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古代中国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合集下载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背知识点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背知识点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背知识点历史是我们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者,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了解过去的故事,领悟人类的智慧,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

在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背诵必备的知识点是十分重要的,下面将为大家整理一些高三历史复习必背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的国家制度中国古代的国家制度经历了从部落联盟到封建制度的演变过程。

熟悉以下几个时期的国家制度架构是复习的重点:1.封建制度:战国时期成为各诸侯国特有的政治制度,采用了封建等级制度来确立皇权。

诸侯国的君主以封地为基础,依附于中央君主。

这一制度也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秦汉制度:秦代实行郡县制,由秦始皇设立三十六个郡,统一全国。

汉代沿袭了郡县制,但加强了中央集权。

3.唐代的地方行政制度:分设左街右街,省、军、州、县四级行政单位。

地方官员选拔上,采取乡试、府试、殿试的制度。

二、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主要有农业经济、手工业经济和商业经济。

1.农业经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农业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生产的技术进步,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手工业经济: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发展比较早,制陶、铸造、纺织等手工业都有相当高的水平。

尤其是宋代的手工业经济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成为世界上工艺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之一。

3.商业经济:商业经济的发展使商品得以流通,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商业经济的兴起也对整个社会的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近代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自强运动的一部分,兴办新式工业、新式军队和维新思想的兴起都是洋务运动的表现。

这一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2.戊戌维新:戊戌维新是中国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一次资产阶级变革运动。

维新思想的兴起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3.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伟大意义的社会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古代中国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古代中国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古代中国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3、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从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春秋战国以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在古代中国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2)从生产力水平看:长期使用铁犁牛耕,精耕细作,农耕技术没有革命性的进步。

(3)从地位和影响看: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基础上取得的。

但是,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已经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

4、古代中国手工业在纺织、冶金和制瓷等部门的发展成就(1)冶金业:①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小件铜器。

②商代青铜器繁荣时期。

③春秋晚期,中国已有铁器④西汉时,煤开始成为冶铁燃料⑤东汉的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2)纺织业:①新石器时代:萌芽。

②商周: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已相当重要③西汉: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中国被称为“丝国”。

④唐朝:官营纺织业规模大,私营纺织业作坊出现,纺织品数量相当可观。

⑤宋代:棉纺织业推广到江南地区,棉布成为主要衣被原料。

⑥明清:丝织业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

(3)制瓷业:(1)商代:烧制出原始瓷器,即原始青瓷;(2)东汉:瓷器生产技术达到成熟阶段;(3)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瓷器开始输出国外;(4)宋代涌现一批名窑,如江西景德镇;(5)明清:景德镇成为全国瓷都。

清代粉彩瓷器。

3.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1)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就成为古代中国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的则是官营和专业的私营手工业生产。

(2)中国传统社会长期存在农耕为主兼营副业的自给自足的手工业经济。

在漫长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时代,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的比重。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1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经济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1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经济 新人教版必修2

第1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经济[考点清单]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手工业的发展。

一、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1.农业的起源⎩⎪⎨⎪⎧1起源: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的。

2地域特色:北方以粟麦生产为主,南方以水田稻作生产为代表。

3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2.生产工具的进步⎩⎪⎨⎪⎧刀耕火种:最初主要使用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简单工具。

铁犁牛耕⎩⎪⎨⎪⎧①春秋后期,牛耕开始出现。

②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广泛使用。

③唐代发明曲辕犁,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灌溉工具:如翻车、筒车等。

3.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1水利工程:春秋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有芍陂、都江堰、郑国渠等;西汉 也建成了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

2治理黄河:从汉代起,政府经常组织大规模的治河工程。

3特色水利工程:西域地区的坎儿井。

4.耕作方式的进步⎩⎪⎨⎪⎧大规模简单协作:商周时期,生产力落后,多采用此方式进行农业生产。

个体农耕⎩⎪⎨⎪⎧ ①原因: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

②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男耕女织”,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③影响:调动了自耕农的生产积极性,生活比较稳定;分工 简单,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整体把握古代中国农业易混易错 自给自足是自然经济的重要特征,但是这里的“足”并不是“富足”的意思,而是指满足自家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很少进行商品交换。

史论共识(1)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

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古代中国的农业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种植业为主,饲养业为辅;以精耕细作为基本特点。

土地私有是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的基本形态,历代土地兼并严重。

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1.土地所有制的演变错误! 知识图解 三大土地制度变迁2.土地经营方式的变革错误!易混易错西周井田制下的“私田”是村社成员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1《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课件 人民版必修2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1《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课件 人民版必修2
第二十九页,共42页。
【命题(mìng tí) 视• 角】1.以“三农问题”立意,多角度评价小农经济的历史作用和影响。
• 2.从中国古代农耕技术发展进步的视角命题,考查古代农业经济精 耕细作的特点。
• 3.中国古代手工业有三种基本形态即官营手工业、民营(mín yínɡ)手 工业和家庭手工业,这三种不同形态的手工业在古代经济中的地位和 作用各有不同。这一角度是新课标教材独有的视角。
第三十页,共42页。
【高考(ɡāo kǎo) 真• 题1.】(2009·重庆文综,15)隋唐时期,淮水以北新增的有利于农田
灌溉的水利工程是( )

A.郑国渠
ɡōu)
B.芍陂 C.通济渠 D.邗沟(hán


答案:C
第三十一页,共42页。
• 2.(2009·广东单科,3)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 织造局的生产。根据(gēnjù)当时的制度,该局产品( )
第二页,共42页。
课时 1 古代中国(zhōnɡ ɡuó)的农业和手工业 经济
【考纲下载(xià z•ǎi)1】. 农业(nóngyè)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
度 • 2.手工业的发展
第三页,共42页。
【学考点睛 (diǎn jīnɡ)】 1. 从高考角度看,灌钢法、农业结构变化、均田制、南北人口与经
•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第二十四页,共42页。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对我国古代农民生产和生活状况的记载有哪些 不同? •(2)材料三记载中的农民生产和生活具有(jùyǒu)哪些特征?为此, 西汉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 •(3)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哪一记载更符合我国农民的生产生活实际情 况?说出你的理由。

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手工业和商业》知识点总结

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手工业和商业》知识点总结

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手工业和商业》知识点总结一、古代手工业的发展1.古代中国手工业类型(1)家庭手工业:以纺织业为代表,作为农户的副业,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

(2)民营手工业:春秋战国时期私营工商业兴起,明代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并产生雇佣劳动关系。

(3)官营手工业:①历程:夏、商、西周时期,手工业全部由官府垄断,“工商食官”;春秋时期继续发展;西汉时将最有利可图的行业收归官办。

②代表了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最高水平,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工官”制度(官营手工业制度)使得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技艺的传承也具有封闭性,往往导致技艺失传。

(4)古代三种手工业的地位:①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并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②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③民营手工业自明代中叶以后,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表现在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

2.古代中国手工业成就(1)纺织业:①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已经萌芽,纺织原料最初是麻和葛。

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

②商周时期:有负责指导桑蚕生产的专职官员。

③汉代:丝织业发达,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远销地中海地区,中国有“丝国”之称。

④唐代:官营纺织业规模大,私营纺织作坊兴起;丝织品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⑤宋代: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地区;纺织品种类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⑥明清时期:丝织业发展进入鼎盛时期。

明朝中后期,丝织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

(2)制瓷业:①商到东汉:是陶向瓷发展的过渡阶段。

②东汉晚期:出现青瓷。

③魏晋南北朝:出现白瓷。

④唐朝:出现唐三彩;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首创釉下彩绘;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⑤宋朝: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出现了五大名窑(定窑、汝窑、哥窑、官窑和钧窑)。

⑥明清时期:景德镇成为“瓷都”,宣德年间的青花瓷最佳;康熙年间发明粉彩瓷器工艺,雍正时期粉彩瓷器烧制技术达到顶峰;中外闻名的珐琅彩也出现了。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13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人民版)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13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人民版)

★2.土地制度
土地公有 (原始社会)
商周贵族土地所有制
生 各 产 国 力 税 的 制 发 改 展 革 以私有制为 主体的多种 所有制形式 私地 有主 制土 地
租佃关系
土地兼并
抑 均田制 制
★3.农民
赋役: a、主要形式——田亩税和人头税 b、徭役——大兴土木
影响: a、破坏经济生活秩序; b、引发社会动乱——农民起义。
3、热点角度:“农村、农民”社会生活的发展、
变迁,农业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的演变。
★.农业 1.耕作方式
• 【史料印证】
★模式:小农经济
★ 耕作方式: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特点:自给自 足精耕细作
封闭性、分散性、脆弱性
★影响因素:a.规模小,生产条件
简陋;b.沉重的徭役和赋税;c.天灾 人祸;d.高利贷等。
• 【体验高考】 (2010· 上海文综, 28) 汉代
• • • • •
形成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 化交流。若当时一位外国商人来中国采 购商品,他可能购买到的商品有 ( ) ①丝绸 ②纸张 ③瓷器 ④棉布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 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是在 元朝,故排除④。 答案 D
犁壁
犁评
犁箭
犁铲
隋唐时的曲辕犁
优点何在 ?
专题七:古代中国经济 的基本机构与特点
★第13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 和手工业经济
★考什么?
1、通史角度:自然经济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经济 基础,也是儒家家庭伦理关系的源头。 2、专题角度:
(1)小农经济的特点、影响; (2)小农经济对社会观念、风俗的影响; (3)土地私有制经营方式、土地兼并及其影响。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必修2【第1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必修2【第1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

高考复习导航 2013年高考试题对此部分内容进行重点考查。从题型上看, 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兼有。从考查内容上看,主要集中在主干 知识,如重庆卷、海南卷、新课标全国卷Ⅱ等考查了古代发 达的农业;上海卷、福建卷、天津卷等考查了手工业的进步; 江苏卷、北京卷等考查了商业的发展;山东卷、浙江卷等考 查了古代的经济政策。
3.评价 (1)小农经济的农民,拥有一定的⑥________、农具或 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 (2)他们的经营规模虽然很小,但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 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3)在封建地主阶级沉重剥削下,农民需要承担沉重的 ⑦________,小农经济十分脆弱。
自我校对 ①集体劳作 ②牛耕 ③家庭 ④家庭手工业 ⑤商品交换 ⑥ 土地 ⑦徭役
第1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
考点梳理与解读 考点一 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中国农业的起源 (1)时间:距今一万年左右。 (2)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①________的国家。
2.农耕技术的进步 (1)原始农业: ①主要耕作方法:②________。 ②主要生产工具:石刀、石斧、石犁→耒耜。 (2)商周时期的农业发展: ①农具:出现③________农具,只是少量使用。常用的工 具是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 【解读】 青铜器主要用于祭祀活动和贵族生活。
②耕作技术: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用杂草沤制肥料, 治虫灭害。 ③评价:土地可以连续耕种,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 (3)早期农业生产的发展: ①农作物种类:有粟、稻、黍、稷、麦、桑、麻等。 ②人们生活:由频繁迁徙开始走向④________。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耕作工具的进步 (1)春秋战国时期:⑤________和牛耕开始使用和逐渐 推广。 【解读】 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有两种:刀耕火种、铁犁牛 耕。

2022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9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学案含解析人民版

2022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9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学案含解析人民版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模块二经济成长历程专题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时空坐标阶段特征本专题主要阐述了古代农耕文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以精耕细作的农业为主导,手工业和商业对其有效补充,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典型特点。

以小农经济为核心,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的走向都与其息息相关。

线索一:古代农业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经历了由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的演变。

秦汉时期,基本形成了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封建小农经济模式。

线索二:古代手工业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主要有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三个领域(冶金、制瓷、纺织)成就突出,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

线索三:古代商业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宋元至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在城市经济、货币源流、对外贸易等层面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古代商业的发展。

线索四:古代经济政策经济政策与经济思想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中国古代,封建土地私有制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战国时期商鞅首倡重农抑商政策,此后历朝历代一直沿用;明清时期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

第19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备考指导素养目标把握一个特征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和以小农经济为主的经营模式(1)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古代耕作方式变化的根本原因,认识到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掌握两个阶段原始农业和传统农业(2)从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的角度,了解中国古代金属冶炼技术、纺织技术和陶瓷技术的发展(3)认识中国古代手工业产品享誉海内外的原因,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护中华民族优秀遗产的历史价值观把握三个趋势从春秋战国到唐宋时期铁犁牛耕技术日趋成熟;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掌握三个行业冶金业、纺织业、制瓷业是古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行业了解三种形态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长期并存发展认识一种现象明朝中后期在民营手工业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知识排查教材深化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耕作技术——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1)“刀耕火种”:在原始山林中,用“火耕”手段拓荒营田,进行最基本的种植经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中国的农业手工业和
商业
1、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
2、古代土地私有制确立的过程
3、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从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春秋战国以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在古代中国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2)从生产力水平看:长期使用铁犁牛耕,精耕细作,农耕技术没有革命性的进步。

(3)从地位和影响看: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基础上取得的。

但是,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已经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

4、古代中国手工业在纺织、冶金和制瓷等部门的发展成就
(1)冶金业:①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小件铜器。

②商代青铜器繁
荣时期。

③春秋晚期,中国已有铁器④西汉时,煤开始成为冶铁燃料⑤
东汉的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2)纺织业:①新石器时代:萌芽。

②商周: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已相当重要
③西汉: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中国被称为“丝国”。

④唐朝:官营纺织业规模大,私营纺织业作坊出现,纺织品数量相
当可观。

⑤宋代:棉纺织业推广到江南地区,棉布成为主要衣被原料。

⑥明清:丝织业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

(3)制瓷业:(1)商代:烧制出原始瓷器,即原始青瓷;
(2)东汉:瓷器生产技术达到成熟阶段;
(3)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瓷器开始输出国外;
(4)宋代涌现一批名窑,如江西景德镇;
(5)明清:景德镇成为全国瓷都。

清代粉彩瓷器。

3.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1)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就成为古代中国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的则是官营和专业的私营手工业生产。

(2)中国传统社会长期存在农耕为主兼营副业的自给自足的手工业经济。

在漫长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时代,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的比重。

家庭手工业生产对于稳定小农经济起到一定作用,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了市场发育。

(3)明朝中后期,手工业中的某些行业中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6、古代中国“市”的形成与发展。

(1)汉代:“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相当严格;
(2)六朝:出现草市;
(3)唐代:草市逐渐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且夜市繁盛;
(4)宋代:“市”突破时空限制,夜市、晓市都很兴盛,还有定期庙会集市,草市有配套的饮食服务设施;
(5)明清:形成繁华的商业区。

7.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1)起源很早,并且在不断地发展。

(2)农耕时代的中国商业和商人的命运,与政府的商业政策息息相关。

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然而整体看来,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始终处于封建政府的抑制之下,只是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

(3)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促进了经济的进步,商业繁盛促使了古代都会的大量兴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