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祥矿山测量技术设计资料
矿山测量课程设计 (1)

矿井联系测量一、目的和任务矿井联系测量就是将地面上的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坐标系统传递到井下的测量。
目的就是使地面和井下测量控制网采用同一坐标系统。
联系测量的主要任务是:(1) 确定井下经纬仪导线起算边的坐标方位角; (2) 确定井下经纬仪导线起算点的平面坐标x 和y ; (3) 确定井下水准基点的高程H 。
二、地面近井点的测设(1)地面近井点的精度要求 ⒈近井点测量精度的要求近井点可在矿区三、四等三角网、测边网的基础上,用插网、插点和敷设经纬仪导线,及GPS 等方法测设。
对于一般网型,近井点的精度,对于测设它的起算点来说,其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7cm ,后视边方位角中误差不得超过±10″。
GPS 测量必须按照1992年我国测绘局发布的《全球定位系统(GPS )测量规范》进行,近井点可以采用D 级和E 级测设。
⒉井口高程基准的精度要求井口水准基点的高度精度应该满足相邻井口间进行主要巷道贯通的要求,由于两井间进行主要的巷道贯通时,高程上允许的误差是=0.2m z m ±允,则其中误差为=0.1m z m ±,一般要求两井口水准基点相对的高程中误差引起的贯通点K 在z 轴方向上的偏差中误差不超过m3z±=±0.03m。
所以近井点高程测量,可以应该采用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测设。
(2)近井点布设方案本次近井点(水准基点)通过GPS进行布设,使用Trimble5800、5700GPS接收机,利用国家四等控制点为起算点,采取插网方式建立矿井E级GPS近井网,布网形式为同步图形扩展式。
测设了主井近井点坐标和高程。
三、立井定向《煤矿测量规程》规定的联系测量的主要精度要求实际定向精度与规程限差要求3.1两井定向方案本次设计方案的矿山有主井和副井各一个,因此投点时在两个井筒内各挂一根垂球线,采用单重稳定投点。
投点时必须采用有效的措施减小投点误差,这些主要措施包括:<1>定向时最好停止风机运转或增设风门,以减少风速;<2>采用小直径、高强度的钢丝,建议采用80kg重的垂球,并将垂球浸入稳定液中,并在大水桶上加挡水盖以减少滴水对垂球的影响。
矿山测量学课程设计

矿山测量学课程设计矿山测量学课程设计矿山测量学是矿山工程学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矿山工程中量测、计算、分析和绘图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的综合。
本文将就矿山测量学课程的设计和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课程目标矿山测量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工程学科,它主要的目的是学习矿山测量技术,帮助学生掌握先进的测量技术,教会学生运用各种测量仪器与软件,较好的完成矿山勘探、采矿、设计与管理等各环节的测量工作,这些都要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职业素质和实践经验。
二、课程内容1. 矿山测量基础知识:矿山测量学的概念、基本测量方法、要素、公差、误差、精度、准确度等。
2. 矿山测量仪器操作:包括全站仪、激光测距仪、测距仪、自动水平仪等的操作原理、使用方法和日常维护。
3. 矿山测量数据获取与处理:包括测量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测图软件操作技巧、数据分析与评估、图像处理等。
4. 矿山测量工程应用:包括矿山地面及井下测量、矿山设计测量、开采进度测量、矿区地质地形图、矿山立体测量、地震测量等方面的测量应用实例分析。
三、课程教学策略1. 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组织学生参观矿山实地测量现场,亲身体验现场搭建、数据采集、反复计算数据、精度评定等环节,解决学生用书本知识和实际操作分离的问题。
2. 强调实验性讲授:课程的教学应具备实验性特点,和研究性特点。
为学生提供多种实验和实践的机会,使学生能够亲身进行实测操作,从而深化对测量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3. 强化实用导向:注重矿山工程实用技术的教学方法。
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注重矿区地质地貌、地震灾害、生态环境治理、矿山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矿山测量工程应用,让学生有实践经验。
四、评估方式由于矿山测量学是一门以技能为主导的综合性学科,为了更好的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应在理论和实验中分别进行测量演练,通过任务跟踪、最终成果展示等多种评估方式进行量化评估。
五、参考文献1. 刘国玉,黄道南,张明,等. 矿山测量学[M]. 北京:矿业出版社,2009.2. 牟间积,雷思勇. 《矿山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2012, 56(11):22-24.6. 邓乐天. 矿山测量学课程设计[J]. 科技创新导刊,2015(18):42.。
矿山测量技术工作讲解

矿山测量技术工作讲解
矿山测量技术工作讲解
(内业)重点
矿山测量技术工作讲解
矿山测量技术工作讲解
矿山测量技术工作讲解
矿山测量技术工作讲解
矿山测量技术工作讲解
(内外业)重点
矿山测量技术工作讲解
矿山测量技术工作讲解
感谢大家聆听!!!
主要包括:建立矿区地面控制网、矿区地形图的测绘、矿山施工 测量、地表移动沉降观测和矿体几何图绘制等。其中,矿山施工测 量是矿山建设和开采过程中为各种工程的施工所进行的测量工作, 即地面上的土建工程测量、井下控制测量和施工测量、竖井定向测 量和竖井导人高程测量、竖井贯通测量。在施工建造过程中和运营 管理阶段,还需定期进行岩层与地表移动沉降观测、巷道及井身各 部位及其相关建筑物及辅助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和位移观测,以及为 矿区的复耕、复绿进行测量服务等。
矿山测量技术工作讲解
矿山测量技术工作讲解
矿山测量技术工作讲解
• 标定竖井中心线
矿山测量技术工作讲解
矿山测量技术工作讲解
矿山测量技术工作讲解
优点: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期限长、便于安装。 缺点:受爆破震动影响,需适时检校。
矿山测量技术工作讲解
矿山测量技术工作讲解
矿山测量技术工作讲解
矿山测量技术工作讲解
矿山测量技术工作讲解
四、贯通测量
矿山测量技术工作讲解
矿山测量技术工作讲解
矿山测量技术工作讲解
矿山测量技术工作讲解
矿山测量技术工作讲解
矿山测量技术工作讲解
矿山测量技术工作讲解
五、导线控制测量
矿山测量技术工作讲解
矿山测量技术工作讲解
矿山测量技术工作讲解
矿山测量技术工作讲解
矿山测量技术与测量方法

山 (1) 井下测点多设于巷道顶板上,因此经纬仪要在 测点下对中,经纬仪望远镜筒上应当刻有仪器中心,
测 即镜上中心。经纬仪在测点下对中时,要整平仪器, 并令望远镜水平,由测点上悬挂下垂球,移动经纬仪
量 使镜上中心对准垂球尖。对中用的垂球尖最好是可伸 缩的,以利于微调。如果井下巷道中风大,可将作觇
器温度与周围巷道内温度接近后再开箱。如有
术 水珠凝结在仪器表面上,切忌用手或毛巾擦拭 物镜和目镜,面应当用专门的擦镜头纸轻轻擦 去水珠和水雾。
第一节 井下平面控制测量
五、井下测角方法:
矿 井下测角一般用测回法,测量角度∠ACB时,在c点 安置经纬仪,整平对中,在后视点A和前视点B悬挂垂球
山 钱作为觇标,并用矿灯照明垂球线。瞄准时,应先用望 远镜筒外的准星大致照准觇标处的灯光,再调焦对光,
矿 山 测 量 技 术
矿山测量常用仪器
七、坡度规(半圆仪)
矿
同样属于矿山辅助测量仪器,在黄金矿山主要用
山 来进行次要巷道的腰线放样。半圆仪常用铝质等轻金 属制成,形状和刻划方法如图所示,其刻划由半圆环
测 中点0 º起,向两端刻至90 º,最小刻划为20′或30′, 半圆仪两端有挂钩,通过半圆环的圆心小孔,用细线
数据可通过电子手簿与计
技 算机进行通讯等优点使其 术 在矿山测量中得到了广泛
的应用。
矿山测量常用仪器
矿 二、电子经纬仪 山 电子经纬仪相对于传
统的光学经纬仪而言,在
测 读数方面以数字形式提供 量 测量成果,其操作简便、 技 性能稳定,避免了人为操
作的误差,大大提高了读
术 数精度。
矿山测量常用仪器
矿山测量课程设计

矿山测量课程设计背景介绍矿山测量是矿山工程学中的重要学科,它是矿山工程设计和实施的基础和保障。
矿山测量课程是矿山工程专业中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全面掌握矿山测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测量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矿山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1.掌握矿山测量的基本概念、理论与实践操作方法;2.具有初步的现场实地测量和数据处理能力;3.了解矿山测量在矿山生产与环境保护中的应用;4.了解矿山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课程内容第一章矿山测量概论本章主要介绍矿山测量的概念、意义和分类,包括测量基准、测量工具、测量精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实地测量本章主要介绍矿山开采现场测量和地下空间测量技术,包括:矿井结构、巷道与矿山脉、地表控制点和地下控制点的测量方法和技术,以及测量设备、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第三章矿山测量应用本章主要介绍矿山测量在矿山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包括巷道与洞阵布置设计、大型开采设备定位、测量数据管理、三维建模等内容。
课程设计矿山测量课程设计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矿山测量课程设计的实践环节,学生将会得到更深入的知识理解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在本门课程的课程设计中,可以设计如下的课程内容:实地测量课程设计学生将组成小组,进行实地测量课程设计。
学生需要在现场完成不同类型的测量任务,并应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来进行数据处理。
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1.开挖控制点的选取和布设;2.巷道偏差调查和矿脉定向;3.钻孔导线测量;4.洞阵定位测量等。
三维建模课程设计在三维建模课程设计中,学生需要利用测量数据,进行三维建模。
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1.知道三维建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使用三维建模软件完成矿山内部和地表的建模;3.进行三维建模后的数据分析和应用。
综合性课程设计在综合性课程设计中,学生需要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综合运用测量、建模以及其他相关技术,解决矿山工程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矿山测量技术设计书

深圳市鹏茜国家矿山公园地下矿山现状测量技术设计书1 项目名称、项目地点、内容及实施单位1.1 项目名称:深圳市鹏茜国家矿山公园地下矿山现状测量1.2 项目地点:深圳市坪山区汤坑村1.3 项目内容:1、地面1:500地形测量;2、地下矿洞1:500现状测量和纵、横断面测量(-40米);3、地下矿洞1:500现状测量和纵、横断面测量(-90米);1.4 实施单位:深圳市地籍测绘大队2 测区概况2.1 测区位置我队受甲方委托,拟对深圳市鹏茜国家矿山公园地下矿山实施现状地形和断面测量。
鹏茜国家矿山公园(筹建),位于深圳市坪山区汤坑社区,是由深圳珠江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于2007年投资5500万元全面收购鹏茜矿业公司准备开发的旅游项目。
该矿是因开采大理石矿而形成的矿区遗迹,整个矿区分为地表层面、地下40米水平、地下90米水平共3个部分,地面工业广场占地面积约1.7万平方米,地下可用空间超过100万立方米,冬暖夏凉,常年气温保持在21-22摄氏度之间,在全国首批国家矿山公园评审中,鹏茜矿区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获得了“国家矿山公园”的资格,是深圳市稀有的旅游资源。
地下矿井范围北至金碧路,南至横坪公路,东至旭升鞋业公司,西到赤子香路,地下巷道长度约10公里。
地面范围北至金碧路,南至坪山河桥以南约100米,东至鹏茜矿业公司东面围墙外约25米,西到坪山育才中学围墙西南角,面积约0.1平方公里,详细测量范围见附图一。
深圳市鹏茜国家矿山公园位置如图一。
2.2 地理概况测区内地面建筑物较多,植被稀少,南北和西面是市政公路,交通便利;地下有两个采矿层,有东西两个斜井相通,各层有独立的工作竖井,矿道走向较复杂,多支巷,不便于通视,作业难度较大。
巷道平坦,地面干爽,便于通行,主巷道大部分有可用的固定照明设备。
原有东西两个通风口,东通风口因铁爬梯损坏,已不能通行,除两个工作竖井外,仅有西通风口一个逃生口,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图一3 已有成果资料分析及利用测区内现有资料:1、深圳市国土和规划资源委员会提供的一级导线点I-256、I-812和DGY1-281三个,二等水准点一个,点号为II横坪5,高程57.234米,经实地调查,其点位保存完好,可作为本次测量的首级控制的起算数据;2、深圳市国土和规划资源委员会提供的部分1:1000地形图(2006年修测);3、甲方提供的1:1000矿井开采平面图两份(1999年和2001年测图)。
矿山测量课程设计1

矿山测量课程设计1矿山测量课程设计一、两井定向计算某矿做了一次两井定向,根据地面连接导线求得垂球线A 的坐标X A =3431.525m ;两垂球A 、B 间距离L AB =110.442m (如图1所示)。
设两垂球联线的方位角αAB =25°12′20″+10°×n (n 为每个同学的序号),试根据表1中井下连接导线的数据,按地面坐标系统计算井下连接导线各边的方位角及各点坐标。
图1提示:1. 根据L AB 及a ab 算出垂球B 线的地面坐标X B 和Y B 。
2. 按假定坐标系统,即设A 为原点,A1边为X′轴,计算B 点的假定坐标X′B 、Y′B 并算出α′AB ,进而算出ΔC=L′AB -L AB 3. 给出ΔC 允=0.02米,按规程要求,ΔC 应小于ΔC 允。
4. 按地面坐标系统计算井下连接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及坐标,并求得坐标闭合差f x ,f y 。
5. 将坐标闭合差按边长成比列地分配给井下导线各边的坐标增量上,最后求得各点改正后的坐标。
1920749β'''=︒2922122β'''=︒3910243β'''=︒1129.241m =2150.551m=31104.443m =42811558β'''=︒4131.432m =5980328β'''=︒5129.182m =61492753β'''=︒6120.691m =7128.422m=解:(1)n取20时,则αAB=25°12′20″+10°×20=225°12′25″X B=X A+ΔX A B= X A+L AB·cosαAB=3431.525+110.442×cos(225°12′25″)=3353.711m (2)按假定坐标系统,即设A为原点,A1边为X′轴,计算B点的假定坐标X B′、Y B′。
矿山测量精品教案

矿山测量精品教案教学内容:-矿山测量的概念与重要性-矿山测量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矿山测量常用仪器与设备介绍-矿山测量实践案例分析与讨论教学目标:-了解矿山测量的概念与重要性,明确其在矿山工作中的作用;-掌握矿山测量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测量工作中;-了解矿山测量常用的仪器与设备,能够正确选择与使用;-通过实践案例分析与讨论,加深对矿山测量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步骤:一、导入(15分钟)引入矿山测量的概念与重要性,通过现实案例说明其在矿山工作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对矿山测量的兴趣与认识。
二、理论讲授(30分钟)1.矿山测量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平面测量与高程测量的基本原理-矿山测量的基本方法:水准测量、三角测量、导线测量等-常见测量误差的分析与处理2.矿山测量常用仪器与设备介绍-矿石斜坡测量仪-矿山深孔测量仪-矿山地下激光测距仪-矿山测量应用软件三、案例分析与讨论(30分钟)选取具体的矿山测量案例,进行实际情境模拟分析与讨论,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加深对矿山测量的理解与应用。
四、实践操作(30分钟)学生在实验室或矿山现场进行实际测量操作,通过实践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
五、总结与展望(15分钟)总结本堂课的学习内容与收获,并展望矿山测量在未来的发展与应用前景,激发学生对矿山测量专业的兴趣与进一步深造的意愿。
教学辅助手段:-PPT课件:用于辅助理论讲解与案例分析;-视频材料:用于展示矿山测量仪器与设备的使用与应用;-实验室或矿山现场:用于学生的实践操作与实际体验。
评估与反馈: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情况、案例分析讨论的参与情况、课堂小测验等方式进行评估与反馈,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不足之处,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矿山测量的知识与技能。
并结合学生的反馈情况,优化教学内容与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延伸拓展:可以邀请专业的矿山测量人员来进行专题讲座,分享行业内的最新发展与实践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矿山测量行业的发展前景与就业形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荆门市
放马山磷矿接替资源勘查项目测量技术设计书
钟祥市矿山技术服务中心
二00八年三月
单位负责人:叶祥玲
测区负责人:朱永成
编写人:曾义赵重源熊永喜审查人:艾有成朱永成
提交单位:钟祥市矿山技术服务中心提交时间:二○○八年三月
一、测区范围及概况
湖北省荆门市放马磷矿接替资源勘查项目位于钟祥市胡集镇和双河镇范围内。
堪查范围东径:112°15′38〃-112°18′45〃,北纬31°23′50〃-30°24′39〃,海拔高程在85-408.4米之间,堪查范围约11.9平方公里。
勘查范围内主要有丘陵及建筑用地和部分农用地,地势较复杂,植被茂盛,交通不便,通视条件差,给测量带来较大的困难。
二、作业依据
2.1、《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
2.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
2.3、《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ZBD10001—89》
2.4、《中、短程光电测距测量规范》GB/T 16818—1997
2.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 1002-95。
2.6、《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 1003-95。
三、坐标系统
3.1、平面坐标系采用1954北京坐标系。
按3°分带,中央子午线经度为L0=111°,横坐标加500Km。
3.2、高程系统采用1956黄海高程系统。
四、首级控制测量
4.1、首级控制点布网原则
经野外踏勘选点,在勘查区范围内布设工程四等GPS控制网作为首级控制网。
该网由林场、莲花鞍和狼头山三个已知国家四等控制点和6个GPS控制点组成网状图形,相邻两点间的距离为1-3公里。
点位布设见下图。
控制点标石的制作及埋设要求见《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控制网观测采用GPS作业方法。
4.2、GPS控制测量技术要求
本次GPS控制测量按工程GPS四等精度要求施测,GPS控制网采用静态作业模式。
静态测量仪器采用南方灵锐S82 GPS接收机。
GPS测量解算及平差软件采用南方后处理软件GPS Pro 4.0.进行后处理及基线解算和坐标平差计算。
GPS测量基本技术要求规定
4.3、观测准备
GPS接收机在开始观测前应进行预热和静置,具体要求按接收机操作手册进行。
GPS天线定向标志线应指向正北,顾及地磁偏角修正后,其定位误差应不大于±5°。
4.4、GPS观测作业要求
观测员必须严格遵守调度命令,按规定时间进行观测作业。
经检查接收机电源电缆和天线等各项联结无误后方可开机。
开机后经检验有关指示灯和仪表显示正常后方可进行自测试并输入测站名、观测单元和时段等控制信息。
接收机开始记录数据后,观测员需随时查看测站信息、接收卫星数、卫星号、卫星健康状况、各通道信噪比、相位测量残差、实时定位的结果及变化、存储介质记录和电源情况等,如发现异常情况或未预料到的情况,应记录在测量手薄的备注栏内,并及时报告组长。
每时段观测前、后,应于不同方向各量取天线高一次,两次量高之差不应大于2mm,取平均值作为天线高。
观测期间,不得在天线附近50m以内使用电台,10m以内不能使用对讲机或手机通话。
一时段观测中不允许进行以下操作:接收机关闭又重新启动;进行自测试;改变卫星仰角限值;改变数据采样间隔;改变天线位置;按动关闭文件和删除文件等功能健。
4.5、外业成果记录
观测前和观测过程中应按要求及时填写各项内容,书写要认真细致,字迹清晰、工整、美观。
各观测记录一律使用铅笔,不得开刀和涂改,不得转抄和追记,如有读、记错误,可整齐划掉,将正确数据写在上面并注明原因。
其中天线高、气象读数等原始记录不得连环涂改。
外业观测中接收机内存储介质上的数据文件应及时拷贝成一式两份,并在外存储介质外面适当处制贴标签,注明网区名、点名、点号、观测单元、时段号、文件名、采集日期、测量手薄编号等。
两份存储介质应分别保存在专人保管的防水、防静电资料箱内或电脑硬盘中。
接收机内存数据文件卸到外存介质上时,不得进行任何剔除、删改和编辑。
4.6、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随接收机配备的商用软件,起算坐标系采用WGS-84坐标系。
当采用不同类型接收机时,应将观测数据转换成同一格式,基线处理采用广播星历,双差固定解。
GPS观测值均应加入对流层延迟修正,对流层延迟修正模型
中的气象元素可采用标准气象元素模型。
4.7、外业数据质量检验
同一时段观测值的数据剔除率,其值宜小于10%,复测基线的长度较差σ22≤ds 。
式中:σ—按实际平均边长计算的精度。
独立闭合环或附合路线坐标闭合差应满足
σn Wx 3≤,σn Wy 3≤,σn Wz 3≤,σn Ws 33≤
式中:n —闭合边环边数,σ—按实际平均边长计算的精度。
222Wz Wy Wx Ws ++=
4.8、重测和补测
未按施测方案要求,外业缺测、漏测或数据处理后,观测数据不能满足规定时,有关成果应及时补测。
对需补测或重测的观测时段或基线,要具体分析原因,尽量安排一起进行同步观测。
补测或重测的分析应写入数据处理报告。
4.9、GPS 网平差
在基线向量检核符合要求后,以三维基准向量及其相应方差—协方差作为观测信息,以一个点的WGS —84系三维坐标作为起算依据,进行GPS 网的无约束平差。
基线分量和改正数绝对值应满足下式:
V △x ≤3σ,V △y ≤3σ,V △z ≤3σ
否则认为该基线或其附近的基线存在粗差,应在平差中采用软件提供的自动方法或人工方法剔除,直至上式满足。
然后在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