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术语名词解释
【茶友话茶】茶友在一起喝普洱茶经常说的专业术语(普洱生茶篇)

【茶友话茶】茶友在一起喝普洱茶经常说的专业术语(普洱生茶篇)给大家分享大家品茶过程中常常听到的一些普洱茶专业术语(普洱生茶篇):1、清高:清香高而持久2、清香:清鲜爽快。
3、纯正:茶香较低,纯净正常。
常用于普洱茶熟茶香气。
4、粗气:粗老叶的气息。
一般陈年生茶所具有的味道。
5、青草味——茶叶炒得很不熟所产生的类似青草的气味。
6、生青味——茶叶炒得不熟所残留的生涩气味。
7、清香——优质晒青毛茶还没进入自然发酵阶段,植物本身的清新香味。
8、花香——茶多酚氧化程度在10%-25%时,所产生的类似鲜花的香味。
9、果香——茶多酚氧化程度在25%-40%时,所产生的类似果实的香味。
10、蜜香——有一定自然后发酵程度的普洱生茶,所产生的蜜甜香味。
11、木香——生态环境好,采摘次数少,树龄约在两百年以上的古茶树制成的生茶所含有的大量木脂产生的香气,类似脂粉的香气,又称老木香、木脂香或松脂香,是古树茶的稀有香气。
12、陈香——普洱生茶长时间存放所产生的类似老木头的香气。
13、樟香——木脂氧化后所产生的芳樟醇的香味。
14、药香——木脂氧化充分和陈香混合在一起,所产生的类似中药的香气。
15、干菌香——酵母菌产生的香气。
16、果胶香——茶叶中果胶经高温溶解后产生的类似煮嫩玉米的淡甜香气,是优质古树茶的特征香气之一,果胶还能使茶汤变得稠厚发亮,但是果胶要在95℃以上才会大量溶解于水中。
17、烟味——烟气被茶叶吸附所存留的气味。
18、焦糊味——茶叶被部分炒糊的气味。
19、炒青味——茶叶杀青后不是被晒干而是直接被炒干所产生的类似青毛豆或炒栗子的气味。
20、烘青味——茶叶杀青后不是被晒干而是直接被烘干所产生的类似炒板栗的气味。
21、红茶味——茶叶鲜叶采摘后没有及时摊凉,造成部分红叶红茎,所产生的类似橙花气味。
22、水闷味——茶叶鲜叶杀青后没有及时晒干所产生的被捂过的不新鲜气味。
23、霉味——茶叶保存不好发霉所产生的气味。
24、异杂味——茶叶放在有异味的地方所吸附的其它非茶气味。
普洱茶审评术语

普洱茶审评术语,简称评语,就是指通过言简意赅的确切词汇,表达茶叶品质特点与优缺点的专业性用语。
评语就其内容来说,只有两类,一类就是表示品质优质的褒义词:如外形的细紧,细嫩,圆结,重实,匀齐,香气的鲜嫩,清香,清高,嫩甜,滋味的鲜爽,醇厚,陈香,鲜浓,汤色的嫩绿,红艳,清澈明亮,叶底的嫩匀明亮,红匀明亮等。
别一类就是表示品质缺点的贬义词:如外形粗松,短碎,身骨轻飘,花杂,露黄,多茎梗,香气的低闷,粗气,异气,滋味的淡薄,苦涩,粗钝,异味,混浊,叶底的粗老,瘦薄,暗褐等。
下面分别按外形与内质评比的各因子,列出大宗普洱熟茶,生茶,常用的品质评语,并对其含义进行注释。
1、条形细紧条索细长紧卷而完整,锋苗好。
一般多为高档普洱散茶与高档绿茶所具有的形状。
紧结卷紧而结实,有锋苗。
多为大叶种生熟普洱毛茶,中档小叶种红,绿茶所具有的形状。
紧实嫩度比紧结稍差,但松紧适中,身骨较重实,少锋苗。
粗实原料较老,尚能卷紧,但身骨稍感轻飘,多为7级左右的普洱茶青形状。
粗松原料粗老,叶质老硬,不易卷紧,身骨轻飘,多为下档茶的形状。
挺直光滑匀齐,不曲不弯。
弯曲不直,呈钩状或弓状,与钩曲同义。
显毫茸毛含量特别多,与茸毛显露同义。
锋苗芽叶细嫩,紧卷而有尖锋。
身骨茶身轻重。
2、普洱生茶色泽深绿绿得较深,有光泽。
墨绿深绿泛乌,有光泽,与乌绿同义。
绿润色绿而鲜活,富有光泽。
灰绿绿中带灰。
青绿绿中带青。
黄绿经绿为主。
黄中泛绿。
露黄面张含有少量黄朴,片及黄片。
枯黄色黄而枯燥。
3、普洱熟茶色泽乌润色黑而润,稍有活力。
乌黑色黑而褐,有光泽。
栗褐色似熟栗壳色,褐中带深棕色。
枯红色红而枯燥。
4、净度匀净老嫩整齐,不含梗朴及其她夹杂物。
花杂以不同嫩度的老嫩茶与片,末,梗等混杂在一起。
含梗茶叶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粗老茶梗。
筋皮嫩茎与梗揉碎的皮。
毛衣茶叶中的细筋毛,碎茶中含量较多。
5、普洱生茶香气清高清香高而持久清香清鲜爽快。
纯正茶香较低,纯净正常。
以适用于普洱茶熟茶香气。
普洱茶知识大全

普洱茶知识大全,看完记住您就是茶神了!很多刚开始学普洱茶的朋友,不知道从何入手,很多普洱茶的概念、常识、术语都不懂。
这是一篇帮助初学者,快速了解普洱茶的文章。
◎什么是普洱茶?普洱茶是原产于滇南、滇西澜沧江流域,以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气蒸压制成型的各种紧压茶,经一定时间贮存演变而成;或以云南大叶种茶晒青毛茶为原料,经人工后发酵加工而成的普洱紧茶和普洱散茶。
◎什么是生茶?云南生长的大叶种茶叶经过日凋(晒青)直接压成饼、沱、砖,称为生饼、生沱、生砖。
不压制的就叫毛茶。
◎什么是熟茶?云南生长的大叶种茶叶经过日凋(晒青)再经过发水渥堆最后压制成型,称为熟饼,熟沱、熟砖。
◎如何区分生熟普洱茶?区分生熟普洱茶方法很多,一般从外观方面,生普洱年限10年以下颜色是墨绿色,熟普洱是深褐色,其次是闻气味,生普洱闻起来有股淡淡的清香,而熟普洱闻起来有股陈香味,最后是汤色,生普洱汤色是桔黄色,熟普洱是褐红色、暗栗色。
◎普洱茶属于哪类茶?普洱茶既不属于黑茶也不属于红茶。
因为普洱茶的制作工艺和本质特点与六大茶类各不相同,所以云南茶叶协会向中国茶叶界呼吁,并将认真同全国专家学者商榷:将云南普洱茶称为再加工特种茶,重新排列其在中国茶谱中的位置。
◎什么是春茶、夏茶和谷花茶?如何区分?2-4月采收春茶,以清明节后15天内采收的春茶为上品,多采一芽一叶,芽蕊细而白;夏茶于5-7月采收,称雨水茶,如制作得当,茶质近似春茶;秋茶于8-10月采收,称谷花茶。
茶的制作过程和工艺方法是什么?普洱茶分两种制作工艺方法,就是我们说的生茶和熟茶:一生茶:传统制作过程:杀青---揉捻---晒干。
二熟茶:杀青-揉捻---干燥-增湿渥堆---干燥。
◎什么是晒青和烘青,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鲜茶叶采摘回家后经炒青、揉捻、摊凉在竹席上在太阳底下自然晒干称晒青毛茶,它可以长期存放。
将鲜茶叶采摘回来后,用烘干机进行脱水干燥后出现高香味的茶叶称为烘青,它有保质期,不可长期存放。
普洱茶名词解释书

普洱茶名词解释书1. 引言普洱茶是中国传统的一种特殊茶叶,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健康功效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对普洱茶的相关名词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品味普洱茶。
2. 普洱茶2.1 定义普洱茶是指产自中国云南省的一类茶叶,以其特殊的发酵工艺和独特的风味而闻名。
普洱茶的命名源自中国云南省的普洱市,这里是普洱茶的主要产地。
2.2 分类普洱茶可以分为生茶和熟茶两种类型:•生茶(又称为青茶):指未经过人工加工的普洱茶,具有天然的苦涩味和草本香气。
生茶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储存和发酵,才能达到更好的口感和香气。
•熟茶(又称为熟普或熟饼):指经过人工加工和储存的普洱茶,具有独特的陈香味和深红色汤色。
熟茶的发酵过程相对较短,因此口感更为柔和。
2.3 制作工艺普洱茶的制作过程包括摘叶、杀青、揉捻、发酵和烘干等环节。
其中,发酵是普洱茶独特的工艺之一,通过微生物的作用使茶叶产生特殊的风味和香气。
3. 普洱茶的品鉴3.1 外形普洱茶的外形通常有饼茶、砖茶、沱茶、散茶等多种形状。
其中,饼茶是最常见的一种,呈圆形扁平状,便于保存和品饮。
3.2 茶汤普洱茶的茶汤颜色可以分为黄绿色、红褐色和深红色等不同色调。
茶汤的颜色鲜艳并具有透明度是品鉴优质普洱茶的重要指标之一。
3.3 香气普洱茶的香气分为干香和湿香两种。
干香是指茶叶在未冲泡前的香气,湿香是指冲泡后茶汤散发出的香气。
优质普洱茶通常具有独特的草本香气和陈香味。
3.4 口感普洱茶的口感可以分为苦、甜、涩、醇等不同层次。
初次品尝普洱茶时可能会感受到一定的苦涩,但随着品饮次数的增加,苦涩会逐渐转变为甜润,令人回味无穷。
4. 普洱茶的功效普洱茶不仅具有独特的风味,还有多种健康功效,包括:•降脂减肥:普洱茶中的茶多酚和儿茶素等物质可以促进脂肪代谢,有助于降低血脂和减轻体重。
•促消化:普洱茶中的茶多酚具有促进消化的作用,可以缓解胃部不适和促进食欲。
•抗氧化:普洱茶中的茶多酚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减少自由基对身体的损害,延缓衰老过程。
普洱茶知识大全完整版

普洱茶知识大全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茶】普洱茶知识大全,看完记住您就是茶神了!2014-08-17仝羽茶人点击仝羽茶庄获取更多茶叶及文化品咨询和优惠↑很多刚开始学普洱茶的朋友,不知道从何入手,很多普洱茶的概念、常识、术语都不懂。
这是一篇帮助初学者,快速了解普洱茶的文章。
◎什么是普洱茶?普洱茶是原产于滇南、滇西澜沧江流域,以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气蒸压制成型的各种紧压茶,经一定时间贮存演变而成;或以云南大叶种茶晒青毛茶为原料,经人工后发酵加工而成的普洱紧茶和普洱散茶。
◎什么是生茶?云南生长的大叶种茶叶经过日凋(晒青)直接压成饼、沱、砖,称为生饼、生沱、生砖。
不压制的就叫毛茶。
◎什么是熟茶?云南生长的大叶种茶叶经过日凋(晒青)再经过发水渥堆最后压制成型,称为熟饼,熟沱、熟砖。
◎如何区分生熟普洱茶?区分生熟普洱茶方法很多,一般从外观方面,生普洱年限10年以下颜色是墨绿色,熟普洱是深褐色,其次是闻气味,生普洱闻起来有股淡淡的清香,而熟普洱闻起来有股陈香味,最后是汤色,生普洱汤色是桔黄色,熟普洱是褐红色、暗栗色。
◎普洱茶属于哪类茶?普洱茶既不属于黑茶也不属于红茶。
因为普洱茶的制作工艺和本质特点与六大茶类各不相同,所以云南茶叶协会向中国茶叶界呼吁,并将认真同全国专家学者商榷:将云南普洱茶称为再加工特种茶,重新排列其在中国茶谱中的位置。
◎什么是春茶、夏茶和谷花茶如何区分2-4月采收春茶,以清明节后15天内采收的春茶为上品,多采一芽一叶,芽蕊细而白;夏茶于5-7月采收,称雨水茶,如制作得当,茶质近似春茶;秋茶于8-10月采收,称谷花茶。
相关文章可查看“什么是二水、三水茶和谷花茶?”茶的制作过程和工艺方法是什么?普洱茶分两种制作工艺方法,就是我们说的生茶和熟茶:一生茶:传统制作过程:杀青---揉捻---晒干。
二熟茶:杀青-揉捻---干燥-增湿渥堆---干燥。
普洱茶专业术语解释 条 茶友入门必备

普洱茶专业术语解释100条(茶友入门必备)何为?官方定义是以省一定区域内为原料,经过发酵加工成的和。
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茶又分为“”和“”两种类型。
1、普洱生茶:是指以为原料的新鲜,经日凋()直接压成饼、沱、砖(、、)等形状的各种茶品的统称,不压制的称晒青毛茶。
2、普洱:是指以云南叶为原料的新鲜,经日凋(晒青)再经过发酵后压制成型,称为熟饼、熟沱、熟砖。
渥堆中的结晶块叫茶头。
3、乔木型:有明显的主干,分枝部位高,通常树高在3~5米以上,也称。
4、灌木型茶树:没有明显主干,分枝较密,多近地面处,树冠短小,通常为~3米。
5、半乔木型茶树:在树高和分枝上都介于乔木型茶树与灌木型茶树之间。
6、野生茶树:指没有被人类栽培驯化、可大量利用的茶树,存在于天然林和开发过的天然林中已有成百上千年之久远与栽培茶种有亲缘关系的茶组植物。
延伸阅读:如何分辨栽培型与野生茶?“野生茶”是从非人工栽培的茶树上采摘下来的幼嫩芽叶(茶青),经加工制成的成品或半成品。
相应的,在人为培养种植的茶树上采摘幼嫩芽叶(茶青)加工成的成品或半成品,称为“茶”。
野生茶和栽培茶,是对茶树种性特征和不同生育环境的表述。
“野生茶”可以被人工驯化变成“栽培化”,栽培茶也能丢荒、荒芜而变为“野生茶”。
野生茶形成的原因有二:一是“原始野生茶”在自然繁衍过程中,范围不断扩大,并产生新的变异体,这类茶树较多保留了原始茶树的形状。
野生茶可能是野茶(即种性野,也可能是栽培型的茶。
二是早年为人工栽培,后被荒芜的“荒野茶”,这类茶大多是地方性很强的“地方性”(特产)品种,多生长在人类活动区域内,它的种性并不是“野”的。
7、台地茶:泛指最近几年或几十年由政府推广种植的茶树,多密植于较低矮平缓的茶园,茶树较矮,种植密度高,相对茶叶的产量也高。
台地茶因为集中种植,可节省人工,相对较好管理,如修剪、施肥、喷药等在台地茶管理过程中很常见。
8、古树茶:普遍认为树龄在百年以上的茶树的茶叶都可称作“古树茶”,八九十年左右的称为“老树茶”。
普洱茶的外形感官审评常用术语

普洱茶的外形感官审评常用术语
端正:指形态完整,无破损残缺,整齐。
松紧适度:指压制茶松紧适当。
龟裂:指压制茶表面有裂开现象。
平滑:指表面平整,无翘起、脱皮及茶梗刺出等现象,反之称为粗糙。
缺口:压制茶表面或边有残缺现象。
泡松:沱茶、饼茶等因压制不紧结,呈现松而易散形状。
松泡:茶条卷紧度较差。
歪扭:沱茶碗口不端正。
通洞:因压力过大,使沱茶、饼茶撒面正中心出现孔洞。
脱面:压制茶盖面脱落。
芽头:指未发育成茎、叶的嫩尖,质地柔软,茸毛多。
单张片:单片叶子,有老嫩之分,一般指叶形较大,嫩度差的单叶。
茎:未木质化嫩梗。
梗:着生芽叶的已木质化嫩枝,一般指当年青梗。
猪肝色:红而带暗,颜色似猪肝。
黑褐:褐中带黑。
黑润:色黑而深,似涂上一层油而亮。
棕褐:褐中带棕。
褐红:红中带褐。
乌黑:黑而无光泽。
褐黑:乌中带褐,有光泽。
泥鳅条:条索圆直较大。
折叠条:条索折皱重叠。
壮结:茶条肥壮结实。
金毫:嫩芽带金黄色茸毫。
显毫:茸毛含量较多。
锋苗:芽叶细嫩,紧卷而有尖锋。
重实:身骨重,茶在手中有沉重感。
轻飘:身骨轻,茶在手中分量很轻。
粗松:嫩度茶,形状粗大而松散。
普洱茶审评术语

普洱茶审评术语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普洱茶审评术语,简称评语,是指通过言简意赅的确切词汇,表达茶叶品质特点和优缺点的专业性用语。
评语就其内容来说,只有两类,一类是表示品质优质的褒义词:如外形的细紧,细嫩,圆结,重实,匀齐,香气的鲜嫩,清香,清高,嫩甜,滋味的鲜爽,醇厚,陈香,鲜浓,汤色的嫩绿,红艳,清澈明亮,叶底的嫩匀明亮,红匀明亮等。
别一类是表示品质缺点的贬义词:如外形粗松,短碎,身骨轻飘,花杂,露黄,多茎梗,香气的低闷,粗气,异气,滋味的淡薄,苦涩,粗钝,异味,混浊,叶底的粗老,瘦薄,暗褐等。
下面分别按外形与内质评比的各因子,列出大宗普洱熟茶,生茶,常用的品质评语,并对其含义进行注释。
1.条形细紧条索细长紧卷而完整,锋苗好。
一般多为高档普洱散茶和高档绿茶所具有的形状。
紧结卷紧而结实,有锋苗。
多为大叶种生熟普洱毛茶,中档小叶种红,绿茶所具有的形状。
紧实嫩度比紧结稍差,但松紧适中,身骨较重实,少锋苗。
粗实原料较老,尚能卷紧,但身骨稍感轻飘,多为7级左右的普洱茶青形状。
粗松原料粗老,叶质老硬,不易卷紧,身骨轻飘,多为下档茶的形状。
挺直光滑匀齐,不曲不弯。
弯曲不直,呈钩状或弓状,与钩曲同义。
显毫茸毛含量特别多,与茸毛显露同义。
锋苗芽叶细嫩,紧卷而有尖锋。
身骨茶身轻重。
2.普洱生茶色泽深绿绿得较深,有光泽。
墨绿深绿泛乌,有光泽,与乌绿同义。
绿润色绿而鲜活,富有光泽。
灰绿绿中带灰。
青绿绿中带青。
黄绿经绿为主。
黄中泛绿。
露黄面张含有少量黄朴,片及黄片。
枯黄色黄而枯燥。
3.普洱熟茶色泽乌润色黑而润,稍有活力。
乌黑色黑而褐,有光泽。
栗褐色似熟栗壳色,褐中带深棕色。
枯红色红而枯燥。
4.净度匀净老嫩整齐,不含梗朴及其他夹杂物。
花杂以不同嫩度的老嫩茶和片,末,梗等混杂在一起。
含梗茶叶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粗老茶梗。
筋皮嫩茎和梗揉碎的皮。
毛衣茶叶中的细筋毛,碎茶中含量较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洱茶术语名词解释普洱茶:是指用滇西、滇西南生长的大叶种茶叶经过日凋(晒青)制成的。
其中又分为生茶、熟茶。
生茶:滇西、滇西南生长的大叶种茶叶经过日凋(晒青)直接压成饼、沱、砖,称为生饼、生沱、生砖。
不压制的就叫毛茶。
熟茶:滇西、滇西南生长的大叶种茶叶经过日凋(晒青)再经过发水渥堆最后压制成型,称为熟饼、熟沱、熟砖。
发水渥堆过程中的结晶块叫茶头。
发水渥堆:1973年由昆明茶厂研制成功,1976年下关茶厂试制。
简单说就是通过人为控制湿度、温度使茶叶进行发酵,达到快速成化的目的。
据说是100公斤的茶加入40公斤的水渥堆,在适当的温度下,经过3至7天的发酵。
日凋:也称日光萎凋,俗称晒青,即茶叶刚采摘下来,在阳光下晒干到一定程度。
近代也有用热风萎凋的。
但据说日光萎凋的茶的品质要比热风萎凋的好。
干仓茶:普洱茶是后发酵茶,放在正常环境中(不高温、高湿、不人为)由茶叶自然发酵的茶,也叫无菌发酵。
湿仓茶:普洱茶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存放,产生曲菌发酵,也叫有菌发酵(曲菌发酵严重点就和发霉差不多)。
螃蟹角:是一种寄生在树龄较高的乔木茶树上的寄生物。
它的颜色是绿色(但采摘晒干后变成棕黄色),形状像螃蟹的脚。
有股浓浓的梅子香,它含有多种有机物,营养价值很高,可做药用,用于消炎、治疗胃病、糖尿病效果较好。
唛号:1976年,为出口需要,云南省茶叶公司规范普洱茶唛号,饼茶为4位,头两位为该茶创制年份,第三位为茶料等级,第四位为茶厂编号(昆明“1”、勐海“2”、下关“3”、普洱“4”)。
散茶用5位,第三、四位为茶料等级,其他同上。
内飞:压在茶饼正面内的那张小纸。
一般印有生产厂家及生产厂家徽记。
内票:包在绵纸内的大一点的那张。
一般印有该茶的介绍、生产厂家。
支飞:普洱饼茶一般7饼包为一筒,12筒包为一篮。
称为一支。
每支外面印有唛号、重量、生产厂家、出厂日期的那张纸。
铁饼:厚度一致,边角成直角,背面有钉。
泡饼:有压窝,圆滑一块普洱出厂后必然有内飞,内票,外包,有编号,产号等。
下关普洱以我观察,我发现仙鹤多以红色和绿色出现,还有绿色红鹤,黑鹤。
下关字样以蓝色,绿色两种为主,较少出现红色普洱茶标准前言普洱茶是云南深传统的特色历史名茶,生产工艺及产品特征具有特殊性。
由于普洱茶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及其实施条例,制定普洱茶地方标准,作为普洱茶生产、检验、贸易、仲裁的依据。
本标准由云南省茶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省茶业协会、云南茶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关茶场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勐海茶厂、云南海湾茶业有限公司、云南六大茶山茶业有限公司、昆明台联商贸有限公司、昆明台联商贸(茶叶)公司、思茅古普洱茶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星银、张勤民、苏芳华、王霞。
DB53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T 102—2003普洱茶2003-01-26发布2003-03-01 实施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普洱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普洱茶的术语和定义、产品类型、等级、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普洱茶的散茶和紧压茶。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的而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GB/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5009.57—1996 茶叶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7718—1994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GB/T8302—1987 茶取样GB/T8303—1987 茶磨碎式样的制备及干物质含量测定GB/T8304—1987 茶水分测定GB/T8305—1987 茶水浸出物测定GB/T8306—1987 茶总灰分测定GB/T8310—1987 茶粗纤维测定GB/T8311—1987 茶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SB/T10036—1992 紧压茶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SB/T10157—1992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是用于本标准。
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
其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
4、类型与等级4.1普洱茶按形状分为散茶与紧压茶具体到毛茶宫廷特级都是茶的金芽为主,特级一芽一叶一芽两叶等,1级是嫩叶,逐渐叶子越大越老,到9级就是老粗叶,10级就会有比较多的茶梗。
从口味上讲,级别越高香气越浓,级别越低口感越重。
从冲泡上讲,级别越高可冲泡的次数越少,级别越低越耐冲泡。
4.1.1普洱散茶按品质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七级、八级、九级、十级共十一个等级。
4.1.2普洱紧压茶外形有圆饼形、沱形、砖形等多种形状和规格。
4.2实物标准样4.2.1普洱散茶根据各等级的品质要求,制作特级、一、三、五、七、九级共六个实物标准样。
(每五年换配一次)特级紧细匀整显毫匀净陈香浓郁浓醇红浓明亮褐红细嫩一级紧结肥嫩匀整较显毫匀净浓纯浓醇红浓明亮褐红肥嫩二级紧结较肥嫩匀整条匀较显毫匀净浓纯浓醇红浓褐红柔嫩三级条索紧结匀整尚显毫匀净浓纯醇厚红浓褐红尚亮四级肥壮紧结匀整尚显毫有嫩梗浓纯醇厚红浓褐红欠匀五级条索紧实匀整略显毫匀净纯正醇和深红褐红欠匀六级壮实尚匀整褐红匀净纯和醇和深红褐红欠匀七级肥壮紧实尚匀整褐红匀净纯和醇和深红褐红欠匀八级粗壮尚匀整褐红匀净纯和醇和深红褐红欠匀九级粗大尚紧实尚匀整褐红有梗纯和平和深红褐红欠匀十级粗大稍松欠匀整褐红稍花有梗平和平和深4.2.2普洱紧压茶不做实物标准样。
详解:一块普洱茶饼根据用料等级的数目分为单级茶和拼配茶两种,单级茶就是指用一种等级的毛茶制作,一般的都是用比较高级别的单一制作,如陈年橡山普饼使用2级嫩叶制作的,金针白莲使用特级茶制作的,宫廷贡饼用宫廷级别的茶芽制作;拼配茶主要用数种不同级别的毛茶制作,一般粗老的茶放在里面,背面放些高级的,在饼的正面撒些细嫩的金芽,不仅为了漂亮,而且为了调和滋味,既保证香气,又兼顾甜醇浓厚的口感。
比如7262这款是大益拼配茶的典范:3-6级毛茶压制,面上撒些金芽,口感香气都非常好,被业内人士称为大宗货的高端!勐海茶厂介绍时说是“高单价常规熟饼”。
每一种配方都有首先研制成功的年代,就是开头的两个字母。
第三个字母表示所用毛茶中主要比例的等级,而不是全部等级种类,否则一长串太罗嗦了。
有的厂家不愿意消费者知道这个“唛号”的含义,为的是可以唬弄消费者把粗老的级别的说成是高级别的茶品,以卖个更高的价格,其实这正体现了这些茶厂的制茶技术比较低,区分茶的价位只靠用料的高低;而勐海茶厂大益牌普洱茶决定的价位因素太多了,除了毛料的级别之外,毛料的品种(乔木还是台地/易武正山的还是普通茶山的)、陈放几年制作、发酵程度、拼配方案、常规大总产量还是特制小产量等等,所以对毛料的等级并不过分迷信。
并非级别低一定就不好,还要综合考察才能分出高低!5、要求5.1基本要求5.1.1品质正常,无劣变、无异味。
5.1.2普洱茶必须洁净,不含非茶类夹杂物。
5.1.3普洱茶不得着色,不含添加剂。
5.1.4普洱散茶必须符合相应实物标准样。
5.2感官要求5.2.1普洱散茶品质特征见表1。
5.2.2普洱紧压茶外形要求平滑、整齐、端正、厚薄匀称。
分洒面、包心的茶,其洒面茶应分布均匀,不起层掉面,包心不外露。
5.2.3普洱紧压茶的内质要求汤色红浓,陈香纯正,滋味纯正,叶底褐红、匀齐。
下关沱茶下关茶之概论下关茶厂位于云南省大理市,地处苍山南麓、洱海西岸。
同勐海茶厂一样,同为中国近现代最重要的普洱茶、紧压茶企业之一。
其前身为1941年创建的“康藏茶厂”,此后曾多次更名。
新中国成立后的的1950年,正式定名为“云南省下关茶厂”。
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国家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历史中,下关茶厂先后并入当地私商茶号和部分国营小厂。
1994年组建为“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00年更名为“云南下关茶厂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下关普洱有一个特点就是茶纸上面会有红绿黑三种小点,但不一定每个都有。
1949-1967年中国茶业生产“印级改由各”茶品,也就是在包装纸的茶字上,以不同颜色标示红印为第一批,绿印为第二批,黄印为第三批。
1968年以后这时生产的茶饼包装不再印上中国茶业公司字号,改由各茶厂自选生产,统称“云南七子饼”,包括:雪印青饼73青饼、大口中小绿印、小黄印等。
下关茶厂的产品,早期饼、沱俱有,后期则以沱茶为主。
早期下关沱茶,主要供边销及出口,多被立时消耗掉,故留存的茶品并不多。
严格意义上讲,后期的下关沱茶由于制造工艺于传统的晒青茶制程存在显著差异,已经不能归类为“越陈越香”的普洱生茶系列。
而早期下关茶厂生产的饼茶,如印级茶系列,中茶简、繁体系列,依旧在老茶市场上占有一定比例,并由于其优良的品质而享有很高的声誉。
在下关茶厂民营化改制之际,本文针对市面上常见的下关制式产品(紧压茶品)做一简要的总结和介绍。
并为消费者选购理想的茶品提供一些建议和年代鉴定依据。
普洱茶的品鉴鉴定普洱茶好坏,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①肉眼识茶好的普洱茶外形色泽褐红(猪肝色),条索肥嫩、紧结,闻其味有淡淡的桂圆、玫瑰、樟、枣、藕等香味并伴有特殊的陈香。
普洱散茶以嫩度划分级别,从级外、十级到一级、特级,嫩度越来越高,一般来说,嫩度越高品质越好。
衡量嫩度的高低主要看四点:一看芽头多少,芽头多、毫显的嫩度高;二看条索紧结,厚实程度,紧结、厚实的嫩度高;三看色泽光润程度,色泽光滑、润泽的嫩度高;四是看净度,匀净、梗少无杂质者为好,反之则差。
普洱紧压茶外形要求厚薄一致,松紧适度,色泽以青褐、棕褐、褐红色为正常。
以青饼为例,一般3-5年,茶饼紧结,圆边完整,茶梗泛淡紫色;5-7年,茶饼完整,茶梗全紫;7-10年,茶饼变轻,边缘掉粒,茶梗深紫;10年以上,茶饼变松,叶际边缘模糊。
②开汤鉴茶俗话说:乌龙闻香,普洱赏色。
看完外形后,第二步是开汤鉴茶。
取3-5克普洱茶放入壶中,用沸水冲泡,把泡好的茶汤倒入水晶玻璃杯内观赏汤色。
普洱茶的汤色要求红浓通透明亮,在普洱茶的加工过程中,80%左右的茶黄素(TF)和茶红素(TR)氧化、聚合,形成茶褐素(TB),再加上较高的可溶性糖和水浸出物含量,形成了普洱茶滋味浓厚、汤色红褐的物质基础。
茶红素是汤色呈“红”的主要成分,在发酵过程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促使茶黄素氧化成不溶性茶红素复合物,随着普洱茶陈期延长,发酵时间的增加,普洱茶中不溶性茶红素复合物逐渐增多,茶的汤色也就变得越来越红。
由于不溶性茶红素复合物的产生与存放时间的正相关关系,在一定的年限内,普洱茶的“红”是鉴别普洱茶陈期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