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 士 研 究 生 学 位 申 请 及 评 定 书 - 华中科技大学
2020华中科技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报名工作的通知

华中科技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2020年接收免试研究生和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招生细则一.招生计划2020年我院拟招收免试硕士研究生约60%.二.学制数学和统计学学术型硕士生的培养年限为3年,应用统计专业硕士的培养年限为2年。
我院数学、统计学学术型硕士以及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均按一级学科招生,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只填写一级学科代码,待考生被我院录取后,采取导师与考生双向选择方式确定二级学科专业、研究方向。
三.申请条件1.国内高校2020年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2020年入学前获得本科毕业证书),能获得本科所在学校的推荐免试生资格。
2.品德优良,遵纪守法,身心健康。
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考试作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以及其他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3.申请本科直博者,除满足以上条件外,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应名列专业前茅,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具有博士生培养潜质。
4.获得所在高校推免资格的考生必须通过“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以下简称“推免服务系统”,网址为/tm,具体开通时间以研招网公告为准)填报志愿。
5. 申请推免生应获得国家英语四级或六级考试合格证书。
四.申请、复试、录取程序1. 申请程序①满足我院接收推免生申请条件的考生均可报名。
②考生须在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填写报考华中科技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相应学科专业的志愿。
我院数学、统计学学术型硕士以及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均按一级学科招生,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只填写一级学科代码(数学一级学科代码:070100,统计学一级学科代码:071400,应用统计专业学位代码:025200)。
待考生被我院录取后,采取导师与学生双向选择方式确定二级学科专业和(或)研究方向。
③申请我院推免生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请于2019年9月28日-10月8日前登录“推免服务系统”提交PDF格式的电子版申请材料。
电子版申请材料包括:本科阶段成绩单与专业总评成绩排名原件(须加盖学校或学院教务部门公章)、国家英语四级或六级考试合格证或成绩单、各种奖励证书。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硕博连读管理办法

校研【2007】74号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硕博连读、临床转博管理办法研究生硕博连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生转博(简称:临床转博)是为了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研究生学制改革的要求,提高博士生生源质量而推行的一种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也是培养高层次学术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为了进一步规范管理,提高培养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硕博连读、临床转博生的选拔第一条凡我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专业均可开展硕博连读工作,凡我校具有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专业均可开展临床转博工作。
硕博连读、临床转博原则上应在同一学科和同一导师中进行。
第二条硕博连读生于每年硕士生(不包括定向生、委培生、专业学位)新生录取时确定,临床转博于硕士生第四学期内确定。
程序是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填写《华中科技大学硕博连读、临床转博研究生申请表》,并按申请表要求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第三条硕博连读、临床转博生名额由研究生院根据硕士生新生人数按一定的比例划拨至各院(系、所),硕博连读生由院(系、所)在硕士生招生复试中根据考核情况和学生本人意愿确定;临床转博生由附属医院在本院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二年级硕士生中组织考核选拔确定。
第四条选拔硕博连读生是为培养学术型人才奠定基础。
院(系、所)在硕士生招生复试考核中应重点考察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研潜质。
选拔临床转博生是为了培养优秀的临床医师,附属医院在考核中应重点考核学生的临床能力。
第五条硕博连读、临床转博生的导师原则上应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和招收博士生的条件,招收临床转博生的导师应有保证临床训练的床位数。
年龄超过61周岁由学校选聘的博士生导师和年龄超过65周岁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选聘的博士生导师,一般不再招收硕博连读、临床转博生。
第二章硕博连读、临床转博生的博士生资格认定第六条对硕博连读生实行资格考试制度。
硕博连读生须参加资格考试以取得博士生资格认定。
资格考试于硕博连读生入学后第一学年的最后一个月内举行。
关于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时的注意事项_论文格式_

关于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时的注意事项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19年5月26日合并成立,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
为了规范博士生论文的写作,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时注意事项。
一、学位申请者要认真学习《研究生手册》中的《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撰写规定》等文件进入HUB系统------研究生学位管理信息系统,查看学位答辩流程图,提交学位申请并录入相关信息。
二、申请答辩资格1.学位申请者已完成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的全部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取得了规定的学分。
2.通过了研究环节,文献阅读、、中期报告)、学术报告成绩交研究生科。
3.通过学校组织的“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4.所提交博士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撰写格式符合我校的有关规定。
5.必须在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认定的刊物上发表(或被接收发表)学术论文三篇以上(含三篇),其中至少有一篇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或被接收发表)。
学术论文必须是其学位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位申请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科研成果,以学位申请人为第一作者(与导师共同发表的论文,导师为第一作者时,申请人可为第二作者),且以华中科技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
不同年级博士生申请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有不同的要求,具体规定,参照学院文件执行。
6.同等学力者须获得省部级奖、获得硕士学位到答辩日期至少5年时间。
7.本学期按时注册。
未注册者,答辩成绩无效。
三、就业指导1.学位申请者到辅导员张天虹老师处领取《毕业研究生登记表》。
非定向生还需本人申请、导师签字、张老师签字后,到研究生院管理处就业指导办公室领取《毕业研究生就业》。
2.学校分春季和暑期两次向教育部上报就业建议计划。
3月底前能取得毕业证书并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报春季就业计划,报春季计划的毕业生需于1月30日之前到研究生科张老师处交协议书或相关证明。
华中科技大学保研加分细则

博郎国际工业设计大赛
31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获奖者可按获奖等级分别奖励0.5-1.5分,此栏内各项目奖励取高分,不累加
32
海峡两岸全国口译大赛
33
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
34
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
35
中国模拟联合国大会
36
北京大学模拟联合国大会
37
21世纪杯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
38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
57
全国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湖北省青年五四奖章称号
荣誉称号获得者可按级别奖励0.5—2分,此栏目各款奖励同年度取高分,不累加
58
湖北省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干部、校青年五四奖章称号
59
湖北省优秀共青团员、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称号、校三好学生标兵
60
校优秀党支部书记、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产党员、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干部、学习特优生
获A级以上证书者可奖励0.5分
39
国家级或国际级体育类竞赛
可按获奖级别分别奖励0.5-2分
40
国家级或国际级文艺类比赛
41
湖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获奖者可按获奖级别分别奖励0.5—2分
42
湖北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43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湖北赛区赛
获奖者可按获奖级别分别奖励0.5—1.5分
10
全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CUPT)
11
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
12
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
13
全国高等院校斯维尔杯BIM软件建模大赛
14
“瑞萨杯”超级MCU模型车大赛
华中科技大学光学工程研究生

华中科技大学光学工程研究生光学博士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0207授理学学位)一、培养目标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的精神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2.具有坚实宽广的光学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以及娴熟的实验技能。
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在本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3.熟悉本学科的现状,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方向,接触相关学科的国际研究前沿。
4.至少掌握一门外语,熟练阅读和理解相关专业的外文文献,并具有用外文撰写学术论文以及在国际会议上用外文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1.量子光学与原子光学2.非线性光学与固体光学3.激光动力学4.介观光电子学5.光学测量与信息处理6.准分子激光三、学习年限1.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
可提前答辩,但是不得小于2.5年;也可以延迟答辩,但最长不得超过8年。
总学分要求≥32学分;2.硕博连读和直攻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为4-6年。
总学分要求≥54学分;四、学分要求与分配一览表:类别硕博连读、直攻博已获硕士学位以同等学力报考(未获硕士学位)博士生总学分≥55学分≥32学分按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要求培养,入学前已修研究生课程可申请免修。
修课学分≥35通识课程≥11学分(辩证法2、技术哲学2、硕士一外2、英语论文写作1.5、英语强化训练1.5、人文类1、社科1)≥13技术哲学2、英语强化训练1.5、英语论文写作2学位要求的学科专业课≥24学分(含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由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以及相关的跨学科专业课组成22学分(含专题研讨6学分)跨一级学科课程或专业学术实践2学分、专业课程6学分、专题研讨6学分补修课程、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研究环节≥20文献阅读1≥19选题报告1选题报告1中期报告1论文中期报告1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并提交论文1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并提交论文1发表学术论文1发表论文1学位论文15学位论文15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一览表:见物理学院光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六、本学科对博士研究生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1.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全面负责制,组成以博士生导师为组长的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负责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和考核工作;2.对跨学科课程的界定(1)跨学科课程指本一级学科外的研究生课程,且必须跟班听课并参加考试。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硕博连读、临床转博和提前攻博管理办法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硕博连读、临床转博和提前攻博管理办法校研【2009】35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研究生硕博连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生转博(以下简称临床转博)、提前攻博是为了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要求、提高博士生生源质量而推行的一种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也是培养高层次学术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为了进一步规范管理,提高培养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选拔原则第二条凡我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专业均可开展硕博连读和提前攻博工作,凡我校具有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专业均可开展临床转博和提前攻博工作。
第三条硕博连读、临床转博和提前攻博原则上应在同一学科中进行。
硕博连读、临床转博和提前攻博生的导师应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和招收博士生的条件。
招收临床转博生的导师应有保证临床训练的床位数,原则上一名导师只接受一名临床转博生。
第四条定向生、委培生、专业学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除外)研究生不允许申请硕博连读、临床转博和提前攻博。
第三章选拔办法第五条各院(系、所)根据本单位当年博士生招生总指标数,自行确定硕博连读、临床转博和提前攻博生的各自录取比例。
第六条对硕博连读、临床转博和提前攻博生实行资格考试制度,拟申请硕博连读、临床转博和提前攻博的硕士生均须参加资格考试。
第七条选拔硕博连读生是为培养学术型人才奠定基础。
应重点考察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研潜质。
选拔临床转博生是为了培养优秀的临床医师,应重点考察学生的临床诊疗能力。
提前攻博应分别根据培养学术型人才或临床专业型人才的要求进行考察。
第八条硕博连读生一般于硕士生第二学期内确定,临床转博和提前攻博生于硕士生第四学期内确定。
程序是由学生本人向所在院(系、所)提出申请,填写《华中科技大学硕博连读、临床转博和提前攻博研究生申请表》,并按申请表要求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通过院(系、所)审核,符合条件者参加资格考试。
第九条资格考试由院(系、所)负责组织实施。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培养计划

材料物理与化学博士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501 授工学学位)一、培养目标1.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2.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3.在本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4.理论联系实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1.信息功能陶瓷结构及物性2.纳米光电子材料与器件3.纳米薄膜材料与器件4.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与器件5.材料设计与计算材料学6.磁功能材料及磁电子学三、学习年限1.实行弹性学制全日制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
博士生毕业时间由博士生导师决定。
提前答辩的博士研究生必须向系提出书面申请,并经主管系主任批准。
对于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的博士研究生,则作肄业处理。
2.硕博连读和直攻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4-6年。
四、学分要求与分配一览表:全日制博士生总学分要求≥32学分;硕博连读和直攻博士生总学分≥54学分。
学分分配如下表:五、课程设置及学分一览表:见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六、培养过程的质量保证措施(一)培养方式和方法1.导师负责制。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全面负责制,根据研究方向特点,成立以博士生导师为首的博士生指导小组,进行定期指导。
指导小组成员要尽可能地吸收有博士学位的年轻教师参加。
由博士生导师和指导小组负责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和考核工作;2.博士生导师应把博士生思想教育和业务培养统一起来,为博士生创造良好的学术和育人环境。
3.鼓励博士生参加科研实践,如项目申请、现场调试、总结、评审、鉴定等工作。
4.鼓励博士生参加教学实践,在主讲教师的指导下,博士生可以承担部分教学任务(讲课、指导毕业设计等),培养博士生的综合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以拓宽博士生的知识面,促进综合素质提高。
5. 鼓励参加专业学术实践,专业学术实践是指到国内外重点大学或实验室或企业进行科研活动与专业实践,执行学校相关规定。
6. 按照学校有关高水平人才培养计划制定进行交叉学科研究计划,为高水平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
2020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学位博士招考说明之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2020年学术学位博士“申请-考核”制招考说明一、外国语学院简介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成立于2005年,其前身为1980年成立的华中工学院外语系。
学院设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外国语言文学”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位列外国语言文学类前20-30%。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54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62人,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49人,“湖北名师”1人、校“教学名师”5人,“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楚天学子”1人、“华中学者”6人;教育部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外语及英语专业)任职3人,教育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任职1人。
近5年学院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项目19项,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20余项,出版专著近50部,在CSSCI收录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80余篇,在SSCI、A&HCI收录国际一流期刊发表论文近170篇。
学院设有外语教育研究中心、语言学研究中心、翻译研究中心、比较文化(文学)研究中心、国别(区域)研究中心等五个研究中心,拥有多功能语料库与科研大数据云平台、语言认知实验室、计算机辅助翻译实验室、口译实训平台等科研与教学软硬件设施。
二、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简介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下设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德语语言文学三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招生方向及特色介绍如下:1、英语语言文学01 外国文学研究以西方文论、儿童文学、18-19世纪英国小说以及当代美国小说等为主要研究领域。
02 翻译研究以科技翻译、文学翻译、翻译教学、口译研究为骨干方向;注重翻译学与其他相关人文学科的交叉性和研究方法的创新性。
2、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1 外国语言研究基于数字人文相关诸学科及大数据的前沿方法优势,对外国语言学领域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02 外语教育研究以语言习得、自主学习、语言教育理论与实践、教师发展为四大研究方向,旨在系统揭示二语教育和二语习得的本质与过程及教师专业成长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时注意事项一、学位申请者要认真学习《研究生手册》中的“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撰写规定”等文件,并严格执行。
二、申请答辩资格1.学位申请者已完成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的全部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取得了规定的学分,即修课学分≥23,研究环节≥12,总学分≥35。
2.完成文献阅读与开题报告、参加学术会议并作学术报告等各项研究环节,获得相应学分。
请未交学术报告成绩的研究生以课题组为单位到研究生科领取“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情况记载表”,并务必于5月11日前将相关成绩及学术报告(2500-3000字)报送到研究生科,否则视为未完成培养计划,不得参加本次学位论文答辩。
3.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在入学时办理免修手续并得到批准,或在读研期间通过了高级程序设计员、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考试。
4.通过学校组织的“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
5.所提交硕士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撰写格式符合我校的有关规定。
6.硕士学位申请人在学位论文答辩前,在学院学位审议委员会认定的刊物上发表(或被接收发表)学术论文一篇以上(含一篇)。
学位申请人发表(或被接收发表)的学术论文必须是其学位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位申请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科研成果,以学位申请人为第一作者(与导师共同发表的论文,导师为第一作者时,申请人可为第二作者),且以华中科技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
本条不作为2005、2006级硕士生论文答辩的必要条件。
三、答辩日程安排1.5月21日下午4:00,答辩秘书到研究生科开会,并领取答辩所需材料。
2.5月22日至6月10日,进行学位论文定稿审查、评阅、答辨工作,提交学位论文、学位信息。
3.6月10日前,答辩秘书必须将学位申请者所有材料交研究生科。
4.6月12日,召开计算机学院学位审议委员会会议。
四、答辩流程到答辩秘书处领表─→填写─→核对成绩─→审批─→演示工作成果─┐答辩材料交给答辩秘书←─录入信息、提交学位论文←─答辩←─预答辩←┘五、学位论文答辩所需的所有表格必须用碳素墨水钢笔认真、详实填写, 字迹工整、清楚、版面整洁,不得任意涂改。
填表前,请仔细阅读“研究生学位申请及评定书”中封面二的说明。
所有表格填写样板见下,请参照填写。
研究生科不再对申请者所填写的表格进行格式审查,若因填写不符合要求而产生的后果由学生自负。
六、学位论文由指导老师、系主任、院长逐级审查。
通过后,再打印装订成册。
工程系主管研究生工作的系副主任:王芳,在国家光电实验室F楼305办公,87792302-82;科学系主管研究生工作的系主任:李国徽,在南一楼415办公,87543104;理论所主管研究生工作的所长:黄文奇;应用系主管研究生工作的系副主任:章勤,在东五楼224办公,87541924-8030;信息安全系主管研究生工作的系副主任:彭冰,在南一楼607办公,87543986;计算机学院主管研究生工作副院长:卢炎生,在南一楼西501办公。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由计算机学院审批。
主要事项如下:1.申请者需先填写“硕士研究生学位申请及评定书”(一式二份)封面、第一、三页,填好后,再到研究生科领取硕士课程及成绩单,并粘贴到评定书中的第2页上。
第三页中“学位论文的新见解”约300-400个汉字。
专业名称及代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0812计算机系统结构 Computer Architecture 081201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Computer Software and Theory 081202计算机应用技术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081203信息安全 Information Security 0812202.学位论文作者、指导教师须在学位论文中的“独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上签名。
3.申请者必须到答辩秘书处输入本人相关信息。
4.申请者填写“授予硕士学位人员(学位研究生)基本信息表”,获得总学分一栏的填写方法为:由研究生科发的成绩单上的总学分+1/0(若发表了学术论文则有1个学分,否则0)+10(学位论文答辩10个学分)。
答辩通过后,到研究生院→学位管理→学位信息录入网页上进行数据录入,网址:。
若学位信息录入不合格,须于6月12日前上网进行修改,否则视为材料不全,将不提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
请注意在输入“大学毕业的专业”条目时,若选项框中无本专业,则选择相近专业名称,但基本信息表中本条目必须与本人大学毕业的专业名称一致,学位办将根据基本信息表中的内容进行修改。
信息安全专业的硕士生在输入“获硕士学位专业名称”栏目时,因选项中无信息安全,故请选择“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但基本信息表中本栏目仍填为“信息安全”。
5.答辩通过后,申请者须通过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主页下方的“学位论文服务系统”提交学位论文的电子版全文。
6.若学位论文涉密,则需填写“华中科技大学学位论文涉密审核表”,并到学校相关部门(科研处或国防办)及校保密委员会办理审批手续。
7.申请者到教育部“高等教育学历电子注册图像校对系统”中核对本人信息,保证信息准确无误。
网址:。
申请者必须参加由新华社湖北分社高校图像采集部组织的摄像。
8.对于非定向硕士生,答辩秘书凭“答辩审批表”及“经费指标控制本”到南三片财务室领取答辩经费。
七、学位申请者需交以下材料到答辩秘书处1.硕士研究生学位申请及评定书............................................ 1式2份2.硕士学位论文评语......................................................... 2份3.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审批表................................................... 2张4.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评审表 ................................................ 4-5张5.授予硕士学位人员(学位研究生)基本信息表 .................................. 1张6.硕士学位论文 ..................................................... 2本(含原件) 7.发表的学术论文复印件(刊物的封面﹑目录﹑正文)或录用通知(若发表文章)... 1份8.华中科技大学学位论文涉密审核表(若论文涉密)............................. 1份计算机学院研究生科2008年4月23日申请人姓名:张三学号:612100200672238学科门类:工学申请专业:计算机系统结构指导教师姓名、职称:李四教授院(系、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填表日期:2008年4月16日研究生院印制二○○六年十二月说明一、本书是作为学位申请人学习期间的主要学籍材料,归入本人档案保存,作为学位授予依据,必须用兰、黑墨水钢笔认真填写,字迹工整、清楚、版面整洁,不得任意涂改,如有的栏目不够用,可另附页。
凡粘贴处需加盖院(系、所)公章。
二、申请学位专业名称依照《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手册》公布的全称填写。
授予学位的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和管理学等。
三、录取类别指:非定向、定向、委培等。
学习方式指:全脱产、半脱产、不脱产等。
论文类型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其它等。
四、导师评语内容,应对学位申请者在德智体诸方面做出评定,包括科学理论、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学位论文成就、学风及综合素质等。
五、本书1~3面由本人填写,其中课程成绩栏目由院、系(所)研究生教务员审核并签字,加盖院(系、所)公章。
六、申请学位时应提交下列材料:1.《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申请及评定书》一式两份(原件);2.《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学术评议书》一套(原件);3.硕士学位论文一本(原件);4.硕士学位论文全文电子文档(由学位申请者本人登陆校图书馆网站提交);5.《华中科技大学授予硕士学位人员(学位研究生)基本信息表》。
注:学位论文答辩会议由秘书记录,可另附页。
7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审批表注:1.如为保密论文,须从研究生院网站下载并填写“学位论文涉密审核表”,经各级审核签字盖章后,按表中所填保密范围的要求聘请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
2.答辩委员会由三至五人组成。
3.我校无博士点覆盖的学科专业一般应聘请一位校外同行专家为论文评阅人。
4.本表一式二份,经各级审批后,方能进行论文答辩等工作。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评审表(自然科学类)注:1.本表由答辩委员无记名评审并表决,于答辩会结束前交答辩委员会秘书。
2. “分项评价”及“总体评价”可采用等级制或百分制,各院(系、所)可根据情况自行规定。
3. “学位申请者姓名”、“学科、专业名称”由答辩秘书事先填好。
4.此表由院(系、所)留存。
院(系、所)(公章)2008年 ⅹ月 ⅹⅹ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学术评议书华中科技大学授予硕士学位人员(学位研究生)基本信息表2.本表填写完毕,由学位申请人在网上完成数据录入(“研究生院学位管理”页面,点击“学位信息录入”),并将本表交院(系、所)研究生教务员统一送交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
论文选题来源指:国家科委项目、国家计委项目、国家经贸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务院其它部门项目、主管部门(部委级)项目、省市自治区项目、学校级项目、国际合作项目、自选项目、其它等。
分配单位类别指:省级以上机关、省级以下机关、科研设计单位、高等学校、成人高校、中等技术学校、中学、小学、医疗卫生单位、金融机构、其它事业单位、生产性公司、商贸性公司、厂矿企业、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其它企业、部队、考研(考博、博后)、出国、退学等、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