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光缆超5类、6类线测试标准
光纤标准的介绍

125.0±1
芯同心度误差,μm
≤0.8
≤0.8
≤0.8
包层不圆度、%
≤2
≤2
≤2
光缆截止波长、nm
≤1260
≤1260
≤1260
筛选应力,Gpa
≥0.69
≥0.69
≥0.69
宏弯衰减,dB
37.5mm半径, 100圈 ≤0.5 (1550 nm) ≤0.5 (16XX nm)见 注1,
40 Gbit/s
0.01
>4000
12.0
10 Gbit/s
400
5.0
40 Gbit/s
(二)、ITU-T建议G 655(2003-01)
G .655类型光纤由2000年版本的G .655A、G .655B两个类别进一步分为了G .655A、G .655B、G .655C三个类别。主要根据对PMD的要求和色散特性的要求区分。附录1给出了传输距离和比特速率对PMD的不同要求。
本文根据ITU-T光纤光缆特性建议最新研究进展情况,对光纤的种类做介绍,其中重点介绍G .652和G .655型光纤的内容。
1
2
3
前言
一、光纤的分类
1、传输光纤 (1)、多模光纤 (50/125) (62.5/125) (2)、单模光纤 ITU-TG.652(A/B/C/D) ITU-TG.653 ITU-TG.654 ITU-TG.655(A/B/C/D/E) ITU-TG.656 2、特种光纤 色散补偿光纤 保偏光纤 掺铒光纤
G.652B
2000版本
2003-01修改
2000版本
2003-01修改
1310 nm模场直 径,μm
FLUKE六类永久链路测试报告参数详解

FLUKE六类永久链路测试报告参数详解FLUKE六类永久链路测试报告参数详解Fluke DTX系列六类双绞线测试参数说明:1. 插入损耗:是指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插入电缆或元件产生的信号损耗,通常指衰减。
插入损耗以接收信号电平的对应分贝(db )来表示。
对于光纤来说插入损耗是指光纤中的光信号通过活动连接器之后,其输出光功率相对Fluke DTX系列六类双绞线测试参数说明:1. 插入损耗:是指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插入电缆或元件产生的信号损耗,通常指衰减。
插入损耗以接收信号电平的对应分贝(db)来表示。
对于光纤来说插入损耗是指光纤中的光信号通过活动连接器之后,其输出光功率相对输入光功率的比率的分贝数。
2. NEXT(近端串扰):是指在与发送端处于同一边的接收端处所感应到的从发送线对感应过来的串扰信号。
在串扰信号过大时,接收器将无法判别信号是远端传送来的微弱信号还是串扰杂讯。
3. PSNEXT(综合近端串扰):实际上是一个计算值,而不是直接的测量结果。
PSNEXT 是在每对线受到的单独来自其他三对线的NEXT 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公式计算出来的。
PSNEXT 和FEXT(随后介绍)是非常重要的参数,用于确保布线系统的性能能够支持象千兆以太网那样四对线同时传输的应用。
4. ACR(衰减串扰比):表示的是链路中有效信号与噪声的比值。
简单地将ACR 就是衰减与NEXT 的比值,测量的是来自远端经过衰减的信号与串扰噪声间的比值。
例如有一位讲师在教师的前面讲课。
讲师的目标是要学员能够听清楚他的发言。
讲师的音量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是更重要的是讲师的音量和背景噪声间的差别。
如果讲师实在安静的图书馆中发言,即使是低声细语也能听到。
想象一下,如果同一个讲师以同样的音量在热闹的足球场内发言会是怎样的情况。
讲师将不得不提高他的音量,这样他的声音(所需信号)与人群的欢呼声(背景噪声)的差别才能大到被听见。
这就是ACR。
ACR=衰减的信号-近端串扰的噪音5. PSACR(综合衰减串扰比):反映了三对线同时进行信号传输时对另一对线所造成的综合影响。
GBT-T-50312-2000综合布线标准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Code for engineering acceptance of generic cabling System for buildig and campusGBT/T 50312-2000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0年8月1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北京目次总则环境检查器材检验设备安装检验缆线的敷设和保护方式检验缆线的敷设保护措施缆线终接工程电气测试工程验收附录A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检验项目及内容附录B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电气测试方法及测试内容附录C 光纤链路测试方法附录D 光纤连接器极性附录E 对绞电缆型号表示法本规范用词说明附:条文说明总则1.0.1 为统一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质量检查、随工检验和竣工验收等工作的技术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验收。
1.0.3 工程中凡遇本规范未包括的技术标准、技术要求,可依据设计规范的要求及相关国家标准执行。
1.0.4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执行本规范有关施工质量检查的规定。
建设单位应通过工地代表或工程监理人员加强工地的随工质量检查,及时组织隐蔽工程的检验和签证工作。
1.0.5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环境检查2.0.1应对交接间、设备间、工作区的建筑和环境条件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如下:交接间、设备间、工作区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
房屋地面平整、光洁,门的高度和宽度应不妨碍设备和器材的搬运,门锁和钥匙齐全。
房屋预埋地槽、暗管及孔洞和竖井的位置、数量、尺寸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铺面活动地板的场所,活动地板防静电措施的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
交接间、设备间应提供220V单相带地电源插座。
交接间、设备间应提供可靠的接地装置,设置接地体时,检查接地电阻值及接地装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交接间、设备间的面积、通风及环境温、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光纤测试标准

光纤测试标准光纤测试是指对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光纤进行性能测试和质量评估的过程。
光纤测试标准是指对光纤测试过程中所需遵循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光纤测试标准的制定和遵循对于保障光纤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光纤测试标准应包括对光纤连接质量的测试要求。
光纤连接质量是影响光纤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光纤连接质量测试应包括对连接损耗、反射损耗、插入损耗等指标的测试要求,以确保光纤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光纤测试标准还应包括对光纤传输性能的测试要求。
光纤传输性能是衡量光纤通信系统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
光纤传输性能测试应包括对光纤衰减、色散、非线性等指标的测试要求,以确保光纤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光纤测试标准还应包括对光纤环境适应性的测试要求。
光纤通信系统往往处于各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如高温、低温、高湿度、低湿度等。
光纤环境适应性测试应包括对光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表现要求,以确保光纤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最后,光纤测试标准还应包括对光纤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的规范要求。
光纤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的选择对于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
光纤测试标准应包括对光纤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的选择、使用和维护要求,以确保测试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光纤测试标准是保障光纤通信系统正常运行和维护的重要保障。
光纤测试标准的制定和遵循对于提高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严格遵循光纤测试标准,确保光纤测试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光纤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维护提供有力保障。
超五类网线标准

超五类网线标准超五类网线,又称为Cat5e网线,是一种用于传输数据的网络电缆。
它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网线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和数据中心等场所。
超五类网线标准是指它的性能和规格符合特定的标准要求,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超五类网线的标准。
首先,超五类网线标准要求它的传输性能达到或超过250MHz的频率。
这意味着它能够支持高达1Gbps的网络传输速度,使其成为现代网络环境中的理想选择。
与传统的Cat5网线相比,Cat5e网线在传输性能上有了明显的提升,能够更好地满足当今网络应用的需求。
其次,超五类网线标准要求它采用了更严格的防干扰设计。
在实际应用中,网络信号往往会受到来自电磁场和其他电器设备的干扰,影响网络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Cat5e网线通过提高屏蔽性能和减小电磁干扰,有效地保障了网络传输的质量,使其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依然能够表现出色。
此外,超五类网线标准还要求它的接头和连接技术达到一定的要求。
良好的接头设计和连接技术不仅能够保证网线的可靠连接,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小信号衰减和传输损耗,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因此,在选择Cat5e网线时,我们需要注意其接头和连接技术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此外,超五类网线标准还规定了它的线材和外皮材料的要求。
优质的线材和外皮材料能够有效地提高网线的耐磨性和耐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同时,它们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网线的抗拉强度和抗压性能,减小外部环境对网线的影响,保障网络传输的稳定性。
总的来说,超五类网线标准在传输性能、防干扰设计、接头和连接技术、线材和外皮材料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
这些要求保证了Cat5e网线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发挥最佳的性能,满足现代网络环境中对于高速、稳定、可靠传输的需求。
因此,在选择和应用超五类网线时,我们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以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传输。
GBT-T-50312-2000综合布线标准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Code for engineering acceptance of generic cabling System for buildig and campusGBT/T 50312-2000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0年8月1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北京目次总则环境检查器材检验设备安装检验缆线的敷设和保护方式检验缆线的敷设保护措施缆线终接工程电气测试工程验收附录A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检验项目及内容附录B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电气测试方法及测试内容附录C 光纤链路测试方法附录D 光纤连接器极性附录E 对绞电缆型号表示法本规范用词说明附:条文说明总则1.0.1 为统一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质量检查、随工检验和竣工验收等工作的技术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验收。
1.0.3 工程中凡遇本规范未包括的技术标准、技术要求,可依据设计规范的要求及相关国家标准执行。
1.0.4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执行本规范有关施工质量检查的规定。
建设单位应通过工地代表或工程监理人员加强工地的随工质量检查,及时组织隐蔽工程的检验和签证工作。
1.0.5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环境检查2.0.1应对交接间、设备间、工作区的建筑和环境条件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如下:交接间、设备间、工作区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
房屋地面平整、光洁,门的高度和宽度应不妨碍设备和器材的搬运,门锁和钥匙齐全。
房屋预埋地槽、暗管及孔洞和竖井的位置、数量、尺寸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铺面活动地板的场所,活动地板防静电措施的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
交接间、设备间应提供220V单相带地电源插座。
交接间、设备间应提供可靠的接地装置,设置接地体时,检查接地电阻值及接地装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交接间、设备间的面积、通风及环境温、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五类缆的标准

自九十年代以来,五类缆的标准问世已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
随着电信技术的发展,许多新的布线系统和方案被开发出来。
国际标准化委员会ISO/IEC,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和北美的工业技术标准化委员会TIA/EIA都在努力制定更新的标准以满足技术和市场的需求。
但是,布线标准仍然没有统一。
在Cat.5,Cat.5e,Cat.6及Cat.7的概念和标准上,在业内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混乱,尤其是国内目前缺少权威的组织和机构来澄清人们对这些标准的认识。
在参考布线的标准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标准体系来入手:美洲标准、欧洲标准、国际标准、应用标准。
在对布线系统进行设计和测试时,如果不了解相关的标准,就会出现差异,比如:布线的现场测试是布线的设计、硬件、安装等标准要一致的,这些概念都是布线工程相关人员应该了解和关心的问题。
自95 年来,我们一直在从事于标准相关的技术推广方面,从每年上万人次的培训讲座反馈中,我们深感有必要对这些标准进行一般性的普及和介绍,并对国内的标准建设和发展也应予以介绍,所以我们在参考了大量的相关技术文献后,编写了这篇文章并不断补充更新,有关所涉及标准的更详细资料可以直接参考标准原件。
一、美洲标准:成立有八十年历史的美国国家标准局 ANSI 是 ISO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与 IEC (the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主要成员,在国际标准化方面是很重要的角色。
ANSI 自己不制订美国国家标准(ANS),而是通过组织有资质的工作组来推动标准的建立。
布线的美洲标准主要由 TIA/EIA 制订:(一)、ANSI/TIA/EIA 568-A 到 A5:Commercial Building Telecommunications Cabling Standard (商业建筑通信布线标准),1995/10/25该标准与ISO/IEC 11801都是 1995 年制定的,它是由 TIA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Association) TR41.8.1工作组发布的。
《综合布线系统》质量验收标准

综合布线系统1 一般规定1.1 本章适用于智能建筑工程中综合布线子系统的工程安装、检测验收和竣工验收。
1.2 综合布线系统检测验收应采用专用测试仪器对系统的各条链路进行检测,评定系统的信号传输技术指标及工程质量。
1.3 综合布线工程施工前应对交接间、设备间、工作区的建筑和环境条件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和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中的有关规定。
1.4 采用专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和维护工作的综合布线工程应按专项进行验收。
1.5 建筑群主干光纤在网络中支持的应用距离大于国家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中第3.0.5条所规定的传输距离时,应按光纤传输系统的要求进行检测和验收。
1.6设备材料的进场检测验收执行GB/T50312中的规定。
2 缆线敷设和终接的检测Ⅰ主控项目2.1 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1. 非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2. 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10倍;3. 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4. 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5倍。
2.2 电源线与综合布线系统缆线应分隔布放,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按GB/T50312中的规定检测。
2.3 建筑物内电、光缆暗管敷设及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符合GB/T50312中的规定。
2.4 对绞电缆芯线终接应符合下列要求:1. 终接时,每对对绞线应保持扭绞状态,扭绞松开长度对于5类线不应大于13mm;2. 对绞线在与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相连时,必须按色标和线对顺序进行卡接;在同一布线工程中两种连接方式不应混合使用;3. 卡入跳线架连接块内的单根线缆色标应和线缆的色标相一致,大对数电缆按标准色谱的组合规定进行排序;4. 端接于RJ45口的配线架的线序及排列方式按有关国际标准规定的两种端接标准之一(T568A或T568B)进行端接,但必须与信息插座模块的线序排列使用同一种标准;3.屏蔽对绞电缆的屏蔽层与接插件终接处的屏蔽罩必须以可靠的360°圆周接触,接触长度不宜小于10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纤光缆超5类线和6类线的测试参数主要有以下内容。
1)接线图
该步骤检查电缆的接线方式是否符合规范。
错误的接线方式有开路(或称断路)、短路、反向、交错、分岔线对及其他错误。
2)连线长度
局域网拓扑对连线的长度有一定的规定,因为如果长度超过了规定的指标,信号的衰减就会很大。
连线长度的测量是依照TDR(时间域反射测量学)原理来进行的,但测试仪所设定的NVP(额定传播速率)值会影响所测长度的精确度,因此在测量连线长度之前,应该用不短于15m的电缆样本做一次NVP校验。
3)衰减量
信号在电缆上传输时,其强度会随传播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变小。
衰减量与长度及频率有着直接关系。
4)近端串扰
当信号在一个线对上传输时,会同时将一小部分信号感应到其他线对上,这种信号感应就是串扰。
串扰分为NEXT(近端串扰)与FEXT(远端串扰),但TsB一67只要求进行NEXT的测量。
NEXT串扰信号并不仅仅在近端点才会产生,但是在近端点所测量的串扰信号会随着信号的衰减而变小,从而在远端处对其他线对的串扰也会相应变小。
实验证明在40m内所测量到的NEXT值是比较准确的,而超过40m处链路中产生的串扰信号可能就无法测量到,因此,TSB-67规范要求在链路两端都要进行对NEXT值的测量。
5)SRI
SRL(Structural Return LOSS)是衡量线缆阻抗一致性的标准,阻抗的变化引起反射(Return
Reflection)、噪声(Noise)的形线是由于一部分信号的能量被反射到发送端,SRL,是测量能量的变化的标准,由于线缆结构变化而导致阻抗变化,使得信号的能量发生变化,TIA/EIA 568A要求在100 MHz—FSRI为16dE。
6)等效式远端串扰
等效式远端串扰(Equal Level Fext,ELFEXT)与衰减的差值以dB为单位,是信噪比的另一种表示方式,即两个以上的信号朝同一方向传输时的情况。
7)综合远端串扰(Powel’Sum ELFEXT)。
8)回波损耗
回波损耗是关心某一频率范围内反射信号的功率,与特性组抗有关,具体表现为:
〃电缆制造过程中的结构变化
〃连接器
〃安装
这3种因素是影响回波损耗数值的主要因素。
9)特性阻抗
特性阻抗((;haracteristic.Impedance)是线缆对通过的信号的阻碍能力,它受直流电阻,电容和电感的影响,要求在整条电缆中必须保持是一个常数。
10)衰减串扰比(AcR)
衰减串扰比(Attenuation-t0一crosstalk Ratio,ACR)是同一频率下近端串扰NEXT和衰减
的差值,用公式可表示为:
AcR=衰减的信号一近端串扰的噪声
AcR不属于TIA/E"rA.568A标准的内容,但它对于表示信号和噪声串扰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价值。
实际上,AcR是系统SNR(信噪比)衡量的唯一衡量标准是决定网络正常运行的一个因素,ACR包括衰减和串扰,它还是系统性能的标志。
对ACR有些什么要求呢?国际标准ISOflEc 11801规定在100MHz下,ACR为4dB,T568A对于连接的ACR要求是在100MHz下,为7.7dB。
在信道上ACR值越大,SNR越好,从而对于减少误码率(BER)也是有好处的。
SNR越低,BER就越高,使网络由于错误而重新传输,大大降低了网络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