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挖基础混凝土计算
挖土方工程量计算公式及钢筋工程量计算方法

挖土方计算公式及钢筋工程量计算方法一、建筑面积计算名称公式备注建筑底面积S底=axb S-面积a-建筑外边线尺寸b—建筑外边线尺寸建筑总面积S底x层数+(S阳台+S雨棚)x0。
5基坑土方V=[A*B+a*b+(A+a)*(B+b)]*h/6;上口:A,B 下口:a,b土方:凡平整场地厚度在30cm以上,坑底宽度在3m以上及坑底面积在20m2以上的挖土为挖土方.地槽:凡槽底宽度在3m以内,且槽长大于槽宽三倍的为地槽。
地坑:凡图示底面积在20m2以内的挖土为挖地坑。
放坡起点,混凝土垫层由垫层底面开始放坡,灰土垫层由垫层上表面开始放坡,无垫层的由底面开始放坡。
土建工程中挖土方,挖地坑公式为:V=[(A+kH1)*H1+A*H2]*L,挖地槽公式为:V=A*B*H+(A+B)*k*H1*H1+4/3*k*k*H1*H1*H1,其中:A—-基槽(坑)的宽度;B-—基坑的长度;H1——基槽(坑)的垫层顶面至室外地坪的高度;H2——基槽(坑)的垫层厚度;k—-放坡系数;L—-基槽的长度;有放坡,都从垫层上表面(顶面)开始放坡的。
钢筋工程量计算篇钢筋工程量计算常用公式(2009—10—11 13:33:44)转载标签:杂谈分类: 工程造价资料一、梁(1)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
5Hc+5d,为直锚,取Max{Lae,0。
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
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
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的工程量如何计算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的工程量如何计算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是非常常见且重要的结构材料,准确计算其工程量对于工程预算、成本控制以及施工安排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的工程量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要明确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所包含的主要构件,通常有基础、柱、梁、板、墙等。
对于不同的构件,其计算规则和方法会有所差异。
一、基础基础分为多种类型,如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基础等。
独立基础的工程量计算,一般按照长方体体积公式进行计算,即体积=长×宽×高。
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据基础的具体形状和尺寸,分别计算不同部分的体积并相加。
条形基础则通常按照截面面积乘以长度来计算体积。
截面面积的计算要考虑基础的宽度和高度,长度则是按照基础的中心线长度计算。
筏板基础的计算相对复杂一些,需要将其分割成若干个规则的几何体,分别计算体积后相加。
二、柱柱子的工程量计算,主要是计算其体积。
柱的体积=柱的截面面积×柱高。
柱的截面形状有矩形、圆形等。
矩形截面的面积为长乘以宽,圆形截面的面积为π×半径的平方。
柱高的确定要根据具体情况。
从基础顶面算至楼板顶面;无梁板算至柱帽下表面;框架柱算至柱顶。
三、梁梁包括主梁和次梁。
梁的工程量计算同样是计算体积。
梁的体积=梁的截面面积×梁的长度。
梁的截面形状也有多种,常见的如矩形和 T 形。
矩形截面面积计算较为简单,T 形截面则要分别计算翼缘和腹板的面积。
梁的长度计算要注意,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主梁与次梁连接时,次梁长算至主梁侧面。
四、板板分为有梁板、无梁板和平板。
有梁板的工程量是板和梁的体积总和。
无梁板按板和柱帽体积之和计算。
平板则按板的实体体积计算。
板的体积=板的面积×板厚。
板的面积要根据板的形状和尺寸进行计算。
五、墙混凝土墙的工程量计算按体积计算。
墙的体积=墙的长度×墙的高度×墙的厚度。
挖基坑土方计算公式

挖基坑土方计算公式挖基坑:V=(a+2c+kh)*(b+2c+kh)*h+1/3k2h3a=长底边,b=短底边,c=工作面,h=挖土深度,k=放坡系数副标题回答:每一个根据不同的已知量,来决定具体使用哪个。
①不放坡时:V挖=L×(B+2C)×H②有放坡时:V挖=L×(B+2C+KH)×H挖地坑工程量根据图示尺寸以立方米为单位计算,按土壤类别、挖土深度不同分别套用相应的定额。
①矩形不放坡的地坑土方量为:V挖=(a+2c)×(b+2c)×H②矩形放坡的地坑土方量为:V挖=(a+2c)×(b+2c)×H+KH2×(a+2c)+KH2×(b+2c)+4×1/3K2H3=(a+2c+KH)×(b+2c+KH)×H+1/3K2H3扩展资料:基坑属于临时性工程,其作用是提供一个空间,使基础的砌筑作业得以按照设计所指定的位置进行。
基坑开挖工程量按基坑容积计算。
一般来说,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大于等于5m的基坑。
基坑分级:一级:重要工程或支护结构做主体结构的一部分,开挖深度大于10米,与临近建筑物、重要设施的距离在开挖深度以内的基坑,基坑范围内有历史文物、近代优秀建筑、重要管线等需要严加保护的基坑。
二级:介于一级基坑、三级以外的基坑。
三级:开挖深度小于7米且周围环境无特殊要求的基坑。
在软土地区开挖基坑(槽)时,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前必须做好地面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工作,0.5~1.0 m后,方可开挖。
降水工作应持续到回填完毕。
(2)施工机械行驶道路应填筑适当厚度的碎石或砾石,箱(板)或梢排等。
地下水位应降低至基坑底必要时应铺设工具式路基(3)相邻基坑(槽)开挖时,应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顺序,并应及时做好基础。
(4)在密集群桩上开挖基坑时,应在打完桩后间隔一段时间,再对称挖土。
挖孔桩土石方和护壁及桩心混凝土的计算

2号桩长= 3.85 +
[(5.15 +1.2 )
+0
+
0.2] =10.40m
有护壁段桩芯砼V1=1/3 ×3.14 × 3.85 × [0.652+(0.65+0.05)2+ 0.65 × (0.65+0.05)] =5.51m3
无护壁直段桩芯砼(孔内)V2=3.14 ×(0.65+0.02)2 ×5.15=7.26m3
8.80
-0.35 3.40
0.40
0.40
5.00
3.40
说明:孔深总深度不含锅底高度200mm
土石方计算示例
例:编号1 D=1.8m
孔深H=12.50+0.20=12.70m
土方h1=6.40m(带护壁)
松次坚石h2=2.50m(无护壁)
普坚石h3=3.60m
锅底h4=0.20m
土方V1=3.14 ×(0.9+0.15)2 ×6.40=22.16m3
例:编号2 D=1.3m C20砼护壁长=3.85m 护壁砼工程量=V5(护壁段混凝土总工程量)-V1(护壁段桩芯 砼量) 计算护壁砼: V5=3.14 ×(0.65+0.15+0.02)2 × 3.85 =8.13m3 由前面计算已知有护壁段桩芯砼V1=5.51m3 护壁砼=V5-V1=8.13-5.51=2.62m3
松次坚石V2=3.14 ×0.92 ×2.50=6.36m3
普坚石V3=3.14 ×0.92 ×3.60=9.16m3
普坚石锅底V4= π/6(3R2+C2)×C= 3.14 /6×(3 × 0.92
+0.22)×0.20=0.26m3
混凝土用量计算公式

混凝土用量计算公式
混凝土用量计算通常涉及到混凝土的体积、质量和成本。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计算公式,用于估算混凝土的用量。
1.混凝土体积计算:
对于简单的几何形状(如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混凝土体积可以通过测量其尺寸(长度、宽度、高度)并应用几何公式来计算。
例如,一个长方体的体积可以通过长度(L)、宽度(W)和高度(H)的乘积来计算:体积(V)=L×W×H。
对于更复杂的形状或不规则的结构,可能需要使用积分或数值方法来估算体积。
2.混凝土质量计算:
混凝土的密度通常在2400到2500千克/立方米(kg/ m³)之间。
通过混凝土的体积和密度的乘积,可以计算出混凝土的质量:质量(M)=体积(V)×密度(ρ)。
在施工现场,通常会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实际用量来调整密度值,以更准确地估算混凝土的质量。
3.混凝土成本计算:
混凝土的成本通常以每立方米(m³)或每吨(t)来计算。
通过混凝土的体积或质量与单位成本的乘积,可以计算出总成本:成本(C)=体积(V)×单位成本(C/m³)或质
量(M)×单位成本(C/t)。
单位成本会根据地区、供应商、混凝土等级和市场需求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在进行混凝土用量计算时,还需要考虑一些实际因素,如混凝土的损耗、施工过程中的浪费、模板和钢筋的体积等。
因此,实际用量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与理论计算有所差异。
挖土方计算公式

基坑土方V=[A*B+a*b+(A+a)*(B+b)]*h/6;上口:A,B 下口:a,b土方:凡平整场地厚度在30cm以上,坑底宽度在3m以上及坑底面积在20m2以上的挖土为挖土方。
地槽:凡槽底宽度在3m以内,且槽长大于槽宽三倍的为地槽。
地坑:凡图示底面积在20m2以内的挖土为挖地坑。
放坡起点,混凝土垫层由垫层底面开始放坡,灰土垫层由垫层上表面开始放坡,无垫层的由底面开始放坡。
土建工程中挖土方,挖地坑公式为:V=[(A+kH1)*H1+A*H2]*L,挖地槽公式为:V=A*B*H+(A+B)*k*H1*H1+4/3*k*k*H1*H1*H1,其中:A--基槽(坑)的宽度;B--基坑的长度;H1--基槽(坑)的垫层顶面至室外地坪的高度;H2--基槽(坑)的垫层厚度;k--放坡系数;L--基槽的长度;有放坡,都从垫层上表面(顶面)开始放坡的。
钢筋工程量计算篇钢筋工程量计算常用公式(2009-10-11 13:33:44)转载标签:杂谈分类:工程造价资料一、梁(1)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混凝土及工程量计算

混凝土及工程量计算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材料,它主要由水泥、砂、碎石和水组成。
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使其成为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材料。
在进行混凝土工程时,需要进行工程量计算,以确保材料的准确配比和施工进度的控制。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以下几个关键的工程量指标:1.混凝土用量:混凝土用量是根据不同的工程要求进行计算的。
常见的计算方法是根据建筑结构的需求来确定混凝土梁、柱、板等构件的体积,然后根据混凝土的密度进行换算得到所需用量。
2.水泥用量:水泥的用量可以通过混凝土用量来计算得出。
根据混凝土的换算比例,可以确定所需的水泥用量。
一般情况下,水泥的比例为混凝土总体积的10%-15%。
3.骨料用量:骨料主要指的是砂和碎石。
混凝土中的骨料用量也可以通过混凝土用量来计算得出。
骨料的比例一般为混凝土总体积的60%-70%。
4.水用量:水的用量是混凝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使水泥颗粒与骨料颗粒黏结在一起形成坚固的混凝土。
水的用量一般为混凝土总体积的15%-20%。
另外,在进行混凝土工程量计算时,还需要考虑到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施工条件和施工方法等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混凝土工程量计算方法:1.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体积计算:根据建筑图纸中的相关尺寸,计算混凝土构件的体积。
常见的混凝土构件包括梁、柱、板等。
2.混凝土配比计算: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和使用要求,确定混凝土的配比。
根据配比可以计算出水泥、砂、碎石和水的用量。
3.混凝土表面积计算:根据建筑图纸中的地坪面积,计算混凝土地坪的表面积。
根据表面积可以计算出所需的混凝土用量。
4.混凝土模板计算:根据混凝土模板的尺寸和布置方式,计算混凝土模板的总面积。
根据总面积可以计算出所需的模板数量和材料用量。
混凝土工程量计算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一环,它能够确保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准确的工程量计算可以为工程的材料采购和施工计划提供依据,从而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因此,在进行混凝土工程时,需要进行详细的工程量计算,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以实现工程的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最佳平衡。
混凝土计算总结

基
础
箱形基础
设备基础
桩承台基础
1、带形基础
工程量计算规则: 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 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和深入承台的桩头所占体积。
1)、带形基础工程量T的型计搭算接公式:
V=S×L+VT
V——带形基础体积 S——带形基础断面面积 L——带形基础长度 VT——T型接头的搭接部分体积
b
B
T型接头搭接部分体积
4、设备基础
•工程量计算:设备基础按 图示尺寸以“m3”计算,不 扣除螺栓套孔洞所占的体积。
5、桩承台基础
工程量计算:按图示桩承台尺寸以“m3 ”算至基础扩 大顶面。 采用桩基础时需要在桩顶浇筑承台作为桩基础的一个 组成部分。
6、基础混凝土垫层
• 基础垫层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 V=基础垫层长度×垫层断面积 • 或: V=基础垫层面积×垫层厚度 • 垫层长度:外墙按外墙中心线(注意偏轴线时,应把轴
7、楼梯
整体楼梯计算:
当C≤300mm时, S=B×L 当C>300mm 时, S=BL-CX
整体楼梯与现浇楼层板无楼梯梁连接时,一楼层不 得最后一个踏步边缘加300mm为界。
台阶计算:
S=台阶水平投影面积
8、预制混凝土
1) 各类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 看定额说明,归纳: V=构件实体体积×(1+1.5%)
2、无梁板
无梁板是指板无梁(圈梁除外)、直接用柱头支撑, 包括板和柱帽。其工程量按板和柱帽的体积之和计 算
3、平板
平板是指既无柱支承,又非现浇梁板结构,而周边 直接由墙来支承的现浇钢砼板。通常这种板多用于 较小跨度的文章,如建筑中的浴室、卫生间、走廊 等跨度在3m以内,板厚60-80mm的板。 平板按实体积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