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式盘式制动器
湿式多盘制动器说明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抱轴式湿式多盘制动器学院:XX大学煤炭工学院班级:机械班XX:指导教师:职称:讲师完成日期:201 年 6 月11抱轴式全封闭湿式多盘式制动器设计摘要:无轨胶轮车辅助运输,是我国煤矿生产中重要的运输方式。
因此,湿式多盘制动器就成为了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通过对不同种类制动器的作用、分类、结构以及原理的详细介绍,找出了湿式多盘制动器的优势,进一步分析了湿式多盘制动器的工作原理。
结合本课题无轨辅助运输设备所需的制动性能,根据常规全封闭湿式多盘制动器的结构特点和其工作原理,通过详细计算及校核设计出符合无轨胶轮车辅助运动车辆的制动器。
关键字:湿式多盘制动器;制动力矩;碟簧The Design of Fully Enclosed Wet Multi-disc BrakeAbstract:The trackless assisted transportation is an important transport in China's coal production , therefore wet multi-disc brake has bee an important topic. The paper introduce the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all kinds of brake. Further analysis the advantages of a wet multi-disc brake and how it works. With rail auxiliary transport equipment required braking performance of the subject.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actices fully enclosed wet multi-disc brake and its working principle. Through the detailed, In conformity with the supplementary we should design motor vehicles rubber-tyred car brake.Key words:Wet multi-disc brake;Brakingtorque;Disc spring目录第一章绪论11.1 课题背景11.2 国内外现状11.2.1 国外现状11.2.2 国内现状21.3 工程车辆制动器的发展方向31.4 湿式多盘制动器研究的意义5第二章制动系统的制动器要求和制动器的比较62.1 制动器的类型和比较62.2.1 制动器的类型62.2.2 制动器的性能比较6第三章湿式多盘制动器概述83.1 湿式多盘制动器的现状、种类及特点83.2 湿式多盘制动器结构特点及其工作原理93.3 湿式多盘制动器的工作原理103.4 湿式多盘制动器冷却方式及散热途径11第四章抱轴式湿式多盘制动器的设计124.1 设计的原始数据124.2 汽车制动理论分析134.2.1 制动性能的概念134.2.2 制动器性能评价指标134.2.3 制动时车辆受力分析134.2.4 制动车辆制动效能164.2.5 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174.3 湿式多盘制动器的计算194.3.1 全封闭湿式多盘制动器的原始数据194.3.2 全封闭湿式多盘制动器的设计原则19M的计算214.3.3 整车所需的最大制动力矩BT224.3.4 前后桥制动器所需的力矩u4.3.5 前后桥制动器所需的制动力224.4 碟簧的计算及校核234.4.1 碟簧形式的选取234.4.2 碟簧的工作特点244.4.3 碟簧的种类 (24)4.4.3 复合碟簧的计算264.4.5 碟簧方案的选取274.4.6 碟簧方案的校核314.4.7 碟簧组设计方案的有关数据374.5 湿式多盘制动器摩擦材料的选择384.5.1 两种类型的摩擦材料394.5.2 结论394.6 花键的计算与校核404.6.1 花键的选择404.6.2 活塞上花键的参数计算与校核414.7 摩擦片选取及布置474.8.1 O 形密封圈的特点484.8.2 形密封圈对湿式多片制动器的影响494.9 湿式多盘制动器典型零件的设计与加工工艺49 第五章机械工程CAD制图规则54第六章总结59参考文献60致谢61附录63英语文献1中文翻译15第一章绪论1.1 课题背景湿式多盘制动器具有制动力矩大、使用寿命长、抗衰退能力强、免维修等很多特点。
湿式多盘制动器说明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抱轴式湿式多盘制动器学院:山西大学煤炭工学院班级:机械班姓名:指导教师:职称:讲师完成日期: 201 年 6 月 11抱轴式全封闭湿式多盘式制动器设计摘要:无轨胶轮车辅助运输,是我国煤矿生产中重要的运输方式。
因此,湿式多盘制动器就成为了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通过对不同种类制动器的作用、分类、结构以及原理的详细介绍,找出了湿式多盘制动器的优势,进一步分析了湿式多盘制动器的工作原理。
结合本课题无轨辅助运输设备所需的制动性能,根据常规全封闭湿式多盘制动器的结构特点和其工作原理,通过详细计算及校核设计出符合无轨胶轮车辅助运动车辆的制动器。
关键字:湿式多盘制动器;制动力矩;碟簧IThe Design of Fully Enclosed Wet Multi-disc BrakeAbstract:The trackless assisted transportation is an important transport in China's coal production , therefore wet multi-disc brak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The paper introduce the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all kinds of brake. Further analysis the advantages of a wet multi-disc brake and how it works. With rail auxiliary transport equipment required braking performance of the subject.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actices fully enclosed wet multi-disc brake and its working principle. Through the detailed, In conformity with the supplementary we should design motor vehicles rubber-tyred car brake.Key words:Wet multi-disc brake;Braking torque;Disc spring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 课题背景 (1)1.2 国内外现状 (1)1.2.1 国外现状 (1)1.2.2 国内现状 (2)1.3 工程车辆制动器的发展方向 (3)1.4 湿式多盘制动器研究的意义 (4)第二章制动系统的制动器要求和制动器的比较 (5)2.1 制动器的类型和比较 (5)2.2.1 制动器的类型 (5)2.2.2 制动器的性能比较 (5)第三章湿式多盘制动器概述 (7)3.1 湿式多盘制动器的现状、种类及特点 (7)3.2 湿式多盘制动器结构特点及其工作原理 (8)3.3 湿式多盘制动器的工作原理 (8)3.4 湿式多盘制动器冷却方式及散热途径 (9)第四章抱轴式湿式多盘制动器的设计 (10)4.1 设计的原始数据 (10)4.2 汽车制动理论分析 (10)4.2.1 制动性能的概念 (10)4.2.2 制动器性能评价指标 (10)4.2.3 制动时车辆受力分析 (11)4.2.4 制动车辆制动效能 (13)4.2.5 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14)4.3 湿式多盘制动器的计算 (15)4.3.1 全封闭湿式多盘制动器的原始数据 (15)4.3.2 全封闭湿式多盘制动器的设计原则 (16)M的计算 (17)4.3.3 整车所需的最大制动力矩BT (18)4.3.4 前后桥制动器所需的力矩u4.3.5 前后桥制动器所需的制动力 (18)4.4 碟簧的计算及校核 (19)4.4.1 碟簧形式的选取 (19)4.4.2 碟簧的工作特点 (20)4.4.3 碟簧的种类 (20)4.4.3 复合碟簧的计算 (21)4.4.5 碟簧方案的选取 (22)4.4.6 碟簧方案的校核 (25)4.4.7 碟簧组设计方案的有关数据 (31)4.5 湿式多盘制动器摩擦材料的选择 (32)4.5.1 两种类型的摩擦材料 (32)4.5.2 结论 (32)4.6 花键的计算与校核 (33)4.6.1 花键的选择 (33)4.6.2 活塞上花键的参数计算与校核 (33)4.7 摩擦片选取及布置 (39)4.8.1 O 形密封圈的特点 (40)4.8.2 形密封圈对湿式多片制动器的影响 (41)4.9 湿式多盘制动器典型零件的设计与加工工艺 (41)第五章机械工程CAD制图规则 (45)第六章总结 (49)参考文献 (50)致谢 (51)附录 (52)英语文献 (1)中文翻译 (12)第一章绪论1.1 课题背景湿式多盘制动器具有制动力矩大、使用寿命长、抗衰退能力强、免维修等很多特点。
失效安全型湿式多盘制动器设计

失效安全型湿式多盘制动器设计引言:湿式多盘制动器是一种常见的制动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车辆和机械设备中。
为了保证制动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为了防止在一些异常情况下制动器失效导致事故的发生,设计一种失效安全型湿式多盘制动器变得必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该制动器的设计原理、结构和工作过程,以及失效安全设计的具体实施方案。
一、设计原理:二、结构设计:失效安全型湿式多盘制动器主要由制动盘、摩擦板、驱动装置、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
其中,制动盘是用来提供制动力的核心部件,摩擦板用来与制动盘受力,驱动装置用来施加压力,液压系统用来传递和调节压力,控制系统用来控制制动器的动作。
三、工作过程:1.初始状态下,制动器处于松开状态,制动盘与摩擦板之间无接触。
2.当需要进行制动时,控制系统发送制动信号,驱动装置开始施加压力。
3.随着驱动装置施加的压力增加,制动盘与摩擦板开始接触,产生制动力。
4.制动盘与摩擦板之间的摩擦力逐渐增大,制动器产生制动效果。
5.当控制系统停止发送制动信号时,制动器停止施加压力,制动盘与摩擦板之间的接触解除,制动器恢复松开状态。
四、失效安全设计:在设计失效安全型湿式多盘制动器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失效检测:通过安装传感器,监测制动器的压力或其他相关参数,当检测到异常情况时,及时发出警报或关闭制动器装置。
2.冗余设计:采用多个制动盘和摩擦板,使得即使一些盘片或摩擦板失效,其他盘片或摩擦板仍然可以正常工作,确保制动器的可靠性。
3.系统监控:通过控制系统对制动器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及时发现并处理制动器的异常情况,保证制动器系统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4.备用系统:在关键部件或系统中设置备用装置,以防止因一些部件或系统失效而导致整个制动器失效。
五、结论:失效安全型湿式多盘制动器设计是为了保证制动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设计上应考虑失效检测、冗余设计、系统监控和备用系统等因素。
只有通过不断改进设计和严格控制制造过程,才能设计出高性能、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的制动系统。
多盘湿式弹簧制动器工作原理

多盘湿式弹簧制动器工作原理
1.制动器松开状态:
在制动器未被激活的情况下,弹簧将摩擦片与制动盘分离。
此时,制动盘可以自由旋转而不受到任何阻碍。
2.制动器激活状态:
当需要制动时,通过操纵制动器激活装置(如制动踏板、手柄等),使弹簧松弛,主导盘通过推动柱活塞将整个制动器激活。
主导盘与摩擦片相互接触,摩擦片与制动盘相互摩擦产生的阻力将制动盘固定住,从而减速或停止旋转。
3.制动器释放状态:
当不需要制动时,松开制动器激活装置,弹簧会重新收回并且复位,将制动器释放。
此时摩擦片与制动盘分离,制动盘可以自由旋转。
需要注意的是,在制动器激活状态下,由于摩擦片与制动盘之间会产生摩擦力,从而产生相应的制动力,所以制动器会将旋转能量转化为热能进行散热,以保证制动器的工作可靠性。
为了提高制动效果和散热效率,制动器通常会设计成多盘湿式结构。
总结起来,多盘湿式弹簧制动器通过摩擦力来实现制动的功能,其工作原理相对简单且可靠。
这种制动器常被应用于各种重型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中,如汽车、火车、工程机械等。
制动效果稳定,制动力度可调节,具有较高的制动效率和寿命。
湿式制动器工作原理

湿式制动器工作原理
湿式制动器是一种常见的工程机械和汽车上常用的制动装置,它通过液压传动来实现制动作用。
它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摩擦转矩传递、液压传动和制动力的调节。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湿式制动器的工作原理。
首先,湿式制动器的工作原理基于摩擦转矩传递。
当制动器工作时,制动器壳体内的摩擦片与摩擦盘之间会产生摩擦力,从而实现摩擦转矩的传递。
这种摩擦转矩的传递可以有效地将旋转的动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实现制动的效果。
其次,湿式制动器利用液压传动来实现制动作用。
在制动器内部,会有一定量的液体(通常是液压油)充填其中。
当制动器需要进行制动时,压力油泵会向制动器内部注入液压油,从而形成一定的液压压力。
这种液压压力会使制动器内部的摩擦片与摩擦盘产生紧密的接触,从而实现制动的效果。
最后,湿式制动器通过调节制动力来实现灵活的制动控制。
在实际工作中,制动器需要根据不同的工况和要求来调节制动力的大小。
这通常通过调节液压系统的压力来实现,从而实现对制动力的
精确控制。
总的来说,湿式制动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摩擦转矩传递、液压传动和制动力的调节。
它通过这些原理的相互作用,实现了在工程机械和汽车上的可靠制动效果。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大家对湿式制动器的工作原理有更深入的了解。
多盘湿式弹簧制动器工作原理

多盘湿式弹簧制动器工作原理
湿式弹簧制动器是汽车、飞机等运输工具中的一种常见制动装置,它
通过操控弹簧的压缩与释放来实现制动功能。
下面将详细介绍多盘湿式弹
簧制动器的工作原理。
多盘湿式弹簧制动器主要由压盘、隔离盘、鳍片、弹簧和摩擦片等部
分组成。
其中,压盘与隔离盘通过螺栓紧固在一起,鳍片则装在隔离盘上,形成一个整体结构。
在安装时,将整个制动器安装在运输工具的转向轴或
行走齿轮轴上。
当制动器处于空闲状态时,鳍片与摩擦片之间没有直接的接触。
当制
动操作开始时,通过操控操纵机构,使压盘受到外力而向内压缩,产生压力。
这种压力作用于隔离盘上的鳍片,将鳍片与摩擦片紧密接触。
接触后,隔离盘与鳍片之间形成摩擦力,这种摩擦力可以将制动器传
递给运输工具上的转向轴或行走齿轮轴,并引起运动装置的减速。
在制动
操作期间,随着弹簧的刚度和受力程度的不同,摩擦力会随之增加或减小。
当制动操作结束时,压盘上的外力消失,弹簧的弹性力会将压盘恢复
到原始位置。
同时,鳍片与摩擦片的接触也会解除,制动器不再起作用。
整个制动过程中,弹簧的压缩和释放使得制动器可以持续地工作。
多盘湿式弹簧制动器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摩擦材料的选择。
摩擦片通
常由摩擦材料和衬片组成。
摩擦材料通常是由硬质材料和软质材料的组合
构成,硬质材料具有较高的摩擦系数,可以提供较强的制动力。
而软质材
料则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耐热性,可以有效保护制动器的寿命和性能。
Q_KT 001-2019多片盘式湿式制动器

QB/katon 江苏凯途液压传动机械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KT001-2019多片盘式湿式制动器2019-11-08发布2019-11-08实施江苏凯途液压传动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前言为规定公司的产品需要满足的要求,以保证产品适用性,特制订本企业产品标准。
本标准依据GB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等标准编制。
编写规则符合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和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求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
本标准由江苏凯途液压传动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门提出。
本标准由江苏凯途液压传动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门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江苏凯途液压传动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门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叶强、李信民、孙敦伟、梁存盼。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多片盘式湿式制动器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轮胎式机械多片盘式湿式制动器的术语和定义、型式、主要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轮胎式车辆制动系中的多片盘式湿式制动器,供本公司湿式制动器系列产品和经营中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16423-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T1239.2冷卷圆柱螺旋弹簧技术条件第2部分:压缩弹簧GB/T23934热卷圆柱螺旋压缩弹簧技术条件GB/T1972碟形弹簧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QC-T239-2015商用车辆行车制动器技术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JB-T8293浮动油封JB-T13003地下轮胎式矿用车辆驱动桥MT/T989矿用防爆柴油机无轨胶轮车通用技术条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盘式制动器用圆盘的端面作为摩擦副接触面的制动器。
轮边式全封闭湿式多盘制动器设计书

轮边式全封闭湿式多盘制动器设计书汽车制动器是汽车上用以使外界(主要是路面)在汽车某些部分(主要是车轮)施加一定的力,从而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制制动的一系列专门装置。
1.1 汽车制动器的作用制动器作用是:使行驶中的汽车按驾驶员的要求进行强制减速甚至使其停车;使已停驶的汽车在各种道路下(包括坡道)稳定驻车;使正下坡行驶的汽车的速度保持稳定。
而对汽车起制动作用的只能是作用在汽车上并且方向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反的外力,而这些外力的大小都是随意的、不可以控制的,因此汽车上就必须安装一系列专门装置用来实现上述功能。
汽车制动器是指为了在技术上保证汽车的安全行驶,提高汽车的平均速度等,而在汽车上安装专门制动装置的制动机构。
1.2 汽车制动器的分类汽车制动器一般包括行车制动装置和停车制动装置两种独立的装置。
其中行车制动装置是由驾驶员用脚来操纵的,所以又称脚制动装置。
停车制动装置是由驾驶员用手操纵的,所以又称手制动装置。
行车制动装置的功能是使正在行驶的汽车减速或在最短的距离内停车。
而停车制动装置的功能是使已经停在各种路面上(包括坡道)的汽车保持静止不动。
但是,有时在紧急情况下,两种制动装置可以同时使用使其增加汽车制动效果。
但是有些特殊用途的汽车和经常在山区行驶的汽车,由于长期而又频繁地制动将会导致行车制动装置过热,所以在这些汽车上往往会增加各种不同型式的辅助制动装置,使其在运行时稳定车速。
制动器还可以分为摩擦式和非摩擦式两大类。
摩擦式制动器是靠制动件与运动件之间的摩擦力制动;而非摩擦式制动器通过其结构形式可分为磁粉制动器(利用磁粉磁化所产生的剪力来制动)、磁涡流制动器(利用调节励磁电流来调节制动力矩的大小而是汽车制动)和水涡流制动器等。
按照制动件所处工作状态还可以分为常闭式制动器(常处于紧闸状态,需施加外力才可以解除制动)和常开式制动器(常处于松闸状态,需施加外力才可以进行制动)。
按照操纵方式可分为人力、液压、气压和电磁力操纵的制动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制动器理论分析2.1 设计原始参数1.在水平干硬路上面上,制动器在额定载荷下制动时制动初速度Vo=20km/h,制动距离小于等于8m。
2.车辆承载 1.5倍载荷在规定坡道16o时保持静止,整车最大装载质量4000kg,整车整备质量3000kg。
3.车辆应设置工作制动,工作制动的最大静态制动力应大于整车的最大质量的50%。
4.车辆应设置停车制动,停车制动应在车辆运行和动力停止运行时均起作用。
停车制动装置要保证车辆在规定的坡道上承载 1.5倍最大载荷,在最大为16O的坡道上能保持静止状态。
2.2 汽车制动性能汽车制动性能好坏,是安全行车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也是汽车检测诊断的重点。
汽车具有良好的制动性能,遇到紧急情况,可以化险为夷;在正常行驶时,可以提高平均行驶速度,从而提高运输生产效率。
汽车制动性能通常是由制动效能、制动效能恒定性和制动时汽车方向稳定性这三个方面来评价的。
制动效能是指汽车迅速降低行驶速度直至停车的能力,是制动性能最基本的评价指标。
它是由制动力、制动减速度、制动距离、和制动时间来评定;制动距离是指车辆在规定的初速度下急踩制动时,从脚接触制动踏板(或手触动制动手柄)时起至车辆停住时止,车辆驶过的距离。
制动距离与踏板力以及地面的附着情况有关;制动距离越短性能越好;制动减速度反映了制动时汽车速度降低的速率,与地面制动力与制动器制动力有关,制动减速度越小性能越好;制动时间是制动过程所经历的时间,时间越短性能越好。
制动效能恒定性是指制动器的抗热衰退性和抗水衰退性;抗热衰退性能是防止车辆高速制动、短时间重复制动或下长坡连续制动时,制动器温度上升,摩擦力矩显著下降这些现象。
水衰退性是指当车辆涉水后,制动器因为进水使其短时间内制动效能降低这种现象,这是由于制动器进水后摩擦系数下降,使其制动效能降低,不过由于制动器工作时会散热,就会使水迅速蒸发,使得制动效能恢复。
制动时汽车方向稳定性是指制动时汽车按给定轨迹的行驶能力,即防止汽车制动时跑偏、侧滑和失去转向能力。
但是因为设计车速要求为20km/h,一般不会发生此类现象,根据设计原则故不作参考。
2.3 制动时详细分析2.3.1 制动时受力分析图2-1 受力分析u T —车轮制动器的摩擦力矩(N ·m )xb F —地面制动力(N )'F —车轮对地面的作用力(N )r —车轮半径(m )Z F —地面对车轮的支持力(N ) P F —车轴对车轮的作用力(N )说明:前桥和后桥载荷分配时1:1。
根据图2-1所示 'F 和xb F 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所以有:'/xb u F F T r ==。
2.3.2 地面制动力地面制动力是使汽车制动减速行驶的外力,它取决于: 1.制动器内的摩擦片、制动盘的摩擦力矩u T 。
2.轮胎与地面之间的切向作用力,即附着力。
附着力的极限值有取决于摩擦系数f 。
制动时 xb fF F <没有制动时 xb f F F >2.3.3 制动器制动力u F 的分析制动器制动力是指在轮胎周围壳服制动器摩擦力矩所需要的力;即/u u F T r =。
影响制动器的制动力的因素是地面制动力和制动器结构参数决定;它取决于制动器结构,而制动器的摩擦副的摩察系数与车轮半径有关,并与制动器踏板力F P 及制动器的液压或气压成正比。
对于地面制动力xb F 、制动器制动力u F 、地面附着力f F 关系一般情况下只考虑制动时车轮做滚动和抱死两种情况:1汽车制动车轮滚动时:地面制动力xb F = 制动器制动力F U 。
2车轮抱死拖滑是:地面制动力xb F 为极限值你,并且小于地面附着力f F 。
即:f Z F f F =⋅/xb u u F F T r <=所以地面制动力xb F 、制动器制动力u F 、地面附着力f F 的关系如图所示:图2-2由图可知xb F 首先取决于u F ,但又受附着条件限制,只有当汽车内具有足够的制动气制动力,同时地面又能提供较大的附着力时才能获得足够的地面制动力。
2.3.4 附着系数f附着系数是指轮胎与地面的摩擦系数,一般用平均附着系数f ,峰值附着系数p f ,滑动附着系数s f 来衡量,在水平干硬路面上的平均附着系数见下表:表2-1附着系数高的路面,车子不容易打滑,行驶安全;附着系数低的路面,车子容易打滑,比如雪地,冰面等等。
附着系数取决于道路的材料,路面状况,花纹材料,轮胎结构以及车辆运动速度等。
2.3.5 制动车辆制动效能1 制动减速度j :在不同路面上制动时,地面制动力有所不同,但考虑到最大附着力时地面制动力1.不考虑制动延迟时的制动减速度1j :22220120=/28/=1.93/2 3.6v j m s m s S ⎛⎫=⨯ ⎪⎝⎭(2-1) 2.考虑制动器延迟时间0t 时的制动减速度2j :表3-1 制动类型延迟时间的选取选取弹簧制动由表(3-1)知延迟时间为0.5s ,得到:()22220202020=/280.5/ 2.96/2 3.6 3.6v j m s m s S v t ⎡⎤⎛⎫⎛⎫=⨯-⨯= ⎪ ⎪⎢⎥-⎝⎭⎝⎭⎣⎦(2-2) 此时因制动延迟运行的制动距离2S 为:22020022020=0.5+/2 2.967.982 3.6 3.6v S v t m m j ⎛⎫+=⨯⨯= ⎪⎝⎭ (2-3)由(3-1)、(3-2)知最大制动减速度max j :()2max 12=, 2.96/max j j j m s = (2-4)可见决定制动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制动器起作用的时间和最大制动减速度。
2.3.6 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1.地面对前后轮法向反作用力1z F 、2z F 决定于1F ϕ、2F ϕ,如图所示:图2-32.力和力矩的关系以1O 为研究对象,力和力矩的平衡方程式:122()Z g Z g dvM O F L F h G a F L mh G a dtφ=⋅+⋅-⋅=⋅+-⋅∑ (2-5)以2O 为研究对象,力和力矩的平衡方程式:21()Z g dvM O F L mh G b dt=-⋅++⋅∑ (2-6) 联立(2-5)、(2-6)得到1=g Z h G dv F a L g dt ⎛⎫-⋅ ⎪⎝⎭(2-7) 2=g Z h G dv F b L g dt ⎛⎫+⋅ ⎪⎝⎭ (2-8)考虑到极限情况(前后轮抱死制动):xb F F G ϕϕ==此时:max ==dvj G dtϕ (2-9) 把(2-9)代入(2-7)、(2-8)得到:()()12=b+h =-h z g z g GF L GF a Lϕϕ⋅⋅⋅⋅ (2-10) 此时制动器制动力u F 取得极限值=F =F xb G ϕϕ=11u z F F ϕ= 22u z F F ϕ=12u u F F Gϕ+=第3章 湿式多盘式制动器的计算3.1 全封闭湿式多盘制动器设计原则1.在水平干硬路上面上,制动器在额定载荷下制动时制动初速度Vo=20km/h,制动距离小于等于8m 。
2.车辆承载 1.5倍载荷在规定坡道16o 时保持静止,整车最大装载质量8000kg,整车整备质量8000kg ,总载荷为16000kg 。
3.车辆应设置工作制动(使车辆减速及至停止行驶的制动情况),工作制动的最大静态制动大于50%整车的最大质量。
4.车辆应设置停车制动(使车辆在平路或坡道上静止不动的制动情况),停车制动应在车辆运行和停止运行时都起作用,停车制动装置要保证在规定的坡道上承载1.5倍最大载荷,在坡度为160坡道上可以保持静止状况。
5.要保证车辆可以紧急制动(使车辆在紧急状况下迅速停止行驶的制动情况)。
6.行车制动:使车辆减速及至停止的制动情况;驻车制动:使车辆在平路上或者坡道上静止不动的情况; 紧急制动:使车辆迅速制动且停止的情况; 7.车辆轮胎半径:已知轮胎的型号为:11.00-20,半径为0.519m ; 轮胎半径:自由半径o r —未装车成品轮胎;静力半径s r—承受最大载荷时轮胎中心到地面的距离;运动半径v r —测量轮胎走过n 圈的路程,2v S n r π=3.2 整车制动力矩计算 3.2.1 制动减速度的计算1.不考虑制动延迟时的制动减速度1j :22220120=/28/=1.93/2 3.6v j m s m s S ⎛⎫=⨯ ⎪⎝⎭(3-1) 2.考虑制动器延迟时间0t 时的制动减速度2j :选取弹簧制动由表(2-1)知延迟时间为0.5s ,得到:()22220202020=/280.5/ 2.96/2 3.6 3.6v j m s m s S v t ⎡⎤⎛⎫⎛⎫=⨯-⨯= ⎪ ⎪⎢⎥-⎝⎭⎝⎭⎣⎦(3-2) 此时因制动延迟运行的制动距离2S 为:22020022020=0.5+/2 2.967.9882 3.6 3.6v S v t m m mj ⎛⎫+=⨯⨯=≤ ⎪⎝⎭(3-3)由(2-1)、(2-2)知最大制动减速度max j :()2max 12=, 2.96/max j j j m s = (3-4) 3.2.2 整车所需的最大制动力矩B M 的计算 1.按制动减速度计算整车制动力矩1B M :1B S g M G j r =⋅⋅S G —整车工作质量(kg )g r —轮胎半径(m )j —最大制动减速度(m/s 2)所以:1=16000 2.550.51921175.2B S g M G j r N m N m =⋅⋅⨯⨯⋅=⋅ (3-5)2.按整车在160的坡道上驻车制动计算整车制动力矩2B M :2 1.5sin1622431B S g M G j r N m N m =⋅⋅⋅⋅=⋅ (3-6) 选取最大整车制动力矩max M :()max 12max =,=22431B B M M M N m ⋅ (3-7) 考虑一定的制动扭矩设备,储备系数为1.2~1.4,取1.3;可得知整车最大制动力矩max B M 为:max max 1.329160.3B M M N m ==⋅ (3-8)按照制动时载荷分配可知制动前后桥所需制动力矩为:max ==50%=14580B M M M N m ⋅前桥后桥 (3-9)因为传动轴式湿式制动器有轮边减速比,所以制动前后桥所需制动力矩为:=M M N m ⋅前桥3.2.3 前后桥制动器的制动力1u F : 1.一个制动器的制动力1u F :11u u B M f F n k R =⋅⋅⋅⋅ (3-10) f —摩擦系数0.08~0.1,取0.085n —摩擦副个数4~14k —折减系数B R —摩擦副等效作用半径(mm )2.等效作用半径B R :332223B R r R R r-=⋅- (3-11)其中R —摩擦片的外半径80R mm = r —摩擦片的内半径40r mm =式3-11求得:62.2B R mm = 3.摩擦副个数与折减系数关系:表3-1取摩擦副个数10,折减系数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