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中符号的使用规则

合集下载

关于物理出版物中字符的规范与解读

关于物理出版物中字符的规范与解读
在 坐 标 轴 末 端 有 时 会 标 注 其 意 义 与 单 位 .如 在 v-t图像中,y 轴通常表示速度,单位为 m/s,表示时 是用v/(m·s-1).(注意不能表示为v/m·s-1) 1.3 点 、线 、面 、体 的 字 符
物理出版物中,点、线、面、体 均 用 英 文 斜 体 表 示,字型多用 TNR(Times New Roman)体.例 如, 物体在某点 A 开始沿圆弧PO 运动;某平面abcd; 物体 A 的质量等.至于用大写还是小写,视具体情 况而定.通 常 一 些 物 理 过 程 的 叙 述 都 是 有 图 形 配 合的,所以还要与图 形 中 物 理 量 的 表 示 保 持 一 致. 如图形中的电磁场,一 般 会 用 大 写 斜 体 E 与B 表 示电磁场中 的 电 场 与 磁 场,为 减 少 重 复 引 起 的 歧 义,某一个平面就用小写斜体abcd 来表示.
单位没有下标,但 有 时 会 有 上 标 或 词 头.上 标 都是乘方,如 描 述 面 积 的 平 方 米 表 示 为 m2,加 速 度为 m/s2等;词头主要用于构成(十进倍数单位与 分数单位),并 且 不 能 单 独 使 用,词 头 符 号 与 紧 接 的单位符 号 可 以 构 成 组 合 单 位,如 厘 米 cm、毫 米 mm、毫秒 ms等.要注意的是,词头不能重叠使用, 如纳秒只能写成 ns,不能写成毫微秒 mμs.还有一 些组合单位 需 要 用 运 算 符 号 进 行 连 接,如 电 阻 率 的单位为 Ω·m,速度单位 m/s或 m·s-1,加速度 的单 位 m/s2 或 m·s-2 等,并 且 这 里 的 乘 号 只 能 是 点 乘 ,不 能 用 叉 乘 . 2.2 有 固 定 意 义 的 函 数 的 字 符
有时,同一 个 字 母 也 会 表 示 完 全 不 同 的 两 个 物理 量,如 电 场 强 度 (electric field strength)表 示

负号表示大小的物理量

负号表示大小的物理量

负号表示大小的物理量
在物理中,有些物理量的负号表示大小。

以下是一些例子:
1.速度:在物理学中,速度是一个矢量,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大小。

负号通常用于表示与正方向相反的方向。

因此,负速度表示物体相对于正方向的反方向运动。

2.力:在物理学中,力也是一个矢量,表示力的方向和大小。

负号用于
表示与正方向相反的方向。

因此,负力表示力相对于正方向的反方向作用。

3.电荷:电荷是一个标量,表示带电体的带电量。

负号表示带电体带负
电,正号表示带电体带正电。

电荷的大小表示带电量的大小,可以是正值或负值。

4.温度:温度是一个标量,表示物体的热冷状态。

负温度表示物体的温
度低于绝对零度,即比零度更低的温度。

温度的大小可以用正值或负值来表示。

需要注意的是,物理量的符号和单位都有特定的含义和标准,因此在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

同时,每个物理量都有其特定的定义和单位,因此在使用时需要遵循相关规定和标准。

高中物理中的正负号问题

高中物理中的正负号问题

高中物理中的正负号问题中学物理学中,正负号贯穿于整个教材始终。

能否正确理解和掌握正负号的含义。

直接影响到能否正确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能否迅速准确地进行计算。

因此,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正负号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

所以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注意总结其特点,指出一些常见错误,相信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

一、常见的几种不同意义的正负号1.表示同一直线上的矢量方向的正负号。

此类物理量的正负号是用以表示物理量方向与指定物理量正方向相同或相反,并不表示物理量的大小。

例如物体受两个力f1=10n,f2=-5n。

说明f1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相同,大小为10n,而f2方向与规定方向相反,大小为5n,特别应注意,不存在f1>f2(即正数大于负数)的意思。

中学物理课中所学矢量如:力、加速度、动量、冲量等的正负号都属于这种类型。

2.表示大小意义的正负号。

此类物理量的正负表示比零值大或小的意义,即等同于数学代数课中的正数大于负数的意思。

例如:电场中两点a、b的电势为ua=8v,ub=-2v,表示a点电势比零电势点高8v,b点电势比零电势点低2v,即ua>ub。

中学物理中所学习的重力势能、电势能、电势、摄氏温标等物理量都属于这种类型。

3.表示特殊意义的正负号。

此类物理量的正负号是我们人为或习惯赋予的,用来表示相反的物理现象、性质、过程。

既不表示方向,也不表示大小的含义,常见的有下面几种:①正电荷、负电荷是表示两种性质相反的电荷。

②力做正功,表示力对物体运动起推动作用;力做负功表示力对物体运动起阻碍作用。

③热力学第一定律△e=w+q中,对于q的正负意义,我们用“正”表示吸热,用“负”表示放热。

对于w的正负意义,如外界对气体做功,w取“正”;气体对外界做功,w取“负”。

二、实际解题时正负号的处理方法1.中学物理中,所应用公式有涉及加减计算的,一般都应带符号计算。

如运动学中三个公式:vt=v0+at,s=vot+1/2at2,v2t-v20=2as,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等等。

初中高中物理符号大全

初中高中物理符号大全

1、速度:V m/s2、重力:G N3、密度:ρ kg/m^34、压强:p 帕斯卡5、液体压强:p 帕斯卡6、浮力:(1)、F浮=F’-F N(2)、F浮=G-F N(3)、F浮=G N(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 N7、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等式无单位8、理想斜面:F/G=h/L 无单位9、理想滑轮:F=G/n N10、实际滑轮:F=(G+G动)/ n N11、功:W=FS=Gh J12、功率:P=W/t=FV W13、功的原理:W手=W机 J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J15、机械效率: η=W有/W总 无单位16、滑轮组效率:(1)、η=G/ nF(竖直方向) 无单位(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无单位(3)、η=f / nF (水平方向) 无单位【热 学 部 分】1、吸热:Q吸=Cm(t-t0)=CmΔt J2、放热:Q放=Cm(t0-t)=CmΔt J3、热值:q=Q/m J/kg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无单位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J6、热力学温度:T=t+273K K(开尔文)【电 学 部 分】第 1 页1、电流强度:I=Q电量/t A(安培)2、电阻:R=ρL/S 欧姆3、欧姆定律:I=U/R A4、焦耳定律:(1)、Q=I2Rt普适公式) J(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J5、串联电路:(1)、I=I1=I2 A(2)、U=U1+U2 V(3)、R=R1+R2 欧姆(4)、U1/U2=R1/R2 (分压公式) 无单位(5)、P1/P2=R1/R2 无单位6、并联电路:(1)、I=I1+I2 A(2)、U=U1=U2 V(3)、1/R=1/R1+1/R2 [ R=R1R2/(R1+R2)] 欧姆分之一(4)、I1/I2=R2/R1(分流公式) 无单位(5)、P1/P2=R2/R1 无单位7定值电阻:(1)、I1/I2=U1/U2 无单位(2)、P1/P2=I12/I22 无单位(3)、P1/P2=U12/U22 无单位8电功:(1)、W=UIt=Pt=UQ (普适公式) J(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J9电功率:(1)、P=W/t=UI (普适公式) W(2)、P=I2R=U2/R (纯电阻公式) W【常 用 物 理 量】1、光速:C=3×108m/s (真空中) m/s2、声速:V=340m/s (15℃) m/s第 2 页3、人耳区分回声:≥0.1s s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N/kg m/s^25、标准大气压值: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Pa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kg/m^37、水的凝固点:0℃ ℃8、水的沸点:100℃ ℃9、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J/(kg?℃)10、元电荷:e=1.6×10-19C C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 V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V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 V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V15、家庭电路电压:220V V16、单位换算:(1)、1m/s=3.6km/h(2)、1g/cm3 =103kg/m3(3)、1kw?h=3.6×106J物理量的名称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长度 米 m质量 千克 kg时间 秒 s电流 安[培] A热力学温度 开[尔文] K发光强度 坎[德拉] cd物质的量 摩[尔] molSI辅助单位物理量的名称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第 3 页平面角 弧度 rad立体角 球面度 srSI导出单位物理量的名称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频率 赫[兹] Hz力;重力 牛[顿] N压力,压强 帕[斯卡] Pa能量;功;热 焦[耳] J功率;辐射通量 瓦[特] W电荷量 库[仑] C电位;电压;电动势 伏[特] V电容 法[拉] F电阻 欧[姆] Ω电导 西[门子] S磁通量 韦[伯] Wb磁通量密度、磁感应强度 特[斯拉] T 电感 亨[利] H摄氏温度 摄氏度 ℃光通量 流[明] lm光照度 勒[克斯] lx放射性活度 贝可[勒尔] Bq吸收剂量 戈[瑞] Gy剂量当量 希[沃特] Sv第 4 页。

初中高中物理符号大全

初中高中物理符号大全

初中高中物理符号大全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运动规律和能量转化的科学,它涉及到大量的符号表示方法。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掌握各种物理符号及其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汇总整理初中和高中物理中常见的符号,并详细解释其含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符号。

1. 时间和时刻符号:t - 时间,通常用作物理问题中的变量表示t₀ - 初始时间t₁ - 结束时间Δt - 时间间隔t' - 时刻标记2. 位移和距离符号:x - 位移,表示物体从初始位置到终点位置的变化量x₀ - 初始位置x₁ - 终点位置Δx - 位移的变化量d - 距离3. 速度和加速度符号:v - 速度,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距离v₀ - 初始速度v₁ - 终点速度Δv - 速度的变化量a - 加速度,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a₀ - 初始加速度a₁ - 终点加速度Δa - 加速度的变化量4. 力和重力符号:F - 力,导致物体运动或改变其运动状态的作用F₁ - 归结力,把物体视为一点集中质点时的作用力Fg - 重力,表示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Fn - 法向力,垂直于接触表面的力Ff - 摩擦力,阻碍物体相对滑动的力5. 质量和力矩符号:m - 质量,表示物体所具有的物质量m₁ - 特定质量M - 转动惯量、力矩r - 半径、力臂6. 能量和功符号:E - 能量,物体所具有的做功能力K - 动能,具有质量和速度的物体的能量U - 势能,与物体相互作用的力场的能量W - 功,物体受力移动时所做的有用工作P - 功率,物体完成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7. 压力和密度符号:P - 压力,由力在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引起的物理量F/A - 压强,力在单位面积上的分布量ρ - 密度,物质的质量与单位体积之比8. 电磁场和电荷符号:E - 电场强度,描述电场对单位正电荷的作用V - 电势,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获得的电势能Q - 电荷,物体所具有的电性质I - 电流,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流量B - 磁感应强度,描述磁场对运动带电粒子的作用9. 光学和声学符号:c - 光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n - 折射率,光在介质中的传导速度与光在真空中的传导速度之比λ - 波长,光波的长度f - 频率,单位时间内波动产生的波数v - 声速,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以上仅是初中和高中物理中常见的符号大全,不包括所有物理符号。

物理符号读法大全

物理符号读法大全

物理符号读法大全在物理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符号,这些符号代表着不同的物理量、单位和公式。

正确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符号的读法对于学习和应用物理知识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为大家整理一份物理符号读法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符号。

1. 物理量符号的读法。

在物理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符号包括长度l、质量m、时间t、速度v、加速度a、力F、功率P等。

这些符号代表着不同的物理量,我们需要正确地读出它们的名称,以便理解和运用相关的物理知识。

2. 单位符号的读法。

在物理学中,我们经常使用各种各样的单位符号,如米(m)、千克(kg)、秒(s)、牛顿(N)、焦耳(J)等。

这些单位符号代表着不同的物理量的单位,正确地读出这些单位符号对于进行物理计算和理解物理规律至关重要。

3. 公式符号的读法。

在物理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公式符号,如速度公式v=Δs/Δt、加速度公式a=Δv/Δt、牛顿定律F=ma等。

这些公式符号代表着不同的物理规律和关系,正确地读出这些公式符号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运用相关的物理公式。

4. 特殊符号的读法。

在物理学中,还存在一些特殊的符号,如π、Σ、∫、Δ等。

这些符号在物理学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和用途,正确地读出这些特殊符号对于理解和运用相关的物理知识至关重要。

5. 实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理解物理符号的读法,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来进行分析和讨论。

比如,当我们遇到速度公式v=Δs/Δt时,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读出其中的符号和公式?又比如,当我们遇到单位符号m/s时,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读出其中的单位符号?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符号的读法,从而更好地应用这些符号进行物理计算和理解物理规律。

总结。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对物理符号的读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正确地掌握和运用这些符号对于学习和应用物理知识至关重要。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符号的读法,从而更好地学习和应用物理知识。

高中物理公式(表达式字母含义使用条件范围)总结

高中物理公式(表达式字母含义使用条件范围)总结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一、力学公式1、胡克定律: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倔强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2、 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 3 、求F 1、F 2两个共点力F=θCOS F F F F 2122212++ 合力的方向与F 1成α角: tg α=F F F 212sin co s θθ+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 F 1 +F 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 (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0 或∑F x =0 ∑F y =0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 2 )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力矩代数和为零.力矩:M=FL (L 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μN说明 : a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b 、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大小范围: O ≤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说明: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 定 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7个基本物理量的符号

7个基本物理量的符号

7个基本物理量的符号
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是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和发光强度。

1. 长度:符号为m,表示空间两点之间的间隔或者物体的尺寸大小。

2. 质量:符号为kg,是衡量物体惯性大小的物理量,也就是物体对加速度变化的抵抗能力。

3. 时间:符号为s,用于度量事件发生的持续时间或者两个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

4. 电流:符号为A,代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5. 热力学温度:符号为K(开尔文温度),是度量物体热量状态的物理量。

6. 物质的量:符号为mol(摩尔),用于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与阿伏加德罗常数之比,即n=N/NA。

7. 发光强度:符号为cd(坎德拉),用于度量光源在特定方向上的光辐射强度。

这些基本物理量构成了国际单位制(SI)的基础,其他所有的物理量都可以通过这些基本量的结合来导出。

每个基本物理量都对应一个或多个基本单位,而这些基本单位则是用来测量或者表达相应物理量的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符号的使用规则
中学物理中的“+-、”号通常有三种情况:
(1)表示物理量之间的运算关系.(2)表示矢量的方向或标量的正、负.(3)表示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在应用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 表示物理量之间的运算关系
标量之间的“+-、”为代数运算.矢量之间的“+-、”为矢量运算,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但在一条直线上矢量之间的“+-、”可转化成代数运算.
2. 表示矢量的方向或标量的正、负
(1)表示矢量的方向:在规定正方向后,凡与正方向相同的矢量取正值,相反的矢量取负值;所求矢量为正值者,表示其方向与正方向相同,为负值者,表示其方向与正方向相反.
(2)表示标量的正、负.例如功和能都是标量,都有正、负之分.①对功来说,W >0,表示力对物体做正功;W <0,表示力对物体做负功;W =0,表示力对物体不做功.②能量是一个相对量,可取正值、负值或零.例如:
卫星绕地球旋转时,卫星和地球组成系统的总能量为(取无穷远处为零势点):
()22k p GMm GMm GMm E E E r r r
=+=
+-=-卫;其中G 为万有引力常量、M 为地球质量、m 为卫星质量、r 为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 氢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中,氢原子的总能量为(取无穷远处为零势点):
222
''
()22k p ke ke ke E E E r r r =+=+-=-氢.(也可以用能级公式计算)其中k 为静电引力常量、e 为电子所带电量、r 为电子绕核运动的轨道半径.
显然,卫星和电子的动能都是正值,系统的势能和总能量都是负值.
势能的情况较为复杂.势能为物体系所共有,与零势面的选取有关(势能的变化与零势面的选取无关),在规定了零势面后,可以判断某处势能的多少和正负.①对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来说,重力势能的计算式是P E mgh =(g 视为常量).当物体位置高于零势面(通常取地面为零势面)时h 取正值,h 越大势能越大;反之,h 取负值,h 的绝对值越大,势能就越小.②对弹性势能来说,一般取原长时弹性势能为零,则212
P E kx =(x 是形变量),弹性势能只有正值,没有负值.③对分子势能来说,一般取无穷远处分子势能为零,则11p s t E r r λ
μ--=-.当0r r =时,分子力为零,分子势能最小且为负值;当分子间距离增大(但小于分子直径的10倍)时,分子势能也增大,但仍为负值;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势能仍增大且为负值,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到一定程度时,分子势能由负值逐渐增大到零,此后再减小分子间距离,分子势能表现为正值且逐渐增大.④电势和电势能也有正、负之分,在规定了零势面后,可以判断电场中某点电势或电势能的正负和高低.通常取无穷远处为零势
面,则点电荷的电势和电势能公式为:12,p p kq q kq E r r
φ==.p φ和p E 的正、负分别由q 和1q 、2q 的正、负决定,正电荷周围的电势为正,负电荷周围的电势为负.正电荷在正电势的地方电势能为正,负电荷在负电势的地方电势能也为正;反之为负.
3.表示物理量的变化
矢量的变化既表示矢量变化的方向又表示矢量变化的大小,其运算遵从平行四边形或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