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空间与图形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2《图形与几何》PPT课件

旋转 45°
放大
旋转 45°
旋转 45°
放大
二 巩固练习
1. ⑤号图形是③号长方形放大后的图形,它 是按( 3 )∶( 1 )放大的。
二 巩固练习
2.
二 巩固练习
3.
二 巩固练习
二 巩固练习
二 巩固练习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六单元 整理和复习 2. 图形与几何
第5课时 图形与位置
一 复习导入
一 复习导入
平面图形的测量
周长 面积
一 复习导入
周长
围成一个图形所有边长 的总和,叫做这个图形 的周长。
一 复习导入
常见的周长公式
图形
长方形
正方形
周长 (长+宽)×2 边长×4
圆
2πr
一 复习导入
面积
物体的表面或 围成的平面图 形的大小。
一 复习导入
常见的面积公式
图 形
正方形
长方形
平行四 边形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表面积
一个立体图形所有面的 面积的总和,叫做它的 表面积。正方体的表面 积是它6个面的面积和。 用平方单位表示。
一 复习导入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体积
一个立体图形所占空间的 大小叫做它的体积。正方 体的体积用底面积×高。 用立方单位表示。
一 复习导入
二 巩固练习
1.在一个长60㎝、宽32㎝、高22㎝的长方体 箱子里,最多可以装多少个棱长为4㎝的 正方体物品?
沿长的方向一行能摆60÷4=15(个) 沿宽的方向一行能摆32÷4=8(个) 沿高的方向一行能摆22÷4≈5(个) (去尾法) 15×8×5=600(个) 答:最多能装600个棱长为4㎝的正方体物品。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

2、培养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的教学策略
(1)再现生活经验 (2)观察活动(图形形状、大小、位置) (3)操作活动(如折一折、剪一剪、画一
画、拼一拼、比一比等) (4)想象活动(如由图形想象事物的形状
,由事物的形状想象几何图形) (5)创作活动(利用想象,或对称、平移
和旋转来设计图案等)
第三十三页,共37页
第十八页,共37页
例6下面是一组立方块: 请指出从前面、右面、上面看到的相应的图案
第十九页,共37页
2、测量的目标 (1)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
会用三角尺画30°,45°,60°,90°角。
(2)利用方格纸或割补等方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
(3)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4)能用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米、厘米的含义,知道分
米、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
(3)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4)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 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5)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 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米、平方千 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第四页,共37页
8.1.2 空间与图形教学的目标 空间与图形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
、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 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 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第五页,共37页
(一)1~3年级空间与图形的标准目标
《标准》对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位置三个方面提出了基 本要求
六年级上数学整理和复习图形与几何PPT课件

其他学科中的图形与几何应用
物理:力学、光学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化学:分子结构、晶体结构与空间几何关系密切。 地理:地球形状、地貌形态都与图形和几何有关。 艺术:建筑设计、雕塑绘画都离不开图形与几何。
07
复习巩固与提高
基础练习题
基础练习题是针对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设计的,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
添加标题
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观察物体和图形的测量是几 何学中的基础知识点,对于后续学习立体几何、解 析几何等知识点有着重要的影响
组合图形的分析和计算
定义:组合图形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图形组成的图形 难点:如何分解组合图形为基本图形,并求出其面积或周长 易错点:忽视组合图形的整体性,直接求出各基本图形的面积或周长 解决方法:采用“分治”策略,将组合图形分解为基本图形后再分别计算
图形与几何初步知识
图形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的认识 图形测量: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测量方法及单位换算 图形与变换:平移、旋转等图形的变换方法及实际应用 图形与位置:东、南、西、北等方向的认识及坐标的使用方法
03
梳理与拓展
直线、射线、线段
定义:直线是两 端无限延伸的线, 射线是无限延伸 的线,线段是有 限长度的线。
回顾知识点:回顾图形的认识、周长、面积等知识点 图形分类:根据图形的特点,将图形分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图形特点:介绍每种图形的特点,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图形周长与面积:回顾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几何量及其测量
长度、角度、周长、面积、体积等是几何学中常见的量。 长度、角度、周长、面积、体积等的测量方法和工具各不相同。 对于不同的几何图形,需要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来获取相应的几何量。 测量时需要注意单位的统一和精度要求。
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数学上册: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课件(共31张PPT)

作业
完成课本习题。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丰富的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进一步认识点、 线、面并初步感受点、线、面之间的关 系。
2.进一步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 图形的过程,从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的 角度认识常见几何体的某些特征。
3.通过观察、分析、抽象概括,提 高认识空间图形的能力。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练习2:给几何体分类
分类一
(1)
(2)
(3)
按“柱锥球划”分:
(4) (5)
(6)
(1)(2)(4)(6)是柱体;(5)是锥体;(3)是球体
分类一
(1)
(2)
(3)
(4) (5)
(6)
按面的曲或平划分:
(3)(4)(5)是一类,组成它们的面中至少有一个是曲 的;(1)(2)(6)一类,组成它们的各面都是平的。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 棱柱、棱锥、球,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 述它们的某些特征以及分类。
大家一起来参观我的书房
正长圆圆球方方柱锥体体
常见的几何体
正方体
长方体 圆柱 圆锥
球
这是什么东东啊? 是三棱柱吗? 三棱锥
棱柱
棱柱的特点
谢谢
直棱柱,简称棱柱, 它的侧面均为长方形, 我们本册书只研究直棱 柱。
斜棱柱
你能说说圆柱、圆锥、棱柱的形状具有哪些特征?
议 一 议
相
下底面都是圆,侧面
同
都是曲面。
点
不 同 点
有三个 面,上、下 两底面是形 状完全相同、 平行的两个 圆。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小升初总复习知识点结构图 ppt课件

解方程的应用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小升初总复
11
习知识点结构图
1-1-4A:
概念
长度、面积、地积、体积、容积单位 进率
长度单位与面积、体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常见的量
面积单位和地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名数的改写
常用的质量、时间、人民币单位 常用的质量、时间、人民币单位和它们之间的进率 “时间”(小时)和“时刻”(时)的区四边形s=ah
三角形
s 1 ah 2
s r S人=教a版b小学数圆学六年级小升初总2复
各图面积的推导过程 习知识点结构图
8
习知识点结构图
1-1-2A:
四则运算的意义 四则运算的关系
加法: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和
减法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乘法: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四则运算的法则
被除数=商×除数 除法 除数=被除数÷商
“0”和“1”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殊性
数的运算 运算定律
运算性质
和、差、积、商的变化规律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人教版小学数学总复习 知识点结构图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小升初总复
1
习知识点结构图
知识结构体系1:
数与代数 小学数学知识 空间与图形 (分为四类) 统计与概率
综合运用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小升初总复
2
习知识点结构图
1-1:
数的认识 数的运算 数与代数 式与方程 常见的量 比和比例 数学思考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小升初总复
“季度”与“人季教版节小学”数学的六区年级别小升初总复
12
习知识点结构图
1-1-4B: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套全册PPT课件

1厘3厘米米
一个长方体,长7cm,宽4cm,高 3cm,它的体积是多少?
V=abh
=7×4×3 =84(cm3)
棱长
棱长
棱长
正长方体的体积 = 棱长长 × 棱宽长 ×棱高长
棱长a a棱长
棱a长
正方体的体积V == 棱a长长a×a棱宽长 ×棱高长 V = a3
一块正方体石料,棱长 是6dm,这块石料的体 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总结:长方体左面(或右面)的面积=宽×高
8×4×2 + 8×5×2 + 5×4×2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
上 和下
前 和后
右 和左
(8×4 + 8×5 + 5×4)×2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高×宽)× 2
上(或下) 前(或后) 右(或左)
长方体的表面积怎样计算?
顶点。
(√)
(2)正方体的六个面面积一定相等。( √ )
(3)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最多有四个面
面积相等。
(√)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一
定是 正方体。
(√ )
(5) 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有4条棱,共四六二
( ×) (6)长方体是一种特殊的正方体。 ( × )
(7) 相对的4条棱都相等的物体一定是长方体。
V =a3 =63 =6×6×6 =216(dm3)
答:这块石料的体积是216 dm3。
练一练:求下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2)用7厘米和3厘米这两个条件 可以求哪个面的面积?
(3)要求左面和右面的面积,怎 样求?
(4)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怎样求?
鲁教版数学(五四制)六年级上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五棱锥
(3) 三棱柱
新授:
下列的图形都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吗?
(1)
(2)
(3)
(√) (4)
(√) (5)
(√) (6)
(√)
(×)
(×)
将相对的两个面涂上相同的颜色,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共有以下11种:
总结规律:
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用“口诀”:
一线不过四, 田凹应弃之, 间一、“Z”端是对面, 间二、拐角邻面知。
作业
完成课本习题。
谢谢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 线、面并初步感受点、线、面之间的关 系。
2.进一步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 图形的过程,从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的 角度认识常见几何体的某些特征。
3.通过观察、分析、抽象概括,提 高认识空间图形的能力。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大家一起来参观我的书房
正长圆圆球方方柱锥体体
常见的几何体
正方体
长方体 圆柱 圆锥
球
这是什么东东啊? 是三棱柱吗? 三棱锥
棱柱
棱柱的特点
所有侧棱都相等 上下底面形状相同且平行 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
六棱柱有几个侧棱? 6 六棱柱有几个棱? 6X3=18 六棱柱有几个侧面?6 六棱柱有几个面?6+2=8 六棱柱有几个顶点? 6X2=12
1.正方体是由 六个面围成的,它们 各个面都 相等 。
2.正方体有 八 个顶点,经过每 个顶点有 三 条边。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1.圆柱是由 三 个面围成的,其中 两个面是 平面 ,一个面是 曲面 。
2.圆柱的侧面和底面相交成二条 线,它们是 曲线 。
点、线、面的关系
立体图形的复习整理ppt课件全

可编辑课件
68
3、一个底面周长为31.4厘米的 圆柱,如果把它的高增加2厘米, 它的表面积增加多少?
2厘米
C=31.4可厘编辑课件米
69
根据所给的条件,也可以自 己添加条件,你能提出什么样的 问题?
2分米
6分米
2分米 可编辑课件
70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③在池内的侧面和池底抹一层水泥,水泥
面的面积是多少平 方米?
可编辑课件
15
有两种生日蛋糕:
20厘米 12 厘 米
12厘米
15厘米 20厘米
(1)如果两者的价格一样,你会选哪个? 你是怎样判断的?
(2)如果在蛋糕外面涂一层奶油,哪个
涂的比较多?
可编辑课件
16
(1)学校修整校园,把一个长40米,宽15米, 深0 .2米的沙坑填平。现有一个近似圆锥形的 土堆,测得它的周长是56.52米,高0. 9米。 这堆土够不够?
相对的 面的两 个的面 积相等
6个面都是 6 个面 相等的正方 的面积
每一组互
相平行的 四条棱的 长度相等
正方 体是
特殊
12条棱的 长度都相
的长 方体
形
形
都相等 等
可编辑课件
4
长方体
正方体
可编辑课件
5
圆柱、圆锥有什么特点?
2.圆柱、圆锥的特征:
特征
名称 图形
底面
侧面
高
圆柱 圆锥
o
h or
上下底面 是完全相 同的两个 圆
可编辑课件
19
左
back
上
后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直线、射线、线段的认识和画法;
2.角、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 大小关平行线的方法和在实际生 活的运用;
4.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的特征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7
一、认真阅读以下数学教材内容
1、四年级(上)—第61、62页直线、线段、射线;
①不是2的倍数。有1,3,5,7,9。猜对的可能性 是5/10。
②不是3的倍数。有1,2,4,5,7,8,10。猜对的 可能性是7/10。
③大于6的数。有7,8,9,10。猜对的可能性是 4/10。
④不大于6的数。有1,2,3,4,5,6。猜对的可能
性是6/10。
②的猜对的可能性最大,所以选择②。
5
(9)等边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3.选择题。
人们常用三角形的( )性生产自行车大梁,电动大门运用了平行四边形的
(
)性。
A.稳定性
B.易变形
C.平衡性
......
11
1.通过整理,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和面积的含义,理解常 见平面图形周长、面积计算公式间的联系,进一步渗透转 化的数学思想。 2.提高整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数学表达 能力。 3.通过整理,培养高年级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有条理的 数学思维能力。
4、注意让学生通过口头交流、动手测量与作图、用实物 模具摆一摆等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6
1.学生牢固掌握常见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明确概念间的区 别和联系。 2.继续发展空间观念,理清平面图形间的相互联系,初步感 受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并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3.初步学会分类整理的方法,培养思维能力及合作意识。
3. 五年级(上)第86页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第93页三角形的面积;第98、99 页梯形的面积。
4. 六年级(上)第25页圆的周长;第31页圆的面积。
二、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下面的两条线段互相垂直,上面一条长2厘米,下面一条是上面的2倍,你能 根据这两条线段,想象出哪些我们已学过的平面图形?能分别求出它们的周长和面 积吗?
分成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两个小节进行复习,其 中平面图形4课时,立体图形3课时。 注意:
1、把让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进行自主梳理与在活动 中对知识进行练习和运用结合。
2、凸现知识的联系和综合应用,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完 善和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注重空间观念的发展,比如,在内容的选择上,力求 选取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内容;在学习方式上,突出学 生的观察、操作、想象、比较等活动。
9
(5)梯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四边形之间的联系。
(可用知识结构图和集合图表示)
10
三、巩固练习及作业
(一)104页课堂活动1、2、3题和110页练习二十一1、2、3题。
(二)补充练习题。
1.填空题。
(1)过一点可以画( )条射线,过两点可以画( )条线段。
(2)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可以画( )条线段。其中( )最短。
2、正方形与长方形有什么关系? 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
3、想一想下面的说法正确吗?
(1)在一个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直线一定垂直。
(2)等边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8
二、回忆整理,沟通联系。
1.平面图形的回忆 引导学生回忆搜集小学阶段学过的平面图形。 板书:线段、射线、直线、角、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
3
(2)乙一定会输吗? 虽然乙获胜的可能性很小,但根据随
机事件的特性,小概率也是会发生的,所 以在一次试验中不能断定乙就一定会输。 只是说明乙输的可能性很大,尤其是在该 游戏大量重复进行试验时,这一点会表现 得更明显。
4
(3)现在有以下四种猜数的方法。如果你是乙, 你会选择哪一种呢?请说明理由。
第64—70页中角的度量、画法、分类、特征;
第94—96页中相交(垂直)与平行。
2、四年级(下)第59、60、61页三角形分类,特征。
3、二年级(下)第28、29页长方形与正方形特征;第32页平行四边形特征。
4、六年级(上)第17、18页圆的特征。
二、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你能说出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吗?
2、把长方形的木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周长和面积 有无变化?
2.复习平面图形的特征 根据预习,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这些平面图形都有什么样的特征,再全班交流。
3.分类整理 引导学生对这些平面图形进行分类整理(可以画知识结构图),再全班交流沟通。
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弄清:
(1)线的分类:线段、射线、直线。涉及画法 (2)线的关系:相交、平行。作垂线、平行线。 (3)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涉及角的度量和画角 (4)三角形的分类 :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 形、不等边三角形 。作高、内角和180度
1、周长与面积的意义;
2、长方形、正方形与圆的周长;
3、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
的面积计算。
12
一、阅读数学教材以下内容 1 .三年级(上)第85、第86页周长的意义;第89—90页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
的计算。
2. 三年级(下)第33页面积的意义;第40页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
1
本部分内容的复习在教材的第104—116页,涉 及4个方面的内容:
1、图形的认识——— 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测量—— 角的度量、长度、面积、体积的测量与计算。
3、图形与变换—— 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旋转、缩放等。
4、图形与位置—— 比例尺、方向与位置等。
2
一个圆形转盘被平均分成10份,甲转动指 针,乙猜指针会停在哪一个数上。如果乙 猜对了,乙获胜,如果乙猜错了甲获胜。 (1)这个游戏规则对双方公平吗?为什么? 不公平。因为乙猜对的可能性是1/10,而 猜错的可能性是9/10。
(3)在两条平行线之间可以画( )条垂线。这些垂线的长度( )。
2.判断题。
(1)长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一定是长方形。
(3)正方形一定是长方形。
(4)长方形一定是正方形。
(5)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6)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直线一定相交。
(7)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直线一定垂直.(8)平面内不垂直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
2.角、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 大小关平行线的方法和在实际生 活的运用;
4.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的特征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7
一、认真阅读以下数学教材内容
1、四年级(上)—第61、62页直线、线段、射线;
①不是2的倍数。有1,3,5,7,9。猜对的可能性 是5/10。
②不是3的倍数。有1,2,4,5,7,8,10。猜对的 可能性是7/10。
③大于6的数。有7,8,9,10。猜对的可能性是 4/10。
④不大于6的数。有1,2,3,4,5,6。猜对的可能
性是6/10。
②的猜对的可能性最大,所以选择②。
5
(9)等边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3.选择题。
人们常用三角形的( )性生产自行车大梁,电动大门运用了平行四边形的
(
)性。
A.稳定性
B.易变形
C.平衡性
......
11
1.通过整理,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和面积的含义,理解常 见平面图形周长、面积计算公式间的联系,进一步渗透转 化的数学思想。 2.提高整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数学表达 能力。 3.通过整理,培养高年级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有条理的 数学思维能力。
4、注意让学生通过口头交流、动手测量与作图、用实物 模具摆一摆等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6
1.学生牢固掌握常见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明确概念间的区 别和联系。 2.继续发展空间观念,理清平面图形间的相互联系,初步感 受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并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3.初步学会分类整理的方法,培养思维能力及合作意识。
3. 五年级(上)第86页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第93页三角形的面积;第98、99 页梯形的面积。
4. 六年级(上)第25页圆的周长;第31页圆的面积。
二、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下面的两条线段互相垂直,上面一条长2厘米,下面一条是上面的2倍,你能 根据这两条线段,想象出哪些我们已学过的平面图形?能分别求出它们的周长和面 积吗?
分成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两个小节进行复习,其 中平面图形4课时,立体图形3课时。 注意:
1、把让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进行自主梳理与在活动 中对知识进行练习和运用结合。
2、凸现知识的联系和综合应用,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完 善和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注重空间观念的发展,比如,在内容的选择上,力求 选取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内容;在学习方式上,突出学 生的观察、操作、想象、比较等活动。
9
(5)梯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四边形之间的联系。
(可用知识结构图和集合图表示)
10
三、巩固练习及作业
(一)104页课堂活动1、2、3题和110页练习二十一1、2、3题。
(二)补充练习题。
1.填空题。
(1)过一点可以画( )条射线,过两点可以画( )条线段。
(2)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可以画( )条线段。其中( )最短。
2、正方形与长方形有什么关系? 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
3、想一想下面的说法正确吗?
(1)在一个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直线一定垂直。
(2)等边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8
二、回忆整理,沟通联系。
1.平面图形的回忆 引导学生回忆搜集小学阶段学过的平面图形。 板书:线段、射线、直线、角、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
3
(2)乙一定会输吗? 虽然乙获胜的可能性很小,但根据随
机事件的特性,小概率也是会发生的,所 以在一次试验中不能断定乙就一定会输。 只是说明乙输的可能性很大,尤其是在该 游戏大量重复进行试验时,这一点会表现 得更明显。
4
(3)现在有以下四种猜数的方法。如果你是乙, 你会选择哪一种呢?请说明理由。
第64—70页中角的度量、画法、分类、特征;
第94—96页中相交(垂直)与平行。
2、四年级(下)第59、60、61页三角形分类,特征。
3、二年级(下)第28、29页长方形与正方形特征;第32页平行四边形特征。
4、六年级(上)第17、18页圆的特征。
二、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你能说出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吗?
2、把长方形的木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周长和面积 有无变化?
2.复习平面图形的特征 根据预习,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这些平面图形都有什么样的特征,再全班交流。
3.分类整理 引导学生对这些平面图形进行分类整理(可以画知识结构图),再全班交流沟通。
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弄清:
(1)线的分类:线段、射线、直线。涉及画法 (2)线的关系:相交、平行。作垂线、平行线。 (3)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涉及角的度量和画角 (4)三角形的分类 :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 形、不等边三角形 。作高、内角和180度
1、周长与面积的意义;
2、长方形、正方形与圆的周长;
3、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
的面积计算。
12
一、阅读数学教材以下内容 1 .三年级(上)第85、第86页周长的意义;第89—90页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
的计算。
2. 三年级(下)第33页面积的意义;第40页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
1
本部分内容的复习在教材的第104—116页,涉 及4个方面的内容:
1、图形的认识——— 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测量—— 角的度量、长度、面积、体积的测量与计算。
3、图形与变换—— 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旋转、缩放等。
4、图形与位置—— 比例尺、方向与位置等。
2
一个圆形转盘被平均分成10份,甲转动指 针,乙猜指针会停在哪一个数上。如果乙 猜对了,乙获胜,如果乙猜错了甲获胜。 (1)这个游戏规则对双方公平吗?为什么? 不公平。因为乙猜对的可能性是1/10,而 猜错的可能性是9/10。
(3)在两条平行线之间可以画( )条垂线。这些垂线的长度( )。
2.判断题。
(1)长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一定是长方形。
(3)正方形一定是长方形。
(4)长方形一定是正方形。
(5)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6)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直线一定相交。
(7)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直线一定垂直.(8)平面内不垂直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