒贬倾向。
3. 成语运用。
- 正确理解成语含义:例如“首当其冲”不是首先冲上去的意思,而是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 注意成语的适用对象:“相敬如宾”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其他关系。
4. 标点符号。
- 句号:表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
- 问号:用于疑问句末尾。
如“你吃饭了吗?”- 感叹号:表达强烈的感情,如“多么美丽的景色啊!”- 逗号: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如“我喜欢读书,也喜欢画画。
”- 顿号:用于并列词语之间,如“苹果、香蕉、橘子都是水果。
”- 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如“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 冒号:用于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如“他说:‘我明天要去旅行。
’”- 引号:- 表示直接引用,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是鲁迅的名言。
”- 表示特定称谓,如“‘嫦娥五号’成功发射。
”- 表示讽刺和否定,如“他这个‘聪明人’,总是办傻事。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完整版)免费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完整版)免费
一、语言文字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1.语言的定义与作用
2.语言与文字的关系
3.汉字与拼音
二、语文思维与表达
1.观察与联想
2.感受与表达
3.分析与判断
4.归纳与概括
5.比喻与夸张
6.修辞与表达技巧
三、作文与写作技巧
1.议论文的结构与写作方法
2.日记的写作要素与技巧
3.描写的方法与技巧
4.叙事的方法与技巧
5.应用文的写作技巧与要素
四、诗歌与韵律
1.诗歌的特点与体裁
2.韵律与平仄
3.对仗与押韵
五、阅读与理解
1.文学常识
2.理解与鉴赏
3.推理与判断
六、古代文学与名著阅读
1.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
2.名著作品的阅读与鉴赏
七、现代文学与阅读
1.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
2.文学评论与研究
八、修辞与修辞手法
1.修辞手法的定义与分类
2.修辞手法的应用与鉴赏
九、语言规范与修辞技巧
1.语言规范与修辞的关系
2.语法与修辞
3.修辞技巧与表达效果
十、作家与作品
1.作家名言与名言解读
2.作品题材与风格
3.作品的文学价值与社会影响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的知识点涵盖了语言文字的基本概念与特点、语文思维与表达、作文与写作技巧、诗歌与韵律、阅读与理解、古代文学与名著阅读、现代文学与阅读、修辞与修辞手法、语言规范与修辞技巧以及作家与作品等多个方面。
对于初中语文学科的学习来说,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和应试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初中语文知识点积累及运用识记字音识记字形标点符号正确使用实词、虚词正确使用熟语辨析修改病句语句表述压缩语段仿用、选用、变换句式简明、连贯、得体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语法知识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识记文学常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文言文阅读文言词语文言句式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理解、翻译文言语句古诗词阅读古诗阅读古词阅读现代文阅读说明文阅读议论文阅读记叙文阅读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语文综合性活动提取及概括信息课文理解积累及运用初中语文积累及运用知识点总结:积累及运用知识点是初中学习语文时期的主要知识点之一,主要包括识记字音、识记字形、标点符号、正确使用实词、虚词、正确使用熟语、辨析修改病句、语句表述、压缩语段、仿用、选用、变换句式、简明、连贯、得体、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语法知识、等,以下是各具体知识点总结的理解和分析。
识记字音同音字多音字形声字易误读的字识记字形:音近(同)字形近字音相近字形相近字标点符号:重点是句号、分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引号、破折号、省略号等。
题型有选择题、改错题、断句题、添加题等。
正确使用实词、虚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
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
(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
正确使用熟语:成语惯用语谚语格言歇后语词语运用词语的语境义辨析修改病句:辨析病句:1、语感审读法。
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2、紧缩法。
去掉句子的枝叶部分(定、状、补)紧缩出主干,看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无问题,再检查枝叶部分;3、造句类比法。
仿照原句的结构造日常用的句子,经过比较,有无问题便清楚了;4、逻辑意义分析法。
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
即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法考虑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
修改可以归纳为字诀: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换(用词不当的)移(语序不当的)。
修改不是再造,切忌改变句子的本意。
尤其应注意,能调整语序就不增删,能改一处的,决不改动两处,改病句也应简要、高效。
语句表述:情景式扩展续写式扩展写作广告词过渡语其它创新题写作导游词压缩语段:消息类压缩说明类压缩描述类压缩议论类压缩图文转换语句语段赏析语句语段赏析概括语言运用消息类压缩知识点总结:消息是一种常见的新闻体裁,其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四部分。
其常见的结构形式是“倒金字塔”式,即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开头。
其中,导语部分简明扼要,开门见山地概述消息的核心内容或事实的主要部分,给读者一个轮廓;主体部分则描述消息的主干和枝节部分,具体交代事件的始末(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
为充实消息内容,深化主题,消息中的背景材料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交代人物、历史地理、知识背景等材料,对此,在压缩时常舍弃。
说明类压缩知识点总结:对说明类的语段进行压缩时,要注意:①抓住说明的中心及其特点;②一般不使用修辞、举例等语句;③注意表述的严密、清晰、连贯。
描述类压缩知识点总结:要关注材料所描述的主体、描写的方法和手段。
要注意:①描述的要素和对象;②忽视景物描写,景物描写只是用来渲染气氛或衬托人物,但许多不是文段的中心,所以要忍痛割爱。
议论类压缩知识点总结:要注意:①抓中心句、过渡句;②内容要全面,特别要注意一些关联词,如“然而”“另一方面”“又”“其次”等。
图文转换知识点总结:图文转换题要求考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性的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
解答图表题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整体阅读;2、重视数据变化;3、注意图表细节,它往往起提示作用。
如图表下的“注”等;4、把握考题要求;5、简要归纳概括。
语句语段赏析知识点总结:学会赏析优美语句和语段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对文句的赏析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涵。
语句语段赏析概括知识点总结:学会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说出自己的分析。
复习提示:1、抓住语言风格进行赏析;2、抓住修辞手法进行赏析;3、抓住词语的表达效果进行赏析;4、抓住写作手法进行赏析;5、抓住人物形象进行赏析。
语文语言运用知识点总结:语言运用部分的题型是变化多样的,但万变不离其宗。
只要同学们掌握其中的方法和要领,只要同学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多观察生活,多积累,多运用,多练习,加强语文和生活的联系,就能提高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就能让语文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赢得中考。
仿用、选用、变换句式:仿写句子选用句式变换句式语序排列变换句式知识点总结:根据既定的表达目的而变换句子的表述形式。
句式变换只是变换句子的表现形式,决不要误以为是变换句意。
句式变换的主要类型有:肯定句与否定句,主动句与被动句,长句与短句,单句与复句等。
语序排列知识点总结:排列语序题主要考查语言的连贯,是很好的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的训练方式。
基本要求是连缀句子。
将思想表达清楚,不乱不涩,考虑好前后的贯通和衔接的紧密。
考查的题型主要有:①选择题;②要求把在一定语言环境中打乱顺序的一组句子重新排序;③给出一组打乱顺序的句子,让考生自主排序。
简明、连贯、得体:简明连贯得体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修辞运用写作对联语文修辞运用知识点总结:修辞多在运用中考查,经常和阅读、仿写、句子的考查结合在一起。
学习重点是在理解作用的基础上理解其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作用。
一般需要我们掌握的修辞方法有8种,即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和反问。
语文写作对联知识点总结: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语法知识:单句复句词类句子成分短语语文单句知识点总结: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
复句知识点总结: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结构相互独立的单句即分句组成的句子称为复句。
初中语文词类句子成分知识点总结:句子由不同的成分构成。
句子的成分主要有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谓语用来说明、陈述主语,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充当,一般表示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宾语在谓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定语是名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状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
语文短语知识点总结: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合起来构成的(也称词组)。
根据短语包含词语的多少可以把短语分为简单短语和复杂短语。
还可以从结构和功能这两个角度对短语进行分类,因此就有短语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别。
从结构上划分短语指的是:根据短语内部两个词的语法结构关系划分短语,可以分为16种结构类型。
即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补充短语、后补短语、并列短语、联合短语、连谓短语等。
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知识点总结: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知识点是初中学习语文时期的主要知识点之一,主要包括识记文学常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等,以下是各具体知识点总结的理解和分析。
识记文学常识: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文学体裁常识文学常识名著赏读初中语文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知识点总结:考点梳理:各个朝代、各个时期重要作家及作品;文体知识及文化常识;文学典型形象的主要特征。
2、预测分析:淡化对文体常识的考查,加大对课文所涉及的古今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的考查,加大对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常识的考查。
考查内容由单一变为综合,由机械记忆到灵活运用。
从题型来看,以选择题为主,辅以填空等。
初中语文文学体裁常识知识点总结:文学体裁是指文学作品的类别。
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总结:掌握一定的文学常识,不仅有利于阅读,也有利于交际。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试题常涉及这样一些内容:①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和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②了解现行教材所涉及的古今中外著名作家及其作品,尤其是在中外文学史上占重要地位的作家作品;③了解现行教材涉及的文学流派及中外著名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④了解现行教材涉及的作品中著名的文学典型;⑤现行教材有关作品涉及的文化常识等。
文学常识考查的主要是考生对教材涉及到的中外著名作家作品的了解及掌握情况,考查内容主要来自于学生所学教材。
初中语文名著赏读知识点总结:通常考查学生对名著的识记、理解、鉴赏能力。
常见的考点有:名著的作者(国别或朝代)、故事情节、相关人物、学生的阅读感受等。
《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10部书为: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西游记》、《水浒传》、《骆驼祥子》、《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名人传》、《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名句名篇背诵积累初中语文默写名句名篇知识点总结:古诗文名句默写是中考语文命题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
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在古诗文名句默写方面涉及到的考点有:①默写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名句;②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默写课标规定的古诗文;③背诵默写教材中的经典课文或精彩段落;④记诵比较熟悉的课外古诗文名句。
考查的内容是课标规定的古诗文名句、名段、名篇,一般为课内篇目。
文言文阅读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知识点总结:文言文阅读知识点是初中学习语文时期的主要知识点之一,主要包括文言词语、文言句式、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理解、翻译文言语句、等,以下是各具体知识点总结的理解和分析。
文言词语:文言文实词文言文虚词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语文文言文实词知识点总结: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章中的含义。
考查范围有名词、形容词、动词、数词和量词。
考查内容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知识点总结:理解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乃、虽、为、者、且、则、乎、然、与)在文章中的含义和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