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西南地区酒业初探

合集下载

记载广西河池南丹酒的历史资料

记载广西河池南丹酒的历史资料

记载广西河池南丹酒的历史资料广西河池南丹酒是一款闻名遐迩的优质白酒,历史悠久,颇具传统特色。

南丹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自古就有名酒南丹之称。

南丹酒以精选高粱和小麦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酿制而成,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有着独特的风味,是中国酿酒业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南丹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据传,南丹酒源于唐代的“永宁酒”,当时即以其绵甜清香、鹤鸣和足之特色备受推崇。

随着历史的演进,南丹酒逐渐成为南宁地区一款备受推崇的美酒。

南丹酒在唐代到宋、元、明和清代都几乎是广西的爵酒。

南丹酒从制作工艺到口味风貌,都保留着古代的特色。

南丹酒的生产地在唐代时叫广源,南丹酒就是当时在这里酿制的一种美酒。

南丹酒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的美酒。

南丹酒自唐代起就远近闻名。

广西南丹县以“酒乡之都”自居。

南丹酒从唐朝开始,便成为各代的皇家御酒,深受广大人民喜爱。

在元明清及现代社会,南丹酒都是皇家宴席上的佳酿之一。

南丹酒被誉为“专供宴请皇室贵族”之美酒,历代皇家常用佳品。

南丹酒的生产历史悠久,现已有千百年的历史,历经千年的风雨,南丹酒一直以其高贵、优雅、大气、端庄的风格,传播着以礼尚往来为核心的礼仪文化。

南丹酒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酿造技艺和文化的魅力,成为了中国酒文化的一张名片。

南丹酒经历了多次技术改革和创新,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口感。

现代南丹酒注重工艺传承和创新发展,不断完善传统酿造技术,推陈出新,勇于创新,在保持传统口感的基础上,注入了现代科技和品牌营销意识,使南丹酒成为中国白酒中的一匹黑马。

南丹酒以其独特的风味和极具文化底蕴的酿酒工艺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

南丹酒青睐于风味和极具独特性、原生态的土特产饮品,传世而流传在中国五千年的白酒历史中,南丹县白酒历史文化悠久,至今有二千五百年的历史文化。

南丹酒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的酒文化,而且更融入了南丹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

南丹酒以其独特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风味,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了中国白酒产业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调查西南地区的主要产品修改版

调查西南地区的主要产品修改版

经济主要产品历来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具有发展工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

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现状特点和今后发展方向仍存在很大差异,大体可分为5个区。

川西经济区是以为依托,种植业和多种经营发达,•是商品粮、棉花、油菜籽和生猪为主的畜禽饲养业生产基地;蕴藏有煤、铁、磷、钙芒硝、石灰石、花岗石等矿产资源;宝成、成渝、成昆铁路纵横境,航空发达,是陆空交通枢纽;已经形成以机械、电子、•化学、轻纺为主的多种工业生产基地,是人均工业产值最高的地区。

川南经济区位于南部,包括市和市全部,江市大部和凉山州雷波县。

农业发达,向为重要粮食产地之一,也是甘蔗、•烤烟、花生、茶叶等集中产区;天然气、煤、硫、岩盐、卤水、磷矿资源极为丰富;•工业以盐化工、酿酒、制糖、造纸为主,在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新兴的能源、化工、食品、造纸的基地。

川西南经济区位于川西南,含市和凉山州(雷波县除外)全部。

安宁河谷盛产粮食、山羊、绵羊,金沙江河谷多产热带经济作物,是区主要农业作物产地;本区最大特色是矿产资源极为丰富,有“聚宝盆”之称,铁、钒、铜、铅、锌、金、锡、稀土煤矿资源得天独厚;森林、水力资源相当丰富。

已建立起以钢铁资源为主体的冶金、电力的生产基地。

航天事业发达,有卫星发射中心。

烤烟在也占很大比重。

川西北经济区包括甘孜、阿坝两自治州全部,为藏族、羌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人烟稀少,面积最大。

全区草原广阔,原始森林丰富,水力资源巨大,虫草、贝母、鹿茸等珍贵野生药材众多,金、铅、锌、铜、泥炭、铜、云母、锂矿资源丰富。

其次是森工、电力、毛纺、制革等。

省为我国地综合性工业基地。

电器、量具刃上、钢铁、川中油气田、达州能源化工,盐化工、江制糖、、、绵竹等地的酿酒工业等都很有名,白酒业在中国举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号称川酒天下、“川酒云烟”之说。

其中冶金、采矿、化工、机械、宇航、电子工业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电气集团(包括电机、汽轮、锅炉等),五粮液集团,钢铁(集团)公司、中航飞机工业(集团)公司、长虹集团、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希望集团,省达州钢铁(集团),宏达(集团)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闻名国外。

华南、西南地区

华南、西南地区

华南、西南地区

【期刊名称】《新食品》
【年(卷),期】2009(000)022
【摘要】10月30日由中粮集团、成都瑞华酒业主办,青白江祥云酒业协办的2009中粮酒业金秋答谢会在成都青白江召开,青白江各区县70多家经销商和厂家代表参会。

(李燕)
【总页数】2页(P94-95)
【作者】无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82
【相关文献】
1.观果植物分布多样性分析r——以华中、华南、西南地区为例 [J], 娄珂;彭建松
2.未来一周西南地区东部多降雨华南将有较大风雨天气 [J],
3.华南地区和西南地区汉族心血管疾病人群SLCO1B1和Apo E基因多态性分析[J], 彭洁雅;何雅军;伍敏仪
4.首届华南与西南地区农垦财会学术研讨会在南宁举行 [J],
5.西南地区多阴雨天气,江南华南持续高温少雨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川酒概况我国是世界上酿酒历史最古老

川酒概况我国是世界上酿酒历史最古老

川酒概况我国是世界上酿酒历史最古老,酒业生产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酿酒历史至少已有四五千年,而川酒在全国酒类生产和酒文化发展史上,由于源远流长,名酒辈出,灿若繁星,影响深远,无可争议地名列前茅。

(一) 四川地区酿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新石器时代,人类文明尚处于蒙昧时期,成都平原献出现了酒及酒器。

发展至今,历经数十个世纪,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在四川这块肥沃的土地上不断发展、成熟。

川酒数千年的发展历史,是伴随着灿若繁星的名酒的光辉走过来的。

川酒在其漫长的历史中,创造了数不胜数的名酒。

正是这些历朝历代、林林总总的名酒,以其浓郁的酒香托起了巴蜀的辉煌,最终结晶为今天蜚声海内外的川产全国名酒。

川酒可考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那传说中的古蜀国蚕丛、鱼凫时代。

近年在广汉三星堆古蜀都遗址,发现了大量的酒器,这些酒器的品种之繁多,埋藏之集中,令人叹为观止。

酒器包括酿酒器具和饮酒器具两大类。

其酿酒器具如高颈大罐,颈高、口直,可使酿酒时便于密封罐口,避免杂菌进入并造成厌氧的发酵优越条件;罐的下部成反弧内收形,以利吸收热量;底小而平,便于埋在灶坑边热灰中保温。

从这个酿酒用高颈罐的特点上,不难看出,此时蜀人酿酒技术已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蜀人发明酿酒的时间,当在此之前。

在远古时代,要使酿酒技术进步达到这一水平,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三星堆出土的蜀人饮酒器皿主要是瓶形杯,其最大特点是束颈。

这意味着当时蜀人饮酒方式为啜饮。

也就是说,此时蜀人所饮之酒已是一种无滓的清酒,比同期中原地区"汁滓相将"的"连糟"酒更为先进。

而与中原地区这种酒类似的酒,被蜀人名之为醴,被认为是一种薄酒,仅用于王室(开明九世以后,约相当战国早期) 祭祖。

因为周王室宗庙祭祀用的就是这种薄酒,蜀人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在开明九世以后也出现了以醴为祭的现象。

秦汉时期,巴蜀地区的酿酒业进一步有较大的发展。

上至达官贵人,下至普通百姓都喜饮酒。

从唐诗中的酒名酒具看唐代社会酒风俗

从唐诗中的酒名酒具看唐代社会酒风俗

从唐诗中的酒名酒具看唐代社会酒风俗【摘要】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光彩夺目的阶段,这一时期的社会习俗特色反映着当时封建盛世的繁荣,而作为唐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化表现形式——唐诗,则成为了反映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俗等各个方面的情况的一面镜子,这里我就选取唐诗中的酒为一个侧面进行归纳与探讨,希望能够通过这个侧面的研究,帮助我们更全面的看待唐代的历史和社会,同时更深入的了解中的传统文化,更好地将它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唐诗酒酒名酒具【Abstract】The social customs of Tang Dynasty, the most dazzling brilliant stage in China's feudal society, reflected the prosperity of the feudal grand occasion at that time. While a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cultural form in Tang Dynasty, Tang poetry naturally became a mirror reflecting the society such as politics, economic, cultural and social custom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selects liquor mentioned in the Tang Poetry as one side to sum up and approach the problem. Through this research, it is expected to help people to regard the history and society of Tang Dynasty more thoroughly, to understan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moredeeply and to inherit and develop this culture in a better way.【Key words】 Tang poetry; liquor; names of liquor; drinking utensils我国素有“诗国”之称,中国人细腻的情感特征和汉字的瑰丽神奇成就了中国诗歌的长盛不衰,从《诗经》、《楚辞》开始,经过长期的酝酿和演变,到了唐代登上了繁荣的巅峰,它不但在形式上有着无穷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当时和后世人们的反复吟诵,而且在内容上还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俗等各个方面。

唐代酿酒技术

唐代酿酒技术

唐代酿酒技术
唐代的酿酒技术已经有了显著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低温加热工艺:这一工艺使得酒的品质更高,可以更好地封存,不易衰败,能够长时间运输。

这种技术对于酒的保存和运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酿酒原料的改进:在唐朝,葡萄酒的酿造技术在西域酿酒方法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不需要用酒曲就可以酿造发酵。

此外,米酒的品质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定格,酒精度数能达到18度,这可以说是古代酿酒技术的极限了。

3. 酿酒技术的创新:唐朝时期,人们开始尝试在发酵完成前的最后一日,在酒醪中掺入一定量的石灰以降低其酸性,从而结束发酵过程。

此外,加热处理也是唐朝酿酒技术的创新之举,即在降低微生物活性、避免酒变酸的同时,还能达到消毒的效果。

这些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使得唐代的酿酒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也为后世的酿酒技术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巴蜀文化—酒的传说—四川的酒与酒文化川酒史话

巴蜀文化—酒的传说—四川的酒与酒文化川酒史话

巴蜀文化—酒的传说—四川的酒与酒文化川酒史话天府之国的四川,是中华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四川酿酒历史悠久,素有名酒之乡的美称。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经济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作为四川一大支柱产业的川酒,也在改革开放中焕发异彩,香飘海内外。

一、关于酒的传说与酒的起源酒是一种非常奇特而美妙的饮料。

世界上几乎没有不饮酒的民族。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之一,对世界酿酒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而特殊的贡献。

那么,酒是什么时候、由什么人开始酿造的呢?古书上说法不一。

较多的传说有两种:一是仪狄开始酿酒。

《世本》说:“仪狄始作酒醪。

”《战国策·魏策》说:“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

”另一种传说是杜康发明造酒。

杜康何许人也?也是众说纷纭。

有人说是陕西人,有人说是河南人。

有的说他来自民间,有的说他出身贵族。

《说文解字》则说:“少康,杜康也。

”少康是夏禹的儿子启建立的我国第一个朝代——夏朝的第五世君王,少康即杜康,那么杜康就是一个君王了。

杜康造酒的影响颇为深远,后来成了酒的代名词。

曹操在《短歌行》中曾写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今日杜康酒,即由此而得名。

值得注意的是,许慎在《说文解字》“酒”条中,先说“古者仪狄作酒醪”,后说“杜康作秫酒”。

这就是说,仪狄在先,杜康在后。

仪狄造的“酒醪”,是一种汁滓混合的谷物酒。

杜康造的则是“秫酒”。

秫是高粱的统称,就是说杜康造的是高粱酒。

高粱中含有丰富的淀粉,尤其含有少量单宁,是酒中芳香族物质的主要来源,所以高粱是一种很好的酿酒原料,四川的不少美酒如泸州老窖、五粮液、郎酒、剑南春等都是以高粱为重要原料酿造出来的。

既然仪狄造酒比杜康早,而仪狄又是夏禹的一个部下,那么,夏禹又是哪里人呢?在四川古史传说中,以夏禹为中心的传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禹生石纽。

《蜀王本纪》载:“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生于石纽。

四川酿酒史

四川酿酒史

四川酿酒史
四川是中国历史悠久的酿酒产区之一,其酿酒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

下面是关于四川酿酒史的
一些主要内容:
1. 四川的酿酒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蜀文化时期。

当时的蜀地人民利用当地的小麦、黍米、稻谷等谷物酿造了最早的酒,这些酒主要通过蒸馏酿造。

2. 在古代,四川是中国西南地区最重要的酿酒产区之一。

在汉朝时期,四川的酒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有各种不同类型的酒店和酿酒作坊。

四川的酒业还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而迅速向其他地区传播。

3. 唐朝时期,四川的酿酒业进一步发展,成为全国最重要的酿酒产区之一。

当时的四川酿酒技术逐渐成熟,涌现出了很多闻名全国的酒品,如中国四大名酒之一的剑南春。

4. 五代十国时期,由于政治和经济动荡,四川的酿酒业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然而,在宋朝时期,四川的酿酒业又重新恢复了繁荣。

5. 清朝时期,四川的酿酒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在乾隆年间。

当时的四川酿酒技术非常成熟,涌现出了很多优质的酒品,如泸州老窖等。

总的来说,四川酿酒历史悠久,非常丰富多样。

从古代到现代,
四川人民一直保持着对酿酒技艺的热爱和探究,使得四川的酿酒业始终保持着活力和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代西南地区酒业初探2008-04-30 卢华语潘林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8年第1期点击: 772唐代西南地区酒业初探唐代西南地区酒业初探卢华语潘林(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重庆400715)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8年第1期[内容提要]唐代西南各地①(尤其是川渝地区)普遍酿酒,酒品较多,历史悠久。

其地理分布与当时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走势大体一致。

唐代西南地区的酒类中,黄酒占有重要地位,配制酒也出产不少,具有浓郁醇厚、清香滋润,色泽多样等特点。

西南各地酒肆、酒家林立,宴饮之风盛行,也可以反映出当时酒业的兴盛。

唐代西南地区酒业的兴盛,为如今独树一帜的西南地区名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唐代;西南地区;酒业[中图分类号]X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22x(2008)01-0013-20[收稿日期]2007-08-23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酿酒术的国家之一,酿酒历史源远流长。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古酒残留物的发现,表明我国酿酒历史至少可以上溯到距今9000年前②。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酒业也有了崭新的发展。

尤其是西南地区自古享有酿酒盛名,其酒业的发展,更是令人瞩目。

本文拟从唐代西南地区的主要产酒地、酒类品种及其特点、酒业经营场所等方面切入,探讨唐代西南地区的酒业发展状况。

一、主要酒产地及其酒品的分布唐代西南各地普遍酿酒,酒的品种不少,虽正史中记载不多,但唐人的诗文、笔记小说等却传递了一些相关信息,尤其是考古资料的问世,更为唐代酒业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现根据有关资料,择其要者,对唐代西南地区的主要酒产地及其酒品试加以分析。

1、今四川地区今四川地区在唐代中后期时主要属剑南道辖地,包括成都府、彭、蜀、汉、遂(大部)、合(部分)、普(大部)、嘉、眉、邛、简、资、巂、雅、黎、茂、翼、维、戎、松、当、悉、静、柘、恭、保、真、霸、乾、梓、绵、剑、龙、陵、荣、泸等36州(府),另外还有山南道的利、扶(部分)、集、壁、巴、蓬、通、阆、果、渠州等10州,凡46州(府)。

四川先民酿酒由来已久,上个世纪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及陶制酒器,说明四川地区酿酒历史至少可追溯到距今4000年前③。

常璩《华阳国志》云:“九世有开明帝,始立宗庙。

以酒曰醴,乐曰荆。

”④蜀国九世开明帝生活在春秋前期,当时已有质量较好的祭祀用酒。

成都、泸州、宜宾江安等地多次出土绘有酿酒图、酒肆图、宴饮图的汉代画像砖、画像石,表明了汉代蜀地酿酒、饮酒之风普遍盛行⑤。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七载有比较详细的蜀酒生产工艺:“蜀人作酴酒:十二月朝,取流水五斗,渍小麦曲二斤,密泥封。

至正月、二月冻释,发,漉去滓,但取汁三斗,杀米三斗。

炊做饭,调强软。

合和复密封。

数十日便熟。

合滓餐之,甘、辛、滑如甜酒味,不能醉人。

多啖,温温小暖而面热也。

”⑥说明了南北朝时巴蜀地区酿酒技术已有很大的发展。

唐代西南地区的酒业最盛之地当数今四川地区,当时剑南道所属各州县大都产有春酒(唐人多呼酒为春),现将其主要酒品胪列如下:(1)成都春酒唐代成都生产的春酒闻名遐迩,史籍中有确凿记载,但酒名略有差异。

《新唐书·地理志》卷42载:“成都府蜀郡土贡:……生春酒。

”⑦其卷7《德宗纪》又载: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闰五月,“癸未,罢梨园乐工三百人、剑南贡春酒。

”《旧唐书》亦载:大历十四年闰五月,“剑南岁贡春酒十斛,罢之。

”⑧李肇在《唐国史补》中记载了当时闻名全国的十几种美酒:“郢州之富水,乌程之若下,荥阳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冻春,剑南之烧春……”⑨从以上史料可看出,唐代剑南道首府成都出产的剑南春酒名扬天下,成为了难得的宫廷贡酒。

但两《唐书》以及《唐国史补》所载的此剑南酒名稍有差异,有春酒、生春酒、烧春酒之称。

“生春”与“烧春”究竟应作何解释?据王赛时先生研究:“剑南春分为生春、烧春二类。

生春指按正常程序发酵成熟的酒,未经任何加热处理。

……烧春则是在生春原醅的基础上,再经过一道低温加热杀菌的工序,使酒液可以长期保存,这种加热法,唐人称之为‘烧’。

经过这道加热工序的酒俗称烧春或烧酒。

……必须强调的是,唐代的这种烧酒决不是蒸馏酒。

”⑩可见,生春与烧春源自同一种酒,应该是原醅与成品酒的关系。

唐时“成都酒”名气颇高,众多诗家纷纷赋诗推崇。

如“诗圣”杜甫诗“岂无成都酒,忧国只细倾”⑾,成都人雍陶“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人长安”⑿,岑参“成都春酒香,且用俸钱沽”⒀,李商隐“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⒁等,均纷纷属意成都的酒美,惟成都酒情有独钟。

(2)郫筒酒郫筒酒是产自成都西北郊郫县的一种佳酿。

郫筒酒历史悠久,但由来已难以稽考。

明代曹学俭《蜀中广记》引唐代古《郫志》云:“县人刳大竹,倾春酿其中,号郫桶酒(即郫筒酒)。

相传山涛为郫令,用筠管酴醵酿作酒,兼旬方开,香闻百步。

”⒂正史中虽不载山涛为郫令,但至少表明郫筒酒可能创于魏、晋之间。

传说山涛酒量有八斗,遂附会其名,以广为流传。

⒃清代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引唐人张周封所著《华阳风俗录》,提到了这种酒的具体制法:“郫县有郫筒池,池旁有大竹,郫人刳其节,倾春酿于筒,苞以藕丝,蔽以蕉叶,信宿香达于林外,然后断之以献,俗号郫筒酒。

”⒄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有诗“人生几何春已夏,不放香醪如蜜甜”⒅,明代学者王嗣夷认为此“香醪”即是郫筒酒:“舍西有桑,江上有麦,生计似可不乏,且有香醪可饮,又不容舍此而去矣。

盖郫筒酒出于此,所云‘蜜甜’者,殆谓是耶?”⒆杜甫自阆中归成都途中作诗回忆起这种美酒,“鱼知丙穴由来美,酒忆郫筒不用酤”。

⒇郫筒酒美,香甜宜人,其它酒与之相比也就相形见绌。

李商隐曾经在旅途中作诗提及此酒:“海石分棋子,郫筒当酒缸”。

[21]竹筒盛酒,可谓别具一格。

至宋代,此酒仍富盛名,如陆游诗云:“郫筒味酽愁濡甲,巴曲声悲怯断肠”[22],便是明证。

(3)蜀州青城山乳酒蜀州(治今四川崇州市崇阳镇)青城山乳酒是道家酿制的一种传统酒品。

杜甫诗云:“山瓶乳酒下青云,气味浓香幸见分。

”[23]据《杜诗详注》卷11分析,此“乳酒”取“酒者乳也”之意,认为“酒色如花似乳,气味浓香”。

《全唐诗》中还载有青城丈人赠酒诗:“峨嵋仙府静沉沉,玉液金华莫厌斟。

凡客欲知真一洞,剑门西北五云深。

”[24]青城丈人所赠太乙真君的酒称“玉液金华”,饮之以保健延年,与严武送给杜甫的乳酒当属一类。

此传统工艺一直保持至今,现在四川都江堰市青城山所酿“洞天乳酒”,号称青城四绝之一,便是唐时青城山乳酒的创新。

(4)汉州鹅黄酒鹅黄酒产于汉州(治今四川广汉市雒城镇)。

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杜甫赴汉州探望被贬的当朝宰相房琯,到城西北角官池游玩,写下了《舟前小鹅儿》一诗,赞誉该酒:“鹅儿黄似酒,对酒爱新鹅”。

[25]于是鹅黄酒远近闻名。

到宋代该酒名气甚高,众多文人竞相吟咏,如祝穆《方舆胜览》称“鹅黄乃汉州酒名,蜀中无能及者”[26],陆游《游汉州西湖》云:“叹息风流今未泯,两川名酝避鹅黄”,[27]都对鹅黄酒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5)临邛酒邛州临邛县(治今四川邛崃市临邛镇)历来以产美酒闻名。

西汉时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在此当垆卖酒,留下了千古佳话。

临邛酒、文君酒屡屡为后世文人吟咏,俨然已成为蜀地美酒的代名词。

唐末五代时的牛峤有词“锦江烟水,卓女烧春浓美”[28],曹学俭《蜀中广记》就此认为“烧春,酒名,其法始于卓文君。

”[29]同时代的韦庄有词“翠蛾争劝临邛酒,纤纤手,拂面垂丝柳”[30],可见临邛酒在当时已成为宫廷贡酒。

《新唐书》载邛州土贡:“葛、丝布、酒杓”。

[31]唐代邛州酒杓成为贡品,闻名全国,从侧面也反映出邛州酒业之盛。

(6)戎州春酒唐代戎州(治今四川宜宾市一带)出产的春酒也比较有名。

杜甫在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到了戎州,当地长官杨使君在东楼为他设宴洗尘。

杜甫尝到当地所产春酒和荔枝,即兴咏出“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32]的佳句。

《杜诗详注》卷14云:“重碧,酒色。

轻红,荔色。

杜臆引《艺苑洞酌》云:‘叙州(即唐戎州)官酝,名重碧。

’”戎州春酒色呈深碧,味醇爽口,到宋代更是闻名遐迩,众多文人屡有吟咏。

如黄庭坚《廖致平送绿荔枝为戎州第一王公权荔枝绿酒亦为戎州第一》:“试倾一杯重碧色,快剥千颗轻红肌。

”[33]范成大在叙州登锁江亭有诗云:“我来但醉春碧酒,星桥脉脉向三更”,又在自注中称“郡酝旧名重碧,取杜子美东楼诗‘重碧酤春酒’之句,余更其名春碧,语意便胜”[34],认为称春碧酒更妥。

2、今重庆地区今重庆地区在唐中后期包括山南道的夔、忠、涪、万、开等5州,黔中道的黔(大部)、南、溱(部分)等3州,剑南道的渝、昌、合(大部)、普(部分)、遂州(部分)等5州,凡13州。

重庆地区酿酒历史十分悠久。

《华阳国志》载有歌谣:“川崖惟平,其稼多黍,旨酒嘉谷,可以养父。

野惟阜丘,彼稷多有,佳谷旨酒,可以养母。

”[35]又载秦昭襄王与朐忍(治今重庆云阳县双江镇)板楯蛮(即古代巴人)订立盟约时,以地产“清酒”为质[36]。

可见,早在战国时期,重庆地区尤其是渝东地区的巴人就酿有佳酒。

据《水经注》载:“江水又迳鱼复县(治今重庆奉节县白帝镇)之故陵……江之左岸有巴乡村,村人善酿,故俗称‘巴乡清’,郡出名酒。

”[37]这说明南北朝时渝东三峡地区所产“巴乡清”仍驰名全国。

唐代今重庆地区社会经济虽落后川西地区不少,但发展迅猛,当地居民继承了好饮、善酿的传统,出产的酒品主要有以下两种:(1)云安曲米春唐代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县白帝镇)酿酒之风盛行,生产的春酒质量较佳。

刘禹锡在夔州刺史任上作竹枝词云:“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38],夔州几乎家家都酿有春酒,酿酒已成为很普遍的家庭手工业。

杜甫寓居夔州近两年,留下了大量的觞咏诗作,今随手摘引其中三首:“客居愧迁次,春酒渐多添”[39]、“数杯巫峡酒,百丈内江船”[40]、“闻道云安曲米春,才倾一盏即醺人。

”[41]即可看出夔州春酒之盛以及“诗圣”对此杯中物的厚爱。

尤其应当指出的是唐时夔州所属的云安县(治今重庆云阳县双江镇)盛产一种名为“曲米春”的佳酿,继承了以往“巴乡清”酒的传统,色清味醇,为酒中上品,颇受人们欢迎,难怪一生嗜酒的杜甫在行往途云安中就十分神往了。

(2)忠州藤枝酒忠州(治今重庆忠县忠州镇)等地少数民族酿有藤枝酒,用粮食酿成,酒味较薄,饮酒方式尤为独特。

自居易任忠州刺史时曾作诗“熏草席铺坐,藤枝酒注樽”[42]、“闲拈蕉叶题诗咏,闷取藤枝引酒尝”[43]。

很明显,当地人在饮用这种酒时,围坐在酒瓮旁,往瓮内注水,用藤枝依次咂吸,直到无酒味为止,真是其乐融融。

此藤枝酒后世又称钓藤酒、咂酒、芦酒,历久不衰。

3、今云南地区今云南地区唐初分别置姚州都督府(治今云南姚安县北)、戎州都督府,隶属剑南道,管理众多羁縻州,后陷于南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