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纵强度
船体总纵强度

总的来说,波浪弯矩主要取决于 船体水线面形状、横剖面形状、重 量矩(即艏艉段的分布重量对中剖面 的一次矩)、惯性半径以及波浪参数。
6
总纵强度校核
1) 总弯矩Mt=Ms+Mw Ms---静水弯矩 Mw---波浪诱导弯矩 2) 许用应力[σ] 规范规定:普通强度钢[σ]=175N/mm2 中高强度钢[σ]=175N/mm2 ×f1(f1—材料系数,见下表)
4) 四艘FPSO的静水弯矩和波浪弯矩
项 目 静水弯矩 Ms (106kNm) 规范值 计算值 实际取值 波浪弯矩 Mw (106kNm) 规范值 计算值 实际取值 “文昌” ≌3.0 <4.2 4.2 ≌5.0 ≌6.0 6.0 “番禺” “秦皇岛”“曹妃甸” ≌3.0 <5.0 5.0 ≌5.0 ≌6.87 6.6 ≌4.3 5.1 --≌7.4 ----≌3.7 7.1 7.1 ≌6.2 3.151 3.151
2
静水弯矩和剪力计算
静水弯矩和剪力可 以通过流体静力计算求得。 大致过程如下: 1)建立重力曲线 2)建立浮力曲线 3)建立荷载曲线 4)建立剪力曲线 5)建立弯矩曲线
静水弯矩计算步骤示意图
3
波浪弯矩
谱分析法就是把不规则波分解为许许多多波高不同、周期不同的规则 波(成分波), 分别求解船对每个(构成不规则波的)成分波的响应,然后将 这些响应线性叠加, 得出对不规则波的总响应。 可见谱分析的实质是把难以求解的不规则波响应问题转化为分别求解 对每个规则波的响应问题。 船在不规则波浪中的诱导弯矩与船在不规则波浪中的运动一样,也是 波高的线性函数。求弯矩与求解运动的作法大体上是相同的。除了建立 FPSO计算机模型外,尚须履行下列步骤: ---选择适合作业海区的波谱并将其转换成遭遇谱Ss(We) ---求出频率响应函数 =2mwρgL2B, 即单位波幅的规则波产生的诱导 2 弯矩。而响应幅算子RAO是频率响应函数的平方,即RAO= ( M ) l
船舶总纵极限强度可靠性分析

船舶总纵极限强度可靠性分析船舶总纵极限强度是指船舶在航行中所承受的纵向荷载能力的极限值,是评估船舶结构强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从可靠性角度探讨船舶总纵极限强度的评估方法。
1. 可靠度分析可靠性是指系统在给定时间和环境下完成其预期功能的概率,也可以理解为系统在设计寿命内无故障运行的能力。
在评估船舶总纵极限强度时,可靠度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可靠度的计算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船舶的使用状态、材料的质量、结构设计等等。
为了准确地计算船舶总纵极限强度的可靠度,需要进行系统分析和量化评估。
2. 系统分析船舶总纵极限强度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载重和载重分布、海况、船头设计等等。
因此,我们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找出主要的影响因素。
在分析载重和载重分布时,需要考虑船舶不同航行状态下的荷载情况,并确保船舶的结构能够承受荷载的变化。
此外,船舶在装货和卸货过程中,货物的重量和位置也会对船舶总纵极限强度产生影响。
在考虑海况时,需要分析船舶在不同海况下的受力情况。
例如,在大波浪条件下,船舶结构的荷载会变得更加复杂和严峻,需要确保船舶结构设计能够承受这些变化。
在考虑船头设计时,需要考虑船头的形状、尺寸和重量分布。
良好的船头设计可以减少船舶在航行中的阻力,并最大化船舶的速度和机动性。
3. 量化评估量化评估的目标是计算船舶总纵极限强度的可靠度。
在进行量化评估时,需要确定合适的评估方法和参数。
在评估船舶结构强度的可靠度时,常用的方法是概率分析。
该方法利用概率分布函数来分析各种因素的影响,并将这些影响量化为概率值。
利用可靠性分析软件,可以计算出船舶总纵极限强度的可靠度值。
同时,还可以进行故障模式分析,以确定船舶结构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和概率。
4. 结论船舶总纵极限强度是评估船舶结构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可靠度的评估需要进行系统分析和量化评估。
在系统分析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对船舶结构强度的影响,包括载重和载重分布、海况、船头设计等等。
船舶总纵强度计算中剪力弯矩的几个概念

说明:这篇帖子是作为解答一位船友的疑惑而撰写的,希望看到这篇帖子的朋友,能了解一些东西,能学到一些东西,也欢迎大家交流。
这篇帖子,是对原来的文章的补充和进一步说明,涉及的方面有:①,概念:包络值、许用值、能力值;②,船舶总纵强度计算设计的流程。
①,概念先来说说概念吧。
对于包络值、许用值、能力值几个概念,结合我的理解做以下解释:<一>总纵强度校核都是针对于静水工况而言的,计算和比较的是静水条件下的船体梁强度。
<二>总体的要求是:在任何剖面: 任意装载工况下的剪力弯矩值<= 包络线确定的剪力弯矩值<= 设计值确定的剪力弯矩值<= 能力值确定的剪力弯矩值<三>总纵强度计算的目的,有两个:1,设计船体剖面:即,结合装载工况,船体重量分布,计算出船体在静水中的浮态,然后积分船体梁受到的载荷,得到各个剖面沿着船长分布的剪力弯矩。
所有的载荷工况下的剪力弯矩就能确定剪力弯矩的包络线。
这个就是所述包络值的概念,在船舶设计的前期进行;由于包络线是前期初步计算的结果,在实际的建造过程中,船体的重量分布可能会出现偏差,这就引出了剪力弯矩的设计值,即CCS软件中的剪力弯矩的许用值,这个值就是设计者用于设计各个船体剖面结构的剪力和弯矩的大小,基于包络线考虑了一定的设计裕度。
得到剪力弯矩的设计值之后,叠加上相关船舶规范上规定的波浪附加弯矩和剪力【当然,波浪附加弯矩和剪力也可以通过计算确定】设计者就能设计船体剖面了。
即,要求设计的剖面所能承受的剪力弯矩不能小于(剪力弯矩的设计值加上波浪附加剪力弯矩)。
流程图为:船体重量分布+ 载荷工况+ 船体线型------------> 剪力弯矩包络线------ [设计裕度] ------> 剪力弯矩设计值剪力弯矩设计值------ [叠加波浪附加弯矩和剪力] ------> 进行船体剖面的设计2,校核船体剖面强度:校核船体剖面强度是船体剖面设计好之后的工作,在剖面设计过程中,考虑到船舶相关规范和载荷对船体结构的要求,设计的船体梁剖面所能承载的剪力和弯矩往往大于(设计值加附加值)的要求,计算各个船体梁剖面的剖面特性,能够得到该剖面处的剪力弯矩承载能力,但是这个剪力弯矩不是CCS软件中所谓的能力值,(⊙o⊙)…因为前面已经说过了(<一>总纵强度校核都是针对于静水工况而言的……),船体梁剪力弯矩的能力值大小等于实际船体剖面处的剪力弯矩承载能力减去相关船舶规范规定的波浪附加弯矩和剪力【当然,波浪附加弯矩和剪力也可以通过计算确定】。
第二章船体总纵强度的计算

第二章船体总纵强度的计算知识点1剖面模数W=I/Z意义:表征船体抵抗弯曲变形能力的一种几何特性。
最小剖面模数——离中和轴最远的构件(最上层连续甲板即强力甲板;船底。
但船底离中和轴更近,则强力甲板处为最小剖面模数处,弯曲正应力最大)知识点2校核时候取危险剖面,即可能出现最大正应力的面(船中0.4倍船长范围内)。
危险剖面指:骨架式改变处剖面,材料分布变化处,上层建筑端壁处剖面)知识点3(填空)强度等值梁:有效参与弯曲的全部构件组成的梁,该梁在抵抗总弯曲和总纵强度性能上和船体等效。
纵向强力构件:纵向连续并能有效传递总弯曲应力的构件。
(可以计入船体梁的计算中,如船中0.4-0.5倍船长连续纵向构件)(间断构件看看即可,具体使用应该参考规范)知识点4剖面模数及第一次近似总纵弯曲应力计算过程(课件第二章15-21页)看看即可。
知识点5(简答)为什么要校核船体构件的稳定性?A.所有受压的甲板板列,与其他刚性构件相连的一部分完全有效。
B.而其余部分不能承受大于板极限载荷的压力。
C.不是所有纵向强力构件都完全有效参与抵抗总纵弯曲。
D.对船体结构的要求,既应该保证必要的强度,又要保证必要的稳定性。
(简答)怎样校核稳定性?计算临界应力:确定板的临界应力时的注意事项(课件45页)具体的计算方法:板的稳定性计算中只需记住一些简单的边界条件,不用记那些经验公式。
纵骨的稳定性计算只需记住当求得的欧拉应力超过材料的比例极限时要对欧拉应力进行修正,以考虑材料不服从虎克定律对稳定性的影响。
将实际应力与临界应力比较进行校核。
(填空)决定临界应力的条件:构建的几何尺寸、外力的作用方式、边界条件。
知识点6(判断)纵向骨架在计算载荷下不允许丧失稳定性,只有板可能失稳。
知识点7板的应力分布同一水平高度的应力沿着板宽分布不均匀,与纵向骨架相连的部分板宽内应力较高,而板宽的中间部分应力较低。
知识点8剖面折减将船体剖面中一部分失稳的板构件剖面积化为假想不失稳的刚性构件剖面积。
2500t起重船总纵强度计算

1 波浪 载 荷直 接 预 报
对该 船进行 波浪载荷 直接 预报 。本 计算 包括 以
下 内容 :
分布拟合船体运动合载荷的长期响应分布 F :
摘
要: 根据《 国内航 行海船建造规范》 20 ) (0 6 的要求 , 对于不满 足 曰> ,/  ̄25的船舶应采用直接计算法 5 B D< .
确定总纵强度 。通过 S S M、 xuf E A Masr等软件直接对 250t 重船 的波 浪弯矩和波浪切 力 、 0 起 静水 弯矩和静水 切 力进行 了预报和计算 , 并校核了该船的总纵弯 曲应力和剪切应力 。结果表明 , 其总纵强度满足要求 。
1 1 3 波浪 谱与波 浪散布 图 ..
完 成 , 中水动 力计 算 网格 和质 量 分 布模 型在 Pt 其 a. rn—Pe模 块 中完 成 , 体 波 浪 动 压 力 计 算 采 用 a r 船 WA A 模块 , DM 波浪 诱 导 载荷 的长 短期 预报 统 计 分
析 采用 P S R S O T E P模块 。
第 5期
宋
健等 : 0 起重船总纵强度计算 250t
1 3
s (
(
) Sx (一 ( -ep
)
式 中 :r o 为变 量 的方差 。 概率 累计 函数 F( 为 : ) F )=1一ep ( x (一 ) 出一定 的 超越 概 率 , 给
式中: ∞为波 浪 圆频 率 , d s H 为 有义 波 高 , ; z r / ;s a i T n 为波 浪跨零 周期 ,。 s 波 浪散 布 图采 用 全 球无 限航 区 波浪 散 布 图 , 波
船舶总纵强度计算方法

一、引言
*
问题提出:
船舶在运营过程中,船体结构的受力颇为复杂。尤其是船体所受重力和浮力沿船长方向分布的不一致,将产生弯曲变形及弯矩和弯曲应力。 (这时弯曲应力大小如何衡准?)
解决思路:
将船体视为一根空心变断面且两端自由支撑的梁,来研究它的弯曲变形. 已成为研究船舶总纵强度(Longitudinal strength of ship)的标准方法。
x
Mx
o
总强度计算的标准计算方法: (1)将船舶静置在波浪上,即假定船舶以波速在波浪的传播方向上航行,船舶与波浪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 (2)以二维坦谷波作为标准波形,计算波长等于船长,计算波高按有关规范或强度标准选取。 (3)取波峰位于船中和波谷位于船中两种状态分别进行计算。
计算方法: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总纵弯曲;板架弯曲;纵骨弯曲;板的弯曲
1
2
3
4
5
由以上分析可知,船体纵向连续构件在总弯曲中所受到的正应力,可以称为总合正应力。 它包括总弯曲正应力及局部弯曲正应力。 对于不同的构件,其局部弯曲正应力所包含的应力数目是不同的,所以为: 船体总纵强度的校核内容,包括: 按许用应力校核 总合正应力校核 剪应力校核 按剖面最大承载力校核
概述 在求得船体的总纵弯曲和剪力之后,我们就可以计算船体的弯曲正应力,进行强度校核。
实验现象:
中性轴: 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称为中性轴。
MZ:横截面上的弯矩
IZ :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
y :到中性轴的距离
z
y
船体结构是由许多部件组成的,这些部件各自承担着一定的作用。其中一些是直接承受外力的构件,另一些则承受别的构件传来的力。现以两种典型结构形式的船底板架为例,进行船体结构的受力和传力过程分析。
船体强度 第二章 总纵强度计算

(1)横骨架式 载荷的传递和构件变形: 纵 桁:仅当板格弯曲带动板架弯曲时,纵 桁才发挥作用,所以纵桁参与板架弯曲和总 纵弯曲。
船体构件的多重作用及按合成应力 船舶与海洋工程系 校核总纵强度
船底板:自身在水压力下发生板格弯 曲,肋板和纵桁约束板格的变形,肋板和纵 桁发生变形即板架发生弯曲,船底板参与船 底板架的弯曲。此外,船底船体整体弯曲时, 船底板也发生总纵弯曲,因此船底板参与三 种变形:板格弯曲、板架弯曲、总纵弯曲。
纵弯曲,还承受较大的局部载荷,因此船底的剖 面模数对于船体强度也十分重要。
船舶与海洋工程系
3、总纵弯曲应力计算 实际工作中总纵强度第一次近似计算可
以按照表2-1进行。
船舶与海洋工程系
总纵弯曲应力第一次近似计算 第一次近似计算,是一种强度方面的计
算,其前提就是剖面上构件没有失稳。但 是真实情况如何,请看下面的例子:
置。因此,对薄壁构件,相当于只对板厚作 上述变换。
若被换算构建的剖面
积为 ai,应力为σi,弹 性模量Ei,与其等效的 基本材料的剖面积为a, 应力为σ,弹性模量E。
则根据变形相等,承
受同样的力P 可得左
式。
������ ������ 问题:构件的 断面惯性矩如何折算?
船舶与海洋工程系
2、总纵弯曲应力第一次近似计算 船舶与海洋工程系
损坏。
构件的受力与工作特征
船舶与海洋工程系
船体梁构件的工作特征
1. 载荷较小时(压应力小于欧拉应力),横剖 面中纵向构件的应力同步变化,应力的变化规 律符合梁理论;
2. 当载荷增大时(压应力大于欧拉应力),纵 向构件中的应力不再同步增长。柔性构件(板) 由于失稳,其抗压能力降低,应力不再增加, 而与柔性构件相邻的骨材(纵骨、纵桁)应力 大幅度增加。
第一节船舶总纵强度.

第一节 船舶总纵强度一、船舶强度基本概念1. 船舶强度:船舶结构抵抗内外力而不致破环的能力。
2. 船舶强度种类⎧⎧⎪⎪⎨⎪⎨⎪⎩⎪⎪⎩纵强度总强度横强度船舶强度扭转强度局部强度 二、船舶总纵强度1. 总纵强度概述1)船舶漂浮在水面上,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就整个船体看总重力与总浮力是平衡的。
但实际上在船体长度每一段上其重力与浮力是不平衡的。
由于这种重力与浮力沿着船长方向分布不均,使船体产生了纵向弯曲。
2)船体上每一段重力与浮力的差值就是实际作用在船体上的负荷。
船体正是由于负荷的作用而产生了剪力和弯矩。
剪力最大值在距首尾约1/4船长附近;最大弯矩值则在船中附近。
3)船体纵向变形的两种形式:中拱(Hogging)船体中部上拱的弯曲状态(受正弯矩作用)。
中垂(Sagging)船体中部下垂的弯曲状态(受负弯矩作用)。
2. 总纵强度的校核1)许用切力:按“许用剪切应力、横剖面对水平中和轴的惯性矩、横剖面水平中和轴以上有效构件对中和面的静矩、计算横剖面水平中和轴处舷侧外板或纵舱壁的厚度以及波浪切力”计算的许用静水切力。
许用弯矩:按“许用弯曲应力、甲板或龙骨处的剖面模数、局部构件折减系数以及波浪弯矩”计算的许用静水弯矩。
2)校核各横剖面的静水切力和静水弯矩3)当不需要校核切力时 船中静水弯矩:1[()]2SLi i i i i i M W x P x B x '=∑⋅+∑⋅-∑⋅ (,)i i m f P x d =∑⋅分别令SM '取S M ±(船中许用静水弯矩)、0、LS M ±(空船许用静水弯矩),绘制以载荷对船中弯矩i i P x ∑⋅为纵坐标,平均型吃水m d 为横坐标的强度曲线图。
4)经验方法(拱垂值)(1)拱垂值2F A M d d d δ+=- ,则: 当0δ>时,船舶呈中拱变形;当0δ<时,船舶呈中垂变形。
(2)纵强度校验方法 当01200bpL δ≤<,纵强度处于有利状态; 当1200800bpbp L L δ≤<,纵强度处于正常状态; 当800600bpbp L L δ≤<,纵强度处于极限状态; 当600bpL δ≥,纵强度处于危险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舶总纵强度的计算
总纵弯曲应力
静置法
假使船舶以波速在波浪的前进方向上航行,此时船与波的 相对速度为零。这样就可以认为船体是在重力和浮力作用 下静平衡于波浪上的一根两端完全自由的直梁。
由于重力和浮力沿船长的分布规律并不一致,故两者在每单位船长上 的差额就构成作用在船体梁上的分布载荷。船体梁在这个载荷作用下 将发生总纵弯曲变形并在船体梁断面上产生剪力和弯矩。
M I
Z
由上面公式可知,船 体剖面上的应力呈线 性分布,如图所示。 对于一般船舶,中和 轴距船底比较近,因 此上甲板是离中和轴 最远的构件,其弯曲 正应力最大。
在船舶强度计算中经常把弯曲应力公式化成下列形式
:
式中 :
M I I
Z
Z=
M W
W
称为船体剖面模数
它是表征船体结构抵抗弯曲变形能力的一种几何特 性
A1 Ai
B1 Ai Z i
C 1 Ai Z i i 0
2
由此,剖面中和轴距参考轴的距离为:
e1
B1 A1
Ai Z i Ai
(m )
利用惯性矩的平行轴公式及叠加原理,便可求得整个
船体剖面对水平中和轴的惯性矩为:
I 1 2 ( C 1 e1 A1 ) 2 ( C 1
0值表示船体结构承受过载能力的大小,对于不同的
船舶,其值有不同的规定。
二 等值梁假设
为了应用梁的弯曲应力公式来计算船体总纵弯曲应力
,就必须对空心薄壁的船体梁作一个假设——等值梁 假设,假设船体是一根等值等值梁。
所谓等值梁,是指在抵抗总纵弯曲方面与船体具有相
同抵抗能力的一种梁,也就是与船体等效的一种梁。
本节要点 1.船体结构的受力和传递过 程 2.等值梁理论 3.船体剖面要素的计算
根据第七章所学,可以求得船体的总纵弯矩和剪力,
然后就可以按照如下公式计算船体总纵弯曲正应力, 以便进行强度校核。
其中:
M I
Z
——总纵弯曲正应力
M ——计算断面上的弯矩 I
——横断面绕水平中和轴的惯性矩 Z ——计算应力点至中和轴的距离
4.同时承受总纵弯曲、板架弯曲、纵骨弯曲及板的弯
曲的纵向构件,如纵骨架式中的船底外板,其应力记 为
1 2 3 4
四类构件如图所示:
以上各种弯曲,除总纵弯曲外均称为局部弯曲。 由上分析可知,船体纵向连续构件在总弯曲中所受到
的正应力,可以称为总合正应力,记为 总合
(1) 总合正应力校核
总 合 = 1 + 局 部
对于不同构件,其 局 部不同,许用应力 也有所不
同。
方法二 按剖面最大承载能力校核 就是求出剖面边缘的极限弯矩,记做 M j,而 M j与M
(总纵弯矩)之比值应满足:
M M
j
( 允 许 的 过 载 系 数 ) 0
的位置、尺寸后,便可以计算等值梁剖面几何 要素——剖面积、剖面对中和轴的惯性矩和剖 面模数。
剖面几何要素的计算,通常用下表进行。
船体剖面几何要素计算表
1 构件 编号 2 构件 名称 3 构件 尺寸 4 构件 剖面积 5 构件距 参考轴 距离 m 6 静力矩
Ai Z i
7 对参考 轴惯性 矩
( 1 i ) 1
M W 1i
(N / mm )
2
式中:M——校核剖面所在舱段内总纵弯矩的最大值
,可以根据船舶的装载手册获得。
若甲板和船底距中和轴最远的距离分为Z j 和 Z d,则甲
板和船底的剖面模数分别为:
Wj
I Z
j
Wd
I Zd
通常,甲板的剖面模数比船底的剖面模数小,所以有
应按照下图扣除斜线部分的构件剖面积。
相邻舱口之间的甲板,同样可视为间断构件,因此若
计算剖面选在下图的斜线区域内时,则斜线部分的甲 板面积应扣除。
3. 强度计算中规定,凡甲板开口宽度超过甲板宽度的
20%者均应扣除。纵桁腹板上的开口,如大于腹板高 度的20%,则应扣除开口部分。至于纵向连续构件上 的个别开口,如人孔、舷窗等,计算剖满模数时不必 扣除。
,也是衡量船体强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显然,当弯矩 一定时,最小剖面模数越大,则最大应力越小。
构件计入等值梁的条件
计算船体剖面模数时,首先要确定哪些构件能够有效
地参加抵抗总纵弯曲变形,亦即哪些构件可以计入等 值梁计算剖面。
根据一些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可以得出如下一些计
入等值梁的条件和规定:
1. 纵向连续并能有效地传递总纵弯曲应力的构件应
经过总结,计入等值梁的条件最终如下表:
纵向强力构件 上甲板、外底、内底 应完全计入等值梁 板、纵桁、纵骨等
中间构件
上层建筑甲板、舱口 扣除相应的构件剖面 间甲板、侧壁等 积后再计入
开口构件
甲板开口,纵桁腹板 超过构件尺寸20%则 开口等 扣除开口部分;个别 小开口构件不扣除
基本材料的换算
在参加抵抗总纵弯曲变形的构件中,有些构件
计算过程如下: 参考轴通常选取在e=(0.4-0.5)型深处,且Z轴向上
为正。分别求出各组构件的剖面积 A,距参考轴的距 i 2 离Z i,静力矩 Ai Z i 和惯性矩 Ai Z i,对于高度较大的垂向 构件,如舷侧外板、纵舱壁板、纵桁腹板等,还要计 i0 算其自身惯性矩 ,水平构件的自身惯性矩一律忽略 不计。 通过上表计算后,记:
横骨架式板架
纵骨架式板架
为讨论方便,假设船底板架上只作用着水压力。
外底板
直接承受水压力
骨架(纵骨、肋板以及船底纵桁等)
承受外底板传递的水压力
板架的支承周界(横舱壁及舷侧)
承受骨架传递的水压力 也承受甲板上的荷重
传力过程如下图所示:
两种船底板架的传力过程
纵向构件的弯曲应力
由于构件相互连接,起作用很是复杂,以纵骨架 式船底板为例进行受力分析: 承受水压力产生弯曲
该公式表示任何构件 所受到的总合正应力。
2
3
总合 = 1 +
对不同的构件
局部
局部
所包含的应力 数目是不同的
4
总弯曲正应力
局部弯曲正应力
总纵强度的校核内容
方法一 按许用应力校核
许用应力就是在船体结构设计时预计的各种工况下,
结构构件所容许承受的最大应力值。许用应力值通常 小于构件材料破坏时的极限应力值或结构发生危险状 态时材料所对应的极限应力值,以保证强度有足够的 储备。
作用在船体断面上的弯矩M
M M
S
MW
M S 船舶在静水中的弯矩,在既定船型时,只与重量及其沿船长的分布有关
MW 船舶静置在波浪上的波浪附加弯矩,与船型及波浪要素有关
在计算总纵弯矩时,波形取坦谷波,计算波长取船长, 波高随船长而变化取两种极端状态
中拱状态---波峰在中,波谷 在首尾,此时船中部浮力较 大,首尾处浮力较小 中垂状态---波谷在中,波峰 在首尾,此时船中部浮力较 小,首尾处浮力较大
时也称甲板剖面模数为船体剖面的最小剖面模数。在 我国《钢制海船建造规范》中规定以该模数作为对船 体结构总强度的要求。
算例
下面根据一个计算实例来详细讲解如何进行总纵强度
的第一次近似计算。
1.选取部位:某船船中附近112号肋骨剖面。
2.参考图纸和计算书:
基本结构图 典型横剖面图 弯矩和剪力计算书
计入,船中部0.4—0.5船长区域内的纵向连续元件 ,如上甲板、外底、内底板、应计入, 这些构件称为纵向强力构件。但有些纵向构件由于 形状和构造的关系,不能有效地传递总纵弯曲应力 ,则不能计入。
2. 中部区域只占部分船长的非连续构件(称为中间构
等值梁的剖面可以把船体剖面中所有参与抵抗总 纵弯曲的构件,在保持其高度和面积不变的条件 下,假想地平移至船舶中纵剖面附近,并对称地 构成一个梁的剖面。这个虚拟的实心剖面的梁就 是空心薄壁船体梁的等值梁,如下图所示。
于是,船体剖面上纵向连续构件的总纵弯曲应力就
可以按梁的弯曲应力公式计算:
应力 外板 水 压 力 纵骨 水 压 力 肋板 随纵骨弯曲产生弯曲 应力
弯曲变形
以此类推:
板的弯曲应力
外 板 中 的 弯 曲 应 力
船体构 件承受 多种应 力,产 生多种 应力的 工作特 点
纵骨弯曲应力
板架弯曲应力
总纵弯曲应力
其变形特征如下图所示:
纵向强力构件分类
按照上述分析,根据纵向构件在传递载荷过程中所产
3.计算弯矩:波峰时M=654700KNM
波谷时M=-245700KNM
4. 船体材料:计算剖面的所有构件均采用高强度低合
金钢材。(即不需要基本材料的换算)
5.112号肋骨剖面参加总纵弯曲的纵向构件共39个,其
尺寸和编号见下图。计算中取比较轴距基线6m处。
6.剖面几何要素及应力计算见下表:
2
B1
2
)( cm m )
2 2
A1
最后就可求得每一构件的剖面模数 W i ,即:
W 1i
I1 Z 1i
Z 式中: 1i——构件至中和轴的距离,
Z 1 i Z i e1
计算了船体等值梁剖面要素 A1、 I 1、 W 1后,便可求出船
体剖面上每一构件中所受的总纵弯曲应力的第一次近 ) 似值,记为 (,其计算公式如下: 1i 1
装载状态对于静水弯矩的影响是主要的
最不利的 装载情况 满载:出港、到港 压载:出港、到港
船梁内产生的弯曲正应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