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写作技巧

合集下载

写SCI论文的技巧

写SCI论文的技巧

写SCI论文的技巧
写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需要注意一些技巧,以确保论文的质量和可被接受的程度。

以下是一些写SCI论文的技巧供参考:
1.确定论文的主题和范围:在开始写SCI论文之前,要明确研究的主题和范围。

这有助于确定文章的结构和目标读者。

3.清晰的目标和问题陈述:在论文中,明确陈述研究目标和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这有助于读者理解研究的动机和目的,并能在文章的后续部分中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4.准确的方法和实验设计:确保描述实验方法和设计详细且准确。

这有助于读者理解研究如何进行并充分重现实验。

5.数据分析和结果展示:用简单、清晰和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

提供恰当的图表和图形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研究结果。

6.关注论文结论:在论文中,对研究结果进行全面的解释和分析,以揭示实验结果的重要性和影响。

结论应与研究目标和问题陈述相及,并提供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7.论文的可重复性:确保实验的可重复性和结果的可验证性。

给出充分的细节和材料,以使其他人能够重复这些实验或验证这些结果。

8.简洁和准确的写作风格:在写作SCI论文时,使用简洁和准确的语言是至关重要的。

避免使用不必要的修饰语和复杂的句子结构,以免混淆读者。

总之,写好SCI论文需要遵循以上技巧以及出色的研究能力和写作技巧。

不断练习和与同行的交流也能提高写SCI论文的能力。

SCI论文写作方法(超实用)

SCI论文写作方法(超实用)

SCI论文写作方法(超实用)SCI论文写作方法(超实用)SCI论文的写作对国内的同行来说似乎是一个拦路虎,让我们就这个话题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事实:国外的英语类杂志除了刚申办的之外都是SCI收录杂志,外国人发表的英语类论文都是SCI论文。

这说明了什么?关键在于语言。

语言是非英语国家论文的最大障碍。

因此,我们需要注意时态和语态的使用。

在前言和讨论中,描述该研究的过去历史和现状时,应使用相应的时态:过去时和现在时。

在材料与方法、结果中,写自己的研究过程时,应使用过去式。

在前言和讨论中引述别人的研究或话语时,应使用过去式或现在时。

最后的结论应使用现在时。

语态上要尽量使用被动语态,主动语态少用或不用。

谈到SCI论文,很多人似乎觉得这种文章很高深,不好写。

其实不然,有很多可写的。

除了实验研究之类的论文外,临床上做的很多都可以成文:个案报告(case report或者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技术革新(techniqcal case report),临床报告(4-5个个案可以写成一篇clinical report),正式论文(论著或原著original),甚至对某篇论文的看法都可以写成文章与编辑交流登报。

技术革新可以包括你如何解决临床上的一个难题,比如导管导丝在某个位置进不去,你如何解决的,都可以成文。

在语态方面,我们应尽可能使用被动态。

比如要这样写: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XXX.这种被动态在论文中很常见,而如果您写成“We carried out this study to XXX”,这种主动态无论从语法上还是其他方面来说都正确,但不适用于科学论文中。

因为科学论文讲究的是科学性,往往从客观的角度去描述,而不是从个人角度去描述。

对于SCI论文来说,创新似乎是最重要的特质。

虽然并非所有的SCI论文都必须具有创新,但是至少要与其他文章有所不同。

SCI科研论文写作中的语法与标点符号使用技巧

SCI科研论文写作中的语法与标点符号使用技巧

SCI科研论文写作中的语法与标点符号使用技巧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是世界上最大、最为权威的学术文献数据库之一。

在SCI发表论文被公认为是科研工作者的殊荣,也是衡量学术研究水平的重要指标。

而在SCI科研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语法和标点符号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它们不仅能够保证文章的逻辑清晰,还能提升文章的可读性和学术价值。

本文将介绍SCI科研论文写作中的语法与标点符号使用技巧,以期帮助广大科研人员提升写作水平。

一、语法使用技巧1. 时态的正确使用在SCI科研论文中,时态的使用应该具有一致性。

通常情况下,Abstract和Introductions部分可以使用现在时,表示当前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Research Methods和Results部分则应该使用一般过去时,表达研究内容和方法。

Discussion和Conclusion部分则可以使用一般现在时,总结并讨论研究结果。

2. 主谓一致在SCI科研论文中,主语和谓语动词应该保持一致,这样可以使句子结构更加清晰,并且可以避免主谓不一致造成的歧义。

例如:“The experiments demonst rate that...”(实验结果表明...),这里的主语“The experiments”和谓语动词“demonstrate”保持了一致。

3. 使用恰当的语法结构SCI科研论文中应该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法结构,避免过度使用复杂的从句和被动语态。

简洁明了的语法结构可以使读者更容易理解研究内容。

例如:“The data shows that...”(数据显示...),比起使用被动语态“it is shown that...”(它被显示...)更加直接和简练。

二、标点符号使用技巧1. 逗号的正确使用逗号在SCI科研论文中的使用非常重要,它可以将长句分割成更加清晰明了的短句。

逗号可以用于列举、分割并列连词、区分主句和从句等。

SCI论文英文写作技巧

SCI论文英文写作技巧

SCI论文英文写作技巧SCI论文英文写作技巧SCI论文对作者的英文水平要求很高,一篇语言不过关的论文,即使写得再好,也会被退稿。

所以,医学工作者在写SCI论文时,要用英文的思维方式进行写作,注意中西方语言的表达差异。

此外,还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一、写作时态英语谓语动词时态共有16种,在英文科技论文中用得较为频繁的主要有三种:即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和将来时。

正确地使用动词时态是科研写作的基本功,我们在撰写英文论文时,如不能正确选用时态,常常会改变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从而影响评审专家与读者的理解。

在科技论文中如何正确使用时态,首先应该把握以下三个基本要点:1、一般现在时:主要用于不受时间限制的客观存在事实的描述,或发生或存在于写论文之时的感觉、状态、关系等的描述或致谢的表述等。

值得注意的是,出于尊重,凡是他人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作为"previously established knowledge",在引述时普遍都用一般现在时。

2、一般过去时:用于写论文中作者自己所做工作的描述。

例如描述自己的材料、方法和结果。

3、一般将来时:用于撰写论文之后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

例如提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二、写作语态在科技论文摘要翻译中,最常采用的语态是被动语态。

如:A new approach is put forward in the paper that/Conclusion can be drawn from the experiment that通过体会这些被动语态的例子,我们不难发现:较之主动语态,被动式在科技摘要翻译中有着如下的优势:1、科技论文常常需要介绍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研究过程、实验结果等方面内容。

使用被动语态可以更好地突出科学研究的客观性。

2、使用被动式也可避免提及动作的施动者,这样反而使研究动作有了更广泛的普遍性。

3、由于被动语态的特殊结构,使其在句子结构调节方面有着更大的灵活性,有利于在添加短语结构、扩充句子信息的同时保持句式的平衡、工整。

SCI论文撰写投稿的技巧与经验

SCI论文撰写投稿的技巧与经验

SCI论文撰写、投稿的技巧与经验一、认识SCI论文罗伯特•戴在其名著《如何撰写和发表科学论文》的序言中指出,“对一个科学家的评价,从研究生开始,就主要不是看他在实验室操作的机敏,不是看他对或宽或窄的研究领域固有的知识,更不是看他的智能和魅力,而是看他的著述。

他们因此而出名,或依然默默无闻”。

(1)原创性和显著性是论文的生命:在《再论科学道德问题》中指出,国际核心刊物发表的论文,原则上都应当是“在国际上首次”描述的新的观测和实验事实,首次提出的概念和模型,首次建立的方程,也包括对已有的重大观测(实验)事实的新的概括和新的规律的提炼。

与原创性相联系,任何期刊都不希望发表已见于其它杂志,或由其它语言发表、或以稍有不同的形式发表的论文。

太阳物理学权威刊物《太空物理学》(Solar,physics)主编Harvey专门谈到,少数作者主要结果用中文发表后又寄给《太空物理学》,这在过去是可以容忍的,但现在不允许。

公认的原则是:作者不能把已在经过审稿的杂志发表的主要结果以不同形式投寄给其它杂志再发表。

国际核心刊物的论文,不仅应该是原创的,其结果还必须是显著的,并对学科发展有所推动。

用Harvey的话来说,“至少有一两个其他研究者会读这篇文章,并利用这些结果发表他们自己的工作。

”对成果显著性的检验是论文被引用的多寡。

作者应当关心自己论文被引用的情况,注意国际学术界对自己工作的评价,包括肯定和批评的方面,特别是注意同行们对自己发表结果的不同的理解;这是提高自己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

(2)充分评价已有工作,体现作者学术水平:是否观而充分地评价了以往的工作,常常是审稿人和读者衡量作者学术水准和学术风范的重要方面。

部分作者引述国外知名学者的工作,往往有点“言必称希腊”的味道,而对国内同行发表的工作重视不够。

有时明明是中国学者首先做的工作,却没有得到自己国内同行的充分评价。

应当提倡较多并适当地援引国内同行工作。

但也不要学习少数日本作者,他们绝少引用日本学者之外的文章。

SCI论文写作及投稿技巧

SCI论文写作及投稿技巧

(一)我的第一篇SCI论文发表经历(开篇) 我是一位农林科技工作者,1992年就参加了工作,不过很遗憾,截止到2019年前,还没有发表过SCI文章。

并不是没有能力发表所谓的SCI,我们已经发表的论文也是可以发表到SCI杂志的,因为我们对SCI文章没有追求,也可能因为见识太少,目光短浅吧。

现在情况不同了,业绩需要SCI,考核指标需要SCI,提升成果水平需要SCI,成果报奖需要SCI,报人才需要SCI。

很多,看了SCI还是有很多益处的。

不过,我想SCI最大的益处是交流国际化,这也是我在弄第一篇SCI的时候逐渐认识到的。

因为在查找参考文献过程中,发现同行的国外专家发表了很多SCI文章,从中发现了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包括实验设计、研究方法等都可以借鉴。

可能说到这,会有很多人笑话我了。

做这么多年科研工作,怎么才有这样的想法或感悟呢?No problem!谁让我的科研工作的视野就这么小呢?井底之蛙,认为我们的工作参考一下国内同行的文献就ok了,但放眼世界,真是有不一样的收获。

如果你也想发表SCI,无论是要毕业的学生,还是有一定经历的研究工作者,跟着我看一看,怎样弄一篇自己的SCI文章。

我现在的感触是,SCI文章没那么难弄,但也不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

言归正传,我把我第一篇SCI的发表经历分享给大家,因为我在弄这篇SCI的时候想找到一些捷径,什么百度,付费的广告公司也好,都努力过了。

但还是得走自己的路,别的信息帮不到太多,也是这样的缘故,我把我的SCI经历分享给大家,希望真的能够帮到大家!关于写作,回过头看,真是走了很多弯路。

照猫画虎!刚开始,就是看到拟要发表的期刊,通过各种渠道下载或在线看到已经发表的文章,做参考,人家怎么写就怎么描,觉得别人能发表,自己描个差不多就OK了。

于是就开笔了,真没有想太多,甚至是把原来的中文直接通过翻译软件翻译成English,再简单的改一改其中的语病,选词,自我觉得尽量通顺。

实际上,SCI杂志的语言要求不是都一样的,我觉得英语国家的SCI语言要求是很高的。

SCI论文写作心得分享(完整版)

SCI论文写作心得分享(完整版)

SCI论文写作心得分享SCI论文写作心得分享现今SCI论文已经成为了国内晋升和升学的基本考核内容之一,所以如何写好一篇SCI论文已经成为了每个学术工作者的必修课程了。

在SCI论文撰写的过程中思路和创新是关键,我们应该怎么做呢?1.SCI论文写作经验要写好文章,思路创新性和数据可靠性是两个基本条件。

思路创新有两种方法:如果你个人在某领域进行了多年研究,你觉得某些问题解决的关键应该在于某个方面的深入研究,如果很少有人注意此方面研究而你首先开始,那你的文章就创新。

这种方法创新的前提是,你在该领域有多年研究;否则很有可能失败。

因为你认为创新的东西可能是人家已经做过的二次创新。

例如最近三年有不同作者发了两篇文章,一篇报道因素A对提高玉米抗逆性有很大影响,第二篇报道因素B对小麦抗逆性有很大影响。

那么你就可以参考以上两法,研究因素A和因素B 对水稻抗逆性的影响。

这样做出来的文章一般也能发在和以上两篇文章档次差不多的杂志。

要保证数据的可靠,首先你要选用你的领域中普遍采用的方法,可以找几篇和你的研究类似的SCI文章,参考他们的研究方法。

实验结束后,立即进行总结数据,写文章,主要步骤可参考:A.Result部分。

将所有的试验结果整理成图和表,尽力挖掘图和表中的信息,越多越好。

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和不同的研究人员探讨你的试验结果,因为不同的人对同一张表和图有不同的看法。

这样会给你写文章提供很好的思路。

B.分析完图表后,寻找你这个试验结果的Ke point,一定要保证这个Ke point具有较大的新意,或者说一个到这个Ke point 有一种振奋人心的感觉。

然后从所有图表中找出能够论证你这个Ke point 的图和表。

合理安排你的图和表,如果可能的话尽可能用图。

C.Result以后是Disussion,可以将disussion分为若干段落,可以是并列关系或者递进关系。

但要保证每一段都有一个主题,即每一段讨论一个主要话题。

写SCI论文的技巧

写SCI论文的技巧

写SCI论文的技巧写SCI论文的技巧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论文已经成为科研工作者评价学术成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SCI论文不仅可以提升个人学术声誉,还能增加科研项目的资金支持和科研合作的机会。

然而,写SCI论文是一项需要技巧的任务。

下面将介绍一些写SCI论文的技巧,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撰写SCI论文。

一、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是写SCI论文的第一步。

优秀的SCI论文应该具有创新性、有实际应用价值,并能够引起同行的关注。

为了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可以参考已有的SCI论文,了解当前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和研究热点,也可以与导师或同行讨论,获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此外,还可以关注学术会议、期刊和数据库的最新发布内容,了解行业动态。

二、深入了解文献在进行SCI论文写作之前,需对所需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

文献调研可以帮助科研人员了解当前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和进展,找到自己的研究切入点,并避免重复性工作。

在文献调研时,注意阅读高质量、高影响力的期刊论文,以获取有深度、有广度的研究背景,并能够更好地理解研究问题的本质。

三、合理组织论文结构SCI论文的结构要合理、清晰。

常见的SCI论文结构包括: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等部分。

在摘要部分中,要突出研究的创新性、重要性;在引言部分中,要对前人研究进行回顾,并阐明自己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在方法部分中,要详细描述实验设计、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的方法;在结果和讨论部分中,要准确呈现实验结果,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和解读;在结论部分中,则要简明地总结研究的主要发现和意义。

合理组织论文结构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研究内容。

四、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的论述SCI论文的论述要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写作时要注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另外,要注意论述的连贯性,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措词和不必要的修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roperties of a good paper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learly defined hypotheses to be tested, questions to be answered, or problems to be solved(清晰提出要解决的 问题) Explanation of and reference to prior work (参考他人) Concise explanations that minimize jargon (准确解释) Displays (figures and tables) that support conclusions (充分很好展示) Perspective of results with respect to those of others (展 望时参考尊重他人研究) Quantitative conclusions and broader implications(定量 结论)
阅读150篇论文 + 4小时学习周期 + 4遍阅读 + 50页粘贴稿 + 3遍润色 = 10遍修改 1篇初稿
宝 剑 锋 从 磨 砺 出
刊出
梅 花 香 自 苦 寒 来
最后强调的:
数据没有好坏,在于多看多比较; 数据没有多少,在于多画多思考; 时间没有多少,在于多挤少睡觉; 文章虽有好坏,写出来就有杂志要!
充分挖掘数据,反复横纵对比,多种方法探讨。
二 写好论文的先决条件
1)为什么写论文
2)写论文忌讳什么:惰性 a) 只说不练; b) 坐不住; c) 三天打渔,两天晒网; d) 遇到问题一拖再拖或是依赖别人; e) 一心二用甚至几用。
3)如何言之有物,思如泉涌
态度决定一切!
三 如何构思一篇论文
(一)论文的结构 Introduction: (最体现思路的地方) Methodology: 研究区域 样品采集点位,周期,点位信息,点位如何选择 分析方法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数据处理方法 Results and discusscion (最体现功力的地方) Conclusion Acknowledgements References
Introduction 的写作
如何进行论文写作
1)如何理解 Introduction: 为了引出自己做的东西,而介绍他人研究,让别人觉 得你做的东西有新意。 四段:领域内共性的东西;别人做了什么,有什么结 论;别人没做什么你想做什么;想达到什么目的。 突出亮点 你的创新点:方法创新,地域创新,数据量创新,观 测目标创新 2)如何写Introduction: 总结他人:同样的意思,有十个人说过,揉成自己的 东西,然后挑主要的作为参考文献; 介绍自己:介绍研究地域的句子直接应用,但尽量多 选几个参考文献的句子进行引用,避免重复;
四 如何进行论文写作 四遍七步法




第一步:结合数据,搜索下载文献,粗略浏览题目、摘要和目录,初步定 下论文题目和框架; 第二步:全篇阅读下载文献,剔除不相关的,明确数据处理方法,并进行 数据初步处理; 第三步:认真阅读挑选过的文献,结合自己数据和别人处理方法,完善图 形和表格,并确定哪者更好;标注出别人的讨论句式,有用结论,别人引 用他人的结论;再剔除部分意义不大的文献; 第四步:将标出的句式和自己的论文框架,图标分章节全部粘贴在word 文档中,附上参考文献; 第五步:整理粘贴的材料,写出前言。仔细观察图表,找出规律,从粘贴 的材料中找出相同或不同的结论,找出原因(纵向对比),充分论证; 第六步:从参考的文献和自己的阅读文献来确定投稿目标杂志,修改格式 (单位,参考文献格式,引用格式等),并应在阅读每一篇文献的时候留 意其作者,投稿期,接收期等信息; 第七步:打印出来,逐字通读,避免低级的语法或拼写错误,而后选择杂 志和审稿人,投稿。
SCI论文写作心得浅谈
中国研究生,2012,2(22-24)
引 子
什么是SCI论文 SCI论文的意义 SCI论文构成 SCI论文难写么 最好是英文 评价一个人的最重要硬性指标 5000左右的单词,几个图表
应认识到:1)好的论文来不得半点投机 2) SCI论文不是科研的最终目标
主要内容
一、 好论文的标准 二、 写好论文的先决条件 三、 如何构思一篇论文 四、 如何进行论文写作 五、如何对待项目与论文 六、五心经验谈
Results and discussion 的写作
一般套路: 一)质量浓度组成: a) 平均质量如何,与他人比较;如何比较,高多少, 低多少,为什么; b) 空间时间变化,与他人比较,别人是否有相同的点 位和时间变化; c) 特殊值:哪个点哪个时间最高,哪个最低,为什么; 与他人比较,别人在类似的时间是否有相同或不同的 结论;如果不同,为什么。
创新点
三 如何构思一篇论文
与别人比较,或高或 (二)拿到数据如何处理 低,能否解释 数据质量如何(methods); 能用哪些方法处理,能得出哪些结论 (results and 前人用了什么方法处理, discussion); 得出什么结论 用别人的方法如何结合本论文的数据,本区域的特 别人在其它地方做了什么,本 色,找出Gaps,继而写 (Introduction); 地区有什么特色 处理完数据预计能得出什么结论,和别人做的相比 有哪些不足,或是自己觉得应该进行哪些方面的改 进(Conclusion)

二)组分组成 (充分横纵对比) a) 平均质量如何,与他人比较;如何比较,高多少, 低多少,为什么; b) 空间时间变化,与他人比较,别人是否有相同的点 位和时间变化; c) 特殊值:哪个点哪个时间最高,哪个最低,为什么; 与他人比较,别人在类似的时间是否有相同或不同的 结论;如果不同,为什么。 d) 比例分布:各组分比例如何,哪些高,哪些低,为 什么;文献中如何分布;和文献中对比如何; e) 特征比值:同上讨论 f) 广泛关注的组分特征:同上讨论
Common problem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Too many words. Eliminate adverbs (anything ending in “ly”). Use “significant” only for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o much repetition. Re-read and re-read to eliminate it. Don’t repeat in text what is already in tables, except to make or emphasize a point. Graphs too small, units not on graph axes or tables. Captions incomplete. Maps without scales or compass pointer. Tables and figures cited, but missing. Text inconsistent with information in figures and tables. Creating illogical explanations for data rather than testing hypotheses. 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of broader literature, extent to which problem has already been addressed, and contradictions that need to be resolved. Lack of re-reading and editing. Start at the beginning and continually fix. Lack of internal peer review. Need for English editing.
三)模型/公式应用 (充分横纵对比)
1)有什么模型/公式 2)如何应用,应用在什么地方,能得出什么结论,对 欲得到的目的有什么作用 3)用哪些模型,是全用么,是否所有模型/公式得出的 结论都能很好的佐证自己的预期结论。如果不能,为什 么不能,若解释不了,舍弃不用。 4)用图或是表? 5)总结他人和自己的结论,提出共性的通用的结论, 或是对共性的通用的结论进行验证。
五、如何对待项目与论文
(1)多参与,多留心,多问多思考,善总结; (2)大量阅读文献,从项目中提炼自己的研究方向, 提早和迅速下手; (3)汇报项目工作的同时多汇报或提出对论文、实 验的思考,多提方案。
勇于承担任务,培养自信心 处处留心皆学问
少抱怨,多干活,勤动手动脑
六、五心经验谈
信心 决心 耐心 童心 细心

Conclusion的写作
从各个章节中粘贴重要的结论,分别用一句
话总结出来。 摒弃一些意义不大或是有普遍存在并被广泛 验证的结论。 总结本论文在实验设计或是数据处理或是方 法学应用上的不足之处,并在最后一段谦逊 的表述出来。
Acknowledgements的写作


参考前人的致谢句型,换上自己的项目号和要感谢的 人和机构(2-3句话)。 The funding of this research was provided by “Prestudy on air quality criteria for particulate matter.” (2007–2008 Special Environmental Research Fund for PublicWelfare, No. 200709048) The authors would like to thank the NOAA Air Resources Laboratory (ARL) for the provision of the HYSPLIT model () used in this public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