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机床 开题报告
组合机床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科学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卧式双面24轴组合钻床总体设计及左主轴箱设计(双级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箱体底座)学科部:理工学科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机制103班学号:7011210138姓名:徐伟龙指导教师:永平填表日期:2013 年12 月20 日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组合机床(如图1所示)是根据工件加工需要,以大量通用部件为基础,配之以少量的专用部件和按工件形状和加工工艺设计的专用部件和夹具,组成的半自动或自动的专用机床。
组合钻床一般用于加工箱体类或特殊形状等零件。
加工时,工件一般不旋转,由刀具的旋转运动和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进给运动,来实现钻孔、扩孔、锪孔、铰孔、镗孔等加工。
图1组合机床具有如下的优点:(1)主要用于棱体零件和杂件等的孔面加工。
(2)生产率高。
因为工序集中,可以多面、多工位、多轴、多刀同时进行加工。
(3)加工精度稳定。
因为工序固定,可选用成熟的通用部件、精密夹具和自动工作循环来确保加工精度的一致。
(4)研制周期短,便于设计、制造和使用维护,成本较低。
因为通用化、系列化、标准化程度高,通用件可组织批量生产进行预先制造或外购。
(5)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较低。
(6)配置灵活。
因结构是横块化、组合化。
可按照工件或工序要求,用大量通用部件和少量专用部件灵活组成各种类型的组合机床和自动线;机床便于改装:产品或工艺发生变化时,通用部件一般还可以重复使用。
作为机械设计制造专业的学生,通过《金属切削机床》这门课程对组合钻床的了解,结合《机械设计》、《机械原理》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对组合钻床有了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知,特别是对多面、多工位、多轴、多刀同时加工产生的浓厚的兴趣,组合钻床的设计对我们机械专业学生对本人也是比较大的挑战,所以我才选择组合钻床的设计作业我的毕业设计,这是对我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对我大学四年来的综合考验和考量。
二、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1、国组合机床现状在我国,组合机床发展已有28年的历史,其科研和生产都具有一定的基础,应用也已深入到许多行业,是当前机械行业实现产品更新,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高速发展必不可少的设备。
钻孔组合机床开题报告

沈阳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钻孔组合机床设计
系部:机械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开题时间:2010年 4 月 5 日
一、总体说明
在开题报告中要求给出你对课题的理解,类似的研究在国内外的进展情况,你对系统设计的初步设想,主要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和解决思路,同时应给出课题的时间安排。
二、开题报告内容
1.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2.课题主要工作(设计思想、拟采用的方法及手段)
3.完成课题的实验条件、预计设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4.毕业设计(论文)实施计划(进度安排)
5.参考文献
三、撰写要求
1.报告字数不少于3000字
2.报告内容一律用A4纸打印
3. 上交时间为毕业设计第三周周末。
开题报告组合机床的PLC改造

换热器是实现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热量交换和传递不可缺少的设备,其主要作用是使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工艺过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过程上的需要。此外,换热设备也是回收余热、废热特别是低位能的有效装置。其中管壳式热交换器应用的最为普遍,按其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固定管板式、U形管式、浮头式三种。
废热换热器与普通换热器一样都是生产动力蒸汽的一种高温高压设备,所不同的是热源不同,它不是采用煤、油、天然气等燃料,而是利用化工生产工艺中的废热,因此它是一种能量回收装置。废热换热器被设置在各类工业流程中用于回收余热,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废热来产生蒸汽的重要设备。氨合成反应热较大,为了充分利用氨合成时放出的大量反应热,将反应后的高温高压气体从合成塔引入废热换热器,回收其中的余热,产生蒸汽,作为动力和工艺用蒸汽,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我国能源利用水准低、余热损失严重。余热回收不仅可以带来能源方面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可见,进一步加强对合成氨变换工段低压废热锅炉的设计研究,达到充分利用余热资源、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13周:进行答辩并完成。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备
注
设
计
(
研
究
)
现
状
和
发
展
趋
势
现状: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以能源为中心的环境、生态等问题日益加剧,世界各国在寻找新能源的同时也更加注重节能新途径的研发。强化传热技术的应用不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而且能大大节约投资成本。换热器由于其在化工、石油、动力和原子能等工业部门的广泛应用,使得换热器的强化传热技术一直以来受到研发人员的重视,各种研究成果不断涌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不同结构和种类的换热器发展很快,新材料、新结构的换热器不断涌现。是实现化工生产过程中实现热量交换和传递不可缺少的设备。
组合机床主轴箱开题报告

计算机
AutoCAD软件
绘图仪
手绘制图工具
《组合机床设计》
《机械制图》
《AutoCAD2009实例图解》
《组合机床设计参考图册》
五、课题分阶段进度计划:
序号
起止日期
工作内容
阶段成果
分配设计任务,查阅资料,调研阶段
完成调研
2
外文翻译
完成翻译
3
撰写开题报告
完成开题报告
4
方案论证确定阶段
二、资料调研分析:
在我国,组合机床是当前机械制造业实现产品更新,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高速发展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组合机床及其自动线是集机电于一体的综合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制造技术和成套工艺装备,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交通、能源、军工、轻工、家电等行业。我国传统的组合机床及组合机床自动线主要采用机、电、气、液压控制,它的加工对象主要是生产批量比较大的大中型箱体类和轴类零件,完成钻孔、扩孔、铰孔,加工各种螺纹、镗孔、车端面和凸台,在孔内镗各种形状槽,以及铣削平面和成形面等。
三、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和预期目标:
主轴箱的设计步骤
一.绘制主轴箱设计原始依据图
二.主轴结构型式的选择及动力计算
三.传动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四.主轴箱坐标计算
五.主轴箱总图设计
机床设计和制造的发展速度是很快的,但目前机床主轴变速箱的设计还是以经验或类比为基础的传统经验设计方法。因此探索科学理论的应用科学地分析的处理经验数据和资料既能提高机床设计和制造水平也将促进设计方法的现代化。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理工类)
设计题目
拖拉机变速箱体镗加工设备主变速箱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组合机床的开题报告

组合机床的开题报告组合机床的开题报告一、引言组合机床是一种将多种不同功能的机床组合在一起,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多种加工工艺的一种先进设备。
它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为工业制造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本文将从组合机床的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组合机床的概念组合机床是指将多种不同类型的机床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组合,形成一台具有多种加工功能的机床。
它可以实现多种复杂零件的一次性加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
组合机床的核心是自动化控制系统,它能够实现对各个机床部件的协调运动和工艺参数的精确控制。
三、组合机床的发展历程组合机床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主要是通过机械传动和简单的控制系统实现机床的组合。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组合机床逐渐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20世纪80年代,随着数控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应用,组合机床得到了快速发展。
21世纪以来,随着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兴起,组合机床进一步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成为工业制造的重要装备。
四、组合机床的应用领域组合机床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主要包括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电子通信、模具制造等行业。
在汽车制造领域,组合机床可以实现车身焊接、车轮加工、发动机装配等多种工艺的一体化生产。
在航空航天领域,组合机床可以实现飞机零部件的高精度加工和装配。
在电子通信领域,组合机床可以实现电子元器件的高速加工和组装。
在模具制造领域,组合机床可以实现多种复杂零件的一体化加工。
五、组合机床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组合机床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呈现出以下几个方向:1. 智能化:组合机床将进一步实现智能化,通过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对加工过程的自动优化和调整。
2. 网络化:组合机床将与互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相结合,实现远程监控和数据共享,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3. 精密化:组合机床将实现更高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满足高精度零件加工的需求。
组合机床设计开题报告

目录摘要………………………………………………………………………ⅠAbstract…………………………………………………………………Ⅱ1 绪论................................................... 1 1.1 机床在国民经济的地位及其发展简史........................1 1.2 组合机床的国内、外现状.................................3 1.2.1 国内组合机床现状..................................3 1.2.2 国外组合机床现状..................................4 1.3 机床设计的目的、内容、要求.............................6 1.3.1 设计的目的.........................................6 1.3.2 设计内容..........................................6 1.3.3 设计要求..........................................6 1.4 机床的设计步骤.........................................7 1.4.1 调查研究...........................................7 1.4.2 拟定方案..........................................7 1.4.3 工作图设计........................................72 零件分析................................................ 8 2.1 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其技术要求.............................8 2.1.1 零件结构特点.......................................8 2.1.2 技术要求...........................................8 2.2. 零件的生产批量及其机床的使用...........................9 2.2.1 零件的生产批量.....................................9 2.2.2 机床的使用条件.....................................9 2.3 零件工艺方案............................................9 1.3.1 生产工艺方案.......................................93 组合机床的总体设计................................... 10 3.1 组合机床方案的制定....................................11 3.1.1 制定工艺方案......................................11 3.1.2 确定组合机床的配置形式和结构方案。
组合机床设计开题报告

组合机床设计开题报告组合机床设计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机械加工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而组合机床作为一种集多种加工功能于一体的机械设备,具有高效、灵活、节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组合机床在设计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结构复杂、加工精度不高、能耗较大等。
因此,对组合机床进行设计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新型的组合机床,以提高其结构简化程度、加工精度和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对现有组合机床的分析和对比,确定设计方案,并进行相关仿真和实验验证,以期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研究内容1. 组合机床结构设计优化通过对现有组合机床结构的分析和对比,确定设计方案。
考虑到结构简化和加工精度的要求,将采用某种新型材料和加工工艺,以提高机床的整体刚性和加工精度。
2. 加工精度优化通过对组合机床的各个关键部件进行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优化加工精度。
采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和调整机床的加工过程,以提高加工精度和稳定性。
3. 能源利用效率提升针对现有组合机床能耗较大的问题,通过对机床动力系统的改进和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采用节能型电机和变频控制技术,降低机床的能耗,并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能源的自动调节和优化。
四、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组合机床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2. 结构设计与仿真采用CAD软件进行组合机床的结构设计,并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评估机床的刚性和稳定性。
3. 加工精度验证通过实验室实验和工业实际应用,验证组合机床的加工精度,并与现有机床进行对比分析。
4. 能源利用效率测试通过实验室测试和数据分析,评估组合机床的能源利用效率,并与现有机床进行对比。
五、预期成果1. 设计一种新型的组合机床,具有结构简化、加工精度高和能源利用效率高的特点。
2. 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证明所设计的组合机床在加工精度和能源利用效率方面的优势。
生产线组合机床自动上下料机械手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机械工程系(院)2013届
题目生产线组合机床自动上下料机械手
课题类型设计课题来源自拟课题
学生姓名张三学号 200901010001
专业机制本科年级班 09级1班
指导教师李四职称讲师
填写日期: 2013 年 3 月 28 日
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机械手是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一种具有抓取和移动工件功能的自动化装置,他是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装置。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机器人的研制和生产已成为高技术领域内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他更加促进了机械手的发展,实德机械手能更好地实现与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有机结合。
机械手能代替人类完成危险、重复、枯燥的工作,减轻了人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力。
机械手越来越广泛的得到了应用,在机械行业中它可用于零部件组装,加工工件的搬运、装卸,特别是在自动化数控机床、组合机床上使用更普遍。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
说明:1、该表每生一份,院系妥善存档;
2、课题来源填:“国家、部、省、市科研项目”或“企、事业单位委托”或“自拟课题”或“其它”;课题类型填:“设计”或“论文”或“其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研究的基本内容 1)多轴箱传动系统的拟定; 2)主轴转速的验算、主轴坐标尺寸的计算及检验; 3)传动齿轮齿数及模数的确定; 4)绘制主轴箱坐标检查图、装备总图等; 5)夹具的设计计算;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多轴箱: 1)主轴箱设计原始依据图的绘制; 2)主轴结构型式的选择及动力计算; 3)传动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4)主轴箱坐标的计算; 5)主轴箱总图的设计。 夹具: 1)根据工件的定位原理,确定工件的定位方式,选择定位元件; 2)确定刀具的对准及引导方式,选择适宜 的加紧机构; 3)确定其它元件或装置的结构型式; 4)协调各装置、元件的布局,确定夹具体结构尺寸和总体结构。
洛阳理工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系(部) : 课题名称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侯动力 鲍莉 2012 年 3 月 15 日 (学生填表) 半轴壳体复合式组合机床多轴箱及夹具设计 专业班级 职称 B080206 副教授 课题类型 课题来源
工程设计 自拟
1. 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在效率就是生命的今天,如何提高机床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企 业效益的最大化成为了现实中的一大课题。于是,工程人员推出了专用机床,但 是专用机床的制造成本高,设计周期长,通用性低。于是,组合机床问世了组合 机床标准件占全部零件的 70%~80%,制造周期短,投资少,经济效果好;组合 机床采用多刀加工,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稳定,劳动强度低;组合机床的零 部件大多为标准件,当产品更新时其零部件可以重复利用;组合机床易于联合组 成自动化生产线,适合大规模设计和制造。本课题主要对半轴筒体组合机床进行 设计。组合机床已成为产品更新,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高速发展必不可少 的设备之一。 组合机床及其自动线是集机电与一体的综合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制造 技术和成套工艺装备。 。我国传统的综合机床及组合机床自动线主要采用机、电、 气、 液压控制, 他的加工对象主要是生产批量比较大的大中型箱体类和轴类零件, 完成钻孔、扩孔、铰空、加工各种螺纹、镗孔、车断面和凸台,在孔内镗各种形 状的槽,以及铣削平面和成型面等。近几年组合机床加工中心、数控组合机床、 机床辅机等在组合行业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 组合机床的发展趋势有以下特点: (1)提高其先进性、可靠性、实用性和性能价格比,力求价廉,切实用于生产, 产业经济效果。这是当前世界机床技术发展的主流。 (2)进一步提高和开发高精度、高效率、高自动化及多样性、成套性、合性的 机与环节。这是目前世界机床技术发展的根本趋势。 (3)对不同生产规模,大中小不同技术水平的工厂,从提高加工精度、全面提高 技术水平来讲,都是有利的长远趋势。
械工业出版社,1999 5 秦国华 张卫红著 2009 7 丛晓霞 冯宪章主编 逢明华副主编 2008 8 孙桓 陈作模 葛文杰主编 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教研室编 机械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9 濮良贵 纪名刚主编 陈国定 吴立言副主编 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原理及机械 零件教研室编著 机械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机械制图。 大连。 大连理工出版社, 2005 几何精度规范学。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 10 郭纪林 余贵英主编 郝立华主审 11 何永熹 武充沛主编 社,1996 13 赵雪松 任小中 赵晓芬主编 版社,2010 14 杨黎明 杨志勤主编 15 王启平主编 16 徐发仁主编 机械设计简明手册。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 机床夹具设计。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 机床夹具设计。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3 12 王昆 何小柏 汪信远主编 机械创新设计。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机床夹具的现代设计方法。 北京。 航空工业出版社, 2006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6 赵雪松 任小中 于华主编
5. 主要参考文献 1 沈阳工业大学 2 周诵明主编 3 谢家瀛主编 4 刘守勇主编 大连铁道学院 吉林工学院编组合机床设计。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机械类专业 毕业设计指导书。 武汉。 华中理工大学出社, 1993 组合机床设计简明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陈殿学 刘彦竹副主编 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北京。
教研室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3. 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多轴箱:1)绘制多轴箱设计原始依据图。多轴箱设计原始依据图,是根据“三 图一卡”整理编绘出来的,其内容包括多轴箱设计的原始要求和已知条件。 2)主轴结构型式的选择及动力计算。主轴结构型式由零件加工工艺决定,并应 考虑主轴的工作条件和受力情况。 初定主轴直径一般在编制 “三图一卡” 时进行。 初选模数由 m≥(30~32)
4)多轴箱坐标计算。为方便主轴箱的加工,设计时必须选择基准坐标架。通常 采用直角坐标系,用 XOY 表示。通常为两种方法:a)坐标架原点在定位销孔 上,用立式坐标镗床加工主轴箱体上的孔系比较方便,此种方法适用于不以底面 作为安装基面的主轴箱。b)坐标架的横轴选在箱体底面,纵轴通过定位销孔, 常用于在卧式坐标镗床上加工主轴箱体的孔系。 5)主轴箱总图设计:a)主视图和侧视图;b)展开图;c)主轴和传动轴装配表; d)主轴箱技术条件。 夹具:1)研究原始资料、分析设计任务。工艺人员在编制零件的工艺规程时, 提出了相应的夹具设计任务书, 其中对定位基准、 夹紧方案及有关要求作了说明。 夹具设计人员根据任务书进行夹具的结构设计。 为了使设计的夹具能够满足上述 基本要求,设计前要认真收集和研究以下资料:a)生产纲领;b)零件图及工序 图;c)零件工艺规程图;d)夹具结构及标准。2)确定夹具的结构方案。结构方 案包括:a)根据工件的定位原理,确定工件的定位方式,选择定位元件;b)确 定刀具的对准及引导方式,选择刀具的对准及引导元件;c)确定工件的夹紧方 式,选择适宜的夹紧机构;d)确定其它元件或装置的结构型式,如定位元件、 分度装置等;e)协调各装置、元件的布局,确定夹具体结构尺寸和总体结构。3) 绘制夹具总图。绘制总图时应遵循国家制图标准,比例应尽量取 1:1,其主视 图应取操作者实际工作时的位置, 以便夹具装配及使用时参考。 绘制总图的顺序: 先用双点画线绘出工件的轮廓外形和主要表面,并用网纹线表示出加工余量。围 绕工件的几个视图依次绘出定位元件、 对定元件、 夹紧机构以及其它元件、 装置, 最后绘制出夹具体及连接件,把夹具的各组成元件、装置连成一体。4)确定并 标注有关尺寸、配合和技术条件。应标注的尺寸和配合有五大类:a)工件与定 位元件的联系尺寸;b)夹具与刀具的联系尺寸;c)夹具与机床的联系尺寸;d) 夹具内部的配合尺寸;e)夹具的外廓尺寸。应标注的技术条件:a)定位元件之 间或定位元件与夹具体底面间的位置要求;b)定位元件与连接元件间的位置要 求;c)对刀元件与连接件的位置要求;d)定位元件与导引元件的位置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