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化原料药的现状和展望

合集下载

生物制药的现状与未来展望

生物制药的现状与未来展望

生物制药的现状与未来展望生物制药是指利用生物技术制备用于医疗用途的生物大分子药物,如蛋白质药物、肽类药物、疫苗、抗体等。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物制药领域经历了迅猛的发展,成为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生物制药的现状和未来展望。

一、生物制药的现状1.生物制药市场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生物制药市场不断壮大。

据统计,2019年全球生物制药市场规模达3272亿美元,其中,美国和欧盟市场占据了大部分份额。

随着中国生物制药市场的逐渐崛起,未来中国市场将成为世界生物制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2.生物制药技术生物制药的制备技术是生物技术的应用之一,主要包括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培养、组织工程等。

这些技术为生物制药的研发和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3.生物制药产品生物制药产品主要包括蛋白质药物、疫苗、抗体等。

这些产品在治疗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方面展现了广泛的应用前景,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4.生物制药企业生物制药企业是生物制药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球范围内,拥有生物制药研发和生产能力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其中不乏领先企业如强生、罗氏、默克等。

二、生物制药的未来展望1.个性化治疗未来生物制药领域的发展方向之一是个性化治疗。

随着基因技术和分子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个性化治疗正逐渐成为现代医学的新趋势。

生物制药将向个性化药物研究和开发领域深入发展,为患者提供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

2.新型疫苗新型疫苗是生物制药领域的另一重要研究方向。

随着新型病毒和细菌的不断出现,传统疫苗已很难满足人类的免疫需求。

新型疫苗通过使用基因工程技术、毒素抗原、纳米技术等手段,不仅拥有更强大的免疫效果,而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效率。

3.生物仿制药生物仿制药是指仿制已经上市的生物制药产品。

随着生物制药市场的不断扩大,生物仿制药也在不断壮大。

生物仿制药的研发和生产,需要借助高端技术和设备,因此需要具备一定的产业链和创新能力。

2023年抗生素类化学原料药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抗生素类化学原料药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抗生素类化学原料药行业市场规模分析抗生素类化学原料药是一类非常重要的药物原料,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行业。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这一现象促进了抗生素类化学原料药行业的持续发展。

接下来,本文将对抗生素类化学原料药行业的市场规模进行分析。

一、全球抗生素类化学原料药市场规模根据顶尖市场研究公司的调查结果,截至2020年,全球抗生素类化学原料药市场规模为约220亿美元。

预计到2027年,全球抗生素类化学原料药市场规模将增加至约29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6%。

二、中国抗生素类化学原料药市场规模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学药品原料生产国之一,拥有着庞大的抗生素类化学原料药生产能力。

截至2020年,中国化学原料药市场规模已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其中抗生素类化学原料药市场规模约为550亿元人民币。

预计到2025年,中国抗生素类化学原料药市场规模将超过700亿元人民币。

三、催化剂在抗生素类化学原料药市场中的应用随着制药行业的发展,在抗生素类化学原料药制备过程中,催化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催化剂能够有效提高药品合成的效率和纯度,并且减少副反应的产生。

因此,催化剂的应用已成为提高抗生素类化学原料药制备工艺的关键技术之一。

目前,国内外许多公司都在不断探索开发新型的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抗生素类化学原料药的制备过程。

预计随着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催化剂在抗生素类化学原料药制备过程中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大。

综上所述,随着全球医疗需求的增加以及中国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抗生素类化学原料药市场将持续发展。

同时,催化剂在抗生素类化学原料药制备中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

2023年生化药品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生化药品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生化药品行业市场发展现状生化药品行业是指以生物技术为基础,使用生物体生产、提纯及改造药物的行业。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生化药品行业已成为世界医药工业中最火热的领域之一。

本文将从行业规模、市场发展趋势等方面分析生化药品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一、市场规模目前,生物技术行业在全球医药新药研发市场中占有很大比例,生化药品市场也逐渐占据了医药市场的主导地位。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2017年全球生化药物市场规模为2397.30亿美元,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4122.0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8.5%。

在中国的生化药品市场,市场规模虽然相对较小,但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截至2016年,中国生物制药市场占全球的5%,约为1190亿元人民币。

同时,预计到2020年,中国生化药物市场将达到3000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5%。

二、市场发展趋势1. 创新药研发成为主导生化药品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药研发。

在市场逐渐饱和的情况下,对创新药物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特别是,现在人们对于治疗癌症、罕见病等特殊疾病的需求增长极为迅速,社会对创新药物的医疗效果、安全性与性价比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 市场细分趋势明显生化药品市场细分趋势明显,领域划分越来越细致。

例如,在抗体药物领域,现在已经出现了单克隆抗体、多抗复合抗体、双特异性抗体、束缚受体抗体等多种类型的药物。

细分市场的出现使得市场竞争进入到一个更具精细化的时代。

3. 个性化治疗成为趋势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个性化治疗成为一种趋势。

家庭基因检测开始火热,人们对自己的基因信息越来越了解,通过基因检测可以知晓自己具有什么疾病的高风险,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也可以对症治疗。

因此,生化药品行业将越来越重视个性化治疗,开发出更加个性化的药物。

三、市场机遇生化药品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机遇多样。

1. 需求增长随着人口老龄化、慢性病患者数量的增加,对于生化药品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

2022年化学药行业现状分析

2022年化学药行业现状分析

化学药行业现状分析2022-2022年我国阿莫西林产量呈波动上升趋势,2022年受“限抗令”影响,产量消失下降;2022-2022年产量平稳上升,2022年产量约为1.74万吨,同比增长0.6%。

下面进行化学药行业现状分析。

2022-2022年,我国化学原料药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2022年达到4240.35亿元,同比增长11.01%;从化学原料药行业的增长速度来看,2022年的增速为22.59%,为近年来最大值。

从这些经济指标来看,化学原料药行业依旧保持着相当明显的增势。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化学原料药行业经过长足的进展,已经从仅能生产维生素等低端大宗原料药的阶段进展到可以大量生产沙坦类、他汀类等较为高端的特色原料药的阶段,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质量水平也不断提高,不少化学原料药品种通过美国FDA检查或获得欧盟CEP证书(又称COS证书),达到了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质量要求。

受益于需求增长和部分原料药价格上涨,化学制药行业前三季度业绩表现靓丽。

2022年81家化学制药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727.81亿元,同比增长12.15%,环比上半年增速提升了1.95个百分点;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57.58亿元,同比增长37.65%,环比上半年增速提升了32.68个百分点,创出近年来的新高。

经受了上半年原料药价格回落调整,进入三季度,在环保监察趋严的背景下,泛酸钙、VA、VB2、VD3等部分维生素品种价格重燃加速上涨行情,花园生物、东北制药、亿帆医药、新和成等相关上市公司从中受益,业绩消失大幅增长。

在环保高压常态化的背景下原料药供应紧急的局面将维持相当长的时间,部分产品价格有望连续上涨,从而带动相关公司业绩持续高增长。

化学制药并不是简洁地一种化学物品就可以当做药,而是经过多个化学分子经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制剂,到人体内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对从而对身体器官产生作用。

在化学制药过程中,要采纳高科技术,而且在化学药物生产中都需要用到新技术,新的合成技术,新的化学试验设计,电子设备的应用在化学制药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中国化学制药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化学制药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化学制药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一、化学制药产业概述化学制药是指化学药品的生产过程,由原料药生产和药物制剂生产两部分组成。

原料药是药品生产的物质基础,但必须加工制成适合于服用的药物制剂,才成为药品。

化学制药和生物制药在原料药、生产工艺、核心技术、市场行情等方面存在差异。

化学制药和生物制药对比二、化学制药行业发展相关政策中国政府对化学制药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较大,通过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监管措施的升级,提升了药物供应保障能力,加速了产能整合,优化了产业架构,促进了化学制药行业的健康发展。

2020年6月23日,生态环境部发布《2020年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方案》,其中指出要大力推进源头替代,有效减少挥发性有机物(VOCs)产生,并深化园区和集群整治,促进产业绿色发展。

化学制药行业发展相关政策相关报告: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30年中国化学制药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三、化学制药行业产业链1、化学制药行业产业链结构图化学制药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基础化工原料、医药中间体、药用辅料、制药设备、医用包装材料、医药研发服务等供应商,这些供应商为化学制药行业提供必要的原材料和设备等,是化学制药行业的基础。

下游行业主要是指化学药品的应用场所,包括医疗机构、健康服务机构、药店、电商平台、商超等,最终流向患者人群。

化学制药行业产业链结构图2、化学制药行业下游应用分析医疗机构等应用场所对药品的需求量较大,从而促进了化学制药行业的不断发展。

2022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103.3万个,比上年增加1983个。

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80319个,比上年增加2983个,总诊疗人次12.3亿,比上年增加0.2亿人次。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药品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从而促进了化学制药行业的发展。

2017-2022年中国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四、化学制药行业现状分析1、化学制药行业市场规模中国化学制药行业市场规模在近年来持续增长,从2016年的7226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8839亿元,其中2020年受疫情影响,市场规模略有下降,为7085亿元。

原料药年度总结(3篇)

原料药年度总结(3篇)

第1篇随着全球医药市场的持续增长,原料药行业在2023年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市场概况、政策环境、行业动态、企业表现等方面对2023年度原料药行业进行总结,旨在为行业参与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市场概况1. 全球市场稳步增长: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原料药市场规模达到约100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5%。

预计未来几年,全球原料药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2. 中国原料药出口持续增长: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国和出口国,2023年出口额达到约40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0%。

我国原料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断增强。

3. 高端原料药市场潜力巨大:随着全球医药市场对高端原料药的需求不断增长,我国高端原料药市场潜力巨大。

2023年,我国高端原料药市场规模达到约100亿元,同比增长约20%。

二、政策环境1. 国家政策支持: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原料药行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原料药产业转型升级。

例如,加大研发投入、鼓励创新、优化审批流程等。

2. 环保政策趋严:为保障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我国对原料药企业环保要求不断提高。

2023年,环保部门对原料药企业开展了专项检查,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3. 药品监管趋严:为保障药品质量安全,我国药品监管部门加强了对原料药企业的监管力度。

2023年,国家药监局发布了一系列关于原料药质量管理的政策文件,提高了原料药生产企业的准入门槛。

三、行业动态1. 行业并购重组加速:为提升企业竞争力,原料药行业并购重组现象日益普遍。

2023年,多家原料药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实现了产业升级和规模扩张。

2. 创新药物研发不断推进:为满足市场需求,我国原料药企业加大了创新药物研发投入。

2023年,多家企业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

3. 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原料药行业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2023年,多家原料药企业与医药企业、医药分销企业等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我国化学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我国化学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我国化学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在过去几十年里,我国化学产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本文将分析我国化学发展的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我国化学产业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从解放初期的起步阶段到改革开放后的高速增长期,我国化学产业的规模和水平都取得了显著提升。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化学品生产国之一,以及重要的化学品进出口国。

我国化工行业在石油化工、有机化工、精细化工等领域具备了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为国内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我国化学产业发展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我国化学产业的发展仍然依赖于进口原材料和技术。

虽然我国拥有丰富的石化资源,但在高附加值产品和高端装备领域,我国仍然存在技术上的差距。

其次,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也是我国化学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过去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企业忽视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恶化。

未来,我国化学产业将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首先,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业水平。

我国正面临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化学产业的未来发展将越来越依赖于技术创新。

政府将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其次,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对绿色生产的要求不断增加,我国化学产业将面临更高的环保和节能要求。

企业需要加大环境治理投入,推动绿色化学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

同时,政府也将出台更加严格的环保政策和监管措施,促使企业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

此外,我国化学产业还将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和合作。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化将成为我国化学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企业需要加强与国际企业的交流合作,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国际化合作,推动我国化学产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提升。

此外,我国化学产业还将面临一系列的机遇。

首先,新兴领域的发展将为我国化学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中国抗生素类化学原料药行业发展回顾及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中国抗生素类化学原料药行业发展回顾及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中国抗生素类化学原料药行业发展回顾及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一、抗生素类化学原料药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我国是化学原料药生产大国,尤其是发酵类药物产品的产能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现在全球70%~80%的原料药在中国生产。

抗生素可应用于临床医学、农业、畜牧业等众多领域。

在畜牧业领域,绝大部分的医用抗生素能有效地用于治疗禽畜的感染性疾病,如青霉素、链霉素、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等等,依维霉素则可作为抗虫剂。

在工业领域,抗生素可以用于防止纺织品、塑料、精密仪器、艺术品的发霉变质。

此外,加入青霉素可以提高谷氨酸发酵的产酸率。

我国化学原料药行业销售收入从2010年的22.17%下滑至2017年的18.12%,未来化学原料药行业销售收入在医药行业的占比将继续呈现下降趋势。

相关报告《2020-2026年中国化学原料药行业市场供需规模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在医学领域,抗生素药物作为一种基础用药,临床使用广泛。

目前,我国抗生素药物市场中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和碳青酶烯类的销售额位于前四位,市场份额合计超过85%。

其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能够与细菌50S核糖体亚体结合,阻止细菌蛋白质生物合成,从而发挥抗菌作用,是抗感染药物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军团菌病、链球菌感染、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棒状杆菌感染等疾病。

我国是抗生素药物的生产和使用大国,抗生素药物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农业养殖领域,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挽救患者生命、防治动物疫病提高养殖效益以及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门诊感冒患者约有75%使用抗生素,外科手术则高达95%,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为8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58%,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

2016年中国抗生素行业市场规模为2000亿元,2017年中国抗生素行业市场规模为2200亿元,2018年中国抗生素行业市场规模为2430亿元,较2017年上涨1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生化原料药的现状和展望
原料药, 中国, 生化, 展望
中国生化原料药的现状和展望
作者:佚名医药原料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88更新时间:2001-11-8
[关键词]:药
健康网讯:
生化原料药是从生物体分离、纯化所得,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生化基本物质,以及用化学合成或基因重组等现代生物技术制得的这类物质。

其主要类别有:氨基酸、肽、蛋白质、酶及辅酶、多糖、脂质、核酸及其衍生物。

用生化原料药配制的药物称为生化药物。

这些成分均具有生物活性或生理功能,有些是人体固有或在结构上与人体物质非常接近的物质,能够参与、影响和调控人体代谢和生理功能,对于某些疾病的治疗具有针对性强、毒副作用低、易为人体吸收等特点。

对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病、肿
瘤及病毒症患等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

l 目前的总体规模
我国生化制药企业有289家,从业人数29000余名,产品品种达700余种(包括原料药和制剂),其中中国药典2000年版收载97种,国家标准收载103种(其中一部分收载于中国药典2000年版),地方标准收载469种,经过整顿,多数上升为国家标准。

生化制药工业总产值已达110亿元,其中出口交货值已超过1亿美元。

1996年-1999年,年平均增长率高达27%,是近二十年来生化制药工业发展最快的时期。

2 主要种类介绍见表1。

表1中国生化原料药的主要种类和品种
-----------------------------------------------------------------------
种类主要品种
----------------------------------------------------------------------- 氨基酸类胱氨酸甘氨酸门冬氨酸丙氨酸苏氨酸谷氨酸苯丙氨酸
脯氨酸甲硫氨酸赖氨酸酪氨酸精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等
多肽与胰岛素胸腺素绒促性素缩官素明胶硫酸鱼精蛋白胃膜素
降钙素甲状旁腺素尿促性素纤溶酶原激活药
蛋白质类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神经生长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
重组人胰岛素重组人生长激素等
多糖类肝素低分子肝素玻璃酸硫酸软骨素甲壳质右旋糖酐等
酶类尿激酶链激酶蚓激酶胰酶胰激肽原酶弹性蛋白酶胃蛋白酶
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玻璃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凝血酶
门冬酰胺酶抑肽酶细胞色素C降纤酶等
脂质类大豆磷脂卵磷脂胆固醇胆酸钠辅酶Q10前列腺素
鱼油多不饱和脂肪酸羊毛脂等
核酸及三磷酸腺苷二钠肌苷胞磷胆碱钠辅酶A 阿糖胞苷利巴韦林
阿昔洛韦去氧氟尿苷免疫核糖核酸
其衍生物类转移因子等
其它牛磺酸干酵母乳酶生乳酸菌素等
-----------------------------------------------------------------------
3 主要出口品种
肝素
肝素是中国最重要的生化原料药出口品种之一,1999年出口交货值达1.1亿美元。

肝素是一种资源依赖型产品,主要原料是猪肠黏膜和牛肺。

中国是生猪资源大国,肝素原料资源最为丰富,以猪场黏膜为原料生产的肝素抗凝活性高于牛肺肝素,在国际市场上更受欢迎。

中国肝素年产量达8万亿- 10万亿单位(约60000kg),国内的消费量少,所生产的肝素95%以上出口欧洲、美国,占国际市场的50%以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肝素的临床应用较少,尚不到生产总量的5%,应引起医生的重视,扩大其临床应用。

肝素是一种硫酸化的精胺聚糖,一般为钠盐,即肝素钠,为抗凝血首选药物,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

肝素作为生物活性物质可用于护肤化妆品,通过改善皮肤局部微循环,对皮肤有美容保健作用。

肝素除直接配制成注射液应用于临床外,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降解成低分子肝素。

普通肝素的平均相对分子量为12000-15000,低分子肝素为4000-8000。

与普通肝素相比,低分子肝素抗凝活性低、抗血栓活性强、副作用小、使用安全,是肝素类产品的重要发展方向
之一。

玻璃酸
玻璃酸(又名透明质酸)是一种高分子非硫酸化糖胺聚糖,相对分子量为50万-400万,是相对分子量最高的多糖,商品玻璃酸一般为其钠盐。

其最突出的特点是水溶液具有极高的黏弹性、润滑性和保湿性。

在制药工业用于制造眼科手术用黏弹剂、滴眼液、骨科用关节滑液等。

在化妆品行业是理想的天然保温剂;以玻璃为主要成分制成的保健食品,具有保
健和美容作用,在日本和美国深受顾客欢迎。

玻璃酸最初从鸡冠、人脐带提取,现在多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发酵产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玻璃酸的年产量为2000-3000kg,其中医药原料的产品质量达到欧洲药典标准。

硫酸软骨素
硫酸软骨素是从猪、牛和鸡等软骨提取的一种硫酸化糖胺聚糖,相对分子量在10000-50000之间。

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硫酸软骨素主要用于保健食品或药品,应用于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关节炎、角膜炎、肝炎、耳聋耳鸣、神经痛等疾病,长期服用无毒副作用。

硫酸软骨素为中国国家标准(卫生部部颁标准)收载的生化原料药。

尿激酶
尿激醇是肾细胞产生的一种碱性蛋白酶,为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

通过活化血纤维洛酶原成为血纤溶酶,发挥溶解血栓作用,是首选溶栓药。

临床上用于治疗血栓梗塞性疾病,如脑血栓、肺血栓、急性心肌梗死、视网膜血管栓塞症、四肢及周围血管栓塞症等。

尿激酚主要存在于人及哺乳动物尿中,实际生产主要是从人尿中提取精制,因此具有资源依赖性。

中国人口众多,在尿激酶的生产上具有巨大的资源优势,几十年来一直是重要的
生化原料药出口品种之一。

尿激酶的活性已从35000 IU/mg提高到100000IU/mg,超过英国药典和欧洲药典的标准水平,
与日本药典1997年版相同。

辅酶A
辅酶A是人体代谢的重要物质,是我国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的一种重要生化原料药。

“九五”期间,其发酵生产工艺取得较大突破,发酵水平达到500U/ml,效价从220U/mg提高到25OU/mg。

该产品国内外市场潜力很大。

临床用于治疗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
高血脂症等。

4 中围发展生化原料药的优势
中国是生物资源大国,用于生产生化原料药的生物原料为丰富,许多生化原料药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还属于资源依赖性产品,如肝素、硫酸软素、胰岛素、尿激酶等,有的品种虽然可用基因重组等现代生物技术生产,但尚未达到商化水平。

我国利用生物资源已生产数百种生化药物,有效地保障了医药临床需要,有些品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所利用的主要是陆地生物资源,随着海洋生物资源的研究开,我国生化药物资源的利用将达到
一个新的水平。

生化原料药属于天然物质,其结构是天然存在的,不受专利保护或限制。

中国地域广阔,生物资源种类繁多,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决定了生化原料药品种的多样性,为生化原料药的研究和生产提供了很大的自由度和发展空间。

近年来中国生化制药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在教育、科研、生产、临床等方面都已形成较
完整的体系,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5 发展方向和指导思想
以生物提取和纯化为主要生产方法
充分利用我国的生物资源优势,用先进的提取纯化技术和设备提高传统生化药物的生产技术水平。

扩大资源的利用范围,如开发海洋生物资源等。

发展微生物发酵工程
许多传统生化原料药可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生产,特点是无资源依赖性,成本低,利于形成规模化工业生产,产品纯度高,消除了动物病毒(如疯牛病病毒)污染的可能性。

中国成功地利用发酵法生产了玻璃酸、辅酶地肌苷、多种氨基酸和酶等。

玻璃酸的发酵水平达
到6g/L的国际先进水平。

发展基因重组等现代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是我国政府倡导的二十一世纪四大高新技术产业之一,我国利用基因重组、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已成功地研制生产了一些生化原料药,如重组人胰岛素、重组人
生长激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白介素、干扰素、乙肝疫苗、表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等。

6 中国生此药物“十五”发展的预期目标
生产规模以较快速度增长
“十五”期间我国生化制药工业仍将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预计增长率在15%左右,2005年生化制药工业产值达到200亿元。

生化药物出口交货值年平均递增7%左右。

加大科技投入,增强创新能力
10种新药实现产业化;20种新药完成临床前研究;10种新药完成临床研究审批手续。

加强国际化质量认证体系的建设
生化药物生产企业施行国际公认的 GMP或ISO9000成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

(山东省生物药物研究院凌沛学张天民;山东福瑞达生物化工有限公司郭学平;山东正
大福瑞达制药有报公司荣晓花)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