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排脚手架计算公式
脚手架工程量计算

例:根据右图尺寸,计算建筑物外墙 脚手架工程量。 解:单排脚手架(15m高) S=(26+12×2+8)×15=870m2 双排脚手架(36m高) S=(26-8)×36=648m2 双排脚手架(24m高) S=(18×2+32)×24=1632m2 双排脚手架(27m高) S=32×27=864m2 双排脚手架(51m高) S=(18+24×2+4)×51=3570m2
例:某活动室如下图,求内墙抹灰脚手架工程量
9000
解:H=9m>3.6m 计算装饰脚手架
±0.00
S=墙面垂直投影面积
12000
=[(15-0.24×3) ×2+(12-0.24×2) ×4] ×9=6.72×100m2
240 15000
套双排脚手架×0.3 套3-6×0.3
五、其它脚手架工程量计算
三、现浇钢筋砼框架脚手架工程量计算方法
1. 柱: S=(柱断面周长+3.6m) ×柱高 柱基顶面到板顶面 套双排外脚手架 2. 梁、墙: S=室外设计地坪(或楼板上表面)到楼板底面的高度×梁、墙净长 线 套双排外脚手架 例:框架结构如下图,求脚手架工程量
300
380 4450 120
1200
-0.30
26000
51000
100 12000 24000 18000
18000
建筑物平面
32000
24000
例:七层建筑物,女儿墙顶面标高20.8m,层高2.9m,墙厚0.24m, 板厚0.12m,室内外高差0.3m,计算内外墙脚手架工程量。
解:外墙 H=20.8+0.3=21.1m >15m S=L外×H+Sb
脚手架的计算方法

脚手架的计算方法目前,在我国脚手架工程量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即综合脚手架和单项脚手架。
比如北京(综合)、河北(单项)。
•综合脚手架为简化脚手架工程量的计算,以建筑面积做为脚手架的工程量,不分搭设方式,一般综合了砌筑,浇注,吊装,装饰等所需脚手架的摊销量,综合了木制,竹制,钢管脚手架等(满堂基础另算)计算原则一般按多层,高层及檐高来计算,若是高层建筑要计算高层建筑超高增加费。
( 20M )•单项脚手架依工程项目不同的方式搭设( 1 )砌筑脚手架:按墙面垂直投影面积以 M 2 计算外墙脚手架: S= 外墙外边线长 * 外墙高度内墙脚手架: S= 内墙净长 * 内墙净宽山墙脚手架: S= 山墙长 * 平均墙高独立柱脚手架: H ≤ 3.6M S= 柱周长 * 高 H > 3.6 S= (柱周长 +3.6 ) * 高外墙双面抹灰脚手架:外墙含在砌筑中, H > 3.6 考虑抹灰脚手架砖基础脚手架:室外地坪至垫层上面,大于 1.5M ,按砌墙计算( 2 )现浇混凝土脚手架:基深> 1.5M B 条> 3M B 坑> 16M 2按土方放坡内的底面积计算,套满堂脚手架定额后乘 0.3 。
梁、柱、墙高大于 3.6M ,计算浇捣脚手架S (梁) = 梁净长 * 高度(地面到顶面)S (柱) = (周长 +3.6 ) * 柱高S (墙) = 墙净长 * 室内地面至板底高度( 3 )抹灰脚手架梁,柱,墙高度大于 3.6M ,计算抹灰脚手架,公式同上,如有满堂脚手架可利用时,不再计算。
( 4 )满堂脚手架天棚高度大于 3.6M ,按净面积计算,不扣除柱,垛所占面积。
室内高度超过 5.2M ,计算增加层, 1.2M 为一层,少于 0.6M 不计三、工程量计算规则( P114-115 )四、定额说明•外脚手架的单排与双排有何不同。
•同一建筑物高度不同时,按不同高度分别计算。
•石砌墙体砌筑高度超过 1.0m 以上时应搭设脚手架,套外脚手架子目。
脚手架计算公式

óбσδφσφ4.1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计算(1)横向水平杆抗弯强度Б=M/W≤M=1.2M GK+1.4∑M QK=1.2×[1.2×(0.3+0.11)×12/8]+1.4×[(2×1.2×12)/8]=0.4938.K·M=97.2≤f=205N/mm2查表W=5.08cm3 Б=M/W=493800/5.08×103=92.7≤f=205N/mm2 (2)横向水平杆的挠度V≤[V]V=5q l4/384E2=5×2.892×1012/384×2.06×105=1.5mmV=1.5mm<L/150=6.7mm(3)纵向水平杆抗弯强度Б=M/W≤fM=1.2M GK+1.4∑M QK=0.395K·M查表W=5.08cm3 Б=M/W=395000/5.08×103=77.76≤f=205N/mm2 (4)横向水平杆的挠度V≤[V]V=FL3/48EZ=1.16×103×1.728×109/48×2.06×105×1.22×105=1.66mm<L/150=8mm(5)扣件抗滑承载力R=(2+0.3+0.11)×1.44/2=1.735KN<[R]=8KN4.2立杆计算N/ΦA+M W/W≤LN=1.2(NG1可+ NG2款)+0.85×1.4∑N QR=1.2[0.1291×30+(1.2×0.11+1.44×0.3)]+0.85×1.4×2×1.44 ×0.5=5.32+1.71=7.03KNλ=L0/i=1.92 查表得Φ=0.195查表i=1.58cm L0=kμh=1.155×1.75×1.5=303.2 cm查表得A=4.89 cm2M W=0.85×1.4 M WK=0.88×1.4 M K L a h2/10=0.135KN·MM K=0.7μZμS W V=0.7×1.11×1.2×0.45=0.42N/ΦA+M W/W=100.3N<f=205N4.3连墙件计算N L= N LW+N0N LW=1.4×0.42×(1.2×1.5×9)=9.53KNN0按规范取值 N0=5KNN L= N LW+ N0=9.53+5=14.53 KN连墙件截面 A= N L/ f=70.9应采用φ10(A=78.5)以上钢筋为连墙件4.4立杆地基承载力P≤f g P=N/A一. 脚手架设计计算的原则:1.架高≥20.00m,且相应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没有给出不必计算的构架尺寸规定。
木工脚手架工程量计算公式

木工脚手架工程量计算公式在木工行业中,脚手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和设备,它可以为木工提供安全的工作平台,帮助他们完成各种高空作业。
因此,正确计算脚手架的工程量对于木工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木工脚手架工程量计算的公式和方法。
脚手架的工程量计算是指根据工程需要确定脚手架的数量和规格,并计算所需的材料和人工成本。
在木工脚手架工程量计算中,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作业高度,脚手架的作业高度是指脚手架的最高使用高度,通常是从地面到工作平台的高度。
作业高度越高,所需的脚手架数量和规格就越大。
2. 工程面积,脚手架需要覆盖的工程面积是指脚手架所需搭建的平台面积,通常以平方米为单位。
工程面积越大,所需的脚手架数量和规格就越多。
3. 负荷要求,脚手架需要承载木工和工具的重量,因此需要根据负荷要求确定脚手架的规格和承载能力。
根据以上因素,我们可以得到木工脚手架工程量计算的公式如下:脚手架数量 = 工程面积 / 单个脚手架的搭建面积。
脚手架规格 = 最大作业高度 + 负荷要求。
脚手架材料成本 = 脚手架数量单个脚手架的材料成本。
脚手架人工成本 = 脚手架数量搭建和拆除脚手架的人工成本。
通过以上公式,木工可以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计算出所需的脚手架数量和规格,并据此确定所需的材料和人工成本。
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脚手架的成本,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除了以上的基本公式外,木工在进行脚手架工程量计算时,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例如脚手架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易用性。
因此,在选择脚手架的规格和材料时,木工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脚手架能够满足工程的要求并保证木工的安全。
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也有一些脚手架工程量计算的软件和工具可以帮助木工进行快速、准确的计算。
这些软件可以根据木工输入的工程参数和要求,自动计算出所需的脚手架数量、规格和成本,并提供相关的建议和指导。
因此,木工在进行脚手架工程量计算时,也可以考虑使用这些工具来提高计算的效率和准确性。
脚手架用量计算公式

脚手架用量计算公式一、脚手架工程量计算一般规则1、建筑物外墙脚手架,凡设计室外地坪至檐口(或女儿墙上表面)的砌筑高度在15m 以下的,按单排脚手架计算;砌筑高度在15m以上的或砌筑高度虽不足15m,但外墙门窗及装饰面积超过外墙表面积60%以上的,均按双排脚手架计算。
2、建筑物内墙脚手架,凡设计室内地坪至顶板下表面(或山墙高度的1/2处)的砌筑高度在3.6m以下的,按里脚手架计算;砌筑高度超过3.6m以上时,按单排脚手架计算。
3、石砌墙体,凡砌筑高度超过1m以上时,按外脚手架计算。
4、计算内、外墙脚手架时,均不扣除门、窗洞口、空圈洞口等所占的面积。
5、同一建筑物高度不同时,应按不同高度分别计算。
6、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梁按双排脚手架计算。
7、围墙脚手架,凡室外自然地坪至围墙顶面的砌筑高度在3.6m以下的,按里脚手架计算;砌筑高度超过3.6m以上时,按单排脚手架计算。
8、室内天棚装饰面距设计室内地坪在3.6m以上时,应计算满堂脚手架,计算满堂脚手架后,墙面装饰工程不再计算脚手架。
9、滑升模板施工的钢筋混凝土烟筒、筒仓,不另计算脚手架。
10、砌筑储仓,按双排脚手架计算。
11、储水(油)池,大型设备基础,凡距地坪高度超过1.2m以上的,按双排脚手架计算。
12、整体满堂钢筋混凝土基础,凡其宽度超过3m时,按其底板面积计算满堂脚手架。
二、砌筑脚手架工程量计算:1、外脚手架按外墙外边线长度,乘以外墙砌筑高度以平方米计算,突出墙外宽度在24cm 以内的墙垛,附墙烟筒等不计算脚手架;宽度超过24cm以外时按图示尺寸展开计算,并入外脚手架工程量之内。
2、里脚手架按墙面垂直投影面积计算。
3、独立柱按图示柱结构外围周长另加3.6m乘以砌筑高度以平方米计算,套用相应外脚手架定额。
三、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脚手架工程量计算:1、现浇钢筋混凝土柱,按柱图示周长尺寸另加3.6,乘以柱高以平方米计算,套用相应外脚手架定额。
2、现浇钢筋混凝土梁、墙,按设计室外地坪或楼板底之间的高度,乘以梁、墙净长以平方米计算,套用相应双排外脚手架定额。
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

1、在施工操作方面:浇混凝土时的脚手架实际是用来支持上部结构的,到砼养护期后允许拆除是一般多拆除,再用于以上层次,室内支撑用的钢管脚手架也不符合装饰时用的脚手架要求,室内装饰用的满堂脚手架在装饰时重新搭设。
室外脚手架在浇注砼时搭设可以一直用到砌筑和装饰。
2、在费用计算方面:浇混凝土时的脚手架(钢管支撑)包括在模板工程内,砌筑和装饰脚手架单独计算。
如室内装饰需搭设满堂脚手架的,就可以计取满堂脚手架费用。
计算方法:1.外墙脚手架=外边线×砌筑高度(不扣除门窗空圈洞口面积)2.里脚手架=内墙净长×墙高(不扣除门窗空圈洞口面积)3.围墙脚手架=围墙中心线×墙高(室外自然地坪至围墙顶面标高)4.满堂脚手架=室内净空水平投影面积(不扣除附墙垛、柱等所占面积)5.水平防护脚手架按实际铺板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6.垂直防护脚手架=自然地坪至最上层横杆之间的塔设高×实际塔设长度综合脚手架的工程量按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计算1、外脚手架:凡设计室外地坪至檐口的砌筑高度在15M以下的按单排脚手架计算;砌筑高度在15M以上的或砌筑高度虽不足15M,但外墙门窗及装饰面积超过外墙表面积60%以上时,均按双排脚手架计算。
采用竹制脚手架时,按双排计算!2、内脚手架:凡设计室外地坪至顶板下表面的砌筑高度在3.6M以下的,按里脚手架计算;砌筑高度超过3.6M时,按单排脚手架计算。
3、计算内、外墙脚手架时,均不扣除门、窗洞口、空圈洞口等所占的面积。
4、满堂脚手架,按室内净面积计算,其高度在3.6M到5.2M之间时,计算基本层。
超过5.2M时,每增加1.2M按增加一层计算,不足0.6M的不计。
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一、建筑物综合脚手架按建筑物室外地坪以上的建筑面积计算。
建筑物高度是指设计室外地坪至檐口的高度(不包括女儿墙、屋顶水箱、出檐、楼梯间等高度)。
地下室(半地下室)脚手架按其建筑面积计算。
二、现浇钢筋混凝土满堂基础,宽度大于的带形基础,均可按基础底面积计算满堂基础脚手架,不扣除墙所占面积,也不另加基础外运输道面积。
1.1落地式单排脚手架设计计算(小于24m) - 副本

一、脚手架设计和计算的步骤1. 初步确定扣件式脚手架的计算参数;2. 计算荷载(包括恒荷载、施工荷载、风荷载);3. 纵向、横向水平杆等受弯构件的强度和连接扣件的抗滑承载力计算;4.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5. 连墙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计算;6. 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
根据施工要求,单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需搭设高度及所在地区的基本风压值详见下表。
二、扣件式脚手架设计和计算过程k0.7μzμs ω0×=3. 计算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3.1为了更清楚地表达其计算过程,将横向、纵向水平杆的受力情况以计算简图表示(可用于结构和装修同时施工时)落地式单排脚手架设计计算(<24m)ωk =kN/m 2ωk =0.70.149横向荷载简支图0.87架体剖面图==×==×==×l a ==×l a ==F ××=××+××=3.2 计算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的抗弯强度σ式中 弯矩设计值M =1.2M Gk +1.4ΣM Qk3.3横向水平杆挠度ν=<纵向水平杆挠度ν=<3.4 计算纵向水平杆扣件抗滑承载力R ≤R c式中R 扣件节点处的支座反力计算值;R 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
R =F满足满足384EI =挠度ωc 恒载弯矩M Gk 施工荷载弯矩M Qk 2.700ql b 2/8最大弯矩M mm0.5880.220.0695ql b 40.220.315kN ·m kN ·m 施工弯矩M Qk 1.620.2130.62恒载弯矩M Gk 0.190.2130.07挠度ω 1.62 l a 3/100EI0.16 1.62 1.162322 1.62≤ 4.931mmƒWσ=M=σ=≤ƒ2.15003.2424.9312322[ν]=10mmmm 8.0[ν]=kN ·m kN ·m0.205kN/mm 2注:l 为受弯构件跨度R=<=kN 4. 脚手架立杆整体稳定验算满足8.00 5.90R c4.1 计算风荷载弯矩值M w×ωk l a h 24.2 确定立杆容许长细比4.3 确定稳定系数ψ=g k =N G1k =g 1k =g 3k =g 4k =N G2k =n (g 1k ×0.5l a l b )+(n 1+n 2)l a g 3k +l a Hg 4kN G2k =4.5 施工荷载N QkN Qk =××=4.6 计算轴心力设计值N1.2(N Gk1+N Gk2)+0.85×1.4ΣN Qk= 1.2×+××=4.7 最底层截面立杆的稳定计算ψA N=说明:上例进行计算外,还必须对出现最大步距或最大纵距、横距、连墙件间距等部位的立杆段进行验算;双管立杆变截面处主立杆上部单根立杆的稳定性,应按本例进行计算。
风载计算

在编制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时,作用于脚手架的水平风荷载,往往是计算的难点之一。
我们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以下简称《脚手架规范》和国家现行《建筑结构荷载规定》(GBJ9-87)(以下简称《荷载规范》)的有关规定,对风荷载的计算参数进行分析,找出规律性的内涵,以便准确地计算,确保施工安全。
脚手架规范第4.2.3条规定:作用于脚手架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ωk=0.7μzμsω0式中ωk——风荷载标准值(kN/m2);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s——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ω0——基本风压(kN/m2)。
计算风荷载标准值除修正系数外,还有三个参数,现分析归纳如下:一、基本风压ω0及修正系数基本风压ω0应按荷载规范“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的规定采用。
荷载规范规定:风荷载标准值即ωk=βzμzμzω0,即风荷载标准值中还应乘以风振系数βz,以考虑风压脉动对高层建筑结构的影响。
脚手架规范编制时,考虑到脚手架附着在主体结构上,故取βz=1。
荷载规范规定的基本风压是根据重现期为30年确定的,而脚手架使用期较短,遇到强劲风的概率相对要小得多,基本风压ω0乘以0.7修正系数是参考英国脚手架标准计算确定的。
二、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荷载规范规定: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根据地面粗糙度类别按《荷载规范》采取。
地面粗糙度可分为A、B、C三类A类指近海海面、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B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中、小城镇和大城市郊区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大城市市区。
选用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注意以下两种情况:1.立杆稳定计算,应取离地面5m高度计算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经计算,风荷载虽然在脚手架顶部最大,但此处脚和架结构所产生的轴压力很小,虽较小,但脚手架自重产生的轴压力接近最大,综合计算值最大。
根据以上分析,立杆稳定性计算部位为底部。
2.连墙件计算,应取脚手架上部计算风压高度变化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